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员(初级)培训计划和教案(DOC)

合集下载

保育员(初级)培训计划和教案

保育员(初级)培训计划和教案

保育员(初级)培训计划和教案第一章:保育员职业认知1.1 保育员的定义和职责1.2 保育员的工作内容1.3 保育员的工作环境1.4 保育员职业的发展前景第二章:儿童发展与教育基础知识2.1 儿童发展的阶段和特点2.2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2.3 儿童教育的原则和方法2.4 儿童的兴趣和需求第三章:儿童日常生活照料3.1 儿童的饮食照料3.2 儿童的睡眠照料3.3 儿童的穿着照料3.4 儿童的个人卫生照料第四章:儿童的安全与保护4.1 儿童的安全常识4.2 儿童的保护措施4.3 儿童意外伤害的处理4.4 儿童的网络安全教育第五章:儿童行为引导与情绪管理5.1 儿童的行为特点5.2 儿童的行为引导方法5.3 儿童的情绪识别与表达5.4 儿童的情绪管理策略第六章:环境布置与活动设计6.1 环境布置的原则与方法6.2 创设安全、舒适、有趣的环境6.3 儿童活动的目的和意义6.4 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步骤第七章:儿童语言教育7.1 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和特点7.2 语言教育的方法和策略7.3 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与运用7.4 语言环境的创设与引导第八章:儿童艺术教育8.1 儿童艺术能力的发展与培养8.2 艺术教育的方法和手段8.3 儿童绘画、手工活动的指导8.4 儿童音乐、舞蹈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第九章:儿童体育教育9.1 儿童体育教育的重要性9.2 儿童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9.3 儿童体育游戏的分类与组织9.4 儿童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第十章:儿童心理健康教育10.1 儿童心理健康的定义与重要性10.2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10.3 儿童心理辅导的方法与技巧10.4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第十一章:疾病预防与护理11.1 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11.2 儿童基本护理技能11.3 儿童突发疾病的应对11.4 儿童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第十二章:家长沟通与合作12.1 家长沟通的重要性12.2 有效沟通的技巧12.3 与家长建立良好关系的策略12.4 家长合作活动的组织与参与第十三章:应急预案与突发事件处理13.1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13.2 儿童意外伤害的紧急处理13.3 儿童走失的应急措施13.4 自然灾害或其他紧急情况的应对第十四章: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14.1 保育员的职业道德规范14.2 儿童权益保护法律法规14.3 工作场所的人际关系管理14.4 职业倦怠的预防与应对第十五章:专业发展与社会适应15.1 保育员职业规划与发展15.2 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15.3 社会适应能力培养15.4 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意义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职业认知、儿童发展与教育、实践技能。

保育员(初级)培训计划和教案()

保育员(初级)培训计划和教案()

保育员(初级)培训计划和教案简介保育员是一种负责幼儿教育和照顾的专业人员,通常在幼儿园、托儿所和其他类似机构工作。

他们与儿童相处并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全面发展的环境。

本文档将为初级保育员的培训计划和教案提供指导。

培训计划周一上午•8:00-9:00:认识保育员职业•9:00-10:00:儿童心理学基础•10:00-12:00:常见幼儿疾病及其预防下午•1:00-2:00:早期教育原理•2:00-3:00:语言发展和沟通技巧•3:00-4:00:观察能力的培养周二上午•8:00-9:00:备课和课程计划编写•9:00-10:00:儿童饮食健康•10:00-12:00:儿童身心发展下午•1:00-2:00:情感沟通及处理•2:00-3:00:安全与急救•3:00-4:00:家庭与园所的协作周三上午•8:00-9:00:课程实施技能•9:00-10:00:儿童游戏及安排•10:00-12:00:教育方法及技巧下午•1:00-2:00:儿童艺术及音乐教育•2:00-3:00:儿童读物分析•3:00-4:00:评估技巧周四上午•8:00-12:00:实习培训下午•1:00-4:00:实习培训周五上午•8:00-9:00:评估和反思•9:00-10:00:教学案例分享•10:00-12:00:综合考试下午•1:00-4:00:学习小组讨论教案课程名称:儿童身心发展教学目标:•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基础知识和概念•能够分析和评估儿童的身心发展状态•熟练掌握儿童身心发展引导方法和技巧教学流程:1.课程介绍(5分钟)–为什么重要?–本课程会涵盖哪些内容?2.身心发展的基础概念(30分钟)–定义儿童身心发展–不同年龄段儿童身心特征3.身心发展评估(30分钟)–儿童身高、体重、生长发育标准–儿童智力、语言、社交、情感、动作发展评估4.引导儿童身心发展(30分钟)–儿童教育的原则–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方法和技巧5.总结和回顾(5分钟)教学方法:•讲述式教学•合作式学习•个案分析法教学准备:•展示材料:PPT•教具:实物、图片、录像结论本文档提供了初级保育员的培训计划和教案。

初级保育员基础培训计划

初级保育员基础培训计划

初级保育员基础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通过本次培训,使学员掌握基本的保育知识和技能,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提高保育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其今后在幼儿园、托儿所等幼儿保育机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培训内容1. 幼儿保育理论知识- 理解儿童成长发育规律- 掌握儿童心理学基础知识- 知晓儿童健康生活习惯养成- 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理念2. 幼儿保育实践技能- 掌握幼儿游戏教学方法- 学习幼儿情感教育技巧- 儿童身体卫生保健技能- 掌握基本的幼儿园教学设计与实施3. 课外活动设计与组织- 学习如何设计和组织幼儿动手实践活动- 掌握组织幼儿户外活动的方法与技巧- 了解如何进行幼儿园大型活动的策划与执行三、培训安排1.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 课程内容: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行为管理、园务管理基础、卫生保健基础知识- 学习时间:2周- 学习方式:理论授课、案例分析2. 第二阶段:实践技能培训- 课程内容:游戏教学方法、情感教育技巧、身体卫生保健技能、教学设计与实施- 学习时间:3周- 学习方式:实践操作、师生互动、角色扮演3. 第三阶段:课外活动设计与组织- 课程内容:动手实践活动设计、户外活动组织、大型活动策划与执行- 学习时间:1周- 学习方式:实地考察、案例研究、小组讨论四、培训方式1. 班内授课- 由资深保育员担任主讲,传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每周固定时间上课,学员需要认真听讲并参与互动2. 实践操作- 安排学员在幼儿园进行实践操作,由资深保育员进行辅导和指导- 学员需要根据班内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模拟幼儿园日常工作3. 讨论分享- 要求学员在课程结束后进行讨论分享,总结经验和反思- 可以加强学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效果五、培训考核与评价1. 考核方式- 通过理论知识考试,考查学员对幼儿保育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践操作演示,评估学员对幼儿保育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 课外活动设计与组织演示,评估学员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2. 评价标准- 学员的理论知识学习成绩- 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表现- 学员对课外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能力六、培训师资本次培训将邀请幼儿保育专业的资深老师担任主讲,并从校内幼儿园选派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保育员进行实践技能培训和辅导工作。

保育员(初级)培训计划和教案

保育员(初级)培训计划和教案

一、培训计划概述1.1 培训目标本课程旨在对初级保育员进行全面的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保育知识与技能,提高其在儿童保育工作中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1.2 培训对象拟从事或正在从事儿童保育工作的人员,无特殊学历要求。

1.3 培训内容本课程主要分为十个章节,包括儿童心理学、儿童护理、儿童教育、儿童安全、卫生保健、法律法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技能等方面。

二、第一章:儿童心理学2.1 教学目标了解儿童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发展特点,为更好地开展保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2.2 教学内容1) 儿童的认知发展2) 儿童的情感发展3) 儿童的行为发展三、第二章:儿童护理3.1 教学目标掌握儿童的基本护理知识和技能,保证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3.2 教学内容1) 儿童的生理特点和护理要点2) 儿童的饮食与营养3) 儿童的睡眠与排便四、第三章:儿童教育4.1 教学目标了解儿童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儿童的全面发展。

4.2 教学内容1) 儿童教育的原则和方法2) 儿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实施策略3) 儿童成长计划和教育活动设计五、第四章:儿童安全5.1 教学目标掌握儿童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5.2 教学内容1) 儿童安全常识和防护措施2) 儿童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3) 儿童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六、第五章:卫生保健6.1 教学目标了解儿童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维护儿童的健康成长。

6.2 教学内容1) 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2) 儿童传染病的防控3) 儿童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七、第六章:法律法规7.1 教学目标熟悉儿童保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

7.2 教学内容1) 儿童权益保障法2) 儿童保育机构管理规定3) 儿童个人信息保护八、第七章:沟通能力8.1 教学目标8.2 教学内容1) 儿童沟通的特殊性2) 家长沟通的策略与技巧3) 同事间沟通与协作九、第八章:团队协作9.1 教学目标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保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初级保育员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

初级保育员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

初级保育员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一、培训目标本培训计划旨在为初级保育员提供全面系统的培训,使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婴幼儿园保育工作,确保婴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二、培训内容1. 婴幼儿发展心理学1.1 婴幼儿认知发展a) 感知与觉知b) 运动与动作c) 语言与沟通d) 思维与创造1.2 婴幼儿情感社会发展a) 情绪表达与调节b) 社交互动与人际关系c) 自我认知与自我概念1.3 婴幼儿身体运动发展a) 爬行与走路b) 眼手协调能力c) 手指灵巧与精细动作2. 婴幼儿保健知识2.1 健康检查与疾病预防a) 常见疾病的识别与预防b) 预防接种与免疫c) 健康监测与记录2.2 饮食与营养a) 婴幼儿喂养方式与频率b) 饮食搭配与均衡营养c) 婴幼儿常见食物过敏2.3 日常护理与安全a) 婴幼儿基本护理技巧b) 安全用药与急救知识c) 环境卫生与安全管理3. 教育教学方法3.1 游戏教学法a) 游戏的定义与特点b) 游戏在婴幼儿教育中的作用c) 游戏教学的实施与评估3.2 亲子互动教育法a) 亲子关系与互动的重要性b) 亲子互动教育的原则与方法c) 促进亲子互动的具体活动3.3 视听教育法a) 视觉与听觉的发展特点b) 视听教育的原则与技巧c) 视听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应用三、培训方式与时间安排1. 培训方式本保育员培训计划采用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a) 理论课程授课b) 实际操作实习c) 观摩学习与案例分析2. 时间安排总培训时间:100小时a) 理论课程:60小时b) 实际操作实习:30小时c) 观摩学习与案例分析:10小时四、考核与证书1. 培训考核培训期间将进行多次阶段性考核,包括理论知识测试、实际操作能力评估以及综合案例分析等。

2. 证书颁发培训合格者将颁发初级保育员培训合格证书,证书有效期为两年,需定期参加继续教育提升专业能力。

五、师资力量与资源保障1. 师资力量培训过程中将配备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过硬的婴幼儿教育专家及保育员培训讲师,确保教学质量。

保育员(初级)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目录版)

保育员(初级)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目录版)

保育员(初级)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一、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学前教育事业越来越受到重视。

保育员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成长。

为提高保育员的专业素质,规范保育员队伍建设,特制定本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

二、培训目标1.培养保育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幼儿,尊重家长,全心全意为幼儿服务。

2.使保育员掌握幼儿保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承担幼儿日常保育工作。

3.培养保育员具备观察、分析、评价幼儿发展状况的能力,为幼儿提供适宜的保育和教育支持。

4.提高保育员与家长、同事的沟通协作能力,促进幼儿家庭与幼儿园的紧密联系。

三、培训对象1.无保育员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

2.有一定保育工作经验,但未参加过系统培训的保育员。

3.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或毕业生,有意从事保育员工作的人员。

四、培训内容1.保育员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1)保育员职业道德规范(2)我国学前教育相关法律法规(3)幼儿园规章制度2.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1)幼儿生理发展特点(2)幼儿心理发展特点(3)幼儿常见疾病与预防3.幼儿生活管理与教育(1)幼儿生活管理方法(2)幼儿生活管理策略(3)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4.幼儿游戏与教育活动组织(1)幼儿游戏的意义与类型(2)幼儿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3)幼儿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5.幼儿观察与评价(1)幼儿观察的方法与技巧(2)幼儿发展评价的标准与方法(3)幼儿成长档案的建立与管理6.保育员沟通协作能力(1)保育员与幼儿沟通技巧(2)保育员与家长沟通策略(3)保育员团队协作与沟通五、培训方式1.面授培训:采用集中授课、分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形式。

2.实践教学:组织学员到幼儿园进行实地观摩、实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在线学习: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课程学习,方便学员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4.指导实践:安排经验丰富的保育员担任导师,对学员进行一对一指导。

六、培训时间1.面授培训:共计80学时,分阶段进行。

保育员培训计划和教案

保育员培训计划和教案

保育员培训计划和教案一、培训目标:1.了解幼儿教育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培养保育员的专业素养。

2.提高保育员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培养保育员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提升保育员的专业水平。

4.强化保育员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二、培训内容:1.幼儿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幼儿发展阶段理论;-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2.幼儿教育的教育方法:-游戏教育;-亲子教育;-观察教育;-问题解决教育等。

3.幼儿保健知识:-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处理;-饮食营养知识;-孩子常见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及处理方法等。

4.沟通与团队合作技巧:-有效沟通与倾听;-冲突解决技巧;-团队协作与合作精神。

5.心理健康与自我管理:-压力管理;-情绪管理;-自我调节;-工作与生活平衡。

三、培训方式:1.理论讲授:通过专家讲座、教材解读等形式,传达相关知识和理论,为保育员提供基本的幼儿教育知识。

2.实践演练:通过模拟教学、案例研究、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保育员的教育观念和实际操作能力。

3.观摩交流:安排实地参观和观摩优秀保育员的教学工作,为保育员提供借鉴和学习的机会。

4.自主学习:提供相关教育资源,鼓励保育员主动学习,深入了解幼儿教育知识和最新发展动态。

四、培训评估与考核:1.学员出勤率:学员需要按时参加培训,并保持较高的出勤率。

2.学习成绩评估:通过平时作业、考试、实践评估等形式,对学员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估。

3.实践能力考核:安排实际教学情境,对学员的教育实践能力进行考核。

4.个人发展计划:每位学员需要提交个人发展计划,包括自我评估和进一步学习的计划。

五、教案示例:教学主题:幼儿游戏教育教学内容:介绍幼儿游戏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探讨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了解游戏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掌握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3.学会设计和组织适合幼儿的游戏活动。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游戏活动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员对游戏教育的兴趣和思考。

保育员(初级)培训计划和教案

保育员(初级)培训计划和教案

保育员(初级)培训计划和教案一、培训计划概述1.1 培训目标:本课程旨在为初级保育员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便他们能够有效地照顾儿童,并为其提供安全、健康和愉快的学习环境。

1.2 培训对象:本次培训主要针对初级保育员,包括正在从事或准备从事儿童照顾工作的人员。

1.3 培训内容:本培训计划包含十个章节,分别为:儿童发展、儿童心理、儿童教育、儿童安全、健康与营养、环境布置、教案设计与实施、家长沟通、职业素养和实践操作。

二、儿童发展2.1 教学目标: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概念、阶段和特点,掌握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2.2 教学内容:儿童发展的基本概念和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儿童发展的评估方法和技巧三、儿童心理3.1 教学目标: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和阶段,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3.2 教学内容: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和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儿童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处理方法四、儿童教育4.1 教学目标:了解儿童教育的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儿童教育的实践技巧。

4.2 教学内容:儿童教育的概念和原则儿童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儿童教育的实践案例分析五、儿童安全5.1 教学目标:了解儿童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儿童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5.2 教学内容:儿童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儿童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儿童安全教育的实践技巧六、健康与营养6.1 教学目标:理解儿童健康和营养的基本知识。

掌握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处理。

学习制定适合儿童的饮食计划。

6.2 教学内容: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基本需求。

儿童营养需求和食物金字塔。

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识别。

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和实践。

七、环境布置7.1 教学目标:理解环境布置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学习创造安全、舒适和有利于学习的环境。

掌握基本的室内外环境布置技巧。

7.2 教学内容:环境布置的原则和目标。

儿童活动区域的设置和规划。

环境布置的实用技巧和案例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育员(初级)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的和任务:随着我区幼儿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提高保育员的水平和技能,规范幼儿保育工作,满足幼儿园参加升级评估等需求,我校将于近期举办幼儿园保育员培训班。

培训班由资深专业教师进行授课、讲解。

得以提高幼儿保育人员各方面综合水平。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及内容:(一)专业理论课:保育员的职业道德、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婴幼儿各系统生理卫生、小儿营养基础知识、集体儿童膳食管理、婴幼儿生活活动中的保育、配合教育活动等。

(二)专业实操课婴幼儿游戏、学习、运动中的保育、配制幼儿园常用消毒液、婴幼儿意外事故处理、托幼机构常用护理法、生活管理、托幼园所设备、物品的保管与环境卫生、安全工作、保育员专业技能技巧、保育员专业技能技巧、配合教育活动三、选用教材(1)《保育员(基础知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保育员(初级技能、中级技能、高级技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表五、培训目标:通过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使学员能够达到以下标准:(国家职业资格五级)1、系统地掌握现代儿童保健科学及儿童教育理论知识。

婴幼儿各系统、生理特点与卫生保健,小儿生长发育及体格锻炼,掌握小儿营养基础知识与合理喂养、微生物基础知识与消毒隔离、小儿常见病的预防和护理。

2、婴幼儿心理发展与保育、婴幼儿生活活动中的保育、婴幼儿游戏、学习、运动中的保育。

3、托幼机构意外伤害的预防及初步处理、托幼机构常用护理、托幼机构相关法律、法规及应用。

托幼机构设备、物品的保管与环境工作,以及保育员专业技能。

4、熟悉托幼机构的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明确托幼工作管理的基本要求,具备一定的道德、业务、身心素养。

并能根据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及保教工作的目标、原则、方法与求,独立地开展婴幼儿的各项保育工作。

5、具有熟练的,与婴幼儿保育、教育工作相关的各种专业技能。

六、培训内容与培训要求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要求,保育员培训中应达到的学习目标是理解有关保育员职业道德、婴幼儿生理、心理、教育的基本特点,能够及时发现幼儿身体的异常状况,及时处理小外伤类别以及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保育员(基础知识)》第一章:保育员的职业道德【目的要求】:使学员掌握职业、职业道德的概念,了解保育员职业道德的内涵,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主要内容】1.职业的概念、特征,职业道德的概念。

2.保育员职业道德内涵,作用,基本要求,及职业守则。

第二章: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目的要求】:使学员掌握教育、学前教育的含义,了解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明白我国学前教育的性质和任务,目标及遵循的原则。

【主要内容】:1.教育的含义、学前教育的含义。

2.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3.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

4.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概况。

5.我国学前教育的性质、任务、目标、原则。

第三章: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理解【目的要求】:使学员掌握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一些重要因素,明确保育工作的职责任务要点。

【主要内容】:1.学前儿童身体发展的主要特点。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3.影响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

第四章:婴幼儿各系统的生理卫生【目的要求】:使学员初步掌握婴幼儿各系统的生理特点,掌握婴幼儿各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

【主要内容】:1.婴幼儿运动系统:腕骨、脊柱、关节、肌肉各部位的特点及保育。

2.婴幼儿呼吸系统:鼻、咽、喉、气管与支气管、肺各部位的特点及保育。

3.婴幼儿循环系统:血液、心脏、血管、淋巴结各部位的特点及保育。

4.婴幼儿循环系统:血液、心脏、血管、淋巴结各部位的特点及保育。

5.婴幼儿消化系统:乳牙、恒牙、口腔黏膜、唾液、胃、肠、肝脏各部位的特点及保育。

6.婴幼儿泌尿系统部位的特点及保育。

7.婴幼儿皮肤的特点及保育。

8.婴幼儿内分泌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9.婴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10.婴幼儿视学器官:眼睛,耳朵各部位的特点及保育。

第五章:婴儿的心理发展【目的要求】:使学员进一步了解影响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掌握婴幼儿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发展的特点及保育要点,重视婴幼儿心理保健,掌握婴幼儿常见心理问题的保育要点。

【主要内容】:1.婴儿动作的发展及规律。

2.婴儿语言的发展。

3.婴儿的认知活动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六章: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年龄特点【目的要求】:使学员进一步了解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掌握幼儿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发展的特点及保育要点,重视幼儿心理保健,掌握婴幼儿常见心理问题的保育要点。

【主要内容】:1.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2.各年龄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七章: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目的要求】:使学员进一步了解影响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因素,掌握认知能力发展的过程、特点及保育要点。

【主要内容】:1.幼儿感知觉:视、听、触、知觉、观察力的发展。

2.记忆的概念、意义、特点及培养幼儿记忆力的原则。

3.想象的概念和要素及作用,幼儿想象的特点,培养幼儿想象力的原则。

4.思维的概念和特点,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基本过程及特点。

5.幼儿思维的基本形式及特点,培养幼儿思维能力。

6.注意的概念及与心理过程的关系。

7.幼儿注意的特点,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8.语言的作用及幼儿语言的特点。

9.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因素及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第八章: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目的要求】:使学员进一步了解幼儿情绪的特点,幼儿基本情绪的培养。

【主要内容】:1.情绪的概念和地位、作用。

2.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

3.幼儿基本情绪及情绪的培养。

第九章: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目的要求】:使学员进一步了解幼儿常见的一些社会行为,发展趋势和对幼儿社会行为的指导。

【主要内容】:1.幼儿与同龄伙伴、成人的关系。

2.幼儿常见的一些社会行为。

3.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趋势和社会行为的指导。

第十章:幼儿个性的发展【目的要求】:使学员进一步了解幼儿个性发展的过程和特点和对幼儿养成良好的个性能力给予指导。

【主要内容】:1.气质的概念和影响,幼儿的气质类型及特点,幼儿气质的发展,幼儿的气质特点与教育。

2.性格的概念和特征,幼儿性格的发展,幼儿性格与气质的关系,幼儿性格的培养。

3.能力的概念和分类,影响幼儿能力发展的因素,幼儿能力的发展与培养。

第十一章: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目的要求】:使学员进一步了解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因素,常见的心理问题及保育。

【主要内容】:1.生长发育的概念,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因素,生长发育的评价,婴幼儿的健康检查。

2.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常见心理问题的预防及矫治。

第十二章:婴幼儿的膳良和营养【目的要求】:使学员进一步了解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和热能,熟悉各年龄婴幼儿的喂养。

【主要内容】:1.六大营养素的功能和来源,热能。

2.各年龄婴幼儿的喂养。

第十三章:婴幼儿的疾病预防【目的要求】:使学员进一步了解婴幼儿常见病和寄生虫病、传染病的预防。

【主要内容】:1.婴幼儿常见病和寄生虫病:上呼吸道感染、腹泻、佝偻病、缺铁性贫血、龋齿、肥胖症、蛔虫病、蛲虫病的常识与预防。

2.婴幼儿传染病的常识与预防措施。

3.流感、水痘、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的症状及护理预防措施。

第十四章:婴幼儿常用护理技术和意外事故处理【目的要求】:使学员掌握婴幼儿常用护理技术和处理意外事故。

【主要内容】:1.常用护理技术:测体温、喂药、滴眼药、滴鼻药、滴耳药、高热护理、测脉博和观察呼吸。

2.婴幼儿发生意外事故的原因。

3.婴幼儿意外事故:小外伤、挤伤、异物、鼻出血、惊厥、蚊虫咬伤、中暑、冻伤、头部摔伤的处理措施。

第十五章:学前儿童的素质发展和素质教育【目的要求】:使学员掌握学前儿童的素质发展和素质教育的相关知识,认识到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学前教育应该完成的最重要任务。

【主要内容】: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目标、内容及要求、主要途径和方法。

2.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的概念、发展目标、内容及要求、主要途径和方法。

3.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含义、目标及内容要求、主要途径和方法。

4.学前儿童的科学教育的概念、目标和内容及要求、主要途径和方法。

5.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的概念、目标和内容及要求、主要途径和方法。

第十六章: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目的要求】:使学员掌握学前教育对于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的要求,保育员职责及应具备的能力的要求。

【主要内容】:1.环境的概念、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

2.保育员职责的要求,保育员的知识结构和应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

第十七章: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目的要求】:使学员充分认识到游戏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价值,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保障儿童游戏的权利,使游戏真正成为学前教育机构的基本活动。

【主要内容】:1.学前儿童喜欢游戏的原因。

2.学前儿童游戏的种类和指导。

第十八章:学前教育机构中幼儿一日生活安排【目的要求】:使学员掌握幼儿一日生活的内容,对幼儿生活中的各类活动进行组织和指导。

【主要内容】:1.幼儿一日生活的内容。

2.幼儿生活中各类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第十九章:学前教育与家庭、社区及小学【目的要求】:使学员掌握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关系,做好幼儿从家庭到学前教育机构时的衔接和平时与家长的沟通两方面工作,做好新生入园工作和家长的教育的工作。

【主要内容】:1.新生入园工作。

2.学前教育机构的家长工作。

3.学前教育机构与社区。

4.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主要困难及教育策略,应注意问题。

第二十章: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知识【目的要求】:使学员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与托幼工作有关的内容,进一步确立现代儿童观,了解托幼园所保教目标制定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掌握保教目标、教育工作的原则,明确做好家长工作的意义和任务,掌握家长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主要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节选。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节选。

3.《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节选。

4.《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节选。

5.《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节选。

《保育员初级技能》第一章清洁和消毒【目的要求】:使学员能够做到活动室和寝室清洁整齐。

【主要内容】:1. 环境卫生的打扫工作和注意事项2.日常消毒工作与消毒液的配制第二章生活管理【目的要求】:使学员掌握晨、午、晚检查的方法,独立进行晨、午、晚检查;能够配合保健医生进行体检;能协助保健医生对婴幼儿进行体检工作;能够根据天气情况做好三餐的保温和保洁工作;能够按照婴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力及教育的要求分发餐具;能够根据婴幼儿的个体差异,分发、添加饭菜;能够为婴幼儿营造适宜的进餐环境;能够清洁水桶,并更换当日的饮用水;能够组织不同年龄的婴幼儿饮水,培训婴幼儿良好的饮水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