数字时代背景下的校园网络安全问题

数字时代背景下的校园网络安全问题

数字时代背景下的校园网络安全问题

发表时间:2012-09-11T09:33:23.577Z 来源:《新校园》学习版2012年第5期供稿作者:叶文霞[导读] 校园网是学校教学最重要的网络平台,了解校园网的安全现状,才能运用针对性的对策或措施保证校园网的安全。叶文霞(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衢州324000)

摘要:校园网是学校教学最重要的网络平台,了解校园网的安全现状,才能运用针对性的对策或措施保证校园网的安全。本文立足于校园网络安全技术对校园的网络安全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数字网络;校园网络;安全

校园网的建设与应用是建立数字校园的基本保证,它的优势就在于可以提供强大的资源共享能力,为学校师生提供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教育、学习和研究平台,它服务于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管理活动,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是全校师生获取和利用互联网上各种信息的平台,是提高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有力保障。

一、校园网络安全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校园网用户众多,病毒容易泛滥

校园网络集教学、办公、科研、管理于一体,这一特点给校园网络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而校园网络的用户群也比较密集,这更给校园网络安全雪上加霜。这样一个缺陷使得网络安全问题一旦爆发,对校园网络的影响比较严重。每学期快结束的那段时间,学生和教师使用网络更加频繁,是学校校园网病毒泛滥的高峰期。各种病毒经由U 盘、移动硬盘等存储介质被学生带到校园网中,对校园网络安全造成威胁。

(二)校园网络管理人员的技术低

笔者对20 多所高校的调查结果来看,尽管高校网络安全的事情频繁发生,但是还没有引起高校管理者的足够重视。高校校园网络安全对设备投入比例较小,对管理和维护人员方面投入明显不足,病毒很容易通过系统漏洞、邮件等途径在校园网传播和泛滥,给校园网信息系统的应用、管理和维护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使得校园网成为计算机病毒滋生和泛滥的“温床”。所以要加强必要的网络教育观念,了解学习者的需要,加强必要的技术训练,尤其是专业人员的培训。

(三)校园网用户缺乏安全意识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校园信息化应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需要借助于网络,从而促使数字校园的产生和发展,而信息的提取和应用也不只局限于校园内部,还需要通过互联网与校外进行信息交换。许多校园网的用户每天都要通过校园网访问Internet,从网络上随意下载影视、音乐、软件资源,而因为缺乏安全意识,放低了对病毒的警惕性。这些病毒和代码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干扰校园网络和用户。

二、加强校园网络安全对策

(一)充分利用防病毒技术

1.充分利用防火墙技术。防止病毒传播的首要技术就是充分利用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网络安全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通过控制和监测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访问行为来实现对网络的安全管理。防火墙可以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包、管理进出网络的访问行为、封堵某些禁止的访问行为、对网络攻击进行监测和告警。

2.防范病毒。从网络管理和病毒监控的角度来说,校园网宜选用网络版防病毒软件。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措施如下:不要随便打开可疑网页,不下载来路不明的程序;不打开陌生人发送的电子邮件,或是使用转信信箱安装杀毒软件,开启实时监控程序,并经常升级更新病毒库;注意系统可疑进程,并经常给系统打补丁;屏蔽网络病毒。

3.用户隔离技术。将所有的客户端设备完全隔离,使之只能访问和主机连接的固定通信。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用户在公共区域使用校园局域网的安全性。

(二)加强校园网络管理

1.强化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在校园网络安全中,除了采用上述技术措施之外,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对于确保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将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包括:确定安全管理等级和安全管理范围;制定有关网络操作使用规程和人员出入机房管理制度;制定网络系统的维护制度和应急措施等。同时,要加强对用户的宣传和教育,可以利用广播、宣传栏等对学生进行宣传和培训;还要定期组织和安排网络专业人员的培训和进修,拓展他们的专业能力。

2.加强校园网系统管理。由于多数校园网内部大量计算机没有及时安装软件补丁,系统漏洞很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和黑客攻击,从而导致信息和网络安全问题。所以要及时安装各种安全“补丁”软件,包括操作系统“补丁”、应用系统“补丁”和防病毒软件,努力实现客户端电脑操作系统的标准化。使用正版操作系统软件,这是实现客户端电脑系统安全管理的基础。

数字时代下,随着计算机网络在人类生活领域中的广泛应用,针对计算机网络的攻击事件也随之增加。目前,对校园网络安全威胁的方式在日趋增多。为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还要综合运用其他网络安全技术措施,这样才能很好地起到保护校园网络安全运行。总之,校园网的安全问题是关系到校园网络运行的重要条件,只有确保了校园网络的安全,才可以提高学校的教学、办公、管理的效率。参考文献:

[1]肖丹凤,付华.浅析高校校园网络安全[J].农业网络信息,2008(, 05).

[2]姜峰.浅谈高校校园网安全与对策[J].农业网络信息,2008,(07).

[3]黄新刚.校园网络安全与管理服务平台[J].中国教育网络·微软专刊.

[4]缪元照,杨洋,于澎.基于网络层的高校图书馆网络安全体系的构建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8(25).

[5]高敬国,张美玲.影像科网络和网络安全[J].中国医学装备,2005,3(15).

数字化校园系统简介

“数字化校园”系统简介 “数字化校园”分为“数据中心”、“统一平台”和“系统应用”三大部分。 一、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是一个拥有互联网的带宽优势,有安全可靠的机房环境,有高性能的网络管理系统,有7*24小时的技术支持,有各种可选的应用服务,有便于扩展的机房条件、各种服务器集群的环境。校园数据中心是数字化校园的枢纽,是学院的信息中心,是保证数字化校园的各个应用系统稳定、高效的运行的基础。 数据中心建设包括网络系统、服务器及存储系统、虚拟化系统和数据容灾系统的建设。 1.1网络系统 数据中心包含路由器和交换机,它们在数据中心服务器与外界之间传送通信数据,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易扩展、绿色节能的数据中心网络平台,网络平台所有端口做到无阻塞的线速转发,具备较大的数据缓存能力,严格保证在突发流量频繁时不丢包。关键网络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采用双路冗余连接,按照负载均衡方式工作,关键主机可采用双路网卡来增加可靠性。另外,数据中心配置网络安全设施,例如防火墙、VPN网关、侵入检测系统和网管系统等。 1.2服务器及存储系统 主要包括数据库服务器群、应用服务器群和web服务器群及其大容量存储,该套设备和系统使用虚拟化、集群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强大的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数字化校园不断发展的需求。

1.3虚拟化系统 虚拟化系统将服务器物理资源抽象成逻辑资源,让一台服务器变成几台甚至上百台相互隔离的虚拟服务器,我们不再受限于物理上的界限,而是让CPU、内存、磁盘、I/O等硬件变成可以动态管理的“资源池”,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简化系统管理,实现服务器整合。 1.4数据容灾系统 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容灾方案是保证数据安全的重要且必要的措施。容灾需求是在遇到不可测的灾难时可以得到一份安全可靠的数据副本,就可以按照策略逐步恢复用户数据和应用。基本思路是学校网络中心和江南校区网络中心放置两台网络存储,这两台存储之间配置IP链路,在夜间网络不太繁忙时进行数据的复制和备份。 二、统一平台 统一平台主要是以技术框架、业务模型、数据中心为基础的一套架构体系,信息化的建设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统一设计、统一部署。 主要包括:信息标准与数据中心建设、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信息门户平台和综合统计分析系统。 2.1信息标准建设 建设数据中心的过程中,信息标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本规范编制的目的定义了信息标准集、标准代码集的内容,并且对这些标准内容的管理提供指导性意见。建设数据中心的过程中,业务数据与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交换的同时,就需要统一的信息标准作为基础,这样才能使信息资源达到真正的统一、共享。

信息时代背景下谈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认识

网络信息技术对大学生的影响思考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普及率急剧增长,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大学生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作为当今社会重点关注对象之一,信息技术方便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本文对互联网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些应对不利影响的措施,推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信息技术大学生影响 Researches about Influences of 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Key words: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university students, influence 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中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由2011年下半年的18.7小时增至19.9小时。可见,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互联网利用率得以大幅度提升,对人类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网民职业中,学生占比为28.6%,远远高于其他群体。针对大学生而言,互联网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一、大学生对于互联网的利用 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群体中重点关注的一部分,其利用互联网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大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追逐的热情。大学生该摆脱初高中时期的束缚,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对新实物和周围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基于此,面对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网络文化的强烈视觉冲击,大学生自然而然成为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最大的使用群体。 (2)大学的学习过程要求大学生必须学会和掌握计算机技术、熟练和科学地利用网络。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等相关课程,作为基本技能必须掌握,另外,高校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大多通过网络完成,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甚至网络授课,网上答疑等,学生也需要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这些都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网络,及时准确地从网上获取所需信息。 (3)社会的发展需要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与网络的知识和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与网络已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的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掌握计算机技能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互联网相关,人际交往、购物、娱乐、求职等等都可通过互联网通道即时实现。 二、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有利影响 合理、科学的利用互联网给大学生带来许多便利。首先,网络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匿名是互联网的一大特点,通过互联网大学生可以放松自我,根据自身情况实现个性化发展,其次,网络可以帮助大学生开拓视野。网络信息的广泛与迅捷使得大学生可更快更多地了解社会的发展,接触多种多样的文化,了解世界各个角落的的状况,对自己所处的情境有更深的认识,进而正确认知自我。再次,利用网络有利于大学生发现更多的学习与发展自己的机会。网络上普遍的知识共享现象使得大学生更容易接触免费的学习、娱乐资源,从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得以极大地丰富。总之,互联网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一大重要产物,为大学生的知识更新与创造带来了重大的便利,虚拟社区的蓬勃发展,引领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人际交往等需求参与不同的社区,与社区成员进行互动。总之,网络信息技术为大学生提供了先进的学习方式,扩大了人际交往的广度和深度,提供了平等的文化参与机会,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张扬和自我意识发展,有利于主体意识发挥和激发感知想象力。 三、互联网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 正如“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一样,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计算机网络也不例外。计算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帮助大学生丰富自身学习生活的同时,随着越来越多接触和深入网络空间,极大妨碍了一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方面,互联网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丰富庞杂,良莠不齐,一些免疫力差的大学生长期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逃避现实,通过网络游戏、聊天等麻痹自己,潜移默化中他们的心理受到了极大地影响,不愿参与集体活动,不愿与周围人交流,接受网络上劣质信息,使得自

校园网络安全知识

校园网络安全知识 常见的几种网络安全问题 1.陷入网络游戏中欲罢不能,玩了第一级,就想玩到第二级、第三级……玩者在游戏过程中为了获得荣誉、自尊,不惜出卖友谊、信誉,对同伴欺骗、讹诈甚至施暴。 2.玩游戏不仅花费他们所有的业余时间,而且一旦上瘾就很难控制自己甚至不想上学,经常旷课、逃学,成绩下降,导致退学。 3.网络还隐藏着其它陷阱。网上聊天交友是学生喜欢的“节目”,但在虚拟环境下交网友比现实生活中要更加警惕,以防上当受骗。 4.过度使用互联网,使自身的社会功能、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受到严重的影响和损害。长时间的上网会造成不愿与外界交往,行为孤僻,丧失了正常的人际关系。 上网要警惕哪些心理健康问题 1.计算机依赖成瘾。使用者没有任何明确目的,不可抑制地长时间操作计算机或上网浏览网页、玩游戏等,几乎每天上网5-6个小时,常熬夜上网,网瘾日益严重。 2.网络交际成瘾。在现实生活中不愿和人直接交往,不合群,沉默寡言,但喜欢网络交际,经常上网聊天或通过其他网络交流方式与人交流思想情感,一天不上网交际就浑身不舒服。 3.网络色情成瘾。上网者迷恋网上的所有色情音乐、图片以及影像等。有专家指出每周花费11小时以上用来漫游色情网站的人,就有色情成瘾的嫌疑。

4.强迫信息收集成瘾。这包括强迫性地从网上收集无用的、无关紧要的或者不迫切需要的信息。 5.游戏成瘾。包括不可抑制地长时间玩计算机游戏,这是较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但用家中的电脑可以轻松地进行连网游戏,遍街的电脑网吧更是绝佳的去处,既可以逃避家长的耳目,还可众人一起连机,使游戏更加的刺激有趣。 6.如果一段时间不能上网,就会产生失落感、焦虑症、空虚感,烦躁不安,想找人吵架或想攻击别人;有的心情郁闷,产生悲观厌世情绪和自杀念头。 如何摆脱网络成瘾症 如果你觉得网瘾太大,自己抵抗力太小,那么以下的三条具体建议,可以帮助你预防网络成瘾症: 1.不要把上网作为逃避现实生活问题或者消极情绪的工具。“借网消愁愁更愁”。理由是,上网逃脱不了现实,逃得过初一,逃不过十五。更重要的是,因为你的上网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得到了强化,网瘾加重。 2.上网之前先定目标。每次花两分钟时间想一想你要上网干什么,把具体要完成的任务列在纸上。不要认为这个两分钟是多余的,它可以为你省10个两分钟,甚至100个两分钟。 3.上网之前先限定时间。看一看你列在纸上的任务,用1分钟估计一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假设你估计要用40分钟,那么把小闹钟定到20分钟,到时候看看你进展到哪里了。 总之,我们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全新概念时,不能忘记很重要的一个原则:网络的精彩绝伦、快速便捷以及其他的种种优点都不能完完全全地替代现实生活,网络生活只能作为现实生活的一部分。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 世界在不断地发展,时代在不断地进步。科技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世界正在慢慢的变得越来越近,全世界之间的距离也慢慢的变得更加近,带来的结果便是全球化,全球化已经俨然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造成的结果便是世界各国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全球化有利也有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应该利用它的优势,尽量减少弊端,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我们知道,时代判断是最高层次的战略判断,也是国家安全环境的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背景。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安全问题,是在一個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生的,这就是“全球化时代”。毛主席曾经说过:“自从帝国主义这个怪物出世以后,世界上的事情就联成一气了,要想割开也不可能了。”而当下的经济全球化更加促使了国家安全的全球化。一个强大的国家,兵不血刃就分崩离析了;一个小国的货币贬值,招来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当代唯一的超级大国,被几个游侠式的人物拖入了一场“全面战争”;对“SARS”和“禽流感”的防范,催生了“全球预警”机制;海啸、地震、飓风等也引发了许多国家的军事救援行动……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深刻影响的大背景下,我们面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人类安全和国家安全的新图景。当今世界,再也没有人能够回避这样一个问题——“全球性安全”。全球化时代给人类的安全问题帶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全新的变化,不从这个大前提出发,我们就搞不懂今天的安全问题和战略问题。 全球化时代安全问题的第一个本质特征是安全的两重性特征。利益规定安全,从来如此。全球化时代下国家利益关系的性质与过去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零和状态下国家关系的性质大多是单一性的,那就是对立与对抗,而全球化时代国家关系的性质是非零和的,普遍具有两重性。全球化没有消除对立和对抗,相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激化了各种矛盾,加剧了全球范围的冲突。但与此同时,国家之间的同一与合作因素也在增长。相互依赖与相互竞争的同步加深,使国家间的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对安全行为的驱动也双向化。对立的利益导向冲突,共同的利益导向合作。在全球化时代,随着国际相互依赖的不断加深,国家利益的同一性的分量在上升,它虽然不可能取代利益的对立与冲突,但却能与同步存在的对抗因素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状况要求安全的行为主体把针对安全两重性的两手策略上升到战略手段的层面来运用,善于在国家利益的对立与合作中把握平衡,在利益的求同存异中找寻出路,以达到维护安全的目的。 全球化时代安全问题的第二个本质特征是安全的整体性空前加强。全球化的根本推动力是生产力的扩张和资本的扩张。生产力的扩张把全球的生产和生活日益整合为一个整体,由此也提出了在完整意义上和全球层面上维护安全的课题。资本的扩张没有消除资本主义最深刻的矛盾,只是改变了这些矛盾的表现形式和发生作用的范围,因而使老的安全威胁具有了新的形态和更大的活动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对一国的安全威胁往往具有了针对别国的性质。例如二氧化碳排放第一大户美国拒不签署《京都议定书》,而全球气候变暖效应所造成的地球气候异常直接危害了美国,卡特里

中国海洋安全形势分析论文

摘要: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当今国际海洋形势正在发生重要变革,这对中国的海洋战略的构建与发展既是机遇同时又是异常严峻的挑战。因此,分析当前中国周边海洋安全形势,把握中国海洋安全面临的压力与挑战,对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构建,海上力量的大力发展以及国家海洋权益的维护至关重要。 关键词:海洋安全;海洋战略;周边海洋形势 当今国际海洋形势的重大变革主要表现为世界各主要海洋国家纷纷加强和调整海洋政策;《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同时显现;以海权角逐为核心的海洋地缘战略争夺不断加剧;海洋领域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影响日益凸显。①在此背景下,亚太各主要大国纷纷调整其海洋战略,同时,随着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美国对亚太地区强势回归并高调介入中国周边海洋争端问题,而与中国存在海权争端的主要国家也借此机会不断升温争端问题,使得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呈现出明显恶化之势,中国周边海洋形势面临着巨大压力和异常严峻的挑战。 一、亚太主要大国海洋战略的调整 (一)美国海洋战略的调整 冷战结束后,作为蓝色海洋上的一枝独秀,美国为了保住其“海上霸主”地位,愈加重视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积极调整和制定新的海洋战略,不断强化其全球海洋强国地位。2000年7月,美国政府出台了《2000年海洋法案》,为制定美国在新世纪的海洋政策提供了法律保障。2004年12月17日,布什总统向国会提交了《美国海洋行动计划》,对落实《21世纪海洋蓝图》提出了具体措施。《21世纪海洋蓝图》和《美国海洋行动计划》的制定,为21世纪美国海洋战略奠定了基础。2009年6月12日,上任不到半年的奥巴马总统发表总统公告称:“本届政府将继往开来,采取更加全面和综合的方法来制定国家海洋政策。”②“9·11”事件后,随着海洋安全的重要性和优先级不断提升。海岸警卫队很快就并入新成立的国土安全部。2002年颁布《海岸警卫队国土安全战略》,进一步提升海岸警卫队现代化水平,维护美国的海洋秩序和海上安全。2005年9月美国发布《国家海上安全战略》白皮书,第一次在国家安全层面提出海上安全战略,全面阐述美国面临的海上安全威胁、美国海上安全的战略目标以及应采取的战略行动。2007年10月,美国发布《21世纪海上力量合作战略》的新海上安全战略,突出强调了要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海上安全秩序,维护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利益。 (二)俄罗斯海洋战略的调整 进入新世纪以来,重建海洋强国已经成为俄罗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总统普京上台后明确指出,俄罗斯只有成为海洋强国,才能成为世界大国。为了改变由于苏联解体而导致海上实力下滑的现实,实施了一系列重振的措施。2000年3月,普京以总统命令的形式颁布了《2010年前俄联邦海上军事活动的基本政策》。同年4月,俄罗斯颁布了《俄罗斯联邦海军战略(草案)》,正式承认并使用了“海军战略”这一概念,提出了海军要面向世界大洋的战略构想。随后,《俄联邦海军未来10年发展规划》、《俄联邦海洋学说》等文件也纷纷出台。2001年7月,普京批准了《俄罗斯联邦至2020年海洋政策》,全面阐述了俄罗斯的国家海洋政策实质、原则、内容及其实施手段,确立了普京时代俄罗斯海洋安全战略的总体思路。2007年夏天,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元帅”号航母又重新恢复值勤战机起降任务,表明俄罗斯重新树立海军实力的征程已经开始。普京从远东地区战略利益出发,俄罗斯将太平洋舰队作为重点发展的舰队并为俄罗斯武装部队提供现代化武器系统,计划到2020年将现代化武器系统所占的份额提升至70%。目前,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占俄海军兵力的27%。通过“东进”战略积极谋求向太平洋进行渗透,并大力发展海上力量尤其是海上战略核力量,从而维护附近海域以及海上通道的安全。

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网络安全与防御对策研究

Vol.28No.5 M ay 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5期(上) 2012年5月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网络安全与防御对策研究 张 亮 (郑州华信学院 党政办公室,河南郑州 451150) 摘要:随着科技信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化校园建设已成为高等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网络安全建设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主要探讨了影响数字化校园网络安全的若干因素,针对网络安全中存在的隐患问题,提出了有效的防御对策,意在为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网络安全建设提供参考,确保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的安全高效运行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网络安全;防水墙;防御对策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5-0048-02 1引言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互联网为基础,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相关技术对教学管理、科研、学生管理、技术服务和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等,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 目前,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正朝着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目标迈进.其建设水平代表着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水平.然而,在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建设和运用过程中,网络安全隐患日益突出,诸如:木马、蠕虫、恶意网络攻击、垃圾邮件以及采用高科技手段实施窃密和盗窃的事件在部分高等学校中时有发生.因此,确保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安全、可靠和完整传输是数字化校园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2 数字化校园网络安全因素分析 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网络建设一方面促进了校园的网络化和信息化,为师生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校日常办公效率和现代化的管理水平.然而,在共享校园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正视影响数字化校园网络安全的各种潜在威胁.当前,影响数字化校园网络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既包括校园网络系统自身的缺陷,也涉及网络病毒、人为因素、外部攻击及网络安全管理等因素.2.1 系统自身安全因素 目前,数字化校园管理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主要是Windows 操作系统、Unix 操作系统和Linux 操作系统,这些操作系统本身并非绝对的安全,都存在着安全漏洞问题,特别是部分高校为了减少数字化校园网络安全建设经费,采用一些盗版网络操作系统和盗版应用软件,安全漏洞问题无法避免,为许多新型复杂计算机病毒的攻击和传播提供了途径. 2.2网络病毒破坏因素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病毒活动也日益猖獗,各种新型复杂网络病毒层出不穷,并通过互联网信息资源浏览、中心数据交换、文档资料下载及电子邮件收发等途径进行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占用和消耗大量的网络资源,严重影响了网络的运行速度和环境.轻则造成网络不稳定或网络中断,重则造成系统瘫痪、数据丢失或异常,甚至造成电脑主板硬件损坏.因此,只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防御对策,才能更好地杜绝网络病毒对数字化校园网络的攻击.2.3硬件设备安全因素 校园网络硬件设备作为重要的网络基拙性设施,在数字化校园网络安全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电源故障、人为操作失误、电磁干扰、线路窃取、雷击、火灾等时有发生,都会对校园网络的硬件安全构成威胁,因此,保障整个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的安全,首先要确保校园网络系统中各种硬件设备的物理安全,并健全和完善相关应急处理对策. 2.4黑客恶意攻击因素 黑客恶意攻击往往是通过网络探测技术、计算机端口扫描等操作方式来寻找系统漏洞,并进行恶意的攻击和破坏,以便达到窃取、盗窃和欺骗数据信息目的.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黑客的攻击技术也在日益提高,很多知名高校无不受到黑客的干扰,只要有利益可图,黑客们便会找出漏洞,通过网络恶意攻击,造成应用程序损坏或系统瘫痪.因此,保障高校校园网络安全稳定的运行,必须提高校园网络安全防范意识,采取一切有效可行安全措施,将黑客攻击绝之门外. 2.5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因素 数字化校园网络的安全管理涉及多个方面,诸如:资源 48--

学校网络信息安全自查报告

学校网络信息安全自查报告 2020学校网络信息安全自查报告范文(精选4篇) 忙碌而又充实的工作在时间的催促下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收获了许多,也知道了不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自查报告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自查报告头疼,以下是我们帮大家整理的2020学校网络信息安全自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校网络信息安全自查报告1接县教育局及我镇中心学校的通知,我校领导非常重视,迅速按《镇雄县教育局关于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通知》对我校教育信息、远程教育项目设施进行安全检查,从校长到分管领导团结协作,把搞好我校教育信息、远程教育项目管理及信息安全当做大事来抓。为了规范我校远程教育项目设施、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系统的安全,我校成立了安全组织机构,健全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严格了备案制度,强化各项电教设备的使用管理,营造出了一个安全使用远程教育项目设施的校园环境。下面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加强领导,成立了网络、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分工

明确,责任到人。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远程教育项目设施的管理工作,我校成立由校长领导负责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计算机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学校电教管理员 成员:各班班主任 分工与各自的职责如下:校长长为我校远程教育项目设施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远程教育项目设施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学校电教管理员负责我校远程教育项目设施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日常事务,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信息、文件的接收工作及网络维护和日常技术管理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学校信息安全制度,确保远程教育项目设施工作有章可循,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我校远程教育项目设施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校内的教师、学生。为保证学校计算机局域网网络的正常运行与健康发展,加强对计算机的管理,规范学校教师、学生使用行为,我校根据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制定出了适合我校的《AA中学远程教育设施安全管理办法》,同时建立了《AA中学计算机教室和教师办公用机上网登记和日志留存制度》、《上网信息监控巡视制度》、《多媒体教室使

安全问题

时代判断是最高层次的战略判断,也是国家安全环境的总的历史背景。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安全问题,是在一个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生的,这就是“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时代给人类的安全问题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全新的变化,不从这个大前提出发,我们就搞不懂今天的安全问题和战略问题。 全球化时代赋予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的第一个本质特征是安全的两重性特征。全球化时代给安全问题带来的最大影响,莫过于国家之间利益关系格局的深刻变动。因为安全归根结底是基于利益的关系。所谓安全就是指安全主体的生存与发展的利益免于危险和威胁的客观状态和主观行为。利益规定安全,从来如此。国家间的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决定一定时期安全的总体面貌。全球化时代下国家利益关系的性质与过去相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零和状态下国家关系的性质大多是单一性的,那就是对立与对抗,而全球化时代国家关系的性质是非零和的,普遍具有两重性。全球化绝没有消除对立和对抗,相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激化了各种矛盾,加剧了全球范围的冲突。但与此同时,国家之间的同一与合作因素也在增长。相互依赖与相互竞争的同步加深,使国家间的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对安全行为的驱动也双向化。对立的利益导向冲突,共同的利益导向合作。冷战时期,国家之间也时有合作,但与国家的对立相比,只具有从属的意义,合作手段在安全上的运用多是在策略层面,这是因为对立在国家利益的矛盾中居于主要方面。而全球化时代则不同,随着国际相互依赖的不断加深,国家利益的同一性的分量在上升,它虽然不可能取代利益的对立与冲突,但却能与同步存在的对抗因素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情况在当前的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美欧关系、美俄关系、乃至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两岸关系中都屡屡呈现。这种状况要求安全的行为主体把针对安全两重性的两手策略(以斗争对斗争,以合作对合作)上升到战略手段的层面来运用,同时要求在安全的哲学观念上与时俱进,更新思维。既要坚持“一分为二”,又要倡导“二而为三”,善于在国家利益的对立与合作中把握平衡,在利益的求同存异中找寻出路,以达到维护安全的目的。 全球化时代安全问题的第二个本质特征是安全的整体性空前加强。全球化的根本推动力是生产力的扩张和资本的扩张,全球化时代就是这两个扩张推及全球,深入到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生产力的扩张把全球的生产和生活日益整合为一个整体,由此也提出了在完整意义上和全球层面上维护安全的课题;资本的扩张没有消除资本主义最深刻的矛盾,只是改变了这些矛盾的表现形式和发生作用的范围,因而使老的安全威胁具有了新的形态和更大的活动空间。于是我们看到,美国的霸权威胁过去是区域性的,现在是全球性的,它的战略重心已经由欧洲扩展到整个欧亚大陆,世界上各个国家在理论上都存在着面对美军全球到达的可能性;中国的安全问题随着国家利益的拓展也已远远超出了国界,同四面八方发生了相关的利益关系,如果缺少一个兼顾国内和国际,周边和地区,经济政治外交和军事的全面筹划,就不能有效地应对威胁,维护好自身的安全利益;当前,最大的安全斗争表现为全球治理的路线之争,是谋求单极还是推动多极?是美国化还是国际关系民主化?正成为国际力量组合的新的分野。凡此种种,都是全球化时代安全整体性日益增强的表现,都充分体现了安全的全球关联性。 全球化时代,各国的安全已联成一气,要想割开是完全不可能的了。每一个国家维护自身的国家安全,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和目标,必须适应全球化安全整体性的特点,在全球安全的大框架下来筹划国家安全。根据全球化的需要和本国安全利益的拓展,树立大周边、大安全的观念;必须加入到全球稳定的国际体系和国际机制中去,在其中发挥建设性的推动作用;必须从地区、周边和全球的层面塑造良性互动的安全结构;必须把本国、本地区最紧迫、最要害的安全问题放到全球总的安全关系中去加以把握和解决,在地缘政治和大国关系变动的大棋局中加以谋划。不仅要重视国家关系和地区关系的互动,而且也要重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的互动,还要高度重视国内事务与外交事务在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上的互动。全球化时代的安全正在造就一个安全的全球化时代。 全球化时代给安全问题打下的第三个深刻印记是——“应对复杂”。由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原因,我们现在面临的安全领域不知要比战争年代和冷战时期扩大了多少倍,就安全类型讲,现在是两类安全并存,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交织影响,相互激荡、相互转化;从安全的行为体讲,在国家安全之上,生出了地区安全和全球安全,在国家安全之下,又有社会安全和人的安全;各类利益关系交叉重叠,形成了维护安全的“两难”困境;通讯技术的跃升所带来的革命性影响进一步加重了安全的复杂性特征,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放大效应和工具效应大大改变了安全的时空特征,造成安全问题扩展化、安全环境虚拟化、安全边界模糊化、安全要素透明化、安全博弈非对称化等等新形态,在全球化时代,没有泾渭分明的敌我界限,也作不出非此即彼的是非判断,更找不到绝对适用的万全之策,系统性、模糊性、综合性成为处理安全问题最管用的方法,意志力、稳健和成熟是领导集团维护国家安全必具的素质和品格。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不要把形势看得一团漆黑,不要把我们说成处于多么不利的地位。”“世界上的矛盾多得很、大得很,一些深刻的矛盾刚刚暴露出来,我们可以利用的矛盾存在着,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存在着,机遇存在着,问题是要善于把握。”全球化时代安全的复杂性固然增加了世界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但是也恰恰因为复杂,给我们提供

海洋安全存在的问题

海洋安全存在的问题 中国海洋安全存在三大问题海岛问题、海上划界问题、海洋资源开发问题,是当今中国海洋安全的三大海岛问题、海上划界问题、海洋资源开发问题问题。而这三大问题相互联系,并相互制约,其中海岛问题是基础、海上划界问题是前提、海洋资源开发是目的。从这三方面来看,中国海洋国土安全的形 势不容乐观。 海岛问题是根本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一个海岛的主权归属可以决定这个岛周围以 200 海里为半径的海域的主权和主权权益的归属。一个很小的岛礁,从法理上讲,可以主张 43 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因此,在海上划界中,海岛是最直接、最基本的划界基础,海岛是海洋上最重要的领 土标志和主权归属象征。也正因此,有些处于关键地理位置的岛屿往往引发争议,甚至在无人岛上发 展“地盘”试图实现“先占” ,或甚至将礁石说成岛屿。 由于我国大量海岸线基点未最后确定,导致领海基线尚未确定, 所以无法准确地计算出内海和领海的面积,因之我国的海洋国土面积不好确定。我国的海洋国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应归中国管辖的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 有150 ——190万平方公里存在着同邻国的争议。我国是一个沿海大国,但由 于种种原因, 海洋国土却屡遭侵犯, 至今仍悬而未决。目前,关于海洋国土划分的争议主要体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1、中韩黄海划界问题在这一带,中韩之间存在约 18 万平方公里的争议海域。 2、中日钓鱼岛问题东海海域最主要的是与日本有关钓鱼岛主权及其涉及海域和大陆架的争议。 3、南沙群岛问题南海海域诸岛及其相关海域面临着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和文莱等国的侵占。 4、岛链封锁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的两条岛链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实施。中韩黄海苏岩礁、中日东海钓鱼岛、中国与东盟的南沙群岛主权之争,使我国岛礁和领海面临被瓜分的危机。最近的东京都捐款购买钓鱼岛 事件,韩国重判我渔民事件,以及近来持续一个多月的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充分说明我国的海洋周边安全环境已经十分紧张。 对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需要较高的技术。目前我国的海洋开发技术落后,一些部门的急功近利, 导致对海洋资源的严重破坏。如: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开发利用水平低、不充分,造成资源与环 境的破坏和严重浪费;近海渔业资源捕捞过度使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入海 污染物总量逐年增加,致使某些海域环境污染加剧,等等影响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环境和资源问题越来越 突出。 海上石油开采是一个“高风险、高技术、高投资”的三高产业,没有大量的资本投入根本不可能。特别是“中海油”上市以后,其运作要受到资本市场的监控,公司必须规避“资金沉没”的风险,避免打“干井”。这也是我国开发海洋资源遇到的问题,而其他国家对我国的海洋资源虎视眈眈,有没有技术去开采。这怎么会不引发其他国家来割占我国海岛。 目前,中国最重要的是要采取行动。中国应当在中国南海海洋边界线内(即“九条断续线”内),派遣强有力的海上执法力量进行巡逻,驱逐非法入侵的外国船只,保卫自己的领土和海洋利益不受侵犯。要趁现在美国和东盟在南中海的合作关系还处在初级阶段,相机采取断然措施夺回被周边小国占领的岛礁。解决南海问题不能拖延,越晚解决,中国就要付出越大的政治和经济代价。 东海争端问题看似简单的双边冲突,其实非常吊诡,处理必须特别谨慎。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是美国二战后为牵制中日故意埋下的祸根。现在中国的海上力量远远落后于日美,如果中国采取过激行为,美日必将联手在海上重创中国,中国海上崛起的梦想势必破灭。或许要等到海上力量足够强大时,才能相机采取断然措施。 海洋问题今年突显还有中国自身的原因:由于中国自身海上力量的薄弱,使外国势力能以非常少的代价就可以对中国造成很大的打击。希拉里的一句有关南中国海安全有关美国国家利益的话,就大大震动中国。美国的亲密盟友日本则利用掌控钓鱼岛的实际控制权,抓捕在附近海域活动的中国渔民与之呼应。 中国是陆地大国,也是陆地强国,但就海洋而言,虽然是海洋大国,但却不是海洋强国。因此,我 们要增强自身实力。在我看来,增强自身实力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国家内部建设 1、加强全民海洋国土意识当下最重要的是在中国人脑海中树立自己的海洋国土观念,让人们充分认识到海权的重要性,尤其是帮助青少年一代树立保卫祖国海洋权益的爱国情操。 2、加强我国海洋军事实力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的“近海防御”已经不能适应中国海洋军力发展的需要,南海海域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划界争端和岛礁的主权归属争议;经济全球化以后,海上通道的开辟和航路的安全等都是“近海防御” 战略无法解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近海防御”战略使得我国海军装备发 展过于迟缓,导致周遍国家一再挑战中国的战略底线。因此,要想在军事实力上得到提升,我认为一方 面我们应该发展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就是要制定符合当今国际海权观念的,长久的军事战略。

浅析中职数字化校园网络安全

浅析中职数字化校园网络安全 发表时间:2018-05-02T11:30:35.640Z 来源:《科技中国》2017年11期作者:陈旭 [导读]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网络带来了无穷的资源,但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人们都希望自己的网络系统能够更加可靠地运行,不受外来入侵者干扰和破坏,所以解决好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网络带来了无穷的资源,但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人们都希望自己的网络系统能够更加可靠地运行,不受外来入侵者干扰和破坏,所以解决好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是保证网络正常运行的前提和保障。校园网络作为计算机网络中的一部分,也正在飞速发展,而面对越来越多的非法入侵和好多学校的网站被恶意攻击,校园网络安全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一个学校的网络环境是否安全,不仅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有效沟通,更反映了一个学校的整体形象,也与学校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校园网络安全问题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 关键字:校园网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加密技术 21世纪,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完善发展,校园网在中职学校的管理和日常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部分教师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校园网时却忽略了网络安全问题,误登陆了一些非法网站或者使用了带病毒的软件、存储工具等,严重影响了校园网的正常运行。所以在积极发展校园办公自动化、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如何维护网络的安全,就成了校园网络管理必须攻坚的一个难题。 1.校园网安全现状 广域网络已有了相对完善的安全防御体系,防火墙、漏洞扫描、防病毒、IDS等网关级别、网络边界方面的防御,重要的安全设施大致集中于机房或网络入口处,在这些设备的严密监控下,来自网络外部的安全威胁大大减小。相反来自网络内部的计算机客户端的安全威胁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安全威胁较大。主要表现有: 1.1权限隐患 目前,校园网络安全隐患是利用了网络系统本身存在的安全弱点,而系统在使用和管理过程的疏漏增加了安全问题的严重程度。由于通过交换机和服务器连接网内每一台电脑,因此校园网内信息的传输速率比较高,同时校园网采用的技术比较简单,安全措施较少,同样也给病毒传播提供了有效的通道和数据信息的安全埋下了隐患。 1.2资源共享隐患 由于校园网很大的一部分用处是资源共享,而正是由于共享资源的“数据开放性”,导致数据信息容易被篡改和删除,数据安全性较低。校园网内计算机的数据快速、便捷的传递,造就了病毒感染的直接性和快速性,如果校园网中服务器区域不进行独立保护,其中一台电脑感染病毒,并且通过服务器进行信息传递,就会感染服务器,这样校园网中任何一台通过服务器信息传递的电脑,就有可能会感染病毒。虽然在网络出口有防火墙阻断对外来攻击,但无法抵挡来自局域网内部的攻击。许多用户使用移动存储设备来进行数据的传递,经常将外部数据不经过必要的安全检查通过移动存储设备带入内部校园网,同时将内部数据带出校园网,这给木马、蠕虫等病毒的进入提供了方便同时增加了数据泄密的可能性。 1.3上网环境切换隐患 一机两用甚至多用情况普遍,笔记本电脑在内外网之间频繁切换使用,许多用户将在Internet 网上使用过的笔记本电脑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擅自接入内部校园网络使用,造成病毒的传入和信息的泄密。 1.4 IP地址冲突 校园网用户在同一个网段内,经常造成IP 地址冲突,造成部分计算机无法上网。对于校园网来讲,此类IP 地址冲突的问题会经常出现,用户规模越大,查找工作就越困难。正是由于局域网内应用上这些独特的特点,造成局域网内的病毒快速传递,数据安全性低,网内电脑相互感染,病毒屡杀不尽,数据经常丢失。 2.校园网安全控制与病毒防治策略 2.1加强人员的网络安全培训 安全是个过程,它是一个汇集了硬件、软件、网络、人员以及他们之间互相关系和接口的系统。从行业和组织的业务角度看,主要涉及管理、技术和应用三个层面。要确保信息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注重把每个环节落实到每个层次上,而进行这种具体操作的是人,人正是网络安全中最薄弱的环节,然而这个环节的加固又是见效最快的。增强内部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内部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同时要加强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关于网络安全的法律,以便更有利地打击不法分子。 2.2 校园网安全控制策略 安全管理保护网络用户资源与设备以及网络管理系统本身不被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目前网络管理工作量最大的部分是客户端安全部分,对网络的安全运行威胁最大的也同样是客户端安全管理。只有解决网络内部的安全问题,才可以排除网络中最大的安全隐患,对于内部网络终端安全管理主要从终端状态、行为、事件三个方面进行防御。 2.2.1利用相关措施控制用户入网 入网访问控制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为网络访问提供了第一层访问控制。它控制哪些用户能够登录到服务器并获取网络资源,控制用户入网的时间和在哪台工作站入网。用户和用户组被赋予一定的权限,网络控制用户和用户组可以访问的目录、文件和其他资源,可以指定用户对这些文件、目录、设备能够执行的操作。启用密码策略,强制计算机用户设置符合安全要求的密码,包括设置口令锁定服务器控制台,以防止非法用户修改。设定服务器登录时间限制、检测非法访问。对密码不符合要求的计算机在多次警告后阻断其连网。 2.2.2采用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通常安装在单独的计算机上,与网络的其余部分隔开,它使内部网络与Internet之间或与其他外部网络互相隔离,限制网络互访,用来保护内部网络资源免遭非法使用者的侵入,执行安全管制措施,记录所有可疑事件。 2.2.3 进行IP控制 封存所有空闲的IP 地址,启动IP 地址绑定采用上网计算机IP 地址与MAC 地址唯一对应,网络没有空闲IP 地址的策略。由于采用了无

浅谈信息时代背景下的课堂教学

浅谈信息时代背景下的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19-06-04T09:51:00.947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9年2月作者:赵凤玲[导读] 如何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当前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也对现行教育体制带来了冲击。以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由于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教育模式、课堂教育结构及学生的获知途径已经不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鉴于计算机多媒体融图、文、声于一体的认知环境以及先进的网络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理论、教育思想,甚至教学体制也相应产生了变革。那么如何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当前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环境 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参考网上的名师教案或课件,取长补短,从而实现了互联网上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教学中,恰当地应用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介综合起来进行辅助教学,将其运用到能够说明问题的地方去,打破了时间、空间、学科等方面的局限性,优化了教学环境,使教学更加轻松、便捷。 二、化静为动,展现知识形成过程 出于对学生的兴趣、特点的重视,现行教材在教学内容呈现上,图文并茂,生动有趣,但这些信息资源只能以静态的画面编入教材,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弄清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而多媒体课件用动态演示,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不仅能活现教材内容,而且能再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感悟知识的来龙去脉。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采用化静为动策略,将抽象的知识以动画的形式再现出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三、寓教于乐,硕果累累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某些枯燥的知识传授、乏味的课堂练习,学生毫无兴趣可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运用一些活灵活现的Flash动画或者制作一些小游戏,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促进了教学由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的转化,从而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取了知识,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达到了最佳教学效果。 四、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可以迅速地把课程资源显现在学生面前,既可以大量节省教师讲课、板书的时间,又可以使教师传授更多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同时,教师也可以把大量的时间交还给学生进行主动探究与思考,通过学生自主实践,从而达到了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五、网络学习平台,教师与学生的纽带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全方位的互动,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机会和范围。 一方面,学生可以从网络平台上得到更多的知识信息,针对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网上自主学习、讨论、分析,从而解决问题。进而提高了学生搜索、收集、筛选、重组信息的能力。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自主地学习,而且大大丰富和充实了课余生活。 另一方面,教师的备课可从网络平台中获得更多教学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方便地、有选择地比较教学信息资源,然后向学生进行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 当然,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就像一把双刃剑,有利的一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和局限性,具体体现在:一、过分依赖多媒体,忽视了师生间的交流 在一些课堂中,有的老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把上课的精力放在了电脑上,忙于点击鼠标。一会儿是文字,一会儿是图片,再过一会儿又有音乐声起,再加上课件制作过程中,细节处理上的不完善,导致上课时手忙脚乱,影响了正常教学。与此同时,教师手不离鼠标,学生眼不离屏幕,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课堂师生之间的交流。一方面,教师不能从学生的眼神和面部表情接收信息,然后做出相应的反应;另一方面,学生也无法从教师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得到鼓励,收到启发。 二、追求形式,滥用多媒体 有的教师认为只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就是现代化教学。因此,在备课时不考虑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都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制作多媒体课件,想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然而这样滥用多媒体,反而本末倒置,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时通过教师的语言、扮演、手势及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提问等反馈手段,教师灵活掌握教学策略,因势利导,会获得更好的效果。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来解决传统教学手段所难以解决的问题,似乎更有价值。 三、追求华丽,忽略课堂教学的本质 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外表精美而没有实质内容;有的教师一味的设置各个内容的动画及声音效果,以期引起学生注意;有的教师插入了过多的动画或视频文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视觉、听觉产生了疲劳,同时出于好奇,分散了注意力,忽视了教学内容,造成喧宾夺主,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印象,教学效果无从谈起。 四、大容量、快节奏的课堂教学迫使学生学习被动 欲速则不达。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信息量增大,知识传授节奏增快,难免造成重点不突出、信息过多过滥,从而使学生无法跟上讲课的进度,只能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缺乏思维的过程,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网络垃圾带来的不良影响 学生在进行网络学习的同时,也会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诱惑。对于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学生来说,很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染上网瘾,这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没有好处的。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效果的手段,对它的使用要适时、适当,它不能替代一切传统教学手段,只有现代与传统相结合,才能让学生乐学、教师乐教,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将信息技术更好的应用于教学关键在教师。任何时候都是为了教学而使用工具,而不是为了使用工具而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