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高产杂交早稻株两优1733的选育与应用
水稻新品种垦稻1741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新品种垦稻1741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满足人民对粮食需求的需求。
本文介绍了水稻新品种垦稻1741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一、垦稻17413的选育1. 选育目标垦稻17413 是通过精细杂交、细胞选种、田间间作选择等多种技术手段选育而成。
选育目标是以增产稳产、抗倒伏、抗病害、抗逆性强、品质优良、适应性广等为主要方向。
2. 选种原料选种原料选用了我国南方优异的本土品种和国外的优良品种,如中华强台、黄淮杂交稻、桂稻68等,进行了大量的杂交组合,筛选优势群体,为最终垦选17413提供了优良的遗传背景。
3. 筛选方法在杂交后代中对性状进行性选择,挑选具有较好性状的F_2植株,开展了田间间作选择,多年多场试验后筛选出稳定并优良的品系,最终选育垦稻17413。
1. 生态环境选择垦稻17413适合生长在中南部的亚热带气候区,海拔在200~10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6℃以上,日平均温差大于10℃,日照时数在2400小时以上,年降水量在700毫米以上,无高温、低温、干旱、涝害。
在水稻种植面积较大的区域可以大规模推广。
2. 土壤选择垦稻17413适宜生长在土壤肥沃、黏重、蓄水性强、排水良好的水田中。
生长的土壤应为侵蚀次数少,无劣土、盐渍土等不良土壤,灌溉水源无重金属污染。
3. 时间选择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期间,当地温度达到13~15℃以上时,选择良好的苗和足够的灌水量,适时栽种。
播种密度为40万~45万/亩。
4. 肥料施用垦稻17413的施肥时间应依据本地土壤和环境条件确定。
整个生育期中可按每亩施用氮肥80~120公斤(农村的氮肥,1公斤等于15%的氮)、磷肥40~60公斤、钾肥30~40公斤、微量元素适量进行施肥。
5. 管理技术垦稻17413的管理技术,包括排水、翻耕、纵深耕、灌溉、杂草防治、病虫害防治、中耕等等,应按照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进行科学管理。
杂交早稻宜两优53特征特性及软盘抛秧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杂交早稻宜两优53特征特性及软盘抛秧高产 栽培技术分析邓小刚1 汪香生2* 杜 晖2 杨华新2 聂小平2 何小牛3 张逸华2(1.江西省樟树市种子管理站,江西樟树 331200;2.江西省樟树市农业农村局,江西樟树 331200; 3.江西兆丰种业有限公司,江西樟树 331200)摘 要 宜两优53具有生育期适中、分蘖力强、后期落色好、产量高等特点,非常适合在江西省推广种植,有一定发展前景。
基于此,根据该品种2018-2020年连续3 a在江西省各地区的示范推广情况,分析总结其特征特性及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杂交早稻;宜两优53;特征特性;抛秧;高产栽培宜两优53系江西兆丰种业有限公司用宜农3S×R53杂交选配的两系杂交中熟早籼组合,2018年1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赣审稻20180007。
该品种2018-2020年连续3 a在江西省各地区进行示范推广,表现出生育期适中、分蘖力强、后期落色好、产量高等特点。
1 宜两优53产量表现宜两优53于2014-2015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2014年平均单产7.28 t/hm2,比对照中早35增产4.07%,增产不显著;2015年平均单产7.63 t/hm2,比对照中早35增产4.30%,不显著。
2 a平均单产7.46 t/hm2,比对照中早35增产4.19%。
2019年,宜两优53在樟树市高产示范区机收测产,平均单产7.89 t/hm2。
该组合3 a示范推广均表现出产量高而稳的特点。
2 宜两优53特征特性2.1 生育期 宜两优53在2014年、2015年的江西省早稻区试中,平均全生育期109.5 d,比对照中早35早熟0.2 d,属中熟双季早稻类型。
该品种在赣中地区3月25日左右播种,6月9日左右始穗,6月12日左右齐穗,7月12日左右成熟,全生育期109 d左右。
2.2 农艺性状 宜两优53株高89 cm左右,株型松散适中,茎秆粗细适中,抽穗集中,齐穗快,后期不早衰,成熟落色好。
超级杂交早稻淦鑫203高产栽培及秋制种技术

超级杂交早稻淦鑫203高产栽培及秋制种技术郭莲花;郭柏生;李秋宝;杨红明;张春生;胡佳贵【摘要】超级杂交早稻淦鑫203具有集生育期适中、高产、优质、多抗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的特点,秋季制种易获高产.介绍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大田高产栽培及秋季制种的关键技术.【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3页(P183-185)【关键词】超级杂交早稻;淦鑫203;高产栽培技术;秋季制种【作者】郭莲花;郭柏生;李秋宝;杨红明;张春生;胡佳贵【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县梅江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站宁都342800;江西省宁都县农业和粮食局良种推广站宁都342800;江西省宁都县田头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站宁都342800;江西省宁都县蔡江乡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站宁都342800;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站宁都342800;江西省先农种业有限公司南昌33000【正文语种】中文淦鑫203系江西现代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共同选育的,集高产、优质多抗,易获秋季制种高产等多项优点的超级早稻新组合,2006年11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及国审,审定号分别为:赣审稻2006062、国审稻2009009、韶审稻2010001。
2.1 生育期在宁都作早稻种植时近10年表现出全生育期在112天左右,作二晚抛秧全生育期在105天左右。
2.2 综合农艺性状好该组合株叶形态好,叶青绿,倒三叶叶姿直立不披,后期转色好,结实率高,株高91.6 cm,穗长23.6 cm,每穗总粒数109.5粒,每穗实粒数96.7粒,结实率88.3%,千粒重28.6 g,有效穗346.2万穗/hm2。
2.3 产量表现该组合2008年7月22日由中国水稻所、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家单位组成的专家现场实割测产验收,平均产量为4.65 t/hm2。
2007年在长胜镇大岭背连片种植7.95 hm2,7月16日经省、市、县科技局组织专家实割验产,平均产量达到4.57 t/hm2,产量最高的有3.7 hm2达到4.82 t/hm2,比对照金优402增产26.1%。
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潭两优83高产制种技术

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潭两优83高产制种技术贺升华;袁卫球;王新民;向述强;余卓越;周建军;罗亮【摘要】潭两优83是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潭农S与潭早183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2010年通过湖南审定,同年通过国家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亲本特性和高产制种技术以及母本直播技术.【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2页(P159-160)【关键词】两系杂交早稻;潭两优83;高产制种技术;直播技术【作者】贺升华;袁卫球;王新民;向述强;余卓越;周建军;罗亮【作者单位】湖南省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湘潭411134;湖南省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湘潭411134;湖南省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湘潭411134;湖南省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湘潭411134;湖南省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湘潭411134;湖南省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湘潭411134;湖南省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湘潭411134【正文语种】中文潭两优83是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潭农S与潭早183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
该组合熟期早,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米质较优,适应性广。
2010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湘审稻2010003),同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02)。
2009年在湖南湘潭县制种 100 hm2,平均单产 3.35 t/hm2,最高单产4.25 t/hm2。
1.1 父本潭早183的特征特性潭早183是湘潭市农科所经过多年系统选育和侧交筛选而成。
潭早183在湖南春播播始历期74~82 d,夏秋播为5l~62 d。
主茎总叶龄l1.1~l3.2片,株高90 cm,叶色淡绿,分蘖力中等,茎秆粗壮,耐肥抗倒力强。
对苗期低温、穗期高温高湿的抗耐性好,对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飞虱等主要病虫害的抗耐性强。
抽穗整齐,开花散粉特性好,花粉活力强,制种易于高产稳产。
1.2 母本潭农S的特征特性潭农S是湘潭市农科所育成的广亲和低温敏两用不育系,潭农S株高60~78 cm,株型紧凑,叶缘无色,分蘖力强,穗长20.8 cm,每穗总颖花数130粒,千粒重26.8 g左右。
两系杂交早稻株两优609的选育与应用

2. 1产量 2008年参加浙江省早稻区试,平均产量7. 02 t •
hm-2,比对照嘉育293增产7.6%,达极显著水平, 居第1位,增产点率100%; 2009年续试,平均产
量7. 82 t • hm-2,居第1位,比对照嘉育293增产 10.4%, 达极显著水平, 增产点率 100%。 2 年区 试平均产量7.42 t • hm「2,比对照增产9.0%。稳 产性好,2年的增产点率为100%。2010年浙江省 早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 97 t • hm-2,比对照嘉 育 293 增产 8.1%。 2.2 生育期
步法農划律 2019年第60卷第8期
米率80%,精米率72%,整精米率50.5%,粒长 6.6 mm,长宽比3.0,垩白粒率25%,垩白度6. 5%, 透明度2级,碱消值2.8级,胶稠度53.5 mm,直 链淀粉含量19.6%。
组合选配+ 2005年3月在海南育种基地以衡 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温敏早熟不育系157S 为母本测试父本G99-21的6个株系的配合力,同 年早稻正季在杭州进行杂种优势观察,其中157S/ G99-21-1 (06EZ09)组合表现分蘖力强、丰产性 好、熟期早、千粒重大和结实率高等特点+ 2005 年杭州夏季,以温敏不育系株1S为母本,06EZ09 为父本进行配组+ 2006年杭州参加院内品比试验, 表现产量高和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同年夏季在杭州 制种+ 2007年参加浙江省早稻多点试验,平均产 量7. 30t・hm「2,比对照嘉育293增11.4%,达极 显著水平,全生育期108.7 d,比对照迟熟0.7 d。 2008年参加浙江省早稻区试,2009年续试(参试 名称为株两优0609)。201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审 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命名株两优609。
双季早稻新品种筛选试验

栽培育种ZAIPEIYUZHONG科技兴农双季早稻新品种筛选试验周维勇 尹汉文(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清塘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湖南道县 425300)摘 要 为湖南省永州市道县避免双季早稻产量下滑,以19个早稻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观察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等综合性状,进行观察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五优85、五优317、煜两优22、欣荣优123、中两优206、荣优233、煜两优4156等7个品种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强,适合道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 双季早稻;新品种筛选;道县近年来,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受传统耕作、生态环境、气候变化、两广工业化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水稻各种重大病虫害的发生,双季早稻发展不良,要振兴双季早稻,就要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提高良种覆盖率。
因此,要进一步摸索水稻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有效改善道县水稻品种多、乱、杂的局面,筛选出一批适应道县种植且丰产、稳产、优质、多抗、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引导农民选用优良新品种,促进优势新品种在道县大面积推广与应用[1-2]。
基于此,笔者于2019年在道县营江乡小洞村何方朴的400 m2相连两丘责任田中进行了双季早稻新品种筛选试验。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种 本试验参试品种共19个,其中中早熟组合9个,分别是两优早17、陵两优22、株两优929、两优3917、陵两优7717、欣荣优123、安优607、长两优35、煜两优4156;迟熟组合10个,分别是陵两优1733、煜两优22、早丰优107、中两优206、荣优286、五优317、荣优233、陵两优179、五优85、陵两优171。
1.2 试验田概况 试验设在湖南省道县营江乡小洞村何方朴的400 m2相连两丘田中,交通灌溉便利,土壤肥沃,试验田块为肥力均匀、形状规则的长方形。
前作为紫云英,土质为沙壤土。
1.3 小区设计 试验分2丘田进行,早熟组合和迟熟组合各放一块田,其中组合内各品种也采用随机排列,每组2个相同对照,排在每丘田首尾。
株两优173品种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研究

K e o d :t —iee r y r e ; h l n y u1 3 b e dn ; h rce s c c l v t n tc nq e y w r s wo l al h b d f e Z ui g o 7 ; re ig c aa tr t ; ut ai e h iu n y i l a i i i o
关键 词 : 两系杂交早稻 ; 株两优 13选育 ; 7; 特征特性 ; 培技术 栽
中图分 类号 :5 1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600 (011—040 10—6X 21)303—3
Va it r e y Cha a t r si so r c e itc f Zhu i ng o 7 nd Is Culur la y u1 3 a t t e a e d Pr duc i n c nd S e o to Te hni ue q s
wh c r e e td b h z o rc l r lS in e Re e r h I si t . t se r tr n ih yed Z u i n y u 7 ih a e s l ce y Z u h u Ag iu t a c e c s a c n t u e I i a l mau e a d h g il . h l g o 1 3 u t y a wa e it r d b h n au t n Co sr g see y C i a Ev l ai mmi e fC o r t n 2 1 . h satce i t d c d t ed v lp n r c d r , o t e o r p Va ey i 0 0 T i r l n r u e h e eo i g p o e u e t i i o c a a trsis k y tc n q e f ih yed c l v t n a d s e r d ci n frZ u in y u1 3 h r ce t , e h i u so g - il u t ai n e d p o u t o h l g o 7 . i c e h i o o a
高产杂交早稻新组合株两优173的特征特性与栽培、制种技术

过湖南 省 品种 审定 , 有育性 稳定 、 具 亲和性 广 、 配合力 好、 繁殖制种产量 高 、 米质优 、 抗性 强等特性 Ⅲ R 7 是 ; 13 2 0 年 春 中国水 稻研究所 利用早 稻优质 材料 G 9 5 03 9—9 与优 质材料 中佳早 3号杂交 ,经过杭州春秋 两季和海 南 加 代 ,多年 多 代筛 选 于 20 年 秋 定 型 的恢 复 系 。 05 2 0 ~ 0 6年 利用 株 1 0 520 s对恢 复 系亲本 所 配组 合 的多
20 0 9年生 产试验 , 生育期 168d 比对 照浙 7 3 全 0. , 3 短
25 d . 。
2 . 主要 农艺 - 5 性状
2 特征特性
21 产 量表现 . 20 年参 加南方 稻 区早籼早 中熟 组 国家 区试 , 08 平
株两优 13属感温 中熟早 籼杂交稻 , 蘖力较强 , 7 分
1 选育过程
株两优 13是 中国水稻研究 所和湖 南金健 种业有 7
限公 司利用湖南省株洲市 农科所选育 的低 温敏两 系不 育系株 1 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 的恢复 系 R 7 配组 s和 13 而成 的籼型 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 。株 1 s于 19 9 9年通
增产 90 %, 产点 比例 8 . 20 . 7 增 5 %;09年生 产试验平 均 3 单产 71 h 比对照浙 7 3 产 8 7 . tm , 6/ 3增 . %。 8
2 生 育 期 . 4
所配组合 表现优异 ,父本 整齐一致 ,将此父本定 名为 R13 所配组合定名 为株两优 13 随后 在海南进 行小 7, 7, 面积制种 。2 0 0 7年株 两优 13 7 参加 中国水 稻研究 所早 籼 稻 品 比试 验 ,0 8 2 0 2 0 — 0 9年 推荐参 加 国家 南 方早 稻 区域 试验及早 稻生产试 验 ,0 0 通过 国家农 作 物品 21 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该 组合熟期 适 宜 , 产性好 , .d 9 丰 中感 稻瘟 病 , 田间 种植 F 株 系 5 4 2个 , 选 3 入 6个株 系 。 择单 株 6 个 : 选 1
未发现 白叶枯病 和稻 曲病 , 纹枯病 发病较 轻 。2 1 0 0年 2 0 0 5年 春 季 杭 州 种 植 F , 植 株 系 6 个 , 择 4 种 1 选 9个
通过湖南 省审定 ( 审定编 号 : 湘审稻 2 10 1 。 0 0 0 )
进 行 初 测 ;0 5年 杭 州 翻 秋 种 植 F 代 初 测 株 系 20 6
1 亲 本 来 源
11 母 本株 1 . S
4 9个 , 观察 其 丰产 性 , 合 抗性 鉴 定 结果 选 择 2 结 2个
育 系株 1 S和优质 恢复 系 1 3 7 3杂 交配 组 .于 2 0 0 6年 20 0 3年在 杭州 利 用早 稻 优质 材 料 G 9 5 9 — 9作 母 冬季 在海南选 育而成 的两系杂交 早稻新组 合 。0 7年 本 , 质 材 料 中佳 早 3号 做 父 本 , 行 杂 交 , 得 杂 20 优 进 获 参 加 中国水 稻研 究 所早 稻 品 比试 验 和湖 南省 预 备 区 交种 子 F ;0 3年 冬 季 在海 南 种植 F,收获 所 有 种 。20 域 试验 , 现优异 。经 2 0 、0 9年湖南省早 稻 区试 , 子 ;2 0 表 0820 0 4年 春 季杭 州 种 植 F ,选 6 2 6个 优 良单 株 ;
项 资 金 资 助 作 者 简介 : 小美 ( 9 9 ) 女 , 士 , 理农 艺 师 , 唐 1 7一 , 学 助 主要 从 事 农 技 推广 和栽 培 技 术研 究 工 作 。
电话 :7 6 7 3 O 9; — i: n  ̄a me0 0 @1 6c m 0 3 — 1 3 O E malt g o i6 6 2 . a o
l 驰蛐挑 l
21 糠 作 0. 食 物 16
早 熟 高 产 杂 交 早 稻
株 两优 1 3 3的选 勇 1, 彭 波 1_ , 4 , 3 4 l 3 3
( . 南省常 德 市农业 科学研 究所 常德 4 0 0: 湖南省 临澧县 农 业局 临澧 4 2 0: 1湖 1 0 2. 5 1 0 5
平 均 单 产 78 7 m , 比对 照 增 产 58 6. k 5 .%, 日产 2 0 0 4年杭 州 翻秋 种 植 F ,种 植 当选 6 3 6个 株 系 , 从
4 g 比对 照 高 03 g 生 育 期 1 7 , .k , 9 .1k , 0 . d 比对 照 短 4 0 8个 株 系 中选 择 优 良单 株 5 2个 :0 年 冬季 海 南 20 4
20 敏 核不 育 系 。具 有育性 稳定 、 和性 广 、 亲 配合 力好 、 繁 验 ,0 7年 杭州 正 季继 续 参 加 品 比试 验 和大 区对 比
基 金 项 目 : 家 高 技术 研 究 发展 计 划 ” 系杂 交 稻 现 代 安 全 繁 殖 制 种技 术研 究 ”00 A 0 36 现 代 农 业 产 业 技 术 体 系 建设 专 国 两 2 1A 1 10 ;
3. 现代 农 业产 业技 术体 系 常德 稻 米加工 综合试验 站 湖 南常德 4 5 0 1 0 1: 4. 南金健 种业有 限责任 公 司 常德 4 0 1 湖 1 0 5 1
摘 要 : 两优 1 3 株 7 3是 中国水 稻研 究所和 湖 南金 健种 业有 限责任公 司用株洲 市农科 所选 育的水稻 两 系不育 系株 1 s和优 质 恢复 系 R1 3 7 3杂 交配组 , 20 年 冬 季在 海 南选育 而成 的两 系杂 交早稻新 于 06 组合 。该组 合 熟期适 宜 , 产性好 ,0 0年通过 湖 南省 审定。文 章介绍 了其 选育过程 、 丰 21 特征特 性 、 栽
一
1 6— 5
粮食作物 21. 01 6
摩I j 2 j 瑚i
试 验 ,其 中海 南 田间编 号 H1 3 7 3父 本 所 配组 合 表 现 仍应 采取 多种 措施 培 育壮 秧 。在 育秧 方式 上 , 不宜采
优 异 , 本 整 齐 一 致 , 此 父 本 定 名 为 R1 3 , 株 用 直 播 栽 培 , 尽 量 采 取 旱 地 育 秧 , 行 抛 栽 或 塑 料 父 将 73与 应 实
培 及制 种技 术要 点 。
关 键词 : 两优 13 ; 株 7 3 杂交早稻 ; 育 ; 选 特征 特性 ; 栽培技 术
株 两优 13 是 中国水稻研 究所 和湖南 金健 种业 殖 制种 产量 高 、 73 米质 优 、 抗性 强 的特点 。
有 限责任 公 司利 用 株洲 市 农科 所选 育 的水 稻 两 系不 12 父 本 R1 3 . 73
株 系 ;0 5年 冬 在 海南 对 进 入 F 的 2 20 7 2个 株 系进 行
20 株 1 S为 湖 南 省 株 洲 市农 科 所 选 育 的水 稻低 温 复 测 ;0 6年 春 季 在 杭 州 对 复 测 株 系 进 行 观 察 和 抗
; 敏两 系不 育系 ,9 9年 通过 湖南 省品种 审定 。 19 它是籼 性 鉴 定 ,结 合 米 质分 析 ,选 择 6个 优 异 株 系 ( ) 0 6年 翻秋 种 植 6 优 异株 系 ( 9, 行人 工 测配 , 个 F) 进 粳 杂 交后 代 发 现 的不 育 株 , “ 经 五年 九 代 ” 自然低 温 2 0 与人 工低 温 双重 压 力胁 迫 。定 向培育 而成 的早 籼 温 各获得 测交 种子 约 5 0粒 。2 0 0 0 6年 海南 参加 品 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