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嘉定区高三地理一模试卷及答案

2018届嘉定区高三地理一模试卷及答案
2018届嘉定区高三地理一模试卷及答案

嘉定区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

地理试卷(一模) 2013.1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单项选择题(共30题,满分60分)

(一)岩石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地球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之一。

1、 图1是海南省著名的景观“南天一柱”照片,按地貌类型划分,该景观属于

A.

流水地貌

B .海蚀地貌

C .海积地貌

D .喀斯特地

2、 图2是发生低强度喷发的墨西哥城东南的波波卡特佩特火山,组成该山体的岩石具有

A. 层理构造 B ?含有不同时期的化石

C.片理构造 D .晶体颗粒细小,岩石表面多气孔

3、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图

2中的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最先可转化为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沉积岩 D .变质岩

(二) 2012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 ,下辖西沙、中沙、南沙诸群岛及海域 三沙市人民政府驻西沙永兴岛。

5、为促进海岛的开发,特别是无居民海岛(不作为常住户口居住地的岛屿、岩礁和低潮高

A. 应对南海周边形势变化 C.加强对岛屿和海域的管理

B. 促进海南省城市化进程 D.开发南海资源

地等)开发,首先要完善的设施有 ①交通运输

②能源供应设施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③淡水供应设施

④机场建设

C .①②

D .④

3)的获取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4

4訝瓏

MM

■j r - !J I f

成 立 的 主 要 意 义 或

A. RS 技术 B . GIS 技术 C . GPS 技术 D . GPS 技术 + GIS 技术

(三)图4是西太平洋某岛屿附近的海底地形图

(等深线单位:米),图5是西太平洋台风转

向点的平均经纬图, 影响我国的台风有西移、 西北移、转向三种移动路径, 其中转向路径台 风常到达我国东部海面或我国沿海地区登陆后转向东北方向, 路径呈抛物线状。括号内是台 风统计次数,实折线上各点表示纬度,虚折线上各点表示经度。

7、该岛屿近海海底有石油、天然气资源,则可能分布在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9、西太平洋台风转向点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变化的时段是 A . 5?6月B . 6?8月 C . 8?10月D . 10?11月

(四)风云变幻的大气是地球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载体, 大气圈是自然环境最活跃的

组成部分。

南、东南

11、图6所示季节,控制亚洲大陆的是

8、丙处海底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A .大陆板块内部张裂 C .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

B

?大洋板块内部张裂

D .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

A .东北、东南

B .西南、东北

C .东北、西北

A .副热带高气压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D .印度低压

12、图6中的ab 两地纬度相同,海陆位置相近, 如

果b 地云量增多,则 A2与D2的变化表现为 A .两者

均增大

图7中各箭头表示ab 两地不同的辐射形式,

B .两者均减小

C .前者减小,后者增大

D .前者增大,后者减小

图5

图6局部地区某时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

10、乙、丙两地的风向分别是

13、ab 两地热力状况比较可知 > D2

(五)地理分界线一般位于地理要素或地理综合特征变化梯度最大的带段。

A.甲 B .乙 C .丙 D . 丁

18、 造成丁图中0?4岁与5?9岁两个年龄段人口比例之间的差异的原因是

A.医疗保健状况得到改善 B .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C. 遭遇三年自然灾害 D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19、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重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缓解这些社会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A .鼓励生育

B .计划生育

C .吸纳海外移民

D .构建完善的养老体系

(七)当前,水资源紧缺已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人们正在采取多种 措施摆脱这一困

境。

20、 根据自然条件与用水需求等因素判断,下列四组国家中,水资源都非常紧缺的一组是

A.英国、埃及 B .巴西、阿根廷 C .沙特、新加坡 D .美国、墨西哥 21、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之一。

下列国家中,根据本国自然环境特点进 行大规

模“北水南调”的是

A .巴基斯坦

B .美国

C .中国

D .澳大利亚

22、 跨流域调水工程改变了水循环环节中的

A . B1> B2

B . A1> A2

C . C1V C2

D . D1

14、乙分界线是我国

A .内流区域与外流域分界线

B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我国800伽等降水量线

D . 1月0° C 等温线

15、 图中三条地理分界线走向基本一致,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 .夏季风

C .

太阳辐射

力差异

16、 A 地地域文化区的典型特征是

A .阿以旺和毡房

B .秦腔

C .那达慕节庆

瞭亮的高原民歌

D .海陆热

D.高亢

(六)全国人口普查为国家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基础, 以可了解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以及社会发展的变化。下图是我国 研究历次人口普查结果还

1953 年、1982 年、2000

界 盍&

年和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金字塔图。

乙 內 丁

17、表示我国2010年的人口普查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是

29、

A.地表径流 B ?水汽输送 C ?降水 D ?下渗

23、下图左为我国某地河流实测径流量和降水量图。

下图右显示该河流 8月中旬的一次降水

量与径流量的变化过程,可见最大降水量与最大径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

近年观测发现这

类时间差逐年变大,这最可能是由于

A.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B .随经济发展,用水量逐年增加

C.全球气候变暖

D.流域内植树种草,植被覆盖率提高

(八)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 可持续发展和

社会稳定。

24、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现状是

A.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和核电为主 B ?我国能源生产单位能耗低,利用率高

C ?我国能源生产主要在西部和北部,消费主要在东南部

D ?我国四大工业区的能源生产量大,但消费量更大 25、 结合右图分析能源消费与

GDP 的增长特点 是

A. 单位GDP 能源消费2002年最低

B. 能源消费量2007年开始下降

C.

能源消费与GDP 的年均增速相同

D. 单位GDP 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 26、 能源与GDP 增长的关系是

A.

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 GDP 增长

B. GDP 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

C. GDP 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D. 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 GDP 高速增长的需要

(九)第30届奥运会于2012年7月27日19点12分(零时区区时)在伦敦开幕,并于 8

月12日结束,历时17天,来自世界各地的体育健儿给全球人们演绎了一场华美的运动盛宴。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体现了其所在的地域文化特征, A.俄罗斯 B. 美国 C. 巴西

27、 与其属于同一文化圈的国家是

D. 埃及

丘E

二层±

1=

龙百嘤审右伞辛吃

在伦敦奥运会开幕期间,北京比伦敦

A. 日出早,昼长夜短

B. 风大雾小,降水少

C. 气温高,日较差大

D. 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F 列有关英国的自然地理特征的正确叙述是 A. 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B. 多数河流短,含沙少,无结冰期 C. 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D. 西部海岸线曲折,珊瑚礁发育好 30、途经该区域的洋流

A. 能使欧洲至北美洲的海轮航行速度加快

B. 造成欧洲西部地区气温升高、湿度降低

C. 按成因属于风海流

D. 在与其他洋流交汇的海域不易形成渔场

二、综合分析题(90分)

(十)2010年6月23日至10月23日,挪威人奥斯兰和他的团队利用一艘帆船完成了环北 冰洋的航行,有力地说明北极冰融化的程度。(

20分)

31、 6月23日帆船从挪威首都奥斯陆出发,其附近海域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说出该渔场

的名称及主要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他们沿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海域航行,

途中看到典型的峡湾地貌景观,其形成原因主要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第①段航行结束时,来到了港口摩尔曼斯克(约 68°N ),分析其终年不冻的原因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述第②段航行期间经过的沿 岸陆地所属的干湿地区及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奥斯兰选择6 —10月进行环北冰洋航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②段航行期间帆船速度明显放慢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试描述在第②到第④段航行期间摩尔曼斯克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

M i rVH m/i r *

1IJW

M'

5U

50p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