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学知识点总结

耕作学知识点总结
耕作学知识点总结

耕作学知识点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绪论

什么是耕作学

Cropping System & Soil Management;是研究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的技术体系及其理论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研究对象:耕作制度。

耕作学的主要特点

研究对象:耕作制度;耕作制度本身具有系统性、结构性、目标性。

第一章耕作制度原理

基本概念:耕作制度、种植制度、养地制度

耕作制度: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种植制度(Cropping System)+养地制度(Soil Management)。

★种植制度:农作物组成配置、熟制、种植方式的总称。(考其包含哪些内容)

(1)★作物布局: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组成和配置的总称。

组成(结构):作物种类、品种、面积比例;

配置:作物在区域或田地上的分布。

(2)种植方式:包括复种、间作、套种、混作等多熟种植方式;以及

轮作、连作。

(3)熟制:即同一块农田上一年之内种植作物的季数。

种什么种哪里——作物布局

如何种何时种——熟制

茬口衔接、经济效益——种植方式

养地制度:与种植制度相适应;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综合技术体系。

(1)土壤耕作:常规耕作;少免耕、残茬覆盖耕作

(2)农田培肥:土壤水分、养分、有机质管理、平衡

(3)农田保护:土壤侵蚀(风蚀、水蚀)、水土流失控制、农田防护

林建设。

二者关系:种植制度是耕作制度的主体、养地制度是耕作制度的基础

从原始农业到现代农业耕作制度经历了哪几个历史阶段

撂荒——休闲——连年耕种——集约农作制

自然条件是基础,社会需求是动力,用地养地程度提高是内涵

耕作制度的功能

技术、宏观布局

★我国耕种制度基本特点、发展方向

方向:集约、高效、可持续

目前趋势:

1、作物结构、复种方式优化,复种指数波动

2、种植模式:高产——高产高效

3、连作面积扩大,单一化加重

4、保护性耕作技术逐渐推广

5、养地制度:单一化的无机投入

农业挑战:人口——粮食安全;城市化——耕地资源;产量——水资源;资源—环境矛盾制约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小规模经营——制约现代化。

耕作制度问题:复种指数下降,闲田增多;机械化不足;种植结构单一,连作严重;土地质量

★(论述)自然、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与耕作制度的关系

资源:泛指人类从事社会活动所需要的全部物质与能量的来源。

农业资源:在一定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人类农业活动所依赖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生产可以利用的自然环境要素(光、热、水、土、生物)

农业社会资源:直接或间接对农业生产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因素和社会生产成果,如农业技术装备和各种农业基础设施。(人口、经济水平、科技水平、投入及市场)

资源与环境状况决定一个区域耕作制度形成与发展

我国农业资源的基本特征:

自然:光热水

一,光热资源丰富,降水偏少,水是大部分地区的限制因素。

★年辐射量最多:青藏高原160kcal/cm2以上

★全年日照时数

华南:一般1800小时,日照百分率45%

长江中下游:分别为2000-2200小时及40-45%

华北:分别为2600小时与65%

内蒙、西北各地:3000小时及60-70%

最多的中心:在塔里木盆地东部,内蒙西部、宁夏、甘肃北部、

柴达木盆地和西藏西部地区,全年日照时数达3100-3300小时,

日照百分率达70%。

二,雨热基本同季,夏季光、热、水共济。

三,热量和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气候灾害频繁。

四,非地带性因素影响强烈,地方性气候明显。

五,光热水匹配不协调,地区差异显著。

社会:

人口:人口多、农村人口过剩

经济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市场容量小农业资金不足,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大

设备:有效灌溉面积40%;化肥用量大;机械化耕地70%;现代装备水平不足,农用能源增长较快

科技:提高快,不平衡;传统农业技术水平高、现代常规农业技术基本普及

农业高新技术发展相对差距大

第二章作物布局

★作物布局: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配置。

广义:特定区域的种植业区划,即作物的地理分布,它要求作物能够很好地适应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环境。包括:作物总体布局、品种布局、秧田布局。

狭义:一个生产单位(农场、农户、村镇等)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及分布情况。作物结构:作物种类、品种、面积、比例等;

作物配置:作物在区域或田间上的分布。

★内容:作物、品种、田块、熟制的布局

步骤:

1、明确:社会对农产品需求

2、调查:当地资源环境、生产条件状况

3、根据农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划分生态经济适宜区(最适宜区、适宜区、

次适宜区、不适宜区)

4、确定:作物组成、面积比例

5、确定:种植区、田间配置

6、可行性鉴定

作物布局的意义

1、农业布局的基础

2、因地制宜:合适的作物类别、品种、比例种养结合、生态平衡

3、确定合适的作物结构

4、促进农业的多种经营(农、牧、渔结合)

★★作物布局的基本原则和依据

1、基本:首先满足社会需求

2、作物:服从作物生态适应性(因地制宜)

3、市场:符合市场需求

4、农民:要有合理的经济效益

5 . 搭配:兼顾多样性与专业性,适当集中,灵活多样。

6、灵活:根据生产、经济、技术条件变化不断调整

7、生态:用养结合、综合平衡

作物生态适应性:

特定地区,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对生态条件的要求与当地环境的吻合程

度。

作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物种的系统特性+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结

果。

耐性定律:

一种生物能够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一种综合环境的全部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和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该物种不能存在,甚至灭绝。

对于具体生物而言,各种环境因子存在一个生物学的适应上限和下限(也称“阈值”),它们之间的幅度大小决定了该物种对环境因子的忍耐范围。

★光适应性

C3作物

特点:★光饱和点低、CO2补偿点高、光合效率较低;

举例:小麦、大麦、水稻、棉花、大豆、马铃薯、西红柿、葡萄

C4作物

特点:光饱和点高、CO2补偿点低、光合效率较高

举例:玉米、高粱、甘蔗、谷子、苋菜

耐阴作物&喜光作物

耐阴作物:光饱和点、CO2补偿点低;

喜光作物:光饱和点、CO2补偿点高

现在栽培的大田作物绝大部分是喜光作物。

一般收获籽粒喜光性强,以茎叶为目的的蔬菜需光稍少,茶叶、咖啡等耐阴性稍强

喜光作物:水稻、棉花、大豆、谷子;

耐阴作物:叶菜类、马铃薯、豌豆、萝卜。

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

长日照作物:某生育阶段日照长度超过12h以上时才能正常开花结实,北部的中高纬度地区。

短日照作物:某生育阶段日照长度低于12h时才能正常开花结实。南部的低纬度地区

中日照作物:对日照长短反应不敏感,一年四季均可开花结实

长日照作物:麦、油菜、甜菜、萝卜、三叶草

短日照作物:水稻、玉米、谷子、甘蔗、甘薯。

中日照作物:番茄、菜豆、四季豆、黄瓜及水稻、棉花、烟草

考:长/短日照作物南/北移生育期提前or推后;

温度适应性

★喜凉作物

要求:温度低,生长盛期适宜温度为15~20℃,整个生长期需要>10℃积温1500~2 200℃。

分布:在无霜期较短的北方或者南方山区,在暖温带或亚热带冬春季节的复种作物或填闲作物。

化学选修三,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选修三知识点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1能级与能层 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而

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2)能量最低原理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规则 洪特规则特例:当p、d、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4.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 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Ar]4s1。 ③外围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 (2)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是指将过渡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符合上一周期稀有气体的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部分(原子实)或主族元素、0族元素的内层电子排布省略后剩下的式子。每个方框或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如基态硫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平行线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目练习.doc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 互为 _____________。 2、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 。对顶角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互_______.垂线的性质:⑴过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在线段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在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角中,⑴如果两个角分别在两条直线 的同一方,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 ;⑵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 ;⑶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但它们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旁,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___ 。 6、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__。 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________与 _________两种。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________________ 。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平行线的判定: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__________ 。 10、平行线的性质:⑴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完整版word2010知识点

实用文案 §3.2中文Word 2010的基本操作 Word 2010是Office 2010中的一个组件,它是用于字处理的软件,用它所建立的文件称为“文档”。 一、启动 方法一:开始/程序/Microsoft Word 方法二:双击Word 2010的快捷方式图标 方法三:双击扩展名为.DOCX的文档 二、退出 方法一:单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方法二:选择菜单“文件/退出” 方法三:Alt+F4 方法四:双击应用程序窗口的控制菜单图标 三、Word 2000窗口的组成 在Word 2000的视图切换工具按钮中包含四种视图方式按钮,从左至右依次是:普通视图、Web版式视图、页面视图、大纲视图。在书中还提到了另外两种:打印预览、全屏显示(阅读版式) 普通视图: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编辑文本,但有部分内容在该视图中不能显示。如页眉、页脚、分栏、图形等。 页面视图: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编辑文本,编辑的效果与实际打印效果一致。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Web版式视图:用以创建Web页,除显示文档内容外,还显示文档的背景及文档结构图。 大纲视图:用于显示文档中的文本信息,但不能显示文档中的图形。 三、创建与打开文档 1.文档的创建: 方法一:选择菜单“文件/新建” 方法二:单击工具栏中的“新建”按钮 方法三:启动Word 2010时,自动建立一个名为“文档1.DOCX”的文档方法四:CTRL+N 2.文档的打开: 方法一:选择菜单“文件/打开” 方法二:单击工具栏中的“打开”按钮 方法三:打开最近使用过的文档,选择“文件”菜单,在其底部列出最近使用过的文件的名字(默认为4个,最多为9个,可使用菜单“工具/选项”进行设置),单击某一文件名,可打开此文件。 方法四:CTRL+O 说明:在Word中可同时打开多个文档,每打开一个文档,则会在“窗口”菜单底部出现该文件名,单击该文件名可实现标准文档. 实用文案

平行线与相交线的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平行线与相交线(1) 、知识概述 (一)从台球桌面上的角,弓I出有关角的概念1、两角互余、互补的概念及性质 (1)定义: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 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如图)简称互补.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如图)简称互余. 说明:①互余、互补是指两个角的关系 ②互补或互余的两个角,只与它们的和有关,而与其位置无关③用数学语言表述为: 若/a+ /3=180 °,则/a与互补;反之,若/a与互补,则/a+/B =180°. 若/a+/B =90。,则/a与/B互余;反之若/a与/B互余,则/a+ /3 =90 °. (2)性质: ①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2、对顶角的概念 (1)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 1和/ 3,/ 2和/ 4是对顶角. .如图中的

由对顶角的位置特点也可将其描述为: ①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其中不相邻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②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说明:只有两条直线相交时,才能产生对顶角,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 ③对顶角的本质特征是: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其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2)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二)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1、两条直线相交构成四个有公共顶点的角.一条直线与两条直线相交得八个角,简称“三线八角”,则 不共顶点的角的位置关系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如图所示,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形成了 (1)同位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如/ 1 和/ 5,/ 3 和/ 7,/ 4 和/ 8,/ 2 和/ 6. (2)内错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例如/ 3和/ 5,/ 4和/ 6. (3)同旁内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例如/ 4和/ 5,/ 3和/ 6. 2、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二、重难点知识剖析 1、互为补角和互为邻补角的关系.互为补角是两个角的和为 它们的和为180。有关,又与位置有关,不要混淆. 180°,与它们的位置无关. 而互为邻补角既与 2、灵活运用互余、互补等知识点以及对顶角的性质列方程求解, 即学会用代数法解几何题的方法 3、证明两直线平行时,必须弄清所用条件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而

高中化学选修一知识点总结《选修1·化学与生活》

高中化学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选修1·化学与生活》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1、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也叫碳水化合物(通式为C n(H20)m),但其实此名称并不能真实反应糖类的组成和特征,如鼠李糖C6H12O5是糖却不符合此通式,而符合此通式的,如甲醛HCHO、乙酸CH3COOH却不是糖类。 2、葡萄糖分子式C6H12O6,是一种白色晶体,有甜味,能溶于水 3、葡萄糖的还原性: 和银氨溶液反应: ; 和新制Cu(OH)2反应: 。 4、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源 ①葡萄糖提供能量的方程式:; ②粮食中的糖类在人体中转化成葡萄糖而被吸收,在体内有三条途径,即:a、直接氧化供能;b、转化成糖元被肝脏和肌肉储存,当血液中的葡萄糖即血糖的质量分数比正常值低时,糖元就释放出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c、转变为脂肪,储存在脂肪组织里。 5、蔗糖和麦芽糖是二糖,它们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6、淀粉是一种重要的多糖,分子式(C6H10O5)n,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天然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没有甜味,是一种白色粉末,不溶于冷水,但在热水中一部分淀粉溶解在水中,一部分悬浮在水里,长时间或高温可产生糊化。它能水解。淀粉在人体内的水解过程可表示 为,也可在酸的 催化下逐步水解,其方程式。淀粉的特性:I2能使淀粉溶液变成蓝色。这是实验室检验淀粉或I2存在的重要原理。 7、纤维素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是构成植物细胞的基础物质,它是白色,无色无味的物质,是一种多糖,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在酶或浓硫酸催化下发生 水解,其化学方程式为。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但在人体内不可或缺,如:能刺激肠道蠕动和分泌消化液,有助于失误和废物的排泄……。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

一、本章共分4大节共14个课时;(2.16~3.7第1、4周) 二、本章有四个数学基本事实 1.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三、本章共有19个概念 1.对顶角 2.邻补角 3.垂直 4.垂线 5.垂足 6. 垂线段7.点到直线的距离8.同位角9.内错角 10.同旁内角11.平行12.数学基本事实13.平行公理14.命题15.真命题16.假命题 17.定理18.证明19.平移 四、转化的数学思想 遇到新问题时,常常把它转化为已知(或已解决)的问题.P14 五、平移 1.找规律 2.转化求面积 3.作图 (2009年安徽中考)学校植物园沿路护栏纹饰部分设计成若干个全等菱形图案,每增加一个菱形图案,纹饰长度就增加d cm ,如图所示.已知每个菱形图案的边长,其一个内角为60°. (1)若d =26,则该纹饰要231个菱形图案,求纹饰的长度L ; 【解】 (2)当d =20时,若保持(1)中纹饰长度不变,则需要多少个这样的菱形图案? 【解】 第19题图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 5.1相交线 1、邻补角与对顶角 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 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2、垂线 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 如图所示:AB ⊥CD ,垂足为O 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 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 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 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 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 A B C D O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office2010文字处理软件应用教材知识点整理归纳

第一章文字处理软件应用 我们经常看到的报纸,杂志,书籍上的文章,一般都经过文字处理,这样的文章有利于阅读,更能突出主题,引人入胜。计算机中的文字处理软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纸,笔,橡皮,成为人们学习和工作中处理文字的重要工具, 4.1 Word 入门 Office 2010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办公软件包,包括 Word 2010、Excel 2010,Powerpoint 2010等组件,功能强大、界面友好、操作方便Word 2010是其中的文字处理软件,其功能包括文字的输入、编辑、格式化、图形处 理及图文混排,表格处理、文档管理等,用户可以使用它建立各类文档, 如信函、简历、备忘录、论文、贺卡、宜传手册、广告、书籍及长篇报告等。 任务一Word 基本操作 1. 启动Word 单击“开始”.“所有程序”"MicroSoft Office" → "Microsoft Word 2010” 命令启动Word 1.认识Word 界面的对象 操作提示:启动Word 还有其他方法: 方法一,双击桌面上Word 的快捷方式; 标题栏 快速访问工具栏插入点垂直滚动条 “文件”选项卡 功能区 水平标尺 编辑区

Word窗口对象名称及作用 窗口对象名称作用常用按钮及一些问题 快速访问工具栏放置命令按钮,使用户快速启动经常使用的命令,如“保存”和“撤销”。可以添加个人常用命令 标题栏显示正在编辑的文档的名称,控制窗口最小 化、最大化、还原以及关闭 放置命令工具 “文件”选项卡位于窗口左上角,包含“保存”、“打开”、“关 闭”......常用命令 保存、另存为、打开、关闭、信息、 最近使用的文件、新建、打印、保存并发送、 帮助、选项、退出 自定义快速访问工具栏 保存(另存为) 恢复 撤销

浙教版平行线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平行线知识点整理 一、平行线 1、平行线的概念: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记作________.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⑴______;⑵_______。 因此当我们得知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不相交时,就可以肯定它们______;反过来也一样(这里,我们把重合的两直线看成一条直线) 判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的个数来确定: ①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两直线______; ②无公共点,则两直线______; ③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点,则两直线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 3、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存在性与惟一性 经过直线外一点,___且_____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4、*平行公理的推论: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_______ 二、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5、三线八角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八个角,它们构成了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 如图,直线b a,被直线l所截 ①同位角(位置相同)有_____对, 分别是: ②内错角(位置在内且居截线两侧)有______对, 分别是: ③叫做同旁内角(位置在内且居截线同旁)有______对, 分别是: ④三线八角也可以成模型中看出。同位角是“F”型;内错角是“Z”型;同旁内角是“U”型。 6、如何判别三线八角 判别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的关键是找到构成这两个角的“三线”,也可用模型(FZU型)判断。 【例】1.∠1与∠B是直线____和直线____被直线_____所截而成的_________角; 2.∠2与∠A是直线____和直线____被直线_____所截而成的_________角; 3.∠3与∠B是直线____和直线____被直线_____所截而成的_________角; 思考:∠2与∠B是同位角、内错角还是同旁内角?为什么?【练】1.如右图,按各角的位置,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1与∠2是同旁内角(B)∠3与∠4是内错角 (C)∠5与∠6是同旁内角(D)∠5与∠8是同位角 2.下列4个图中,∠1与∠2不是同位角的是() (B)(C )(D) (A) 三、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7、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互逆的关系: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注意:⑴几何中,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一般都与某种“数量关系”有着内在的联系,常由“位置关系”决定其 “数量关系”,反之也可从“数量关系”去确定“位置关系”。 (2)请同学们注意书写的顺序以及前因后果: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相等(互补),然后得出平行;平行线的判定是写 角相等(互补),然后写平行。 【例】在下面的解题过程的横线上填空,并在括号内注明理由. 如图,已知∠A=∠F,∠C=∠D,试说明BD∥CE. 解:∵∠A=∠F(已知) ∴____∥_____() ∴∠D=∠___() 又∵∠C=∠D(已知) ∴∠____=∠C() ∴BD∥CE() 练习题 1.已知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其中一个角为52°,则另一个角为_______. 2.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时,产生的八个角中,角平分线互相平行的两个角是() A.同位角 B.同旁内角 C.内错角 D. 同位角或内错角 3.如右图,如果AB∥DE,∠B=30°,∠D=25°,则∠BCD的度数为( ). A.45° B.50° C. 55° D. 60° a b l 1 2 3 4 5 6 7 8 B E 1 2 3 4 5 67 8 第3题 第1页共2页

Word2010经典技巧大汇总(超详细)

Word2010使用技巧大全 在默认情况下,我们用Word打开WPS文档时,系统提示打不开,这是不是就代表Office 不能读取WPS文件呢?其实不是,只要你经过一些简单的操作,就能达到目的,下面就是具体的方法。 在默认情况下OfficeXP并没有安装转换器,我们可以在安装时安装WPS文件转换器,这样就可以打开WPS文件了。在光驱中放入OfficeXP安装光盘,运行安装程序,并选择“添加或删除功能-更改已安装的功能或删除指定的功能”按钮,接着选择“Office共享功能→转换和过滤器→文本转换器”中的“中文WPSFORDOS”和“中文WPS97/2000FORWindows”选项即可。这样再在Word中单击“文件→打开”命令时,在打开对话框中的“文件类型”中就可以看到打开“WPSDOS导入”和“WPS文件”两个选项,分别对应DOS版的WPS文件和WPS97/WPS2000/WPSOffice文件,选中文件就可以在Word中打开。 Word2002在新建文档任务窗格中显示了你最近打开的4个文档的列表,用这种方式可以非常轻松地打开文档,不过你可能常常会感觉只显示最近的4个文档有些不够用,想在该列表中看到第5个或更多打开过的文档吗?方法如下:单击“工具→选项”命令,打开对话框,然后单击“常规”选项卡,在“列出最近所用文件”框中指定你想在新建文档任务窗格中显示的最近所用文档的数量,这个数字最高可以指定为9,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方法一:单击“文件→打开”命令下的“打开”对话框,选中要打开的多个文档,若文档顺序相连,可以选中第一个文档后按住Shift键,再用鼠标单击最后一个文档,若文档的顺序不相连,可以先按住Ctrl键,再用鼠标依次选定文档;单击“打开”按钮即可。 方法二:在“资源管理器”中,选中要打开的多个Word文档,按下回车键,系统会自动启动Word2002,并将所选文档全部打开。在选择文档时,如果是要选中多个连续文档,可以按下Shift键再用鼠标单击相应的文件名;如果要选中多个不连续文档,就按下Ctrl键再用鼠标单击相应的文件名。 方法三:如果文件在不同的目录中,可以在“资源管理器”的相应目录中,选中要打开的文档,按下鼠标左键,将文档拖到任务栏中的Word图标上(注意:此时的Word中没有打开的文档),所选文档就被打开了;再找到其它目录,用同样方法将所选文档拖到Word图标上。 选择“文件”菜单,在菜单最下方会出现最近编辑过的4个文件名,单击其中一项,便可快速打开相应文档。 如果希望Word每次启动时都能自动打开某个文档,可以通过简单的宏命令来实现这个功能,方法是 2.在“录制宏”对话框中,在“宏名”输入框中输入要建立的宏的名称,如“auto”,点击“确定 3.从菜单中单击“文件”,点击最近打开文件列表中显示的某一个文件名 在Word2002中想保存多篇打开的文档,可以先按住Shift键,然后单击“文件”菜单,这时原来的“保存”命令就变成了“全部保存”命令,单击它就可以保存所有打开的Word 文档。也可以先按住Shift键,然后用鼠标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这时“保存”按钮的图标就变成“全部保存”的图标,松开鼠标,即保存完毕。 你可以一次性关闭所有打开的文档,方法是:按住Shift键,单击“文件”菜单,在“文件”菜单中将出现“全部关闭”选项,单击该命令即可一次性关闭所有打开的文档,且在关

初一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结及压轴题练习(附答案解析)

初一相交线与平行线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提高难题压轴题 练习(含答案解析) 知识点: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2、三线八角: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同位角F(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 内错角Z(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 同旁内角U(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 4、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为90度,则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外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点称为垂足。 5、垂直三要素:垂直关系,垂直记号,垂足 6、垂直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7、垂线段最短。 8、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9、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如果b//a,c//a,那么b//c 10、平行线的判定: 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1、推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12、平行线的性质: 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3、平面上不相重合的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或________ 14、平移:①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形状大小不变,位置改变。②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2.(构造原理) 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②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3.元素电离能和元素电负性 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结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相交线 (1)相交线的定义 两条直线交于一点,我们称这两条直线相交.相对的,我们称这两条直线为相交线. (2)两条相交线在形成的角中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的有对顶角和邻补角两类. (3)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平行和相交 (4)对顶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1和∠3, ∠2和∠4是对顶角. (5)邻补角:只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 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 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如图:∠1和∠2,∠2和∠3是邻补角. (6)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如图∠1=∠3,∠2=∠4) (7)邻补角的性质:邻补角互补,即和为180°.(如图∠1+∠2=180°) (8)邻补角、对顶角成对出现,在相交直线中,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邻补角、对顶角都是相对与两个角而言,是指的两个角的一种位置关系.它们都是在两直线相交的前提下形成的。 二、垂线 (1)、垂线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如图,OD⊥AB,垂足为O (2)、垂线的性质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注意:“有且只有”中,“有”指“存在”,“只有”指“唯一”“过一点”的点在直线上或直线外都可以。 (3)、垂线段:从直线外一点引一条直线的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垂线段. (4)垂线段的性质:垂线段最短. 正确理解此性质,垂线段最短,指的是从直线外 一点到这条直线所作的垂线段最短.它 是相对于这点与直线上其他各点的连线 而言. (如图,PA,PB,PC等线段中,PO最短) (4)、点到直线的距离(如图,PO的长) (1)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 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2)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一个长度,而不是一个图形, 也就是垂线段的长度,而不是垂线段.它只能量出或 求出,而不能说画出,画出的是垂线段这个图形. 三、平行线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平行 和相交. (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 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记作:a∥b;读作:直线a平行于直线 b. (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或相 交,对于这一知识的理解过程中要注意: ①前提是在同一平面内; ②对于线段或射线来说,指的是它们所在的直线. (3)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与这条直线平行. 如图,过点P只有直线a 与直线 b 平行 (4)平行公理中要准确理解“有且只 有”的含义.从作图的角度说,它是“能 但只能画出一条”的意思. (5)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 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 也互相平行. 如图,如果a∥c,b∥c,那么a∥c 2、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1)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 中,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 (截线)的同旁,则这样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例如∠1和∠5,∠3和∠7,∠4和∠8,∠2和 ∠6. (2)内错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 中,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 (截线)的两旁,则这样一对角叫做内错角.例如∠3 和∠5,∠4和∠6. (3)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 中,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 (截线)的同旁,则这样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例如 ∠4和∠5,∠3和∠6. (4)三线八角中的某两个角是不是同位角、内错角或 同旁内角,完全由那两个角在图形中的相对位置决 定.在复杂的图形中判别三类角时,应从角的两边入 手,具有上述关系的角必有两边在同一直线上,此直 线即为截线,而另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边,它们所 在的直线即为被截的线. 3、平行线的判定 (1)定理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2,∴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定理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3,∴a∥b(内错角相等,两直 线平行) (3 )定理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 行. ∵∠2+∠4=180°,∴a∥b(同旁内角互补,两 直线平行) (4)定理4: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 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如图,如果a∥c,b∥c,那么a∥c (5)定理5: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垂直 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如图,如果a⊥c,b⊥c,那么a∥b 4、平行线的性质 (1)、平行线性质定理 定理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a∥b,∴∠1=∠2(两直线平行,同 位角相等) 定理2: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 角互补. ∵ a∥b,∴∠2=∠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定理3: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word2010基础知识试题 (2)

一、单选题 1、Word具有的功能是__D__。 A.表格处理 B.绘制图形 C.自动更正 D.以上三项都是 2、通常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不能用于启动Word 2010的操作是___D___。 A.双击Windows桌面上的Word 2010快捷方式图标 B.单击"开始"→"所有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Word 2010" C.在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双击Word文档图标 D.单击Windows桌面上的Word 2010快捷方式图标 3、在Word 2010中,用快捷键退出Word的最快方法是__A____。 A.Alt+F4 B.Alt+F5 C.Ctrl+F4 D.Alt+Shift 4、下面关于Word标题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B___。 A.双击标题栏,可最大化或还原Word窗口 B.拖曳标题栏,可将最大化窗口拖到新位置 C.拖曳标题栏,可将非最大化窗口拖到新位置 D.以上三项都不是 5、Word 2010的"文件"选项卡下的"最近所用文件"选项所对应的文件是____C__。 A.当前被操作的文件 B.当前已经打开的Word文件 C.最近被操作过的word文件 D.扩展名是.docx的所有文件 6、在Word 2010编辑状态中,能设定文档行间距的功能按钮是位于___A___中。 A."文件"选项卡 B."开始"选项卡 C."插入"选项卡 D."页面布局"选项卡 7、 Word 2010中的文本替换功能所在的选项卡是___A___。 A."文件" B."开始" C."插入" D."页面布局" 8、在Word 2010的编辑状态下,"开始"选项卡下"剪贴板"组中"剪切"和"复制"按钮呈浅灰色而不能用时,说明____B__。 A.剪切板上已经有信息存放了 B.在文档中没有选中任何内容 C.选定的内容是图片 D.选定的文档太长,剪贴板放不下 9、在Word 2010中,可以很直观地改变段落的缩进方式,调整左右边界和改变表格的列宽,应该利用____C__。 A.字体 B.样式 C.标尺 D.编辑 10、在Word 2010的编辑状态下,文档窗口显示出水平标尺,拖动水平标尺上沿的"首行缩进" 滑块,则___B_。 A.文档中各段落的首行起始位置都重新确定 B.文档中被选择的各段落首行起始位置都重新确定 C.文档中各行的起始位置都重新确定 D.插入点所在行的起始位置被重新确定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

一相交线与平行线 1.相交线 ?关键词:邻补角、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性质:对顶角相等。 2.垂线 ?关键词:垂直、垂足、 ?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 ?性质: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该垂线段的长度称为点到直线的距离。 3.平行线 ?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平行用符号“//”表示。如图一,直线AB与CD是平行线,记作“AB//CD”,读作“AB平行于CD”.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或平行. 图一 ?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5)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4.命题 ?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一般形态:1)“如果……,那么…….”

2)“若……,则…….” 3)“倘若……,那么…….” ?分类:1)正确的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 2)如果题设成立,不能保证结论总是成立的命题. 5. 数学名词 ?定理:用推理的方法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如“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等. ?公理: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得到人们公认的真命题,叫做公理,如“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 ?证明:判断一个命题的正确性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 1. 有序数对 ?定义: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a,b)叫做有序数对。 ?应用:找出平面上点的坐标。 2. 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由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水平的数轴称为 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用坐标表示平移:1)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左)平移a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二、复习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因此,人们用“电子云”模型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电子云”描述了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2)原子轨道:不同能级上的电子出现概率约为90%的电子云空间轮廓图称为原子轨道。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对称,ns能级各有1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n p能级各有3个原子轨道,相互垂直(用p x、p y、p z表示);n d能级各有5个原子轨道;n f能级各有7个原子轨道。 4、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理:在基态原子里,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能级里,然后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能级里。 (2)泡利原理:1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 (3)洪特规则: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各个轨道时,优先占据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4)洪特规则的特例:电子排布在p、d、f等能级时,当其处于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即p0、d0、f0、p3、d5、f7、p6、d10、f14,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最稳定。 能量最低原理表述的是“整个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而不是说电子填充到能量最低的轨道中去,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都使“整个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 电子数 (5)(n-1)d能级上电子数等于10时,副族元素的族序数=n s能级电子数 (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原子结构决定:原子核外的能层数决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原子的价电子总数决定元素所在的族。 (1)原子的电子层构型和周期的划分 周期是指能层(电子层)相同,按照最高能级组电子数依次增多的顺序排列的一行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横行为一个周期,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除稀有气体外),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原子的电子构型和族的划分 族是指价电子数相同(外围电子排布相同),按照电子层数依次增加的顺序排列的一列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列为一个族(第Ⅷ族除外)。共有十八个列,十六个族。同主族周期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原子的电子构型和元素的分区 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分别为s区、p区、d区、f区和ds区,除ds区外,区的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的符号。 2、元素周期律

初一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 摘要: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⑵如果αβ∠∠与是对顶角,那么一 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β∠∠与不一定是对顶角,⑶如果αβ∠∠与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180αβ∠+∠=?;反之如果180αβ∠+∠=?,则αβ∠∠与不一定是邻补角。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5.1相交线 1、邻补角与对顶角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 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 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 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2、垂线 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 如图所示:AB ⊥CD ,垂足为O 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 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 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A B C D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