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影响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可靠性的因素及克服方法

影响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可靠性的因素及克服方法

影响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可靠性的因素及克服方法华W西C药J学'杂P志S2加2,I7(11/:79~}}0n^J,l,l:一影响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可靠性的因素及克服方法王明清四川省广元市人民医院.四川广元628000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因素及克服方法:方法查阅文献,结合实践和实验进行阐述.结果标准品,灵敏度,器具处理后的放置时间及操作环境,条件等均对内毒素检查结果有影响.结论克服以上因素可使内毒素检查法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关键词:细菌内毒素;影响因素;克服方法中圈分类号:R92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103c2oo21ol一0079—02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仍被2000年版中国药典继续收载,并比1995年版规定更细,要求更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当具体执行时,仍存在不少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这些问题均可影响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结果的可靠性.1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对鲎试剂灵敏度的影响细菌内毒素标准品有两种,一种为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用于标定生产厂家生产的细菌内毒素及仲裁鲎试剂的灵敏度;另一种为厂家生产的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用于标定鲎试剂的灵敏度及试验中的阳性对照.可见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的质量,直接影响鲎试剂的灵敏度.1.1实验材料和方法鲎试剂(厦门,灵敏度标示值0.5EU?ml~,每支0.1ml,批号:951220);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每支10EU,批号:950101)及超纯水.鲎试剂(福州,灵敏度标示值0.5EU?rrd~,每支01rrd,批号: 960114);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每支5EL",批号: 950913)及超纯水.其它材料按药典实验要求进行灵敏度复核用各地生产的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对其鲎试剂的灵敏度进行复核,均符合标示值.当以厦门产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复核福州产鲎试剂灵敏度时,其灵敏度有所提高;当以福州产细菌内毒素复核厦门鲎试剂灵敏度时,则灵敏度有所降低,复核时.仍存在差异.蔡红等报道.也证实这一点.这种现象的发生,是鲎试剂的质量问题,还是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的质量问题,因无国家标准品仲裁,故无法定论,但作者简介:王明清.男.副主任药师,从事医院药学工作应引起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则建议使用某厂生产的鲎试剂,就用该厂供给的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或国家标准品来标定鲎试剂灵敏度,标示值与实测值符合规定,则可用于细菌内毒素的检测,使结果正确可靠.最好避免此厂产内毒素标准品复核彼厂产鲎试剂的灵敏度或用于样品内毒素的检测1.2鲎试剂灵敏度的选择厦复核正确选择灵敏度是保证鲎法检测内毒素结果可靠性的依据.热原大多数是微生物的内毒素,其检查方法仅为限量检查.而药品因其剂型,用量不同而热原限量亦不同,如果选用的鲎试剂灵敏度低于药品内毒素限量,则出现假阴性,若高于药品内毒素限量的灵敏度,则出现假阳性,均达不到检测热原以保证药品质量的目的.所以必须确定药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根据确定的药品细菌内毒素限值而选择鲎试剂的灵敏度.鲎试剂是一种生物制品,使用前必须对购回的鲎试剂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对其灵敏度进行复核,当复核结果符合规定时方可用于细菌内毒素检查.试验前应按药典规定作"供试品干扰试验",否则其结果可疑.2供试品调pH值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对供试品DH的调试各国药典要求不同,美国药典和英国药典均规定pH6~8,而中国药典对此未作具体规定,高国政等则认为pH的调节很有必要.因大输液所含成分对鲎法无干扰,可以不调DH,同时鲎试剂本身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但除大输液以外的品种,应进行多次调与不调pH的平行对比试验及多个试验室的复试方可定论80华西药学杂志第l7卷3器具的处理及放置时间试验所用器具必须无热原化处理,2000年版药典已明确规定.工作中曾出现过同一品种使用,经无热原化处理放置24h后的器具作热原试验,出现阳性结果;复核时,器具除热原后放置12h后用于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阴性故器具除热原后放置12h应立即使用,最好不超过24h.4严格控制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操作环境,条件和时间在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细菌内毒素检查中,未规定在37±1℃保温60±2min前的操作环境,操作时间和室内温度,笔者认为这是药典不够完善的地方.为此,作了如下实验.鲎试剂(福州0.5EU?ml~,每支0.1ml,批号: 960503);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每支10EU,批号: 960326)及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批号:960109,每支2m1).实验过程中,室内温度分别为l5℃,23℃,28℃, 30℃,32℃.操作时间分别为10,20,30min.内毒素工作标准的浓度分别为1,0.5,0.25,0.125EU? ml.于37±l℃保温60±2min,观察发现,在室温28℃以上时,随着操作时间的延长,鲎试剂的灵敏度有所提高.工作中曾出现过因放置室温不同,实验时间不同而出现假阳性的结果;复试时,室温降低, 操作时间缩短则结果阴性;临床验证,无热原反应. 因此,整个细菌内毒素检查,从溶解,稀释,混合到放人水浴保温及结果判定的总时间控制在室温28℃及以上时,不超过80rain;室温在28℃及以下时,不超过90n即保温前操作时间为28℃及以上时20min;28℃以下时30min.参考文献I郭录平浅谈影响鲎试验的因素[J:中国药学杂志1996,319 (3):1872蔡红,王豫蓉.粱平鲎试剂灵敏度对细菌内毒素限量硷查的影响初探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8.I8(2】:853高国政,颤锦值影响鲥苗内毒素测定的实验研究[』:中国药学杂志,1998.33(3):162收藕日期:200012(上接第78页)1.2.3碱液中的硫酸沙丁胺醇片的含量测定精密量取"1.2.2"项下的续滤液3ml置250ml量瓶中,加0.01mol?L氢氧化钠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在244/lilt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沙丁胺醇的吸收系数为506计算,并将测定的结果乘以1.2049,即得(表1).1.2.4碱液中的加样回收试验取1.2.3"项下已知含量的溶液,精密加人一定量的沙丁胺醇标准溶液,同法测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RSD=O.73%(=4).1.2.5HPLC测定硫酸沙丁胺醇片的含量取"1.2.2"项下的续滤液5置25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照文献..方法测定,按内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并将测定的结果乘以1.2049,即得(表1.襄l硫酸沙丁胺醇片的含量测定结果{H=32讨论2.1从实验结果及表l可以看出,碱液法与HPLC法结果基本一致,而酸液法结果明显偏高.碱液法所用的浓度最低,酸液法次之,HPLC法所用的浓度最高.显然,改变溶液的酸碱性和检测波长,可提高其检测灵敏度.2.2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沙丁胺醇片的含量,在碱液中较酸液中检测灵敏度提高7倍以上.文献[1]的测定方法改为高效液相色谱法,但操作较繁琐,灵敏度较低,且需使用对照品和内标物质此外,新版药典中硫酸沙丁胺醇注射液及硫酸沙丁胺醇胶囊的含量测定仍为灵敏度较低的吸收系数59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均有待改进2.3试验表明,碱液法中样品宜先加水溶解过滤后再用氢氧化钠液碱化后测定,若直接将样品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过滤稀释后再测定,则结果偏高约5%,其原因有待进一步考证参考文献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二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杜,20oo.8712英国药典[s]上册199819213张晓橙喘乐宁气雾剂古量测定方法的改进J]药物分析杂志, 1992.I2(2):80收稿日期:2'001—02。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1. 引言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并且细菌内毒素作为食品中的一种重要污染物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细菌内毒素检查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来评估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应用指导原则,并根据该主题进行讨论。

2.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概述细菌内毒素是由细菌产生的一种有毒物质,它们可以污染食品并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应用非常重要。

该方法一般包括样品准备、提取和分析等步骤。

通过采用适当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可以准确可靠地检测细菌内毒素的存在和含量。

3.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之前,必须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需要确定检测的细菌种类和内毒素类型,以便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

样品的收集和保存也是一项关键工作,应该注意避免污染或降解。

还需要准备相关的实验室设备、试剂和标准品等。

4. 细菌内毒素检查的主要技术方法目前,细菌内毒素检查主要采用生物学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种主要技术。

生物学方法包括毒素制备、生物学活性试验和鉴定等步骤,通常用于细菌内毒素的初步筛查。

而化学方法则依靠物质的化学性质或光学性质来进行分析和检测,常用的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质谱法等。

5. 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应用指导原则为了保证细菌内毒素检查的质量和准确性,应遵循以下应用指导原则:5.1 样品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样品进行检测,要注意样品的来源、存储和处理方式。

5.2 样品制备:样品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提取和制备,确保细菌内毒素的稳定性和提取效率。

5.3 适当的检测方法:应根据细菌种类和内毒素类型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4 外部质量控制:在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时,应严格遵循外部质量控制的要求,包括使用标准品进行校准和内毒素的稀释等。

5.5 结果解释和评估:在得到检测结果后,需要对结果进行解释和评估,确保对检测结果的理解和使用是正确的。

细菌内毒素检查常见异常结果分析

细菌内毒素检查常见异常结果分析

BET常见异常结果分析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2016年7月实验助手APP授权发布1BET常见异常结果分析凝胶法灵敏度复核不符合规定阳性对照阴性供试品阳性对照阴性阴性对照阳性供试品一阳一阴21.阴性对照为阳性✓实验环境-有扬尘;✓实验操作不规范-人为污染;✓配套用品(移液管、反应管、吸头污染或没有完全除热原)✓试剂性能-鲎试剂或水出问题✓设备-恒温水浴,水滴进反应混合液中32.阳性对照为阴性✓标准内毒素溶液的制备是否准确;✓试剂性能(内毒素标准品、鲎试剂和检查用水的质量和是否匹配);✓配套用品(移液管、稀释管、反应管、吸头是否有干扰);✓操作是否规范;✓设备-恒温孵育的温度和时间是否合适;✓实验环境;43.供试品阳性对照为阴性阳性对照为阴性,供试品阳性对照为阴性—参考实验结果出现异常的分析2) 阳性对照为阳性,供试品阳性对照为阴性✓供试品阳性对照溶液配制是否正确;✓供试品有抑制干扰作用;✓配套用品(稀释管、反应管、移液用具是否有干扰);✓其他54.阴性对照正常,供试品为阳性供试品内毒素含量不符合规定;污染✓配套用品(稀释管、反应管、刻度吸管、吸头);✓试验操作、环境、试剂等假阳性-增强干扰作用•凝胶法中,没有对照项可以判断供试品是否存在增强作用。

64.阴性对照正常,供试品为阳性假阳性的判断凝胶法检测配套稀释液抗增液复溶鲎试剂特异性鲎试剂光度法检测分析内毒素含量反应动力学曲线分析75.同一供试品结果有时阳性,有时阴性样品✓供试品内毒素含量在1/2L左右;✓供试品存在干扰试剂-不同试剂,抗干扰能力不同试验条件(环境、人员操作技能、恒温孵育温度和时间)86.灵敏度复核不符合规定参照案例分析(二)鲎试剂灵敏度复核不符合规定原因调查。

9BET常见异常结果分析光度法标准曲线的线性不合格变异系数大内毒素回收率不合格阴性对照不合格不正确的预设Rt或OD值,导致的异常结果101.线性不足标准内毒素•某个标准内毒素浓度制备误差•标准品旋涡混合不充分•标准品储存不当或用具干扰试剂•污染•检测能力不足仪器设置•不正确的预设Rt/OD值不正确的反应时间•终点法112.阴性对照不合格配套用品激活(污染)鲎试剂✓塑料吸头和吸管可激活或污染鲎试剂 反应试管或孔没有完全除内毒素操作污染✓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鲎试剂✓反应试管或孔受污染试剂灵敏度不足或不合适的预设Rt/OD123.变异系数偏大气泡试剂质量加样误差试管/孔受污染移液管/吸头污染样品沉淀或悬浮内毒素添加的量不准确134.回收率问题标准内毒素溶液制备或加入不准确 试剂加入不准确样品✓内毒素浓度太高✓抑制作用✓增强作用✓工艺、原辅料的改变145.不正确的预设Rt或OD值,导致的异常结果预设Rt/OD值指光度变化值,是一个参考值,一般由鲎试剂生产厂家提供。

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课件

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课件

•21
故鲎试验时,供试品 pH 最好应预调和6.58.0 为好,必要时可用无内毒素的 HCl 或NaOH 稀 溶液调节 pH 值。美国、日本药局方以及中国药典 故2005版规定检品必须调节PH值6.0-8.0。
•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22
3) 金属离子和弱酸阴离子 离子对细菌内毒素测定结果影响较大,一方面
•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11
2) 器皿的正确处理
2005年版《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78页—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实验准备”规定:“将被 洗涤的玻璃器皿用洗涤剂和自来水洗净并烘干水 分后,置洗液中浸泡4小时,取出将洗液沥干,用 自来水将残余的洗液洗净,再用蒸
•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鲎试剂与内毒素反应的最适宜pH 力
在6.5-8.0;pH ≤3 或≥10时,
酶活性受到抑制。
PH
•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20
PH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影响酶原的激活;
影响酶分子的构象,过高过低的PH会改变酶的 活性中心的构象,或甚至改变整个酶分子的机构 使其变性失活。
•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29
谢 谢!
•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30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31
鲎试剂灵敏度的误差 是否用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标定? 标示值是否准确?
•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2
2 细菌内毒素标准品引起的误差
细菌内毒素标准品种类 细菌内毒素标准品效价误差 细菌内毒素标准品操作误差 细菌内毒素单位表示误差 细菌内毒素标准品的错误使用

《中国药典》9251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

《中国药典》9251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

《中国药典》9251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中国药典》9251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主要用于临床诊断中,可以辅助判断细菌感染的程度和危险程度,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2.在应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时,应考虑到各种药品的特性和使用方法,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在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4.对于细菌内毒素的检测结果,应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以得出正确的诊断结论。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中国药典》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细菌内毒素检测

细菌内毒素检测
《中国药典》细菌内毒素检 验及方法建立
1
概述
前言
细菌内毒素
一、前言
热源检查易受试验动物个体差异、方法灵敏度、 药物本身性质的影响,受到一定限制,与家兔 热原法相比,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具有劳动强度 低,实验成本小等特点,还可以通过对原料、 活性成分、灭菌水、容器、赋形剂和终产品的 细菌内毒素检测,对生产过程进行质控,更明 显的特点是可以定量检测药品生产过程中可能 污染的痕量内毒素,为区分干扰作用与内毒素 污染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技术手段。
干扰无法去除 选择其他方法
2006年6月 山东省药品检验所 26
1 内毒素限值的确定
一个药品在投放市场前,它是否满足内毒素 限值要求?样品的内毒素含量是多少?与前 一批的结果比较相差多少?与内毒素限值含 量相差多少? 这些问题不但关注用药安全,同时也考虑了 生产环境的内毒素含量变化。 因此,一个完善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建立, 除了要满足法规相关的强制性要求,保证临 床用药人群的安全外,还应该最大限度的提 供有关内毒素含量的信息,为药品生产过程 的质量控制提供警戒信息。
2006年6月
山东省药品检验所
22
三、方法学验证注意事项 一个全面可靠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方法 验证实验一般应注意:首先要了解产品的 溶解度,按照适当的临床用量确定合适的 内毒素限值,并确证产品对方法是否存在 干扰,如果在样品处理过程中运用了激烈 的处理条件或溶剂,还应证明所采用方法 不会破坏或减少样品中细菌内毒素含量。
2006年6月
山东省药品检验所
9
3 鲎试剂凝胶反应的特征
⑴随着鲎试剂反应的进行,凝固蛋白不 断增加,伴随凝聚的形成,光密度也会 增加。 ⑵内毒素的浓度决定了光密度增加的速 率。 ⑶凝胶形成反应呈S型曲线(分为初期的 平台期、快速增长期和后期的平台期)。 这些特性构成了各种检测方法的理论基 础。

细菌内毒素检查常见干扰及消除

细菌内毒素检查常见干扰及消除

常见干扰及消除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2016年7月实验助手APP授权发布BET干扰的普遍性!70%!•一项对人用药品与鲎试验相容性的研究证实了干扰的影响范围,在所研究的品种中仅30%的药品可以不经任何处理直接进行BET;有97%的干扰问题可以通过稀释供试品的方法去消除。

2干扰的表现•凝胶法ChP(2015年)规定无干扰条件:当溶液A和溶液D的所有平行管都为阴性,并且系列溶液C的结果符合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要求时,试验方为有效。

当系列溶液B的结果符合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要求时,认为供试品在该浓度下无干扰作用。

3干扰的类型•抑制–供试品含有的内毒素浓度≥2倍检测试剂的灵敏度,但检测结果仍为阴性,称之为假阴性。

•增强–供试品含有的内毒素浓度低于检测试剂灵敏度的1/2,但检测结果仍为阳性,称之为假阳性。

4光度法的判断?无干扰可接受范围:50%≤回收率≤200%抑制:回收率<50%增强:回收率>200%550%200%无干扰增强抑制鲎试剂内毒素 二价阳离子浓度不足聚集高渗透压酶、酶抑制剂LAL-RM 脂质体吸附洗涤剂表面活性剂pH值干扰的因素!pH值的影响鲎试剂中的酶需要在 pH值6~8的范围内才能正常反应,极端的pH环境影响酶的活性,造成抑制一般来说鲎试剂配方中都添加了缓冲剂以帮助样品的pH值的调节,但这不足以解决所有样品的pH问题测定以1:1为比例混合的样品稀释液+鲎试剂的pH值 以获得准确的pH值7解决有关pH的问题1•用BET水对供试品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稀释2•用缓冲液制备供试品3•用酸、碱或缓冲液来调节pH8二价阳离子浓度不足Mg2+离子是鲎试剂重要的辅因子,没有Mg2+离子,内毒素将无法激活鲎试剂的酶。

供试品中的螯合剂成分会螯合试剂中的二价阳离子(如Mg2+离子),造成抑制常见的螯合剂有:EDTA、柠檬酸钠、肝素钠、喹诺酮类药物等9解决二价阳离子浓度不足问题1•用BET水对供试品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稀释2•使用含Mg 2+或Ca 2+离子的稀释剂稀释样品,降低活性螯合剂含量3•注意过高的二价阳离子(如Ca 2+)浓度可能会带来抑制10高渗透压问题较高浓度的糖或者盐通常会抑制鲎试剂反应,如50%葡萄糖或5%氯化钠溶液。

细菌内毒素控制及检测(通则1143)培训试题及答案

细菌内毒素控制及检测(通则1143)培训试题及答案

细菌内毒素控制及检测(通则1143)培训试题及答案细菌内毒素的控制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培训试题和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应符合灭菌注射用水标准。

用于凝胶法时,其内毒素含量小于多少?答案:C。

0.015EU/ml。

2.常用的去除可能存在的外源性内毒素的耐热器皿是什么?答案:B。

干热灭菌法(250℃、30分钟以上)。

3.细菌内毒素的成分是什么?答案:B。

脂多糖。

4.当供试品溶液本身为强酸、强碱,或本身具有偏酸偏碱的缓冲作用时,排出干扰的方法是什么?答案:A。

将供试品的pH值调节至6.0~8.0.5.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主要依靠什么来检测细菌内毒素?答案:D。

C因子。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无菌药品附录中规定,必要时,物料的质量标准中应当包括哪些检查项目?答案:ABCD。

微生物限度、细菌内毒素、热原、培养基的外观。

2.细菌内毒素的活性单位的表达方式包括哪些?答案:AB。

EU、IU。

3.细菌内毒素检查时常见的干扰因素包括哪些?答案:ABCD。

含有螯合剂、含有某些抗凝因子、含有葡聚糖类物质、含有干扰作用的小分子。

4.对于存在内毒素污染的物质或器具,可以选择哪些方法去除?答案:ABCD。

加热法、酸碱法、蒸馏法、吸附法。

5.热原污染的途径是什么?答案:ABCD。

注射用水、从原辅料中带入、从、用具、管道和装置等带入、制备过程中的污染。

三、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1.除菌过滤和湿热灭菌已经被证明不能有效地除去内毒素。

答案:√。

2.在使用凝胶法进行限度检测的情况下,当使用新批号的鲎试剂时,可不进行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

答案:×。

1、细菌内毒素的成分是什么?细菌内毒素的成分是脂多糖。

2、当供试品溶液本身为强酸、强碱,或本身具有偏酸偏碱的缓冲作用时,排出干扰的方法是什么?将供试品的pH值调节至6.0~8.0.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主要依靠细菌内毒素可以活化,来检测细菌内毒素的什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主要依靠细菌内毒素可以活化凝固酶原,来检测细菌内毒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内毒素局部浓度过高,同时还必须注意高价阳离 子(如Fe3+)的氧化性对鲎试剂酶反应具有强抑制作 用;重金属离子如Ag+、Cu2+、Pb2+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而使酶失活;另一方面鲎试剂必须在二价阳离子Ca2+、
Mg2+的参与下才能被激活形成凝胶反应。许多药物因
PH值≥10时,其中的阴离子会吸收鲎试剂中的Ca2+、
标示值是否准确?
2 细菌内毒素标准品引起的误差
细菌内毒素标准品种类 细菌内毒素标准品效价误差
细菌内毒素标准品操作误差
细菌内毒素单位表示误差 细菌内毒素标准品的错误使用
1) 细菌内毒素标家标准品
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
2) 细菌内毒素标准品效价误差
品,其中包括, 无热原试管、无热原移液器吸头。 这些产品可以给您的工作带来很大方便,另外,当 实验出现误差时可首先排除器皿方面的因素,很快 分析判断出误差原因。
2) 器皿的正确处理 2005年版《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78页—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实验准备”规定:“将被 洗涤的玻璃器皿用洗涤剂和自来水洗净并烘干水
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准确性的
影响因素
一、试验误差分析及改进措施
鲎试剂质量及灵敏度标示值得的影响
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效价及使用的影响
实验器皿的的影响
样品成份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实验员的影响
环境的影响
1 鲎试剂质量及灵敏度标示值得的影响
鲎试剂的质量:抗干扰能力,稳定性;
鲎试剂灵敏度标示值的准确性 。 鲎试剂灵敏度的误差 是否用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标定?
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与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 之间或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与细菌内毒素工作 标准品之间的生物效价存在一定的误差,用不同 细菌内毒素标准品复核同一批鲎试剂灵敏度时可 能 存 在 一 定 的 误 差 。 中 国 药 典 要 求 “ 当 λc 在 0.5λ-2λ(包括0.5λ和2λ)时,方可用于细菌内毒素 检查,并以标示灵敏度λ为该批鲎试剂的灵敏 度。”试验结果只要在这合格范围内表示鲎试剂 标示灵敏度准确。
质错判为内毒素。
目前我公司研究证明,已知能与鲎试剂发生反应的
物质有细菌内毒素和β -葡聚糖,而内毒素反应曲
线为S型特征曲线,β -葡聚糖反应曲线为经过0点
的斜线。鲎试剂的特异性差的另一种表现,是将其
它物质(如β -葡聚糖)判定为内毒素,错误将合 格药品判为不合格,造成制药厂直接经济损失。
鲎试剂反应机理图
于室温不同,冬夏季节、南北地区之间的操 作误差将会很大。即使在25℃准室温下操作, 操作时间拖得过长,细菌内毒素含量较高时, 测定误差也不会小。
谢 谢!
温。实验中观察到凝胶形成的速度随着温度的升 高而加快,但到达49℃保温90min也未出现凝胶。
从实验可以看出,温度对鲎试剂的灵敏度
影响很大,保温温度在25~41℃之间,随着温
度的升高,反应速度也升高,41℃尚未达到反
应速度峰值,25℃ 时反应速度已相当快;在 41~46℃之间,温度对鲎试剂的灵敏度无明显 影响;达到49℃或更高温度时,随温度升高而 使酶蛋白逐渐变性,则鲎试剂被破坏,反应速
度反而降低。
2)保温时间
将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用细菌内毒素检
查用水稀释成2λ ,进行鲎试验,37℃保温,
分别在10、20、30、40、50、70min时观察, 发现凝胶的形成状态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坚固。
因此夏天室温较高,如果试验操作时间太长,
细菌内毒素与鲎试剂混合液不等进入反应仪
器反应已开始,实际反应时间超过1小时。由
可先稀释配制好内毒素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然 后开启复溶鲎试剂,最后加样,尽可能缩短鲎试 剂溶液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5分钟 内)。
6、环境的影响 保温时间 保温温度 1)保温温度 将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用细菌内毒素检查 用水稀释成2λ ,进行鲎试验,然后分别放置于
25、28、31、34、37、41、43、46、49℃水浴保
滑;易于清理。细菌内毒素检查实验不宜选用
注射器,最好使用经过校正的刻度玻璃吸管或
吸嘴。注射器刻度不精确,内壁磨沙面吸附内
毒素,而且要特别注意注射器针头引入的铁离 子对试验结果的干扰,故不宜选用注射器。
如果用量不大,使用频率不高,建议大家选用
本公司提供的一次性耗材。无热原耗材是一种在
此行业中被鉴定为无内毒素和β -葡聚糖污染的产
3) 内毒素标准品操作误差 取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一支,
正确 (易折点)错误
轻弹瓶壁,使粉末落入瓶底,
再用砂轮在瓶颈上部轻轻划痕,
用75%酒精棉球擦拭后启开,
防止玻璃屑落入瓶内。
注意:①只能在安瓿的易折点上部开启内毒素, 不能沿易折点开启,防止振荡过程中内毒素粘在 封口膜上。 ②只能取1ml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复溶 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 ③若使用的为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可 按其使用说明书中的方法将其稀释至规定浓度后 分装保存。若为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为一次 性使用。
结果试验中所有的阳性对
照都为阴性,复核鲎试剂灵敏度时试验结果误差较 大,这主要是由于纯化水和蒸馏水的质量不同所造 成的。因纯化水中存在的阴阳离子经250℃高温干烤
不能完全被破坏,这时不同的离子就产生对鲎试剂
酶反应抑制或增强的反应,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 确性和检验报告的权威性,我们应该严格遵守操作 规程,用多效蒸馏水冲洗鲎试验用玻璃器皿。
分后,置洗液中浸泡4小时,取出将洗液沥干,用
自来水将残余的洗液洗净,再用蒸
馏水冲洗干燥后置适宜的密闭金属容器中,迅速置 烤箱中,除去玻璃器皿表面可能存在的外源性内毒 素。” 应该特别注意,该规程明确规定最后冲洗玻璃器皿 必须“用蒸馏水冲洗,禁用纯化水冲洗。”有的客 户使用反渗透制备的纯化水冲洗试验用玻璃器皿,
4) 错误使用
有部分客户使用厂家生产的细菌内毒素来复核 鲎试剂的灵敏度,这是一种错误行为,更有甚 者使用厂家生产的细菌内毒素来交叉复核鲎试 剂的灵敏度,这是一种严重错误行为。
3 实验器皿的影响
器皿的计量管理(校正)
器皿的选择标准 器皿的正确处理
1) 器皿的选择标准
鲎试验对器皿的要求:刻度准确;内表面光
Mg2+离子,使实验呈假阴性。
4) 药物浓度
1、10%葡萄糖注射液
2、白蛋白、小牛血清 3、医用透明质酸钠 4、中药类注射液
5 实验员的影响 操作时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安瓿开启前应先用
酒精棉球擦拭曲颈部,用将颈部折断,防止碎玻
屑掉入安瓿内。在鲎试剂的溶解、样品的稀释及
加样时,取样均应准确。如果一人独立完成试验,
判断假阳性的方法: 1、特异性鲎试剂法;
2、定量反应曲线分析法;
3、家兔模拟试验法。
2) PH值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常见现象:样品阳性不成立。 鲎试剂与内毒素反应的最适宜pH 在6.5-8.0;pH ≤3 或≥10时, 酶活性受到抑制。
相 对 活 力
7.0
PH
PH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影响酶原的激活; 影响酶分子的构象,过高过低的PH会改变酶的 活性中心的构象,或甚至改变整个酶分子的机构 使其变性失活。
4 样品成份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β -葡聚糖样物质的影响 PH值的影响 金属离子和弱酸阴离子的影响 药物浓度的影响
1) β -葡聚糖样物质的影响
常见现象:假阳性。 鲎试剂的特异性系指在药品、生物制品和血液制 品中鲎试剂能准确测出被测物质内毒素的能力,
既不能造成样品内毒素的漏检,也不能将其它物
故鲎试验时,供试品 pH 最好应预调和6.58.0 为好,必要时可用无内毒素的 HCl 或NaOH 稀
溶液调节 pH 值。美国、日本药局方以及中国药典
故2005版规定检品必须调节PH值6.0-8.0。
3) 金属离子和弱酸阴离子 离子对细菌内毒素测定结果影响较大,一方面
阳离子如Fe3+、Al3+强度较大会引起内毒素的聚集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