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版大头详解

合集下载

袁大头民国三年版主要版别概览

袁大头民国三年版主要版别概览

袁大头民国三年版主要版别概览民国三年版正版民国三年版正面是袁世凯的侧脸,上面写着“民国三年”。

“年”字后无“枣”字,其他年版在“年”字后有“枣”字。

三年版的“民”字有一个“点”,其他年版没有“点”。

三年版有两种模具,旧模具和新模具。

旧模具有185个刃齿,新模具有170个刃齿。

铸造量大,为普通流通版。

铸件少的版本1.“O”版也就是嘉禾纹有一个“O”字形的铭文,嘉禾结带处有一个横“8”字形,左上带孔有一个很小的“O”形圆圈,领口处袁翔的下巴没有封住。

,肩章更宽,五颗星更显眼。

O版分为普通O版、横版带“华”字大肩章O版、长叶修版小肩章O版、小肩章O版带长叶修一开壳版、O版肩章配长叶修护一版、O版(中肩章/小肩章)直篷版、O版大肩章直篷版、O版中肩章实心O版,O版中号肩章无O版,O版大肩章凸粗O版,O大肩章版透心O版,O版大肩章双O版,O版实心O(撕裂版),O版三角圈,O版三角圈(睁眼版),O版三角圈“圈”不是印章,O版三角圈带“华”字横,O版三角圈错配中间肩章,O版小环保局ulet(没有 O 的 O 版本)。

2.粗略版。

袁的头发浓密而卷曲。

嘉禾结带不形成纵横“8”结,嘉禾结带右束处形成不规则圆形。

3.三角版。

这枚钱币背面圆字中的“嘴”字形成“△”字形,其他版本为“开口”。

4.打开shell版本。

这枚钱币“元”字的“北”字底线与竖笔不相接,形成“开壳”。

这个版本的袁氏肩章有明显的条纹,袁氏的眼睛从上到下有一条直线,俗称“睁眼”。

此功能在其他版本中也没有。

5.投《甘肃》二字版。

此币为甘肃兰州造币厂,沿用民国三年版旧款。

元像左右两侧铸有“甘肃”二字。

其余的与 open shell 版本相同。

6.签名版。

此钱稀有,天津造币厂曾试铸样币,但未流通。

钱币元像右侧刻有竖线英文字母“L.GioRGi”,是外国在华造币专家意大利雕刻师“Lorge-George”签名的缩写。

7.“T”字边,鹰洋边。

这两种钱币都是稀有的,是天津造币总厂铸造的样币。

银元袁大头的版别、暗记、成色

银元袁大头的版别、暗记、成色

民国二年十月十日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民国三年开始铸制“袁大头”银币(以下简称“大头”),直至民国十六年五月北伐胜利后停铸。

当时就财政部天津造币总厂(各年份都有铸造)每日生产三十万元,加上南京(仅三年)、武昌(三、九年)、杭州(八、十年)、广东(仅三年)、奉天(沈阳,仅三年)、安庆(仅八年)、南昌(仅九年),以及甘肃、云南、海南、山东、康定、成都及重庆造币分厂(局)等地方的生产,可见大头的生产量史无前例,加上军阀混战私铸甚多,故大头版别极为丰富,暗记多彩纷呈。

在解放初期,中央人民政府考虑部分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使用习惯,又铸造了一些大头。

所以,大头的生产时间最长,生产量最大,流通时间最长,版式最多。

因此,大头的收集与研究在银币收藏中是难度最大、研究最为深奥的币种。

下面按版别、暗记、成色三个方面浅谈。

版别三年版有老模和新模两种模具,老模具为185道边齿,新模具为170道边齿。

一、齿版别1、边齿有直齿边、橄榄齿边、疏齿边、密齿边、粗齿边、细齿边、鹰洋边、“T”字边、无齿边(光边)、异齿边。

2、边沿有宽边、窄边,有平边、高边(私版主要特征之一)。

3、内齿有直齿、曲齿、圆齿、小齿顶珠、大齿背珠、缺齿、长城型齿、花齿、异齿。

小齿顶珠又分上顶珠、下顶珠,按珠数量又分几齿珠,大齿背珠又分几齿珠。

二、属性版别1、中央版。

民国初年的中央政府在北京,因为其前后相继的统治者都出自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系统,所以又称北洋政府,天津造币局是北洋政府的中央制币机构。

各地沿用了天津造币局的版模,也统称为“天津版”。

在天津的版模流传、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磨损、开裂,但是版模难得,怎么办呢?就靠修改改模版。

“断笔民”等应当就是这样产生的。

“断笔民”断一笔、两笔、三笔的都有,凡是断一笔的,总是最下面的一横,然后依次往上,不知为何。

2、地方版⑴甘肃版。

仅三年,甘肃版的特征就是袁像明显头大脖子粗,背面圆字“开口贝”。

曲笔民的两面的内齿细长,明显与普通甘肃版的粗短不同,尤其是“民”字,最左边一竖,写法奇特;去字版是甘肃加字到普通甘肃版之间的过度版本,保留了一些甘肃加字的特征。

袁大头

袁大头

袁大头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之职,后又成为正式大总统。

当时,为了巩固国内政局稳定,发展民族经济,也为“制宪”和“称帝”作准备,于是毅然决定在全国“统一币制”。

最新新闻浙江:老屋挖出128枚“袁大头”或将充公浙江开化县何田乡田畈村的汪大爷家中,挖出了128枚“袁大头”。

突然冒出横财,汪大爷的侄孙、现房主詹某以及给汪大爷养老送终的村委会,都介入争夺并引发官司。

15日下午,开化县法院巡回法庭的审判车开进村中,开庭审理了此案。

法院审理后认为,本案中所诉争的银元是隐藏物,该隐藏物不因其所藏匿的房屋的转让而转移所有权,无论是谁掘获银元,银元仍应当归埋藏人所有,或由其法定继承人依法继承。

最后,...详情内容来自中文名袁大头时间1914年背景袁世凯出任大总统政府北洋政府相关《国币条例》国家中国目录1详细信息2历史意义3主要版别4鉴别方法▪方法▪妙招5常见假币▪铜版银币▪铅版银币▪夹版银币▪改小银币▪砂版银币▪洗版银币▪私版银币▪镀银银币▪改版银币▪真银假币▪伍元假币1详细信息1912年4月袁世凯出任大总统。

北洋政府鉴于当时铸币、纸币十分复杂,流通的中外货币在百种以上,规格不一,流通混乱,折算繁琐,民众积怨,同时也想借助货币改制以解决军费问题,便决定铸发国币。

袁世凯为了提高自己的统治地位,趁机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袁大头”由此而来。

1914年2月7日,袁世凯以大总统令形式公布了《国币条例》及《国币条例施行细则》,规定国币种类有银币4种(壹圆、中圆、贰角、壹角)、镍币一种(五分)、铜币五种(二分、一分、五螺旋钢管厂家厘、二厘、一厘)。

国币以壹圆银币为主币,总重量为库平七钱二分(26.86克),含纯银六钱四分八厘(23.9024808克),以银九、铜一(后改为银89,铜11)铸造。

正面镌袁世凯侧面头像及发行年号,背面铸嘉禾纹饰与币值。

《国币条例》公布同年先在天津造币厂铸造“袁大头”壹圆银币,后在南京、广东、武昌等造币厂陆续铸造。

袁像民国三年O版

袁像民国三年O版

袁像民国三年O版“袁大头”除金额差别之外,形制统一,重量为七钱二分,银九铜一(后改为银占89%),在”国家信用“的背书下,”袁大头“迅速取代清代“龙洋”,成为国内的唯一通用货币。

袁像民国三年O版此币图案与普通袁大头银币一样,惟一的差别是背面交叉嘉禾的束带中有一个很??小的O字。

1951年,中国人民银行指示,为稳定和发展部分边远及少数民族地区的金融形势,繁荣当地经济,沈阳造币厂又先后铸造了两批袁大头壹圆。

这两批银币就是"O"记袁大头和"O"记三角圆大头,数量不会很多,因为随着国内局势好转和人民币信誉的稳固,已经不需要用银币去支援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数量尽管不多,现在也应有一定数量存在民间。

但事实是,"O"记银币和"O"记三角圆都已经少见了,特别是"O"记三角圆更少,是因为这些解放后铸造??的银币没被老百姓隐藏,以后都被中国人民银行收兑了。

沈阳造币厂建国前后生产的这三种银币,以"O"记三角圆最为精制。

特点是:1、肩章和领口经过修饰后更加清晰大方。

2、头像立体感好,头发眉毛胡子都能看到发丝。

3、眼睛双眼皮刻画清晰,眼睛中有细线晶光。

4、边齿和内齿强劲有力,毫不含糊。

总之,"O"记三角圆袁大头壹元是所有三年大头中最漂亮??的品种。

银元是舶来品,起源于15世纪,始铸于欧洲,俗称“洋钱”“花边钱”或“大洋”。

它初入中国,大约是在明朝,但大量流入,则在清乾隆年间以后。

市面上有像三帆银币、竹子银币、甘肃造袁大头等一些发行较少的银元。

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存世最多的银币品种可数袁世凯头像银币,俗称“袁大头银元”。

为什么袁大头能够处于一个上涨的状态呢,其实这两年虽然说有疫情的影响,但是电商时代网络时代在不断地发展,所以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袁大头。

因此也有一些新人加入了收藏市场,也正是这个时候,很多老收藏家也对袁大头进行的炒作,其最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挣钱,让自己手里的袁大头能够有更好的增值。

袁大头版别大全

袁大头版别大全

大头版别(一)所谓的袁大‎头银圆是正‎面镌有袁世‎凯侧面像、背铸嘉禾图‎银圆的俗称‎。

它是民国北‎洋政府19‎14年(民国三年)二月公布的‎《国币条例》所确定的国‎币,在中国银元‎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袁大头银圆‎的产生背景‎清末,朝廷对外不‎能抵御外国‎列强的侵略‎,外国币在中‎国行用,失去了货币‎自主权。

对内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权‎日益削弱,各省地方长‎官为增强各‎自的财力及‎扩充军事力‎量也纷纷制‎造和发行货‎币,货币金融十‎分紊乱。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令江南造币‎厂归财政部‎管理,主张把铸币‎权集中于中‎央政府,并着手定币‎制。

不久,袁世凯在中‎外反动势力‎扶植下,迫使孙中山‎于民国元年‎四月一日让‎位,故币制问题‎未及整顿。

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后,有3个原因‎促使北洋政‎府实行币改‎:一是孙中山‎虽辞去临时‎大总统,但出于救国‎救民之心,于1912‎年8月24‎日应袁世凯‎之邀,进京与袁世‎凯先后谈话‎13次。

同年12月‎3日孙中山‎发出“创议钱币革‎命,对抗沙俄侵‎略”的通电。

二是北洋政‎府的国务总‎理熊希龄、农商总长张‎謇等鉴于当‎时铸币、纸币十分复‎杂,在市场上流‎通的中外货‎币在百种以‎上,而且各有各‎的流通范围‎,规格不一,折算繁琐,对收税、发饷、交换都有不‎便,市面恐慌,民众积怨,也主张实行‎币改。

三是袁世凯‎为了解决军‎费,也需要借助‎于货币,并趁机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来提高他的‎政治地位。

民国元年七‎月十五日,北洋政府设‎立了币制委‎员会,专门研究和‎拟定币制改‎革方案。

民国二年一‎月十四日,又拟定了币‎制委员会章‎程并调整了‎组成人员。

经过一段时‎间的热烈争‎论,熊希龄内阁‎于1914‎年1月17‎日提出了银‎本位制统一‎币制方案。

本位可供选‎择者有四,即金银复本‎位、金本位、金汇兑本位‎、银本位。

1914年‎2月7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国币条例》及《国币条例施‎行细则》,其要点是:国币铸发权‎专属于政府‎。

“袁大头”银币版别考略

“袁大头”银币版别考略

“袁大头”银币版别考略早在1999年,山东周传芳就对袁像嘉禾银币(简称“袁大头”,下同)版别进行过研究,很有见地,通俗易懂,并阐述了各版别的基本特征,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促进了“袁大头”版别的研究与收藏。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收藏“袁大头”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一些新的版别,现予以介绍如下:一、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1.普通版。

该银币正面为袁世凯侧面头像,上端为“中华民国三年”,背面为“壹圆”币值和嘉禾图案,周边为185道线(后铸有170道线),胸前周边设有暗记(即少一短线),边齿。

多见。

2.鹰洋边。

区别在于边形与墨西哥鹰洋的边形相同,俗称“鹰洋边”。

该币为试铸币。

罕见。

3.T字边。

区别在于边形为“T”字边形,俗称“T字边”。

该币为试铸币。

罕见。

4.签字版。

区别在于正面袁像的右侧有英文“L.Giorgt”字样。

罕见。

5.开口贝。

其主要特征为“圆”字贝开口,俗称“开口贝”。

因袁像眼中有一极短直线,好似眼睛睁着,故也称“睁眼币”。

胸前周边无暗记。

其银币成色较低,嘉禾较粗糙(图1)。

较多见。

6.甘肃加字版,图案与“开口贝”基本相同,主要特征是在袁像两侧镌上“甘肃”字样,俗称“甘肃加字版”(图2)。

甚少见。

7.O版。

主要区别在于“华”字为异书体,背面交叉嘉禾的束带中有一个很小的“O”字,俗称“O版”(图3)。

少见。

8.三角版。

主要区别在于银币背面“壹圆”二字笔画微肥,“圆”字中员上部像似一个三角形,俗称“三角版”(图4)。

少见。

9.三角O版。

图案与“三角版”相同,主要区别在于银币背面交叉嘉禾的束带中有一个很小的“O”字,俗称“三角。

版”(图5)。

少见。

10.断民版。

主要区别在于“民”字中间一横不连笔,形成断笔,俗称“断民版”(图6)。

少见。

11.勾点华。

主要区别在于繁体“华”字书写的第二笔为勾点,背面嘉禾一禾叶芒带勾,俗称“勾点华”(图7)。

少见。

12.提点华。

主要区别在于繁体“华”字书写的第二笔为“提点”故称“提点华”(图8)。

袁像大头银元版别大全——⑤O版三年

袁像大头银元版别大全——⑤O版三年

袁像大头银元版别大全——⑤O版三年收藏之乐:寻于山野,陶冶性情;觅于街市,处处惊喜;赏于藏馆,提升品位。

首先非常抱歉,有一段时间没有更新银元版别,许多朋友在私信里问我什么情况,向我催更。

由于前阵子一币商托我给他带了点货,所以就外出了几天,有惊喜也有惊吓,所幸的是不负众望,圆满交接。

下面为大家带来O版三年的一些版别,以便老铁们参考借鉴。

关于袁像大头O版三年版别系列的来历,多有解放战争后期所铸一说和军阀时期所铸一说,这里具体不做考究,也不再赘言。

O版三年版别数量众多但还是比较好区分的,其特徵一是O版三年中华民国的“华”字第二笔多为挑华;二是O版三年的正面人物发丝呈波浪状,比普通的三年头像发丝更为精细;三是O版三年背面的嘉禾右侧芒尖几乎都伴随着右勾芒一起出现。

O版一直以来也是比较受欢迎的大头银元之一,热度较高价值也不菲,通常一枚精品O版抵得上三枚以上的普品。

O版三角圆版——O版三角圆版比较容易与浅O三角圆混淆,该版主要特徵在于正面人物胸前缺一小内齿,眼睛睁大炯炯有神,“华” 字第二笔上挑;背面嘉禾麦穗右勾芒,嘉禾系缨带结内明显的O形暗记,“圆”字内呈闭合三角状。

O版三角圆版O版三角圆华有横版——O版三年华有横版别比较稀少,算得上是一大名誉品。

该版主要特徵在于正面人物胸前缺一小内齿,眼睛均为闭眼状,“华” 字第二笔上挑且内有一横,其文字有明显的修模复打现象;背面嘉禾麦穗右勾芒,嘉禾系缨带结内明显的O形暗记,“圆”字内呈闭合三角状。

O版三角圆华有横版O版普圆华有横版——O版普圆华有横版别容易与O版三角圆华有横进行混淆,其主要特徵在于正面胸前缺一小内齿,“华” 字第二笔上挑且华字内有一横;背面嘉禾麦穗右勾芒,嘉禾系缨带结内O形暗记,“圆”字为普圆。

O版普圆华有横版O版无O版——O版无O虽无特别惊喜之处,但相对于有O版,无O版更为稀少,容易被误认为挑华版。

其主要特徵在于正面胸前缺一小内齿,肩章稍小,发丝精细,“华” 字第二笔上挑;背面嘉禾麦穗右勾芒,结内无O形暗记。

民国三年袁大头版别详解(二)附图

民国三年袁大头版别详解(二)附图

民国三年袁大头版别详解(二)附图昨天讲了民国三年袁大头的一部分版别,今天一定把剩下的全部整理完,哪怕黑夜不睡觉。

三年大头O版这版银元是袁大头中重要的一个版别,建国初期,为和平解放西藏,为团结全国各少数民族,稳定边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局面和金融形式。

国家下令沈阳造币厂利用缴获的民国铸币模板,经过稍加修改铸造了三版民国三年袁大头,除了上一节讲的1949年铸造的三角圆外,还有1951年铸造的O版,和O版三角圆。

O版大头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背面嘉禾束带交叉的圈中,有一个暗记“O”,除此之外。

肖像、字体也与天津标准版不同,人像有肥实的感觉,耳垂尤其明显,很肥厚。

右眼睫毛模糊,几乎看不清,眼睛也眯成一条线。

肩章比普通三年来的精细、清晰的多,“华”字也与普通三年不同。

华字第二个点,向右上挑起。

这是独特的,其他版别没这写法。

背面嘉禾图案四点钟位置麦穗比普通三年多了一条芒线。

O版大头根据肩章大小,分为大肩章,小肩章,中肩章。

小肩章的肩章比较小,但是星比较大,头发精刻。

中肩章除了肩章比小肩章大一点外,头发也不同,比较粗。

大肩章就是肩章较大,星却是最小的。

O版大头“华”字写法也有两种特殊版别,一种是华无横,一种是华短横。

左无右短O版大头根据“O”标记,又可分为缺口O、椭圆O、穿心O、实心O、半O、凸O等等,“O”还有居左、居右,居上、居中、居下之分。

O版里面还可分深领,浅领、长叶、短叶、长芒、短芒、竹节花枝、嘉禾复打、T点年、蝌蚪年等等等等……一百以上的版别肯定是没跑,这些细微的差别,实在是有吹毛求疵之嫌,不一一细数了。

我再讲几个特殊的该记住的版别,大家别嫌我啰嗦。

O版三角圆,它也应该归于O版类,其特点是,除了有O暗记外,背面“圆”字的口,也是呈三角形,这版银元模版经过重新雕刻,图案清晰精制,头发、胡须、眉毛、根根可见,立体感强烈。

肩章和衣领清晰,比一般大头衣领要深,齿边和内齿强劲有力,历历可数。

O 版三角圆,也可分为睁眼和闭眼两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袁像民国三年O版大头,简称欧版。

目前所见O版,全都是中华民国三年的.O版图案与普通三年袁大头银币大体上一样,O版重量都在26.6-26.8克,与普通三年大头最显眼的差别是背面交叉嘉禾的束带中有一个很小英文字母的O字。

此外,人物的衣领,肩章,发丝也不同于普通三年。

关于O版产生的背景,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北洋军阀时期造:持有这个观点的泉友,主要依据是奥地利收藏家耿愛德所著的《中國幣圖說》载有0版而没有三角元,该书1954年出版,耿愛德解放前(1949年之前)在中国工作,解放后回国,根据当时在中国搜集的资料所整理的图说,里面已经有O版大头的记载,O记图文资料在1949年之前就已经整理出来,可见0版在解放前就已经存在.而三角元在耿愛德的《中國幣圖說》却无记载,依此来断定,三角元跟O 版不是同一时期的产物.三角元才是1949年后铸造的.二是解放后铸造:持有这个观点的泉友,主要依据是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

11月3日,中共东北银行接收造币厂,11月8日,东北银行沈阳支行成立。

东北人民政府选调曾在关内解放区制造过银币的周鉴祥,到造币厂主管制造银圆工作,造币厂成立银币科,筹备制造银圆。

1951年,中国人民银行指示,为稳定和发展部分边远及少数民族地区的金融形势,繁荣当地经济,沈阳造币厂又先后铸造了两批袁大头壹圆。

由于铸袁大头所用的机械和模具都是利用解放战争后期缴获的,所以在造币风格上也区别不大,只是为了区别旧政权的货币,特意添加O字暗记,该O字暗记主要是方便金融监管,防范反动势力对新生政权所铸过度货币的破坏.所见的O版及O 版三角圆,三角圆,三角圆浅O版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为什么新中国要重新铸造袁大头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要解决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这里要讲一点历史:在我国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用银元交易的习惯,他们一开始就拒绝使用人民币.所以建国初期,人民币在这些落后的地区根本无法推广,要争取民族团结,顾全大局,只能让少数民族同胞慢慢来接受使用人民币,而不能武力强迫使用人民币.在新旧货币交接的过程中,必须大量的银元来稳定少数民族地区的物价.因为白银流通一旦供应不足,物价就会飞涨,老百姓生活将更加痛苦,社会更加动荡.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的货币改革,必须首先用银元来平抑物价,然后再来按比例兑换人民币.但当时中央已经没有足够的银元可用,必须重新铸造一批新银元,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其二,是解决西藏问题.西藏解放前还是农奴社会,基本上是一个独立封闭的经济体制.内地货币唯一能在西藏地区被承认的就是银元,解放军进藏部队必须携带银元才能在当地购买生活物资.在当时复杂的外部环境下,要取得西藏的解放,解决银元紧张的局面.必须铸造一批银元急需之用.另外,由于西方列强的敌视封锁政策,人民币无法获得实际的国际地位,中国政府铸造的一批数量可观银元,途径尼泊尔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用于换取外汇.购买国家建设急需设备.关于解放初期的西藏货币,引用点资料:1951年4月12日,时任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的陈云签发中财委复西南财委请示电。

该复电称,藏币发行总额仅相当于银元280万元,数目甚小,故不急于推行人民币或另印纸币,继续使用银元。

关于停发停用藏钞的方案,1955年1月2日,达赖喇嘛向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作了汇报。

他在汇报时说:“过去西藏地方政府为了解决本身的财政问题发行藏钞。

由于时间长,发行数字大,逐渐贬值,造成了物价上涨。

今后随着两路通车,商业必定日趋发展,藏钞也将更加贬值,故拟停发藏钞。

但停发后地方政府本身的财政将收不敷支,每年约有六十至七十万银元的赤字,希国务院予以补助。

另外,过去发行约值四百万银元的藏钞,由西藏地方政府收回处理,但地方政府没有这笔财力,请国务院借给银元四百万元。

随着1954年青藏、康藏公路的通车,西藏与内地的贸易往来日趋扩大,人民币在市场上的流通越来越多。

1955年9月,经报请国务院批准,西藏财政经济委员会将昌都地区由使用银元改为人民币与银元混合流通市场,(40) 机关部门开支均使用人民币,人民币与银元的比价暂定为一枚银元兑人民币一点五元。

塔工地区以西仍以银元为主。

人民币由内部使用到公开始于1959年7月。

是年7月10日,西藏工委财政经济工作部发出通知,决定7月起在拉萨行使人民币,凡进藏干部战士职工工资,机关费用,藏回族职工工资,临时工工资全部发给人民币。

凡企业事业单位,营业单位一律从7月11日起改以人民币为计价单位,人民币与银元的比价调整为一枚银元析人民币一点五元。

7月11日,国营民族商业门市部开始营业,同时收进和付出人民币。

7月15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布告全区普遍发行使用人民币,要求自即日起,“全体商民人等切实遵照执行,不得有违,违者依法论处”。

布告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之人民币,为法定本位金,任何人不得拒绝收受和贬值使用”;“禁止任何人采取任何方式携带和私运人民币出入我国国境”;“银元(袁头)准许继续流通。

银元与人民币的比价暂定为银元一元值人民币一元五角”。

(44) 7月17日,西藏自治区筹委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做出了关于进行民主改革的决议。

7月22日,西藏工委向中央报告了关于收兑藏币办法的意见。

7月29日,中央批复同意西藏工委的这一意见,并根据使用人民币的初步反映情况,认为收兑藏币的时间,愈快愈有利。

1959年8月10日,拉萨、日喀则和那曲等地开始了兑换工作,设置兑换点或派兑换小组下乡收兑。

此次“限期收兑”,兑换时间一般规定为15天。

为防止已流出国外的藏钞和假藏钞继续流入,边境地区兑换时间一般规定为10天。

那曲地区牧民群众居住分散,规定了更长时间予以兑换。

为照顾农牧民群众,稍过兑换时间持纸币兑换者,查明情况一般也予兑换。

在兑换价问题上,硬币除十两镀银铜币超过兑换时间每枚折价一角三分外,其他均按原价继续兑换。

至10月底,藏币基本收兑完毕。

到年底,人民银行系统共收兑藏币1亿多两,用于收兑付出的人民币达200多万元。

这时,人民币在西藏发行流通后,仍允许“袁大头银元”继续流通,银行只收不放以回笼。

为统一币制,稳定金融,西藏自治区筹委会于1962年5月10日公布了《西藏自治区金银管理和禁止外币、银元流通暂行办法》(50)。

该办法规定,统一区内的币制,以人民币为本位币。

禁止金银、外币、银元计价行使流通。

取缔金银自由市场,禁止金银私相买卖。

允许人民储存金银、银元,并允许人民向中国人民银行按牌价兑换人民币。

这两批银币就是“O”记O版大头和“O”记三角圆大头,还有三角圆浅O和三角圆.数量不会很多,因为随着国内局势好转和人民币信誉的稳固,已经不需要用银币去支援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数量尽管不多,现在也应有一定数量存在民间。

但事实是,“O”记银币和“O”记三角圆都已经少见了,特别是“O”记三角圆更少,是因为这些解放后铸造的银币没被老百姓隐藏,以后都被中国人民银行收兑了。

沈阳造币厂建国前后生产的这三种银币,以“O”记三角圆最为精制。

特点是:1、肩章和领口经过修饰后更加清晰大方。

比一般的普通大头衣领深.2、头像立体感好,头发眉毛胡子都能看到发丝。

头发和胡须都被精雕过,非常深峻.3、眼睛双眼皮刻画清晰,眼睛中有细线晶光。

4、边齿和内齿强劲有力,毫不含糊。

总之,“O”记三角圆袁大头壹元是所有三年大头中最漂亮的品种O版的分类: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O版小肩章,O版中肩章,O版大肩章,O版三角圆。

其中,O版小肩章目前手上有39个版,O版中肩章24个版,O版大肩章31个版,O版三角圆有28个版~~~一:小肩章,小肩章的肩章小且星大,头发比较精刻~二;中肩章,中肩章头发比较粗,没小肩章精刻~三;大肩章,大肩章的肩章比较大,星最小~"O"版华的几种变化典型“O”型:即银币背面嘉禾结带内左上方有一“O”暗记,其周边无任何饰纹,只有“O”与结带远近之分该型有正面“华”字少两笔,少一笔,暂称“O版异华”。

另外还有正面“华”字笔画不少,暂称“O版正华”。

1,"华"无横2,"华"有短横3,"华"有长横("O"版正华)我们通常说的O版无O,指的是小肩章的O版,但没出现O~所以叫他们O版无O,很多兄弟把O版华和O版无O看成一样的,阅读此贴便可以分清楚了~呵呵~袁大头三年O版银币,也称欧版,O版的特征是花结处有O字暗记,头发比一般三年大头较粗,衣领很深,肩章凸起,右嘉禾有长长的勾芒~这里讲的O版,包括O版三角圆,统统都称O版大头~O版大类分为三种:大肩章O版,中肩章O版,小肩章O版~O版共计版别百余种~已经发现O版多达120种不同版式 ~O版版别也是大头版别收藏的热点和难点,发行时间短,发行量小,但版别多,珍稀版别也多,O版身世也是争议较大的品种,我个人偏向解放初期中央铸造,国家支援西部少数名族地区所用,1958年后被人民银行陆续回收,熔毁成银锭换取大量建设急需的外汇。

当然,也有泉友提出是北洋时期造,现在能确定下来的,就是大家都认可O版属于沈阳造币厂产品无疑。

虽说O版身世说法不统一,但价格一直在攀升,收集成套则非常不容易~ 值得深入研究~~O版细划分的类别有:1)O版发分粗发,细发,精发~~2)O版眼睛分睁眼和闭眼,眼睛还分普通和三眼皮~~3)O版华有横和华无横,横里面又分长横和短横,还有中横~~4)O版粗领和细领,浅领和深领~~5)O版O暗记分缺口O,半O,残O,穿心O,椭圆O,上扁O,月芽O,凸O,上日字O,下日字O,双O,实心O等等~ 按O的部位,又可分为O偏左,O居中,O偏右,O压花结等等~~6)O版叶分长叶和短叶,修叶,长叶有修壹字和修圆字,等等~~7)O版芒分长芒和短芒~还有无芒,也称直芒,还有交叉芒,左剪刀芒等等~另外还有多点修芒,大修芒和小修芒~发芽版~等等~~8)O版根部分无修,精修和浅修,粗根,细根,等等~~9)O版枝叶分竹节花枝和非竹节花枝~多枝~嘉禾复打~竹节花分大花和小花,等等~~10)O版贝分普通和开口贝,三角圆分开口和封口,等等~~11)O版年分普通和倒T点年,还有蝌蚪年,等等~12)O版无O~13)O版错配~~~等等~接下来再讲O版三角圆.一般O版三角圆分睁眼和闭眼/请先看闭眼;再看睁眼:睁眼和闭眼兄章的区别; 先看闭眼:再看睁眼:再看O三版花枝的区别; 竹节花枝;非竹节花枝O版三角圆,除了睁眼和闭眼外属于大肩章外大肩章睁眼还有中肩章版;小肩章长叶连壹O版大肩章竹节花枝,华无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