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成人雾化吸入药物有哪些?专家共识告诉你

成人雾化吸入药物有哪些?专家共识告诉你

成人雾化吸入药物有哪些?专家共识告诉你展开全文雾化吸入对呼吸科医师来说是最内行的,但临床上往往还有外科、肿瘤科等病人在并发呼吸系统疾病时需要雾化吸入。

逛了丁香园,发现在论坛里提问雾化吸入药物问题的战友还真不少,总结了几个问题:能举例哪些药物适合雾化吸入吗?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可否用做雾化吸入?临床上有没有理论依据?布地奈德、特布他林的吸入剂,在使用时需要稀释么?现在给病人雾吸都用什么药呀?地塞米松吸入到底合不合适?谁能把雾化吸入的配方及适应证总结一下?当医生也不容易,不可能每个领域面面俱到。

当看到第最后一个问题时,我决定去找一找答案,为此,特整理了「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2012 年版)」的相关知识点,供临床医师参考。

战友们的问题可以从下文中找到答案哦。

不过,由于找到的是2012 年版的专家共识,有些知识点可能会有更新,如有不当之处,敬请留言指正。

基本知识点常用雾化吸入药物有哪些?目前常用雾化吸入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β2 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黏液溶解剂、抗菌药物等。

糖皮质激素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治疗支气管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

布地奈德:有雾化吸入剂型丙酸氟替卡松:同布地奈德的大致等效剂量见下表 1。

地塞米松:不推荐使用。

地塞米松进入体内后须经肝脏转化后在全身起作用。

其结构上无亲脂性基团,水溶性较大,难以通过细胞膜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而发挥治疗作用。

由于雾化吸入的地塞米松与气道黏膜组织结合较少,导致肺内沉积率低,气道内滞留时间短,难以通过吸入而发挥局部抗炎作用。

另外,由于其生物半衰期较长,在体内容易蓄积,对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也增强。

支气管舒张剂支气管舒张剂是哮喘和COPD 患者预防或缓解症状所必需的药物,而吸入治疗为首选的给药方式。

反复给予吸入速效支气管舒张剂是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最主要的治疗措施之一,同时也是 AECOPD 的有效治疗方法。

速效β2 受体激动剂(简称SABA):常用药物有沙丁胺醇(salbutamol)和特布他林(terbutaline),前者松弛气道平滑肌作用强,通常在 5 min 内起效,疗效可维持 4~6 h,是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症状的首选药物,也可用于运动性哮喘。

雾化专家共识

雾化专家共识

雾化治疗的操作与护理
章节副标题
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准备雾化器、加入药物、连接氧气、启动雾化 器、观察患者反应、结束雾化治疗
注意事项:确保药物无菌、注意氧气流量调节、观察患者 呼吸情况、避免长时间连续雾化治疗、定期清洗雾化器
患者教育与家庭护理
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雾化治疗的目的、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及 家属对雾化治疗的认知和理解。
原理:雾化治疗的原理主要是通过雾状颗粒的吸附作用将药物直接送达呼吸道病变部位提高局部药物浓度从而 达到快速有效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效果。同时雾状颗粒还可以起到湿化气道、改善通气功能的作用。
适用范围与禁忌症
适用范围:适用于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禁忌症:对雾化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
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直接作 用于靶器官起 效迅速副作用

局限性:需要 长期使用可能 产生耐药性不 适合所有人群
常用药物与设备
章节副标题
常用药物种类与特点
常用药物:布地 奈德、沙丁胺醇、 特布他林等
药物特点:起效 快、作用强、副 作用少
适用人群: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等患者
使用方法:吸入 式给药按需使用 或规律使用
临床应用与效果评价
章节副标题
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案与效果
哮喘:通过雾化吸入 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 舒张剂有效缓解哮喘 症状改善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和 糖皮质激素进行雾化 吸入可改善气流受限 减少呼吸困难。
急性喉炎:雾化吸入 糖皮质激素可迅速缓 解喉部水肿改善通气 减轻喉部疼痛。
药物选择原则与注意事项
根据患者病情和 医生建议选择合 适的药物。

雾化吸入疗法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雾化吸入疗法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雾化吸入疗法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摘要雾化吸入疗法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在急诊临床中应用广泛。

本文根据专家共识,从适应症、禁忌症、药物选择、药物剂量、设备选择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雾化吸入疗法在急诊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1. 雾化吸入疗法的定义和原理雾化吸入疗法(Nebulization Therapy)是一种利用压缩空气或超声波等技术将药物喷雾成细小颗粒,通过口腔、鼻腔或气管等呼吸道吸入人体的治疗方法。

其通过雾化药物的形式,使药物效果更加明显,同时减轻了常规给药方式所带来的不适感和副作用。

2. 雾化吸入疗法的适应症作为一种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雾化吸入疗法在急诊临床中常见的适应症包括:•急性哮喘•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炎•气胸等对于这些疾病,雾化吸入疗法可以提供快速、高效的治疗效果,并且不易引起患者的不适感和副作用。

此外,在缓解季节性过敏性哮喘等症状方面,雾化吸入疗法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 雾化吸入疗法的禁忌症虽然雾化吸入疗法作为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禁忌症。

例如对药物过敏的患者、心肌梗死前期患者、肺部感染患者等均不适合进行雾化吸入疗法。

因此,在应用雾化吸入疗法时需要对患者进行严格的评估,避免恶化病情和增加治疗风险。

4. 雾化吸入疗法的药物选择和剂量在一些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药物选择和剂量的合理性同样影响着治疗的效果。

对于急诊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一般采用下列药物进行雾化吸入疗法:•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倍他米龙等,主要用于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呼吸道通气。

•抗胆碱能药:如异丙托溴铵、托特罗品等,主要用于缓解哮喘症状,同时可能会出现口干、视力模糊等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在急性哮喘和COPD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药物的剂量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来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药物剂量的选择与生理年龄、体重、病情的轻重程度等有关。

儿科雾化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儿科雾化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3%高渗盐水(哮喘禁用) 中成药注射液(临床经验及基础研究少,不推荐)
洪建国等.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 ,27 (4 ):265 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 ,11 (2 ):105
儿童呼吸道疾病雾化治疗推荐方案
精选课件ppt
雾化治疗的注意事项:
少数患者雾化后,不仅没有出现支气管舒张, 反而诱发支气管痉挛,即所谓“治疗矛盾现 象”.
可能原因: 药液低渗,防腐剂诱发,气雾的温 度过低或对药液过敏。
应寻找原因,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13
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 ,11 (2 ):105 精选课件ppt
Collis et al, 1990
Ti Ttot
Proportion of nebuliser output inspired per breath Total nebuliser output during a single respiratory cycle
精选课件ppt
婴儿50和幼童的呼吸波形
精选课件ppt
雾化吸入治疗概述
雾化吸入治疗方式:
射流雾化 超声雾化
氧射流雾化 空气压缩泵雾化
9
精选课件ppt
雾化吸入疗法概述
常用的雾化技术----射流雾化:
压缩泵或氧气驱动; 雾粒大小与气流压力、流速有
关: 流速↑→输出量↑→ 雾粒小, 雾化时间↓→ 患者依从性好。 药池液量:2~4 ml,5~10 分 钟内输完。 喘息急性发作、呼吸困难的患 儿, 以氧驱动雾化给药为宜, 流量:6~8 L/分。
最不需要患儿刻意呼吸配合, 适用于儿童。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一、概述呼吸道疾病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疾病,其中雾化吸入治疗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雾化吸入治疗是将药物通过雾化器转化为气溶胶形态,由患儿通过吸入方式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此方法具有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起效迅速、副作用小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儿童患者,因其能够避免口服药物可能带来的胃肠道刺激,以及注射药物可能产生的疼痛和不便。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雾化吸入治疗在儿童呼吸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由于儿童生理特点和药物代谢差异,雾化吸入治疗在儿童中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特殊的问题和挑战。

制定一份关于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的专家共识,旨在规范临床操作,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儿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共识将围绕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的基本原则、适应症、禁忌症、药物选择、设备使用、操作流程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儿家长提供全面、准确、实用的指导。

同时,本共识也将关注雾化吸入治疗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如免疫功能低下、过敏体质等患儿的治疗策略,以满足不同患儿的需求。

通过本共识的推广和应用,我们期望能够提升我国儿童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的整体水平,为患儿提供更加安全、有效、便捷的治疗方案,促进儿童健康事业的持续发展。

1. 简述儿童呼吸道疾病的普遍性与重要性儿童呼吸道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对儿童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由于儿童的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其呼吸道较为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纤毛运动较差,清除能力差,因此更容易受到外界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引发各类呼吸道疾病。

这些疾病可能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多种形式,不仅影响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

儿童呼吸道疾病还具有传播速度快、感染性强等特点,容易在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中发生暴发流行。

病例样板(含个案、多个案例)

病例样板(含个案、多个案例)

中国成人常见慢性气道疾病雾化疗法专家共识(2012)
常用雾化吸入药物推荐剂量
药物推荐剂量
布地奈德混悬液AECOPD:2~4 mg 每日2次
哮喘急性发作:1~2 mg 每日2次
氟替卡松混悬液0.5~2 mg每日2次[29]
硫酸沙丁胺醇间歇疗法2.5~10 mg 每日4次
连续疗法5~10 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采用喷雾器以气雾方式治疗,常用给药速率1~2 mg/h
硫酸特布他林按需使用
体重>20 kg:5.0 mg/次,24 h内最多4次体重<20 kg:2.5 mg/次,24 h内最多4次
异丙托溴铵0.5 mg每日3~4次
急性期病人病情稳定前可重复给药,给药间隔根据治疗反应确定
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溶液异丙托溴铵0.5 mg和硫酸沙丁胺醇3.0 mg每日3~4次
中国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2012)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治疗推荐药物剂量
推荐方案备注
哮喘急性发作SABA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症状严重或不能缓解时添加
SAMA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3%高渗盐水(哮喘患儿禁用)
SABA
症状严重或不能缓解时添加肾上腺素或吸入性
糖皮质激素目前尚无循证依据支持使用SAMA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但我国有较多的临床应用经验,因此必要时可酌情添加
伴喘息的急性支气管
炎/肺炎
SABA
伴咳痰的急性支气管炎/肺炎黏液溶解剂SABA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肾上腺素重症患者适时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SABA 添加糖皮质激素。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尽管工业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恶化尤其是空气污染以及吸烟率居高不下等因素,使得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控工作面临严峻考验。

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国城乡居民中最常见、病死率最高,经济负担也最重。

雾化吸人疗法是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

与口服、肌肉注射和静脉给药等方式相比,雾化吸人疗法因药物直接作用于靶器官,具有起效迅速、疗效佳、全身不良反应少、不需要患者刻意配合等优势,被国内外广泛应用。

在我国,由于缺乏药物、没备和临床经验等原因,许多基层医院甚至高级别医院在雾化吸人治疗中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进而影响到患者的疗效。

基于此,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携手同内儿科、耳鼻喉科、胸外科和药理学相关领域知名々家制定本共识,以期更好地指导各级医务人员开展规范的雾化吸人治疗工作。

第一部分雾化吸入装置一、常用雾化吸人装置(简称雾化器)的种类及原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雾化器主要有喷射雾化器、超声雾化器及振动筛孔雾化器三种。

1.喷射雾化器:也称射流雾化器、压缩气体雾化器。

主要由压缩气源和雾化器两部分组成。

压缩气源可采用瓶装压缩气体(如高压氧或压缩空气),也可采用电动压缩泵。

雾化器根据文丘里( Venturi)喷射原理,利用压缩气体高速运动通过狭小开口后突然减压,在局部产生负压,将气流出口旁另一小管因负压产生的虹吸作用吸人容器内的液体排出,当遭遇高压气流时被冲撞裂解成小气溶胶颗粒,特别是在高压气流前方遇到挡板时,液体更会被冲撞粉碎,形成无数药雾颗粒。

其中大药雾微粒通过档板回落至贮药池,小药雾微粒则随气流输出。

鼻一鼻窦雾化器为附有振荡波的喷射雾化器。

在压缩机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了集聚脉冲压力装置,脉冲波可直接作用于药物气雾,使药物的雾粒具有振荡特征,易于穿过窦口进入鼻窦,在鼻窦内达到很好的沉积效果。

2.超声雾化器:其原理是雾化器底部晶体换能器将电能转换为超声波声能,产生振动并透过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将容器内的液体振动传导至溶液表面,而使药液剧烈振动,破坏其表面张力和惯性,从而形成无数细小气溶胶颗粒释出。

儿科雾化共识_eBook

儿科雾化共识_eBook

目前的静脉注射用药,无论是在药物选择,还是配伍方面都有一定的安全用药参考信息,可供临床医师、药剂师和护士参考。

然而,关于雾化吸入治疗的用药方案以及药物配伍的信息却非常有限。

近期美国发表的常用雾化吸入药物混合配伍指南采用了易于使用的表格形式,为临床提供了可供雾化吸入的药物及其配伍的各种参考信息[1]。

我们在该指南基础上,结合中国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现状,制定了儿童雾化吸入治疗共识,根据不同疾病提出了雾化治疗推荐方案,供临床医师参考。

1临床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为糖皮质激素,其次为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黏液溶解剂及其他[2]。

1.1糖皮质激素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抗炎措施。

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可有效缓解哮喘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肺功能,减轻气道阻塞,控制气道炎症,降低急性发作次数和病死率[3-4]。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还常被用来治疗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croup)、毛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儿童呼吸道疾病。

此外,也被用于治疗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tive,BO)、肺间质性疾病等,但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验证。

布地奈德混悬液(Budesonide):为目前国内常用的雾化吸入剂型。

出于安全考虑,建议根据病情采用适宜治疗剂量(不同剂量见表1[3-5])。

丙酸氟替卡松(Fluticasone propionate):目前已有雾化吸入混悬剂在国外上市,但该剂型尚未在中国上市(不同剂量见表1)。

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一种人工合成的水溶性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结构上无亲脂性基团,水溶性较大,难以通过细胞膜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发挥治疗作用。

由于雾化吸入的地塞米松与气道黏膜组织结合较少,肺内沉积率低,在气道内滞留时间短,因此,地塞米松较难通过吸入发挥局部抗炎作用[6],不常规推荐用于喘息性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雾化吸入方式
主要内容
临床中常用雾化吸入药物 常见疾病吸入药物及剂量推荐
雾化吸入治疗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药物配伍注意事项
+
哮喘急性发作
对于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首先SABA单药治
疗,疗效不佳时联合SAMA雾化吸入
联合雾化吸入SABA和糖皮质激素,具有更好
的支气管扩张作用

雾化微粒平均直径决定了药 物沉积部位: <1μ m,易随呼气气流被清除 1~5μ m,最适宜,沉积部位在 细支气管及肺泡 5~20μ m,沉积在支气管; 20~40μ m,沉积在鼻、咽、 喉及上部气管。


+
吸入疗法及雾化吸入装置
气雾吸入:MDI(气雾剂) 经储雾罐气雾吸入:MDI+储雾罐 干粉吸入:DPI(干粉剂):都保Turbuhaler、
+
药物配伍注意事项
盐酸氨溴索
静脉注射的产品说明书未推荐雾化吸入使用, 但目前有较多的临床使用经验。建议临床使用雾化剂 型。
● ●
有研究显示SABA和盐酸氨溴索有协同排痰作用
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
说明书特别提醒使用者注意“不要把本品与其 他药品混合在同一雾化器中使用!”

+

结论一
呼吸道疾病雾化方案
丙酸氟替卡松(Fluticasone
地塞米松(Dexamsthasone):较难通过吸
入发挥局部抗炎作用,不作常规推荐
低剂量 中等剂量
高剂量
布地奈德混悬液
丙酸氟替卡松混悬液
500 ~1000
250 ~ 500
1000 ~2000
500 ~1000
2000 ~4000
1000 ~2000
+

+
哮喘急性发作雾化吸入治疗方案推荐
主要症状 雾化方案
呼吸困难 时后症状不能缓解
●SABA持续雾化吸入1小时
1小
●糖皮质激素
添加SAMA
+
常用雾化吸入药物推荐剂量
药物 布地奈德混悬液 氟替卡松混悬液 硫酸沙丁胺醇 推荐剂量
AECOPD: 2 ~4 mg 每日2 次 哮喘急性发作:1 ~2 mg 每日2 次 0.5-2mg每日2 次 间歇疗法2.5 ~10 mg 每日4 次 连续疗法5 ~10 mg, 加生理盐水稀释至 100 mL, 采用喷雾器以气雾方式治疗, 常用 给药速率1 ~2 mg/h 按需使用 体重>20kg:5.0mg/次,24h内最多4次 体重<20kg:2.5mg/次,24h内最多4次 0.5mg每日3-4次 急性期病人病情稳定前可重复给药, 给药间 隔根据治疗反应确定 异丙托溴铵0.5mg和硫酸沙丁胺醇3.0g每日3-4 次



抗菌药物
庆大霉素: 在我国临床应用较多, 但其疗效及安全性尚缺乏充分的循证医学证 据 两性霉素B: 可用于雾化吸入 妥布霉素( Novartis: TOBI) 被FDA 批准用于雾化吸入治疗囊性纤维化疾病 , 其余药物的安全性均未获得确认 茶碱: 不推荐用于雾化吸入治疗 中成药注射液: 不推荐使用
药物配伍注意事项
+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治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气管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 缓解哮喘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降低急性发作及病死率 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适用于重度伴频繁发作急性加重的 COPD患者
+
常用吸入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混悬液(
Budesonide):目前国内 常用的雾化吸入剂型 雾化吸入剂型尚未在中国上市 propionate):
碟剂 Diskhaler以及吸乐Handhaler
雾化吸入:USN(超声雾化器)、SVN(气动雾化
器)等
+
万托林(沙丁胺醇)
+
+
舒利迭(沙美特罗)
准纳器的用法
打开:用一只手握住外 壳,另一只手的大拇指 放在手柄上,向外推动 拇指直至完全打开。
推开;向外推动滑动 杆发出咔嗒声,一个 标准计量的药物已备 好以供吸入。尽量呼 气,但切记不要将气 呼入准纳器中。
哮喘急性发作
●对于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首先SABA单药治疗,
疗效不佳时联合SAMA雾化吸入 支气管扩张作用
●联合雾化吸入SABA和糖皮质激素,具有更好的

用药

SAMA不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必须”选择
COPD急性加重
●急性加重期推荐,单独吸入速效β
效抗胆碱能药物——优先选择支气管舒张药物
2受体激动剂或联合速
吸入:将吸嘴放入口中,深深地平 稳地吸入药物。将准纳器从口中 拿出,继续屏气约10秒钟。 缓慢 恢复呼气。 关闭:关闭准纳器,将拇指放在手 柄上,往后拉手柄,发出咔嗒声 表示准纳器已关闭,滑动杆自动 复位,准纳器又可用于下次吸药 时使用。
+
超声雾化器
+
电动喷射雾化器
+
氧动喷射雾化器
+
喷射式雾化和超声波雾化的比较


可彻底洗涤和消毒
机器寿命长
+
机械通气时提高雾化效果措施
药液尽量充满雾化器 临时中止湿化装置
吸气时喷雾
喷雾气流>6l/min
距人工气道Y末端30-45cm
+
雾化吸入治疗优势

药物直达靶器官 起效迅速 局部药物浓度高 所用药物剂量小




全身副作用最小
+


吸入治疗的局限性
+
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
雾化吸入方式
主要内容
临床中常用雾化吸入药物 常见疾病吸入药物及剂量推荐
雾化吸入治疗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药物配伍注意事项
+
雾化吸入疗法原理
雾化吸入疗法是利用气体 射流原理,将水滴撞击的 微小雾滴悬浮于气体中, 形成气雾剂而输入呼吸道, 进行呼吸道湿化或药物吸 入的治疗方法,作为全身 治疗的辅助和补充。
+
雾化吸入治疗的注意事项——装置相关

定期消毒雾化器,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提倡每个病人专用一 个雾化器以避免交叉感染

使用压缩空气/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时,应保持一定的流量 (6-8L/min)和管道的通畅

超声雾化具有加热的作用,可能破坏药物的成分,如布地奈德
+
雾化吸入治疗的注意事项——药物相关
硫酸特布他林 异丙托溴铵 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 雾化溶液
+
雾化吸入方式
主要内容
临床中常用雾化吸入药物 常见疾病吸入药物及剂量推荐
雾化吸入治疗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药物配伍注意事项
+
雾化吸入治疗的并发症及危险性

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 支气管痉挛


医院内感染
气道灼伤 无效的气道水化
避免超常剂量使用β受体激动剂, 尤其是老年人, 以避免严重心律失常的 发生 少数患者雾化吸入后, 不仅没有出现支气管舒张, 反而诱发支气管痉挛, 即所谓“治疗矛盾现象”, 其原因可能是: 药液低渗, 防腐剂诱发, 气雾 的温度过低或对药液过敏。应寻找原因, 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对呼吸道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宜作雾化吸入。碱性药液、高渗盐水以 及蒸馏水可引起气道高反应性, 导致支气管痉挛, 应避免用于雾化吸入。 油性制剂也不能以吸入方式给药, 否则可引起脂质性肺炎
喷射式雾化器

超声波雾化器

雾化容积小(2ml) 用药量少,浓度高 颗粒大小选择性强 可同时雾化几种药物
雾化容积大(>20ml)用药量大, 浓度低 颗粒大小无选择性 不能雾化某些药物(如大分子化 合物和类固醇类药物) 病人耐受性差 不能彻底洗涤和消毒 机器寿命短


病人耐受性好

+
雾化吸入方式
主要内容
临床中常用雾化吸入药物 常见疾病吸入药物及剂量推荐
雾化吸入治疗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药物配伍注意事项
+
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的配伍
注: 有字母C 的深绿色阴影部分表示临床研究中有证据证实这种配伍的稳定性和 相容性; 有字母R 的蓝色阴影部分表示没有足够的证据评价相容性, 但在我国有 广泛的临床报道; 有字母X 的红色阴影部分表示有证据证实或提示这种配伍是不 相容或不合适的; 有字母NI 的黄色阴影部分表示没有足够的证据评价相容性, 因 此, 除非将来获得进一步的证据, 否则应避免使用这种配伍
需要患者的配合
受气道的病理状态影响 气道痉挛、分泌物吸附

受雾粒的药物代谢影响
颗粒大小、生物运转、代谢降解 有治疗价值的雾粒:直径应在0.5-10.0μ m之间 精细颗粒:<5μ m
+
雾化吸入方式
主要内容
临床中常用雾化吸入药物 常见疾病吸入药物及剂量推荐
雾化吸入治疗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吸入速效支气管舒张剂
支气管舒张剂是哮喘和COPD患者预防和缓解症状所必须的药物


主要药物:
速效β 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 短效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溴铵 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 复方异丙托溴铵
+


其它常用药物
黏液溶解剂
盐酸氨溴索: 该药产品说明书未推荐雾化吸入使用, 但在我国已有较多的临床 应用静脉制剂进行雾化治疗的经验报道。目前国外已有雾化吸入剂型。 α -糜蛋白酶: 多肽酶, 没有证据表明可以吸入中小气道产生治疗作用, 此外也 没有配伍相关的药理学研究数据, 禁用超声方式进行雾化治疗,目前已很少应 用 N-乙酰半胱氨酸:国内已有专用吸入剂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