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讲义(中公+华图深度班综合版,超级经典!珍藏版)

合集下载

资料分析讲义2_3(最终版)

资料分析讲义2_3(最终版)

第二、三节 速算技巧开篇第一讲我们提到行测特别是其最后一部分——资料分析部分,时间紧、任务重,如何提高答题的速度至关重要,今后两节课就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一、估算理念开篇第一句:一切计算都要估算!!!所谓估算,是在适当的精度要求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

估算精度等级结合题目、选项进行分析判定。

【例1】下表显示了2007年第三季度某市各区流通部门创造产值及其所占比例:(单位:百A .1.5B .2.5C .3.5D .4.5 【答案】C【解析】845.67845.67 3.30%9.40%10 3.385.399.40%85.393.30%GDP GDP -==⨯=⨯≈+中心区1()南区3【例2】根据下图材料,如果2006年该企业赋税增长率维持在2005年的水平上,2006年的赋税应该约为多少?( )A .36463B .35607C .33895D .32583【答案】A【解析】2005年该企业的赋税总额高于2004年,若2006年赋税增长率维持在2005年的水平上,2006年新增赋税应该多于2005年。

从2004年到2005年增长了共3000+ (千元),按照同样的增长率,从2005年到2006年增长应该至少有3000+(千元),选择A 。

二、直除法“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直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单”而“极易操作”。

“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1)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2)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1)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2)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3)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华图资料分析讲义资料

华图资料分析讲义资料

主讲教师:李委明
-1-
版权所有,盗用必究
华图教育在线

◆成数 几成相当于十分之几
【例】某单位有 300 名员工,其中有 60 人是党员,则党员占总人数的几成? 【解】
◆折数
几折相当于十分之几
【例】某服装原件 400 元,现价 280 元,则该服装打了几折?
【解】
【注】打 N 折是指“便宜到原价的 N ”,还是“便宜原价的 N ”?
◇GDP(国内生产总值) GDP 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即国内生产总值。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 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GNP(国民生产总值) GNP 是英文(Gross National Product)的缩写,也即国民生产总值。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 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在做题中,如果我们需要求解一串较复杂数的中位数,将其“按大小顺序排列”并 不是一个好的方法,因为这样做耗时耗力,并且容易出错。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采取“去 掉一个最大值,再去掉一个最小值”,甚至“去掉 N 个最大值,再去掉 N 个最小值”的方式, 最后留下来一个或者两个数,便可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中位数。
主讲教师:李委明
-3-
版权所有,盗用必究
华图教育在线

◇环比:现在统计周期和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较,包括日环比、月环比、年环比。
【例】今年三月完成产值 2 万元,四月完成 2.2 万元,环比增长(2.2-2) ÷2×100%=10%。
【注】环比实际上即指“与紧紧相邻的统计周期相比较”。
上证指数在2019年年内肯定超过2000点大关iiiiiivd2019年年底江苏农药价格比农资价格高题1042019年江苏农药价格下降最大的月份是a2题1052019年江苏化肥价格最高的月份是a2第三节柱状图例1根据下图回答121125题国2019年一类材料二国2019年二类材料二题121该市2019月的总保费收入比去年同期约增长了a141341题122该市2019约减少了6题123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幅最大的是月财产险保人身险保费收入题1242019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无法判断题125根据四年来该市保费收入化可以推出1该市的收入有较大增长2人理意识不断增强例131135题国2019年一类材料四2019年部分城市日照时数题131北京的日照时数超过200小时的月份有38题133在5拉萨题134上海日照时数相差最大的两个月是10月和12上海6月份的日照时数少于北京4月份的日照时数10月份各个城市的日照时数差别最小例3根据下图回答问题2019类材料一1998用图单位

2012华图-名师模块班-资料分析讲义-李委明

2012华图-名师模块班-资料分析讲义-李委明
............................................................................................................................14
第四课时
..........................................................................................................................................................15
l强化练习一:国家2011年材料三.
.......................................................................................................19
l强化练习二:10-918联考材料四.
........................................................................................................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资料分析讲义(中公+华图深度班综合版,超级经典!珍藏版)

资料分析讲义(中公+华图深度班综合版,超级经典!珍藏版)

资料分析: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正确方法的引导下进行机械化、流程式操作。

(做题顺序,排在前二或三位)主要考察应考人员对各种形式的统计资料(包括文字、图形和表格等)进行正确理解、计算、分析、比较、判断、处理的能力。

解题步骤:(1读题干(30s );对象“ ”;陷阱“ ”)(2)以题定位(3)准确列式 (4)合理估算计分(0.7-1),17个/20以上一、统计术语(一)掌握型术语(1)百分数<一个是量的比较>:A/B*100%。

解答与百分数有关的试题时,要明确是以什么作为标准来进行比较(和谁比,就是以谁为标准)。

如:去年的产量为a ,今年的产量为b ,今年的产量比去年高10%,则b-a=10%a (以去年的产量为标准);去年的产量为a ,今年的产量为b ,去年的产量比今年低10%,则b-a=10%b (以今年的产量为标准)。

百分点<一个是率的比较>: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相对指标的变动幅度,没有百分号。

如:今年的产量提高了17%,去年的产量下降了12%,则今年比去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但是不能说今年比去年提高了29%。

成数:一成即十分之一。

折数:一折即十分之一。

比重:整体中某部分所占的份额。

(2)基期、现期(报告期) 基期:作为对比基础的时期,现期:相对基期而言的一个概念。

如:“和2003年8月相比,2003年9月的某量发生的变化”,则以2003年8月为基期,2003年9月为现期。

(3)倍数: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的对比。

如:去年的产量为a ,今年的产量是去年的3倍,则今年产量为3a ;去年的产量为a ,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增长了3倍,则今年产量为4a 。

翻番:即数量加倍,翻一番为原来的2倍,翻两番为原来的4倍;依此类推,翻n 番为原来的2n 倍。

(4)指数 用于衡量某种要素相对变化的指标量,通常将基期的指数值定为100,其它量和基期量相比较得出的数值即为该时期的指数值。

如:a=60,b=40,若b 的指数为100,则a 的指数为150。

2022国考资料分析讲义

2022国考资料分析讲义

目录2023年度国考资料分析基础讲义 (1)第一章统计学基础概念 (1)第二章增长类公式 (6)第一节增长率 (6)第二节基量 (8)第三节增长量 (10)第四节现量 (12)第五节间隔增长率 (15)第六节乘积增长率 (16)第七节混合增长率 (17)第三章比重类公式 (18)第一节现期比重 (18)第二节现期总量 (19)第三节现期部分量 (20)第四节基期比重 (22)第五节比重变化 (23)第四章倍数 (25)第一节倍数之间的概念关系 (25)第二节量的倍数与比例间的倍数 (27)第三节基期的倍数 (28)第五章平均数 (30)第一节几个数的平均数 (30)第二节平均数的常见公式 (31)第三节求份数 (32)第三节基期的平均数 (33)第四节平均数的增长量 (35)第五节平均数的增长率 (36)第六章资料分析材料形式 (37)第一节文字类 (37)第二节表格类 (40)第三节柱形图 (44)第四节折线图 (48)第五节扇形图 (52)第六节网状图 (54)2023年度国考资料分析基础讲义第一章统计学基础概念概念一:同比和环比同比指与上年同期相比;环比指与上一个时期相比,该时期应该是最小的时间量。

环比分为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和年环比。

但一般在行测中出现的环比为月环比,这时因为在绝大部分统计资料中出现的最小时间往往以月为单位。

如:2021年7月的同比时期为2020年7月2021年7月的环比时期为2021年6月2021年第三季度的同比时期为2020年第三季度2021年第三季度的环比时期为2021年第二季度2009年4月份中国汽车产销数据显示,在其他国家汽车销售进一步疲软的情况下,国内乘用车销量却持续上升,当月销量已达83.1万辆,其中,轿车销量占到71%,比三月份增长8.3%,同比增长33.04%。

问题1: 2008年4月,中国轿车销量为?问题2: 2009年3月,中国轿车销量为?概念二:基量与现量、增长量和增长率统计学中一般会出现若干的时期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跟哪个时期相比,哪个时期就叫做基期,而在基期所体现的量值,被称为基量。

ZG中公16年GD广东省省考精讲班-资料分析-答案

ZG中公16年GD广东省省考精讲班-资料分析-答案
5 4.8 100% ; 4.8
5 4.6 100% 。 4.6
13.39 100% 。 41.61 13.39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四、年均增长
(二)例题精讲 【例 1】①【答案】C。解析:
7119 .7 3801.8 ; 5
四、比重变化量的计算
(二)例题精讲 【例 1】解析:2012 年上半年加工贸易进口额增长 0.7%,进口总额增长 6.7%,所以比重下降,所 求为
2278.8 6.7% - 0.7% ( ) ,结果读作百分点的形式。 8854.6 1 0 .7 %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报名专线:400-6300-999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第五节 平均量
一、平均量的基础知识
(二)例题精讲 【例 1】解析:
5729 。 15.7
二、平均量基期值的计算
(二)例题精讲 【例 1】解析:
1534.6 1777 1534.6 1.204 。 1 19.6% 1 20.4% 1777 1.196
【例 2】解析:
第一节 尾数法
二、例题精讲
【例 1】【答案】C。解析:末一位相减,结果尾数为 4,选择 C。 【例 2】【答案】A。解析:末两位相加,25+70+67,结果末两位为 62,选择 A。 【例 3】【答案】B。解析:小数点后两位相加,51+30+20,小数点后为 01,选择 B。 【例 4】【答案】A。解析:原式看成 182+420-74-153,末一位相加减,2+0-4-3,结果尾数为 5,只 有 A 满足。 【例 5】【答案】C。解析:所求等于图中所有 A 省各计划时期生产总值总量数据相加,选项末两 位各不相同,则计算时只将各项末两位相加即可。注意 16863.3=16863.30,末两位 30 参与计算。选 择 C。

资料分析讲义(汇编)

资料分析讲义(汇编)

资料分析讲义本讲义分为四部分,依次为:一、基本概念梳理;二、读题技巧点拨;三、计算技巧强化;四、常见陷阱剖析;以下为本讲义文档结构图:一、基本概念梳理1、同比增长与环比增长;同比与环比的区别;2007.6与2006.6;2007.6与2007.5。

2、百分数与百分点;比过去增长20%——即过去为100,现在是120;比过去降低20%——即过去是为100,现在是80;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是100,现在是20。

要特别注意区分“占”、“超”、“为”、“增”的含义和用法:“占计划百分之几”指完成计划的百分之几;“超计划的百分之几”,就应该扣除原来的基数;“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等于或相当于去年的百分几;“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掉原有的基数。

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

它是分析百分比增减变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百分点的计算方式与百分数有何不同?3、倍数与翻番;倍数是由两个有联系的指标对比,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常常用于比数(分子)远大于基数(分母)的场合。

例如:某城市2000年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4.8平方米,为1978年3.8平方米的3.9倍(14.8÷3.8=3.9倍)。

再如,甲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00元,为乙地3000元的2.67倍(8000÷3000=2.67倍)。

翻番是指数量以2的幂次方进行翻倍,翻一番是乘以2,翻两番是乘以22,翻三番是乘以23,依此类推。

例如: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即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也就是说202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是2000年的4倍。

4、平均数与中位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

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公式为:总数量和÷总份数=平均数。

公务员考试资料集合下载网站

公务员考试资料集合下载网站

2010【新东方】国家公务员考试强化精讲班视频课程--《数量关系》:
/source/18120/
2010年【新东方】公务员考试经典视频资料大集合:
/source/18522/
2010公务员考试【李永新】行政能力测试-逻辑判断-视频教程:
2010年【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钻石包过班-名师班(申论、言语、逻辑)汇总:
/source/15111/
2010【华图】钻石班全套视频+讲义(首发+完整版)BT下载:
/source/16801/
2010【华图】VIP钻石笔试保过班 名师模块班讲义:
/source/19546/
2009年申论资料【半月谈】1-24期电子版:
/source/19150/
2009年公务员行测申论NO.1秘笈+面试NO.1秘笈:
/source/13839/
公务员考试-一个月行政能力测试高分秘诀:
/source/16059/
2010公务员考试常识大全+精选800例:
/source/14285/
公务员考试【华图+中公+新东方】辅导班经典视频-音频mp3教程讲座讲义汇总:
/source/18567/
公务员考试【华图】复习大全,共527页(内部资料,绝对精品):
/source/16658/
2010国家公务员考试【华图】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基础班讲义:
/source/16587/
/source/16948/
【最新】2009年公务员考试【理论】热点面对面word 完整版:
/source/16099/
【版主推荐】公务员考试通关:申论+公共+行测总汇下载地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分析: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正确方法的引导下进行机械化、流程式操作。

(做题顺序,排在前二或三位)主要考察应考人员对各种形式的统计资料(包括文字、图形和表格等)进行正确理解、计算、分析、比较、判断、处理的能力。

解题步骤:(1读题干(30s );对象“ ”;陷阱“ ”)(2)以题定位(3)准确列式 (4)合理估算计分(0.7-1),17个/20以上一、统计术语(一)掌握型术语(1)百分数<一个是量的比较>:A/B*100%。

解答与百分数有关的试题时,要明确是以什么作为标准来进行比较(和谁比,就是以谁为标准)。

如:去年的产量为a ,今年的产量为b ,今年的产量比去年高10%,则b-a=10%a (以去年的产量为标准);去年的产量为a ,今年的产量为b ,去年的产量比今年低10%,则b-a=10%b (以今年的产量为标准)。

百分点<一个是率的比较>: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相对指标的变动幅度,没有百分号。

如:今年的产量提高了17%,去年的产量下降了12%,则今年比去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但是不能说今年比去年提高了29%。

成数:一成即十分之一。

折数:一折即十分之一。

比重:整体中某部分所占的份额。

(2)基期、现期(报告期) 基期:作为对比基础的时期,现期:相对基期而言的一个概念。

如:“和2003年8月相比,2003年9月的某量发生的变化”,则以2003年8月为基期,2003年9月为现期。

(3)倍数: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的对比。

如:去年的产量为a ,今年的产量是去年的3倍,则今年产量为3a ;去年的产量为a ,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增长了3倍,则今年产量为4a 。

翻番:即数量加倍,翻一番为原来的2倍,翻两番为原来的4倍;依此类推,翻n 番为原来的2n 倍。

(4)指数 用于衡量某种要素相对变化的指标量,通常将基期的指数值定为100,其它量和基期量相比较得出的数值即为该时期的指数值。

如:a=60,b=40,若b 的指数为100,则a 的指数为150。

(9)平均数=总数量和/总份数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重新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即为中位数。

若数据个数为奇数,则中间的数据就是中位数;若数据个数为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值就是中位数。

(10)进出口总额、顺差、逆差 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当进口额大于出口额时,进出口贸易表现为逆差,又称“入超”,逆差=进口额-出口额;当进口额小于出口额时,进出口贸易表现为顺差,又称“出超”,顺差=出口额-进口额。

(二)增长相关速算法1.发展速度:增长量、减少量; 增长速度:增长率(增速、增幅)、减少率。

发展速度(%)=某指标报告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100%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或100%)=增长率=增幅=增速= 基期量增长量×100% (减少率=基期量减少量×100%)增长的绝对量(也作增长量)=末期量-基期量 减少量=基期量- 现期量在资料分析中,常用的是如下几种变换形式: 估算:现期量=基期量×(1 + 增长率); 现期量=基期量×(1 - 减少率)基期量=增长率现期量+1 基期量=减少率现期量-12. 同比:对量(百分数)的增加。

主要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

如:去年5月完成8万元,今年5月完成10万元,同比增长就应该用(10-8)/8×100%即可。

同比发展速度=本期发展水平×100%⎪⎭⎫ ⎝⎛-上一期发展水平上一期发展水平本期发展水平×100% 环比发展速度=上一期发展水平本期发展水平3.平均增长率(如,年均增长率),如果第一年为A ,第N+1年为B ,间隔为N ,这N 年的年均增长率为r ,求平均增长率的特别注意问题的表达方式,例如:①“从2004年到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一般表示不包括2004年的增长率;②“2004、2005、2006、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一般表示包括2004年的增长率;4.二项式展开定理 nn n n n n n n n n b ab C b a C b a C a b a +++++=+----1122211...)(式中:!)!(!m m n n C m n -= 在资料分析中,经常会遇到根据当前数据指标和年均增长率来求取几年之后该数据指标的情况,此时可以利用该公式进行估算。

如:若南亚地区1992年总人口数为15亿,该地区平均人口增长率为2%,那么2002年南亚地区人口总量应为15×(1+2%)10,此时可以利用上述公式进行估算,由于0.022很小,因此估计(1+2%)10比1+10×0.02=1.2略大,以此为依据就可以选择出正确答案。

(08国考)(三)了解型术语2.常识性概念(1)三大产业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它各行业,一般指服务业。

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生活必需品,非奢侈品)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通常情况下,一个家庭或国家的恩格尔系数越小,就说明这个家庭或国家经济越富裕,生活水平越高。

中国目前的情况是,经济发达地区的恩格尔系数比经济落后地区的恩格尔系数低,城市地区比农村地区的恩格尔系数低。

CPI 是Consumer Price Index 的缩写,即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相对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讲,物价全面地、持续地上涨被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

消费价格指数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财富分配状况的指标,其值越大,表示贫富差距越大。

0为“完全平等”,1为“极端不平等”。

景气指数(0~200,中间值100)反映各行行业运行状况的定量指标。

通货膨胀,是国民经济货币供应量超过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货币需要量,从而引起价格上涨和货币贬值的现象。

(4)汇率: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如果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7.25,则意味着1美元可以兑换成7.25元人民币。

在外汇市场上,某一货币的升、贬值是相对而言的。

比如,美元对日元升值,意味着同样数量的美元可以兑换更多的日元;反之,美元对可比价格计算各种总量指标所采用的扣除了价格变动因素的价格。

不变价格又称固定价格,它是将产品的价格固定在某一年不变,以此计算各个时期的产品价值。

(6)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用千分比来表示,计算公式为: 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平均人口数年内死亡人数年内出生人数-×10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四)常见错误剖析1.相似概念辨析(1)增长率(增长最多)与增速(增长最快)增长率:增长量的相对值,相对于基期量而言,在折线图上多表现为某一点的数值。

(增长最多是增长的绝对量最大)增速:增长的速度,反映的是增长量(率)变化快慢的程度,在折线图上多表现为曲线的斜率。

(增长最快是增长的相对量)(2)“占计划的百分之几”指完成计划的百分之几;“超计划的百分之几” 应该扣除原来的基数;“为去年的百分之几”指去年的百分之几; “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除原有的基数。

(3)人数和人次 二者的差别在于是否允许对同一人做重复计算。

如:今天共有500人到某旅游景点游玩,其中50人出来后又进去了一次,那么今天该旅游景点的游客人数为500,人次为550。

(4)总产值和增加值 总产值=增加值+中间投入二者的差别在于是否将转移部分的价值计算在内。

总产值是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总量,包括对转移部分价值的多次重复计算,因此数值较大;增加值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价值,不包括从其他生产资料中转移的价值,因此数值较小。

2.常见“陷阱”(1)时间表述陷阱 ①时间点,与材料不吻合。

如,材料中提供年份的“去年”、“前年”或者“明年”之类。

②时间段,与材料不吻合。

如,材料中提供的是 2001~2007 年的数据,但问题只问到 2002~2006 年的数据。

如,2000~2007年(2000年至2007年),其中2000年、2995年,也算进去,共八年。

③问题里所问到的时间与材料中所涉及的时间存在包含关系。

如材料中提供的是2007 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但问题问到的是 2007 年的数据;或者反过来。

④考生往往只将“年份”理解为“时间表述”,容易忽略诸如月份、季度、半年等其他“时间表述”。

材料一: 2007年,黑龙江省大中型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684.5亿元,增长0.9%;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61.2亿元,增长23.7%。

…… 用于新产品开发经费24.8亿元,比上年增长41.6%。

平均每个新产品项目经费由上年的218.3万元上升到今年的286.4万元。

投入增长带来了效益的增加。

实现新产品产值429.6亿元,比去年增长36.6%。

例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与去年相比,2007年黑龙江大中型企业平均每个项目经费增长23.8%B .2006年,黑龙江大中型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272.4亿元C .2006年,黑龙江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61.2亿元D .2006年,黑龙江大中型企业实现利税总额为1669.5亿元 材料二:(节选自辽宁2008年真题)我国奶业发展已经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办公厅《十五”营养发展纲要》提出了中国奶品消费的目标:到2005年,人均年消费量达到10公斤;到2010年,人均年消费量达到16公斤;到2015年,人均年消费量达到23公斤。

例2:按照俨十五”营养发展纲要》提出的中国奶品消费的目标,2005-2010年我国奶品人均消费量的年增长速度将为(假设每年以相同速度增长):A .6.15 B .(6.15—1)×100% C .6.16 D .(6.14—1)×100%材料三: 2003年,某省一次能源生产量为2223.4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6.7%,增速提高1.4个百分点,与1996年相比年均增长1.2%。

多年来我省原煤产量一直在2500万吨左右徘徊,且后备资源有限,2006年原煤生产量为 2760.万吨,比上年增长168.5万吨,为近年产量较高年份,原油多年来一直维持在一百多万吨的水平。

2003年生产量为166.4万吨,增长9.4万吨,天燃气生产量为0.3亿立方米,增长0.1亿立方米,一次能源自给率为 20.1%,已下跌至10年来最低点,其中原煤自给率为25.9%,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原油自给率仅为9.7%,下降1.7个百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