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课件 (共20张PPT)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课件  (共20张PPT)
移至视野的正中央,应向(A )方向推玻片。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黑点最有可能存在于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上,先转动目镜,再 移动标本,如果黑点都不动就一定位于物镜上。
2.如果确定黑点的位置,应该怎样清除掉?
如果要清除目镜和物镜上的黑点需要使用专用的擦镜纸。
考考你 ???
1、在显微镜下观察印有“F”字的装片,看到
的物像是( D )
A、
B、
C、 D、
2、一物像处于显微镜视野右上方,要使该物像
练习使用显微镜
• 一、目的要求
1.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 2.能够独立操作显微镜。 3.能够将玻片标本移动到视野中 ”的玻片、擦镜纸等。
1、必须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否则影响实验效果或会损坏仪器。 例如,光线若对不好,物像就看不清,准焦螺旋如不按规定操 作,就容易砸碎装片或切片,甚至损坏物镜。 2、必须保护好镜头。不能用手抚摸透镜,以防止汗渍沾污, 更不能让透镜与硬物接触,以防止损坏透镜,擦拭镜头一定要 用专用的擦镜纸。 3、载物台要保持清洁干燥,不要让装片或切片上的水流到载 物台上。 4、不要任意转动镜头转换器和准焦螺旋。转动准焦螺旋时不 要用力过猛,以防止机件损伤、脱落。调节失灵。 5、使用显微镜时,一定要稳重、谨慎、轻拿轻放。显微镜不 要在实验桌的边缘,以防跌落地面. 6、实验完毕,把显微镜擦拭干净。再转动镜头转换器,把两 个物镜偏到两旁。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保存。
1.显微镜下看到的“上”字与玻片上的 “上”字有什么不同?
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为玻片标本上物像 的倒像。
2.视野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怎样移动玻片 使物像处于视野的中央?
由于在显微镜中的物像的倒像,所以, 应向相同方向移动玻片。若物像在视野的 右下方,应向右下方移动装片。

1.1显微镜的使用课件-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1显微镜的使用课件-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课后作业: 1.记住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2.背过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3.完成练习册第一节的内容
注: 1.光线较强时: 平面反光镜+小光圈 2.光线较弱时: 凹面反光镜+大光圈
判断一下
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

3、安放玻片
制作的花粉粒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 压住,让标本正对通光孔。 使得通光孔-标本-物镜-镜筒-目镜在一条光线上。
4、调整焦距
① 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让镜筒徐徐下 降使物镜接近花粉粒装片。
走进生物学
导师:xxx
什么是生物?
你是否对以下现象产生疑问?
同样坐在同一件教室里,有的同导学师:x总xx 是被蚊子 咬,而有的同学却不被“光顾”。
秋风带来凉意,同时把银杏树的叶子由绿色 “染成”黄色。
我们身上的一些地方与父母十分 相似,如眼睛、脸型、性格和一 些习惯等。
生物科学就是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 规律的科学,与我们人类关系十分密切。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载物台 通光孔 遮光器 反光镜
显微镜的结构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物镜 压片夹 镜柱 镜座
一、显微镜的结构
1.目镜 放大物象
2.物镜 放大物象
放大物像的结构
目镜
①无螺纹 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
①无螺纹 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
目镜
10×
请你算一算

10×
50×
5.可以调节镜筒升降进行聚焦的结构是: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取镜:一手握住镜臂,一手平托镜座。 (特别要禁止单手提着显微镜走,防止目镜从镜筒中滑脱)。

七年级生物显微镜结构和使用课件_新课标_人教版_pps

七年级生物显微镜结构和使用课件_新课标_人教版_pps
注意事 项
中期
使用导航
next
1、准备 2、对光 3、低倍镜观察 4、高倍镜观察② 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到位。调节反 光镜和光圈,使光照明亮,再微微调 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象清晰。 (如上图所示) next
注意事 项
使用导航
1、准备 2、对光 3、低倍镜观察 4、高倍镜观察 5、显微镜复原
用擦镜纸擦净目 镜和物镜,用清洁纱 布擦净镜体。再转动 转换器,把两个物镜 偏到两旁,并将镜筒 下降,然后将显微镜 平稳地放入镜箱内保 存。
使用导航 next
8、载物台要保持清洁干燥。如使用新鲜材 料做临时装片,必须在载玻片上加盖盖 玻片。切勿让材料、水滴、试剂接触物 镜和载物台。如沾上,应立即擦拭干净, 以免镜头等被污染和腐蚀。 9、在高倍镜下调节焦距时,切勿使用粗准焦 螺旋,以免压坏标本,损坏物镜。 返回
使用导航 next
10、高倍镜使用完毕,必须先上升镜筒,移 开镜头后再取出玻片标本,以免取玻片 时擦损镜头的镜面。
next
注意事 项
1、准备 2、对光 3、低倍镜观察③ 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 粗准焦螺旋,缓慢上升镜筒,直 到视野中出现物象,再用细准焦 螺旋调节到看到清晰图像为止。 (如右图所示) 使用导航 next
注意事 项
1、准备 2、对光 3、低倍镜观察 4、高倍镜观察① 先将低倍镜下找到所需观察的物 象,把要进一步放大的部位移到 视野正中央。(如上图所示)
返回
使用导航
2、如何使用目镜中的指针?
在目镜中往往装有一根指针,便于在 视野中指出所要观察的对象。 (如下图所示) 若要用指针 指在指针下面的 指针 一个细胞上,该 如何操作?
使用导航
2、如何使用目镜中的指针?

初中生物七年级《显微镜》公开课优秀课件

初中生物七年级《显微镜》公开课优秀课件
想一想
借助于什么仪器才能观察到
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
构呢?
放大镜 显微镜
一、认识显微镜
显微镜是常用的探究器
具,中学常用的主要是单
筒式光学显微镜。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通光孔 载物 遮光器 反光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压片夹
镜柱
镜座
光圈
大光圈:弱光 小光圈:强光
二、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安装 2、对光 3、观察 4、清洁收镜
4、显微镜所看到的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相反 (例如:例如“p”放大后的看到的图像为“d” )
5、 物像的移动:要将视野中的某个方向的物象 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那个方向移动。简单 的说物像在哪个方向就朝哪个方向移动。 (例如要将视野中左上角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 玻片就往左上角移动。)
6、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像越 小,视野越亮;
(例如目镜5x,物镜10x,显微镜把物体放大50倍。)
2、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目镜越长, 放 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 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放大倍 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小。
3、光线调节(看到一个“白亮视野”) 光线暗时:使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光线强时:使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 下降,让物镜接近标本。
★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物镜
(四)、清洁和收镜
取下玻片标本,转动转换器,取下物镜、目 镜,将镜筒下降到最低,并将将反光镜垂直 于地面,放入显微镜箱。
显微镜结构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显微 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2.2.1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共52张PPT)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

2.2.1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共52张PPT)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

发射式电子显微镜
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
光学部分 机械部分
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光学部分
目镜
物镜
作用:放大物象
想一想:放大倍数与镜头长短的关系?
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越短
放大倍数越大 物镜越长
目镜 物镜
总放大倍数 = 目镜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
物体 物镜放大 目镜放大
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机械部分
镜筒 作用:上装目镜,下装转换器
镜臂 作用:握镜作用
镜柱 作用:支持镜身 镜座 作用:稳定镜身
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机械部分
粗准焦螺旋 作用: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大 细准焦螺旋 作用: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小
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机械部分
转换器 作用:安放和转换物镜
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
2.1练习使用显微镜
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第一次发现并命名细胞 1675年 ——(荷兰磨镜师)列文•虎克第一次发现活细胞
并非活细胞, 而是死细胞的
细胞壁
软木薄片的木栓组织
一、常见显微镜的类型 光学显微镜
普通光学显微镜
双目生物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总放大倍数 = 目镜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上下颠倒 左右相反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怎样的呢?
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以选择,要使 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C)
A.④和⑤ C.①和④
B.③和⑥ D.②和⑥
光源
反光镜
平面镜 凹面镜
作用:反射光线
强光 弱光

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课件 2.1.1 练习使用显微镜(81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课件  2.1.1 练习使用显微镜(81张ppt)

5.(2018四川自贡中考)安放好显微镜后,接着进行对光,下面对光操作中不属于必需
步骤的是 ( )
A.更换目镜
B.调节光圈
C.转动反光镜 D.转动转换器
答案 A 显微镜在对光时的步骤如下: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 遮光器,使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同时用两手转动反 光镜,将光线反射到镜筒里。
甲中[4]的哪一面?

(3)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镜头,图中表示镜头的是[ ]
和[ ]

(4)乙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a和b,要使视野a转到视野b,应向
方向移动玻
片标本。
答案 (1)BEDAC (2)凹面 (3)1 目镜 3 物镜 (4)右上 解析 甲中1是目镜,2是转换器,3是物镜,4是反光镜,5是细准焦螺旋,6是粗准焦螺 旋。(1)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整 理实验台。(2)在显微镜的构造中,用于调节视野亮度的是光圈和反光镜。当外界 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3)与物体 放大倍数有关的结构是1目镜和3物镜,显微镜放大倍数为二者放大倍数的乘积。 (4)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所以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 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在视野a中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右上方,要想把 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知识点一 显微镜的构造 1.(2020湖南东安舜德学校期中)观察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或者生物体中的微 细结构,应使用 ( ) A.显微镜 B.放大镜 C.望远镜 D.平面镜 答案 A 要观察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或者生物体中的微细结构,需要借助 能够对它们进行放大的仪器;选项中,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不足以看清微小生物或者 生物体中的微细结构,望远镜是用来观察远处物体的仪器,平面镜没有放大作用,应 使用显微镜观察。

1.2.1学习使用显微镜课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

1.2.1学习使用显微镜课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

02
显微镜的结构
单目显微镜
安放目镜镜头 镜筒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握镜 镜臂 压片夹 反光镜
目镜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遮光器 通光孔
双目显微镜
目镜 物镜 压片夹 通光孔 载物台
底光源
开关及光源调节旋钮
转换器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移动手轮 遮光器
1.放大物像
目镜
作用:放大物像
接近人眼睛的镜头, “10×”中的数字表示放大 倍数。
载物台
安放玻片标本
03
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探究:练习使用显微镜
·实验目的
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
·材料用具
动植物玻片标本、池塘水、滴管、镊子、载玻片、
盖玻片、擦镜纸、光学显微镜等。
·方法步骤
擦拭物镜和目镜镜头
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显微镜的安放。不同品牌显微镜的操作方式可
能存在差异,操作前请认真听老师讲解,以下为基本操作步骤提示。
⑤ 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另一只眼要睁开,便于 画图),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 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 使物像更加清晰。
(二)调焦观察
⑥ 如果需要用更高倍数的物镜观察,应 将要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再转动转 换器转换(高倍)物镜,用细准焦螺旋调焦后 观察(转换物镜后,切忌用粗准焦螺旋调焦)。 如果需要,可以调节视野亮度。
调焦幅度大,难以控制, 容易损伤镜头
二、双目显微镜的操作提示
(一)对光调光
① 打开显微镜电源开关,确认载物台已 经降到最低处、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调节两个目镜间距离以适应瞳距, 用光源调节旋钮调节视野亮度。
② ①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课件3.1.1-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课件3.1.1-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整洁、干净。
1、取镜和安放
(1) 右 手握住镜臂, 左 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5cm处,略偏左,
安装好 目镜 和 物镜 。
2、对光
通光孔
(1)转动 转换器 ,使低倍镜对准 正中央 。
(注意: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 2 cm的距离以
免损坏镜头。)
(2)使用较大的光圈时,转动 反光镜,使光线
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
使物像更加清晰。
总结: 1、显微镜中所看到的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 (例如:字母“p”所成的像为“d”)
2、物像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 物镜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中看到的细胞越 大 , 细胞数目越 少 )
少(视野范围小)
四、演示并讲解光学显微镜的使用过程
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取镜 → 安放 → 对光 → 放置玻片标本和调焦 → 观察 → 收放
2.使用显微镜应注意的问题
使用过程中应该保持显微镜的清洁
在学习操作显微镜的过程中,主要注 意事项。
静——不能影响他人 轻——动作要轻,要爱护仪器,做到动
手之前先看清楚想明白 净——保持显微镜和实验室整洁,尤其
通过反射到镜筒内,可看到 明亮的圆形 视野。
3、观察 (1)把写有“上”字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
___压__片__夹____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正中央 。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头下降时,眼睛应从侧面注
视 物镜 (以免 物镜 压坏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
近玻片标本为止。
(3)一只眼注视目镜 内,同时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
是不能弄脏和损坏镜头
实验结束,实验用具整理,培养良好的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学习目标:
1。识别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和作用。 2.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
学习任务一:显微镜的构造
动手探索:
⑴分别转动粗、细准焦螺旋, 操作中发现有什么不同? ⑵物镜分高倍镜和低倍镜,转 动 可转换镜头。 ⑶转动遮光器,发现了什么? ⑷转动反光镜,看看有什么不 同?
小组互动:
线较强的情况下,应该选用( )
A、较大光圈,平面镜
B、较小光圈,凹面镜
C、较大光圈,凹面镜
D、较小光圈,平面镜
5.某同学在一个视野中看到一行细胞8个, 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
“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 “20×”,那么在一个视野中可以看到
的细胞数目是( ) A.1个 B.2个 C.4个 D.8个 6.当低倍镜换为高倍镜后( ) A.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暗 B.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亮 C.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暗 D.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亮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
降,直到
为止(此时眼
睛一定要看着 ),以免

9、整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擦拭目镜和物镜要用 纸。转
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

并将镜筒下降到
处。
当堂检测:
1.有一台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
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
螺纹,丙较长,丁较短,若要在视野中看到
外界光线通过哪些结构到达 我们眼睛的?
反 光 镜
光 圈
通 光 孔
物 镜目 镜 筒镜
学习任务二:使用显微镜
阅读教材,总结方法步骤:
⑴如何取放显微镜?
⑵如何对光?总结四转:
①转动
,使_____上升。
②转动
,使低倍物镜对准———。
③转动______,使____对准通光孔。
④转动
,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
到镜筒内。
较多的细胞,宜选用:
A.甲/丙 B.甲/乙
C.乙/丙 D.乙/丁
2.甲同学看清高倍镜下物像后,乙同学却看
不清楚物像,乙同学应调节( )
A.粗准焦螺旋Βιβλιοθήκη B.细准焦螺旋C.物镜
D.反光镜
3.若要使位于玻片右上角的图像移到视野中
央,移动玻片的方向应是( )
A.右上角
B.右下角
C.左上角
D.左下角
4.使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若在光
光圈)。
2、显微镜结构中最重要的是 ;
带有螺纹的镜头是 。
3、使用:显微镜使用的步骤:



学习任务三:归纳总结
4、对光的转: ;
; 。 5、怎样算是对好光了? 6、观察动作的先后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 7、观察时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 。
学习任务三:归纳总结
8、转动准焦螺旋(先粗后细)。
⑶如何调节观察到物像?(动作记忆)
放压降升
特别注意:
使用显微镜观察时, 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 睛要注视物镜?
认真思考:
①“b”的物像是
;标
本与物像的移动方向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②在显微镜下能看清写在不透
明纸上的“b”字吗?
返回
学习任务三:归纳总结
1、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

(光线强时用 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