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台湾的地域经济特色

台湾的经济特色。
一、台湾省位置和范围1.台湾省,简称台。
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组成。
面积共约3.6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达611人/km2,属人口稠密地区。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因此台湾位于低纬度,南部属热带,北部属北温带。
2.阅读P34兰色内容,填出下面空格:材料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地缘关系。
材料说明了海峡两岸人民的血缘关系。
材料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历史与文化渊源。
首先,从地缘关系上,台湾原本就是祖国大陆的一部分。
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时升时降,台湾岛也时沉时浮,直到大约1万年前,相连的部分下沉为海峡,台湾于是成了祖国东海中一个四面环海的大陆岛。
这从台湾海峡的海底地形可以得到证明,台湾海峡的海底就像一条河谷,有向南和向北两大河系,这是当它还是陆地时,被河水冲击、侵蚀而成的,最深处不过100米,大多数地方的深度只有50米,而在1.5万年前,东海海面比现在低130米左右,这在地质上说明两岸原来是一个板块,台湾、澎湖等岛屿就在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与福建省相连接。
现代科学还证明,台湾不仅是东海大陆架的一部分,而且台湾的基本地形,与大陆的地块相同,在地质成分上是与福建、浙江省相同的酸性火成岩体。
所以,后来有人送给台湾一个雅号——“浮福建”,意思是说,台湾是福建省漂浮在海上的部分。
其次,从血缘关系上看,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主要来自祖国大陆的广东、福建。
即使是台湾的“土著”居民高山族人,他们的根也在大陆。
据专家考证,台湾高山族是我国古代於越族(简称越人)的一支,他们的根在中国大陆浙江、绍兴一带。
约在4000年前,绍兴一带的部分越人因某种变故,乘船渡海,迁入台湾繁衍生息,成为台湾最早居民。
今天台湾高山族的许多风俗习惯,原始的宗教崇拜,与古越人极其相似,如二者都有断发纹身的习俗,都崇拜岛神,以鸟为图腾。
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课件

台湾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
课外阅读
台湾,在我国史书记载中曾称夷州, 明代史称台湾。1885年清政府正式设台湾 省建制。1624年台湾被荷兰侵略者侵占, 1662年郑成功率兵赶走荷兰状元成侵才路 略者,收复台湾。1895 年台湾被日本侵略,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
状元成才路
归祖国。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他们主要 是明清以来从广东、福建两省迁居台湾的居民的后代。
三、外向型经济
20世纪50年代
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
20世纪60年代开始
以“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为主
进口:原料,半成品
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纺织、电器、电子、食品加工、石油化工 状元成才路
工业区
桃园为中心的北部工业区
状元成才路
高雄为中心的南部工业区
1996年台湾出口贸易构成中,工业区产品占57%,农产品占21.5%, 农产加工品占21%。
① 20世纪50年代,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 主,主要出口蔗糖、水果、稻米、樟脑等。
② 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其自身的一些优势 和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
状元成才路
加工—出口”型的经济。
状元成才路
③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 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属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 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3.有什么特点? 高温多雨
自然条件
台湾岛所在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根据其
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台湾的地形、
气候、河流、和植被的特征与联系如下所示:
地形特征:以山地为 主,平原面积狭小,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八年级地理下册7.4《台湾省》知识点+练习

二、单项选择题:1.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湾岛就是台湾省B.台湾省包括台湾岛及附近许多小岛,如钓鱼岛等C.台湾省面积3.5万平方千米D.台湾岛面积3.6万平方千米2.台湾岛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的省区是()。
A.广东B.广西C.海南D.福建3.台湾居世界首位的物产是()。
A.水稻B.黄金C.蔗糖D.樟脑4.台湾享有热带、亚热带“水果之乡”的美名,四季鲜果不断,驰名中外的有()。
A.香蕉、菠萝B.桃、杏C.荔枝、桂圆D.椰子、葡萄5.台湾的渔场分布在()。
A.东部太平洋沿岸B.西部台湾海峡C.南海D.钓鱼岛6.关于台湾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省人口超过5000万B.汉族约占全省人口的90%C.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东部沿海D.高山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区和东部沿海7.台湾的地下矿藏多种多样,西部主要分布有()。
A.金、铜B.天然硫磺C.煤、石油D.稀土8.台湾对外出口贸易迅速增长,出口商品中最多的是()。
A.农产品B.工业制成品C.畜产品D.矿产品三、双项选择题:1.关于台湾岛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大陆东南的海洋中B.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C.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D.北临南海,南临东海2.关于台湾的地形,叙述正确的是()。
A.岛上山脉形成较早,山高峰险B.地质时期台湾与大陆相连C.台湾岛约有1/3为山地D.台湾的东部山岭直抵太平洋岸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台湾河流短急,水能丰富B.最长的浊水溪6300千米C.日月潭是最大的湖泊D.最大的水电站是水口水电站4.台湾山地森林资源丰富,有从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森林类型的变化,是由于()。
A.台湾山脉从北向南地处温带—热带B.台湾海拔高,垂直变化明显C.台湾山脉地处低纬度D.由于台湾气候变化大,多台风5.下列有关台湾物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森林树种丰富,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树种在平原地区均有分布B.西部平原水稻、谷子、高粱种植普遍C.处热带、亚热带,水果丰富,有“水果之乡”的美名D.有丰富的矿产,如铜、金、硫、天然气、石油、煤四、填表题将下列有关台湾美誉的含意,填在表中:美誉含意亚洲天然植物园海上粮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祖国东南盐仓五、读图题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l)台湾岛是我国第_____大岛,与大陆最近的省是_____。
祖国宝岛台湾省

河流特征: 河流特征:水系发达、 河流短急、水量丰富、 含沙量少
植被特征: 植被特征:树种丰富, 数量多,垂直分布明 显
三、出口导向型经济
世纪60年代以前 在20世纪 年代以前,台湾经济主要 世纪 年代以前, 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从60年代开始, 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 年代开始, 为主 年代开始 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 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重点发 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加工 出口”型的经济,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中 出口”型的经济,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中 的比重稳步上升 。
课堂总结
海陆位置
( 岛屿 环海 ) 岛屿,环海
地 理 位 置
影 响
自 然 环 境 特 征
气候特征
( 温暖湿润 温暖湿润)
福建的妈祖庙
台湾的妈祖庙
读图思考: 读图思考:
①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多 少毫米以上? ②大部分地区的年均温在多 少度以上? ③归纳台湾气候的特征? ④东部和西部的降水量有何 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一、台湾省概况
• 范围:包括台湾岛,以 • 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 鱼岛等许多小岛 • • 纬度位置:位于低纬度, 南部属热带,北部属亚 • 热带。北回归线穿过台 湾岛中南部 • 海陆位置:位于我国东 • 南沿海,北濒东海,东 临太平洋,南临南海, 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 相望。 气候:热带、亚热带季 风气候,温暖湿润 地形:山地多,平地少 河湖:河流短、急 最大河流为浊水溪 最大湖泊为日月潭 属人口稠密地区
找出: 找出: 玉山、 玉山、 日月潭、 日月潭、 浊水溪。 浊水溪。
富饶的宝岛
• • • • • • • 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亚洲天然植物园 海上米仓 东方甜岛 水果之乡 森林之海 东南盐库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祖国的宝岛——台湾》说课稿2

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祖国的宝岛——台湾》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祖国的宝岛——台湾”是一节介绍我国台湾省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课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资源、经济发展和主要城市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其他省份的地理特点有所了解。
但台湾省作为祖国的一个宝岛,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与大陆的联系等方面,学生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台湾省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资源、经济发展和主要城市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资源、经济发展和主要城市等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台湾省地形地貌的特点,以及与大陆的联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台湾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台湾省的美丽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祖国的宝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台湾省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课堂讲解:结合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详细讲解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资源、经济发展和主要城市等知识。
4.案例分析:选取台湾省典型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案例,如玉山、日月潭等,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台湾省的地域特色。
5.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台湾省与大陆的联系,以及台湾省在我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中国地理——认识省级区域

基 隆 台 北 台
湾 澎 湖 列 岛
岛
高
雄
福
建 省 海 湾
台
东
海
峡
台 湾 岛
请同学们填出 台湾岛的临海
太 平 洋
南
海
思考下列问题
台湾处于什么温度带? 处于热带和亚热带 属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 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又有什么特点? 高温多雨
台湾省的农矿产品:
1、森林— 樟树及樟脑 2、农作物— 水稻、甘蔗、水果、茶叶
4、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塔里木河 5、我国的“火洲”:吐鲁番盆地
地形与气候: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约占全 岛面积的2/3。平原多分布在台湾岛西部沿海。 浊水溪是岛内最长的河流。台湾省大部分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每年6-10月常受台 风影响。
丰富的物产:台湾省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产 资源、旅游资源都很丰富。
台 湾 省
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工业:台湾工业主要分布在西 部平原,台北、基隆、高雄是重要的工业城市。 新竹被称为台湾的“硅谷”。
展示内容 探究1
精彩展示,秀出我自己
位置 展示 一组 六组 七组 二组 点评 五组 八组 四组 三组 后黑板
探究2 后黑板 能力训练1-7 后黑板 知识清单 前黑板
点评要求:①面向全体同学、体态自然大方。 ②用红色笔对展示内容进行勾画。 要求:1、板书展示,展示人及时到位,写清几组. ③点评组先对展示的规范性、条理性、准确性、书写认真 2、规范快速,序号化、层次化、言简意赅、突出重点。 程度进行评价,再总结答题要点和规律,进行拓展。 非展示同学:讨论完毕坐下整理完善学案或按计划学习,不浪费一 非点评同学:①注意倾听、积极思考 ,重点内容做好笔记。②有不明 白或有补充的同学要大胆质疑。③点评结束要给点评精彩的同 分钟,力争全部过关。小组长搞好安排、检查、落实。 学掌声肯定。
台湾省的面积有多大

台湾省的面积有多大台湾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行政区,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是中国的一个特殊地理区域。
台湾省的面积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因为它承载了丰富的物产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景。
台湾省的面积:总体概述台湾省的总面积为3.56万平方公里(约为1.38万平方英里),是中国第三大的省级行政区,仅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这个数字是基于台湾省的政府统计数据,经过综合考虑了省内各县市的土地面积。
台湾省的面积:地理特征与区域分布台湾岛作为台湾省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据了台湾省绝大部分的面积。
台湾岛的地理特征多样,包括山脉、平原、河流和海岸线。
台湾的山地地形主要集中在中央山脉和海岸山脉,其中包括台湾岛最高峰玉山,海拔3952米(12963英尺)。
除了台湾岛,台湾省还包括澎湖列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以及一些其他离岛。
澎湖列岛是台湾省的一个县级行政区,由120多个岛屿组成,其中主要岛屿有澎湖岛和金门岛。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爱琴海岛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控制并主张主权。
台湾省的面积:自然环境和资源利用台湾省充满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其多样的地理特征创造了一种多样性的生态系统。
台湾岛上的山脉和森林提供了丰富的木材、水源以及各种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地处亚热带气候区域的台湾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包括水稻、水果、茶叶和花卉等。
除了农业资源,台湾省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铜矿和石油等。
这些资源对台湾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台湾省的面积:人口和城市分布台湾省的人口约2400万人,是中国自行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唯一一个总人口持续增长的省份。
台湾省的人口密度较高,人口主要分布在台北、台中和高雄这三个大城市以及它们周边的地区。
这些城市是台湾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台湾省的面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台湾省的面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中国的一个开放地区,台湾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
港澳台地区

2、气候: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
气温: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南部,纬度低,热量多,气温 高;受地形的影响,气温的垂直变化比较明显。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东多西少,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
四周临海,夏季风从海上带来大量水汽,在东北部迎风 坡形成地形雨,降水丰沛;另外每年夏秋季节受台风的 影响降水充沛,如基隆是著名的“雨港”而火烧寮则有 “中国雨极”之称。
中国地理分区
港澳台地区
香港
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仪式上中国国旗冉冉升起
香港演艺界庆祝香港的回归
根据1984年中英声明,中 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 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一、香港的位置和范围
①位置: 114°15′E,22°15′N
位于中国东南端(广东省)珠江口东侧,与 广东深圳相邻。
②组成: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 多个岛屿组成。
3、出口导向型经济
60年代以前,台湾经济以农业 和农产品加工为主。
60年代以后,重点发展出口加 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 出口”型的经济,工业产品在 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稳步上升。
工业主要分布:西部平原的台 北、台中、高雄等,新竹是著 名的电子工业中心。
台湾硅谷
新竹科学园区 新竹科学园区设立于1980年12月15日,成立至今约
4、人口、民族和城市 台湾全省人口2000多万,多分布在西部平原。
人口密度大于500人/平方千米,是我国人口密度最 大的省份之一。
居民以汉族为主,通用普通话和闽南话。其次 是高山族(中部山区和东部沿海)。
高山族
台湾的城市多分布在西部,其中台北位于台湾岛北 部,是台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台湾省最大 的城市。高雄是第二大城市,南部最大的工业中心,全 省最大的港口。基隆位于东海之滨,是重要的军港、渔 港和海运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台湾省位于祖国大陆架东南缘的海上,面积3.6万平方公里,是祖国第一大岛。
它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东临太平洋,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金是台湾省的优势矿种之一。
台湾采金历史悠久,历史上曾经是我国产金最多的省份之一。
19世纪80年代,在基隆河上游和中央山脉的一些溪流就有小规模的民采砂金矿。
此后,于1891年在铺设铁路时发现了基隆河砂金层,次年即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开采,1894年,在基隆河上游的台北九分首先发现了原生金矿,1895年发现了金瓜石大型金矿,1905年在第一长仁发现了铜金矿体,以后在金瓜石矿区又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的矿体。
金瓜石金矿的发现,带动了台湾采金业的迅速发展。
金瓜石矿床开采最盛时期,月处理矿石量达10万吨,曾为亚洲首屈一指的大型金矿山,金及副产铜的产量均曾居全国第一位。
台湾省含金石英脉及砂金分布广泛,已查明的金矿石量约为700万吨左右,平均品位在4.8克/吨左右,金矿储量主要集中在金瓜石一带,除金瓜石矿区外,尚未发现其它具工业开采价值的矿床。
由于金瓜石金矿经几十年的开采,金矿保有储量日渐枯竭,目前仅余矿石量20余万吨,正由台湾金属矿业公司继续开采提炼,年产黄金5千余两。
据报道,近年来,金瓜石矿区的找矿工作又有新的突破,台湾地质工作者在金瓜石矿区发现产于火山岩与沉积岩接触带中的含金石英安山岩沿着主断层面继续向南伸展,目前已初步查明金矿石总蕴藏量约为3千万吨,平均品位2克/吨。
这一新发现}I起了台湾矿业界极大兴趣,正策划投资开采,古老的金瓜石金矿山将焕发出第二青春。
台湾省1987年的黄金产量为208.28公斤。
台湾属于新生代(喜山期)地槽褶皱带,从东至西大致可以划分为东部海岸山脉优地槽、大南奥变质带、西部海岸山脉冒地槽、台彭坳陷四个带。
在东部海岸山脉优地槽与大南奥变质带间是著名的台东大纵谷,是太平洋板块向西推移俯冲在亚洲大陆板块之下形成的板块缝合线。
由于俯冲带上部受到挤压,俯冲角度变陡,近于直立。
岛内断裂构造及褶皱构造发育,主要为一组呈北北东向的新华夏系平行构造。
台湾省出露的最老地层为台东大南奥群变质岩系,时代为古生代一中生代,为一套变质基性火山岩建造一碎屑岩建造。
台湾省广泛出露的是新生界地层,第三系以海相碎屑岩建造为主,夹有较多的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第四系为现代松散砂砾层。
台湾省侵入岩不发育,仅在大南奥群变质岩北部和南部分别有少量燕山期酸性岩和基性岩侵入,还有少量的喜山期超基性岩类出露在大纵谷之南。
台湾省金矿床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产于第三系碎屑岩一火山岩接触带中的石英脉一浸染型金矿,主要产于台湾北部基隆火山岩分布区内的金瓜石、九分、武丹坑等地,其矿体赋存在第三系中新统都恋山组石英安山岩与大港口组砂页岩的接触破碎带中,金矿脉多呈不规则的扁豆状或圆筒状,系第四纪基隆火山岩浆侵入中新世砂岩与页岩中,经热液变质及接触作用形成硅化砂岩及石英安山岩而形成金矿。
主要工业矿物有自然金、硫砷铜矿、黄铜矿、黄铁矿,伴生有方铅矿、辉锑矿、重晶石、明矾石、高岭石等。
自然金粒度很大,肉眼可见,重达20两者不少,最大者达63公斤。
自然金成色在700—900之间,矿石一般含金4.8克/吨,在金瓜石矿区曾发现含金20—1000克/吨的富矿段。
另一种矿化类型是现代砂金矿,主要分布在台湾中央山脉地区的河谷或阶地上,如淡水矿区,金品位较低,通常在0.4克/米s以下,且规模较小,无法进行工业开采。
台湾省金矿的成矿时期主要是新生代,金矿的形成与板块俯冲所产生的新生代火山活动有着密切的关
系。
火山活动不仅为地层中金的活化、迁移提供了热源,同时也为金矿化提供了一部分来自深部的成矿物质。
矿床的产出受构造条件的控制,断裂构造发育及构造复合部位是金矿产出的有利部位,如金瓜石矿区产于台湾北部的新华夏系与宜兰一新竹纬向构造联合复合弧形部位。
矿体产于火山岩与围岩的接触破碎带中,充填在火山岩入侵时断层再生活动所形成的裂隙中。
矿体的形态受围岩及构造控制,因而金矿化主要分布在中央山脉及大纵谷两侧的火山强烈活动区和断裂构造发育区。
台湾省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洲板块俯冲带的岛弧型中、新生代陆相火山岩区,地震、火山活动十分活跃,可与日本、菲律宾的火山带相连,组成一个近代活动构造带,是环太平洋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金矿成矿条件极好。
目前在日本、菲律宾等地均已发现类似金瓜石金矿的大型、超大型火山热液型金矿。
台湾省火山热液型金矿化普遍,找矿潜力极大,是寻找与新生代火山岩有关的火山热液型金矿的有利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