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写人物对话》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对话描写作文教学实录

对话描写作文教学实录

对话描写作文教学实录作文指导课《人物对话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建立“提示语”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提示语的几种形式,并会运用。

2、了解提示语在中间时标点符号的运用。

3、掌握写对话时要讲究格式。

二、教学重点:可以采用相同形式的提示语顺利完成对话描绘,努力做到格式和标点都恰当。

三、教学难点:辨认出人物对话的特点;运用所学展开对话描绘四、教学过程:(一)自学,辨认出对话描绘的特点。

今天上午我们要上节作文指导课,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这段文字(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多媒体展示)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

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

"我盼了他们半天才说道."你不晓得,"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道,"我大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就是又低又直的.""那怎么—""可是至了后来,碰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到施明德了.""居无定所?"我说道,"您怎么会居无定所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你想要,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难居无定所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软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到施明德了."诸位的人都哈哈大笑出来.老师鼓舞:同学们,你们研习过这个语段吗?就是出自于哪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者就是鲁迅的侄女周晔(yè),即为鲁迅弟弟周建人的女儿周晔。

这段话写人物写得最多的是什么?——对话老师讲:写好对话非常重要,因为很多事情,就是在对话当中进行的,对话一完,事儿也就结束了。

“人物对话描写”教学实录

“人物对话描写”教学实录

“人物对话描写”教学实录一、以课文《“三颗纽扣”的房子》里的一段人物对话为例,引出人物对话,明白什么是提示语及提示语的位置1.出示片段,引出人物对话。

师:孩子们请看这里有一段话(出示课文《“三颗纽扣”的房子》里的一段人物对话),同学们边看边思考:在这段话里主要写了人物的什么?(课件出示:三颗纽扣把门一打开,只见门外是……“让我的马进房子。

”这陌生人吩咐说。

他身上的整件长袍湿透了,头上的王冠却闪闪发光,不用说,这是国王!“待得下十二个人,就待得下十三个人,”三颗纽扣鞠着躬嘟囔说,“待得下国王,就待得下国王的马。

”国王进了房子,就着闪电的亮光向四下里看了看。

“从外面看,你的房子好像很小。

”“我是给我一个人做的。

”“用什么木?”“用栗木,国王陛下。

”“栗木不会像橡皮那样伸缩啊。

我真有点弄不明白了。

”“我也弄不明白,我这么间小房子怎么待得下这么多人?”三颗纽扣沉思地说。

国王陛下也沉思起来。

“看来问题不在于小房子,而在于心。

”他最后说。

“心?”“人的心只有拳头那么大,可一个好人的心容得下全世界的人。

这些睡觉的人都是谁呀?”国王问道。

“这是一个孤老头儿,这是一位寡妇,带着她的三个孩子,这是……”)生:这一段主要写了人物的对话。

师:今天,就让我们来关注一下人物对话。

【评析:课堂伊始,以《“三颗纽扣”的房子》这篇教材里的几段典型人物对话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人物对话描写。

我们的仿创一定要关注教材、利用教材。

】2.分段形式。

师:孩子们再观察这段话,这段话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生:一个人说的话为一个自然段。

师:你觉得这样一个人说的话为一段好吗?我们来比较一下这段话分段与不分段给我们的感觉。

(板书:分段)生1:分段后看起来清楚、清爽,赏心悦目。

生2:眼睛不疲劳。

生3:文章显得很长。

(偷笑)师:哇,这个同学发现了分段最大的好处,就是你可以很快就把作文格子占满,以后我们在写人物对话时也可以这样分段,文章会显得更加清爽。

【评析:引导学生观察分段与不分段两种形式,直观地感受分段的好处,以后学生自然就会去注意分段写对话,改进以往一个自然段混乱地描写人物对话的表达方式。

如何写好人物对话于永正作文教学实录

如何写好人物对话于永正作文教学实录

如何写好人物对话于永正作文教学实录一、回顾文段,作文入格请一位学生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三自然段师:朗读得真好。

这段写人物最多的是什么?生:对话。

师:对,人物的对话。

同学们,写好对话相当重要,因为好多事情,就是在对话当中进行的,对话一完,事儿也就结束啦,所以说,我们要学会写对话。

再有,人的语言是表现人物思想的,也表现人物性格,从这个角度上说,写好对话也是非常重要的。

再看,作者在写人物对话的时候,表现形式有什么特点。

谁发现啦?请站起来告诉我们。

生:我发现了每说一次话就是一段。

师:哦,作者在写人物对话的时候是分段的。

分段,不管你说多少话,哪怕只有几个字也占一个自然段。

比如说“那怎么”三个字儿就占了一个自然段。

写对话分自然段写,有什么好处呢?你说说看。

生:我觉得这们写能把人物说的话非常清楚地描述出来。

如果都合在一个段落里面的话,就不容易分清楚谁说的是什么。

师:有道理,请坐。

写对话分自然段,第一能使文章显得非常清晰,看上去非常舒服。

第二,老师改作业,读者读你的文章,眼睛不疲劳。

比如说,当人读到这儿,目光从这儿移到这儿的时候,有一个短暂的休息,读这样的文章,眼睛不疲劳。

老师一不疲劳,一高兴,心情一好,马上就给你作文打高分。

第三个原因我一般不给人说,就给你们几个人说。

写对话分段,文章显得很长,是不是啊?老师不是说,作文要写一页、两页、三页吗?这一分段,一页变成两页了,好不好?生:好。

师:这个秘密不要给别人说啊,我们大家知道就行。

再看,作者在写对话的时候使用了大量的提示语。

一起来写这个词好吗?(师板书:提示语)什么叫做提示语?文中表明这句话谁说的,怎么说的,这叫提示语。

比如说,“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再望望伯父的鼻子,后来说的。

这叫什么?生:提示语。

师:记住,告诉人家这个话是谁说的,他怎么说的,什么动作,什么表情,什么语气。

大家看,这些提示语的位置是不是一样的,说说看。

生:我觉得有些是在两句话的中间,有些是在句子的前面或后面。

《三年级语文写人物对话》作文教学实录(特级教师于永正)

《三年级语文写人物对话》作文教学实录(特级教师于永正)

《三年级语文写人物对话》作文教学实录(特级教师于永正)于永正师:请看这段文字。

师范读师:这是鲁迅的侄女周晔写的“碰壁”的故事。

她的文章写得可好了。

这个故事中写得最有特色的是什么?生:是对话。

师:正确。

对话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板书课题——人物对话)师:(小声地、神秘地)现在老师告诉大家一个能使文章字数够数的秘诀——字不够,对话凑。

这当然是个笑话。

好,我们来观察这段对话在描写时有什么特点?一个人说的话就——生:(接)占一个自然段。

师:我们还有一个可以使文章变长的方法,这就是——分段。

(板书:分段)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在对话时分段可以使文章变长这个好处,那谁知道分段还有什么好处?这就是——使文章条理更清晰。

人物对话时,离不开提示语,什么叫提示语?生:提示语能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神态、动作师:(板书:2.提示语)同学们,提示语还有提示是谁在说话的作用。

提示语在对话中有变化性。

记住:没有变化就没有艺术。

老师要考大家了,害怕吗?生:不害怕。

师:现在我们来进行听写,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师:听写的内容是——王老师关切地问:“你们休息好了吗?”“休息好了!”同学们齐声回答。

现在请同位同学之间互相批改。

(行间巡视)看,这位同学把“地”写对了,我在小学的时候,三个“de”我分不清,他竟然给用对了,真聪明!同学们都互相改好了吗?生:改好了。

师:老师再来考考大家,师读。

大家听过这样的一段对话了吗生:好像在电视公益广告上听过。

师:看来你经常在家看电视哦!(生笑)这位同学说的对。

这段对话就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个公益广告。

请看——(多媒体展示)女:哎,你挤什么挤?没长眼哪?男:年轻轻的,怎么不说人话?女:哎,你挤着我啦,你!男:来劲啦,是吧?老人:算啦,算啦!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啦!生:(自由读这段对话内容)师:这段对话多好啊,请同学们发挥想像,把对话写得更具体,注意用好提示语,力争一气呵成,不会写的字可划一个圈,或者注上音。

三年级语文写人物对话作文教学实录特级教师于永正

三年级语文写人物对话作文教学实录特级教师于永正

三年级语文写人物对话作文教学实录特级教师于永正于永正师:请看这段笔墨。

师范读师:这是鲁迅的侄女周晔写的“碰壁”的故事。

她的文章写得可好了。

这个故事中写得最有特色的是什么?生:是对话。

师:精确。

对话能很好地体现人物的特点。

师:如今先生告诉大家一个能使文章字数够数的秘诀——字不够,对话凑。

这当然是个笑话。

好,我们来观察这段对话在描写时有什么特点?一小我说的话就——生:占一个天然段。

师:我们还有一个可以使文章变长的方法,这就是——分段。

同窗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在对话时分段可以使文章变长这个益处,那谁知道分段还有什么益处?这就是——使文章层次更清晰。

人物对话时,离不开提醒语,什么叫提醒语?生:提醒语能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神态、动作师:同窗们,提醒语还有提醒是谁在说话的作用。

提醒语在对话中有转变性。

记住:没有转变就没有艺术。

先生要考大家了,害怕吗?生:不害怕。

师:如今我们来进行听写,预备好了吗?生:预备好了!师:听写的内容是——王先生关切地问:“你们歇息好了吗?”“歇息好了!”同窗们齐声回答。

如今请同位同窗之间互相批改。

看,这位同窗把“地”写对了,我在小学的时候,三个“de”我分不清,他竟然给用对了,真聪明!同窗们都互相改好了吗?生:改好了。

师:先生再来考考大家,师读。

大家听过如许的一段对话了吗生:彷佛在电视公益广告上听过。

师:看来你经常在家看电视哦!(生笑)这位同窗说的对。

这段对话就是中间电视台播出的一个公益广告。

请看——女:哎,你挤什么挤?没长眼哪?男:年轻轻的,怎么不说人话?女:哎,你挤着我啦,你!男:来劲啦,是吧?老人:算啦,算啦!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啦! 生:师:这段对话多好啊,请同窗们发挥想像,把对话写得更详细,细致用好提醒语,力争趁热打铁,不会写的字可同等个圈,或者注上音。

我小时候写作文的时候遇上不会写的字就划圈,如许写作思路就不会打断,速度也快多了。

生:师:可以加上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等,来凸起他们当时的心里运动,语言就不要加了。

《学写人物对话中的提示语》教学案例

《学写人物对话中的提示语》教学案例

《学写人物对话中的提示语》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借助对例文的分析,学会写对话,写清楚说的是什么,是谁说的;了解提示语位置的不同,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语气和神态等。

2、根据提供的对话材料,按要求练习写对话。

教学重点:掌握写人物对话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教学难点:把提示语写具体,注意提示语位置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精心选材,激情导入1、同学们喜欢看《喜洋洋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吗?(喜欢)今天,胡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片段,想看吗?(想)(播放动画片)2、师:动画片看完了,老师想考考大家,你知道这些话分别是谁说的吗?(出示剧中对话)()说:“太好了,可以吃大肥羊了!”()说:“恐怕高兴得太早了。

”()说:“懒羊羊,你竟敢骗我灰太狼?你给我记住,我会再回来的。

”(指名回答)3、师:回答的很正确。

让我们一起合作读一读吧!胡老师读前面部分,你们读引号里的话。

那么你们知道胡老师读的这个部分叫什么吗?是的,我们把这个部分叫做提示语。

今天这节作文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好人物对话中的提示语。

(板书课题:学些人物对话中的提示语)二、学写提示语1、同学们,你们知道提示语在人物对话中的作用吗?(指名回答)是的,提示语可以告诉我们这句话是谁说的,(板书:谁说)其实,提示语的作用远远不只这些,它还可以告诉我们很多的信息呢?今天就请同学们和胡老师一起去探寻其中的答案吧!2、(课件出示:你喜欢哪一句?)懒羊羊说:“恐怕高兴得太早了!”懒羊羊自信地说:“恐怕高兴得太早了!”师:请同桌之间合作读一读,然后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生:喜欢第二句,因为加入了描写人物说话时语气的词语。

)那么你能带着这种自信的语气读一读吗?3、接下来,请你也来描述一下这个小姑娘说话时的语气吧!(课件出示练习一:)小姑娘()说:“我有一个漂亮的布娃娃!”4、生交流。

5、师:同学们说得真好。

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知道了,提示语还可以告诉我们人物当时说话的语气。

让人物对话灵动起来——《作文讲评课:学写对话》教学实录及评析

让人物对话灵动起来——《作文讲评课:学写对话》教学实录及评析

让人物对话灵动起来——《作文讲评课:学写对话》教学实录及评析让人物对话灵动起来——《作文讲评课:学写对话》教学实录及评析执教: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金洁萍评析: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薛法根金洁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撰写的论文在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比赛中获一等奖,有15篇论文发表在省、市级刊物上;曾上过市级作文讲评展示课,受到一致好评。

2010年加入特级教师管建刚名师工作室后,坚持以班级周报作为学生发展的一个平台,以周报发表、作文讲评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辅导多名学生的作文在省级、全国比赛中获奖并发表。

喜欢的教育格言: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应对学生。

最崇拜的教育家:陶行知。

最喜欢读的一本书:《世界最伟大的教育法则》。

教学实录一学习“让人物开口说话”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嘴一张就能说话。

在你的周边谁最能说会道,生:我的妈妈。

生:老师。

生:校长。

生:同学。

师:哪一位同学,生:余思齐。

师:看来,你很了解他。

同学们肯定猜不到最厉害的是这张嘴,请看一(播放《九品芝麻官》片断)师:这是电影《九品芝麻官》的芝麻官包龙星,人称白脸包公。

他的嘴怎么厉害,生:他一说话,能让死人复活。

师:是啊,把死人都说活了。

生:他一说话能把一排蜡烛灭掉。

生:他能把一根弯的铁管子说直了。

生:他能把海里的鱼虾都掀到岸上。

师:对啊,他一说话就能掀起滔天巨浪。

这张嘴本事大吧,点评:教学的秘密在于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从内心产生学习的欲望。

金老师在设计中引入了《九品芝麻官》“包龙星”嘴上功夫的片断,确有喜剧效果。

学生在笑声中领悟到“能说不等于会说”的道理,也暗示了本次作文讲评的主题“学写对话”。

师:遗憾的是,在同学的作文中,总会看到不少的哑巴。

不信,你来看——出示: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200米赛跑时被旁边的选手撞倒在地,没拿到名次,伤心得哭了起来。

同学们上前纷纷安慰,他终于破涕为笑。

师:谁来读一读。

小学语文《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描写指导》课堂实录

小学语文《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描写指导》课堂实录

《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描写指导》课堂实录一、导入师: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以语言描写为主的作文指导课,大家先齐声来把课题朗读一下,下面我的名字就不要读了。

生齐读: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描写指导。

师:黑板上老师写了“语言描写”四个字,下面还着重写了哪两个字?生齐声回答:心声。

师:当然啦,我们的语言是表达了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

二、展示例句,出示问题探讨。

师:我们先来感受一下投影上的文字(投影展示:A. 双喜问阿发偷谁家的豆,阿发说偷他家的。

B.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哪一边的呢?”双喜说。

阿发说:“且慢,让我来看看吧……偷我家的豆吧,我家的大得多呢!”),A、B两段文字,老师读“1、此片段的B组句子主要采用哪种描写方法?2、比较一下,B组句子运用这种描写方法后对表现人物性格或揭示文章中心有何好处?”(生默看A、B两段文字)师:同学们看完了以上两段文字吗?生:看完了。

师:同学们说一下,B组中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生齐答:语言描写。

师:语言描写,那我们来看一下B组的文字,要不大家齐声朗读一下。

生齐读: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哪一边的呢?”双喜说。

阿发说:“且慢,让我来看看吧……偷我家的豆吧,我家的大得多呢!师:我们齐读了B组的文字,首先我们可以判断双喜说话有点什么?生1:有点口吃。

生2:有点结巴。

师:对,有点结巴。

那么我们再来看阿发有什么样的性格?生1:大方。

师:除了大方还有什么?说错了没关系。

生2:为别人着想。

师:为别人着想……还有点……生3:大公无私。

师:对,大公无私。

下面我们再来看两段文字(投影展示:A.老大臣认为这布料很美,他很满意。

B.“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

问题是一样的。

(生默看投影中的文字)师:大家把B组齐声朗读一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写人物对话》课堂实录习作要求:1、读懂例文,了解例文是怎样写人物之间的对话的。

2、借助对例文的分析,懂得写对话:一要写清楚说的什么,是谁说的;二要了解提示语位置的不同,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三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语气和神态等。

3、根据提供的对话材料,让学生按照习作要求,练习写对话。

教学重点:掌握写人物之间对话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教学难点:把提示语写具体,注意提示语位置的变化。

教学实录:一、激情导入1、先让学生看无声电视《家有儿女》中〈神秘礼物〉。

师:看把你们急的,有什么话想对老师说?生:怎么没声音啊?师:问出了大家都想问的问题。

生:没有声音的电视不好看。

师:问出了大家都想问的问题,还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感觉。

真能干!老师怎么这么不够朋友呀,让你们看哑剧。

告诉你们吧,我故意的!我们很多小朋友在习作的时候,都把习作里面的人物当成了哑巴,只有人在那儿忙这忙那,忙活着呢,就是不见人物说话,怎么样,人物不说话了,这么好看的电视就没什么看头了,所以呀,孩子们,一定要记得让习作里面的人物开口——生:说话!师:想不想知道他们都说了些什么?生:想。

师:好,满足你们的要求,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吧。

(本环节意在让学生体验哑剧的不好看,要想办法让习作中的人物开口说话。

)2、看有声电视《家有儿女》中〈神秘礼物〉。

师:他们说的话老师已经把它写下来了,一起来读读。

“爸,你有什么事情快宣布!”小雨说。

“一看就知道是作报告,而且还是长篇大论!”刘星说。

“是这样,我和妈妈遇到了一件棘手的问题。

”“而且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所以拿出来跟大家讨论讨论。

”刘梅接过了话茬。

刘星和小雨说:“没—问—题!”“就你们俩啊,最多也就帮个倒忙。

”小雪说,“爸,到底什么事你快说吧。

”……“那给我,给我,给我!给我!”刘星和小雨大声嚷嚷。

师:读完了,是读起来有趣儿,还是看电视有趣儿?生:看电视有趣儿。

师:异口同声地告诉我说看电视有趣,是啊,我也这么觉得,他们说的话我都写下来了呀,怎么读起来、听起来就没电视剧里面有趣儿呢?生1:电视剧里的人物说话时有动作。

师:有道理呀,他们说话时手舞足蹈呢。

生2:还有语气和神态。

师:哦,是这样啊,你们真是很棒也!朱老师想了很久的问题被你们一眼看穿,一语道破,我怎么只把他们说的话写下来了,却忘了他们有些什么样的动作语气跟神态呢,这样吧,我们再来看看,这次可要认真看哦,看他们说话时有些什么样的动作、语气跟神态呢,边看边想,我们要用一个什么样的词儿来描述刘星小雨小雪他们说话时候的样子。

(让学生发现这些句子读起来干巴巴的,没有电视剧里鲜活有趣。

为什么会这样?学生进而会发现:动作、语气、神态对描写人物和表现人物的重要性。

给文中的他们加上说话的语气、动作或者神态,全体表演。

本环节设计意在调动学生将积累运用于习作中,选用最贴切的词语。

)师:我们来看他们说话时候是些什么样子?(出示课件)“爸,你有什么事情快宣布!”小雨()地说。

“一看就知道是作报告,而且还是长篇大论!”刘星()地说。

“是这样,我和妈妈遇到了一件棘手的问题。

”“而且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所以拿出来跟大家讨论讨论。

”刘梅接过了话茬。

刘星和小雨()地说:“没—问—题!”“就你们俩啊,最多也就帮个倒忙。

”小雪()说,“爸,到底什么事你快说吧。

”……“那给我,给我,给我!给我!”刘星和小雨大声嚷嚷。

师:我们来看他们说话时是个什么样子?小雨的话:生1生2生3(急切、不耐烦、迫不及待)。

师:请你把“不耐烦”送进去,让我看出和听出你的不耐烦,好吗?(生模仿小雨说话时候的样子表演。

)师:这家有儿女里的“智多星”刘星说话时又是一副什么样子?(生作沉思状)师:我看见有些同学在积极地思考,这就对了,平时我们就象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到处采集好词好句,作文的时候我们可就是在酿蜜呢。

选一个你认为最贴切最恰当的词语吧。

生1生2生3:(得意洋洋,洋洋得意,摇头晃脑,挤眉弄眼,比比划划)送进句子表演。

师:好啊,孩子们真不简单,很多词儿都是我没想到的,你看到了他的动作,我却对他的神态有深刻印象,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啊,就不会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喽!师:这很有个性的小雪,说话时候的样子你一定还记得,送她一个词吧。

(生回忆画面)生1生2生3(学生用词傲慢、不屑、高傲、)师:现在呀,所有的女生都是小雪,所有的男生都是刘星和小雨,看看小雪怎么瞧不起人哪。

(全体女生表演)师:孩子们,真是要谢谢你们,刚才是你们让我透过这些文字就见到了活泼可爱的小雨、快人快语的刘星、聪明伶俐还有几分傲气的小雪,看来呀,我们在写人物对话时,光写你说、我说、他说、小明说是不行的啦,(板书:“说”)还要写出他们说话时的------生:动作、语气和神态。

师:板书:动作、语气、神态(鲜活)师:我们把谁说的、怎么说的,这样的话叫提示语。

师:孩子们,请你按自己的速度和节奏再读读朱老师写下的这段话,最好加上你的动作和神态。

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开始吧。

“爸,你有什么事情快宣布!”小雨(不耐烦地)说。

“一看就知道是作报告,而且还是长篇大论!”刘星一脸的自以为是。

“是这样,我和妈妈遇到了一件棘手的问题。

”“而且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所以拿出来跟大家讨论讨论。

”刘梅接过了话茬。

“就你们俩呀,最多也就帮个倒忙”小雪撇了撇嘴,“爸,到底什么事情你快说呀。

刘星和小雨(拖声拖气地)说:“没—问—题!”“那给我,给我,给我!给我!”刘星和小雨大声嚷嚷。

(设计理念:学生在平时的习作中写人物说话时,只写出了谁说了什么话,而没有写出他怎么说的,不能再现其说话的情境。

说话内容和提示语干瘪是学生习作对话的通病,写提示语还要加上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动作和神态。

)师:提示语就是——谁说的,谁怎么说的,一般情况下都有个——生:“说”字。

师:对!这是大家的共同发现。

仔细地看看,你还有什么发现?生:还有的没有用“说”字。

这里,“接过话茬、嚷嚷”就没用“说”字。

师:真好!那你们头脑里面一定有很多表示“说”的词语。

说来听听———生1生2生3生4:(问、叫、喊、闹、骂、道、嘟囔、呢喃。

)师:是不是所有的提示语里面都有表“说”的词儿呢?生:这里的“刘星一脸的自以为是”和“小雪撇了撇嘴”就没有表“说”的词语。

师:你说得很对呢,这里写了刘星的什么?写了小雪的什么?生:神态和动作。

师:有的时候用一个神态或者动作就代替了,不一定非要用个呆“说”字。

让我们既听到了他们说话的内容和语气,又看到了他们说话时候的神态和动作,这就是汉语语言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所在呀!师:好家伙们,如果我们把提示语当成一朵花的花蕊,我们现在就找到了它的两片漂亮花瓣了,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提示语在位置上有什么特点,找到了它的特点我们就找到了它的另一片花瓣。

生:(前、后、中间、省略)师:哦,你很不简单,会发现还会归纳,这就是会学习。

是啊,作者把提示语一会儿放前面一会儿放后面,一会儿放中间,有的时候还干脆省略。

这样啊,就让我们的对话更加灵活而不呆板,这叫错落有致,我们经常说行云流水、灵动的文字,就是因为变化赋予了文字的美感。

变化就是艺术。

板书:位置(灵活)。

所以一定要记得变化哦!这里还有我们的一项小小的权利呢,记住:提示语的位置由你作主。

师:提示语位置变化了,紧跟它后面的什么也跟着变化了?我们接着发现。

生:标点符号。

师:板书:标点(正确)师:怎么变的?当提示语在前面用——。

后面用——中间用——师:哎哟,你们真不简单呃,找到了一朵漂亮的花。

这样漂亮的花它应该还有一片叶子,好花还需绿叶扶嘛!师:这片叶子就藏在这段对话里,看看老师在写多人对话时怎么写的?生:分段写。

师:多人对话最好分段写。

师:你知道分段写的好处吗?(请刚才回答问题的孩子接着回答)生:清晰。

师:对了,这样看起来呀,明朗、清晰、舒服,一目了然。

除了这个,这里还有个小秘密呢,是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先生告诉我的,我也悄悄地告诉你们,一般人我不会告诉他,这样一分段呀,文章显得特别长。

这样一说,你肯定就记得牢了。

师:当然分段还要合理,你不要把一句话硬掰成两段来写。

板书:分段(合理)师:孩子们,现在正是丁香花开放的季节,这样的花我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朵。

请接受我送你们的花吧。

我们一起来回忆我们刚才寻找花瓣的过程。

写人物对话不光写出谁说,除了恰当选用表“说”的词语,有的时候干脆就不用呆板的“说”字,用一些表动作、语气跟神态的词或句子就代替了。

仅仅这样还不够,还要注意使用自己的权利,提示语位置由你作主。

标点要正确,还要分段写。

我们要让人物语言更加的个性、鲜活,还要增加一些积累才行。

(教师再为提示语这朵花画上一片小叶子)师:接受我送你们的花了吗?生:接受了。

师:我相信你们在下面的小练笔过程中一定会“妙笔生花”。

三、学生写情境对话。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习作,重点强调把提示语写具体和注意提示语位置变化等)师:今天我们学会了写人物对话,发生在昨天的、今天的、眼前的一幕幕都是我们对话的内容。

前几天,朱老师的邻居家就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我们一起来认真的看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注意认真观察他们说话时的动作、语气和神态。

(学生看视频材料)师:孩子们,学会了写人物对话,我们可就长了一样本事,我们就可以把看到和听到的内容用文字来还原,让没有看到这一幕的人都看到这一幕。

回忆一下,他们说了些什么?怎么说的?有些什么样的动作、语气和神态。

注意提示语位置的变化哦。

学生作品:“爸,这道题怎么做?”小女孩娇滴滴地问。

爸爸满脸的不耐烦:“去!去!去!找你妈去!”“妈,这道题怎么做?”“去!去!去!找你爸去!”妈妈没好气地回答。

“哈哈!自摸!”爸爸欣喜若狂地喊道。

小女孩在心里默默地对爸爸说:“你赢了?你输了!”师:你们真的很棒呃,这么短的时间就让你们的习作新鲜出炉了。

他这里写出了爸爸的什么?妈妈的什么?我的什么?生:说话时的语气、动作、神态。

师:说得很对,其实啊,写好人物对话并不难,只要我们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有一对会聆听的耳朵,随着积累的不断增加,相信你们一定会写出更精彩的作品!师:下课!谢谢孩子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