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实验-(取代)羧酸及其衍生物、胺性质
取代羧酸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取代羧酸的制备方法。
2. 探究取代羧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理解取代基对羧酸性质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的产物称为取代羧酸。
取代羧酸的种类繁多,根据取代基的不同,可分为卤代羧酸、烷基羧酸、芳基羧酸等。
本实验以苯甲酸为例,通过卤代反应制备取代羧酸,并研究其性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苯甲酸- 氯化亚铁- 浓硫酸- 乙醇- 乙醚- 碘化钠-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溶液- 水浴锅- 烧杯- 滴管- 滤纸- 酒精灯- 冷却水- pH试纸- 721分光光度计2. 实验仪器:- 坩埚- 研钵- 蒸发皿- 漏斗- 烧瓶- 滴定管- 酸式滴定瓶- 铁架台- 移液管四、实验步骤1. 苯甲酸的制备- 将苯甲酸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加热溶解。
- 加入氯化亚铁溶液,搅拌均匀。
- 加入浓硫酸,继续搅拌。
- 将反应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至干燥。
- 将干燥的固体产物加入研钵中,研细。
- 将研细的固体产物转移至坩埚中,放入马弗炉中加热至熔融。
- 将熔融的固体产物倒入冷却水中,冷却结晶。
- 将结晶产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苯甲酸。
2. 取代羧酸的制备- 将苯甲酸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加热溶解。
- 加入碘化钠溶液,搅拌均匀。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8-9。
- 将反应液倒入烧瓶中,加热回流。
- 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
- 将反应液倒入漏斗中,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取代羧酸。
3. 取代羧酸的性质研究- 物理性质:观察取代羧酸的颜色、状态、熔点、沸点等。
- 化学性质:1. 酸性:测定取代羧酸的pKa值。
2. 氧化还原性:用高锰酸钾溶液测定取代羧酸的氧化还原性。
3. 水解性:用氢氧化钠溶液测定取代羧酸的水解性。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 苯甲酸的制备- 成功制备了苯甲酸,产率较高。
2. 取代羧酸的制备- 成功制备了取代羧酸,产率较高。
羧酸、羧酸衍生物、取代酸

11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依次↑。
F > OR > NR2 > CR 3
OH
2.66 3.83
如:
pKa
CH 2COOH F
> CH 2COOH
与碳原子相连的基团不饱和性↑,吸电子能力↑。 C CH > CH =CH 2 > CH 2CH 3
如:
pKa
C H CC H2C O O H > C H2=C HC H2C O O H > C H3C H2C H2C O O H
+ H2O
还原反应
RCH 2O H 1° 醇
脱羧反应 如: Cl3CCOOH
△
CHCl 3 + CO 2
Ba(OH) 2
△
HO O C(CH 2)4CO O H
=O
+
CO2
+ H2O
8
羧酸和醇在结构上只差一个C=O,但其酸性却相差 很大。这是因为醇离解生成的RCH2 ̄负离子中,负电荷 是局限在一个氧原子,而羧酸离解后生成的RCOO  ̄负离 子,由于共轭效应的存在,氧原子上的负电荷则均匀地 分散在两个原子上,因而稳定容易生成。
O R C O
1 2 1 2
R
C
=
O R C
O R O C
O O
1 2 1 2
O
由羧酸结构所决定,其最显著的化学性质就是在水
溶液中能离解成羧酸根负离子和质子。其酸性强度可用 离解
10
=
常数Ka或它的负对数pKa表示。一些化合物的酸碱性强弱 次序如下:
相对酸性:
相对碱性:
RCOOH > HOH > ROH > HC CH > NH3 > RH
实验二十七羧酸及其衍生物、胺、酰胺的性质

实验二十七羧酸及其衍生物、胺、酰胺的性质一、目的要求验证羧酸、羧酸的衍生物、胺、酰胺的主要化学性质,进一步加深理解这些化合物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二、仪器药品试管架、试管、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温度计、红色石蕊试纸、刚果红试纸、白布条等硫酸、高锰酸钾溶液、碘液、氢氧化钠溶液、三氯化铁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浓盐酸、亚硝酸钠溶液、稀盐酸、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甲酸、冰醋酸、草酸、乳酸、乙酰乙酸乙酯、2,4-二硝基苯肼、苯胺、对氨基苯磺酸钠、β-萘酚、乙酰胺、尿素三、实验步骤1.羧酸、取代酸的性质(1) 酸性试验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2滴甲酸、2滴乙酸和0.1g 草酸,各加入1mL 蒸馏水摇匀。
然后分别用干净的玻棒沾取酸的溶液在刚果红试纸[注1]上划线,根据各条线的颜色深浅程度,比较它们的酸性强弱。
(2) 氧化反应分别向上述实验(1)中所配制的甲酸、乙酸和草酸溶液中加入5滴10% 硫酸和2滴0.5%高锰酸钾溶液,摇匀,在水浴上微热片刻,观察现象。
(3) 乳酸的碘仿反应取一支试管加入1mL 10%乳酸溶液,1mL 碘液[注2],然后滴加10%的氢氧化钠至碘色刚好褪去。
试管在热水浴中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2. 乙酰乙酸乙酯的反应(1) 烯醇式反应取一支试管,加1mL 1%乙酰乙酸乙酯水溶液和2滴5%三氯化铁溶液,摇动试管,观察现象。
(2) 酮式反应取一支试管,加入2mL 2,4-二硝基苯肼试剂[注3]和10滴1%乙酰乙酸乙酯水溶液,摇动试管,观察现象。
(3) 烯醇式与酮式互变异构取一支试管,加2mL 1%乙酰乙酸乙酯水溶液和数滴5%三氯化铁溶液,反应液呈何颜色?再加入数滴饱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变化如何?放置片刻会怎样?前后的颜色变化说明什么问题?3. 胺的性质(1) 胺的碱性在一支盛有2mL蒸馏水的试管中,加入5~6滴苯胺,用力振荡,观察苯胺是否溶于水,然后滴加10%盐酸,边加边振荡,观察苯胺是否溶解,再往其中滴加10%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又有何现象?为什么?(2) 与溴反应取一支试管,加1滴苯胺和2mL 水,振荡使其全部溶解后,再滴加饱和溴水[注4],立刻显白色浑浊并有沉淀析出。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实验报告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2.掌握羧酸的制备和鉴别方法;3.验证羧酸的典型性质。
实验原理:羧酸是一类含有羧基(COOH)的有机化合物,其衍生物包括酯、酰氯、酸酐等。
羧酸具有以下一些典型性质:具有酸性,可以形成酸盐;可以与醇反应生成酯;可以发生酯水解反应等。
实验仪器和试剂:仪器:加热设备、测量设备(分析天平、蒸馏装置、pH计等)试剂:苯甲酸、乙醇、稀盐酸、蒸馏水等。
实验步骤:1.制备苯乙酸:将苯甲酸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乙醇,搅拌使其溶解。
使用酸性树脂进行脱水,滴加醋酸作为指示剂,停止滴加直到指示剂不再变色。
将溶液过滤后,用蒸馏水洗涤上清液,制取苯乙酸晶体。
2.鉴别苯乙酸:取少量苯乙酸溶解于水中,使用pH计测定其酸性。
可以得知苯乙酸具有较强的酸性。
3.合成苯乙酯:取苯乙酸溶解于乙醇中,加入小量的稀盐酸催化反应。
加热回流反应一段时间后,用蒸馏水洗涤上清液,取得苯乙酯产物。
4.酯水解反应:将所得苯乙酯加入稀碱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
可以看到产生乙醇与苯乙酸的溶液,说明酯水解反应已经发生。
实验结果与分析:1.鉴别苯乙酸的结果表明,苯乙酸具有较强的酸性,符合羧酸的典型性质。
2.合成苯乙酯的过程中,苯乙酸与乙醇发生了酯化反应,生成了苯乙酯。
这说明羧酸可以与醇反应生成酯。
3.酯水解反应的结果显示,苯乙酯经过碱媒介的水解反应,生成了乙醇与苯乙酸的溶液。
这进一步验证了羧酸可以发生酯水解反应的性质。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苯乙酸,并验证了羧酸及其衍生物的一些性质。
羧酸具有较强的酸性,可以与醇反应生成酯,并且可以发生酯水解反应。
这些性质为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应用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大学化学 羧酸及其衍生物

产物是酰胺。酰胺的氨(胺)解比较困难。
9.7.2 还原反应
羧酸衍生物分子中的羰基可被还原,比羧酸容 易。被还原难易程度,与酰化能力的强弱次序一致。 与羧酸相同,酰氯、酸酐、酯和酰胺也可被氢化 铝锂还原。除酰胺生成胺外,其他均生成伯醇。
一定条件下,采用还原剂可将酰卤、酰胺等还 原成醛。其中常用的是采用硫脲或硫—喹啉部分毒
化了的Pd-BaS04为催化剂,使酰氯加氢,可得到高
产率的醛。
酯被钠和乙醇或LiBH4还原成伯醇。例如:
•
•
9.2 羧基的结构
1. 羧基中碳原子是sp2杂化; 2. 与烃基----C sp3,及C=O和-OH中O的各一个原子 轨道形成三个σ 键,共处同一平面,键角120°。 3. 羰基 C未参与杂化的 p轨道与羰基O的一个p轨道 侧面交盖形成π 键。 4. 羟基O的未共用电子对的p轨道,与羰基的π 轨道 形成p,π -共轭体系。
脂肪族羧酸
脂环族羧酸
芳香族羧酸
9.1.2 命名 1.俗名: 甲酸来自蚂蚁,称蚁酸; 乙酸存在于食醋,称醋酸; 丁酸在奶油中,称酪酸;
十八酸在于油脂,称硬脂酸;
苯甲酸于安息香胶中,称安息香酸等。
2.系统命名法: 饱和一元羧酸命名:
1) 选择含有羧基碳原子在内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 根据主链碳原子数目称为“某酸”; 2) 主链碳原子可从羧基开始用 1 、 2 、 3… 阿拉伯 数字编号,或从与羧基碳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 子开始用α 、β 、γ …希腊字母编号; 3) 取代基的名称和位次放在“某酸”之前,其排 列的顺序则按照“次序规则”。
2. 电子离域:
解离成羧酸根负离子后,由于p , π - 共轭效应影
响,电子发生离域,负电荷均匀分布在两个氧原子上:
了解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

了解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羧酸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类化合物。
一、羧酸的定义和结构羧酸是一类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或多个羧基(-COOH)。
羧基是由一个碳原子与一个羟基(-OH)和一个氧原子形成的。
羧酸的结构式通常用R-COOH表示,其中R表示有机基团。
根据羧基所连接的碳原子数目不同,可以将羧酸分为单官能团羧酸和多官能团羧酸两类。
二、羧酸的物理性质1. 熔点和沸点:羧酸的熔点和沸点通常较高,这是因为羧基中的羧基氧原子具有较高的极性,导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增强。
2. 溶解性:大多数羧酸可以在水中溶解,形成羧酸离子和氢离子。
溶解度受到羧酸结构、环境条件以及其它物质的影响。
3. 酸性:羧酸具有明显的酸性,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强酸性主要来自羧基中的羟基和带负电荷的氧原子。
三、羧酸的化学性质1. 与碱的反应:羧酸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反应中羧酸中的羧基给出一个负电荷,碱给出一个正电荷,形成盐并释放水。
2. 与醇的酯化反应:羧酸可以与醇反应生成酯。
在反应中,羧酸中的羧基与醇中的氢原子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酯和水。
3. 与卤素的取代反应:羧酸中的羟基和羧基都可以与卤素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相应的羧酸衍生物。
4. 与羟胺的芳香胺反应:羧酸中的羧基可以与羟胺反应生成相应的芳香胺。
四、羧酸衍生物的性质1. 酯:羧酸与醇反应生成的酯具有较好的挥发性和溶解性,常用于香料、溶剂和聚合物合成等领域。
2. 盐:羧酸与碱反应生成的盐通常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在药物、染料和表面活性剂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3. 胺:羧酸中的羧基与氨或胺反应生成的胺具有一定的碱性,可用于药物合成和化妆品生产中。
4. 酸酐:羧酸中的羧基与无水酸反应生成的酸酐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
综上所述,羧酸及其衍生物具有多样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性质羧酸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含有羧基(-COOH)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常常具有酸性,因为羧基可以给出质子(H+)。
羧酸和其衍生物在水中可以形成水合物,而这些水合物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可以存在,但在碱性条件下容易发生水解。
下面将对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性质进行一些介绍。
1. 酸性羧酸的羧基可以给出质子,因此羧酸有一定的酸性。
在水中,羧酸可以形成羧酸离子(-COO^-)和质子(H+)。
由于质子是暂时性的,因此羧酸是一个弱酸。
羧酸的酸性可以通过pKa值来衡量,pKa值越小,酸性越强。
羧酸的pKa通常在3-5之间。
2. 水解在碱性条件下,羧酸及其衍生物容易发生水解反应。
以酯为例,当酯和水在碱性条件下反应时,产生的产物是羧酸和醇。
羧酸的水解可以通过以下反应来表示:RCOOR' + NaOH → RCOO^-Na+ + R'OH3. 脱羧反应在一些情况下,羧酸中的羧基可以被脱除,形成烯丙基化合物。
这种反应叫做脱羧反应。
脱羧反应通常在高温下进行,而且需要使用强碱或强酸催化剂。
例如,苯甲酸在高温、强碱条件下可以脱羧成为苯乙烯:C6H5COOH → C6H5CH=CH2 + CO24. 共轭碱羧酸和其衍生物的共轭碱是指它们失去羧基后的化合物。
在水中,共轭碱可以受到水分子的配位,形成水合离子。
共轭碱的性质类似于胺,因为它们都有可供质子接受的孤对电子对。
共轭碱的酸性比羧酸弱,因为它们缺少羧基的酸性贡献。
5. 还原性羧酸和其衍生物在还原条件下可以发生还原反应,还原成相应的醇。
还原反应通常需要使用还原剂,如锌、氢气或铁(II)离子。
以乙酸为例,下面是它们的还原反应:6. 酰化反应羧酸和酰化试剂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
酰化试剂通常是醇或酚,如甲醇或苯酚。
酯化反应通常需要强酸或酸性催化剂,如硫酸或氯化铝。
下面是酯化反应的示意式:总之,羧酸及其衍生物具有多种化学性质。
它们可以形成羧酸离子和质子,发生水解、脱羧、酰化等反应。
15羧酸及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Cl ClCCOOH
Cl 0.64
HCOOH CH3COOH CH3CH2COOH CH3CH2CH2COOH
3.77
4.74
4.87
4.82
CH3CH2CHCOOH Cl
CH3CHCH2COOH Cl
CH2CH2CHCOOH Cl
2.84
4.06
4.52
FCH2COOH ClCH2COOH BrCH2COOH ICH2COOH
O
O
COOH
O C
COOH
O
C O
邻苯二甲酸酐
15.1.2羧酸衍生物的生成 (2)酰卤的生成
O R C OH
SO2Cl2 bp76 C0
O R C OH
PCl5 1620C
O 3R C OH
PCl3 75 0C
O
R C Cl SO2
HCl
O R C Cl POCl3 HCl
O 3R C Cl
H3PO3
+ CH3 CaCO3
O CH3 C
CH2 COOH 加热
O CH3 C
+ CH3 CO2
15.1.5 二元羧受热后的变化
(1)脱羧 乙二酸和丙二酸加热脱羧
COOH COOH
1500C CO2
HCOOH
COOH CH2
COOH
CO2 CH3COOH
羧基的β 位有羰基的化合物的共有反应
15.1.5 二元羧受热后的变化
脂肪酸α –碳上的氢原子和醛、酮相似,由于羧基的影响而比较活泼,在一定条 件下可被卤素取代。
例如:
赫尔-乌尔哈泽林斯基反应
CH2COOH
Cl2 P
CH2COO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化学实验-(取代)羧酸及其衍生物、胺性质
实验二十五(取代)羧酸及其衍生物、胺的性质【实验目的】1. 熟悉羧酸、羧酸衍生物和取代羧酸的化学性质;
2. 掌握胺类化合物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3. 了解酰化反应和缩二脲反应的应用。
【实验原理】羧酸一般为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强)。
羧酸能发生脱羧反应,而且不同各种羧酸的脱羧的条件各有不同,如草酸、丙二酸经加热即易脱羧,放出CO2;
羧酸与醇在酸的催化下,加热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甲酸含有醛基,故能还原托伦试剂。
羧酸除能生成酯外,也能生成酰卤、酸酐和酰胺(四者统称为羧酸衍生物)。
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能发生水解机、醇解和氨解。
活泼顺序为:酰卤酸酐酯酰胺。
取代羧酸中重要的有羟基酸和酮酸。
羟基酸中的羟基比醇分子中的羟基易被氧化,如乳酸能被托伦试剂氧化成丙酮酸;
,在碱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则因高锰酸钾被乳酸还原而使紫色褪去。
乙酰乙酸乙酯是酮型和烯醇型两种互变异构体的平衡混合物,这两种异构体借分子中氢原子的移位而互变转换,所以它既具有酮的性质(如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2,4-二硝基苯腙),又具有烯醇的性质(如能使溴水褪色并能与FeCl3溶液作用呈现紫色)。
胺可以看做是氨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衍生物。
胺类化合物有碱性,能与酸反应生成盐。
芳香胺由于氨基的存在使苯环活化,易发生取代反应。
在酰化反应中,伯胺和仲胺由于氮上有氢原子可被酰基取代,生成相应的酰胺类化合物,叔氨氮上无氢原子则无此反应。
大多数酰胺为结晶固体,故可利用酰化反应鉴别胺类化合物。
胺类容易被氧化,氧化产物往往很复杂。
将尿素缓慢加热至熔点以上,则二分子尿素可脱去一分子氨生成缩二脲。
缩二脲在碱性溶液中与稀的硫酸铜溶液反应能产生紫红色,这种反应叫做缩二脲反应。
【仪器材料】小试管10支,烧杯(100 mL)2个,玻璃棒1根,小橡皮塞1个,酒精灯1个,温度计1个,石棉网1个,铁架台1个,铁圈1个,铁夹1个,大试管1个,带孔橡皮塞1个,导管1个,药匙1个。
【试剂药品】5%甲酸溶液,5%草酸溶液,5%乙酸溶液,广泛pH试纸,固体草酸,异戊醇,澄清石灰水,冰醋酸,浓硫酸,乙酰氯,蒸馏水,乙酐,10%乙酰乙酸乙酯溶液,2,4-二硝基苯肼溶液,1%三氯化铁溶液,饱和溴水,苯胺,苄胺,二乙胺,N-甲基苯胺,N,N-二甲基苯胺,10%氢氧化钠溶液,1%硫酸铜溶液,红色石蕊试纸,尿素。
【实验步骤】(一)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性质1. 羧酸的酸性:
用干净玻棒分别蘸取5%甲酸、5%乙酸和5%草酸于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比较pH值大小。
2. 草酸的脱酸反应:
取0.5 g草酸放入带有导管的干燥大试管中,将试管用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管口向上倾斜[1],装置如图1所示,将导管插入装有2 mL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然后将草酸加热,注意石灰水有何变化?在停止加热时,应先移去盛有石灰水的试管,然后移去火源。
图1 草酸脱羧装置3. 酯化反应取一干燥试管,加入10滴异戊醇和10滴冰醋酸,混匀后加入5滴浓硫酸,振荡试管并放入60~70 ℃水浴加热10~15 min,然后取出试管,放入冷水中冷却,并向试管中加入2 mL水,注意酯层浮起,并有梨香味飘出。
4. 羧酸衍生物的水解(1)在一试管中加入蒸馏水20滴,沿管壁慢慢加3滴乙酰氯(乙酰氯不溶于水沉在水底),略微振荡,乙酰氯开始水解,产生氯化氢气泡并放热,溶液变为均一状态,冷却,加入5%硝酸银溶液1滴,观察现象,说明原因。
(2)在另一试管中加20滴蒸馏水和10滴乙酐(乙酐不溶于水,呈珠粒状沉于管底),振摇后,若无变化,把试管加热,观察溶液是否成为均匀溶液,并嗅一嗅气味。
5. 乙酰乙酸乙酯的酮型-烯醇型互变异构:
取1支试管加入1 mL 10%乙酰乙酸乙酯以及4~5滴2,4-二硝基苯肼,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另取1支试管加入1 mL 10%乙酰乙酸乙酯及1% FeCl3 1滴,注意溶液显色(为什么?),向此溶液中加入溴水数滴,则颜色消褪(为什么?),放置片刻后,颜色又复出现(为什么?)。
以上各种现象说明什么
问题?(二)
胺的化学性质1. 胺的碱性分别滴加苯胺、苄胺和二乙胺各10滴于3支试管中,加水2~3 mL,振荡,观察是否完全溶解,然后用红色石蕊试纸试验每管溶液是否呈碱性。
哪一管溶液碱性最强?再在每个试管中滴加浓盐酸至酸性,观察结果。
2. 酰化反应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苯胺、N-甲基苯胺和N,N-二甲基苯胺各3滴,然后于各试管总加入2~3滴乙酐,振荡,观察有何现象发生。
若无反应将试管加热1 min,然后再加20滴蒸馏水,并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使其呈碱性,观察现象。
3. 苯胺的溴代反应取一支试管,加入10滴蒸馏水和1滴苯胺,摇匀后加入饱和溴水4~6滴,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4. 缩二脲反应[2] 取0.2~0.3 g尿素置于一干燥试管中,缓慢加热,首先观察到尿素熔化,随后有氨气放出,以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验。
继续加热时,试管内物质逐渐凝固,将试管冷却后,注入1~2 mL水,用玻璃棒搅拌,尽量使固体溶解,然后将上层部分溶液倾入另一试管中,在此试管中加入3~4滴10%氢氧化钠溶液和1~2滴1%硫酸铜溶液,观察有何颜色产生。
【思考题】1. 何谓脱羧反应?2. 羧酸的衍生物易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3. 何谓酰化反应?常用的酰化剂有哪些?【附注】[1] 草酸常含有2分子结晶水,加热至100 ℃时释放出结晶水;
继续加热则起脱羧反应,加热到150 ℃时亦开始升华,为避免升华的草酸在管口凝结而不发生分解反应,因此将试管倾斜放置。
[2] 尿素加热至熔点(133 ℃)以上时,则生成缩二脲并放出氨。
凡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均可与洗硫酸铜溶液生成紫红色,这种颜色反应叫缩二脲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