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单的超全解读

合集下载

最全体检报告解读,超详细!看过的人都疯转!

最全体检报告解读,超详细!看过的人都疯转!

最全体检报告解读,超详细!看过的人都疯转!定期体检是一个好习惯,而面对着密密麻麻医学术语的体检报告单,大部分人却傻眼了,那复杂的医学术语实在让人费解。

“二度I形房室传导阻滞”这到底是在说什么?“无重要意义,必要时复查”这朦胧的表述,是让你复查还是不复查。

其实,体检报告一点也不复杂,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体检报告解读就知道了!1内科人体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都在内科体检范围之内,对许多疾病和体征,如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心律失常、心包炎、心肺功能不全、先天性心脏病、肝脾肿大、贫血、黄疸等有初步筛查和诊断作用。

检查项目1. 胸廓:有无异常胸廓,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及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等。

2. 肺与胸膜:了解呼吸音、有无罗音与炎症等。

3. 脉搏:次数是否正常,搏动是否规律。

4. 血压:测定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5. 心脏:及早发现心脏疾病。

6. 肝脏:通过触及肝脏的质地,可以了解肝脏的性质,在正常情况下,肝脏质软,慢性肝炎时质韧,肝硬化肝脏质硬,还通过有无压痛,肝脏是否病变。

7. 脾脏:是否肿大或肿大的程度,了解除无感染、充血、肿瘤等。

8. 肾脏:大小、硬度及移动度等,预防肾肿瘤。

9. 腹部:外型、软硬度、是否有包块等。

注意事项1. 体检前向医生告知病史以及目前疾病发展的情况,一定要如实回答,切勿漏报、瞒报;2. 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等慢性疾病患者,请将平时服用的药物携带备用,受检日建议不要停药;3. 检查前请先休息十分钟,方可进行;4. 女性不宜穿连衣裙;5. 请穿衣袖宽敞的衣服,以便抽血时将衣袖卷至肘关节以上;6. 听心肺、触摸腹部器官时,须平躺于诊断创伤,接送裤带,双腿屈曲,配合医生检查。

2外科外科检查是对一般情况(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营养情况)、甲状腺、浅表淋巴结、乳腺、脊柱、四肢关节、泌尿生殖器、肛诊与其它等等的一般检查。

系统的外科检查可以早期发现一些病症:如骨质增生、前列腺肥大、乳腺增生及腺瘤等;而一些常见的恶性肿瘤,往往也可以通过外科检查发现,如乳腺癌、直肠癌等。

健康体检报告解读范本如何解读健康体检报告的范本示例

健康体检报告解读范本如何解读健康体检报告的范本示例

健康体检报告解读范本如何解读健康体检报告的范本示例【引言】健康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目标,而体检报告是评估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

然而,对于非医学专业的人来说,解读体检报告可能会感到困惑。

本文将以范本示例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健康体检报告,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体检报告中的常见指标与结果。

【一、基本信息解读】在体检报告中,首先要注意的是个人的基本信息部分,如姓名、性别、年龄、体检日期等。

此部分内容对于识别报告归属人以及跟踪健康状况变化有着重要意义。

同时,还应注意医院或体检机构的名称和报告编号,以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二、血常规解读】血常规是评估人体血液状况的指标之一。

例示健康体检报告中的血常规结果如下:- 血红蛋白(Hb):13.5 g/dL (正常范围:11.5-15.0 g/dL)血红蛋白是血液中携带氧气的主要成分,该数值即为本次检测结果。

此范本示例中的结果在正常范围内,说明血红蛋白水平正常。

- 白细胞计数(WBC):6.4 单位(正常范围:4.0-10.0 单位)白细胞计数反映了人体免疫系统的活跃程度。

本次检测结果表明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内,提示免疫系统较为健康。

- 血小板计数(PLT):220 单位(正常范围:150-450 单位)血小板计数与血液凝固功能息息相关。

本次检测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正常,表示血液的凝血功能较好。

【三、血脂指标解读】血脂指标是评估心血管系统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例示健康体检报告中的血脂指标结果如下:- 总胆固醇(TC):5.4 mmol/L (正常范围:3.6-5.7 mmol/L)总胆固醇是衡量血液中胆固醇总量的指标。

本次检测结果显示总胆固醇在正常范围内,暗示胆固醇水平正常。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2 mmol/L (正常范围:<3.4 mmol/L)LDL-C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本次检测结果中LDL-C 水平在正常范围内,说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正常。

体检报告单的超全解读

体检报告单的超全解读

体检报告单的超全解读体检报告单是医生经过一系列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后得出的综合评价结果。

它是体检的核心内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下面,我将从不同维度解读体检报告单。

一、个人信息体检报告单首先包括个人相关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体检日期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将报告与特定个人相关联。

在解读时,需要确认个人信息的准确性,以免造成误解或混淆。

二、临床检验项目1.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是体检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包括血常规、生化指标等。

在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可以反映出机体的新陈代谢状况和免疫功能。

而生化指标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等则可以反映出各器官的功能状态,如血糖偏高可能提示糖尿病风险,肝功能异常可能暗示肝脏疾病等。

2. 尿液检查尿液检查项目主要包括尿常规和尿生化,其通过检测尿液中的PH值、比重、蛋白质、糖、白细胞等指标来评估肾脏功能和泌尿系统的状况,有助于发现肾脏炎症、尿路感染、糖尿病等问题。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X光检查、超声波检查、CT检查、MRI检查等。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观察身体内部器官的结构、形态、大小和位置,从而发现肿瘤、结石、炎症、损伤等情况,对于肺部、胸部、腹部、头部等疾病的筛查和诊断有着重要的作用。

4.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是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情况来评估心脏功能是否正常,包括心率、心律、心肌缺血、心肌损伤等。

它对心脏病、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疾病的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解读重点1. 正常值范围在解读体检报告时,首先需要了解每个项目的正常参考范围。

对于某项指标而言,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都可能意味着潜在的健康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而有些项目的正常范围会根据年龄、性别、生理周期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在解读时需要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2. 异常指标对于异常指标,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体检报告单的超全解读

体检报告单的超全解读

体检报告单的超全解读体检报告单是医生根据对患者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的结果所作出的一份结论性文件。

体检报告单对于患者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预防疾病的发生以及早期发现疾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对体检报告单的超全解读,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报告单的内容。

报告单包括基本信息、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四个部分,我们将分别对每个部分进行解读。

1.基本信息:此部分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和体检日期等个人信息。

患者应仔细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因为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2.体格检查:此部分是医生对患者进行的详细的身体检查。

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等常规指标,以及对各个系统(如心脏、肺部、肝脾等)的触诊、听诊和视诊等检查。

医生会根据体格检查的结果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例如是否存在高血压、心脏疾病或其他系统的异常。

3.实验室检查:此部分是通过采集患者的体液(如血液、尿液、粪便等)进行的实验室分析。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尿常规等。

这些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器官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感染、炎症或代谢异常等。

在解读实验室检查结果时,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结果数值:报告单中一般会标注正常参考范围,患者应比较自己的结果与参考范围进行对比。

如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正常参考范围为4-10×10^9/L,如果患者的结果超过或低于这个范围,则可能存在感染或其他疾病。

b.标注异常:报告单中会将异常结果标注为“阳性”或“异常”。

患者需要与医生进一步沟通,了解具体异常代表的意义,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进一步检查。

c.高低值分析:有些检查指标有高低值分析,即将结果与最高和最低值进行比较评估。

患者应注意这些指标是否接近上限或下限,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关注和治疗。

4.其他辅助检查:此部分包括X光、超声、心电图等对特定部位进行的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内部器官的异常情况,例如肺部感染、心脏疾病等。

最全体检报告、化验单指标解读(32项)

最全体检报告、化验单指标解读(32项)

最全体检报告、化验单指标解读(32项)面对满满都是医学术语的体检报告单、化验单,很多人都傻眼了,因为看不懂那些复杂的医学术语。

比如“窦性心律不齐”到底是在说什么?血压怎么测、尿常规是查什么的、脑血管病有什么先兆、肿瘤筛查重要吗……测血压一、测血压血压是衡量我们身体状况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可能有些人还不知道,血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会随着年龄、体型、生活习惯以及身体状况的变动而变化的~血压过低过高(低血压、高血压)都会造成严重后果。

1、血压过低,会使身体各部分的营养、氧气供应不足,产生眩晕、无力,甚至晕厥,同时也会增加卒中风险;2、血压过高,过高的压力会伤害各个器官组织,包括血管、心脏肾脏等,也会增加卒中风险。

人的血压不是一直稳定不便,在一天之内会有所变化,在一生之内也有所变化,而且男性和女性的血压也会有所区别,下面是我们给大家送上的各年龄血压对照表:各年龄正常血压参考值正常人血压在一天里,不同情况、不同精神状况及不同姿势血压也不一样,这些尿液是身体的排泄物,能直观的反映人的身体状况。

医学上建议定期进行尿液检查,如果发现相应指标存在问题,可以及时的做出相应的调整或者治疗。

我们大部分都有做过尿常规检查,但一般都不明白做尿常规有什么用,尿常规检查其实就是为了解肾脏的情况和改变、其他器官的疾病对肾脏功能有无影响、药物治疗对肾脏有无影响、观察治疗效果等。

因此尿常规检查是需要经常观察的一项指标。

尿常规检查一般包括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比重、酸碱度、尿胆红素、尿胆原、亚硝酸盐、红细胞(潜血)和白细胞。

指标分析心电图是检查心脏的电活动,只能是对一些影响心脏电活动的心脏病有诊断注意事项血脂检查主要是对血液(血浆)中所含脂类进行的一种定量测定方法。

我国有高达1.6亿人患有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脑卒中、冠心病等严重疾病的“元凶”,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尽管近年来人们对血脂这一名词并不感到陌生,但大多数人还是对自己的血脂状况缺乏清楚的认识。

体检报告单的超全解读 -回复

体检报告单的超全解读 -回复

体检报告单的超全解读-回复体检报告单是人们进行体检后所得的一份结果汇总,记录了个体在某个时间点的身体健康状况。

而了解体检报告单对我们来说,可能会有很多的疑问,比如报告单上那些一串串的奇怪的指标都代表什么意思,这些指标的正常范围是多少,等等。

因此,下面我将从常见的几个方面逐步对体检报告单进行解读。

首先,对于体检报告单上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体检日期等,我们需要仔细核对是否正确。

这些基本信息的准确性对于后续的解读很重要,因为结果的判断会基于个体的基本特征,如年龄、性别等。

接下来,我们关注体检报告单中的血液常规指标。

血液常规指标是评估一个人身体整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指标有血红蛋白、血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解读,可以判断个体的贫血状况、血液粘稠度以及免疫功能等情况。

正常值的范围是通过大量健康人群的统计平均值得出的,一般是在报告单上附有相应的参考范围。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体检报告单中的肝功能指标。

肝功能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常见的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血清蛋白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肝脏受损程度、肝功能代谢能力以及胆道通畅情况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解读,可以判断个体是否有肝脏疾病或者肝功能异常。

一般来说,正常值的范围也是通过大量健康人群的统计平均值得出的。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体检报告单中的肾功能指标。

肾功能是评估肾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常见的有肌酐、尿素氮、尿酸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肾脏排泄代谢能力、排毒功能以及尿液浓度等情况。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解读,可以判断个体的肾功能是否正常。

同样,正常值的范围也是通过大量健康人群的统计平均值得出的。

最后,还有一些其他常见指标需要我们关注,比如血糖、血脂等。

血糖是评估糖尿病风险的重要指标,通过测量空腹血糖或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水平,可以判断个体是否存在糖尿病或糖代谢异常。

血脂是评估心血管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

深度解读体检报告

深度解读体检报告

深度解读体检报告体检报告是反映个人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正确解读体检报告对于了解自身健康状况、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深度解读体检报告的几个方面:1. 体检报告中的正常范围:体检报告中的各项检查结果,如血压、血糖、血脂等,都会有正常范围。

如果检测结果在正常范围内,说明你的身体状况在这些方面是健康的。

但要注意,正常范围并非绝对安全,仍需关注身体异常信号。

2. 体检报告中的异常结果:如果体检报告中出现异常结果,如血糖偏高、血压偏低等,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相应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

3. 体检报告中的阳性结果:阳性结果通常表示检查项目中存在异常物质,如尿液中检测到蛋白质。

这可能意味着患有某些疾病,如肾脏疾病、心力衰竭等。

需根据实际情况,听从医生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4. 体检报告中的阴性结果:阴性结果表示检查项目中未检测到异常物质,但并非绝对正常。

仍需关注身体异常信号,并定期进行体检。

5. 体检报告中的提示和建议:部分体检报告后会附有医生针对个人健康状况的提示和建议。

要认真阅读并遵循这些建议,如调整饮食、增加锻炼、定期复查等。

6. 综合评估体检报告:需将所有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了解整体健康状况。

如有必要,可咨询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7. 关注体检报告中的异常指标:即使体检报告整体结论正常,也应关注报告中出现的异常指标。

如持续存在的异常指标可能预示着潜在的健康问题,需及时就医检查。

8. 定期体检:体检报告只能反映某一时间点的学习状况,不能保证永远正常。

因此,定期进行体检有助于及时发现身体问题,维护健康。

总之,深度解读体检报告需关注各项检查结果的正常范围、异常情况、阳性结果、医生建议等多方面。

正确理解体检报告,及时发现和预防疾病,为个人健康提供保障。

如有必要,可以向专业医生咨询,制定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案。

体检报告单的超全解读

体检报告单的超全解读

体检报告单的超全解读
体检报告单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它记录了我们身体健康的各种指标和数据,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在进行体检后,我们经常会收到一份体检报告单,但是这份报告单往往涉及很多专业术语和数据,让人有些不知所措。

本文将从解读体检项目、常见指标、异常值处理等方面,对体检报告单进行超全解读。

我们将详细解读体检报告单中常见的各项指标,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乙肝标志物、肿瘤标志物等。

针对每一项指标,我们将解释其意义和正常范围,介绍异常值可能的原因和应该如何处理。

我们还会对体检报告单中常见的专业术语进行解读,比如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尿蛋白、谷丙转氨酶、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乙肝表面抗原、癌胚抗原等。

这些术语往往是医学领域的专业术语,有些人可能并不了解其含义,我们将对其逐一进行解释。

还将介绍体检报告单中的一些常见异常值的处理方法,比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

我们将详细解释这些异常值对身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方式来进行调整和治疗。

在全面解读体检报告单的基础上,我们还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方法,包括饮食、运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建议。

这些建议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持健康,降低患病风险。

本文将提供一份超全的体检报告单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健康状态,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同时也将提醒大家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预防疾病,促进身体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检报告单的超全解读整理了20个体格检查的常规项目,为您一一解读那些指标的含义,同时介绍了各项体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测血压正常的血压是血液循环流动的前提,血压过低过高(低血压、高血压)都会造成严重后果,血压消失是死亡的前兆,这说明血压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指标分析正常血压收缩压140--90mmHg,舒张压90--60mmHg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 或舒张压≥90mmHg低血压收缩压≤90mmHg 或舒张压≤60 mmHg注意事项正常人血压在一天里,不同情况、不同精神状况及不同姿势血压也不一样,这些人为的因素影响,不是病态。

所以,在测血压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在测血压前,先平静坐片刻,使精神安静下来。

⒉情绪紧张和激动之后不马上测血压。

⒊剧烈运动之后和劳动之后不马上测血压。

⒋测量时坐正,把上衣一侧袖子脱下,不要卷起紧的衣袖,手臂平放,手心向上,上臂和心脏在同一水平位上,肌肉要放松。

如果是卧位,也要使上臂和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不能过高或过低。

⒌测血压时精神不要紧张,不要屏住呼吸,因为屏住呼吸可使血压升高。

2、五官科检查五官科检查是体检中不可缺少的,因为眼耳口鼻等是重要的器官,也很容易出现疾病,如白内障、听力下降、鼻咽癌等等,如果通过体检能发现,就能立即给予治疗,防止延误病情。

检查项目眼视力:了解眼近视的深度。

结膜:睑结膜、球结膜是否有炎症、出血、丘疹等。

角膜:注意透明度,有无白斑,溃疡等。

巩膜:注意有无黄疸,脂肪沉着。

视网膜(眼底):有无变性、出血、萎缩、脱落等。

辩色力:了解有无色盲、色弱。

耳耳:简易听力检查。

耳廓:外观有无外伤、畸形。

外耳道:有无炎症、肿物、分泌物、畸形等。

鼓膜:有无外伤。

乳突:有无压痛。

鼻鼻前庭:有无肿瘤的产生。

鼻中隔:有无弯曲、畸形。

上、中、下鼻道:有无炎症、肿物、分泌物、畸形等。

上、中、下鼻甲:肿物、畸形等。

副鼻窦:有无炎症、分泌物、压痛等。

口唇:颜色、外观等。

牙:有无缺失、损坏、义齿、蛀牙。

牙周:有无发炎、出血、溃疡、萎缩等。

腺体:有无发炎。

口腔黏膜:有无发炎、出血、溃疡、白斑等。

舌:观察舌质,舌苔。

喉扁桃体:有无充血,肿大,溃疡等。

咽峡:有无充血,溃疡等。

咽后壁:有无充血,肿大,溃疡等。

会厌:有无充血,肿大,溃疡等。

喉部:有无充血等。

3、心电图心电图(ECG或者EKG)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查之一,是冠心病诊断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诊断方法。

应用广泛,范围包括:1.记录人体正常心脏的电活动。

2.帮助诊断心律失常。

3.帮助诊断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判断心肌梗死的部位。

4.诊断心脏扩大、肥厚。

5.判断药物或电解质情况对心脏的影响。

6.判断人工心脏起搏状况。

术语解读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

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

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

窦性心律在人体右心房上有一个特殊的小结节,由特殊的细胞构成,叫做窦房结。

窦房结每发生1次冲动,心脏就跳动1次,在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是唯一正常的心律,其他的比如房性的、交界性的都是不正常的。

左心室高电压代表心室除极时间增长,主要是由于心室壁增厚导致,临床上以高血压、冠心病病人多见。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见于无心脏病的健康人。

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者也不一定有广泛的心肌损害,如不伴有其它器质性心脏病,常无重要意义。

ST 段改变心肌缺血/心肌损伤、急性心梗、急性渗出性心包炎、变异性心绞痛等。

T波改变轻度升高一般无重要意义,如显著增高则可能为心梗超急性期、高血钾;低平/倒置可能为心肌损伤、心肌缺血、低血钾等;T波明显倒置且两支对称,顶端居中(冠状T波) 有可能急性心梗、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左室肥大。

HR即心率,心脏每分钟那个跳动的次数,如HR64就是心律64次/分。

窦性心律不齐指心律随呼吸出现周期变动,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屏气或活动后心律不齐现象常消失。

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无重要临床意义,出现窦性心律不齐的人不必因此而顾虑重重。

早搏指在心电图中的两个大波之间出现了其他较大的波,干扰了正常的波间距,波间规律被破坏。

引起早搏的原因很多,如情绪激动、饱餐、过于劳累、吸烟饮酒等,患各种心脏病时也常出现早搏。

注意事项检查前应安静休息5分钟左右,不能在跑步、饱餐、冷饮或吸烟后进行检查,这些因素都可以导致心电图异常,从而影响对疾病的判断。

作饱餐试验及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检查前,当日还应禁食。

4、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是研究肾脏功能的实验方法。

常用尿液显微镜检查和化学检查以及血液的某些化学检查等指标来衡量肾功能的变化。

指标分析注意事项1. 做肾功能检查最重要的一项是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前要空腹,不要喝水不要吃东西不要吃药。

要送检的尿液标本很重要,以下就教您如何正确收集尿标本!2. 留取晨尿:尿常规检查一般留取晨尿检测最为适宜。

晨尿是指早晨起床时第1次小便,相对较浓,尿中的有形成分要比白天稀释的尿液为多,比较容易发现尿液的异常,也可避免饮食、饮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3. 留取的尿液标本应在1小时内送检:以免因酸碱度的变化影响尿中的有形成分,如红、白细胞的破坏或皱缩变形;特别是做尿红细胞显微镜检查时,新鲜的尿液标本才符合要求。

4. 最好留取中段尿做尿常规检查:以避免尿道口炎症、白带等物污染尿液影响检查结果。

留取中段尿的方法是在留小便时,先排掉前一段小便,留取中间的一段,最后一段小便也不排入。

5. 12小时、24小时尿液留取:12小时尿一般是留晚7-晨7时的小便,到晚上7时先将小便排尽弃去,然后将晚7时后的小便留置在容器内,一直留到次日晨7时尿为止。

24小时尿留取,首先弃去起床时的尿(早晨7时),将7时以后的尿留置在容器内,一直留到次日晨起床7时尿为止。

记录12小时或24小时尿总量(或秤尿的重量)后,将尿搅匀,留一小瓶(50-100ml)尿样本送检。

6. 女性月经期一般不宜留取小便送检:以免经血混入小便,造成血尿的假象。

5、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18.5-24.9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健康体重的BMI指数为18.5-24.9,BMI在25-28之间属于体重超标,超过28即为肥胖症。

指标分析最理想的体重指数是22。

人体生长发育最快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出生到2岁,又叫快速生长期。

出生后的头三个月是人体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第二阶段:从2岁到青春期开始,也称稳定生长期。

这个时期的生长速度相当稳定,每年长高4-5厘米。

第三阶段:青春期,一般要持续4~5年。

女孩的青春期蹿长大约在11岁左右,以每年5~7厘米的速成度生长。

而男孩的青春期蹿长则大约在13岁左右,以每年7-9厘米的速度生长。

以上三个阶段的身高增长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包括内分泌(生长激素、甲状腺素、性激素等)、营养、生活环境和方式及遗传因素等。

注意事项1、供给充足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青少年生长发育的最佳“建筑材料”,不仅要保证蛋白质的数量,还要讲究质量。

动物性食品,如鱼、肉、蛋、奶类所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齐全,营养价值高,应保证供给和需要。

2. 供给丰富的钙质。

添加适量钙质和鱼肝油,对增长身高也有好处。

多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因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使皮肤中的脱氢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3,从而有助于钙的吸收。

3. 少吃糖。

糖吃多了易影响的食欲,进食量减少,影响营养素的吸收。

而且糖在体内代谢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和乳酸增多,需要碱性的钙来中和,钙的消耗量增加,必然影响骨骼的生长。

4. 吃好早餐。

早餐要吃饱吃好,因为如果不吃早餐,机体为了供给上课用脑及活动的能量消耗都得动用体内储备的蛋白质。

长此下去,会因缺乏蛋白质而影响生长发育及身高。

6、尿常规医生收集患者的尿液,通过检验科对尿液的分离检查,测定尿液各种成分的量是否超标,判断病人是否患上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疾患、流行性出血热等导致尿液改变的疾病。

指标分析注意事项1. 容器必须清洁:一般采用医院提供的容器。

2. 防止采集标本时被污染:女性应避开月经期,以防影响结果,最好能在检查前一天清洁阴部,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如果采集时有异物掉入,要重新取样。

3. 取中段尿:一般尿液检查须弃头尾,避免干扰,如有特殊要求医师会说明。

4. 采尿时间:一般尿常规检查可于任意时间,最好是刚采到的新鲜尿液。

做尿细菌培养、尿糖、尿蛋白、尿胆酸或妊娠检查均以清晨第一次尿为最佳。

5. 近日服用药物情况:如服用维生素C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应向医师说明。

7、X光透视X光透视是指病人置于X线管与荧光屏之间的直接检查。

常做的X光检查有:胸部X光和消化道造影。

检查项目胸部X光:主要检查肺部、心脏、主动脉、纵膈以及胸腔内骨胳等疾病。

消化道造影:检查胃、食道、小肠、结肠等粘膜的构造、形状及蠕动的情况,还可以发现息肉、溃疡及消化道的肿瘤等疾病。

注意事项1、普通体检进行的X射线照射,成年人每年不超过一次。

中老年人的防癌检查,每年最好也应控制在一次以内。

2. 青少年照X射线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如果直接照射下腹部和性腺容易造成成年后不孕不育,小儿骨髓受照射后患白血病的危险性要比成人大,因此青少年体检时不需把X检查列为常规检查。

3. 女性孕期X线照射可能引起胎儿畸形、新生儿智力低下、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缺陷,因此孕期尽量不要做X射线检查,因检查疾病原因而必需要做的,整个孕期最好不要超过两次。

4.如治疗诊断要求必须做X射线检查,应穿戴铅保护用品。

应对非受照部位,特别是性腺、甲状腺等对X射线反应敏感的部位进行防护,穿戴防护设备,在接受检查时可主动向医生提出。

5. 检查时,受检者必须去除胸部一切可以造成阴影的物品,如贴敷的药膏、胶布、项链、胸部口袋内的物品,妇女的头发应盘高。

6. X射线机处于工作状态时,放射室门上的警告指示灯会亮,此时候诊者,一律在防护门外等候,不要在检查室内等候拍片。

患者没有特别需要陪护的情况下,家属不要进入检查室内陪同,以减少不必要的辐射。

8、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在于探测肝脏有无疾病、肝脏损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断预后和鉴别发生黄疸的病因等。

常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指标了解肝功能,如蛋白质代谢功能试验、胆红素代谢功能试验、肝脏染料排泄试验以及各种血清酶检查。

指标分析注意事项1. 肝功能检查前一天晚餐应避免饮酒,不要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晚上9点后不要再进食,检查当天不能吃早餐、不能喝水。

肝功能检查应为空腹时抽血,空腹时间一般为8~12小时。

2. 肝功能检查当天早上不能进行体育锻炼或剧烈运动,应到医院后安静休息20分钟后再抽血化验。

3. 尽量避免在静脉输液期间或在用药4小时内做肝功能检查,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最好在做肝功能检查前3~5天停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