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施工手册(第四版)第八章模板工程钢框木(竹)胶合板模板精编
施工手册(第四版)第八章模板工程8-2-5 模壳

8-2-5 模壳模壳是用于钢筋混凝土现浇密肋楼板的一种工具式模板。
由于密肋楼板是由薄板和间距较小的单向或双向密肋组成(图8-177),因而,使用木模和组合式模板组拼成比较小的密肋梁模板难度较大,且不经济。
图8-177 密肋楼板(a)双向;(b)单向采用塑料或玻璃钢按密肋楼板的规格尺寸加工成需要的模壳,具有一次成型多次周转使用的特点。
目前我国的模壳,主要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和聚丙烯塑料制成,配置以钢支柱(或门架)、钢(或木)龙骨、角钢(或木支撑)等支撑系统,使模板施工的工业化程度大大提高。
8-2-5-1 模壳的种类、特点及质量要求1.模壳的种类(1)按材料分类1)塑料模壳:以改性聚丙烯塑料为基材,采用模压注塑成型工艺制成。
由于受注塑机容量的限制,一般按壳体尺寸加工成四块模壳,用角钢组装成整体模壳(图8-178、图8-179)。
其规格见表8-37。
图8-178 四分之一聚丙烯塑料模壳图8-179 四合一聚丙烯塑料模壳塑料模壳规格表8-37肋高(mm)形式网格尺寸(长×宽×高)(mm)模壳外形尺寸(长×宽×高)(mm)h(300、350、400)双向1500×1500×h1500×1437×H1200×1200×h1200×1137×H1200×900×h1200×837×H900×1200×h900×1137×H900×900×h900×837×Hh(300、350、400)单向1437×1500×h1437×1437×H1137×1200×h1137×1137×H1137×900×h1200×837×h1137×837×H837×900×h900×837×h837×837×H 注:1.表中模壳的宽度是与钢龙骨配套的;如用木龙骨,则宽度应为1425、1125和825mm;2.H=h+30mm。
(完整版)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说明

第四版出版说明《建筑施工手册》自 1980年出版问世, 1988年出版了第二版, 1997年出版了第三版。
由于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质量验收、材料等标准规范的全面修订,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和发展,以及为了适应我国加人WTO以后建筑业与国际接轨的形势,我们对《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进行了全面修订。
此次修订遵循以下原则:1.继承发扬前三版的优点,充分体现出手册的权威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同时反映我国加入 WTO后,建筑施工管理与国际接轨,把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法吸收进来。
精心修订,使手册成为名副其实的精品图书,畅销不衰。
2.近年来,我国先后对建筑材料、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了全面修订并实施,手册修订内容紧密结合相应规范,符合新规范要求,既作为一本资料齐全、查找方便的工具书,也可作为规范实施的技术性工具书。
3.根据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增加建筑安装技术内容,使建筑安装施工技术更完整、全面,进一步扩大了手册实用性,满足全国广大建筑安装施工技术人员的需要。
4.增加补充建设部重点推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删除已经落后的、不常用的施工工艺和方法。
第四版仍分 5册,全书共 36章。
与第三版相比,在结构和内容上有很大变化,第四版第 1、2、3册主要介绍建筑施工技术,第 4册主要介绍建筑安装技术,第 5册主要介绍建筑施工管理。
与第三版相比,构架不同点在于:(1)建筑施工管理部分内容集中单独成册;(2)根据国家新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增加建筑安装技术内容,使建筑施工技术更完整、全面;(3)将第三版其中 22 装配式大板与升板法施工、 23滑动模板施工、 24大模板施工精简压缩成滑动模板施工一章; 15木结构工程、 27门窗工程、 28装饰工程合并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一章;根据需要,增加古建筑施工一章。
第四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组织修订,来自全国各施工单位、科研院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制组等专家、教授共61人组成手册编写组。
(建筑施工手册)8模板工程(8-1-1 55型组合钢模板;8-1-2 中型组合钢模板;8-1-3 钢框木竹胶合板模板)

8 模板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模板工程,是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的重要工具。
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所用模板工程的造价,约占混凝土结构工程总造价的三分之一,总用工量的二分之一。
因此,采用先进的模板技术,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成本和实现文明施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模板技术,自从20世纪70年代提出“以钢代木”的技术政策以来,现浇混凝土结构所用模板技术已迅速向多体化、体系化方向发展,目前除部分楼板支模,还采用散支散拆外,已形成组合式、工具化、永久式三大系列工业化模板体系,采用木(竹)胶合板模板也有较大的发展。
不论采用哪一种模板,模板的安装支设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及施工荷载;(2)要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3)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和安装,符合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等工艺要求;(4)模板的拼(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5)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所使用的模板,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效果。
除上述规定外,第一应优先推广清水混凝土模板;第二宜推广“快速脱模”,以提高模板周转率;第三应采取分段流水工艺,减少模板一次投入量。
8-1 组合式模板组合式模板,是现代模板技术中,具有通用性强、装拆方便、周转次数多的一种“以钢代木”的新型模板,用它进行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可事先按设计要求组拼成梁、柱、墙、楼板的大型模板,整体吊装就位,也可采用散装散拆方法。
8-1-1 55型组合钢模板55型组合钢模板又称组合式定型小钢模,是目前使用较广泛的一种通用性组合模板。
8-1-1-1 部件组成组合钢模板的部件,主要由钢模板、连接件和支承件三部分组成。
1.钢模板钢模板采用Q235钢材制成,钢板厚度2.5mm,对于≥400mm宽面钢模板的钢板厚度应采用2.75mm或3.0mm钢板。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第四版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第四版目录第一册11-1 常用符号和代号1-1-1 常用字母1-1-2 常用符号1-1-2-1 数学符号1-1-2-2 法定计量单位符号1-1-2-3文字表量符号1-1-2-4 化学元素符号1-1-2-5 常用构件代号1-1-2-6 塑料、树脂名称缩写代号1-1-2-7 常用增塑剂名称缩写代号1-1-2-8 建筑施工常用国家标准编号1-1-2-9 部分国家的国家标准代号1-1-2-10 钢材涂色标记1-1-2-11 钢筋符号1-1-2-12 建材、设备的规格型号表示法1-1-2-13 钢铁、阀门、润滑油的产品代号1-1-2-14 常用架空绞线的型号及用途施工常用数据11 2 2 3 5 8 8 9 10 10 13 14 15 15 16 191-2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1-2-1 长度单位换算1-2-1-1 公制与市制、英美长度单位换算1-2-1-2 英寸的分数、小数习惯称呼与毫米对照1-2-2 面积单位换算1919 19 21 211-2-3 体积、容积单位换算1-2-4 重量(质量)单位换算1-2-5 力、重力单位换算1-2-5-1 力(牛顿,N)单位换算1-2-5-2 压强(帕斯卡,Pa)单位换算1-2-5-3 力矩(弯矩、扭矩、力偶矩、转矩)单位换算1-2-5-4 习用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换算1-2-6 功率单位换算1-2-7 速度单位换算1-2-8 流量单位换算1-2-8-1 体积流量单位换算1-2-8-2 质量流量单位换算1-2-9 热及热工单位换算1-2-9-1 温度单位换算1-2-9-2 各种温度的绝对零度、水冰点和水沸点温度值1-2-9-3 导热系数单位换算1-2-9-4 传热系数单位换算1-2-9-5热阻单位换算1-2-9-6 比热容(比热)单位换算1-2-9-7 功、能、热单位换算1-2-9-8 水的温度和压力换算1-2-9-9 水的温度和汽化热换算1-2-9-10 热负荷单位换算1-2-10 电及磁单位换算1-2-10-1 电流单位换算1-2-10-2 电压单位换算1-2-10-3 电阻单位换算1-2-10-4电荷量单位换算1-2-10-5 电容单位换算1-2-11 声单位换算1-2-12 粘度单位换算1-2-12-1 动力粘度单位换算1-2-12-2 运动粘度单位换算21 21 27 27 28 30 31 34 36 36 36 37 37 37 37 37 38 39 40 41 43 43 44 44 44 44 44 44 45 4545 45 461-2-13 硬度换算1-2-14 标准筛常用网号、目数对照1-2-15 pH 值参考表1-2-16 角度与弧度互换表1-2-17 弧度与角度互换表1-2-18 斜度与角度变换表46 49 49 50 50 511-3 常用求面积、体积公式常用求面积、1-3-1 平面图形面积1-3-2 多面体的体积和表面积1-3-3 物料堆体积计算1-3-4 壳体表面积、侧面积计算1-3-4-1 圆球形薄壳1-3-4-2 椭圆抛物面扁壳1-3-4-3 椭圆抛物面扁壳系数计算1-3-4-4 圆抛物面扁壳1-3-4-5 单、双曲拱展开面积5151 54 57 57 57 59 60 61 621-4 常用建筑材料及数值1-4-1 材料基本性质、常用名称及符号1-4-2 常用材料和构件的自重1-4-3 石油产品体积、重量换算1-4-4 液体平均相对密度及容量、重量换算1-4-5 圆钉、木螺钉直径号数及尺寸关系1-4-6 圆钉直径与英制长度关系1-4-7 圆钉英制规格1-4-8 薄钢板习用号数的厚塑料硬板1-4-9-3 塑料软管1-4-9-2 塑料硬管1-4-9-1 板材规格及重量塑料管材、1-4-9 度.6262 64 73 73 74 74 75 75 76 76 76 761-5 气象、地质、地震气象、地质、1-5-1 气象77771-5-1-1 风级表1-5-1-2 降雨等级1-5-1-3 我国主要城市气象参数1-5-1-4 我国主要城镇采暖期度日数1-5-1-5 世界主要城市气象参数1-5-2 地质年代表1-5-3 地展1-5-3-1 地展展级1-5-3-2 地震烈度1-5-3-3 几种地震烈度表的换算77 77 78 81 83 85 85 85 86 881-6 我国环境保护标准1-6-1 空气污染1-6-1-1 标准大气的成分1-6-1-2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1-6-1-3 空气污染物三级标准浓度限值1-6-1-4 中国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1-6-1-5 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表示方法1-6-1-6 中国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1-6-2 噪声1-6-2-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1-6-2-2 新建、扩建、改建企业噪声标准1-6-2-3 工业企业厂区内各类地点噪声标准1-6-2-4 现有企业噪声标准1-6-2-5 建筑现场主要施工机械噪声限值1-6-2-6 中国机动车辆噪声标准1-6-2-7 国外听力保护的噪声允许标准1-6-2-8 国外环境噪声标准1-6-2-9 国外职业噪声标准1-6-3 水污染1-6-3-1 排水水质标准1-6-3-2 地面水水质卫生要求1-6-3-3 地面水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8989 89 89 89 90 91 91 94 94 95 95 96 96 96 97 97 98 99 99 100 1001-6-3-4 水消毒处理方法1012常用结构计算102102 1082-1 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2-1-1 荷载2-1-2 结构静力计算表2-2 建筑地基基础计算2-2-1 地基基础计算用表2-2-2 地基及基础计算2-2-2-1 基础埋置深度2-2-2-2 地基计算2-2-2-3 基础计算148148 152 152 153 1542-3 混凝土结构计算2-3-1 混凝土结构基本计算规定2-3-2 混凝土结构计算用表2-3-3 混凝土结构计算公式156156 158 1652-4 砌体结构计算2-4-1 砌体结构的计算用表2-4-2 砌体结构计算公式171171 177钢结构计算2-52-5-1 钢结构计算用表2-5-2 钢结构计算公式2-5-3 钢管结构计算2-5-4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计算180180 189 195 1972-6 木结构计算2-6-1 木结构计算用表2-6-2 木结构计算公式200200 20633-1 材料试验材料试验与结构检验209209 234 234 234 234 235 236 251 252 257 259 259 259 264 266 270 270 270 2713-1-1 材料试验项目及检验规则3-1-2 试样(件)的制备3-1-2-1 样品的缩分3-1-2-2岩石抗压强度试件3-1-2-3 混凝土试件3-1-2-4 建筑砂浆试件的制备3-1-2-5 钢材试件3-1-2-6 建筑用轻钢龙骨试样3-1-2-7 木材试样3-1-2-8 耐火材料试件3-1-2-9 硬聚抓乙烯管材试样 4 3-1-3 试验方法3-1-3-1 材料试验的非标准方法3-1-3-2 混凝土的现场检测3-1-3-3 土工密度试验3-1-3-4 碎石土野外鉴别3-1-4 混凝土试块强度、砂浆试块强度的评定方法3-1-4-1 混凝土试块强度统计评定3-1-4-2 砌筑砂浆试块强度的验收与评定3-2 结构性能检验3-2-1 预制构件3-2-2 地基结构性能检验3-2-2-1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3-2-2-2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3-2-2-3 岩基载荷试验要点3-2-2-4 岩石锚杆抗拔试验要点3-2-2-5土层锚杆试验要点272272 275 275 275 276 277 2773-2-2-6 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要点3-2-2-7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要点278 2793-3 对现场型试验室的要求3-3-1 试验环境3-3-2 所需设备及工具3-3-3 资料管理280280 280 2803-4 试验管理程序28144-1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4-1-1 基本原则4-1-2 距离测量4-1-2-1 普通量距4-1-2-2 精密量距施工测量283283 283 283 284 284 290 291 291 291 293 293 294 294 295 295 295 2964-1-2-3 精密量距的几项改正数4-1-3 己知角度的测设4-1-4 建筑物细部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4-1-4-1 直角坐标法4-1-4-2 极坐标法4-1-4-3 角度前方交会法4-1-4-4 方向线交会法4-1-4-5 距离交会法4-1-4-6 正倒镜投点法4-1-5 建筑物细部点高程位置的测设4-1-5-1 地面上点的高程测设4-1-5-2 高程传递4-1-6 倾斜线的测设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4-24-2-1 坐标系统及坐标换算4-2-1-1 坐标系统4-2-1-2 坐标换算4-2-2 建筑方格网和主轴线设计4-2-2-1 建筑方格网设计4-2-2-2 主轴线设计4-2-3 主轴线的测设4-2-3-1 主轴线点初步位置的测定方法及实地标定4-2-3-2 主轴线点精确位置的测定和主轴线方向调整4-2-3-3 主轴线长度的精密丈量及主轴线点坐标的确定4-2-3-4 短轴线的测设4-2-3-5轴线的加密4-2-3-6 注意事项4-2-4 建筑方格网的测设4-2-4-1 建筑方格网的测设方法4-2-4-2 建筑方格网的加密和最后检查4-2-4-3 水平角观测方法及技术要求4-2-4-4 边长测量方法及技术要求4-2-4-5 方格网平差计算4-2-5 用小三角测量法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4-2-5-1 小三角测量等级与三角网的布设4-2-5-2 小三角测量的步骤4-2-6 用导线测量法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4-2-6-1 导线测量的等级与导线网的布设4-2-6-2 导线测量的步骤4-2-6-3 导线法与轴线法联合测设施工控制网4-2-7 圆弧平面图形的施工测量4-2-7-1 圆弧形平面曲线的数学方程式4-2-7-2 圆弧形平面曲线图形的现场施工放线4-2-7-3 圆弧形楼梯的施工放线4-2-8 高程控制测量297297 297 297 298 298 299 300 300 300 301 301 302 393 303 303 304 305 306 307 311 311312 313 313 313 314 314 315 320 351 3594-2-8-1 厂区高程控制测量的一般规定4-2-8-2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和方法4-2-8-3水准网的平差计算4-2-9 标桩的埋设4-2-9-1 平面控制点标桩4-2-9-2 水准点标桩359 359 361 363 363 3644-3 单层排架钢架建筑的施工测量4-3-1 厂房控制网的建立4-3-1-1 厂房控制网的建立方法4-3-1-2 厂房扩建与改建时的控制测量4-3-2 厂房基础施工测量4-3-2-1 混凝土杯形基础施工测量4-3-2-2 钢柱基础施工测量4-3-2-3 混凝土柱子基础及柱身、平台施工测量4-3-2-4 设备基础施工测量4-3-2-5基础施工与竣工测量的允许偏差4-3-3 厂房结构安装测量4-3-3-1 柱子安装测量4-3-3-2吊车梁安装测量4-3-3-3 吊车轨道安装测量4-3-4 管道工程施工测量4-3-4-1 管道工程测量的准备工作4-3-4-2 管道中线定位及高程控制测量4-3-4-3 管道中线与纵横断面测量4-3-4-4 地下管线施工测量4-3-4-5 架空管线施工测量4-3-4-6 管线竣工测量及竣工图编绘4-3-5 机械设备安装测量4-3-5-1 安装基准线和基准点的确定4-3-5-2 平面安装基准线的设置形式4-3-5-3 中心线与副线的检查4-3-5-4 设备安装期间设备标高基准点设置与沉降观测365365 365 366 367 367 368 369 370 373 374 374 375 375 377 377 377 377 378 380 380 380380 381 382 3824-4 多层房屋的施工测量4-4-1 多层建筑主轴线的测设4-4-2 房屋定位测量4-4-3 房屋基础施工测量4-4-4 墙身皮数杆的设置4-4-5 多层建筑物施工测量382382 384 385 385 3864-5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4-5-1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特点及基本要求4-5-1-1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特点4-5-1-2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准则4-5-2 建立施工控制图4-5-2-1 平面控制4-5-2-2 高程控制4-5-3 建(构)筑物主要轴线的定位及标定4-5-3-1 桩位放样4-5-3-2 建筑物基坑与基础的测定4-5-3-3 建筑物基础上的平面与高程控制4-5-4 高层建筑中的竖向测量4-5-4-1 激光铅垂仪法4-5-4-2 天顶垂准测量(仰视法)4-5-4-3 天底垂准测量(俯视法)4-5-5 上海金施工特点和4-5-5-3 建筑施工对测量精度要求4-5-5-2 概述4-5-5-1 茂大厦施工测量实例测量难度4-5-5-4 施工平面(垂直)控制网的建立4-5-5-5 垂准测量方法和要求4-5-5-6 水准测量和塔身高程控制测量4-5-5-7 塔楼钢结构安装测量4-5-5-8 主楼沉降观测4-5-5-9结构各阶段完工线(点)测量成果386386 386 387 387 387 391 391 391 392 392 394 394 395 396 397 397 397 397 398 400 402404 406 4084-6 建筑物沉降与变形观测4-6-1 沉降观测水准点的测设4-6-1-1 水准点的布设4-6-1-2 水准点的形式与埋设4-6-1-3 沉降观测水准点高程的测定4-6-1-4 观测点的布置和要求4-6-1-5 观测点的形式与埋设4-6-2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4-6-2-1 沉降观测的方法和一般规定4-6-2-2 沉桩过程中的变形观测4-6-2-3 各施工阶段中的变形观测4-6-2-4 建筑物全部竣工后的沉降变形观测4-6-2-5 沉降观测的精度及成果整理4-6-3 沉降观测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其处理4-6-3-1 曲线在首次观测后即发生回升现象4-6-3-2 曲线在中间某点突然回升4-6-3-3 曲线自某点起渐渐回升4-6-3-4 曲线的波浪起伏现象4-6-3-5 曲线中断现象4-6-4 建筑物变形与裂缝观测4-6-4-1 倾斜观测4-6-4-2 裂缝观测4-6-4-3 位移观测4-6-4-4 用三角高程测量法测定建筑物的沉降变形4-6-4-5 用基准线法测定建筑物的水平位移4-6-4-6 用前方交会法测定建筑物的水平位移4-6-4-7 用后方交会法测定建筑物的水平位移412412 412 413 413 413 413 415 415 417 421 422 423 423 423 424 424 424 424 424 424 425426 426 428 429 4314-7 特殊工程的施工测量4-7-1 钢结构工程中的施工测量4-7-2 电视塔施工中的施工测量4-7-3 上海电视塔(东方明珠)施工测量实例434434 435 4364-8 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4-8-1 编绘竣工总平面图的意义4-8-2 编绘竣工总平面图的方法和步骤4-8-2-1 绘制前准备4-8-2-2 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4-8-3 编绘竣工总平面图时的现场实测工作4-8-4 竣工总平面图最终绘制4-8-4-1 分类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4-8-4-2 综合竣工总平面图4-8-4-3随工程的竣工相继进行编绘4-8-4-4 竣工总平面图的图面内容和图例4-8-4-5 竣工总平面图的附件444444 445 445 445 446 446 446 446 446 446 4474-9 测量仪器的检验和校正4-9-1 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4-9-1-1 经纬仪应满足的条件4-9-1-2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4-9-1-3 激光经纬仪的构造4-9-1-4 激光经纬仪的操作方法4-9-1-5 激光经纬仪的特点和应用4-9-2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4-9-2-1 普通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4-9-2-2 精密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4-9-2-3 激光水准仪的构造4-9-2-4 激光水准仪的操作方法4-9-2-5 激光水准仪的用途4-9-3 钢尺的检定4-9-3-1 钢尺检定的方法4-9-3-2 尺方程式及其简化4-9-3-3 标准基线的建立4-9-3-4 钢尺使用时注意事项4-9-4 光电测距仪447447 447 447 449 450 450 451 451 453 454 454 454 455 455 456 456 456 4574-9-4-1 光电测距仪的概况4-9-4-2 光电测距仪的构造4-9-4-3 光电测距仪的用途主要参考文献光电测距仪的检验与校正4-9-4-4457 457 457 457 4595脚手架工程和垂直运输设施460460 460 461 464 468 471 471 474 475 479 479 484 495 5005-1 脚手架工程技术、安全管理和设计计算脚手架工程技术、5-1-1 脚手架工程技术和安全管理5-1-1-1 脚手架的分类5-1-1-2 脚手架工程的常用术语5-1-1-3 脚手架工程的技术要求5-1-1-4 脚手架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5-1-2 脚手架构架与设置和使用要求的一般规定5-1-2-1 脚手架构架和设置要求的一般规定5-1-2-2 脚手架杆配件的一般规定5-1-2-3 脚手架搭设、使用和拆除的一般规定5-1-3 脚手架设计和计算的一般方法5-1-3-1 脚手架设计计算的统一规定5-1-3-2 脚手架的荷载计算5-1-3-3 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计算5-1-3-4 单肢杆件的稳定性计算5-1-3-5 水平杆件、脚手板、扣件抗滑、立杆底座和地基承载力的验算504 5-1-3-6 脚手架挑支构造和设施的计算5065-2 常用落地式脚手架的设置、构造和设计常用落地式脚手架的设置、5-2-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5-2-1-1 构架材料的技术要求5-2-1-2 构架的形式、特点和构造要求5-2-1-3 设计计算及常用资料5-2-2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519519 520 525 538 5565-2-2-1 性能特点、杆配件和承载能力5-2-2-2 双排外脚手架5-2-2-3 直线和曲线单排外脚手架5-2-3 门(框组)式钢管脚手架5-2-3-1 构造情况和主要部件5-2-3-2 搭设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5-2-3-3 主要应用形式和材料用量5-2-3-4 设计计算及常用资料556 569 577 579 579 587 590 5925-3 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撑架的构造和设计5-3-1 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撑架的类别和一般构造5-3-1-1 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撑架的类别和构造要求5-3-1-2 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撑架的一般构造5-3-2 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5-3-2-1 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要求5-3-2-2 扣件式钢管梁板模板支撑架的稳定性计算5-3-2-3 碗扣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5-3-2-4 门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598598 603 603 608 608 609 614 6195-4 常用非落地式脚手架的设置和使用5-4-1 附着升降脚手架的设置和使用5-4-1-1 附着升降脚手架的类别和基本组成5-4-1-2 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安全规定和注意事项5-4-2 吊篮5-4-2-1 吊篮的类别和基本构造5-4-2-2 吊篮设计、制作和使用的安全要求619619 620 628 634 634 6415-5 垂直运输设施5-5-1 垂直运输设施的设置要求5-5-1-1 垂直运输设施的分类5-5-1-2 国内外塔式起重机产品的情况与使用选择5-5-1-3 垂直运输设施的设置要求5-5-2 井字架和龙门架5-5-2-1扣件式钢管井架643643 643 645 655 657 657施工5-5-3 吊盘安全装置5-5-2-4 龙门架5-5-2-3 型钢井架和无缆风高层井架5-5-2-2升降机(建筑施工电梯)5-5-3-1 施工升降机的分类、性能和架设高度5-5-3-2 施工升降机的安全装置5-5-3-3 施工升降机的使用注意事项主要参考文献661 663 666 672 672 676 677 67866-1 土方工程6-1-1 土的基本性质土方与基坑工程680680 680 681 681 684 684 684 685 685 686 686 687 688 688 688 690 690 692 6956-1-1-1 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6-1-1-2 粘性土、砂土的性质指标6-1-1-3 土的力学性质指标6-1-2 土的基本分类6-1-2-1 岩石6-1-2-2 碎石土6-1-2-3 砂土6-1-2-4 粘性土6-1-3 土的工程分类与性质6-1-3-1 土的工程分类6-1-3-2 土的工程性质6-1-4 土的现场鉴别方法6-1-4-1 碎石土的现场鉴别6-1-4-2 粘性土等的现场鉴别6-1-5 特殊土6-1-5-1湿陷性黄土6-1-5-2 膨胀土6-1-5-3 软土6-1-5-4 盐演土6-1-5-5 冻土6-1-6 工程场地平整6-1-6-1 场地平整的程序6-1-6-2 场地平整的土方量计算6-1-7 土方开挖6-1-7-1 土方施工准备工作6-1-7-2 开挖的一般要求6-1-7-3 浅基坑、槽和管沟开挖6-1-7-4 浅基坑、槽和管沟的支撑方法6-1-7-5 浅基坑、槽和管沟支撑的计算6-1-7-6 土方开挖和支撑施工注意事项6-1-7-7 基坑边坡保护6-1-7-8土方开挖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6-1-8 土方机械化施工6-1-8-1 土方机械的选择6-1-8-2常用土方机械6-1-8-3 土方机械基本作业方法6-1-8-4 土方机械施工要点6-1-9 土方回填6-1-9-1 土料要求与含水量控制6-1-9-2 基底处理6-1-9-3 填方边坡6-1-9-4 人工填土方法6-1-9-5 机械填土方法6-1-10 填土的压实6-1-10-1 压实的一般要求6-1-10-2 压实机具的选择6-1-10-3 填土压(夯)实方法6-1-10-4 质量控制与检验6-1-11 土方工程特殊问题的处理6-1-11-1 滑坡与塌方的处理6-1-11-2 冲沟、土洞、故河道、古湖泊的处理696 699 702 702 703 716 716 717 719 720 723 726 726 727 729 729 730 733 741 742 742743 744 744 745 745 745 746 748 749 750 750 7526-1-11-3 橡皮土处理6-1-11-4 流砂处理6-1-12 土方开挖与回填安全技术措施753 754 7546-2 基坑工程6-2-1 基坑工程的内容6-2-2 基坑工程的设计原则与基坑安全等级6-2-2-1 基坑支护结构的极限状态6-2-2-2 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等级6-2-3 基坑工程勘察6-2-3-1 岩土勘察6-2-3-2 周围环境勘察6-2-3-3 施工工程的地下结构设计资料调查6-2-4 支护结构的类型和造型6-2-4-1 支护结构的类型和组成6-2-4-2 支护结构的选型6-2-5 荷载与抗力计算6-2-5-1 水平荷载标准值6-2-5-2 水平抗力标准值6-2-6 支护结构计算6-2-6-1 排桩与地下连续墙计算6-2-6-2 水泥土墙计算6-2-6-3 土钉墙计算6-2-6-4 逆作拱墙计算6-2-6-5 逆作法计算要点6-2-6-6 内支撑体系计算要点6-2-6-7 土锚杆(土锚)计算6-2-7 支护结构施工6-2-7-1 钢板桩施工6-2-7-2 水泥土墙施工6-2-7-3 地下连续墙施工6-2-7-4 逆作(筑)法施工6-2-7-5 土钉墙施工755755 756 756 756 757 757 759 760 761 761 761 770 770 772 772 772 784 793 800 801 805808 815 815 823 837 867 8796-2-7-6 内支撑体系施工6-2-7-7 锚杆施工6-2-8 地下水控制6-2-8-1 地下水控制方法选择6-2-8-2 基坑涌水量计算6-2-8-3 集水明排法6-2-8-4 降水6-2-8-5 截水6-2-8-6 降中心岛(墩)6-2-9-2 放坡挖土6-2-9-1 深基坑土方开挖6-2-9 水与排水施工质量检验标准.式挖土6-2-9-3 盆式挖土机6-2-9-4 深基坑土方开挖的注意事项6-2-9-5 土方开挖阶段的应急措施,6-2-10 基坑工程现场施工设施6-2-11 基坑工程监测6-2-11-1 支护结构监测6-2-11-2 周围环境监测6-2-11-3 监测方案编制6-2-12 沉井施工6-2-12-1 沉井类型6-2-12-2 沉井制作与下沉6-2-12-3 沉井下沉施工常遇问题和预防处理方法6-2-12-4 沉井的质量检验标准主要参考文献889 892 901 901 901 905 908 919 919 919 920 924 926 926 927 930 936 936 940 945 945945 945 955 957 95877-1 地基处理7-1-1 换填地基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9599597-1-1-1 灰土地基7-1-1-2 砂和砂石地基7-1-1-3 粉煤灰地基7-1-2 夯实地基7-1-2-1重锤夯实地基7-1-2-2 强夯地基7-1-3 挤密桩地基7-1-3-1 灰土桩地基7-1-3-2 砂石桩地基7-1-3-3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7-1-3-4 夯实水泥土复合地基7-1-4 深层密实地基7-1-4-1 振冲地基7-1-4-2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7-1-5 高压喷射注浆地荃7-1-5-1 旋喷注浆桩地基7-1-6 注浆地基7-1-6-1 水泥注浆地基7-1-6-2 硅化注浆地基7-1-7 预压地基7-1-7-1 砂井堆载预压地基7-1-7-2 袋装砂井堆载预压地基7-1-7-3 塑料排水带堆载预压地基7-1-7-4 真空预压地基7-1-8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7-1-8-1 土工织物地基7-1-8-2 加劲土地基7-1-9 局部地基处理7-1-9-1 松土坑、古墓、坑穴7-1-9-2 土井、砖井、废矿井7-1-9-3软硬地基959 961 965 967 967 968 975 975 977 980 983 984 984 988 993 993 999 999 1001 10051005 1007 1009 1014 1016 1016 1019 1022 1022 1024 10267-2 桩基工程7-2-1 桩的分类7-2-2 桩型与工艺的选择7-2-3 桩基施工机械设备的选用7-2-3-1 桩锤的选用7-2-3-2 常用桩锤的技术性能7-2-3-3 桩架选用7-2-3-4 常用灌筑桩钻孔机械7-2-4 打(沉)入式预制桩施工7-2-4-1 桩的制作、运输和堆放7-2-4-2 打(沉)桩方法7-2-4-3 特殊打(沉)桩方法7-2-4-4 打(沉)桩常遇问题及预防处理方法7-2-4-5 打(沉)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预防措施7-2-5 静力压桩施工7-2-5-1 机械静压桩施工7-2-5-2 锚杆静压桩施工7-2-6 先张预应力管桩施工7-2-6-1 桩规格与适用条件7-2-6-2 打(沉)桩工艺方法要点7-2-7 混凝土灌筑桩7-2-7-1 冲击钻成孔灌筑桩7-2-7-2 回转钻成孔灌筑桩7-2-7-3潜水电钻成孔灌筑桩7-2-7-4 钻孔压浆灌筑桩7-2-7-5 挤扩多分支承力盘与多支盘灌筑桩7-2-7-6 振动沉管灌筑桩7-2-7-7 锤击沉管灌筑桩7-2-7-8 套管夯扩灌筑桩7-2-7-9 人工挖孔和挖孔扩底灌筑桩7-2-7-10 质量要求及验收7-2-8 钢桩10271027 1027 1030 1030 1031 1034 1038 1040 1040 1041 1047 1051 1053 1054 1054 10591063 1063 1063 1068 1068 1072 1075 1078 1080 1086 1090 1090 1093 1099 1101 7-2-8-1 钢管桩7-2-8-2H 型钢桩7-2-9 桩的检测7-2-9-1 静载试验法7-2-9-2 动测法7-2-10 桩基承载力评定1101 1110 1113 1113 1117 11267-2-10-1 按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单桩的承载力11267-2-10-2 按单桩的静载试验确定承载力7-2-10-3 按桩的抗拔试验确定抗拔承载力7-2-10-4主要参考文打(沉)桩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7-2-11 按桩的水平荷载试验确定水平承载力献1129 1130 1131 1132 1134第二册88-1 组合式模板8-1-1 55 型组合钢模板8-1-1-1 部件组成8-1-1-2 施工设计8-1-1-3 模板工程的施工及验收8-1-1-4 模板的运输、维修和保管8-1-2 中型组合钢模板8-1-2-1 组成8-1-2-2 特点8-1-2-3 施工工艺8-1-3 钢框木(竹)胶合板模板8-1-3-1 75 系列钢框胶合板模板8-1-3-2 55 型和78 型钢框胶合板模板8-1-3-3 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模板工程11 1 12 14 22 22 23 27 27 27 27 31 368-2 工具式模板8-2-1 大模板8-2-1-1 大模板构造8-2-1-2 大模板设计和配制8-2-1-3 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8-2-2 滑动模板8-2-3 爬升模板8-2-3-1 模板与爬架互爬8-2-3-2 新型导轨式液压爬升模板8-2-3-3 模板与模板互爬8-2-3-4 爬架与爬架互爬8-2-3-5 国内320m 以上超高层建筑爬模施工实例8-2-4 飞模8-2-4-1 常用的几种飞模8-2-4-2 升降、行走和吊运工具8-2-4-3 飞模的选用和设计布置原则8-2-4-4 施工工艺8-2-4-5 施工质量与安全要求8-2-5模壳8-2-5-1 模壳的种类、特点及质量要求8-2-5-2 支撑系统8-2-5-3 施工工艺8-2-6 柱模8-2-6-1 玻璃钢圆柱模板8-2-6-2 圆柱钢模8-2-6-3 无柱箍可变截面钢柱模5151 52 61 63 66 66 67 74 78 81 82 87 88 97 100 101 108 109 110 113 114 115 115 118 1198-3 永久性模板8-3-1 压型钢板模板8-3-1-1 种类、规格和使用原则8-3-1-2 压型钢板模板的安装8-3-2 混凝土薄板模板120120 120 122 1258-3-2-1 品种、抗剪构造和规格8-3-2-2 薄板制作、运输和堆放8-3-2-3 安装工艺125 128 1318-4 胶合板模板8-4-1 散支散拆胶合板模板8-4-1-1 木胶合板模板8-4-1-2 竹胶合板模板8-4-1-3 施工工艺8-4-2 胶合板模板参考资料135135 136 139 140 1468-5 脱模剂8-5-1 脱模剂的种类和配制8-5-2 使用注意事项146146 1478-6 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的设计8-6-1 模板设计的内容和原则8-6-1-1 设计的内容8-6-1-2 设计的主要原则8-6-2 模板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8-6-2-1 荷载及荷载组合8-6-2-2 模板结构的挠度要求8-6-2-3 材料及性能8-6-2-4 设计计算公式8-6-3 模板结构设计示例8-6-3-1 采用组合式钢模板组拼模板结构8-6-3-2 钢大模板的设计8-6-3-3 爬升模板148148 148 148 148 148 151 151 152 156 156 168 1828-7 模板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要求8-7-1 基本规定8-7-2 模板安装8-7-2-1 主控项目8-7-2-2 一般项目192192 192 192 1938-7-3 模板拆除8-7-3-1 主控项目8-7-3-2 一般项目主要参考文献195 195 195 19699-1 材料9-1-1 钢筋品种与规格9-1-1-1 热轧钢筋9-1-1-2 余热处理钢筋9-1-1-3 冷轧带肋钢筋9-1-1-4 冷轧扭钢筋9-1-1-5 冷拔螺旋钢筋9-1-2 钢筋性能9-1-2-1 钢筋力学性能9-1-2-2钢筋锚固性能9-1-2-3 钢筋冷弯性能9-1-2-4 钢筋焊接性能9-1-3 钢筋锈蚀与防护9-1-4钢筋质量检验9-1-4-1 检查项目和方法9-1-4-2 热轧钢筋检验9-1-4-3 冷轧带肋钢筋检验9-1-4-4 冷轧扭钢筋检验钢筋工程钢筋工程197197 197 199 199 200 201 202 202 203 203 203 204 204 204 205 205 2069-2 配筋构造9-2-1 一般规定9-2-1-1 混凝土保护层9-2-1-2 钢筋锚固9-2-1-3 钢筋连接9-2-2 板206206 206 207 208 2109-2-2-1 受力钢筋9-2-2-2 分布钢筋9-2-2-3 构造钢筋9-2-2-4 板上开洞9-2-2-5 板柱节点9-2-3 梁9-2-3-1 受力钢筋9-2-3-2 弯起钢筋9-2-3-3 箍筋9-2-3-4 纵向构造钢筋9-2-3-5 附加横向钢筋9-2-4 柱9-2-4-1 纵向受力钢筋9-2-4-2 箍筋9-2-5 剪力墙9-2-6基础9-2-6-1 条形基础9-2-6-2 单独基础9-2-6-3 筏板基础9-2-6-4 箱形基础9-2-7 抗震配筋要求9-2-7-1 一般规定9-2-7-2 框架梁9-2-7-3 框架柱与框支柱9-2-7-4 框架梁柱节点9-2-7-5 剪力墙9-2-8 钢筋焊接网9-2-8-1 钢筋焊接网品种与规格9-2-8-2 钢筋焊接网锚固与搭接9-2-8-3 楼板中的应用9-2-8-4 墙板中的应用9-2-9 预埋件和吊环9-2-9-1 预埋件210 211 211 212 212 212 212 214 214 215 215 216 216 217 218 219 219 219 219 220 220220 220 221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6 227 2279-2-9-2 吊环9-2-10 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9-2-10-1 一般规定9-2-10-2 梁平法施工图9-2-10-3 柱平法施工图9-2-10-4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228 229 229 229 231 2319-3 钢筋配料与代换9-3-1 钢筋配料9-3-1-1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9-3-1-2 钢筋长度计算中的特殊问题9-3-1-3 配料计算的注意事项9-3-1-4 配料计算实例9-3-1-5 配料单与料牌9-3-2 钢筋代换9-3-2-1 代换原则9-3-2-2 等强代换方法9-3-2-3 构件截面的有效高度影响9-3-2-4 代换注意事项9-3-2-5 钢筋代换实例232232 232 233 235 235 237 237 237 237 238 238 2399-4 钢筋加工9-4-1 钢筋除锈9-4-2 钢筋调直9-4-2-1 机具设备9-4-2-2 调直工艺9-4-3 钢筋切断9-4-3-1 机具设备9-4-3-2 切断工艺9-4-4 钢筋弯曲成型9-4-4-1 钢筋弯钩和弯折的有关规弯曲成型工艺9-4-4-3 机具设备9-4-4-2 定240240 240 240 242 242 242 243 244 244 244 2469-4-5 钢筋加工质量检验2489-5 钢筋焊接9-5-1 一般规定9-5-2 钢筋闪光对焊9-5-2-1 对焊设备9-5-2-2 对焊工艺9-5-2-3 对焊参数9-5-2-4 对焊缺陷及消除措施9-5-2-5 对焊接头质量检验9-5-3 钢筋电阻点焊9-5-3-1 点焊设备9-5-3-2 点焊工艺9-5-3-3 点焊参数9-5-3-4 点焊缺陷及消除措施9-5-3-5 钢筋焊接网质量检验9-5-4 钢筋电弧焊9-5-4-1 电弧焊设备和焊条9-5-4-2 帮条焊和搭接焊9-5-4-3 预埋件电弧焊9-5-4-4 剖口焊9-5-4-5 熔槽帮条焊9-5-4-6 电弧焊接头质量检验9-5-5 钢筋电渣压力焊9-5-5-1 焊接设备与焊剂9-5-5-2 焊接工艺与参数9-5-5-3焊接缺陷及消除措施9-5-5-4 电渣压力焊、接头质量检验9-5-6 钢筋气压焊9-5-6-1 焊接设备9-5-6-2 焊接工艺9-5-6-3 焊接缺陷及消除措施9-5-6-4 气压焊接头质量检验248248 250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5 256 257 258 258 259 259 260 261 261 262 262 263263 265 266 266 267 267 268 269 2709-5-7 钢筋埋弧压力焊9-5-7-1 焊接设备9-5-7-2 焊接工艺9-5-7-3 焊接参数9-5-7-4焊接缺陷及消除措施9-5-7-5 埋弧压力焊接头质量检验9-5-8 焊接接头无损检测技术9-5-8-1 超声波检测法9-5-8-2 无损张拉检测270 271 271 271 271 272 273 273 2749-6 钢筋机械连接9-6-1 一般规定9-6-2 钢筋套筒挤压连接9-6-2-1 钢套筒9-6-2-2 挤压设备9-6-2-3挤压工艺9-6-2-4 工艺参数9-6-2-5 异常现象及消除措施9-6-2-6 套筒挤压接头质量检验9-6-3 钢筋锥螺纹套筒连接9-6-3-1 锥螺纹套筒接头尺寸9-6-3-2 机具设备9-6-3-3 锥螺纹套筒的加工与检验9-6-3-4 钢筋锥螺纹的加工与检验9-6-3-5 钢筋锥螺纹连接施工9-6-3-6钢筋锥螺纹接头质量检验9-6-4 钢筋徽粗直螺纹套筒连接9-6-4-1 机具设备9-6-4-2 徽粗直螺纹套筒9-6-4-3 钢筋加工与检验9-6-4-4 现场连接施工9-6-4-5 接头质量检验9-6-5钢筋滚压直螺纹套筒连接274275 276 276 277 278 278 279 280 281 281 282 282 283 284 284 285 286 286 287 288 2882889-6-5-1 滚压直螺纹加工与检验9-6-5-2 滚压直螺纹套筒9-6-5-3 现场连接施工9-6-5-4 接头质量检验289 290 291 2919-7 钢筋安装9-7-1 钢筋现场绑扎9-7-1-1 准备工作9-7-1-2 钢筋绑扎接头9-7-1-3 基础钢筋绑扎9-7-1-4 柱钢筋绑扎9-7-1-5 墙钢筋绑扎9-7-1-6 梁板钢筋绑扎9-7-2 钢筋网与钢筋骨架安装9-7-2-1 绑扎钢筋网与钢筋骨架安装9-7-2-2 钢筋焊接网安装9-7-3 植筋施工9-7-3-1钢筋胶粘剂9-7-3-2 植筋用孔径与孔深9-7-3-3 植筋施工方法9-7-4 钢筋安装质量检验主要参考文献293293 293 294 294 295 295 296 296 296 297 298 298 298 298 300 30110混凝土的组成材料10-110-1-1 水泥10-1-1-1 常用水泥的种类混凝土工程302302 302 303 306 306 30610-1-1-2 常用水泥的选用及各种水泥的适量范围10-1-1-3 水泥的验收与保管10-1-2砂10-1-2-1 砂的技术要求10-1-2-2 砂的验收、运输和堆放10-1-3 石子10-1-3-1 石子的技术要求10-1-3-2 石子的验收、运输和堆放10-1-4 水10-1-5 矿物接合料10-1-5-1 粉煤灰10-1-5-2 磨细矿渣10-1-5-3 沸石粉10-1-5-4 硅灰10-1-5-5 复合及其他矿物接合料10-1-6 混凝土外加剂10-1-6-1 基本规定10-1-6-2 普通减水剂及高效减水剂10-1-6-3 引气剂及引气减水剂10-1-6-4 级凝剂和级凝减水剂10-1-6-5 早强剂及早强减水剂10-1-6-6 防冻剂10-1-6-7 泵送剂10-1-6-8 膨胀剂10-1-6-9 速凝剂10-1-6-10 阻锈剂、着色剂、养护剂、脱模剂10-1-6-11 掺各种外加剂的混凝土性能指标307 308 308 309 310 310 311 312 313 313 313 314 314 315 317 317 319 320 322 323 325325 32810-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应用10-2-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0-2-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10-2-1-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的试配和调整10-2-1-3 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0-2-2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0-2-2-1 抗渗混凝土10-2-2-2 抗冻混凝土10-2-2-3 高强混凝土331332 332 335 336 338 338 339 33910-2-2-4 泵送混凝土10-2-3 控制碱骨料反应配合比设计要点10-2-3-1 混凝土最大碱含量10-2-3-2 配合比设计控制要点340 343 343 34410-3 混凝土的拌制10-3-1 常用混凝土搅拌机10-3-1-1 搅拌机分类10-3-1-2 搅拌机主要技术性能10-3-1-3 搅拌机使用注意事项10-3-2 现场混凝土搅拌站10-3-2-1 生产工艺流程10-3-2-2主要设备组成10-3-2-3 搅拌站实例10-3-3 混凝土搅拌施工要点10-3-3-1 搅拌要求10-3-3-2 材料配合比10-3-3-3 搅拌10-3-3-4 泵送混凝土的拌制10-3-3-5 质量要求345345 345 346 346 348 348 348 350 351 351 352 352 353 35310-4 混凝土运输与浇筑,混凝土运输与浇筑,10-4-1 混凝土运输设备10-4-1-1 水平运输设备10-4-1-2 垂直运输设备10-4-1-3 泵送设备及管道10-4-1-4 混凝土布料设备10-4-2 混凝土振动设备10-4-2-1 振动设备分类10-4-2-2 振动器故障、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10-4-3 混凝土输送10-4-3-1 输送条件10-4-3-2质量要求353353 353 356 357 363 366 366 367 368 368 36910-4-4 混凝土浇筑10-4-4-1 浇筑施工准备10-4-4-2 浇筑厚度及间歇时间10-4-4-3 浇筑质量要求10-4-5 泵送混凝土的运输与浇筑10-4-5-1 泵送混凝土运输10-4-5-2 泵送混凝土的浇筑10-4-6 混凝土施工缝10-4-6-1 施工缝的设!10-4-6-2 施工缝的处理10-4-6-3 后浇带的设置10-4-7 现浇混凝土结构浇筑10-4-7-1 基础浇筑10-4-7-2 框架浇筑10-4-7-3剪力墙浇筑10-4-7-4 拱壳浇筑10-4-7-5 喷射混凝土浇筑10-4-7-6 现场预制构件浇筑369 369 370 371 371 371 372 375 375 376 377 377 377 380 382 382 383 38410-5 混凝土养护与拆模。
建筑施工手册: 胶合板模板

8-4 胶合板模板8-4-1 散支散拆胶合板模板混凝土模板用的胶合板有木胶合板和竹胶合板。
胶合板用作混凝土模板具有以下优点:(1)板幅大,自重轻,板面平整。
既可减少安装工作量,节省现场人工费用,又可减少混凝土外露表面的装饰及磨去接缝的费用;(2)承载能力大,特别是经表面处理后耐磨性好,能多次重复使用;(3)材质轻,厚18mm的木胶合板,单位面积重量为50kg,模板的运输、堆放、使用和管理等都较为方便;(4)保温性能好,能防止温度变化过快,冬期施工有助于混凝土的保温;(5)锯截方便,易加工成各种形状的模板;(6)便于按工程的需要弯曲成型,用作曲面模板。
(7)用于清水混凝土模板,最为理想。
我国于1981年,在南京金陵饭店高层现浇平板结构施工中首次采用胶合板模板,胶合板模板的优越性第一次被认识。
目前在全国各地大中城市的高层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胶合板模板已有相当的使用量。
8-4-1-1 木胶合板模板木胶合板从材种分类可分为软木胶合板(材种为马尾松、黄花松、落叶松、红松等)及硬木胶合板(材种为锻木、桦木、水曲柳、黄杨木、泡桐木等)。
从耐水性能划分,胶合板分为四类:I类——具有高耐水性,耐沸水性良好,所用胶粘剂为酚醛树脂胶粘剂(PF),主要用于室外;II类——耐水防潮胶合板,所用胶粘剂为三聚氰胺改性脉醛树脂胶粘剂(MUF),可用于高潮湿条件和室外;III类——防潮胶合板,胶粘剂为脉醛树脂胶粘剂(OF),用于室内;IV类——不耐水,不耐潮,用血粉或豆粉粘合,近年已停产。
混凝土模板用的木胶合板属具有高耐气候、耐水性的I类胶合板,胶粘剂为酚醛树脂胶,主要用克隆、阿必东、柳安、桦木、马尾松、云南松、落叶松等树种加工。
1.构造和规格(1)构造模板用的木胶合板通常由5、7、9、11层等奇数层单板经热压固化而胶合成型。
相邻层的纹理方向相互垂直,通常最外层表板的纹理方向和胶合板板面的长向平行,因此,整张胶合板的长向为强方向,短向为弱方向,使用时必须加以注意。
建筑施工手册大全

建筑施工手册大全:第四版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第一册目录表本文由02096323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第四版目录第一册1、章1-1 常用符号和代号1-1-1 常用字母 1-1-2 常用符号 1-1-2-1 数学符号 1-1-2-2 法定计量单位符号 1-1-2-3 文字表量符号 1-1-2-4 化学元素符号 1-1-2-5 常用构件代号 1-1-2-6 塑料、树脂名称缩写代号 1-1-2-7 常用增塑剂名称缩写代号 1-1-2-8 建筑施工常用国家标准编号 1-1-2-9 部分国家的国家标准代号1-1-2-10 钢材涂色标记 1-1-2-11 钢筋符号 1-1-2-12 建材、设备的规格型号表示法 1-1-2-13 钢铁、阀门、润滑油的产品代号 1-1-2-14 常用架空绞线的型号及用途施工常用数据11 2 2 3 5 8 8 9 10 10 13 14 15 15 16 191-2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1-2-1 长度单位换算 1-2-1-1 公制与市制、英美长度单位换算 1-2-1-2 英寸的分数、小数习惯称呼与毫米对照 1-2-2 面积单位换算1919 19 21 211-2-3 体积、容积单位换算 1-2-4 重量(质量)单位换算 1-2-5 力、重力单位换算 1-2-5-1 力(牛顿,N)单位换算 1-2-5-2 压强(帕斯卡,Pa)单位换算 1-2-5-3 力矩(弯矩、扭矩、力偶矩、转矩)单位换算 1-2-5-4 习用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换算 1-2-6 功率单位换算 1-2-7 速度单位换算 1-2-8 流量单位换算 1-2-8-1 体积流量单位换算 1-2-8-2 质量流量单位换算 1-2-9 热及热工单位换算 1-2-9-1 温度单位换算 1-2-9-2 各种温度的绝对零度、水冰点和水沸点温度值 1-2-9-3 导热系数单位换算 1-2-9-4 传热系数单位换算 1-2-9-5 热阻单位换算 1-2-9-6 比热容(比热)单位换算 1-2-9-7 功、能、热单位换算 1-2-9-8 水的温度和压力换算 1-2-9-9 水的温度和汽化热换算1-2-9-10 热负荷单位换算 1-2-10 电及磁单位换算 1-2-10-1 电流单位换算 1-2-10-2 电压单位换算1-2-10-3 电阻单位换算 1-2-10-4 电荷量单位换算 1-2-10-5 电容单位换算 1-2-11 声单位换算1-2-12 粘度单位换算 1-2-12-1 动力粘度单位换算 1-2-12-2 运动粘度单位换算21 21 27 27 28 30 31 34 36 36 36 37 37 37 37 37 38 39 40 41 43 43 44 44 44 44 44 44 45 45 45 45 461-2-13 硬度换算 1-2-14 标准筛常用网号、目数对照 1-2-15 pH 值参考表 1-2-16 角度与弧度互换表 1-2-17 弧度与角度互换表 1-2-18 斜度与角度变换表46 49 49 50 50 511-3 常用求面积、体积公式常用求面积、1-3-1 平面图形面积 1-3-2 多面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1-3-3 物料堆体积计算 1-3-4 壳体表面积、侧面积计算 1-3-4-1 圆球形薄壳 1-3-4-2 椭圆抛物面扁壳 1-3-4-3 椭圆抛物面扁壳系数计算1-3-4-4 圆抛物面扁壳 1-3-4-5 单、双曲拱展开面积5151 54 57 57 57 59 60 61 621-4 常用建筑材料及数值1-4-1 材料基本性质、常用名称及符号 1-4-2 常用材料和构件的自重 1-4-3 石油产品体积、重量换算 1-4-4 液体平均相对密度及容量、重量换算 1-4-5 圆钉、木螺钉直径号数及尺寸关系 1-4-6 圆钉直径与英制长度关系 1-4-7 圆钉英制规格 1-4-8 薄钢板习用号数的厚度 1-4-9 塑料管材、板材规格及重量 1-4-9-1 塑料硬管 1-4-9-2 塑料软管 1-4-9-3 塑料硬板6262 64 73 73 74 74 75 75 76 76 76 761-5 气象、地质、地震气象、地质、1-5-1 气象77771-5-1-1 风级表 1-5-1-2 降雨等级 1-5-1-3 我国主要城市气象参数 1-5-1-4 我国主要城镇采暖期度日数 1-5-1-5 世界主要城市气象参数 1-5-2 地质年代表 1-5-3 地展 1-5-3-1 地展展级1-5-3-2 地震烈度 1-5-3-3 几种地震烈度表的换算77 77 78 81 83 85 85 85 86 881-6 我国环境保护标准1-6-1 空气污染 1-6-1-1 标准大气的成分 1-6-1-2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1-6-1-3 空气污染物三级标准浓度限值 1-6-1-4 中国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 1-6-1-5 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表示方法 1-6-1-6 中国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 1-6-2 噪声 1-6-2-1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1-6-2-2 新建、扩建、改建企业噪声标准 1-6-2-3 工业企业厂区内各类地点噪声标准 1-6-2-4 现有企业噪声标准 1-6-2-5 建筑现场主要施工机械噪声限值 1-6-2-6 中国机动车辆噪声标准 1-6-2-7 国外听力保护的噪声允许标准 1-6-2-8 国外环境噪声标准 1-6-2-9 国外职业噪声标准 1-6-3 水污染1-6-3-1 排水水质标准 1-6-3-2 地面水水质卫生要求 1-6-3-3 地面水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8989 89 89 89 90 91 91 94 94 95 95 96 96 96 97 97 98 99 99 100 1001-6-3-4 水消毒处理方法1012、章常用结构计算102102 1082-1 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2-1-1 荷载 2-1-2 结构静力计算表2-2 建筑地基基础计算2-2-1 地基基础计算用表 2-2-2 地基及基础计算 2-2-2-1 基础埋置深度 2-2-2-2 地基计算2-2-2-3 基础计算148148 152 152 153 1542-3 混凝土结构计算2-3-1 混凝土结构基本计算规定 2-3-2 混凝土结构计算用表 2-3-3 混凝土结构计算公式156156 158 1652-4 砌体结构计算2-4-1 砌体结构的计算用表 2-4-2 砌体结构计算公式171171 1772-5 钢结构计算2-5-1 钢结构计算用表 2-5-2 钢结构计算公式 2-5-3 钢管结构计算 2-5-4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计算180180 189 195 1972-6 木结构计算2-6-1 木结构计算用表 2-6-2 木结构计算公式200200 2063、章3-1 材料试验材料试验与结构检验209209 234 234 234 234 235 236 251 252 257 259 259 259 264 266 270 270 270 2713-1-1 材料试验项目及检验规则 3-1-2 试样(件)的制备 3-1-2-1 样品的缩分 3-1-2-2 岩石抗压强度试件 3-1-2-3 混凝土试件 3-1-2-4 建筑砂浆试件的制备 3-1-2-5 钢材试件 3-1-2-6 建筑用轻钢龙骨试样 3-1-2-7 木材试样 3-1-2-8 耐火材料试件 3-1-2-9 硬聚抓乙烯管材试样 4 3-1-3 试验方法 3-1-3-1 材料试验的非标准方法 3-1-3-2 混凝土的现场检测 3-1-3-3 土工密度试验 3-1-3-4 碎石土野外鉴别 3-1-4 混凝土试块强度、砂浆试块强度的评定方法 3-1-4-1 混凝土试块强度统计评定3-1-4-2 砌筑砂浆试块强度的验收与评定3-2 结构性能检验3-2-1 预制构件 3-2-2 地基结构性能检验 3-2-2-1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 3-2-2-2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 3-2-2-3 岩基载荷试验要点 3-2-2-4 岩石锚杆抗拔试验要点 3-2-2-5 土层锚杆试验要点 272272 275 275 275 276 277 2773-2-2-6 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要点 3-2-2-7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要点278 2793-3 对现场型试验室的要求3-3-1 试验环境 3-3-2 所需设备及工具 3-3-3 资料管理280280 280 2803-4 试验管理程序2814、章4-1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4-1-1 基本原则 4-1-2 距离测量 4-1-2-1 普通量距 4-1-2-2 精密量距施工测量283283 283 283 284 284 290 291 291 291 293 293 294 294 295 295 295 2964-1-2-3 精密量距的几项改正数 4-1-3 己知角度的测设 4-1-4 建筑物细部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4-1-4-1 直角坐标法 4-1-4-2 极坐标法 4-1-4-3 角度前方交会法 4-1-4-4 方向线交会法 4-1-4-5 距离交会法 4-1-4-6 正倒镜投点法 4-1-5 建筑物细部点高程位置的测设 4-1-5-1 地面上点的高程测设 4-1-5-2 高程传递 4-1-6 倾斜线的测设4-2 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4-2-1 坐标系统及坐标换算 4-2-1-1 坐标系统 4-2-1-2 坐标换算 4-2-2 建筑方格网和主轴线设计 4-2-2-1 建筑方格网设计 4-2-2-2 主轴线设计 4-2-3 主轴线的测设 4-2-3-1 主轴线点初步位置的测定方法及实地标定 4-2-3-2 主轴线点精确位置的测定和主轴线方向调整 4-2-3-3 主轴线长度的精密丈量及主轴线点坐标的确定 4-2-3-4 短轴线的测设 4-2-3-5 轴线的加密 4-2-3-6 注意事项4-2-4 建筑方格网的测设 4-2-4-1 建筑方格网的测设方法 4-2-4-2 建筑方格网的加密和最后检查4-2-4-3 水平角观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4-2-4-4 边长测量方法及技术要求 4-2-4-5 方格网平差计算4-2-5 用小三角测量法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 4-2-5-1 小三角测量等级与三角网的布设 4-2-5-2 小三角测量的步骤 4-2-6 用导线测量法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 4-2-6-1 导线测量的等级与导线网的布设4-2-6-2 导线测量的步骤 4-2-6-3 导线法与轴线法联合测设施工控制网 4-2-7 圆弧平面图形的施工测量 4-2-7-1 圆弧形平面曲线的数学方程式 4-2-7-2 圆弧形平面曲线图形的现场施工放线 4-2-7-3 圆弧形楼梯的施工放线 4-2-8 高程控制测量297297 297 297 298 298 299 300 300 300 301 301 302 393 303 303 304 305 306 307 311 311 312 313 313 313 314 314 315 320 351 3594-2-8-1 厂区高程控制测量的一般规定 4-2-8-2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和方法 4-2-8-3 水准网的平差计算 4-2-9 标桩的埋设 4-2-9-1 平面控制点标桩 4-2-9-2 水准点标桩359 359 361 363 363 3644-3 单层排架钢架建筑的施工测量4-3-1 厂房控制网的建立 4-3-1-1 厂房控制网的建立方法 4-3-1-2 厂房扩建与改建时的控制测量 4-3-2 厂房基础施工测量 4-3-2-1 混凝土杯形基础施工测量 4-3-2-2 钢柱基础施工测量 4-3-2-3 混凝土柱子基础及柱身、平台施工测量 4-3-2-4 设备基础施工测量 4-3-2-5 基础施工与竣工测量的允许偏差 4-3-3 厂房结构安装测量 4-3-3-1 柱子安装测量 4-3-3-2 吊车梁安装测量 4-3-3-3 吊车轨道安装测量 4-3-4 管道工程施工测量 4-3-4-1 管道工程测量的准备工作 4-3-4-2 管道中线定位及高程控制测量 4-3-4-3 管道中线与纵横断面测量 4-3-4-4 地下管线施工测量 4-3-4-5 架空管线施工测量 4-3-4-6 管线竣工测量及竣工图编绘 4-3-5 机械设备安装测量 4-3-5-1 安装基准线和基准点的确定 4-3-5-2 平面安装基准线的设置形式 4-3-5-3 中心线与副线的检查 4-3-5-4 设备安装期间设备标高基准点设置与沉降观测365365 365 366 367 367 368 369 370 373 374 374 375 375 377 377 377 377 378 380 380 380 380 381 382 3824-4 多层房屋的施工测量4-4-1 多层建筑主轴线的测设 4-4-2 房屋定位测量 4-4-3 房屋基础施工测量 4-4-4 墙身皮数杆的设置 4-4-5 多层建筑物施工测量382382 384 385 385 3864-5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4-5-1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特点及基本要求 4-5-1-1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特点 4-5-1-2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准则 4-5-2 建立施工控制图 4-5-2-1 平面控制 4-5-2-2 高程控制 4-5-3 建(构)筑物主要轴线的定位及标定 4-5-3-1 桩位放样 4-5-3-2 建筑物基坑与基础的测定 4-5-3-3 建筑物基础上的平面与高程控制 4-5-4 高层建筑中的竖向测量 4-5-4-1 激光铅垂仪法 4-5-4-2 天顶垂准测量(仰视法) 4-5-4-3 天底垂准测量(俯视法) 4-5-5 上海金茂大厦施工测量实例 4-5-5-1 概述4-5-5-2 建筑施工对测量精度要求 4-5-5-3 施工特点和测量难度 4-5-5-4 施工平面(垂直)控制网的建立 4-5-5-5 垂准测量方法和要求 4-5-5-6 水准测量和塔身高程控制测量 4-5-5-7 塔楼钢结构安装测量 4-5-5-8 主楼沉降观测 4-5-5-9 结构各阶段完工线(点)测量成果386386 386 387 387 387 391 391 391 392 392 394 394 395 396 397 397 397 397 398 400 402 404 406 4084-6 建筑物沉降与变形观测4-6-1 沉降观测水准点的测设 4-6-1-1 水准点的布设 4-6-1-2 水准点的形式与埋设 4-6-1-3 沉降观测水准点高程的测定 4-6-1-4 观测点的布置和要求 4-6-1-5 观测点的形式与埋设 4-6-2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4-6-2-1 沉降观测的方法和一般规定 4-6-2-2 沉桩过程中的变形观测 4-6-2-3 各施工阶段中的变形观测 4-6-2-4 建筑物全部竣工后的沉降变形观测 4-6-2-5 沉降观测的精度及成果整理4-6-3 沉降观测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其处理 4-6-3-1 曲线在首次观测后即发生回升现象 4-6-3-2 曲线在中间某点突然回升 4-6-3-3 曲线自某点起渐渐回升 4-6-3-4 曲线的波浪起伏现象 4-6-3-5 曲线中断现象 4-6-4 建筑物变形与裂缝观测 4-6-4-1 倾斜观测 4-6-4-2 裂缝观测 4-6-4-3 位移观测4-6-4-4 用三角高程测量法测定建筑物的沉降变形 4-6-4-5 用基准线法测定建筑物的水平位移4-6-4-6 用前方交会法测定建筑物的水平位移 4-6-4-7 用后方交会法测定建筑物的水平位移412412 412 413 413 413 413 415 415 417 421 422 423 423 423 424 424 424 424 424 424 425 426 426 428 429 4314-7 特殊工程的施工测量4-7-1 钢结构工程中的施工测量 4-7-2 电视塔施工中的施工测量 4-7-3 上海电视塔(东方明珠)施工测量实例434434 435 4364-8 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4-8-1 编绘竣工总平面图的意义 4-8-2 编绘竣工总平面图的方法和步骤 4-8-2-1 绘制前准备4-8-2-2 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 4-8-3 编绘竣工总平面图时的现场实测工作 4-8-4 竣工总平面图最终绘制 4-8-4-1 分类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 4-8-4-2 综合竣工总平面图 4-8-4-3 随工程的竣工相继进行编绘 4-8-4-4 竣工总平面图的图面内容和图例 4-8-4-5 竣工总平面图的附件444444 445 445 445 446 446 446 446 446 446 4474-9 测量仪器的检验和校正4-9-1 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 4-9-1-1 经纬仪应满足的条件 4-9-1-2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4-9-1-3 激光经纬仪的构造 4-9-1-4 激光经纬仪的操作方法4-9-1-5 激光经纬仪的特点和应用 4-9-2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4-9-2-1 普通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4-9-2-2 精密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4-9-2-3 激光水准仪的构造 4-9-2-4 激光水准仪的操作方法 4-9-2-5 激光水准仪的用途 4-9-3 钢尺的检定4-9-3-1 钢尺检定的方法 4-9-3-2 尺方程式及其简化 4-9-3-3 标准基线的建立 4-9-3-4 钢尺使用时注意事项 4-9-4 光电测距仪447447 447 447 449 450 450 451 451 453 454 454 454 455 455 456 456 456 4574-9-4-1 光电测距仪的概况 4-9-4-2 光电测距仪的构造 4-9-4-3 光电测距仪的用途 4-9-4-4 光电测距仪的检验与校正主要参考文献457 457 457 457 4595、章脚手架工程和垂直运输设施460460 460 461 464 468 471 471 474 475 479 479 484 495 5005-1 脚手架工程技术、安全管理和设计计算脚手架工程技术、5-1-1 脚手架工程技术和安全管理 5-1-1-1 脚手架的分类 5-1-1-2 脚手架工程的常用术语5-1-1-3 脚手架工程的技术要求 5-1-1-4 脚手架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 5-1-2 脚手架构架与设置和使用要求的一般规定 5-1-2-1 脚手架构架和设置要求的一般规定 5-1-2-2 脚手架杆配件的一般规定5-1-2-3 脚手架搭设、使用和拆除的一般规定 5-1-3 脚手架设计和计算的一般方法 5-1-3-1 脚手架设计计算的统一规定 5-1-3-2 脚手架的荷载计算 5-1-3-3 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计算 5-1-3-4 单肢杆件的稳定性计算5-1-3-5 水平杆件、脚手板、扣件抗滑、立杆底座和地基承载力的验算504 5-1-3-6 脚手架挑支构造和设施的计算 5065-2 常用落地式脚手架的设置、构造和设计常用落地式脚手架的设置、5-2-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5-2-1-1 构架材料的技术要求 5-2-1-2 构架的形式、特点和构造要求5-2-1-3 设计计算及常用资料 5-2-2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519519 520 525 538 5565-2-2-1 性能特点、杆配件和承载能力 5-2-2-2 双排外脚手架 5-2-2-3 直线和曲线单排外脚手架5-2-3 门(框组)式钢管脚手架 5-2-3-1 构造情况和主要部件 5-2-3-2 搭设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5-2-3-3 主要应用形式和材料用量 5-2-3-4 设计计算及常用资料556 569 577 579 579 587 590 5925-3 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撑架的构造和设计5-3-1 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撑架的类别和一般构造 5-3-1-1 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撑架的类别和构造要求 5-3-1-2 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撑架的一般构造 5-3-2 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 5-3-2-1 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要求 5-3-2-2 扣件式钢管梁板模板支撑架的稳定性计算 5-3-2-3 碗扣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 5-3-2-4 门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598598 603 603 608 608 609 614 6195-4 常用非落地式脚手架的设置和使用5-4-1 附着升降脚手架的设置和使用 5-4-1-1 附着升降脚手架的类别和基本组成 5-4-1-2 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安全规定和注意事项 5-4-2 吊篮 5-4-2-1 吊篮的类别和基本构造 5-4-2-2 吊篮设计、制作和使用的安全要求619619 620 628 634 634 6415-5 垂直运输设施5-5-1 垂直运输设施的设置要求 5-5-1-1 垂直运输设施的分类 5-5-1-2 国内外塔式起重机产品的情况与使用选择 5-5-1-3 垂直运输设施的设置要求 5-5-2 井字架和龙门架 5-5-2-1 扣件式钢管井架643643 643 645 655 657 6575-5-2-2 型钢井架和无缆风高层井架 5-5-2-3 龙门架 5-5-2-4 吊盘安全装置 5-5-3 施工升降机(建筑施工电梯) 5-5-3-1 施工升降机的分类、性能和架设高度 5-5-3-2 施工升降机的安全装置5-5-3-3 施工升降机的使用注意事项主要参考文献661 663 666 672 672 676 677 6786、章6-1 土方工程6-1-1 土的基本性质土方与基坑工程680680 680 681 681 684 684 684 685 685 686 686 687 688 688 688 690 690 692 6956-1-1-1 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 6-1-1-2 粘性土、砂土的性质指标 6-1-1-3 土的力学性质指标6-1-2 土的基本分类 6-1-2-1 岩石 6-1-2-2 碎石土 6-1-2-3 砂土 6-1-2-4 粘性土 6-1-3 土的工程分类与性质 6-1-3-1 土的工程分类 6-1-3-2 土的工程性质 6-1-4 土的现场鉴别方法 6-1-4-1 碎石土的现场鉴别 6-1-4-2 粘性土等的现场鉴别 6-1-5 特殊土 6-1-5-1 湿陷性黄土 6-1-5-2 膨胀土6-1-5-3 软土6-1-5-4 盐演土 6-1-5-5 冻土 6-1-6 工程场地平整 6-1-6-1 场地平整的程序 6-1-6-2 场地平整的土方量计算 6-1-7 土方开挖 6-1-7-1 土方施工准备工作 6-1-7-2 开挖的一般要求 6-1-7-3 浅基坑、槽和管沟开挖 6-1-7-4 浅基坑、槽和管沟的支撑方法 6-1-7-5 浅基坑、槽和管沟支撑的计算6-1-7-6 土方开挖和支撑施工注意事项 6-1-7-7 基坑边坡保护 6-1-7-8 土方开挖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6-1-8 土方机械化施工 6-1-8-1 土方机械的选择 6-1-8-2 常用土方机械 6-1-8-3 土方机械基本作业方法 6-1-8-4 土方机械施工要点 6-1-9 土方回填 6-1-9-1 土料要求与含水量控制 6-1-9-2 基底处理 6-1-9-3 填方边坡 6-1-9-4 人工填土方法 6-1-9-5 机械填土方法 6-1-10 填土的压实6-1-10-1 压实的一般要求 6-1-10-2 压实机具的选择 6-1-10-3 填土压(夯)实方法 6-1-10-4 质量控制与检验 6-1-11 土方工程特殊问题的处理 6-1-11-1 滑坡与塌方的处理 6-1-11-2 冲沟、土洞、故河道、古湖泊的处理696 699 702 702 703 716 716 717 719 720 723 726 726 727 729 729 730 733 741 742 742 743 744 744 745 745 745 746 748 749 750 750 7526-1-11-3 橡皮土处理 6-1-11-4 流砂处理 6-1-12 土方开挖与回填安全技术措施753 754 7546-2 基坑工程6-2-1 基坑工程的内容 6-2-2 基坑工程的设计原则与基坑安全等级 6-2-2-1 基坑支护结构的极限状态 6-2-2-2 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等级 6-2-3 基坑工程勘察 6-2-3-1 岩土勘察 6-2-3-2 周围环境勘察 6-2-3-3 施工工程的地下结构设计资料调查 6-2-4 支护结构的类型和造型 6-2-4-1 支护结构的类型和组成 6-2-4-2 支护结构的选型 6-2-5 荷载与抗力计算 6-2-5-1 水平荷载标准值 6-2-5-2 水平抗力标准值 6-2-6 支护结构计算 6-2-6-1 排桩与地下连续墙计算 6-2-6-2 水泥土墙计算6-2-6-3 土钉墙计算 6-2-6-4 逆作拱墙计算 6-2-6-5 逆作法计算要点 6-2-6-6 内支撑体系计算要点6-2-6-7 土锚杆(土锚)计算 6-2-7 支护结构施工 6-2-7-1 钢板桩施工 6-2-7-2 水泥土墙施工6-2-7-3 地下连续墙施工 6-2-7-4 逆作(筑)法施工 6-2-7-5 土钉墙施工755755 756 756 756 757 757 759 760 761 761 761 770 770 772 772 772 784 793 800 801 805 808 815 815 823 837 867 8796-2-7-6 内支撑体系施工 6-2-7-7 锚杆施工 6-2-8 地下水控制 6-2-8-1 地下水控制方法选择6-2-8-2 基坑涌水量计算 6-2-8-3 集水明排法 6-2-8-4 降水 6-2-8-5 截水 6-2-8-6 降水与排水施工质量检验标准 6-2-9 深基坑土方开挖 6-2-9-1 放坡挖土 6-2-9-2 中心岛(墩)式挖土 6-2-9-3 盆式挖土机 6-2-9-4 深基坑土方开挖的注意事项 6-2-9-5 土方开挖阶段的应急措施, 6-2-10 基坑工程现场施工设施 6-2-11 基坑工程监测 6-2-11-1 支护结构监测 6-2-11-2 周围环境监测 6-2-11-3 监测方案编制 6-2-12 沉井施工 6-2-12-1 沉井类型 6-2-12-2 沉井制作与下沉 6-2-12-3 沉井下沉施工常遇问题和预防处理方法 6-2-12-4 沉井的质量检验标准主要参考文献889 892 901 901 901 905 908 919 919 919 920 924 926 926 927 930 936 936 940 945 945 945945 955 957 9587、章7-1 地基处理7-1-1 换填地基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9599597-1-1-1 灰土地基 7-1-1-2 砂和砂石地基 7-1-1-3 粉煤灰地基 7-1-2 夯实地基 7-1-2-1 重锤夯实地基 7-1-2-2 强夯地基 7-1-3 挤密桩地基 7-1-3-1 灰土桩地基 7-1-3-2 砂石桩地基 7-1-3-3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 7-1-3-4 夯实水泥土复合地基 7-1-4 深层密实地基 7-1-4-1 振冲地基7-1-4-2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 7-1-5 高压喷射注浆地荃 7-1-5-1 旋喷注浆桩地基 7-1-6 注浆地基7-1-6-1 水泥注浆地基 7-1-6-2 硅化注浆地基 7-1-7 预压地基 7-1-7-1 砂井堆载预压地基 7-1-7-2 袋装砂井堆载预压地基 7-1-7-3 塑料排水带堆载预压地基 7-1-7-4 真空预压地基 7-1-8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 7-1-8-1 土工织物地基 7-1-8-2 加劲土地基 7-1-9 局部地基处理 7-1-9-1 松土坑、古墓、坑穴 7-1-9-2 土井、砖井、废矿井 7-1-9-3 软硬地基959 961 965 967 967 968 975 975 977 980 983 984 984 988 993 993 999 999 1001 1005 1005 1007 1009 1014 1016 1016 1019 1022 1022 1024 10267-2 桩基工程7-2-1 桩的分类 7-2-2 桩型与工艺的选择 7-2-3 桩基施工机械设备的选用 7-2-3-1 桩锤的选用7-2-3-2 常用桩锤的技术性能 7-2-3-3 桩架选用 7-2-3-4 常用灌筑桩钻孔机械 7-2-4 打(沉)入式预制桩施工 7-2-4-1 桩的制作、运输和堆放 7-2-4-2 打(沉)桩方法 7-2-4-3 特殊打(沉)桩方法7-2-4-4 打(沉)桩常遇问题及预防处理方法 7-2-4-5 打(沉)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7-2-5 静力压桩施工 7-2-5-1 机械静压桩施工 7-2-5-2 锚杆静压桩施工 7-2-6 先张预应力管桩施工7-2-6-1 桩规格与适用条件 7-2-6-2 打(沉)桩工艺方法要点 7-2-7 混凝土灌筑桩 7-2-7-1 冲击钻成孔灌筑桩 7-2-7-2 回转钻成孔灌筑桩 7-2-7-3 潜水电钻成孔灌筑桩 7-2-7-4 钻孔压浆灌筑桩7-2-7-5 挤扩多分支承力盘与多支盘灌筑桩 7-2-7-6 振动沉管灌筑桩 7-2-7-7 锤击沉管灌筑桩7-2-7-8 套管夯扩灌筑桩 7-2-7-9 人工挖孔和挖孔扩底灌筑桩 7-2-7-10 质量要求及验收 7-2-8 钢桩10271027 1027 1030 1030 1031 1034 1038 1040 1040 1041 1047 1051 1053 1054 1054 1059 1063 1063 1063 1068 1068 1072 1075 1078 1080 1086 1090 1090 1093 1099 11017-2-8-1 钢管桩7-2-8-2H 型钢桩 7-2-9 桩的检测7-2-9-1 静载试验法7-2-9-2 动测法7-2-10 桩基承载力评定1101 1110 1113 1113 1117 11267-2-10-1 按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单桩的承载力 1126 7-2-10-2 按单桩的静载试验确定承载力 7-2-10-3 按桩的抗拔试验确定抗拔承载力 7-2-10-4 按桩的水平荷载试验确定水平承载力 7-2-11 打(沉)桩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参考文献 1129 1130 1131 1132 1134 第二册8、章8-1 组合式模板8-1-1 55 型组合钢模板 8-1-1-1 部件组成 8-1-1-2 施工设计 8-1-1-3 模板工程的施工及验收8-1-1-4 模板的运输、维修和保管 8-1-2 中型组合钢模板 8-1-2-1 组成 8-1-2-2 特点 8-1-2-3 施工工艺 8-1-3 钢框木(竹)胶合板模板 8-1-3-1 75 系列钢框胶合板模板 8-1-3-2 55 型和 78 型钢框胶合板模板 8-1-3-3 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模板工程1、1 1 12 14 22 22 23 27 27 27 27 31 368-2 工具式模板8-2-1 大模板 8-2-1-1 大模板构造 8-2-1-2 大模板设计和配制 8-2-1-3 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8-2-2 滑动模板 8-2-3 爬升模板 8-2-3-1 模板与爬架互爬 8-2-3-2 新型导轨式液压爬升模板8-2-3-3 模板与模板互爬 8-2-3-4 爬架与爬架互爬 8-2-3-5 国内 320m 以上超高层建筑爬模施工实例 8-2-4 飞模 8-2-4-1 常用的几种飞模 8-2-4-2 升降、行走和吊运工具 8-2-4-3 飞模的选用和设计布置原则 8-2-4-4 施工工艺 8-2-4-5 施工质量与安全要求 8-2-5 模壳 8-2-5-1 模壳的种类、特点及质量要求 8-2-5-2 支撑系统 8-2-5-3 施工工艺 8-2-6 柱模 8-2-6-1 玻璃钢圆柱模板 8-2-6-2 圆柱钢模 8-2-6-3 无柱箍可变截面钢柱模5151 52 61 63 66 66 67 74 78 81 82 87 88 97 100 101 108 109 110 113 114 115 115 118 1198-3 永久性模板8-3-1 压型钢板模板 8-3-1-1 种类、规格和使用原则 8-3-1-2 压型钢板模板的安装 8-3-2 混凝土薄板模板120120 120 122 1258-3-2-1 品种、抗剪构造和规格 8-3-2-2 薄板制作、运输和堆放 8-3-2-3 安装工艺125 128 1318-4 胶合板模板8-4-1 散支散拆胶合板模板 8-4-1-1 木胶合板模板 8-4-1-2 竹胶合板模板 8-4-1-3 施工工艺8-4-2 胶合板模板参考资料135135 136 139 140 1468-5 脱模剂8-5-1 脱模剂的种类和配制 8-5-2 使用注意事项146146 1478-6 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的设计8-6-1 模板设计的内容和原则 8-6-1-1 设计的内容 8-6-1-2 设计的主要原则 8-6-2 模板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 8-6-2-1 荷载及荷载组合 8-6-2-2 模板结构的挠度要求 8-6-2-3 材料及性能 8-6-2-4 设计计算公式 8-6-3 模板结构设计示例 8-6-3-1 采用组合式钢模板组拼模板结构 8-6-3-2 钢大模板的设计 8-6-3-3 爬升模板148148 148 148 148 148 151 151 152 156 156 168 1828-7 模板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要求8-7-1 基本规定 8-7-2 模板安装 8-7-2-1 主控项目 8-7-2-2 一般项目192192 192 192 1938-7-3 模板拆除 8-7-3-1 主控项目 8-7-3-2 一般项目主要参考文献195 195 195 1969、章9-1 材料9-1-1 钢筋品种与规格 9-1-1-1 热轧钢筋 9-1-1-2 余热处理钢筋 9-1-1-3 冷轧带肋钢筋9-1-1-4 冷轧扭钢筋 9-1-1-5 冷拔螺旋钢筋 9-1-2 钢筋性能 9-1-2-1 钢筋力学性能 9-1-2-2 钢筋锚固性能 9-1-2-3 钢筋冷弯性能 9-1-2-4 钢筋焊接性能 9-1-3 钢筋锈蚀与防护 9-1-4 钢筋质量检验 9-1-4-1 检查项目和方法 9-1-4-2 热轧钢筋检验 9-1-4-3 冷轧带肋钢筋检验 9-1-4-4 冷轧扭钢筋检验钢筋工程197197 197 199 199 200 201 202 202 203 203 203 204 204 204 205 205 206 9-2 配筋构造9-2-1 一般规定 9-2-1-1 混凝土保护层 9-2-1-2 钢筋锚固 9-2-1-3 钢筋连接 9-2-2 板206206 206 207 208 2109-2-2-1 受力钢筋 9-2-2-2 分布钢筋 9-2-2-3 构造钢筋 9-2-2-4 板上开洞 9-2-2-5 板柱节点9-2-3 梁 9-2-3-1 受力钢筋 9-2-3-2 弯起钢筋 9-2-3-3 箍筋 9-2-3-4 纵向构造钢筋 9-2-3-5 附加横向钢筋 9-2-4 柱 9-2-4-1 纵向受力钢筋 9-2-4-2 箍筋 9-2-5 剪力墙 9-2-6 基础 9-2-6-1 条形基础 9-2-6-2 单独基础 9-2-6-3 筏板基础 9-2-6-4 箱形基础 9-2-7 抗震配筋要求 9-2-7-1 一般规定 9-2-7-2 框架梁 9-2-7-3 框架柱与框支柱 9-2-7-4 框架梁柱节点 9-2-7-5 剪力墙 9-2-8 钢筋焊接网 9-2-8-1 钢筋焊接网品种与规格 9-2-8-2 钢筋焊接网锚固与搭接 9-2-8-3 楼板中的应用9-2-8-4 墙板中的应用 9-2-9 预埋件和吊环 9-2-9-1 预埋件210 211 211 212 212 212 212 214 214 215 215 216 216 217 218 219 219 219 219 220 220 220 220 221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6 227 2279-2-9-2 吊环 9-2-10 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 9-2-10-1 一般规定 9-2-10-2 梁平法施工图9-2-10-3 柱平法施工图 9-2-10-4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228 229 229 229 231 2319-3 钢筋配料与代换9-3-1 钢筋配料 9-3-1-1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9-3-1-2 钢筋长度计算中的特殊问题 9-3-1-3 配料计算的注意事项 9-3-1-4 配料计算实例 9-3-1-5 配料单与料牌 9-3-2 钢筋代换 9-3-2-1 代换原则9-3-2-2 等强代换方法 9-3-2-3 构件截面的有效高度影响 9-3-2-4 代换注意事项 9-3-2-5 钢筋代换实例232232 232 233 235 235 237 237 237 237 238 238 2399-4 钢筋加工9-4-1 钢筋除锈9-4-2 钢筋调直9-4-2-1 机具设备9-4-2-2 调直工艺9-4-3 钢筋切断9-4-3-1 机具设备 9-4-3-2 切断工艺 9-4-4 钢筋弯曲成型 9-4-4-1 钢筋弯钩和弯折的有关规定9-4-4-2 机具设备 9-4-4-3 弯曲成型工艺240240 240 240 242 242 242 243 244 244 244 2469-4-5 钢筋加工质量检验2489-5 钢筋焊接9-5-1 一般规定 9-5-2 钢筋闪光对焊 9-5-2-1 对焊设备 9-5-2-2 对焊工艺 9-5-2-3 对焊参数9-5-2-4 对焊缺陷及消除措施 9-5-2-5 对焊接头质量检验 9-5-3 钢筋电阻点焊 9-5-3-1 点焊设备9-5-3-2 点焊工艺 9-5-3-3 点焊参数 9-5-3-4 点焊缺陷及消除措施 9-5-3-5 钢筋焊接网质量检验9-5-4 钢筋电弧焊 9-5-4-1 电弧焊设备和焊条 9-5-4-2 帮条焊和搭接焊 9-5-4-3 预埋件电弧焊9-5-4-4 剖口焊 9-5-4-5 熔槽帮条焊 9-5-4-6 电弧焊接头质量检验 9-5-5 钢筋电渣压力焊 9-5-5-1 焊接设备与焊剂 9-5-5-2 焊接工艺与参数 9-5-5-3 焊接缺陷及消除措施 9-5-5-4 电渣压力焊、接头质量检验 9-5-6 钢筋气压焊 9-5-6-1 焊接设备 9-5-6-2 焊接工艺 9-5-6-3 焊接缺陷及消除措施9-5-6-4 气压焊接头质量检验248248 250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5 256 257 258 258 259 259 260 261 261 262 262 263 263 265 266 266 267 267 268 269 2709-5-7 钢筋埋弧压力焊 9-5-7-1 焊接设备 9-5-7-2 焊接工艺 9-5-7-3 焊接参数 9-5-7-4 焊接缺陷及消除措施 9-5-7-5 埋弧压力焊接头质量检验 9-5-8 焊接接头无损检测技术 9-5-8-1 超声波检测法 9-5-8-2 无损张拉检测270 271 271 271 271 272 273 273 2749-6 钢筋机械连接9-6-1 一般规定 9-6-2 钢筋套筒挤压连接 9-6-2-1 钢套筒 9-6-2-2 挤压设备 9-6-2-3 挤压工艺 9-6-2-4 工艺参数 9-6-2-5 异常现象及消除措施 9-6-2-6 套筒挤压接头质量检验 9-6-3 钢筋锥螺纹套筒连接 9-6-3-1 锥螺纹套筒接头尺寸 9-6-3-2 机具设备 9-6-3-3 锥螺纹套筒的加工与检验9-6-3-4 钢筋锥螺纹的加工与检验 9-6-3-5 钢筋锥螺纹连接施工 9-6-3-6 钢筋锥螺纹接头质量检验9-6-4 钢筋徽粗直螺纹套筒连接 9-6-4-1 机具设备 9-6-4-2 徽粗直螺纹套筒 9-6-4-3 钢筋加工与检验 9-6-4-4 现场连接施工 9-6-4-5 接头质量检验 9-6-5 钢筋滚压直螺纹套筒连接274275 276 276 277 278 278 279 280 281 281 282 282 283 284 284 285 286 286 287 288 288 288 9-6-5-1 滚压直螺纹加工与检验 9-6-5-2 滚压直螺纹套筒 9-6-5-3 现场连接施工 9-6-5-4 接头质量检验289 290 291 2919-7 钢筋安装9-7-1 钢筋现场绑扎 9-7-1-1 准备工作 9-7-1-2 钢筋绑扎接头 9-7-1-3 基础钢筋绑扎 9-7-1-4 柱钢筋绑扎 9-7-1-5 墙钢筋绑扎 9-7-1-6 梁板钢筋绑扎 9-7-2 钢筋网与钢筋骨架安装 9-7-2-1 绑扎钢筋网与钢筋骨架安装 9-7-2-2 钢筋焊接网安装 9-7-3 植筋施工 9-7-3-1 钢筋胶粘剂 9-7-3-2 植筋用孔径与孔深 9-7-3-3 植筋施工方法 9-7-4 钢筋安装质量检验主要参考文献293293 293 294 294 295 295 296 296 296 297 298 298 298 298 300 30110、章10-1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10-1-1 水泥 10-1-1-1 常用水泥的种类混凝土工程302302 302 303 306 306 30610-1-1-2 常用水泥的选用及各种水泥的适量范围 10-1-1-3 水泥的验收与保管 10-1-2 砂10-1-2-1 砂的技术要求10-1-2-2 砂的验收、运输和堆放 10-1-3 石子 10-1-3-1 石子的技术要求 10-1-3-2 石子的验收、运输和堆放 10-1-4 水 10-1-5 矿物接合料 10-1-5-1 粉煤灰 10-1-5-2 磨细矿渣 10-1-5-3 沸石粉10-1-5-4 硅灰10-1-5-5 复合及其他矿物接合料10-1-6 混凝土外加剂10-1-6-1 基本规定10-1-6-2 普通减水剂及高效减水剂 10-1-6-3 引气剂及引气减水剂 10-1-6-4 级凝剂和级凝减水剂10-1-6-5 早强剂及早强减水剂 10-1-6-6 防冻剂 10-1-6-7 泵送剂 10-1-6-8 膨胀剂 10-1-6-9 速凝剂 10-1-6-10 阻锈剂、着色剂、养护剂、脱模剂 10-1-6-11 掺各种外加剂的混凝土性能指标。
组合钢框木(竹)胶合板模板的安装与拆除

组合钢框木(竹)胶合板模板的安装与拆除1.1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现浇混凝土框架(包括框架剪力墙)、剪力墙及筒体结构模板施工。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钢框木(竹)胶合板块:长度为900、1200、1500、1800 和2400mm;宽度为300、450、600和750mm。
宽度为100、150和200mm的窄条,配以组合钢模板。
2.1.2 定型钢角模:阴角模150mm x 150mm X 900mm (1200、1500、1800mm);阳角模150X 150X 900mm ( 1200、1500、1800);可调阴角模250mmx 250mm x 900mm(1200、1500、1800mm)及可调T型调节模板,L型可调模板和连接角模等。
2.1.3 连接附件:U 形卡、扣件、紧固螺栓、钩头螺栓、L 型插销、穿墙螺栓、防水穿墙拉杆螺栓、柱模定型箍。
2.1.4 支撑系统:定型空腔龙骨(桁架梁)、碗扣立杆、横杆、斜杆、双可调早拆翼托、单可调早拆翼托、立杆垫座、立杆可调底座、模板侧向支腿、木方。
2.1.5 脱模剂:水质隔离剂2.1.6 工具:铁木榔头、活动(套口)板子、水平尺、钢卷尺、托线板、轻便爬梯、脚手板、吊车等。
2.2 作业条件:2.2.1 模板设计:2.2.1.1 确定所建工程的施工区、段划分。
根据工程结构的形式、特点及现场条件,合理确定模板工程施工的流水区段,以减少模板投入,增加周转次数,均衡工序工程(钢筋、模板、混凝土工序)的作业量。
2.2.1.2 确定结构模板平面施工总图。
在总图中标志出各种构件的型号、位置、数量、尺寸、标高及相同或略加拼补即相同的构件的替代关系并编号,以减少配板的种类、数量和明确模板的替代流向与位置。
2.2.1.3 确定模板配板平面布置及支撑布置。
根据总图对梁、板、柱等尺寸及编号设计出配板图,应标志出不同型号、尺寸单块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及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形式及间距;支撑系统的竖向支撑、侧向支撑、横向拉接件的型号、间距。
建筑施工手册大全

建筑施工手册大全:第四版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第一册目录表本文由02096323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第四版目录第一册1、章1-1 常用符号和代号1-1-1 常用字母 1-1-2 常用符号 1-1-2-1 数学符号 1-1-2-2 法定计量单位符号 1-1-2-3 文字表量符号 1-1-2-4 化学元素符号 1-1-2-5 常用构件代号 1-1-2-6 塑料、树脂名称缩写代号 1-1-2-7 常用增塑剂名称缩写代号 1-1-2-8 建筑施工常用国家标准编号 1-1-2-9 部分国家的国家标准代号1-1-2-10 钢材涂色标记 1-1-2-11 钢筋符号 1-1-2-12 建材、设备的规格型号表示法 1-1-2-13 钢铁、阀门、润滑油的产品代号 1-1-2-14 常用架空绞线的型号及用途施工常用数据11 2 2 3 5 8 8 9 10 10 13 14 15 15 16 191-2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1-2-1 长度单位换算 1-2-1-1 公制与市制、英美长度单位换算 1-2-1-2 英寸的分数、小数习惯称呼与毫米对照 1-2-2 面积单位换算1919 19 21 211-2-3 体积、容积单位换算 1-2-4 重量(质量)单位换算 1-2-5 力、重力单位换算 1-2-5-1 力(牛顿,N)单位换算 1-2-5-2 压强(帕斯卡,Pa)单位换算 1-2-5-3 力矩(弯矩、扭矩、力偶矩、转矩)单位换算 1-2-5-4 习用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换算 1-2-6 功率单位换算 1-2-7 速度单位换算 1-2-8 流量单位换算 1-2-8-1 体积流量单位换算 1-2-8-2 质量流量单位换算 1-2-9 热及热工单位换算 1-2-9-1 温度单位换算 1-2-9-2 各种温度的绝对零度、水冰点和水沸点温度值 1-2-9-3 导热系数单位换算 1-2-9-4 传热系数单位换算 1-2-9-5 热阻单位换算 1-2-9-6 比热容(比热)单位换算 1-2-9-7 功、能、热单位换算 1-2-9-8 水的温度和压力换算 1-2-9-9 水的温度和汽化热换算1-2-9-10 热负荷单位换算 1-2-10 电及磁单位换算 1-2-10-1 电流单位换算 1-2-10-2 电压单位换算1-2-10-3 电阻单位换算 1-2-10-4 电荷量单位换算 1-2-10-5 电容单位换算 1-2-11 声单位换算1-2-12 粘度单位换算 1-2-12-1 动力粘度单位换算 1-2-12-2 运动粘度单位换算21 21 27 27 28 30 31 34 36 36 36 37 37 37 37 37 38 39 40 41 43 43 44 44 44 44 44 44 45 45 45 45 461-2-13 硬度换算 1-2-14 标准筛常用网号、目数对照 1-2-15 pH 值参考表 1-2-16 角度与弧度互换表 1-2-17 弧度与角度互换表 1-2-18 斜度与角度变换表46 49 49 50 50 511-3 常用求面积、体积公式常用求面积、1-3-1 平面图形面积 1-3-2 多面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1-3-3 物料堆体积计算 1-3-4 壳体表面积、侧面积计算 1-3-4-1 圆球形薄壳 1-3-4-2 椭圆抛物面扁壳 1-3-4-3 椭圆抛物面扁壳系数计算1-3-4-4 圆抛物面扁壳 1-3-4-5 单、双曲拱展开面积5151 54 57 57 57 59 60 61 621-4 常用建筑材料及数值1-4-1 材料基本性质、常用名称及符号 1-4-2 常用材料和构件的自重 1-4-3 石油产品体积、重量换算 1-4-4 液体平均相对密度及容量、重量换算 1-4-5 圆钉、木螺钉直径号数及尺寸关系 1-4-6 圆钉直径与英制长度关系 1-4-7 圆钉英制规格 1-4-8 薄钢板习用号数的厚度 1-4-9 塑料管材、板材规格及重量 1-4-9-1 塑料硬管 1-4-9-2 塑料软管 1-4-9-3 塑料硬板6262 64 73 73 74 74 75 75 76 76 76 761-5 气象、地质、地震气象、地质、1-5-1 气象77771-5-1-1 风级表 1-5-1-2 降雨等级 1-5-1-3 我国主要城市气象参数 1-5-1-4 我国主要城镇采暖期度日数 1-5-1-5 世界主要城市气象参数 1-5-2 地质年代表 1-5-3 地展 1-5-3-1 地展展级1-5-3-2 地震烈度 1-5-3-3 几种地震烈度表的换算77 77 78 81 83 85 85 85 86 881-6 我国环境保护标准1-6-1 空气污染 1-6-1-1 标准大气的成分 1-6-1-2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1-6-1-3 空气污染物三级标准浓度限值 1-6-1-4 中国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 1-6-1-5 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表示方法 1-6-1-6 中国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 1-6-2 噪声 1-6-2-1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1-6-2-2 新建、扩建、改建企业噪声标准 1-6-2-3 工业企业厂区内各类地点噪声标准 1-6-2-4 现有企业噪声标准 1-6-2-5 建筑现场主要施工机械噪声限值 1-6-2-6 中国机动车辆噪声标准 1-6-2-7 国外听力保护的噪声允许标准 1-6-2-8 国外环境噪声标准 1-6-2-9 国外职业噪声标准 1-6-3 水污染1-6-3-1 排水水质标准 1-6-3-2 地面水水质卫生要求 1-6-3-3 地面水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8989 89 89 89 90 91 91 94 94 95 95 96 96 96 97 97 98 99 99 100 1001-6-3-4 水消毒处理方法1012、章常用结构计算102102 1082-1 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2-1-1 荷载 2-1-2 结构静力计算表2-2 建筑地基基础计算2-2-1 地基基础计算用表 2-2-2 地基及基础计算 2-2-2-1 基础埋置深度 2-2-2-2 地基计算2-2-2-3 基础计算148148 152 152 153 1542-3 混凝土结构计算2-3-1 混凝土结构基本计算规定 2-3-2 混凝土结构计算用表 2-3-3 混凝土结构计算公式156156 158 1652-4 砌体结构计算2-4-1 砌体结构的计算用表 2-4-2 砌体结构计算公式171171 1772-5 钢结构计算2-5-1 钢结构计算用表 2-5-2 钢结构计算公式 2-5-3 钢管结构计算 2-5-4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计算180180 189 195 1972-6 木结构计算2-6-1 木结构计算用表 2-6-2 木结构计算公式200200 2063、章3-1 材料试验材料试验与结构检验209209 234 234 234 234 235 236 251 252 257 259 259 259 264 266 270 270 270 2713-1-1 材料试验项目及检验规则 3-1-2 试样(件)的制备 3-1-2-1 样品的缩分 3-1-2-2 岩石抗压强度试件 3-1-2-3 混凝土试件 3-1-2-4 建筑砂浆试件的制备 3-1-2-5 钢材试件 3-1-2-6 建筑用轻钢龙骨试样 3-1-2-7 木材试样 3-1-2-8 耐火材料试件 3-1-2-9 硬聚抓乙烯管材试样 4 3-1-3 试验方法 3-1-3-1 材料试验的非标准方法 3-1-3-2 混凝土的现场检测 3-1-3-3 土工密度试验 3-1-3-4 碎石土野外鉴别 3-1-4 混凝土试块强度、砂浆试块强度的评定方法 3-1-4-1 混凝土试块强度统计评定3-1-4-2 砌筑砂浆试块强度的验收与评定3-2 结构性能检验3-2-1 预制构件 3-2-2 地基结构性能检验 3-2-2-1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 3-2-2-2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 3-2-2-3 岩基载荷试验要点 3-2-2-4 岩石锚杆抗拔试验要点 3-2-2-5 土层锚杆试验要点 272272 275 275 275 276 277 2773-2-2-6 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要点 3-2-2-7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要点278 2793-3 对现场型试验室的要求3-3-1 试验环境 3-3-2 所需设备及工具 3-3-3 资料管理280280 280 2803-4 试验管理程序2814、章4-1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4-1-1 基本原则 4-1-2 距离测量 4-1-2-1 普通量距 4-1-2-2 精密量距施工测量283283 283 283 284 284 290 291 291 291 293 293 294 294 295 295 295 2964-1-2-3 精密量距的几项改正数 4-1-3 己知角度的测设 4-1-4 建筑物细部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4-1-4-1 直角坐标法 4-1-4-2 极坐标法 4-1-4-3 角度前方交会法 4-1-4-4 方向线交会法 4-1-4-5 距离交会法 4-1-4-6 正倒镜投点法 4-1-5 建筑物细部点高程位置的测设 4-1-5-1 地面上点的高程测设 4-1-5-2 高程传递 4-1-6 倾斜线的测设4-2 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4-2-1 坐标系统及坐标换算 4-2-1-1 坐标系统 4-2-1-2 坐标换算 4-2-2 建筑方格网和主轴线设计 4-2-2-1 建筑方格网设计 4-2-2-2 主轴线设计 4-2-3 主轴线的测设 4-2-3-1 主轴线点初步位置的测定方法及实地标定 4-2-3-2 主轴线点精确位置的测定和主轴线方向调整 4-2-3-3 主轴线长度的精密丈量及主轴线点坐标的确定 4-2-3-4 短轴线的测设 4-2-3-5 轴线的加密 4-2-3-6 注意事项4-2-4 建筑方格网的测设 4-2-4-1 建筑方格网的测设方法 4-2-4-2 建筑方格网的加密和最后检查4-2-4-3 水平角观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4-2-4-4 边长测量方法及技术要求 4-2-4-5 方格网平差计算4-2-5 用小三角测量法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 4-2-5-1 小三角测量等级与三角网的布设 4-2-5-2 小三角测量的步骤 4-2-6 用导线测量法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 4-2-6-1 导线测量的等级与导线网的布设4-2-6-2 导线测量的步骤 4-2-6-3 导线法与轴线法联合测设施工控制网 4-2-7 圆弧平面图形的施工测量 4-2-7-1 圆弧形平面曲线的数学方程式 4-2-7-2 圆弧形平面曲线图形的现场施工放线 4-2-7-3 圆弧形楼梯的施工放线 4-2-8 高程控制测量297297 297 297 298 298 299 300 300 300 301 301 302 393 303 303 304 305 306 307 311 311 312 313 313 313 314 314 315 320 351 3594-2-8-1 厂区高程控制测量的一般规定 4-2-8-2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和方法 4-2-8-3 水准网的平差计算 4-2-9 标桩的埋设 4-2-9-1 平面控制点标桩 4-2-9-2 水准点标桩359 359 361 363 363 3644-3 单层排架钢架建筑的施工测量4-3-1 厂房控制网的建立 4-3-1-1 厂房控制网的建立方法 4-3-1-2 厂房扩建与改建时的控制测量 4-3-2 厂房基础施工测量 4-3-2-1 混凝土杯形基础施工测量 4-3-2-2 钢柱基础施工测量 4-3-2-3 混凝土柱子基础及柱身、平台施工测量 4-3-2-4 设备基础施工测量 4-3-2-5 基础施工与竣工测量的允许偏差 4-3-3 厂房结构安装测量 4-3-3-1 柱子安装测量 4-3-3-2 吊车梁安装测量 4-3-3-3 吊车轨道安装测量 4-3-4 管道工程施工测量 4-3-4-1 管道工程测量的准备工作 4-3-4-2 管道中线定位及高程控制测量 4-3-4-3 管道中线与纵横断面测量 4-3-4-4 地下管线施工测量 4-3-4-5 架空管线施工测量 4-3-4-6 管线竣工测量及竣工图编绘 4-3-5 机械设备安装测量 4-3-5-1 安装基准线和基准点的确定 4-3-5-2 平面安装基准线的设置形式 4-3-5-3 中心线与副线的检查 4-3-5-4 设备安装期间设备标高基准点设置与沉降观测365365 365 366 367 367 368 369 370 373 374 374 375 375 377 377 377 377 378 380 380 380 380 381 382 3824-4 多层房屋的施工测量4-4-1 多层建筑主轴线的测设 4-4-2 房屋定位测量 4-4-3 房屋基础施工测量 4-4-4 墙身皮数杆的设置 4-4-5 多层建筑物施工测量382382 384 385 385 3864-5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4-5-1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特点及基本要求 4-5-1-1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特点 4-5-1-2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准则 4-5-2 建立施工控制图 4-5-2-1 平面控制 4-5-2-2 高程控制 4-5-3 建(构)筑物主要轴线的定位及标定 4-5-3-1 桩位放样 4-5-3-2 建筑物基坑与基础的测定 4-5-3-3 建筑物基础上的平面与高程控制 4-5-4 高层建筑中的竖向测量 4-5-4-1 激光铅垂仪法 4-5-4-2 天顶垂准测量(仰视法) 4-5-4-3 天底垂准测量(俯视法) 4-5-5 上海金茂大厦施工测量实例 4-5-5-1 概述4-5-5-2 建筑施工对测量精度要求 4-5-5-3 施工特点和测量难度 4-5-5-4 施工平面(垂直)控制网的建立 4-5-5-5 垂准测量方法和要求 4-5-5-6 水准测量和塔身高程控制测量 4-5-5-7 塔楼钢结构安装测量 4-5-5-8 主楼沉降观测 4-5-5-9 结构各阶段完工线(点)测量成果386386 386 387 387 387 391 391 391 392 392 394 394 395 396 397 397 397 397 398 400 402 404 406 4084-6 建筑物沉降与变形观测4-6-1 沉降观测水准点的测设 4-6-1-1 水准点的布设 4-6-1-2 水准点的形式与埋设 4-6-1-3 沉降观测水准点高程的测定 4-6-1-4 观测点的布置和要求 4-6-1-5 观测点的形式与埋设 4-6-2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4-6-2-1 沉降观测的方法和一般规定 4-6-2-2 沉桩过程中的变形观测 4-6-2-3 各施工阶段中的变形观测 4-6-2-4 建筑物全部竣工后的沉降变形观测 4-6-2-5 沉降观测的精度及成果整理4-6-3 沉降观测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其处理 4-6-3-1 曲线在首次观测后即发生回升现象 4-6-3-2 曲线在中间某点突然回升 4-6-3-3 曲线自某点起渐渐回升 4-6-3-4 曲线的波浪起伏现象 4-6-3-5 曲线中断现象 4-6-4 建筑物变形与裂缝观测 4-6-4-1 倾斜观测 4-6-4-2 裂缝观测 4-6-4-3 位移观测4-6-4-4 用三角高程测量法测定建筑物的沉降变形 4-6-4-5 用基准线法测定建筑物的水平位移4-6-4-6 用前方交会法测定建筑物的水平位移 4-6-4-7 用后方交会法测定建筑物的水平位移412412 412 413 413 413 413 415 415 417 421 422 423 423 423 424 424 424 424 424 424 425 426 426 428 429 4314-7 特殊工程的施工测量4-7-1 钢结构工程中的施工测量 4-7-2 电视塔施工中的施工测量 4-7-3 上海电视塔(东方明珠)施工测量实例434434 435 4364-8 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4-8-1 编绘竣工总平面图的意义 4-8-2 编绘竣工总平面图的方法和步骤 4-8-2-1 绘制前准备4-8-2-2 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 4-8-3 编绘竣工总平面图时的现场实测工作 4-8-4 竣工总平面图最终绘制 4-8-4-1 分类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 4-8-4-2 综合竣工总平面图 4-8-4-3 随工程的竣工相继进行编绘 4-8-4-4 竣工总平面图的图面内容和图例 4-8-4-5 竣工总平面图的附件444444 445 445 445 446 446 446 446 446 446 4474-9 测量仪器的检验和校正4-9-1 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 4-9-1-1 经纬仪应满足的条件 4-9-1-2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4-9-1-3 激光经纬仪的构造 4-9-1-4 激光经纬仪的操作方法4-9-1-5 激光经纬仪的特点和应用 4-9-2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4-9-2-1 普通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4-9-2-2 精密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4-9-2-3 激光水准仪的构造 4-9-2-4 激光水准仪的操作方法 4-9-2-5 激光水准仪的用途 4-9-3 钢尺的检定4-9-3-1 钢尺检定的方法 4-9-3-2 尺方程式及其简化 4-9-3-3 标准基线的建立 4-9-3-4 钢尺使用时注意事项 4-9-4 光电测距仪447447 447 447 449 450 450 451 451 453 454 454 454 455 455 456 456 456 4574-9-4-1 光电测距仪的概况 4-9-4-2 光电测距仪的构造 4-9-4-3 光电测距仪的用途 4-9-4-4 光电测距仪的检验与校正主要参考文献457 457 457 457 4595、章脚手架工程和垂直运输设施460460 460 461 464 468 471 471 474 475 479 479 484 495 5005-1 脚手架工程技术、安全管理和设计计算脚手架工程技术、5-1-1 脚手架工程技术和安全管理 5-1-1-1 脚手架的分类 5-1-1-2 脚手架工程的常用术语5-1-1-3 脚手架工程的技术要求 5-1-1-4 脚手架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 5-1-2 脚手架构架与设置和使用要求的一般规定 5-1-2-1 脚手架构架和设置要求的一般规定 5-1-2-2 脚手架杆配件的一般规定5-1-2-3 脚手架搭设、使用和拆除的一般规定 5-1-3 脚手架设计和计算的一般方法 5-1-3-1 脚手架设计计算的统一规定 5-1-3-2 脚手架的荷载计算 5-1-3-3 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计算 5-1-3-4 单肢杆件的稳定性计算5-1-3-5 水平杆件、脚手板、扣件抗滑、立杆底座和地基承载力的验算504 5-1-3-6 脚手架挑支构造和设施的计算 5065-2 常用落地式脚手架的设置、构造和设计常用落地式脚手架的设置、5-2-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5-2-1-1 构架材料的技术要求 5-2-1-2 构架的形式、特点和构造要求5-2-1-3 设计计算及常用资料 5-2-2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519519 520 525 538 5565-2-2-1 性能特点、杆配件和承载能力 5-2-2-2 双排外脚手架 5-2-2-3 直线和曲线单排外脚手架5-2-3 门(框组)式钢管脚手架 5-2-3-1 构造情况和主要部件 5-2-3-2 搭设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5-2-3-3 主要应用形式和材料用量 5-2-3-4 设计计算及常用资料556 569 577 579 579 587 590 5925-3 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撑架的构造和设计5-3-1 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撑架的类别和一般构造 5-3-1-1 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撑架的类别和构造要求 5-3-1-2 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撑架的一般构造 5-3-2 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 5-3-2-1 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要求 5-3-2-2 扣件式钢管梁板模板支撑架的稳定性计算 5-3-2-3 碗扣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 5-3-2-4 门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598598 603 603 608 608 609 614 6195-4 常用非落地式脚手架的设置和使用5-4-1 附着升降脚手架的设置和使用 5-4-1-1 附着升降脚手架的类别和基本组成 5-4-1-2 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安全规定和注意事项 5-4-2 吊篮 5-4-2-1 吊篮的类别和基本构造 5-4-2-2 吊篮设计、制作和使用的安全要求619619 620 628 634 634 6415-5 垂直运输设施5-5-1 垂直运输设施的设置要求 5-5-1-1 垂直运输设施的分类 5-5-1-2 国内外塔式起重机产品的情况与使用选择 5-5-1-3 垂直运输设施的设置要求 5-5-2 井字架和龙门架 5-5-2-1 扣件式钢管井架643643 643 645 655 657 6575-5-2-2 型钢井架和无缆风高层井架 5-5-2-3 龙门架 5-5-2-4 吊盘安全装置 5-5-3 施工升降机(建筑施工电梯) 5-5-3-1 施工升降机的分类、性能和架设高度 5-5-3-2 施工升降机的安全装置5-5-3-3 施工升降机的使用注意事项主要参考文献661 663 666 672 672 676 677 6786、章6-1 土方工程6-1-1 土的基本性质土方与基坑工程680680 680 681 681 684 684 684 685 685 686 686 687 688 688 688 690 690 692 6956-1-1-1 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 6-1-1-2 粘性土、砂土的性质指标 6-1-1-3 土的力学性质指标6-1-2 土的基本分类 6-1-2-1 岩石 6-1-2-2 碎石土 6-1-2-3 砂土 6-1-2-4 粘性土 6-1-3 土的工程分类与性质 6-1-3-1 土的工程分类 6-1-3-2 土的工程性质 6-1-4 土的现场鉴别方法 6-1-4-1 碎石土的现场鉴别 6-1-4-2 粘性土等的现场鉴别 6-1-5 特殊土 6-1-5-1 湿陷性黄土 6-1-5-2 膨胀土6-1-5-3 软土6-1-5-4 盐演土 6-1-5-5 冻土 6-1-6 工程场地平整 6-1-6-1 场地平整的程序 6-1-6-2 场地平整的土方量计算 6-1-7 土方开挖 6-1-7-1 土方施工准备工作 6-1-7-2 开挖的一般要求 6-1-7-3 浅基坑、槽和管沟开挖 6-1-7-4 浅基坑、槽和管沟的支撑方法 6-1-7-5 浅基坑、槽和管沟支撑的计算6-1-7-6 土方开挖和支撑施工注意事项 6-1-7-7 基坑边坡保护 6-1-7-8 土方开挖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6-1-8 土方机械化施工 6-1-8-1 土方机械的选择 6-1-8-2 常用土方机械 6-1-8-3 土方机械基本作业方法 6-1-8-4 土方机械施工要点 6-1-9 土方回填 6-1-9-1 土料要求与含水量控制 6-1-9-2 基底处理 6-1-9-3 填方边坡 6-1-9-4 人工填土方法 6-1-9-5 机械填土方法 6-1-10 填土的压实6-1-10-1 压实的一般要求 6-1-10-2 压实机具的选择 6-1-10-3 填土压(夯)实方法 6-1-10-4 质量控制与检验 6-1-11 土方工程特殊问题的处理 6-1-11-1 滑坡与塌方的处理 6-1-11-2 冲沟、土洞、故河道、古湖泊的处理696 699 702 702 703 716 716 717 719 720 723 726 726 727 729 729 730 733 741 742 742 743 744 744 745 745 745 746 748 749 750 750 7526-1-11-3 橡皮土处理 6-1-11-4 流砂处理 6-1-12 土方开挖与回填安全技术措施753 754 7546-2 基坑工程6-2-1 基坑工程的内容 6-2-2 基坑工程的设计原则与基坑安全等级 6-2-2-1 基坑支护结构的极限状态 6-2-2-2 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等级 6-2-3 基坑工程勘察 6-2-3-1 岩土勘察 6-2-3-2 周围环境勘察 6-2-3-3 施工工程的地下结构设计资料调查 6-2-4 支护结构的类型和造型 6-2-4-1 支护结构的类型和组成 6-2-4-2 支护结构的选型 6-2-5 荷载与抗力计算 6-2-5-1 水平荷载标准值 6-2-5-2 水平抗力标准值 6-2-6 支护结构计算 6-2-6-1 排桩与地下连续墙计算 6-2-6-2 水泥土墙计算6-2-6-3 土钉墙计算 6-2-6-4 逆作拱墙计算 6-2-6-5 逆作法计算要点 6-2-6-6 内支撑体系计算要点6-2-6-7 土锚杆(土锚)计算 6-2-7 支护结构施工 6-2-7-1 钢板桩施工 6-2-7-2 水泥土墙施工6-2-7-3 地下连续墙施工 6-2-7-4 逆作(筑)法施工 6-2-7-5 土钉墙施工755755 756 756 756 757 757 759 760 761 761 761 770 770 772 772 772 784 793 800 801 805 808 815 815 823 837 867 8796-2-7-6 内支撑体系施工 6-2-7-7 锚杆施工 6-2-8 地下水控制 6-2-8-1 地下水控制方法选择6-2-8-2 基坑涌水量计算 6-2-8-3 集水明排法 6-2-8-4 降水 6-2-8-5 截水 6-2-8-6 降水与排水施工质量检验标准 6-2-9 深基坑土方开挖 6-2-9-1 放坡挖土 6-2-9-2 中心岛(墩)式挖土 6-2-9-3 盆式挖土机 6-2-9-4 深基坑土方开挖的注意事项 6-2-9-5 土方开挖阶段的应急措施, 6-2-10 基坑工程现场施工设施 6-2-11 基坑工程监测 6-2-11-1 支护结构监测 6-2-11-2 周围环境监测 6-2-11-3 监测方案编制 6-2-12 沉井施工 6-2-12-1 沉井类型 6-2-12-2 沉井制作与下沉 6-2-12-3 沉井下沉施工常遇问题和预防处理方法 6-2-12-4 沉井的质量检验标准主要参考文献889 892 901 901 901 905 908 919 919 919 920 924 926 926 927 930 936 936 940 945 945 945945 955 957 9587、章7-1 地基处理7-1-1 换填地基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9599597-1-1-1 灰土地基 7-1-1-2 砂和砂石地基 7-1-1-3 粉煤灰地基 7-1-2 夯实地基 7-1-2-1 重锤夯实地基 7-1-2-2 强夯地基 7-1-3 挤密桩地基 7-1-3-1 灰土桩地基 7-1-3-2 砂石桩地基 7-1-3-3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 7-1-3-4 夯实水泥土复合地基 7-1-4 深层密实地基 7-1-4-1 振冲地基7-1-4-2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 7-1-5 高压喷射注浆地荃 7-1-5-1 旋喷注浆桩地基 7-1-6 注浆地基7-1-6-1 水泥注浆地基 7-1-6-2 硅化注浆地基 7-1-7 预压地基 7-1-7-1 砂井堆载预压地基 7-1-7-2 袋装砂井堆载预压地基 7-1-7-3 塑料排水带堆载预压地基 7-1-7-4 真空预压地基 7-1-8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 7-1-8-1 土工织物地基 7-1-8-2 加劲土地基 7-1-9 局部地基处理 7-1-9-1 松土坑、古墓、坑穴 7-1-9-2 土井、砖井、废矿井 7-1-9-3 软硬地基959 961 965 967 967 968 975 975 977 980 983 984 984 988 993 993 999 999 1001 1005 1005 1007 1009 1014 1016 1016 1019 1022 1022 1024 10267-2 桩基工程7-2-1 桩的分类 7-2-2 桩型与工艺的选择 7-2-3 桩基施工机械设备的选用 7-2-3-1 桩锤的选用7-2-3-2 常用桩锤的技术性能 7-2-3-3 桩架选用 7-2-3-4 常用灌筑桩钻孔机械 7-2-4 打(沉)入式预制桩施工 7-2-4-1 桩的制作、运输和堆放 7-2-4-2 打(沉)桩方法 7-2-4-3 特殊打(沉)桩方法7-2-4-4 打(沉)桩常遇问题及预防处理方法 7-2-4-5 打(沉)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7-2-5 静力压桩施工 7-2-5-1 机械静压桩施工 7-2-5-2 锚杆静压桩施工 7-2-6 先张预应力管桩施工7-2-6-1 桩规格与适用条件 7-2-6-2 打(沉)桩工艺方法要点 7-2-7 混凝土灌筑桩 7-2-7-1 冲击钻成孔灌筑桩 7-2-7-2 回转钻成孔灌筑桩 7-2-7-3 潜水电钻成孔灌筑桩 7-2-7-4 钻孔压浆灌筑桩7-2-7-5 挤扩多分支承力盘与多支盘灌筑桩 7-2-7-6 振动沉管灌筑桩 7-2-7-7 锤击沉管灌筑桩7-2-7-8 套管夯扩灌筑桩 7-2-7-9 人工挖孔和挖孔扩底灌筑桩 7-2-7-10 质量要求及验收 7-2-8 钢桩10271027 1027 1030 1030 1031 1034 1038 1040 1040 1041 1047 1051 1053 1054 1054 1059 1063 1063 1063 1068 1068 1072 1075 1078 1080 1086 1090 1090 1093 1099 11017-2-8-1 钢管桩7-2-8-2H 型钢桩 7-2-9 桩的检测7-2-9-1 静载试验法7-2-9-2 动测法7-2-10 桩基承载力评定1101 1110 1113 1113 1117 11267-2-10-1 按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单桩的承载力 1126 7-2-10-2 按单桩的静载试验确定承载力 7-2-10-3 按桩的抗拔试验确定抗拔承载力 7-2-10-4 按桩的水平荷载试验确定水平承载力 7-2-11 打(沉)桩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参考文献 1129 1130 1131 1132 1134 第二册8、章8-1 组合式模板8-1-1 55 型组合钢模板 8-1-1-1 部件组成 8-1-1-2 施工设计 8-1-1-3 模板工程的施工及验收8-1-1-4 模板的运输、维修和保管 8-1-2 中型组合钢模板 8-1-2-1 组成 8-1-2-2 特点 8-1-2-3 施工工艺 8-1-3 钢框木(竹)胶合板模板 8-1-3-1 75 系列钢框胶合板模板 8-1-3-2 55 型和 78 型钢框胶合板模板 8-1-3-3 早拆体系钢框胶合板模板模板工程1、1 1 12 14 22 22 23 27 27 27 27 31 368-2 工具式模板8-2-1 大模板 8-2-1-1 大模板构造 8-2-1-2 大模板设计和配制 8-2-1-3 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8-2-2 滑动模板 8-2-3 爬升模板 8-2-3-1 模板与爬架互爬 8-2-3-2 新型导轨式液压爬升模板8-2-3-3 模板与模板互爬 8-2-3-4 爬架与爬架互爬 8-2-3-5 国内 320m 以上超高层建筑爬模施工实例 8-2-4 飞模 8-2-4-1 常用的几种飞模 8-2-4-2 升降、行走和吊运工具 8-2-4-3 飞模的选用和设计布置原则 8-2-4-4 施工工艺 8-2-4-5 施工质量与安全要求 8-2-5 模壳 8-2-5-1 模壳的种类、特点及质量要求 8-2-5-2 支撑系统 8-2-5-3 施工工艺 8-2-6 柱模 8-2-6-1 玻璃钢圆柱模板 8-2-6-2 圆柱钢模 8-2-6-3 无柱箍可变截面钢柱模5151 52 61 63 66 66 67 74 78 81 82 87 88 97 100 101 108 109 110 113 114 115 115 118 1198-3 永久性模板8-3-1 压型钢板模板 8-3-1-1 种类、规格和使用原则 8-3-1-2 压型钢板模板的安装 8-3-2 混凝土薄板模板120120 120 122 1258-3-2-1 品种、抗剪构造和规格 8-3-2-2 薄板制作、运输和堆放 8-3-2-3 安装工艺125 128 1318-4 胶合板模板8-4-1 散支散拆胶合板模板 8-4-1-1 木胶合板模板 8-4-1-2 竹胶合板模板 8-4-1-3 施工工艺8-4-2 胶合板模板参考资料135135 136 139 140 1468-5 脱模剂8-5-1 脱模剂的种类和配制 8-5-2 使用注意事项146146 1478-6 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的设计8-6-1 模板设计的内容和原则 8-6-1-1 设计的内容 8-6-1-2 设计的主要原则 8-6-2 模板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 8-6-2-1 荷载及荷载组合 8-6-2-2 模板结构的挠度要求 8-6-2-3 材料及性能 8-6-2-4 设计计算公式 8-6-3 模板结构设计示例 8-6-3-1 采用组合式钢模板组拼模板结构 8-6-3-2 钢大模板的设计 8-6-3-3 爬升模板148148 148 148 148 148 151 151 152 156 156 168 1828-7 模板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要求8-7-1 基本规定 8-7-2 模板安装 8-7-2-1 主控项目 8-7-2-2 一般项目192192 192 192 1938-7-3 模板拆除 8-7-3-1 主控项目 8-7-3-2 一般项目主要参考文献195 195 195 1969、章9-1 材料9-1-1 钢筋品种与规格 9-1-1-1 热轧钢筋 9-1-1-2 余热处理钢筋 9-1-1-3 冷轧带肋钢筋9-1-1-4 冷轧扭钢筋 9-1-1-5 冷拔螺旋钢筋 9-1-2 钢筋性能 9-1-2-1 钢筋力学性能 9-1-2-2 钢筋锚固性能 9-1-2-3 钢筋冷弯性能 9-1-2-4 钢筋焊接性能 9-1-3 钢筋锈蚀与防护 9-1-4 钢筋质量检验 9-1-4-1 检查项目和方法 9-1-4-2 热轧钢筋检验 9-1-4-3 冷轧带肋钢筋检验 9-1-4-4 冷轧扭钢筋检验钢筋工程197197 197 199 199 200 201 202 202 203 203 203 204 204 204 205 205 206 9-2 配筋构造9-2-1 一般规定 9-2-1-1 混凝土保护层 9-2-1-2 钢筋锚固 9-2-1-3 钢筋连接 9-2-2 板206206 206 207 208 2109-2-2-1 受力钢筋 9-2-2-2 分布钢筋 9-2-2-3 构造钢筋 9-2-2-4 板上开洞 9-2-2-5 板柱节点9-2-3 梁 9-2-3-1 受力钢筋 9-2-3-2 弯起钢筋 9-2-3-3 箍筋 9-2-3-4 纵向构造钢筋 9-2-3-5 附加横向钢筋 9-2-4 柱 9-2-4-1 纵向受力钢筋 9-2-4-2 箍筋 9-2-5 剪力墙 9-2-6 基础 9-2-6-1 条形基础 9-2-6-2 单独基础 9-2-6-3 筏板基础 9-2-6-4 箱形基础 9-2-7 抗震配筋要求 9-2-7-1 一般规定 9-2-7-2 框架梁 9-2-7-3 框架柱与框支柱 9-2-7-4 框架梁柱节点 9-2-7-5 剪力墙 9-2-8 钢筋焊接网 9-2-8-1 钢筋焊接网品种与规格 9-2-8-2 钢筋焊接网锚固与搭接 9-2-8-3 楼板中的应用9-2-8-4 墙板中的应用 9-2-9 预埋件和吊环 9-2-9-1 预埋件210 211 211 212 212 212 212 214 214 215 215 216 216 217 218 219 219 219 219 220 220 220 220 221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6 227 2279-2-9-2 吊环 9-2-10 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 9-2-10-1 一般规定 9-2-10-2 梁平法施工图9-2-10-3 柱平法施工图 9-2-10-4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228 229 229 229 231 2319-3 钢筋配料与代换9-3-1 钢筋配料 9-3-1-1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9-3-1-2 钢筋长度计算中的特殊问题 9-3-1-3 配料计算的注意事项 9-3-1-4 配料计算实例 9-3-1-5 配料单与料牌 9-3-2 钢筋代换 9-3-2-1 代换原则9-3-2-2 等强代换方法 9-3-2-3 构件截面的有效高度影响 9-3-2-4 代换注意事项 9-3-2-5 钢筋代换实例232232 232 233 235 235 237 237 237 237 238 238 2399-4 钢筋加工9-4-1 钢筋除锈9-4-2 钢筋调直9-4-2-1 机具设备9-4-2-2 调直工艺9-4-3 钢筋切断9-4-3-1 机具设备 9-4-3-2 切断工艺 9-4-4 钢筋弯曲成型 9-4-4-1 钢筋弯钩和弯折的有关规定9-4-4-2 机具设备 9-4-4-3 弯曲成型工艺240240 240 240 242 242 242 243 244 244 244 2469-4-5 钢筋加工质量检验2489-5 钢筋焊接9-5-1 一般规定 9-5-2 钢筋闪光对焊 9-5-2-1 对焊设备 9-5-2-2 对焊工艺 9-5-2-3 对焊参数9-5-2-4 对焊缺陷及消除措施 9-5-2-5 对焊接头质量检验 9-5-3 钢筋电阻点焊 9-5-3-1 点焊设备9-5-3-2 点焊工艺 9-5-3-3 点焊参数 9-5-3-4 点焊缺陷及消除措施 9-5-3-5 钢筋焊接网质量检验9-5-4 钢筋电弧焊 9-5-4-1 电弧焊设备和焊条 9-5-4-2 帮条焊和搭接焊 9-5-4-3 预埋件电弧焊9-5-4-4 剖口焊 9-5-4-5 熔槽帮条焊 9-5-4-6 电弧焊接头质量检验 9-5-5 钢筋电渣压力焊 9-5-5-1 焊接设备与焊剂 9-5-5-2 焊接工艺与参数 9-5-5-3 焊接缺陷及消除措施 9-5-5-4 电渣压力焊、接头质量检验 9-5-6 钢筋气压焊 9-5-6-1 焊接设备 9-5-6-2 焊接工艺 9-5-6-3 焊接缺陷及消除措施9-5-6-4 气压焊接头质量检验248248 250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5 256 257 258 258 259 259 260 261 261 262 262 263 263 265 266 266 267 267 268 269 2709-5-7 钢筋埋弧压力焊 9-5-7-1 焊接设备 9-5-7-2 焊接工艺 9-5-7-3 焊接参数 9-5-7-4 焊接缺陷及消除措施 9-5-7-5 埋弧压力焊接头质量检验 9-5-8 焊接接头无损检测技术 9-5-8-1 超声波检测法 9-5-8-2 无损张拉检测270 271 271 271 271 272 273 273 2749-6 钢筋机械连接9-6-1 一般规定 9-6-2 钢筋套筒挤压连接 9-6-2-1 钢套筒 9-6-2-2 挤压设备 9-6-2-3 挤压工艺 9-6-2-4 工艺参数 9-6-2-5 异常现象及消除措施 9-6-2-6 套筒挤压接头质量检验 9-6-3 钢筋锥螺纹套筒连接 9-6-3-1 锥螺纹套筒接头尺寸 9-6-3-2 机具设备 9-6-3-3 锥螺纹套筒的加工与检验9-6-3-4 钢筋锥螺纹的加工与检验 9-6-3-5 钢筋锥螺纹连接施工 9-6-3-6 钢筋锥螺纹接头质量检验9-6-4 钢筋徽粗直螺纹套筒连接 9-6-4-1 机具设备 9-6-4-2 徽粗直螺纹套筒 9-6-4-3 钢筋加工与检验 9-6-4-4 现场连接施工 9-6-4-5 接头质量检验 9-6-5 钢筋滚压直螺纹套筒连接274275 276 276 277 278 278 279 280 281 281 282 282 283 284 284 285 286 286 287 288 288 288 9-6-5-1 滚压直螺纹加工与检验 9-6-5-2 滚压直螺纹套筒 9-6-5-3 现场连接施工 9-6-5-4 接头质量检验289 290 291 2919-7 钢筋安装9-7-1 钢筋现场绑扎 9-7-1-1 准备工作 9-7-1-2 钢筋绑扎接头 9-7-1-3 基础钢筋绑扎 9-7-1-4 柱钢筋绑扎 9-7-1-5 墙钢筋绑扎 9-7-1-6 梁板钢筋绑扎 9-7-2 钢筋网与钢筋骨架安装 9-7-2-1 绑扎钢筋网与钢筋骨架安装 9-7-2-2 钢筋焊接网安装 9-7-3 植筋施工 9-7-3-1 钢筋胶粘剂 9-7-3-2 植筋用孔径与孔深 9-7-3-3 植筋施工方法 9-7-4 钢筋安装质量检验主要参考文献293293 293 294 294 295 295 296 296 296 297 298 298 298 298 300 30110、章10-1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10-1-1 水泥 10-1-1-1 常用水泥的种类混凝土工程302302 302 303 306 306 30610-1-1-2 常用水泥的选用及各种水泥的适量范围 10-1-1-3 水泥的验收与保管 10-1-2 砂10-1-2-1 砂的技术要求10-1-2-2 砂的验收、运输和堆放 10-1-3 石子 10-1-3-1 石子的技术要求 10-1-3-2 石子的验收、运输和堆放 10-1-4 水 10-1-5 矿物接合料 10-1-5-1 粉煤灰 10-1-5-2 磨细矿渣 10-1-5-3 沸石粉10-1-5-4 硅灰10-1-5-5 复合及其他矿物接合料10-1-6 混凝土外加剂10-1-6-1 基本规定10-1-6-2 普通减水剂及高效减水剂 10-1-6-3 引气剂及引气减水剂 10-1-6-4 级凝剂和级凝减水剂10-1-6-5 早强剂及早强减水剂 10-1-6-6 防冻剂 10-1-6-7 泵送剂 10-1-6-8 膨胀剂 10-1-6-9 速凝剂 10-1-6-10 阻锈剂、着色剂、养护剂、脱模剂 10-1-6-11 掺各种外加剂的混凝土性能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管理)施工手册(第四版)第八章模板工程钢框木(竹)胶合板模板8-1-3钢框木(竹)胶合板模板钢框木(竹)胶合板模板,是以热轧异型钢为钢框架,以覆面胶合板作板面,且加焊若干钢肋承托面板的壹种组合式模板。
面板有木、竹胶合板,单片木面竹芯胶合板等。
板面施加的覆面层有热压三聚氰胺浸溃纸、热压薄膜、热压浸涂和涂料等。
品种系列(按钢框高度分)除和组合钢模板配套使用的55系列(即钢框高55mm,刚度小、易变形)外,现已发展有63、70、75、78、90等,其支承系统各具特色。
现行《钢框竹胶合板模板》(JG/T3059-1999)标准中,选定边框高度为75mm。
钢框木(竹)胶合板的规格长度最长已达到2400mm,宽度最宽已达到1200mm。
因此,具有:自重轻、用钢量少、面积大,能够减少模板拼缝,提高结构浇筑后表面的质量和维修方便,面板损伤后可用修补剂修补等特点。
目前钢框木(竹)胶合板模板的产品较多,现将有代表性的几种产品作简要介绍。
8-1-3-175系列钢框胶合板模板75系列模板是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所(河北省廊坊市)凯博新技术开发X公司研制开发的壹种新型模板,是由高度为75mm的钢框木胶合板模板和配件组成,又称凯博-75系列模板。
1.组成(1)平面模板块平面模板以600mm为最宽尺寸,作为标准板,级差为50mm或其倍数,宽度小于600mm的为补充板。
长度以2400mm为最长尺寸,级差为300mm。
见图8-23和表8-18。
图8-23平面模板块平面模板规格(mm)表8-18(2)连接模板有阴角模、连接角钢和调缝角钢三种。
见图8-24。
图8-24连接模板为了加强阴角模边框的刚度,采用了专用热轧型钢,其宽度为150mm×150mm、150mm×100mm俩种,长度为900mm、1200mm、1500mm,共6种规格。
凡结构阳角处均采用75×75连接角钢,其优点是每壹平面上可少俩条拼缝,加工简单,成本低,精度高。
调缝角钢宽度有200mm、150mm俩种,长度为900mm、1200mm、1500mm共6种规格。
平面模板和连接模板共44种规格,可满足拼装柱、梁、板、井梯井筒模各种结构尺寸的需要,见图8-25、图8-26。
图8-25用角模拼装90°转角、十字、端头模板图8-26用调缝角钢拼装的80~200mm的非标准模板(3)配件有连接件、支承架俩部分。
1)连接件:有楔形销、单双管背楞卡、L形插销、扁杆对拉、厚度定位板等(图8-27)。
可采用“壹把鎯头”或壹插就能完成拼装,操作快捷,安全可靠。
图8-27连接件2)支承件:有脚手架钢管背楞、操作平台、斜撑等。
连接件和支承件的使用情况见图8-28、图8-29、图8-30、图8-31。
图8-28角模(钢)用法(a)900转角处;(b)丁字转角处图中(a):墙厚D(mm)模板宽度B(mm)150300200300+50250200+200300450450600图中(b):墙厚D(mm)模板宽度B(mm)150450200200+300250250+300300600图8-29穿墙扁拉杆用法图8-30单、双管背楞用法(a)单管背楞;(b)双管背楞1-模板;2-背楞图8-31操作平台和斜撑用法2.模板工程的施工及要求(1)施工设计1)根据工程结构情况和施工设备和料具供应的条件,对模板进行选配,且编制模板施工设计。
施工设计应包括模板排列图、连接件和支承件布置图以及细部结构、异型模板和特殊部位详图。
图中应标明预埋件、预留孔洞、清扫孔、浇筑孔等位置,且注明其固定方法等。
对于预组装模板,仍应绘出其分界线位置。
2)尽量减少在模板上钻孔。
当需要在模板上钻孔时,应使钻孔的模板能多次周转使用。
3)模板组拼宜采取错缝布置,以增强模板的整体刚度。
4)根据配模图编制配模表,进行备料。
(2)施工准备1)柱、墙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及预埋件已安装,且办完隐预检手续。
2)支搭操作用的脚手架和安全防护设施。
(3)安装和拆除要求1)预组装的模板,为防止模板块窜角,连接件应交叉对称由外向内安装。
经检查合格后的预组装模板,应按安装顺序堆放,其堆放层数不宜超过6层,各层间用木方支垫,上下对齐。
2)墙、柱模板的底面应找平,下端应设置定位基准,靠紧垫平。
向上继续安装模板时,模板应有可靠的支承点,其平直度应进行校正。
墙模的对拉螺栓孔应平直,穿对拉螺栓时,不得斜拉硬顶,钢楞宜用整根杆件,接头应错开,搭接长度不少于200mm。
柱模组装就位后,应立即安装柱箍,校正垂直度。
对于高度校大的独立柱模,应用钢丝绳在四角进行拉结固定。
3)墙、柱模板根部及上部应留清扫口和观察孔、振捣孔。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将洞口堵死。
4)模板的安装,必须经过检查验收后,方可进行下壹道工序施工。
模板安装过程中除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有关规定进行质量检查外,尚应检查下列内容:①立柱、支架、水平撑、剪刀撑、钢楞、对拉螺栓的规格、间距以及零配件紧固情况;②立柱、斜撑基底的支撑面积、坚实情况和排水措施;③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固定情况;④模板拼缝的严密程度。
拼缝缝隙不得大于2mm。
(4)安全要求1)装拆预拼大片模板时,垂直吊运应采用俩个吊点,水平吊运应采用4个吊点。
安装时,应边就位、边校正和安设连接件。
连接牢固后方可脱钩。
吊运零散模板时,应将模板放入吊笼内,防止坠落伤人。
2)模板堆放场地及在施工现场内,不得进行明火焊接、切割作业。
如必须进行焊接、切割时,应有可靠的消防措施。
3)浇筑混凝土时,应设专人见护模板,如发现模板倾斜、位移、局部鼓胀时,应及时采取紧固措施,方可继续施工。
4)拆模时,应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撬落或拉倒。
拆下的模板等配件,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
且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隔离剂,以备待用。
高空装拆模板时,除操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人,且应设置警示牌或红色信号标志。
(5)运输、维修和保管1)钢框胶合板模板的运输、贮存应符合下列规定:①运输时应避免雨淋水浸;②模板贮存时,其上应有遮蔽,其下应有垫木。
垫木间距应适当,避免模板变形或损伤;③非平面模板的运输、贮存应采取措施,防止面板损伤和钢框变形;④装卸模板及零配件时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掷,且应采取措施防止碰撞,以免损坏模板。
2)维修和保管①拆下的模板应及时清除灰浆,难以清除时,可采用模板除垢剂清除,不准敲砸;②清除好的模板必须及时涂刷脱模剂,开孔部位涂封边剂。
防锈漆脱落时,清理后应及时涂刷;③模板的连接件及配件,应经常进行清理检查,对损坏、断裂的部件要及时挑出,螺纹部位要整修后涂油;④拆下来的模板,如发现翘曲、变形、开焊,应及时进行修理。
破坏的板面应及时进行修补;⑤模板及零配件应设专人保管和维修,且要按规格、种类分别存放或装箱。
其他可参见本手册“8-1-155型组合钢模板”有关内容。
8-1-3-255型和78型钢框胶合板模板是中国建筑工程总X公司在国外模板技术的启发下,结合中国模板的实际情况,通过开发、研制、实际应用和不断改进,逐步形成的壹种新型模板,称利建模板,主要分钢模板和钢木模板系列,本章着重介绍钢木模板。
1.模板(1)55型钢框胶合板模板这种模板可和组合钢模板通用。
1)构造:模板由钢边框、加强肋和防水胶合板模板组成。
边框采用带有面板承托肋的异型钢,宽55mm,厚5mm,承托肋宽6mm。
边框四周设φ13连接孔,孔距150mm,模板加强肋采用-43×3扁钢,纵横间距300mm。
在模板四角及中间壹定距离位置设斜铁,用沉头螺栓同面板连接。
面板采用12mm厚防水胶合板(图8-32)。
图8-3255型钢框胶合板模板模板允许承受混凝土侧压力为30kN/m2。
2)55型钢框胶合板模板的规格:长度:900mm、1200mm、1500mm、1800mm、2100mm、2400mm;宽度:300mm、450mm、600mm、900mm;常用规格为600×1200(1800、2400)。
面板的锯口和孔眼均涂刷封边胶。
(2)重型(78型)钢框胶合板模板该模板刚度大,面板平整光洁,能够整装整拆,也可散装散拆。
1)构造:模板由钢边框、加强肋和防水胶合板面板组成。
边框采用带有面板承托肋的异型钢,宽78mm,厚5mm,承托肋宽6mm。
边框四周设17×21连接孔,孔距300mm。
模板加强肋采用钢板压制成型的[60×30×3槽钢,肋距300mm,在加强肋俩端设节点板,节点板上留有和背楞相连的连接孔17×21椭圆孔,面板上有φ25穿墙孔。
在模板四角斜铁及加强位置用沉头螺栓同面板连接。
面板采用18mm厚防水胶合板(图8-33)。
模板允许承受混凝土侧压力为50kN/m2。
图8-3378型钢框胶合板模板2)78型钢框胶合板模板的规格:长度:900mm、1200mm、1500mm、1800mm、2100mm、2400mm;宽度:300mm、450mm、600mm、900mm、1200mm。
2.支撑系统梁、板模板的支撑系统有以下几种:(1)独立式钢支撑由支撑杆、支撑头和折叠三脚架组成,是壹种可伸缩微调的独立式钢支撑,主要用于建筑物水平结构作垂直支撑。
单根支撑杆也可用作斜撑、水平撑。
1)构造:支撑杆由内外俩个套管组成。
内管采用φ48×3.5钢管,内管上每隔100mm有壹个销孔,可插入回形钢销调整支撑高度;外管采用φ60×3.5钢管,外管上部焊有壹节螺纹管,同微调螺母配合,微调范围150mm。
由于采用内螺纹调节,螺纹不外露,能够防止螺纹的碰损和污染。
支撑头插入支撑杆顶部,支撑头上焊有4根小角钢。
净空85mm宽的方向用于搁置单根空腹工字钢梁;170mm宽的方向用双根钢梁搭接。
折叠三脚架的腿部用薄壁钢板压制成仁形,核心部分有2个卡瓦,靠偏心锁紧。
折叠三脚架打开后卡住支撑杆,用锁紧把手紧固,使支撑杆独立、稳定(图8-34)。
图8-34独立式钢支撑2)规格:见表8-19。
表8-19注:LJC-3、LJC-3.4……表示梁的长度为3、3.4m。
(2)空腹工字钢梁1)构造:空腹工字钢梁上下翼缘采用1.5mm厚冷轧薄钢板压制成型,腹部斜杆为40mm×35mm薄壁矩形焊接钢管,翼缘内侧开口处用1.2mm厚薄钢板封口(图8-35a)。
2)主要技术参数:①允许弯矩:9.49kN·m;②允许剪力:18.82kN;③设计线荷载:3.82kN/m (跨度2m);④最大挠度:1.88mm(设计线荷载为7.64kN/m)。
(3)钢木工字梁1)构造:钢木工字梁的上、下翼缘采用木方,腹板用薄钢板压制成型,和翼缘连接成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