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表达载体构建与遗传分析
F3′5′H基因的克隆、表达载体构建与矮牵牛遗传转化

F3′5′H基因的克隆、表达载体构建与矮牵牛遗传转化司爱君;祝建波;李吉莲;邓福军【期刊名称】《西北农业学报》【年(卷),期】2008(017)005【摘要】类黄酮3′5′羟基化酶(Flavonoid-3',5-'hydroxylase; F3′5′H)是花色素苷代谢途径中的一个关键性酶,能使花色素的合成趋向于形成蓝色的飞燕草色素.从蓝紫色矮牵牛的花瓣中提取总RNA , 利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了约1.7kb的F3′5′H片段.F3′5′H的 c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序列与原序列同源性达到99.34 %,开放读码框为1 521 bp,编码507个氨基酸.将推算的氨基酸序列与NCBI登录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与文献报道的存在2个氨基酸差异,氨基酸同源率为99.6 %.将此基因构建到含有35S启动子的植物表达载体PBI-F3′5′H上, 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粉红色矮牵牛进行了遗传转化,初步鉴定获得了转基因植株.【总页数】5页(P306-309,329)【作者】司爱君;祝建波;李吉莲;邓福军【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3;新疆农垦科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新疆农垦科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3.2【相关文献】1.根癌农杆菌介导反义F3'H基因对矮牵牛的遗传转化 [J], 刘南南;王宝琴;管宇2.矮牵牛F3'5'H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不同着色花药中的表达 [J], 花庆;王蕾;韦灵林;刘迎团;徐虹3.矮牵牛编码 F3'5'H的蓝色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 [J], 李莉;祁银燕;解燕;刘雅莉;娄倩4.国槐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克隆、反义表达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 [J], 许锋;朱俊;张风霞;王燕;程水源;程述汉5.中间锦鸡儿fad2基因片段克隆、反义表达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初步研究 [J], 汪阳东;李春秀;齐力旺;张守攻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实验十五、、表达载体的构建

选择表达载体应考虑的因素
(4).所产生的融合蛋白是否需要切割加工以及如何切割 加工。对需要切割的融合蛋白,在目的基因和载体 序列间应有适当的切割识别序列。 (5).是否需要用强启动子提高表达水平。当需要提高表 达水平时,可选用强启动子。但在某些情况下,由 于被表达蛋白质对宿主有毒或其大量表达对宿主不 利,可选用诱导型载体,只有经诱导后,蛋白质才 能被表达。
实验十二、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实验十二、
基因工程中使用的表达系统类型
一、基因来源: 基因来源: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二、原核表达系统 原核表达系统: 1、原核表达系统: 遗传背景清楚,易改造,培养容易,费用 低,蛋白质表达水平高。但在原核中表达后所合 成的蛋白无自我修饰如糖基化等,或因折叠的方 式不正确或折叠效率的低下,最后产生的蛋白质 其生物活性很低。 2、真核表达系统
原核表达系统类型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大肠杆菌
遗传背景很清楚,基因操作的方法非常完善,很容易大 规模培养产生大量的目的蛋白质。 但大肠杆菌表达的蛋白质大多不分泌到细胞体外,如 要使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必需使目的基因带有信号肽。信 号肽(signal peptide)又称前导肽(1eader peptide),这是一种 位于分泌蛋白质或输出蛋白质N端上长约15~30个氨基酸的 序列,可被细胞的蛋白质加工机制所识别,使蛋白质通过 细胞膜被分泌出来。
原核表达载体 克隆载体: 克隆载体
通常都带一个松复制子、一个多克隆位点和一个筛选标 记,以便被克隆和筛选的DNA序列能够大量增殖。
表达载体: 表达载体:
除了上述因子外,还需要有强启动子、核糖体结合位 点(核糖体结合位点,又称SD序列,它是指mRNA分子中核糖 体结合的序列,通常位于翻译起始密码子前面3~12个碱基, 该序列与16S rRNA的互补)、转录起始信号、转录信号、翻 译起始密码子(ATG)和终止密码子等一系列调控序列。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载体的构建

03
终止子是位于目的基因 下游的一段DNA序列, 能够终止目的基因的转
录。
在园艺植物遗传转化中, 常用的终止子有
CaMV35S终止子和花椰 菜花叶病毒(CaMV)
35S终止子等。
终止子的选择对于目的 基因的表达水平和转录
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复制子
01
复制子是用于在转化细胞中复制目的基因的元件, 通常来源于病毒或质粒。
02
在园艺植物遗传转化中,常用的复制子有来自SV40 的复制子和来自pBR322质粒的复制子等。
03
复制子的选择对于目的基因的拷贝数和表达水平具 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应考虑安全性因素。
03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载体的构建方法
质粒DNA的制备
提取质粒DNA
从宿主细胞中提取质粒DNA是构 建转化载体的第一步,常用的方 法有碱裂解法、煮沸法和高盐沉 淀法等。
纯化质粒DNA
提取的质粒DNA需要进行纯化, 去除杂质和核酸酶,以保证后续 酶切和连接的顺利进行。
检测质粒DNA质
量
通过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等方 法检测质粒DNA的质量,确保其 纯度和浓度满足后续实验要求。
限制性酶切和连接
选择限制性内切酶
01
根据目的基因和载体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限制性内切酶,以确保
酶切位点的准确性和后续连接的效率。
限制性酶切
02
将质粒DNA和目的基因分别进行限制性酶切,获得具有相同黏
性末端的片段。
连接反应
03
将酶切后的目的基因和载体进行连接,形成转化子。连接反应
的条件和时间对转化效率有重要影响。
转化子的筛选与鉴定
转化子筛选
将连接产物转化到受体细胞中,通过抗性筛选、PCR鉴定等方法 筛选阳性转化子。
AtCS25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和拟南芥的遗传转化

Ab t a t At S 5i n t n u k o e e i r b d p i t a i n s r c : C 2 sa f c i n n wn g n nA a i o ss h l a.Ac o d n e a ay i e u t fbo no ma is u o a c r i g t t n l ssr s l o ii fr t , oh c
越 多 的基 因 的功能 被 人 们 所 了解 , 是 仍 然 有 大 量 但 的功能 未 知 的基 因等待 人们 去探 究 。随着 生物 信 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 反向遗传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的不断进步 , 这些 功 能未 知基 因 的 定 位 , 以及 对 于 它们 的表 达 与 调控 的研 究 , 引起 了人们极 大 的兴 趣 。
t s g n a s o it t le g r ia in a d ub r wt . I r r t c v r t e f ncin o hs ge e, te f l hi e e m y a s c ae wih poln e m n to n t e g o h n o de o un o e h u to ft i n h ul
l n t DS o C 2 a c o e it o e e p e so b n r v co B 1 1 n s r n f r d n o e gh C fAT 5 5 w s ln d n o v rx r s in i a y e t r p I 2 a d wa t some it wi — tp a l d ye
植物基因工程的一般步骤

植物基因工程的一般步骤一、目的基因的获取在植物基因工程中,首先需要获取目的基因。
目的基因是指那些对植物性状具有重要影响的基因,通过改变这些基因的表达或功能,可以实现植物的遗传改良。
目的基因的获取通常采用分子克隆技术,从植物基因文库或通过PCR等技术直接从植物组织中克隆目的基因。
二、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获取目的基因后,需要构建一个植物表达载体。
植物表达载体是一种将目的基因转移到植物细胞内的质粒或病毒载体,通常包括启动子、终止子等调控元件,以及选择标记基因等。
构建植物表达载体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目的基因在植物细胞内的正确表达。
三、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构建好植物表达载体后,需要将其导入到植物细胞中。
导入方法通常采用基因枪法、农杆菌转化法、花粉管通道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目的基因和植物种类选择合适的方法。
四、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导入植物细胞后,目的基因需要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才能实现其功能。
这一过程通常需要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检测和鉴定,以确保目的基因已经正确地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
五、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为了确认目的基因是否已经表达以及表达水平如何,需要进行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这一过程通常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扩增、DNA测序、Northern blot、Western blot 等,对目的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和鉴定。
六、转基因植物的筛选与培育在目的基因成功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并表达后,需要筛选和培育转基因植物。
这一过程通常采用抗性筛选、分子检测等技术,对转基因植株进行多代选育,培育出遗传稳定性好、农艺性状优良的转基因植株。
七、转基因植物的遗传稳定性检测为了确保转基因植株的遗传稳定性,需要进行遗传稳定性检测。
这一过程包括对转基因植株的DNA进行多代跟踪分析,以评估目的基因的遗传稳定性及其对后代的影响。
八、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估与环境释放在转基因植物培育成功后,需要进行安全性评估与环境释放。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Rep 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番茄的遗传转化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Rep 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番茄的遗传转化裴华丽;刘永光;乔宁;李美芹;薛其勤;杨天慧【摘要】克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复制酶基因(TYLCV-Rep),并构建其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入番茄子叶外植体。
经过共培养、潮霉素筛选和分化再生,获得21株潮霉素抗性植株。
PCR检测和South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有3株呈阳性检测反应,说明TYLCV-Rep基因已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中,阳性率为14.3%。
烟粉虱接种试验结果表明,番茄转基因植株较非转基因植株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抗性明显增强。
【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5页(P41-44,45)【关键词】复制酶基因;黄化曲叶病毒;番茄;遗传转化;表达载体【作者】裴华丽;刘永光;乔宁;李美芹;薛其勤;杨天慧【作者单位】潍坊科技学院,山东寿光262700;潍坊科技学院,山东寿光262700;潍坊科技学院,山东寿光262700;潍坊科技学院,山东寿光262700;潍坊科技学院,山东寿光262700;潍坊科技学院,山东寿光262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6.412.1+1通信作者:刘永光,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植物病理方面的研究。
E-mail:****************。
番茄在中国各蔬菜产区均有大面积的种植,在我国蔬菜周年供应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随着温室大棚的推广及蔬菜反季节栽培效益的提高,温室番茄栽培面积连年增长,其病害的发生也呈现逐步加重的趋势。
近年来,在番茄主产区相继发现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对番茄植株的生长、开花、坐果等方面均产生严重的危害,给当地的番茄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6]。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属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4-7],是一类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的单链环状DNA病毒。
农杆菌介导植物的遗传转化实验报告

农杆菌介导植物的遗传转化实验报告
本实验使用农杆菌介导植物的遗传转化技术,将外来基因导入到拟南芥植物中。
通过将拟南芥的幼苗浸泡在农杆菌中,再经过一定的培养条件,使外来基因被顺利地导入到拟南芥植物的细胞中,并观察到了转化成功的基因表达现象。
实验过程:
1. 构建外源基因载体——将目的基因把它克隆进载体中,构建出我们所需要的质粒;
2. 建立农杆菌表达载体——通过将农杆菌表达载体连接到质粒上,形成我们的转化载体;
3. 准备转化基质——通过将农杆菌营养培养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我们所需要的转化基质;
4. 转化拟南芥中——通过将拟南芥幼苗浸泡到农杆菌基质中,利用细胞壁酶和孔道蛋白结合作用,导入外源基因,最终实现基因转化;
5. 鉴定转化水平——通过将转化后的拟南芥植株置于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中,筛选出转化成功的植株。
实验结果: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发现拟南芥细胞成功地接受了外源基因,使其表达了目
的蛋白。
同时,通过筛选,我们也成功得到转化成功的植株。
结论:
农杆菌介导植物的遗传转化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基因转化方法,可以将外源基因导入到植物细胞中,从而实现第二代遗传分析、基因功能研究、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应用。
betA-BADH双价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四倍体刺槐的遗传转化

betA-BADH双价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四倍体刺槐的遗传转化betA/BADH双价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四倍体刺槐的遗传转化引言:随着人类对于资源的需求不息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农作物的培育和改良迫在眉睫。
基因工程技术为农作物品种改良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本探究旨在构建betA/BADH双价基因植物表达载体,并将其应用于四倍体刺槐的遗传转化,以期提高该物种的耐旱能力和产量。
一、材料与方法1. 构建betA/BADH双价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本探究使用了pCAMBIA1300载体进行基因的构建,该载体包含了CaMV 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可广泛应用于植物基因工程探究。
起首,利用PCR技术将betA和BADH基因从模式植物中扩增得到。
随后,将扩增得到的这两个基因与pCAMBIA1300载体进行酶切毗连,形成betA/BADH双价基因植物表达载体。
2. 四倍体刺槐的遗传转化起首,选择健康的刺槐幼苗作为受体材料。
使用激素处理方法,获得愈伤组织。
将构建好的betA/BADH双价基因植物表达载体引入愈伤组织,通过生物转化方法将外源基因转入植物细胞。
接着,将转化后的愈伤组织进行再生培育,得到转基因幼苗。
将转基因幼苗移植到含有适合营养和激素的生长基质中,进行苗期管理。
最后,将转基因苗移植至田间,并进行长期的观察和鉴定。
二、结果与分析1. 构建了betA/BADH双价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经酶切毗连,成功将betA和BADH基因与pCAMBIA1300载体进行了毗连,并得到到了目标载体。
2. 四倍体刺槐的遗传转化通过生物转化方法,将构建好的betA/BADH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成功引入刺槐愈伤组织中,并得到了转化后的愈伤组织。
经过再生培育,转基因幼苗成功获得。
经过一系列的苗期管理,转基因苗良好地生长并逐渐适应田间条件。
三、谈论本探究成功构建了betA/BADH双价基因植物表达载体,并将其应用于四倍体刺槐的遗传转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离获得的目的基因往往不具有 完整的基因结构,而只是表达产物的 可读框(ORF:open reading Frame); 还需加上启动子和终止子。
如果分离到的目的基因拥有完整 的基因结构(即拥有启动子、表达产 物的开放阅读框和终止子),因基因 的表达特点不符合要求也需进行修饰 改造;有些基因例外,如C4光合代谢 途径的一些关键酶基因只能用原基因 的所有完整结构才有可能达到目的。
启动子(promoter)
启动子是位于基因的5’端外测,紧 挨转录起始位点一段非编码的核苷酸 序列,它的功能是引导RNA聚合酶同基 因的正确部位相结合;
终止子(terminator)
终止子是在基因3’端下游外测与 终止密码相邻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具 有转录终止信号的功能。
一)影响构建植物表达载体的 主要因素
1)限制性内切酶;
2、工具酶
2)T4 DNA连接酶; 3)RNaseA; 4)CAIP; 5) Taq DNA 聚合酶
;
二、植物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1、遗传转化效率
转化效率因转化再生体系与之相 结合的转化方法,造成许多作物的转 化植株出现嵌合体与育性问题,导致 遗传转化效率比较低。
第七章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与 遗传转化
植物基因工程
植物基因工程以植物为对象,将 从不同生物中分离到的基因,经酶切 连接构成重组DNA分子,然后转入受 体植物细胞使新基因在受体细胞内整 合、表达,获得新的植物类型,再生 植株通过无性或有性增殖将外源基因 遗传给后代。
植物基因工程的作用与意义
植物基因工程能顺利地在不同物 种间进行基因转移,因此育种学家可根 据意愿改造植物的一些性状,在较短时 间内使获得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作 物新品种成为现实。
3) pUC19:克隆载体,用于构建含2x35S启 动子和35S poly(A)载体,从华美公司购买。 4) pSCL0041植物表达载体:在左右边界 内含有hyg和带内含子的gus基因,且各自 带有35S启动子和35S poly(A)、nos poly(A)。外源基因的启动子为2x35S,终 止子为35S poly(A) 。
1)目的基因的结构特点; 2)转化受体植物类型与种类; 3)转化方法; 4)转入受体植物的表达要求; 5)植物表达载体类型; 6)选择适宜的启动子与终止子; 7)选择性标记基因及报告基因;
(二)构建植物表达载体的一些 基本知识与实验技能
从事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工作主要 是进行各种质粒的提取、纯化、酶切、 相关DNA片段的回收、连接、转化与验 证等,需要一些分子生物学相关的知 识和实验技能。
植物基因工程主要研究内容 1) 目的基因的克隆与分离;
2) 3) 4) 5) 6) 7)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建立适宜的遗传转化再生体系; 遗传化即转基因; 转化细胞或植物的筛选; 转化植株检测; 转基因植物环境释放的安全评价。
一、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构建植物表达载体的目的
构建植物表达载体的主要目的是 将目的基因进行修饰改造,使其转入 受体植物后的表达符合目的需要。
三)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实例
1、 质粒
构建含不同启动子的植物表载体, 用到pUCpepc、pSCL0041、 pUC19、 pBI121四个不同的质粒。
1)pUCpepc:为pUC19克隆载体,
经XbaI内切酶位点插入甘蔗C4Ppc基 因,抗性为Amp,由张木清研究员提 供。 2)pBI121:植物表达载体,内含gus 和nptII基因,启动子为35S,终止子为 nos poly(A),由本所陈平华博士提 供。
2、遗传转化与安全性
转基因研究中另一个焦点是转基 因植物及产品的安全性问题,根据转 化的对象不同通过选择不同的选择标 记基因、使用Cre-lox重组系统或质体 转化等手段解决。
3、定向转化
在植物中IR> HR几个数量级,因此不 能定向插入外源基因。原因:外源DNA进 入基因组时,与双链DNA发生断裂后进行 修复时机制在前关:同源重组修复(HR) 为主时外源基因按定向插入,非同源末端 连接重组修复(NHEJ)时则能达到外源基 因不能定向插入。而 Physcomitrella (moss基因组大小与水稻相当)能定向插 入。
常用的基本技能:
1)大肠杆菌、农杆菌的培养、继代与保 存; 2)大肠杆菌、农杆菌中的质粒小量提取、 大肠杆菌中质粒大量提取与纯化; 3)各种质粒载体的酶切,回收; 4)大肠杆菌与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5)相关酶切DNA片段的连接与转化; 6)PCR引物设计与检测。
进行植物表达载体构建时,根据 所选载体的内切酶位点进行准确设计 是工作的关键;但是这种仅仅基于分 子生物学常识的设计不一定能保证成 功,还有许多未知因素影响实验工作, 能及时发现问题及并进行再次的合理 设计有助于加快工作进度。
从理论上讲,一个好的遗传 转化体系应能解决嵌合体及育性 问题。即受体再生系统要再生效 率高、再生植株可育且不受基因 型影响;另外,两者相互较好地 匹配。
而实际上,由于多种因素 的影响如转化方法要高效、被 转化的部位与可转化再生部相 同等问题至今仍未能很好解决。
农杆菌介导转化技术比较 简单,但转化有基因型依赖、 质粒与菌株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