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理论

合集下载

非营利组织管理_ 非营利组织的理论_

非营利组织管理_ 非营利组织的理论_
u 雅诺斯基的公众领域理论为我们观察和分析非营 利组织所处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提供了一个非常有 用的工具。
公民社会
u 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意为“属于城邦的人”。古希腊对于公民的认定是与 财产权、伴随财产权的公共事务管理权以及公共义务紧密联系的。
u 公民社会是近代才复苏的概念。公民社会又称市民社会、民间社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非营利组织的政治哲学理论
主讲老师:罗辉
部门:公共管理学院
问题导入
01 非营利组织在政治哲学方面有哪些理论
政治哲学理论
u 公私观念、公共领域和公民社会理论是理解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政治哲学基础 u 这些思想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西方古典哲学思想中,现代意义的理解则从洛克、孟
德斯鸠、弗格森到黑格尔、马克思、哈贝马斯等那里获得阐释。
u 社会意义上的公私划分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在人类社会早期,公私的区分局限在 个人及其原始共同体之间。
u 个体、个体家庭、个体人际关系、共同体出现分离的必要,家庭与原始共同体形 成区别,原始共同体成为初始意义的公共观念的组成部分,但家庭关系的不稳定 导致这种公私观念是模糊的。
公共领域
u 公共领域是相对于非公共领域而言的,公共领域概念的形成源于人们对公私划分 的理解,公共领域概念的使用由于不同学者的指涉和阐释而有不同的意义。
u 俱乐部是提供非纯公共产品的基本形式。 u 如果从资本本身的技术和自然属性来判断,所有的资产都可以划入三大
类: u 一是私人性资产;二是公共性资产;三是介于私人性资产和公共性资产
之间的所谓俱乐部资产。
俱乐部理论
➢ 俱乐部产品具有两个主要特征:
u 排他性与非排他性并存 u 竞争性与非竞争性并存
私营政府理论

非营利组织相关理论

非营利组织相关理论

市場失靈理論
又可以稱為是與信任度相關的理論(trustrelated theories) 市場失靈是指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存在「資訊不對 稱」(information asymmetry)現象,因此消 費者沒有充分的訊息與專業知識,來判斷產品和服 務的數量及品質 生產者在市場競爭中很可能收費高於其產品品質造 成「契約失效」(contract failure)問題 P:50
政治學பைடு நூலகம்點
類目限制
因此對於少數或是特殊需求,政府無法回應, NPO就可以提供 NPO有最大自主性決定服務哪些人口群以及提 供那些服務,不受政府類目或規範限制
政治學觀點
多樣性
各種社會議題有多樣性觀點及價值,但是政府 施政只能有一種作法 政府作法原則上是反映多數人的觀點 這種受限狀況,使政府政策措施無法充分反映 多元價值與觀點 因此NPO可以提供多樣性選擇 P:59
公共財理論
異質性愈高的社會,NPO的數量與多樣性就 愈高
異質性指種族、語言、宗教、年齡、生活風格、 偏好、職業、專業背景及社會經濟地位等
公共財理論
其他學者對Weisbrod理論的質疑
NPO提供的服務,可稱為公共財嗎?
醫院、托兒中心、教育
為何NPO比其他營利組織,更適合去滿足這些 需求? P:49
生態觀點提供我們了解三個部門的分工關係, 以及隨時間變遷,這三個部門的存亡比例及 因素
P:69
消費者控制理論
有些NPO的形成,是因為消費者想要直接控 制他們所購買的產品或服務,因此組成互益 型NPO。原因
契約失效 產品或服務為獨占性組織 以差別取價方式取得控制目的
消費者控制理論
兩類互益型NPO
以提供會員財貨消費為主

《非营利组织》课件

《非营利组织》课件

定义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 ,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
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社会组织。
非营利组织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 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
题或事件,因此具有公益性。
非营利组织的经费主要来源于社 会捐赠、政府资助和部分经营性
收入,但不以营利为目的。
特点
01
非营利组织的成员通常 具有公益心和志愿者精 神,积极参与组织的各 项活动。
创新与变革
数字化转型
利用现代技术提高筹款效率和项目执行效果,例如通过在线平台 吸引更多捐赠者。
合作与联盟
与其他非营利组织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扩大影响力。
提高透明度
加强财务管理和项目实施过程的透明度,增强公众信任度。
未来展望
可持续发展
01
非营利组织将更加注重项目的可持续性和长期效益,而非短期
可持续发展
定义与内涵
非营利组织在实现其宗旨和目标的过程中,注重环境、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健康发展。
具体表现
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倡导公平、公正的经济活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关注社区发展,为社区提供长期支持。
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有助于非营利组织实现长期目标,确保组织的稳定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提升社 会福祉。
的成果。
技术驱动
02
随着科技的进步,非营利组织将更加依赖数字化工具和创新方
法来提高效率。
更加关注社会问题
03
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非营利组织将更加专注于解决这些
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研究。
谢谢
THANKS
02
非营利组织的目标是实 现社会公益,推动社会 进步和发展。
03
非营利组织通常具有自 主性和灵活性,能够快 速适应社会变化和需求 。

非营利组织概述课件

非营利组织概述课件

项目管理
项目策划
非营利组织需要制定详细的项目策划方案,明确项目的目标、任 务、预算和时间安排等。
项目实施
非营利组织需要建立项目实施团队,按照策划方案有序推进项目, 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
项目评估与总结
非营利组织需要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 采取改进措施,提高项目的实施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专业化与品牌建设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非营利组织将更加注重专业性 和品牌形象,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赢得公众认可。
社区参与与在地化
为了更好地融入社区和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非营利组织 将更加注重在地化的发展,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组织的活动 和管理。
创新与变革
商业模式创新 非营利组织需要探索新的商业模 式,以解决资金筹措难题。例如 ,通过开展收费服务、产品开发 等方式增加收入来源。
非营利组织概述课件
目录
•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与特点 •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历程 • 非营利组织的运作与管理 • 非营利组织的法律与监管
目录
• 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影响与价值 • 非营利组织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 ,旨在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
组织。
非营利组织通常是由志愿者组成 ,以实现特定的社会目标为己任
医疗、社会福利等。
20世纪
非营利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快速 发展,尤其是在美国和欧洲,出现 了许多国际性的非营利组织。
21世纪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社会变革的 加速,非营利组织面临着更多的挑 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创新和适应变 化。
现状与趋势
多元化和专业化
非营利组织在多元化方面取得 了显著进展,涵盖了各个领域 ,同时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第二章: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理论

第二章: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理论
•缺點: 一致性與規格化,繁文縟節,缺乏彈性空 間,人事成本高。
社會學觀點
• 非營利組織在近代快速發展成新的研究 領域。
• 社會學將分以下三點作說明: 一.歷史的觀點。 二.制度理論。 三.生態學觀點。
一.歷史的觀點
• 非以單一型態的組織模式出現,而是因 應不同的目標,由不同的團體集結而成。
• 非營利組織為一實體: 1.執行國家委託的公共事務。 2.執行公共事務的各種要求。 3.試圖影響國家或其他部門的政策方向。
一.公共財理論
• 消費者無能力辨識或評估服務品質之良 窳
• 提供擬似公共財功能,不將盈餘分配給 個人
• 依靠自願性捐贈維持正常運作 • 自願性資源屬經濟財,包含服務與財貨 • 政府的公共財無法滿足時,則私人生產
便會出現。
二.市場失靈理論
• 市場失靈是當生產者和消費者發生「資訊不對 稱」的情況時,消費者在議價過程中無法處於 一種公平合理的地位
背景為意識形態的組織。 • 例如:政治團體。 • 若是以宗教性團體而言,將他們宗教信仰的效用
最大化就是他們主要的理由。
政治學觀點
• 從政治學的相關理論觀點來論述為何非營利部門 仍有其存在的必要。
• 一. 撘便車問題 • 二. 類目限制 • 三. 多樣性 • 四. 實驗與創新 • 五. 科層化
一.搭便車的問題
第二章:非營利組織的相關理論
• 本章就三面向探討其相關理論: • 經濟學觀點 「需求面向」VS「供給面向」 • 政治學觀點 補充政府部門的不足 • 社會學觀點 一.歷史觀點 二.制度理論 三.生態學觀點
第一節 經濟學觀點
• 時間:1970年代初期成形
• 早期由傳統慈善組織構成,所得來自慈 善捐贈。所以非營利組織的經濟理論, 最初僅針對私人慈善基金、組織的運作 等行為面加以探討。

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的理论基础——治理理论和公民社会理论在这里我们同意把非营利组织界定成了第三部门早在1831年,法国知著名的思想政治家托克维尔就注意到美国公民热衷结社的现象。

“美国人不论年龄多大,无论出于什么地位,不论你只去是什么,无不适时在组织社团。

在美国,不仅有人人都可以参加组织的社团,而且还有其他成千上万的团体。

”他将这种参与倾向与美国民主的活力与成功联系在一起。

正如他之处:“在民主国家里,全体公民都是独立的,但有时软弱无能。

他们几乎不能单凭自己的力量去单干一番事业,其中的任何人度不能强迫别人来帮助自己。

因此,他们如果不学会自动的互助,就将全度陷入无能为力的状态。

”但是真正对第三部门进行大规模系统研究还是在20实际80年代。

由于第三部门在社会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几大注意。

像“非营利和志愿组织研究协会”和“国际第三部门研究会”这样的职业学术研究会吸纳了的大量跨学科研究人员,并定期举行国际学术会议。

随着第三部门的发展,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人类学等学科也纷纷介入,大大拓展了第三部门的研究视野。

1、公共管理学:为“善治开辟新领域”治理又称管治,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管理,治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罗斯诺在其代表作《没有政府通统治治理》和《21世纪的治理》等文章中将治理界定为一系列活动领域里的管理机制。

与统治不同,治理指的是一种共同的目标支持的活动。

未来的政府不再是统治的政府,而是治理的政府,这是20实际90年代以来西方公共行政改革日渐明确的一个方向,也成为与这场改革遥相呼应的新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内容。

到目前为止,各国学者对治理提出了五种主要观点,即:(1)治理指出自政府但又不政府的一套公共社会机构和行为者:(2)治理明确指出再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解答的过程中存在的界限和责任和责任方面的模糊点(3)治理明确肯定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的权利依赖(4)治理指行为者网络的自主自知(5)治理认定,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在于政府的权力,不在于政府下命令或运用其权威,政府可以动用新的工具和技术来控制和指引,而政府的能力和责任也均在于此。

非营利组织理论体系框架

非营利组织理论体系框架

利润的禁止分配性
资金来源的广泛性


产权的公益性
税收的优惠性 资源和运营的志愿性
2.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理论基础
2.1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的理论基础

公共产品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
法人法制理论
2.2非营利组织的分类理论
按照非营利组织从事的业务活动分类
教育机构 医疗机构
3.预算费用账户可以用来限制非营利组织当期 的支出水平,从而提高组织资金的使用效率。
4.将预算金额与实际金额进行比较,可以实时 控制和持续监督非营利组织的支出水平,考核 组织管理者的业绩。
非营利组织预算会计的实施
(1)制定组织在预算期内明确的目标、行动方案, 确定预算工作量 (2)分析组织内外则一务环境,确定预算指标, 并进行合理地分解或整合;
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理论基础21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的理论基础22非营利组织的分类理论按照非营利组织从事的业务活动分类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科学机构文化艺术机构环境保护机构妇女组织青少年组织按照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分类捐赠支持型服务收费支持型混合型按照非营利组织提供产品的性质分类提供私人产品的互益性非营利组织mutualbenefitorganizations提供公共产品的公益性非营利组织publicbenefitorganizations按照非营利组织内部结构分类会员制非会员制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分类社会团体基金会非企业单位草根组织31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的目标提供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提供对财务报告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33
3.7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
4.非营利组织基金会计基本理论
1.含义

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理论

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理论

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理论一、市场失灵理论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使消费者没有充分的信息和专业知识来判断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及品质。

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很可能收取不合理的费收,造成信用失效,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

市场失灵的表现1、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

马太效应。

2、外部负效应问题。

环保问题。

3、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

4、失业问题。

5、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

6、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7、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

市场失灵的原因1、公共产品。

2、垄断。

3、外部影响。

4、非对称信息。

纠正和克服“市场失灵”1、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干预;2、目前各国普遍采用的方式,就是允许各类非政府组织的介入和参与。

“市场失灵”是非政府组织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二、政府失灵理论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

政府失灵主要表现1、短缺或过剩。

2、信息不足。

3、官僚主义。

4、缺乏市场激励。

5、政府政策的频繁变化。

政府失灵的原因1、政府决策的无效率。

第一,投票规则的缺陷导致政府决策无效率。

投票规则有两种:一致同意规则;二是多数票规则。

第二,政治市场上行为主体动机导致政府决策无效率。

第三,利益集团的存在导致政府决策无效率。

2、政府机构运转的无效率。

政府机构运转无效率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缺乏竞争、缺乏激励两个方面。

3、政府干预的无效率。

如何治理政府失灵1、市场化改革。

2、分权改革。

3、厉行法制。

4、促进公民的参与与监督。

三、志愿失灵理论正如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一样,非政府组织也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存在一些弊端。

主要表现在:组织活动的资金不足;组织的家长作风;组织管理的业余主义;组织管理以及服务的狭隘性等。

萨拉蒙提出的志愿失灵理论。

志愿失灵的表现1、慈善不足。

2、非政府组织往往存在家长作风。

3、非政府组织的业余性。

4、非政府组织对象的局限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
–民众对于公共物品无法满足的原因何在?
10
公共物品理论
–民众对于公共物品无法满足,关键不在于数量上的 问题,而在于质量上的要求 –这种情况在所得分配越分散的社会,产生的可能性 越高, 如对教育质量的要求, 人权主张
公共物品理论下的NPO问题
–提供这类服务不能构成所谓的公共物品, 比较像私 人性质的物品或服务, 特别是商业型NPO –NPO为何比营利性组织更适合生产未满足需求或“剩 余需求”(residual demand)的公共物品
自由经济体制运作的条件
–价格是由供需双方共同决定的 –市场的功能必须充分发挥
市场失灵的原因
–自然垄断 –外部性:生产者(或消费者),
–公共物品 –景气循环 –特殊物品 –信息不对称
他的生产(或消费)行为对他人产生影响, 若使他人受益, 称之”外部利益”; 若使他人受害, 称之”外部成本”
13
市场失灵理论
志愿部门与政府部门的比较
–少了科层化的繁文缛节 –国家机关的行政程序愈复杂,支出成本愈高
39
科层化
在科层化体制之下的合作关系
–政府承认志愿部门的自由度较高 –运用这一机制,补助现有的志愿性机构,执 行公共服务 –例如: Kramer & Terrell研究S.F.Bay Area的志愿组织,发现有相当高的比例与政 府签订契约
6
经济学观点
Hansmann 的经济理论分类
–非营利组织的角色理论
• 为何非营利组织存在经济体系之中﹖ • 它们有哪些经济功能﹖ • 为何非营利组织只出现在某些产业之中﹖
–非营利组织的行为理论
• • • • • 非营利组织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非营利组织中的管理者,他们的动机是什么﹖ 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以及政府组织之间有何差异﹖ 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以及政府组织的生产效率有何不同﹖ 这样的差异性应归因于非营利组织的何种特殊性质﹖
19
供给方面的解释
宗教办学的有利之处
–有宗教信仰的父母,通常会将他们的子女送到与他 們信仰有关的宗教相关学校 –有些父母信任这类学校的原因,是因他们投入这些 宗教团体,不是因为学校有非营利的法定地位 –过去宗教性私立学校易取得低成本的自愿性劳力与 捐赠财源,使他们教学成本低于政府或营利性质的 学校 –非营利组织接受宗教团体的资助,会发展出良好声 望,进而吸引新的学生 –宗教性的学校可能具有政治上优势的地位与权力, 政府会优先提供补助给这类机构
–同样的服务或物品是由志愿部门来提供时, 则政府存在的限制就会消失 –服务是志愿性提供时,人们要给付多少钱或 成本来支付这些服务的问题也不存在
服务提供,“谁得利”(who benefits?)
–民主国家的政府受到利润必须公正且平等分 配的限制,牵涉到政治问责和信任问题 –志愿性组织不必受到这种限制
26
志愿部门科层化
–负起问责的责任(董事与捐款之间) –与政府比较,科层化较不严重, 为什么?
38
科层化
志愿部门科层化
–比政府机关有更多的自由与弹性
• 原因是其活动与运作的规模比较小 • 另一原因是其负责的对象在人数上不是那么庞大,所以信 任关系较容易建立
–对捐款给志愿组织的人们而言,有一个安全阀的机 制相伴随,如果不信任它,可以主动不捐款
多样性
志愿部门的存在允许不同的社会价值有表 达的机会(以教育机会均等为例)
–Coleman等人指出,私立学校,尤其是天主 教兴办的学校, 教育出来的学生,在学业上 的“认知成绩”比公立学校的学生优异 –人们也发现教会学校对于学生教育及其人格 养成产生不少负面的影响
• 例如,宗教信仰的差别导致在社会、个人所得、 以及种族界线上的隔阂
11
公共物品理论
Hansmann的看法
–公共物品有不具竞争性(rivalry)﹑不具排 他性(excludability)﹑具有拥挤性 (congestion)特质 –无法反映实际的社会边际效益,造成资源 配置的无效率﹑过度浪费﹑无私人愿意提供 等问题,故需由其他部门来弥补其缺失
12
市场失灵理论
7
经济学观点
处理上述问题的思考方向
–以不分配盈余为理论的根本
发展出来相关的论述
–公共物品理论(the public goods theory) –市场失灵理论(the market failure theory) –消费者控制理论(the consumer control theory) –供给方面的解释
24
类目限制
上述说法本身也有瑕疵
–政府有权力可以用强制征税的方式,强迫不同意各 种国防支出的人士支付国防支出 –是否少数人一定得服从多数人?
政府之外的选择Leabharlann –政府固然要照顾与尊重少数人的愿望,不过过少数 人的愿望也不见得非要通过政府来实践 –营利或志愿性组织是替代政府的另一种选择
25
类目限制
解决政治可行性和公平性的问题
29
30
多样性
非营利志愿部门的存在,使社会更具多样 性
–古典多元主义的看法
• 人民是主权的本体,没有单一的人民意志 • 民主社会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多元价值 • 志愿性部门即是私人版本的政府 • 志愿部门使社会达成多样性 • 使不同政府运作主张的人可以生活在同一领域
31
多样性
种族、文化或语言极度分裂的社会,非营利组 织要存在或是发挥功能也很困难
27
28
多样性
社会可以有多样性
–不同观点与团体之间可以妥协 –生命优先团体(反堕胎) V.S. 选择优先团体(支 持)
政府的法律却一次只能采取一项措施
–任何具法令管辖权的领域内,政府必须避免发 生相同的主题,然而却是矛盾的政策的现象。 – “类目限制”的议题,使得国家的政策与法律无 法充分反映多样的观点与价值
8
经济学观点
一.公共物品理论 为什么有NPO?
–消费者无能力辨别或评估服务品质的好坏 –信赖NPO
• 不分配盈余的限制 • 降低管理者为了增加组织本身的利润而牺牲服务 质量的可能性
何以称之为公共物品?
–大多数的资源是依赖自愿性捐赠
9
公共物品理论
NPO的功能在补充政府的不足
–政府提供的物品与服务,只是满足中间选 民的需求 –需求的异质性出现时,政府可能无法提供 –NPO兴起,是消费者对于公共物品多样性需 求的结果
22
如何解决政府服务的不足
–结合政府, 非营利或志愿性部门提供产品 与服务 –可以满足社群中多数人的偏好与需求 –多元民主观点
•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一起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才是 正确的做法
23
类目限制
志愿服务不能由政府提供, 为什么? 产生规范性限制的问题
–这项服务仅反映少数人群的看法与观点, 这是极少部分人所要的 –大部分人均不认为这项服务是需要提供的 项目,则政府不会去做 –政府强迫占多数而又不同意这项服务的人 们经由纳税来支付,这项做法可议且站不住 脚
32
多样性
教会参与办教育提供另一个多样性的解释
–政府介入教育是近百年之事 –在此之前,教育是由志愿性部门来提供 –今日,是由公私部门混合自由提供 –各国做法
• 英法,政府会支付补助私立教会学校 • 美国,政府教育经费不能用于宗教教育,所以,宗教教育的 提供应该是基于一种志愿的基础,部分来自捐助
33
第四讲 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理论
主要内容
前言 经济学观点 – 公共物品理论 – 市场失灵理论 – 消费者控制理论 – 供给方面的解释 政治学观点 – 搭便车的问题 – 类目限制 – 多样性 – 实验与创新 – 科层化 •社会学观点 –历史观点 –制度理论 –生态学观点
2
3
4


非营利部门为第三种对社会有巨大影响 的力量
–捐赠者对购买的服务未具备完整的信息 –消费者得到不可靠的服务质量信息 –捐赠者对他们所捐赠的资金,无法作有效 的追踪与考核 –服务具有复杂性,消费者无法辨别他们的 质量,使得消费者面临可能接受低质量服务 的风险
15
市场失灵理论
NPO产生的条件
– “不分配盈余的限制”,比较而言,不会为了追求利 润而降低服务的质量 –归因为一种特殊形态的市场失灵现象 –合约失灵产生时,消费者偏好由非营利组织供应他 们所需要的产品
–合约失灵
• 产品的质量或数量上的信息不对称
–垄断性组织
• 产品(服务)质量看得见,但只有一个选择,质量 差异仍然值得存疑
17
消费者控制理论
由消费者控制的NPO产生的条件
–价格排挤的集体消费物品(priceexcludable collective consumption goods) –差别取价的方式进行服务的提供
NPO的优点
–经由给予消费者另一种额外的保护,补充市场法则 的功能 –NPO内部行为的束缚(即不分配盈余的限制),规定 NPO所有盈余必须奉献于该目的事业的生产
16
消费者控制理论
NPO形成的原因
–消费者可以直接控制他们所购买的物品与 服务 –如一些互益型NPO—私立学校、住房合作社
由消费者控制的NPO产生的条件
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
–消费者没有充分的信息与专业知识判断产 品和服务的数量与质量 –议价过程中无法处于一种公平合理的地位 –生产者可能会收取过高费用或提供劣质产 品与服务 –造成”合约失灵”(contract failure)
14
市场失灵理论
造成信息不对称的原因(Hansmann)
20
政治学观点
一.搭便车的问题 何谓free rider?
–一项公共物品的提供,不论你对此有无金 钱或实物的贡献,均可以享受 –免费的晚餐
政府对大规模集体产品和服务提供的作 法
–防止搭便车,所以用强制纳税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