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钾常用计算
ag医学的计算公式

ag医学的计算公式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胶后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缺啥补啥。
注:休克时先晶后胶。
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粗略计算补液量=尿量+500ml。
若发热病人+300ml×n1.补钾:补钾原则:①补钾以口服补较安全。
②补钾的速度不宜快。
一般<20 mmol/h。
③浓度一般1000ml液体中不超过3g。
④见尿补钾。
尿量在>30ml/h。
细胞外液钾离子总含量仅为60mmol左右,输入不能过快,一定要见尿补钾。
⑤低钾不宜给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
100g糖=消耗2.8g 钾。
轻度缺钾3.0——3.5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6——8g。
中度缺钾2.5——3.0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8——12g。
重度缺钾<2.5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12——18g。
2. 补钠:血清钠<130 mmol/L时,补液。
先按总量的1/3——1/2补充。
公式:应补Na+(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女性为0.5>应补生理盐水=[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5<女性为3.3>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0.035<女性为0.03>或=体重(kg)×〔142-病人血Na+(mmol/L)〕×0.6<女性为0.5>÷173.输液速度判定每小时输入量(ml)=每分钟滴数×4每分钟滴数(gtt/min)=输入液体总ml数÷[输液总时间(h)×4]输液所需时间(h)=输入液体总ml数÷(每分钟滴数×4)4.静脉输液滴进数计算法①已知每h输入量,则每min滴数=每h输入量×每ml滴数(15gtt)/60(min)②已知每min滴数,则每h输入量=每min滴数×60(min)/每min相当滴数(15gtt)5. 纠正酸中毒5%NB(ml)=〔CO2CP正常值-病人CO2CP〕×体重(kg)×0.6。
补钾公式-互联网类

补钾公式-互联网类关键信息项:1、补钾公式的具体内容2、适用范围与限制条件3、数据来源与准确性4、计算公式的参数解释5、风险提示与注意事项6、协议的更新与修订机制7、知识产权与使用许可8、责任承担与免责声明11 补钾公式介绍本协议所涉及的补钾公式是用于在特定情况下估算人体所需补充钾离子的数量。
该公式基于一定的医学和生理原理,旨在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一种参考工具。
111 公式的基本形式补钾量(mmol)=(目标血钾浓度实测血钾浓度)×体重(kg)×03112 相关参数说明目标血钾浓度:通常为正常范围的血钾浓度值。
实测血钾浓度:通过医学检测获得的实际血钾浓度值。
体重:以千克为单位的个体体重。
12 适用范围与限制条件本补钾公式适用于以下情况:一般的低钾血症患者,在医生的初步指导下进行自我监测和估算。
互联网医疗咨询中的初步评估。
限制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不适用于严重的心脏疾病、肾脏疾病等特殊患者。
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121 特殊情况说明在以下情况下,应谨慎使用或避免使用本公式:患者存在复杂的合并症或并发症。
血钾浓度异常波动较大。
13 数据来源与准确性本公式所依据的数据来源于权威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和病情的复杂性,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131 数据更新机制我们将定期审查和更新相关数据,以提高公式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但用户应明确,任何时候都应以最新的医学建议和专业医生的意见为准。
14 计算公式的参数解释对于公式中的各个参数,用户应理解其含义和测量方法。
141 目标血钾浓度的确定目标血钾浓度通常参考正常范围,但在某些特殊疾病或情况下,可能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142 实测血钾浓度的测量应通过正规医疗机构的血液检测获取准确的实测血钾浓度值。
15 风险提示与注意事项使用本补钾公式存在一定的风险,用户应充分了解并注意以下事项:自行补钾可能导致血钾过高或过低,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补钾的计算公式范文

补钾的计算公式范文引言:补钾是一种常见的治疗低钾血症的方法。
钾是人体内的一种重要电解质,对于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低钾血症会引发一系列身体症状,如肌肉疲劳、心律不齐等。
因此,正确计算并补充适量的钾是治疗低钾血症的关键。
一、低钾血症的病因和危害:低钾血症是指血液中钾离子(K+)浓度低于正常范围。
低钾血症常见的病因有:药物使用,如利尿剂、抗生素等;肾脏功能异常,导致排钾能力下降;消化系统疾病,如严重腹泻、呕吐等。
低钾血症会引发一系列症状,如肌肉疲劳、肌无力、心电图异常、心律不齐、摄入不足影响生长等。
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心脏骤停等危险情况。
二、补钾的原则:1.补钾剂的选取:目前常用的补钾剂有口服钾盐和静脉注射钾盐两种。
口服钾盐适用于轻度和中度低钾血症,而静脉注射钾盐适用于严重低钾血症或急性症状明显者。
2.补钾剂的剂量:正确计算补钾剂的剂量是确保补钾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
根据患者的体重、血钾浓度和低钾血症的严重程度来计算补钾剂的剂量。
3.补钾剂的途径: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轻度和中度低钾血症可以选择口服补钾,而严重低钾血症则需要静脉注射补钾。
三、补钾的计算公式:根据当前的指南和临床实践,常用的补钾剂量计算公式有以下几种:1. 体内缺钾总量(mmol)= 0.3 × 体重(kg)× (血钾目标值 - 当前血钾值);这个公式是计算体内缺钾总量的最基本公式,通过知道患者的体重和目标血钾浓度,可以估计出需要补钾的总量。
常见的目标血钾浓度在3.5-4.5 mmol/L之间。
2. 静脉补钾每小时剂量(mmol/h)= 0.2 × 体重(kg);这个公式是用于计算静脉补钾每小时输注剂量的公式。
通过患者的体重来估算每小时输注的钾剂量。
通常来说,每小时补钾速率不超过10-20 mmol/h。
3. 静脉补钾的时间(h)= 体内缺钾总量(mmol)/ 静脉补钾每小时剂量(mmol/h);根据体内缺钾总量和静脉补钾每小时剂量,可以计算出需要输注补钾的时间。
值班必备:补钾、补钠、补碱简易换算公式(更新版)

值班必备:补钾、补钠、补碱简易换算公式(更新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是每个医生的必备基本功。
记住下面这些常见的数值及公式计算,可以让我们在计算液体量的时候,事半功倍。
1补钠1 mmol NaCl = 10% NaCl 0.6 mL计算过程:NaCl 的分子量是58.5,所以1 mol NaCl = 58.5 g,1 mmol NaCl ≈ 0.06 g。
10% NaCl = 10 g/100 mL = 1 g/10 mL。
那么1 mmol NaCl → 10% NaCl 毫升数:0.06 × 10 = 0.6 mL。
NaCl 生理需求量 = 10% NaCl 45 mL计算过程:成人每天生理需要量约 4.5 g,即 75 mmol。
换算为 10% NaCl,为:0.6 mL × 75 = 45 mL 的 10% NaCl。
氯化钠的每天生理需要量为 10% 的氯化钠 45 mL。
钠丢失量的计算公式·男性应补钠总量(mmol)= [142 - 患者血钠水平(mmol/L)] × 体重(kg)× 0.6;·女性应补钠总量(mmol)= [142 - 患者血钠水平(mmol/L)] × 体重(kg)× 0.5。
而1 mmol NaCl ≈ 0.6 mL 10% NaCl。
所以,需补充 10% NaCl 毫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需要提高的 mmol 数)× 体重(kg)× 0.6(0.5)× 0.6 mL。
注:该算法不包含生理需求量。
2补钾1 mmol KCl = 10% KCl 0.75 mL计算过程:KCl 的分子量是 74.5,所以 1 mol KCl = 74.5 g,1 mmol KCl ≈ 0.075 g。
10% KCl = 10 g/100 mL = 1 g/10 mL。
那么1 mmol KCl → 10% KCl 毫升数:0.075 × 10 = 0.75 mL。
临床补钠、补钾的原则、补充说明和补液原则与输液量计算

补钠、补钾的原则、补充说明和补液原则与输液量计算补钠1.补Na+量(mmol)= [142 - 病人血Na+(mmol/L)]×Kg ×0.6(女性为 0.5 )2.补氯化钠(g)= [142 -病人血Na+(mmol/L)]×Kg×0.035(女性为 0.03 )3. 补生理盐水(mL)= [142 -病人血Na+(mmol/L)]×Kg×3.9(女性为3.3)补充说明——17 mmoL Na+相当于 1 g 氯化钠;正常血清 Na+范围为135-150 mmol/L,正常值常取 142 mmol/L。
100 mL生理盐水含钠 0.9 g;补钠第一天:补 1/2 量+生理需要量,剩余量第二天补。
补钾补钾原则1. 能口服不静点2. 速度≤ 1.5 g/h3. 浓度≤ 3 g/1000 mL,即 100 mL中≤ 0.3 g4. 见尿补钾,尿量在> 30 mL/h,细胞外液钾离子总含量约为60 mmoL,输入不能过快,一定要见尿补钾。
5. 低钾不宜给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
100 g 糖 = 消耗 2.8g 钾。
补充说明正常血钾浓度 3.5-5.5 mmol/L,生理需要量 3-6 g/d (40-80 mmol/L)氯化钾。
1g氯化钾 = 13.4 mmol 钾补钾需连续治疗 3-5 d轻度缺钾 3.0-3.5 mmol/L 时,全天补钾量为 6-8 g。
中度缺钾2.5-3.0 mmol/L 时,全天补钾量为 8-12 g。
重度缺钾2.5 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12-18 g。
补液原则1. 先快后慢、先晶后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缺啥补啥。
2. 补液量= 1/2 累计损失量 + 当天额外损失量 + 每日生理需要量。
粗略计算补液量 = 前 24 h 尿量+500 mL3. 若发热病人+300 mL × n(体温升高的度数)。
补钾补钠公式

补钾公式补钾公式:(期望值—实测值)×体重(kg)×0.3/1.34得到的数值就是所需10% kcl的毫升数补钾换算:每克kcl=13.4mmol/l. 即20mmol/l kcl=10%kcl 15ml临床补钾:常按10%氯化钾每日1~3ml(100~300mg)/kg补充补钾的原则:(1)见尿补钾;(2)静点浓度<0.3%(一般配成0.1%~0.3%);(3)含钾液体不能静脉推注;(4)全日需钾量静点>6~8小时;(5)能口服者尽量口服注意:(1)每升溶液含钾不宜超过40mmol/l(相当于3克)(2)速度小于20mmol/h(3)尿量>40ml/h再补钾(或者儿童6小时内有尿者)(4)每日补钾量不超过15克,[ft=,+0,]一般患儿按每日3~4mmol/kg补充,缺钾症状明显者可增至4~6mmol/kg[ft=,+0,]补钠公式血钠正常范围: 135~148mmol/L(3.15~3.4g/L)钠盐摄入量:7~12g/d尿钠量:正常成人70~90mmol/24h,约合氯化钠4.1~5.3g。
如果尿Na+<34.19mmol/L或缺如,示体内缺Na+补钠: 一般在Na+<125 mmol/L 时才需要补钠,不然则通过摄水控制以纠正血钠提升速度:24h内 8-10 mmol/L①根据血钠计算男性可选用下列公式应补钠总量(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0.035应补生理盐水(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888应补3%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 g)×1.1666应补5%氯化钠(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7女性可选用下列公式应补钠总量(mmo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03应补生理盐水(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应补3%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应补5%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96注:①上述式中142为正常血Na+值,以mmol/L计。
低血钾补钾计算公式

低血钾补钾计算公式低血钾补钾计算公式在医学领域中可是个相当重要的东西呢!咱们先来说说低血钾是咋回事儿。
就好比一辆汽车,钾离子就像是让汽车正常运转的重要零件。
当身体里的钾离子不够了,也就是低血钾啦,这车子就可能跑不顺畅,各种问题就都来了。
比如说,人会感觉没力气,心跳也可能不正常,严重的时候还可能危及生命呢!那这时候就得补钾了。
可补钾也不是随便乱补的,得有个科学的计算公式来帮忙。
这个公式就像是给补钾这件事儿定了个精准的导航,能让咱们知道该补多少钾,既不多也不少,恰到好处。
比如说,有个病人小王,因为长期腹泻导致了低血钾。
医生通过检查发现他的血钾浓度只有 2.5mmol/L(正常范围一般在 3.5 - 5.5mmol/L 之间)。
这时候就得用补钾计算公式来算算该给他补多少钾。
计算公式一般是这样的:(目标血钾值- 实测血钾值)×体重(kg)× 0.3 ÷ 1.34 。
假设小王体重 60kg ,目标血钾值我们设为 4.0mmol/L ,那算下来就是:(4.0 - 2.5)× 60 × 0.3 ÷ 1.34 ≈ 33.58mmol 。
这只是个大概的计算,实际补钾的时候还得考虑好多因素。
比如钾的进入细胞内的速度啦,病人的肾功能好不好啦等等。
我曾经在医院实习的时候,就碰到过一个低血钾的病人。
他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因为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加上经常熬夜,突然就感觉浑身没劲儿,心跳也不太正常。
医生一检查,发现是低血钾。
我们按照公式给他计算了补钾的量,但是在补钾的过程中,可真是小心翼翼。
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监测他的血钾浓度,生怕补多了或者补少了。
最后,经过几天的治疗和调整,他终于恢复了活力,又能精神抖擞地去工作了。
所以说呀,这个低血钾补钾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真的是非常重要。
它能帮助医生准确地给病人补钾,让病人尽快恢复健康。
咱们可得好好记住它,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场呢!总之,对于低血钾的患者,正确运用补钾计算公式,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准治疗,是让患者尽快摆脱低血钾困扰的关键。
临床补钾的计算公式

临床补钾的计算公式
临床补钾的计算公式一般为:
补钾量 = (目标血钾浓度 - 当前血钾浓度) ×总体内钾含量 ×体重
其中,
目标血钾浓度为期望达到的血钾浓度
当前血钾浓度为患者当前的血钾浓度
总体内钾含量为人体总体内的钾含量,一般为40 mEq/kg
体重为患者体重,单位通常为千克
请注意,这个公式只是一种常用的估算方式,实际的补钾量还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如肾功能状态、排钾能力、合并疾病等,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此外,还应根据临床观察和监测,逐渐调整补钾量,以确保患者的血钾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钾常用计算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补钾常用计算式
①应补K+(mmol)=(5-病人血K+)×体重(kg)×
(5为血K+正常值5mmol/L)
②应补氯化钾(g)=(5-病人血K+)×体重(kg)×
(病人血钾按mmol/L计=÷)应补10%氯化钾(ml)=(5-病人血K+)×体重(kg)×
(单位应换算:g×=mmol;mmol×=g,=÷1000而得〕
③(5-病人血K+)×体重(kg) ×+50=缺K+ mmol
缺K+mmol÷=缺K+ g数(为一日补入量,适于急性缺钾者)④根据血钾下降数补钾:
血K+下降1mmol/L,缺K+为100~200mmol
血K+再下降1mmol/L,再缺K+200~400mmol
血K+共下降2mmol/L,共缺K+为300~600mmol
如:血K+从下降至L
缺K+300~600mmol
含氯化钾~均)
⑤血K+(mmol/L) 每日补氯化钾(g)
3 5
2 6
1 9
注:以上数量再加每理需要量3g,实际每日补氯化钾量为6g、9g、12g ⑥以PH计算血K+:血K+=×pH
如:,则×=
,则×=
静脉补钾参考数据
见尿补钾:尿量>500ml/24h或30~40ml/h,可以补钾
补钾总量:每日不宜超过2~3mmol/kg体重
补钾浓度:40~60mmol/L,相当于%~%的氯化钾
补钾速度:一般不超过h,相当于氯化钾h。
如果给%氯化钾,成
人<60gtt/min,小儿<10~12g/h(如果病情需要,输入速度可达
20~40mmol/h,最好有心电监护,严禁静脉推注。
口服补钾参考数据
无测定血钾条件下,据症状服钾:成人3~6g/d,分次服用
小儿~(kg·d),分次服用
腹泻而致低钾,据便次计算服钾量:
便次15~20次/d,补氯化钾3~4g/d
便次>30次/d,补氯化钾5~6g/d
(如按大便量计算,每1000ml大便液中,约失K+1mmol/L,相当于氯化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