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统一的背景和过程

合集下载

德国统一的历史背景与实现方式

德国统一的历史背景与实现方式

德国统一的历史背景与实现方式德国统一是一个漫长且曲折的历史事件,历经了几个世纪的战乱和政治斗争。

然而,德国统一的实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许多关键时刻的决策。

本文将探讨德国统一的历史背景以及实现方式。

历史背景德国统一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中世纪。

在那个时期,德国地区分散成为无数的小国家和领土。

直到19世纪,这种分裂的状态一直存在,这也是德国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状况十分动荡的原因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德国的知识分子和政治家开始探讨德国的统一问题,并提出了许多方案。

在19世纪中叶,普鲁士在俾斯麦的领导下开始大力推动德国的统一进程。

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加强普鲁士国内的实力,同时也在外交上采取了一些行动,来寻求其他国家的支持。

这些行动包括加强与奥地利和俄罗斯的关系,参与了一些欧洲的大型战争,并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战胜法国。

实现方式德国统一的实现过程漫长而复杂。

在德国的统一进程中,有许多关键的时刻和决策。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事件和决策:1.三十年战争:三十年战争期间,德国地区经历了一系列的战争和灾难。

这场战争是由于宗教和政治问题而爆发的,导致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和德国地区的分裂。

此后,德国的统一问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政治议题。

2.普鲁士的崛起:普鲁士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成为了德国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的加冕,标志着德国统一的进程开始。

3.政治协商:普鲁士和其他一些德国国家开始进行政治协商,探讨德国的统一问题。

这些国家之间的协商最终导致了德意志帝国的成立。

4.德意志帝国的成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宣布成立,威廉一世成为了德意志皇帝。

德国统一的目标得以实现。

总结德国统一的历史背景和实现方式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反映了德国社会和政治的演变。

这一过程中,有许多关键的时刻和决策,展现了德国政治家和普通人民的努力和奉献。

德国统一的实现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历史事件,它不仅对德国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也对世界的政治格局产生了影响。

2013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 之德国的国家统一史复习线索

2013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 之德国的国家统一史复习线索

一、德国的统一和工业强国地位的确立(一)德意志的统一1.背景:①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

②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③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内市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

④资产阶级要加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要求有强大的国家作后盾。

因此,德意志的统一变得日益紧迫。

2.条件:①普鲁士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经济发达。

②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

③民族成分单一,统一决心坚定。

④统治阶级实力雄厚,野心勃勃等。

3.统一过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统一。

①1864年,普奥联盟击败丹麦,取得了丹麦控制下的部分德意志地区。

②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在萨多瓦战役中,奥军主力被击溃,从此被排挤出德意志。

第二年,普鲁士成立了北德意志同盟,统一了北方诸邦。

③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在色当战役大败法军。

不久,南方诸邦与北德意志同盟合并。

1871年初,威廉一世即帝位,德国统一完成。

(二)德意志强国地位的确立──飞速发展的经济1.原因:①国家统一的完成,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②法国50亿法郎的赔款,为德国提供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

③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为发展工业补充了重要的资源。

④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更易于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有利于迅速提高生产率。

2.经济飞速发展的表现:①1870—1900年间,重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煤产量3400万吨→1.49亿吨,钢产量17万吨→665万吨,铁产量139万吨→852万吨。

②机器的产量占世界机器总产量的21.3%,仅次于美国。

③化学工业和电气工业从无到有,发展迅速。

④德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被称为“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三)对外推行军国主义1.对亚洲的侵略:(1)对土耳其的侵略:与英、俄、法一起对土耳其进行侵略,并将其沦为半殖民地。

(2)对中国的侵略:①在中国开设银行,两次迫使清政府向英德银行团借款,并附有许多苛刻的政治条件。

②参与“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德国统一与拆分

德国统一与拆分

德国统一与拆分德国是一个曾经经历过统一与拆分的国家。

在德国历史的演进中,统一和分裂是两个重要的主题。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德国的统一和拆分过程,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

一、德国统一的历史背景与过程德国统一是指19世纪末德意志帝国的建立,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局面。

在此之前,德国地区一直是由各个独立的国家和城市组成,缺乏中央统一的政权。

1.1 拉辛发起的德意志帝国统一德国统一的进程是从1871年开始的,由前普鲁士首相和外交大臣奥托·冯·比斯马克推动。

比斯马克通过战争和政治手段,将各个德国国家纳入到德意志帝国的版图之下。

1.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分裂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给德国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挑战。

根据《凡尔赛条约》,德国被迫割让领土,并承担沉重的战争赔款。

这导致了德国社会的分裂和经济的崩溃。

1.3 冷战时期的德国分裂在冷战时期,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两个国家。

东德成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而西德则是资本主义阵营的一员。

这种分裂状态一直持续到1990年。

二、德国统一的影响与挑战德国统一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挑战,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2.1 经济统一与困难德国统一后,东德的经济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东德所采用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在与西德经济结合之后,面临着转型和适应的问题。

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也需要进行重组和调整。

2.2 社会融合与矛盾德国统一后,东部和西部地区的社会融合也面临着挑战。

文化、教育、法律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导致了东德人民在适应统一进程中遇到了困难和矛盾。

2.3 地缘政治的转变德国统一改变了欧洲格局,将德国从冷战背景中解放出来。

德国的统一增强了其在欧洲事务中的影响力,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大国之一。

三、德国拆分的背景与原因拆分是德国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两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德国面临了巨大的动荡和分裂。

3.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分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被分裂为东德和西德两个国家。

德国统一结束分裂状态

德国统一结束分裂状态

德国统一结束分裂状态德国,这个曾经被战争和分裂所笼罩的国家,在二十世纪末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统一。

自从1949年以来,德国分为两个国家,分别是东德和西德。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人民渴望团结的心愿越来越强烈,最终在1990年10月3日,德国统一的日子终于来临。

德国统一不仅对德国人民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也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让这个被战争撕裂的国家重新获得了和平与稳定,也为欧洲大陆的整体和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历史背景德国分裂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二战后的冷战时期。

战后,德国被盟国分割为苏联占领区和美英法占领区,西德和东德由此诞生。

然而,在两个国家建立之后,德国的统一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两国之间存在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分裂状态给德国人民带来了很多困扰和不便。

二、团结的力量德国统一的过程虽然不容易,但是通过双方的努力与合作,这个曾经难以想象的梦想最终实现了。

人们以和平手段解决了分歧,通过沟通与协商找到了共识,这一切的成就都归功于团结的力量。

无论东德还是西德,人民都对统一充满热爱与期待,这种共同的愿望构成了推动德国统一的内外因素。

三、统一后的挑战德国统一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也伴随着许多挑战。

东德面临的转型和西德的经济融合,都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新的德国需要重新整合两个国家的体制和经济发展,解决失业和贫困等社会问题,这对于当时的政府和人民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四、统一的成果二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德国统一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统一,德国人民享受到了国家整体繁荣的好处。

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社会稳定和谐,民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德国也积极参与到欧洲和国际事务中,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影响力国家之一。

最后,德国统一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历程。

它将德国的发展推向了新的台阶,同时也是国际和平与合作的一个范例。

德国人民以其智慧和勇气在历史长河中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德国统一的故事将激励全球更多国家和人民,为实现和平与发展而努力奋斗。

德意志的统一

德意志的统一

为什么在19世纪中期, 为什么在 世纪中期,统一会成为 世纪中期 德意志历史发展迫切需要解决且无 法回避的议题? 法回避的议题?
一、统一的背景: 统一的背景:
德意志进入工业革命时期以后, 德意志进入工业革命时期以后,资 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各邦分裂割据局面严重地阻碍德意 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德意志帝国成立(1871年) 德意志帝国成立(1871年
威廉一世在法 国巴黎凡尔赛 宫登基
三、影响: 影响:
为德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 为德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市 原料、资金) 场、原料、资金) 统一后的德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 余和军事残余
俾斯麦在议会宣称: 俾斯麦在议会宣称:“德国不能寄希 望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 望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要寄希望于它 的武力。 的武力。维也纳会议决议中规定的普鲁士 疆界,对普鲁士的躯体是不利的。 疆界,对普鲁士的躯体是不利的。当前的 重大问题不能靠演说和靠多数通过决议来 解决,这原是1848年和1849 1848年和1849年所犯的错误 解决,这原是1848年和1849年所犯的错误 问题需靠铁 来解决。 问题需靠铁和血来解决。”
二、统一的进程: 统一的进程:
1、领导者: 领导者:
普鲁士
2、俾斯麦 推行“铁血政策” 推行“铁血政策”
坚决走自上而下的统一道路 实质:实行强权政 实质: 治,凭借军事实力 发动战争来实现国 家统一
3、三次王朝战争
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对丹麦开 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对丹麦开 战 1866年普奥战争 年普奥战争 1870年普法战争 年普法战争——色当战役 年普法战争 色当战役

德国统一的历史过程与影响

德国统一的历史过程与影响

德国统一的历史过程与影响德国统一是20世纪末最为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

这一事件的发生,不仅对德国自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整个欧洲以及全世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德国统一的历史过程以及它对世界的影响。

一、德国统一的历史过程德国统一的历史过程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

在战争结束后,德国被分为四个占领区,分别由美国、英国、法国和苏联管理。

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1989年,当时东德政府在意想不到的一夜之间崩溃了,墙也随之倒塌。

德国的统一进程始于1990年,当时东德退出华沙条约组织,举行了普选并成立了自己的政府。

此后,在联邦德国和东德之间开始着手谈判,以解决统一的问题。

在谈判的过程中,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差异。

最终,在10月3日,德国在一场盛大的场合下,完成了统一进程。

二、德国统一的影响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角度来看,德国统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德国统一产生了极大的政治影响。

联邦德国的宪法被更新,以适应所有德国公民的需要,就连远在东德的人们都可以享受宪法的福利。

这对于许多东德人来说,是无与伦比的机会,因为他们终于可以通过民主方式来实现他们的意愿。

其次,经济上,德国统一也带来了改变。

统一对联邦德国的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德国统一后的几年里,联邦德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支持东部地区的建设,并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帮助失业人员找到工作。

此举对于统一后,困难重重的东德经济有了很大的帮助。

在文化层面上,德国统一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东德,许多文化传统被宣扬并流传至今,这些文化传统的维护带来了巨大价值。

大量的艺术家,音乐家等在东德出生和成长,他们的艺术作品在统一后不断得到展示,这样一来,德国在整个欧洲艺术领域有了更多发展空间。

最后,德国统一也产生了社会上的改变。

虽然在一些东德地区,社会问题依然存在,但是相比于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人们的观念也在逐渐改变,东德的人们也逐渐接受了西德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德意志统一的历史和进程

德意志统一的历史和进程

德意志统一的历史和进程德意志统一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它标志着170年来分裂的德国终于在1990年重新统一。

德国是欧洲最大的国家之一,它的统一进程也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

第一次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可以上溯到1871年,当时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被选为德意志帝国皇帝。

在这个时期,德国的大部分领土都由普鲁士王国控制。

普鲁士是德国一个非常重要的联邦州,它掌控了德国的军事、经济和政治力量。

在普鲁士的主导下,德国开始在欧洲建立自己的纳粹势力。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破坏了德国的统一势力。

德国在战争中击败后,联盟国将其领土削减。

并且,那些削减的领土花落于他国的手中,导致德国的分裂和主权的减小。

接着,德国发生了长达20年的混乱时期,1922年,纳粹党开始崛起,德国的命运被拖向了战争。

1945年,纳粹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击败。

德国被分为四个占领区,每个区域都由一个协约国控制。

这份协议意味着,德国被均匀分走,成为四个常规地区。

在冷战时期,德国成为了欧洲的中心地带。

东德和西德分别由苏联和美国控制和占领。

西德逐渐成为了经济发达和自由民主的国家,而东德则变成了苏联和共产党的卫星国。

20世纪80年代末,东德开始发生大规模的民主示威,公民们抗议在那里的不自由,喊出了“我们是一家人”的口号。

1989年11月,德境内的柏林墙被推倒,戈尔巴乔夫任期间,苏联撤出了战后安理会在东德驻军,标志着东德终将统一。

1990年10月3日,东德正式加入西德,德国重新统一。

这一天被称为“德国统一日”。

由于统一的复杂性,德国开始实行新近的租税制和其他的政府规定。

媒体披露,统一的成本接近2兆马克。

然而,德国统一的成功功不可没于东德人民的勇气和奋斗。

德国现在已经成为欧洲最成功和稳定的经济体之一。

总之,德国统一是德国历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事件。

德国人的努力和勇气最终实现了这一目标。

虽然这个过程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但德国人却克服了困难,重新成为了一个统一的国家。

德国统一的建立与发展

德国统一的建立与发展

德国统一的建立与发展德国统一是20世纪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在外界看来,德国统一的建立是奇迹般的,因为德国历史上有太多曲折的经历,罗睺腾复活、第一次世界大战、希特勒执政、二战中的炮火,让德国历史充满战争、灾难和痛苦。

但是,在德国人民的不屈不挠努力下,经过坚韧不拔的努力和妥协,德国终于实现了统一,成为现代欧洲重要的大国之一。

一、背景与历史在19世纪初期,德国是一个分裂的国家,由250多个独立的国家和城市国家组成。

经过分裂和战争,大量的领土被占领,国民财产大为缩减。

直到1871年,由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领导的德国联邦国家成立,德国历史上首次实现统一。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失败使得国家再次分裂,为期20年的魏玛共和国时期象征着德国的危机和不稳定。

然而,纳粹政权的崛起改变了一切,德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犯下了惨绝人寰的罪行。

最终,1945年盟军以多国联军的形式将纳粹政权打倒,并对德国进行了分割和占领。

二、分裂时期自1945年以来,德国共和国(东德)和联邦德国(西德)成为了两个分裂的国家。

尽管苏联试图通过直接统治东德来保持其控制,但随着时代的推移以及西方国家不断施加的压力,苏联终于放弃了维护东德的企图。

在此期间,德国分裂国家之间的纷争持续不断,导致经济困难和社会混乱。

三、胶合德国德国统一的奠基石是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1989年秋季在德国墙上开放的缝隙。

这一事件导致了国际社会的巨大变化,并为德国统一提供了机会。

面对统一的机会,德国两个国家最终开始了艰难的谈判,无论在政治、经济和法律层面上,都需要进行全面、深入和复杂的转变。

四、统一德国1990年10月3日,德国正式统一。

统一德国的过程并不顺利,同样,统一带来的长期、深刻和复杂的影响也从未停止。

统一前线调整一度引发大规模工业与农业扭曲。

在德国东部地区,大量工厂环节萎缩,许多人失去了工作,社会动荡。

然而,通过在民生投资和企业营销方面开展广泛的行动,以及与其它国家的合作,今天的德国已成为最强大、最稳健、最成功的工业化国家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鲁士的强大更由于其所处的有利国际环境而得到了加强。 俾斯麦在1863年支持俄国镇压波兰起义,赢得沙皇 “感激之 情”。为普鲁士统一德意志提供了良好的国际条件。 法国正陷入侵略墨西哥的泥潭中,干涉德国事务是很困难的。 英国,忙于干涉美国内战和爱尔兰反英民族运动等事务,何 况英国还想借助普鲁士的强大来牵制自己的对手俄法两国。 而把所有这些优势结合起来推动德国统一的是普鲁士王朝的 一位铁腕人物俾斯麦。
如果向奥地利示好,必然导致法普结盟,重新挑起波兰危机, 因而,俄国不可能援助奥地利。 至于法国,拿破仑不希望一个强盛的邻邦快速地崛起,更 不希望让德意志统一在普鲁士的周围。俾斯麦向拿破仑暗 示,只要他在普奥战争中严守中立,作为补偿,普鲁士不反对 卢森堡并入法兰西帝国的版图,并向拿破仑保证,普鲁士从来 没有把威尼斯看作奥地利的领地。 最后,与意大利结盟,孤立奥地利。为确保普鲁士速胜, 必须迫使奥地利两线作战,因此,俾斯麦又把外交重心移到了 意大利,说服意大利国王与他缔结反对奥地利的军事同盟。 可是,意大利国王维克多· 厄曼努尔二世犹豫不决,担心其年 轻的王国军队难以战胜奥军。俾斯麦预见到意军必然要被 击溃,但这并不影响战争的结局。因此,俾斯麦同意,不管南 方战争结局如何,意大利应该取得威尼斯。然而,这并不能抹 去这位国王的忧虑。意大利国王的犹豫不决使俾斯麦气愤
俾斯麦的外交: 争取各大国的中立:当时的国际形势有利于普鲁士。俄 国在1863年的波兰人民起义之后一直得到俾斯麦的支持,因 此对普鲁士采取善意中立态度,对于法国,俾斯麦利用拿破 仑三世觊觎莱茵河左岸的急切心情,暗示将支持法国的要求 以保证开战后不会招致法国的干涉,英国起初威胁要进行干 涉,但俾斯麦对英国政府施以迷雾,称普鲁士绝对没有把两 公国并入普鲁士的意图. 联合奥地利:对于奥地利,俾斯麦认为在维护1852年 《伦敦议定书》反对丹麦吞并石勒苏益格方面,普奥双方有 着共同的立场,而奥也担心普鲁士独扛维护德意志利益的大 旗,愿与普鲁士合作。1864年1月在要求丹麦取消新宪章未 果的情况下普奥正式缔结了军事同盟,决定共同对丹麦作战。

外交准备:对法战争的准备阶段,主要是利用大国矛盾,与英、 俄、意发展关系,孤立法国。 此时欧洲列强的态度对普有利而于法无益。英国认为,法国 仍是当时最具与之海上殖民争霸力量的强敌,而普鲁士正是抵 制拿破仑法国的重要平衡力量;俄国又是其争夺中亚地区的主要 对手。因此,英国“希望加强中欧(德国)以反对其周边的两大强 国”。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使沙俄遭到惨败后,在战备上已经不 能同法国和普鲁士军队相比。而普相俾斯麦又极力推行媚俄政 策。是时, 俄法在东方问题和波兰问题上的矛盾促使俄国作出有 利于普鲁士的选择。由于拿破仑不愿放弃对于罗马教权的保护, 并且法军于1867年11月击溃了占领罗马的志愿军,意大利对法 国极其反感。奥地利还没有从1866年的战争惊恐中恢复过来,而 且顾及到俄国的态度,故而只提出了有保留的同法结盟的条件。 在进行了充分的外交和军事准备后,西班牙王位问题的出 现为俾斯麦推动普法冲突创造了机会
外交准备: 对丹麦战争结束后,俾斯麦展开“多边外交”活动,孤立奥地 利。他深知,统一德意志,就等于破坏欧洲列强在维也纳会议上安 排的欧洲秩序,因而列强不会作壁上观的。 首先,他必须稳住英国,为此,他对英表现出亲善的姿态:与英国 达成协议,降低普鲁士的关税。而且,俾斯麦看到大英帝国此时正 忙于爱尔兰反英民族运动,主要精力放在国内改革上;在对外政策 上,主要把目光放在美国国内战争后的走向,对大陆事务奉行不干 涉政策。此外,英普关税联盟使英国获得了很大的商业利润,她不 想开罪普鲁士。 其次,俾斯麦奉行拉拢俄国、讨好法国的对外政策。在他看 来,这两个国家不会坐视普鲁士统一德国,因为德意志的分裂曾使 俄国有可能向西扩张,使法国有可能占领莱茵河流域的土地。为了 拉拢俄国,早在1863年爆发波兰民族起义时,俾斯麦就曾使普鲁士 充当俄国镇压起义的帮凶,因而得到俄国在普奥战争中信守中立的 承诺。与之相反,奥地利的“背叛行为”和在巴尔干地区的争夺使 之余恨难消。再者,继克里木战争而来的波兰起义已经耗尽了俄国 的实力,使她不可能再采取大规模的行动。最让俄国担心的是:
由于普鲁士的强大及其所处的有利外交环境,所以在有关德意 志统一得各种方案中,普鲁士所主张的“小德意志方案”胜出,普 鲁士也成为统一运动中的主宰力量 。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
德 国 统 一 的 过 程
丹麦战争
普奥战争
普法战争
普鲁士陆军参谋总长毛奇
德 国 统 一 的 过 程
战争起因
丹麦战争
俾斯麦的外交准备 战争结果
普奥战争
普法战争
德 国 统 一 的 过 程
丹麦战争
战争起因
普奥战争
俾斯麦的外交准备 战争结果
普法战争
德 国 统 一 的 过 程
丹麦战争
普奥战争
战争起因
普法战争
俾斯麦的外交准备
埃姆斯急电 战争进程和结果
丹麦战争的起因: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问题。 在历史上,荷尔斯泰因一直是德意志的一部分,石勒苏益格 从中世纪早期起就是个”独立的王国”, 这里居住着许多德意志 人。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不顾民族愿望将这两个地区归丹麦国王 统治, 从而埋下了德丹纷争的种子。1852年欧洲列强为调解德丹 纠纷曾经签订了一个《伦敦议定书》规定保留两公国的传统特权 , 并保证两公国自古以来不可分离的地位。丹麦国王答应不归并。 然而1 863年丹麦国王公开宣布将两公国分开,并限制其传 统特权,还要把石勒苏益格并入丹麦。这表明丹麦政府推翻了 1852年《伦敦议定书》的规定。 德意志联邦议会和各邦民族主义者试之为民族耻辱,要求把 两公国从丹麦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成为德意志领土。俾斯麦认为 这是检验铁血政策,发动战争的良机。他的目标是借此兼并两公 国。

法国大革命唤起了德意志的民族主义。拿破仑战 争在欧洲所引起的民族主义运动在德意志得到了最深 刻的发展。 法国的入侵极大地伤害了德意志人民的民 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激发了德意志人民普 遍而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热情,开始意识到彼 此利益一致,都属于一个民族,也应当属于一个统一 完整的国家。因而,民族主义和国家统一逐渐成为德 意志事务中压倒一切的主流,并在1848年的革命中开 始付诸实践。 • 1848年革命虽然失败了,但这是德意志不通过国 王和战争而通过民主方式来解决统一问题的唯一一次 尝试,同时也表明德国失去了通过和平、民 主的方式 来实现德国统一的机会。
不已,他毫不含糊的威胁说他将直接向意大利人们呼吁,号 召意大利革命志士马志尼和加里波第予以援助。意大利 国王被迫同意,并向俾斯麦提供了必要的保证。但是,法皇 拿破仑三世突然干涉,对法国百依百顺的意大利不敢冒然 与普结盟。于是,俾斯麦又迎合法皇的心态,故伎重演,尽 力使拿破仑相信普奥战争的残酷性和长期性,而且控诉奥 皇弗兰茨· 约瑟夫的刚愎自用,离间法奥关系。最终,法国 同意了普意之间缔结军事同盟。俾斯麦外交上又取得了 一大胜利。 普意结盟后,俾斯麦便故意采取措施激化普奥矛盾, 形势日趋紧果:
7月的萨多瓦会战中普军 决定性地击败奥军,战争出奇 地迅速仅用7周。俾斯麦在列 强搞清楚事件的性质之前就结 束了战争。1866年8月23日正 式签订了《布拉格和约》,意大 利得到了威尼斯,奥地利退出德 意志联邦,但仍保持着一个强国 的实力,普鲁士兼并了阿尔施泰 因以及战争中站在奥方的几个 德意志联邦诸侯国,统一了德意 志的北部和中部,建立起在普鲁 士领导下的北德意志联邦。标 志着德意志的统一事业又前进 了一大步。
铁 血 首 相 俾 斯 麦
“当代的重大政治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 派决议所能决定的,而必须用铁和血来解 决。德国所指望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 而是他的武力!”
奥托· 冯· 俾斯麦1815年4月1日出生在 普鲁士大贵族地主家庭。他强暴蛮横、 凶悍粗野,是个意志坚强而又充满政治 智慧的铁腕人物。 1862年他出任普鲁士 首相兼外交大臣后,一方面,在国内排 挤议会势力,推行军事强国计划,坚称 要统一德国。另一方面,精心谋划各种 外交策略充分考虑列强的态度和普鲁士 的对策,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结束了德意 志的长期分裂局面,统一了德国。
19世纪30年代,德意志就开始了工业革命。但严重 的政治分裂局面给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带来巨 大的困难。 首先,要求各地区之间有畅通的商品销售渠道,即统 一的国内市场。但处于割据状态的德意志各邦都有自 己的工商业法规、货币和度量衡,这使德意志根本无法 建立统一的市场。 其次,商品输出需要有强大的国家力量为后盾,象英 法等国的商品输出,既有外交保护,又有炮舰作后盾,而 德意志资产阶级却得不到这种保护。 再次,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促使各国资本家在海外 建立殖民地和进行商业争霸战争,而这必须得到国家的 支持,在这方面,德意志资产阶级也处于劣势。因此,德 意志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国家统一。
19世纪以来普鲁士的力量不断发展尤其是俾斯麦担任首相期 间推行“铁血政策”,进一步壮大了普鲁士的力量, 第一,普鲁士经济发达,其重工业生产占全德一半以上。 第二,军事力量强大,有全欧洲第一流的陆军。 第三,民族成分单一,统一的决心坚定。 第四,对资产阶级能够做出让步,博得了他们的好感。 第五,普鲁士统治阶级实力雄厚,野心勃勃。
战争结果:
奥普联军在1864年2 月1日渡过艾德河进入 石勒苏益格,丹麦战争 爆发,由于其他列强作 壁上观,丹麦政府在一 系列军事挫败后被迫签 订了维也纳和约,丹麦 放弃石勒苏益格、荷尔 斯泰因和劳恩堡三个公 国,交由普奥两国处理, 从此两公国争端变为德 意志内部问题。

起因:
俾斯麦向来都将奥地利视为统一大业的必然要冲破 的障碍 。丹麦战争结束后, 普奥于1865年8月签订了 《加斯泰因公约》公约规定两个公国由普奥两国共同所 有,但行政分开,石勒苏益格由普鲁士管辖,与普鲁士 接壤的何尔斯泰因由奥地利管辖,该公约对普奥共管的 规定显然潜伏着纷争的种子,并将造成两公国行政的混 乱,而这正是俾斯麦为奥地利精心设计的陷阱。
萨多瓦战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