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广州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庄规划编制简介胡峰
广东美丽乡村实施方案

广东美丽乡村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推动广东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村环境品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特制定广东美丽乡村实施方案。
一、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1. 到2025年,全省力争建成一批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美丽乡村示范点,实现乡村环境整体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2. 到2035年,全省力争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现代化美丽乡村,实现乡村经济社会全面振兴。
二、美丽乡村建设重点。
1. 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打造绿色生态乡村。
2. 乡村产业发展,支持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和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活力。
3. 村容村貌改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整体面貌。
4. 农民生活改善,加大农村民生保障力度,完善农村医疗、教育、养老等服务,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三、美丽乡村建设措施。
1. 资金支持,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形成多方合力。
2. 政策扶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鼓励农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3. 人才支持,加强对乡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推动乡村产业技术升级和创新发展。
4. 管理监督,建立健全乡村建设管理机制,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监督和考核,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四、美丽乡村建设保障。
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级责任,形成工作合力。
2. 宣传引导,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关注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3. 社会参与,鼓励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乡村振兴的良好局面。
五、美丽乡村建设评估。
1. 建立健全美丽乡村建设的评估体系,定期对各地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推广典型。
2. 对于建设成效不明显的地区,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支持力度,确保美丽乡村建设目标顺利实现。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编制导则

第一章总则一、制定目的为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科学指导张家口市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的编制,提高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的规定,参照《河北省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相关内容,结合张家口市提出的重点采用四种建设模式(精品示范模式、综合整治模式、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中心村建设模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特制定本导则。
二、编制依据在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前,各县或各乡镇应一方面编制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引领各片区村庄的统筹发展。
编制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应依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改革创新、全面有效推动乡村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建村[2023]187号)及《河北省连片美丽乡村总体规划设计指引》,在对村庄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村庄分类,注意一村一品发展引导,该规划重要内容涉及基础调查、片区空间布局、整体风貌控制、传统文化保护、绿地系统营造、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完善、规划实行措施及对策等内容,根据本地实际编制道路交通、园林绿化、旅游发展等专项规划,通过村庄整体风貌引导、产业发展规划、传统文化保护、绿化景观营造、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统筹协调美丽乡村的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的编制应符合国家和省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技术规范,是以县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或镇(乡)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指导,并与镇(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镇(乡)总体规划、土地运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相协调。
三、规划指导思想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规定,以张家口市三大发展机遇为契机,贯彻各县或镇(乡)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中拟定的任务及规定,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和工作重点。
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村庄环境整治、建设宜居村庄为重点,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扶贫攻坚、现代农业发展、山区综合开发、乡村旅游发展统筹推动。
采用分区、分类、分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思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制定建设计划,按照村庄的特色进行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做到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美丽乡村。
广东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引(试行)

(5)简明规范,通俗易懂 规划成果应简明扼要、规范严谨、通俗易懂,做到村民 易懂、村委能用、政府好管。 1.4 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乡规划条 例》、《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村庄整治技术规范》、《土 地利用现状分类》等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县(市) 域乡村建设规划、镇(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 上位规划及专项规划。 1.5 规划期限 村庄规划期限原则上为 5-10 年,并应与县(市)域乡村 建设规划、镇(乡)总体规划等上位规划的规划期限相衔接。 其中,近期规划期限为 3-5 年。 规划期满后,如村庄用地规划、设施规划等核心内容与 上位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无重大冲突的,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 表大会同意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核通过,可将该村庄规划的 规划期限适当延长。 1.6 规划范围 村庄规划范围为本村行政区域。自然村编制村庄规划可 根据实际需要划定规划范围。
-I-
第一章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 《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 实施意见》(粤发〔2018〕16 号)工作部署,根据省委办公 厅、省府办公厅《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 宜居美丽乡村的实施方案》(粤办发〔2018〕21 号)有关要 求,规范我省村庄规划编制,引导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指引。 1.2 适用范围 本指引适用于本省农村地区及城镇规划区内未纳入城 镇规划管辖的行政村,开展“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编制和 管理实施。 连片建设发展的多个行政村,可按区域统筹思路合并编 制村庄规划。已编制规划的村庄,应依据本指引整合规划成 果并进一步修编完善。有条件的自然村(20 户以上,下同) 可参考本指引单独编制村庄规划。 在符合本指引的基础上,各县(市、区)可根据实际情 况明确有关细则。已编制整治创建规划的省定贫困村,无需 重复编制规划。
新一轮美丽乡村规划编制思考

新一轮美丽乡村规划编制思考摘要:广州的美丽乡村规划是本着对前几轮乡村规划的经验的继承与不足的批判,于2012年提出的。
本文先回顾前几轮乡村规划的优缺点,并进行规划理论研究综述,再以蒙花布村的美丽乡村规划为例,具体阐述了美丽乡村规划的可实施、可管理、可推广的特点,并总结了美丽乡村规划的突破点。
关键词:乡村规划;美丽乡村规划;蒙花布村1美丽乡村规划的由来随着全国范围内新型城镇化政策的推进及实施,全国各地新一轮的村庄规划、美丽乡村试点规划及建设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
如何增强农村的发展活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新型城市化的本质特征,而建设美丽乡村正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优化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让农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生活在景色优美宜人的环境中,感受和体会幸福,这是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必需之路。
而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则在于政府加大对农村的反哺力度,并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村自身造血能力。
2011年12月12日广州市长办公会(提出结合村庄整治工作,从每个区、县级市中选取2至3个村庄开展规划编制,作为示范村庄在全市推广的要求。
广州的美丽乡村规划试点工作,于2012年2月份开始调研。
定下26个试点村,试点先行,并于2013年全面推广规划编制工作。
自上而下的传统乡村规划模式导致乡村规划与建设存在信息沟通与反馈不够充分、多头管理、重复建设、农村风貌特色丧失以及流于表面等问题,需建立以农村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规划为基础的上下结合的乡村规划模式。
在大城市的聚集人力物力的能力愈发强大的今天,乡村发展活力不足的问题也愈加凸显出来。
发展乡村的产业,增强乡村的活力也是乡村居民一直以来迫切的愿望。
而传统的乡村规划因为其过于追求成果的光鲜,导致投资预算过大、规划无法落地实施等的情况时有发生。
因此,一套以“微干预、微改造、原生态、分类指导、四规合一、规划落地”为目标规划正是村民的需求。
由此,给乡村一个基于需求的规划,正是广大农村居民的期待。
村庄规划中全方位村民参与方法研究_来自广州市美丽乡村规划实践_李开猛

与程序,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参与机制,这也是本
民主多元是参与模式转换的制度取向[8];叶裕民等
文研究的基本框架和出发点。
(2012)从公共经济利益的特定视角出发,通过研究
转型期的城中村改造,认为农村规划中的村民参
2 国内有关村民参与的研究述评
与不应受户籍限制,需纳入农民工权益,公众参 与要引导公众从改造对象向受益对象转变[9]。
多元化的特征。目前,关于村民参与的研究主要 理、社会、政治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完善村
集中在城乡规划、行政管理、社会学、政治学等 民参与的配套机制。
领域。
在城乡规划领域,学者们立足于村庄规划, 3 广州市村庄规划及村民参与的发展历程
着重探讨村民参与的方式、组织等方面问题。如 梳理
王雷等(2011)通过对苏南地区村民参与乡村规划
抑制大部分城中村的违 法建设,但部分规划方 案脱离村庄实际情况, 实施难度大
主要应用于城市 社区规划,村庄 规划中少有运用
2007-2011 城乡矛盾
激化
城市扩张 高潮,城 乡用地依 然粗放
城乡高度混 杂,扩展到 全市域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介绍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介绍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乡村的建设和发展。
美丽乡村规划作为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美丽乡村规划这一话题,其中包括定义、背景、实施和未来展望等方面。
美丽乡村规划定义美丽乡村规划是指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结合文化、历史、民俗、风景资源,从根本上提升乡村居民居住环境、生活品质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规划活动。
通过科学地规划,将破旧不堪的乡村旧貌换新颜,使其成为一个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美丽乡村。
背景美丽乡村规划作为一项重要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当前国家整体的发展战略紧密相关。
我国的乡村人口构成了整个国家的三分之二,乡村经济也对国家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此,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创建美丽乡村,已成为国家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存在着种种问题。
例如城市人口涌入,资源和人才的外流,乡村经济低端化、低效化的状态,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因此,美丽乡村规划的提出,在当前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施美丽乡村规划的实施分为四个阶段:调查研究阶段、规划设计阶段、实施建设阶段和运营管理阶段。
在调查研究阶段,需要对目标村庄的现状、资源、人才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
在规划设计阶段,需要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当地的文化、环境等因素,形成一份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案。
在实施建设阶段,需要根据规划方案的设计和要求,进行工期、预算、进度管理等一系列工作。
在运营管理阶段,需要对美丽乡村进行管理和维护,包括管理模式、运营模式的设计等。
未来展望美丽乡村规划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努力。
未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美丽乡村规划将有望实现更加广泛和深入的推进。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以推进该规划的实施。
同时,需要进一步强化社会参与和民主自治,鼓励各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当地文化和环境资源,避免过度追求经济发展。
广州市城郊村庄发展特征、趋势与规划研究——以从化赤草村为例

广州市城郊村庄发展特征、趋势与规划研究*——以从化赤草村为例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Trend and Planning of Suburban Villages in Guangzhou City—A Case Study of Chicao Village in Conghua City吴晓松 王妙妙 曹小曙 WU Xiaosong, WANG Miaomiao, CAO Xiaoshu摘 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经历了30余年城市建设高峰期,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城市空间的扩展。
城市建设对城市郊区村庄冲击很大,设施齐全的商住楼盘与相邻村庄形成强烈反差,解决好农村发展问题刻不容缓。
文章总结广州市村庄规划历程,分析村庄特点与规划设计工作内容以及广州城市化进程中城郊村发展趋势,借鉴国外乡村建设的经验,结合从化街口街赤草村村庄规划案例,研究城郊村村庄规划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村庄规划建设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市化;城郊村;村庄规划;公用设施Abstract: China is a vast agricultural country, which has experienced 30 years of urban construction peak.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accelerates the expansion of urban space. Urban construction has huge impacts on the suburban village, and the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facilities form a sharp contrast with those of the adjacent villages, and thus it is quite urgent to solve problems of rur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village planning process of Guangzhou,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llages, the content of the village planning and design work and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suburban village in the process of the urbanization of Guangzhou. Having drawn lessons from foreign experience of rural construction and combined with the case study of Chicao Village in Conghua City, the paper studies the problems in the planning of suburban village,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commendations,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villag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Keywords: Urbanization; Suburb Village; Village Planning; Public Facilities0 引 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截止2013年末,我国人口为13607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73111万人,乡村人口为62961万人,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6.27%。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白山村村庄规划

策划
以资源定主题
四
以主题定功能
定
以功能定项目
以项目定实施
规划
村域发展与控制规划 村庄整治规划
村民住宅设计及规划指引 田园风光及特色风貌保护规划
建设项目规划
计划
2013年实施计划 2014年实施计划 2015年实施计划
广州市白云区白山村村庄规划 7
PLANNING REQUIREMENTS 相关规划要求
3 《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编)
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定位为立足广州,服务广东,辐射东南亚,打 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健康产业新城。
白山村位于其四大分区中的健康养生片区,主导产业为休闲养生及 生态旅游(休闲养生、医疗旅游、康复保健、养老服务、户外运动), 配套产业为湿地观光、美丽乡村、农家乐等项目。
广州市白云区白山村村庄规划 5
BASIS、SCOPE & TIME LIMIT 规划依据、范围与期限
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年)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2000年) 《镇规划标准》(GB50188-07 )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村庄规划试点工作的通知》 (建村函[2013]35号) 《广东省村庄整治规划编制指引(试行)》( 2006年) 《广州市村庄规划编制要求》( 2007年) 《广州市村庄规划编制技术指引》( 2013年6月) 《白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2020) 《帽峰山地区(AB1401-AB1404规划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2012年) 《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总体规划(2004-2020)》 《广州市白云区白山村规划(2001-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