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波普艺术、后现代主义、极简主义、结构主义、包豪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及启示探讨

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及启示探讨自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西方艺术界,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非结构主义”与“去中心化”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这种思想涉及到了很多方面,包括文化、政治、心理和艺术等等,并且取代了20世纪前几十年提倡的现代主义思想。
在这样的语境下,景观设计也随之发生了变革,受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首先,后现代主义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及其与环境的联系。
这一思想深刻地影响了景观设计,导致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开始注意到当地环境、当地文化和社会习俗,以适应不同的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
他们开始研究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和感受,并将这种认识应用到景观设计中。
相比较而言,以前的设计更多考虑的是设计的形式和外观,而非与特定地区和当地文化的联系。
其次,后现代主义推崇艺术的多样性及其对传统的挑战,这也影响了景观设计的发展。
景观设计师开始挑战传统的设计形式和规则,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材料,用新的方式来传达设计的理念和感受。
例如,在场地中加入特别的装置和艺术品,以摆脱传统景观设计的束缚,让环境变得更加吸引、鲜活、多样化和富有意义。
此外,后现代主义还强调文化相对主义,这对景观设计也有很大的启示。
景观设计师开始通过自身的经验和认知去理解和诠释周围的环境,并尽可能充分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社会习俗,为设计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景观设计师还在设计中引入了更多的元素和概念,例如历史、文化、空间、动态和时间等等,以展示和激发人们对整个环境的感受的认知和情感上的体验。
最后,由于后现代主义重视文化中的边缘、多元和混合,景观设计师也将这种思想引入了景观设计中。
他们更多的关注在通过设计中融入多元文化,让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和交汇可以更自由、更共生地发生,以及基于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对景观设计师的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启示。
他们更多考虑到环境的独特性和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拓展了景观设计的创作空间和创作思维,推动了景观设计领域向着更加人性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怎样理解波普艺术、后现代主义、极简主义、结构主义、包豪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怎样理解波普艺术、后现代主义、极简主义、结构主义、包豪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波普艺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波普艺术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诞生于英国,60年代繁荣于美国。
波普艺术的显著特征在于它的反叛性。
波普艺术直接针对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统领天下”,主导欧美画坛做出的回应与反叛。
波普艺术家倾向运用艳丽的色彩如红、黄、蓝、紫等直接应用,给人以夸张的视觉效果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使作品成为哗众取宠的流行艺术。
有时通过把日常习见物品如汉堡包、汤匙、剥了皮的香蕉夸大比例、改变材质等手法制作成精致的公共雕塑,安放、耸立在城市广场中,从而改变了这些物品原有的内涵和意义,使之具有了纪念碑性质,让人以愉悦。
受波普艺术影响的园林实例:查尔斯•穆尔(Charles Moore)的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Plaza D’ Italia)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地处新奥尔良市的边缘的意大利裔居民集中地区,位于一些色彩丰富的老商店,以及普通的玻璃盒子大楼之间。
它的中心部分开敞,一侧有带有拱券的祭台,祭台两侧有数条弧形单面采用不同罗马柱式的“柱廊”,祭台下部是台阶呈不规则形,前面有一片浅水池,池中是石块组成的意大利地图模型。
在设计中还吸收了附近一幢摩天大楼的黑白线条,将之变化为一圈由大而小的同心圆,它们范围到达了周围的马路上,增强广场的领域感。
广场上的这些建筑形象明确无误地表明它是意大利建筑文化的延续,但设计师却加入了象征美国通俗文化蓝色或橙色的霓虹灯,还对罗马柱式做了逗人发笑的改动,如用闪亮的不锈钢的,水泥的,氖灯管组成的,瓷片的,镜面的材料来代替石头柱身;在拱的上方本来是放置神兽头像的地方,结果却安上了两张设计师本人的头像;这些改变了古典柱式的庄重的艺术性。
与波普艺术一样,也有人讽刺这个五颜六色又加上霓虹灯照明的环境是“滑稽的老一套”。
但是她是如此的热情欢快,亲切可爱,吸引着人们不断地涌来。
与波普艺术类似,受波普艺术影响的园林设计扎根于平民大众,平易近人,作品不艰涩,不让人费解。
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及启示探讨

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及启示探讨引言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将自然与人工环境有机结合,以营造出美丽、宜居、宜行的空间环境。
在现代社会,景观设计不再只是单纯地满足功能需求,更是注重美学、文化及情感的体验。
而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的影响也逐渐深入到景观设计领域,对景观设计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西方后现代艺术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及启示,以期能够为景观设计师提供新的思路和灵感。
一、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简述西方后现代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批判性反动。
后现代主义拒绝了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与规划性理念,倡导了多元化和包容性,并强调文化的碎片化和混合性。
后现代主义的艺术作品常常充斥着象征符号、文化隐喻和语言游戏,打破了传统的审美规范和思维模式。
对于后现代主义来说,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是永恒且绝对的,一切都是相对、多元、流动的。
二、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景观设计的影响1. 反对规划性与功能性现代主义的景观设计注重规划性和功能性,侧重于对空间形式的规范与约束。
而后现代艺术观念的影响使得景观设计不再一味强调规划性和功能性,而是更加注重空间的情感体验和美学效果。
景观设计师开始更多地考虑自然与文化的融合,尊重各种形式和风格的表现,突出个性与创意。
2. 多元化与包容性后现代主义强调多元文化和包容性,倡导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
这一理念对景观设计的影响体现在景观设计不再是单一的审美标准,而是可以包容各种文化的表达方式。
景观设计师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不同文化的元素,创造出独特的景观体验。
3. 破碎化与混合性后现代主义的艺术作品强调文化的碎片化和混合性,这种碎片化和混合性也影响到了景观设计领域。
景观设计师开始更加注重材料的多样性和空间的复杂性,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景观环境。
景观设计也更加注重空间的流动性和情感的表达,打破了传统的设计模式和审美标准。
三、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景观设计的启示1. 推崇多样性与包容性后现代主义的多元文化观念告诉我们,景观设计应该是多样性与包容性的。
波普设计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波普设计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波普设计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风格多样化
波普设计打破了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风格的局限,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和元素展现出设计的独特魅力。
这种风格更加注重个性化、人性化和情感化的表达,使得设计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和情感需求。
2.创新性
波普设计在表现手法和元素上进行了大量的创新,比如采用拼贴、复制、挪用等手法,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元素融入到设计中,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
这种创新性的表现手法不仅拓宽了设计的思路,也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3.大众化
波普设计风格更加贴近大众,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这种风格的设计作品常常出现在商业广告、时尚、音乐等领域,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和潮流追随者,使得设计更加具有社会性和广泛的影响力。
4.跨界融合
波普设计风格也影响了其他领域的设计,比如建筑、室内设计、工业设计等。
这些领域的设计师在波普风格的影响下,运用各种元素和表现手法,创造出了更加
丰富多彩的设计作品,进一步拓展了设计的边界和可能性。
总之,波普设计在现代设计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为设计带来了全新的风格和表现手法,也使得设计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更加具有社会性和广泛的影响力。
现代主义及极简主义设计思潮对当今景观设计的影响

现代主义及极简主义设计思潮对当今景观设计的影响现代主义及极简主义设计思潮对当今景观设计的影响现代主义景观是一种分割的特指术语,主要是指20世纪现代主义思潮对景观产生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具有现代主义诸多特征的景观形式。
现代主义景观强调表现内心的生活、心理的真是或现实,认为景观是表现,是创造,不是在现,更不是模仿;主张内容既是形式,形式既是内容,离开了形式无所谓内容。
现代主义的重要创作手法之一是自由联想。
现代主义设计思潮依然影响着当今景观设计。
它的设计思想表现在:1.景观的空间转变现代主义设计是贪穿渗透的空间构成,因为它由有序列、有明确边界的空间概念转变而成。
在现代主义景观设计者看来,空间是自由而活生生地呼吸着的事物,正如哈普林所认为的“空间互相流动没有边界。
”对于设计者来讲,追求自由流动的成为一个时空连续体的空间是十分重要的,因理智的不用太多的围合来扼杀它。
因而现代主义景观不同于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质则是传统的静态焦点的空间组织模式、在自然之中寻找和定义自由的景观空见。
创造动态流动空间一时衍生出了一系列新的空间设计模式和手法。
丹克雷的设计在形式与功能的结合上可以说是最为成功的。
他的设计语言可以归纳为古典的,他的风格可视为现代主义的。
他认为,设计是生活的本身,对功能的追求才会产生真正的艺术,美是结果,不是目的,景观设计应当成为人类与自然联系起来的纽带。
2.与环境相融合当景观受到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冲破传统的束缚,形成形式简洁、注重空间和功能的新建筑设计风格时,园林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形成于传统园林截然不同的风格和特征,不在局限于园林本身,而是将室外空间作为建筑空间的延伸。
哈佛三人组克雷、艾克勃和罗斯在1939年发表的《城市环境中的园林设计》中指出“设计明天的休闲环境必须:使园林与建筑融为一体、更加灵活、多用途、现代机械化的使用、社会化……”例如邱奇设计的“加州风格”的庭院,不仅成为室外的生活空间,而且使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有了一种新的衔接方式,建筑、庭院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包豪斯设计理念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影响

包豪斯设计理念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影响包豪斯设计理念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影响【摘要】随着设计理念的开展,包豪斯思想在现代园林设计领域产生了深渊的影响。
包豪斯给现代园林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民主主义立场、功能至上、形式语言的创新等。
在今天中国现代化、工业化的进程中,建议年轻的设计工作者重新审视与研究西方工业文明时期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想。
【关键词】园林,包豪斯,现代主义,设计1现代主义设计的世界背景1.1包豪斯产生的时代背景自18 世纪80 年代以蒸汽机用于纺织业为标志的产业革命以来,西欧国家无论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还是政治体制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大局部的艺术家与艺术理论家感到无力适从,主张逃避工业化现实,梦想回到工业社会之前慢条斯理的生活节奏中,尤其憧憬物质虽不丰裕但精神充实、信仰虔诚、道德完备的中世纪。
他们所表露的避世心理最早见于18世纪末的英国园林设计。
当时的英国园林艺术崇尚情感表达,一些建筑采用哥特式假废墟造型,表达了对过去田园牧歌般生活环境与重视道德修养社会风气的思念以及对工业时代的抵触。
这种厌世怀旧的情绪从18 世纪末英国自然风致园中蔓延开来一直延续到19 世纪上半叶,其影响范围包括了文学、美术、诗歌、音乐、舞蹈等,形成了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反映了社会中、下阶层对启蒙理想普遍失望的情绪。
1.2包豪斯的形成与开展对园林设计领域有明显的影响,普遍认同有两个时期:一是从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萌芽到包豪斯成立的过渡时期;一是战后在美国继续开展的时期的传统教学思想一直是园林设计系的权威。
这种传统过于强调设计对艺术性的直觉感知如浪漫的、神秘的、忧郁的等从而体验到“美〞。
2.2社会化的民主特性。
由于工业化,现代主义运动必然带有民主色彩,其历史意义在于把千年来为权贵效劳的设计立场改变为效劳群众的设计。
包豪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并开展其社会主义立场是明确的,影响是巨大的。
促使艾克博在设计实践生涯的早期尝试为社会较低层次的群众市民进行一些大规模的园林设计。
后现代主义波普艺术影响下当代景观设计的娱乐化倾向

后现代主义波普艺术影响下当代景观设计的娱乐化倾向摘要:随着后现代主义、波普艺术的兴起,现代景观设计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有着强烈的娱乐化倾向。
景观设计的娱乐化倾向是景观设计多元化的表现,有利于促进现代景观设计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景观设计、后现代主义、波普、娱乐化景观设计是视觉艺术形态的设计,是展现其独特美感和认知的过程。
千百年来,艺术家们以他们非凡的才华,创造出引人入胜的空间。
它有自己的气氛及文化内涵,景观设计不仅是一个名词,也是一个动词。
在设计一处可以感化人类的空间和场所。
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景观设计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做出了反应。
广义的后现代主义景观是指在文化上的后现代主义影响的景观设计,总体归纳为具有否定性、非中心性、破碎性、反正统性、非连续性以及多元性特点;狭义的后现代主义一般是以反对现代主义的纯粹性、功能性和无装饰性为目的,以历史的折中主义、戏谑性的符号和大众化的装饰风格为主要特征的景观设计思潮。
后现代主义受解构主义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景观通过隐喻等手法追求意义的表达,从客观上讲当代景观,它具有历史性、讽刺性。
随着后现代思潮的兴起,现代景观设计在这股潮流的冲击下也泛起生气,很多景观设计师思维跃动,作品呈现多元化趋势。
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把大众文化与古希腊罗马、欧洲中世纪及其后的街头狂欢,当代艺术、景观、主题公园联系起来,娱乐性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娱乐是人们日常社会生活和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 世纪的大众文化、娱乐文化(包括好莱坞电影、大众电影、迪士尼乐园、各种竞赛、大众文学、艺术、景观等),这种文化已经国际化,其发展之昌盛、范围之广、影响之大、生命力之旺盛、创造力之丰富代表着大众文化历史的一个顶峰,足可与早期的现代欧洲文化相媲美。
在当今大众日常生活领域,随着休闲方式的日常化,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新“时尚”。
家居生活、商场购物、上班、旅行等,都可以“遭遇”到无所不在的娱乐氛围。
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及启示探讨

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及启示探讨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是20世纪后期诞生的一种艺术思潮,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相对立,注重视觉效果与情感表达等非理性方面的表现。
在景观设计领域中,后现代艺术观念影响了设计师的设计思维与风格,对景观设计理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后现代艺术观念强调建筑与自然的融合。
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要紧密结合周围环境的自然特点,不再追求简单的大面积绿化,而是更加注重通过合理布局与设计手法,使得建筑与自然之间产生相互交融的效果。
这样的设计思想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的尊重与保护,符合当今以可持续发展为主旨的社会发展要求。
其次,后现代艺术观念注重表达情感与意境,更加注重设计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与审美体验。
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通过对色彩、形态、材质等方面的巧妙运用,创造出美感的场所,使人们在感受环境美的同时,也更容易被景观所感染,产生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
这种情感的体现不仅是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更是对设计师自身的情感宣泄与表达,体现了人在社会生活中对环境的修养与追求。
同时,后现代艺术观念突破了刻板的传统审美观念,给了景观设计师足够的自由与表达空间。
传统的设计理念往往只能凭经验把握设计的审美标准,因此很难真正做到创新。
而后现代艺术观念强调每位设计师的创造性,更加强调每个人对于环境的个人感受与理解,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这种自由的表达方式不仅豁发了设计的灵魂,还能更加符合建筑与环境的整体融合效果。
总的来说,后现代艺术观念对于景观设计领域的影响还体现在:“设计多样化、表达自由化、感性认知、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多重影响。
在今后的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不妨运用后现代艺术观念,充分发挥自身审美意识与创造性,创造出更为符合当代社会需求与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理解波普艺术、后现代主义、极简主义、结构主义、包豪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波普艺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波普艺术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诞生于英国,60年代繁荣于美国。
波普艺术的显著特征在于它的反叛性。
波普艺术直接针对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统领天下”,主导欧美画坛做出的回应与反叛。
波普艺术家倾向运用艳丽的色彩如红、黄、蓝、紫等直接应用,给人以夸张的视觉效果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使作品成为哗众取宠的流行艺术。
有时通过把日常习见物品如汉堡包、汤匙、剥了皮的香蕉夸大比例、改变材质等手法制作成精致的公共雕塑,安放、耸立在城市广场中,从而改变了这些物品原有的内涵和意义,使之具有了纪念碑性质,让人以愉悦。
受波普艺术影响的园林实例:
查尔斯•穆尔(Charles Moore)的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Plaza D’ Italia)
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地处新奥尔良市的边缘的意大利裔居民集中地区,位于一些色彩丰富的老商店,以及普通的玻璃盒子大楼之间。
它的中心部分开敞,一侧有带有拱券的祭台,祭台两侧有数条弧形单面采用不同罗马柱式的“柱廊”,祭台下部是台阶呈不规则形,前面有一片浅水池,池中是石块组成的意大利地图模型。
在设计中还吸收了附近一幢摩天大楼的黑白线条,将之变化为一圈由大而小的同心圆,它们范围到达了周围的马路上,增强广场的领域感。
广场上的这些建筑形象明确无误地表明它是意大利建筑文化的延续,但设计师却加入了象征美国通俗文化蓝色或橙色的霓虹灯,还对罗马柱式做了逗人发笑的改动,如用闪亮的不锈钢的,水泥的,氖灯管组成的,瓷片的,镜面的材料来代替石头柱身;在拱的上方本来是放置神兽头像的地方,结果却安上了两张设计师本人的头像;这些改变了古典柱式的庄重的艺术性。
与波普艺术一样,也有人讽刺这个五颜六色又加上霓虹灯照明的环境是“滑稽的老一套”。
但是她是如此的热情欢快,亲切可爱,吸引着人们不断地涌来。
与波普艺术类似,受波普艺术影响的园林设计扎根于平民大众,平易近人,作品不艰涩,不让人费解。
作品通常在局部运用艳丽的色彩、夸张的造型,让人眼前一亮,给人带来惊喜、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深入研究受波普艺术影响的园林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作品中也有波普艺术所具有的反叛精神,对现在既成秩序的反叛,都带给人们观念的冲击。
但是与波普艺术一样,它本身的具有的肤浅和喧嚣,使人们在满足了猎奇心理也容易对其产生了厌倦。
园林设计师在一些严肃、纪念性较强的园林设计中,比较少应用到波普艺术的手法;但是在商业街、城市公共开往空间、主题乐园、儿童娱乐场所等项目中吸收波普艺术的元素较多。
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虽然以对立的态度先后出现,但并不影响景观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对这两者的吸收和容纳。
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最积极的贡献在于,它所认为的功能应当是设计的起点这一理念,使得景观设计从传统图案和所谓的风景秩序中解放出来,引入到功能和社会尺度的角度。
但现代主义过分地追求纯粹、形式至上、自我中心和整体艺术语言
的单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迅速促成了后现代艺术的诞生。
20世纪60年代以来,景观设计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推动。
在这一阶段生态意识在景观设计中也有所体现。
设计师们从对形式美的追求,引向对自然和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关注。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带给景观设计更多的是一种思考和工作的方法,把景观设计从单纯的适合观看的形式化及图案化的设计升华为对空间的组织规划和对环境、社会、文化以及主题氛围的体验。
极简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极简主义艺术,英语原文Minimal是“极简”之意,它发端于1960年代前后的美国纽约,是一种极为简单、直截了当的,客观的表现方式。
“极简主义”是把视觉经验的对象减少到最低程度,力求以简化的、符号的形式表现深刻而丰富的内容,通过精炼集中的形式和易于理解的秩序传达预想的意义。
极简主义在空间造型中注重光线的处理,空间的渗透,讲求概括的线条、单纯的色块和简洁的形式,强调各相关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合理布局。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追求的不仅是抽象而且是绝对作品,摆脱与外界的联系,不表现或反映除本身以外的任何东西,不参照也不意指任何属于自然和历史的内容或形象,以独特新颖的形式建立属于自己的欣赏环境,强调观者所见即为作品的真实存在,此外无它物。
艺术特点:强烈的视觉冲击、秩序感、隐喻、仿真,设计师即是用这样的设计语言描绘出冷冰冰的极少主义景观。
极简主义对当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极简主义的景观设计在园林发展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通过对形式的追求,材料的处理以获得景观的本体,使设计回到光线、空间、场所和植物这些造园要素中。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的严肃面貌、工整的形式、与公共环境容易吻合的特征,都使它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欢迎,极简主义的景观设计必然有着持续的生命力。
但不可否认,极简主义的景观设计作品有其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
这些景观设计师喜欢采用大量无生命的材料来刻画几何体,形式减少到极致,完全取消人性化的创作,结果往往是沉闷不堪和毫无意义的。
因此我们必须以独特的风格来追求纯粹形式背后所传达的丰富内涵,在创作中付出加倍努力,激发更多的再创想象和联想,同时注重设计中的人性化,去创造我们这个时代极富特色的景观空间。
包豪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德国魏玛市的“公立包豪斯学校”(Staatliches Bauhaus)的简称,后改称“设计学院”(Hochschule fur Gestaltung),习惯上仍沿称“包豪斯”。
包豪斯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
以包豪斯为基地,20世纪20年代形成了现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派别──现代主义建筑,主张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以讲求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的学派。
包豪斯一词又指这个学派。
包豪斯提倡客观地对待现实世界,在创作中强调以认识活动为主,并且猛烈批判复古主义。
它主张新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全面认识生活,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并具有表现这个时代的能力为原则。
它认为现代建筑犹如现代生活,包罗万象,应该把各种不同的技艺吸收进来,成为一门综合性艺术。
它强调建筑师、艺术家、画家必须面向工艺;为此,学院教育必须把车间操作同设计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学生只有通过手眼并用,劳作训练和智力训练并进,才能获得高超的设计才干。
在教学方法上包豪斯认为指导如何着手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
教师必须避免把自己的手法强加给学生,而要让学生自己去寻求解决办法,同时强调设计中的集体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