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部测量-传统测图法.共52页文档

合集下载

碎部测量-传统测图法

碎部测量-传统测图法

2、绘制坐标格网
• 为了准确将控制点展绘在原图上,必 须先在图纸上精确绘制10cm10cm 的坐标格网。 专用工具:直角坐标展点仪、格网尺 等。 使用精确直尺: 按对角线法绘制
直尺对角线法绘制方格网
C D
A
B
直尺对角线法绘制方格网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1000
500
600
(2)距离交会法
• 距离交会法是测量两已知点到碎部点 的距离来确定来确定碎部点位置的一 种方法。 • 当碎部点到已知点(困难地区也可以 为已测的碎部点)的距离不超过一尺 段,地势比较平坦且便于量距时,可 采用距离交会的方法测绘碎部点。如 城市大比例地形图测绘、地籍测量时, 常采用这种方法。
8.5 大比例尺地面模拟法测图
700
800
900
1、10cm方格边 长误差不超过 0.2mm。 2、小方格对角线 长度误差不超过 0.3mm。 3、对角线各点应 在一条直线上, 偏离不大于 0.2mm。
2、绘制坐标格网
20cm×20cm
1、10cm方格边 长误差不超过 0.2mm。 2、小方格对角线 长度误差不超过 0.3mm。 3、对角线各点应 在一条直线上, 偏离不大于 0.2mm。
⊙ T51-1 35.789
3、展绘控制点(检查)
二、经纬仪测绘法原理
——按极坐标定点进行测图
已知:A、B
测绘:房屋
b
测点P D 后视B H
b p a
工作:
A 、B==>a 、b ? 观测:b、D、H ? P ==> p ?
测站A
经纬仪测绘法原理
——按极坐标定点进行测图
1、安置仪器:经纬仪安置在测站点(控制点)上,量取 仪器高i,填入记录手簿,绘图板安置在测站旁。 2、定向:后视另一控制点,使 水平度盘读数为00º0000。 —极轴方向 3、立尺:由立尺员选定立尺点, 将水准尺竖立在地物、地貌特征 点上。

碎部测量-传统测图法

碎部测量-传统测图法

16 1.6 84.46
2.6
不 埋 石 图 根 点 25--点 号 62.74--高 程
25 1.6 62.74
照 明 装 置 a.路 灯 b.杆 式 照 射 灯
2.0
a 1.6 4.0
1.0
1.6
b4.0 1.6
1.0
地物符号——半比例符号:
对于延带状延伸的地物(如道路、通讯线管道等),其长度依
8.4 碎部点平面位置的测量
方法
一、碎部点的选择
5.35
坚5
5.40



所谓碎部点 就是地物、地貌的特征点,如房角、道路交叉点、
山顶、鞍部等。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过程是先 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与高程,然后根据碎部 点对照实地情况,以相应的符号在图上描绘地 物、地貌。测量碎部点时,可以根据实际的地 形情况、使用的仪器和工具选择不同的测量方 法。
a.依 比 例 尺 的
b.不 依 比 例 尺 的 b
栅 栏 、 栏 杆
篱 笆
10.0 10.0
0.6
1.0
0.3
10.0
1.0
注记
文字、数字、特殊符号等对地物加以说明,称为地物注记。诸 如城镇、工厂。河流、道路的名称,桥梁沿长宽及载重量,公 路路面路基宽度及铺筑材料,果园果树名称等。
等高线注记
一般高程点及注记
一般房屋
1 混--房屋结构 3--房屋层数
混3
2 简单房屋
1:2000
1.6
2
3 建筑中的房屋

4 破坏房屋 5 棚房

45° 1.6
旱 地
1.0 2.0
10.0 10.0
稻 田

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PPT

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PPT

A
B
4、量距法
(1) 距离交会法 cosSA 2BSA 2JSB2J
2•SAB•SAJ
arccSoA 2 BsSA 2 JSB 2J
2•SAB•SAJ
x J x A S A J•c o s(T A B) y Jy A S A J•sin (T A B)
J
S AJ
T AJ
S AB
A
T AB
S BJ
r
式中:
TPJ r
A
r
S AJ
S PA
T PA
T PJ
P
r
arcsin
SAP SAJ
sin
TPJ TPA
SAPxAxP2yAyP2
TPA
arctan
yA xA
yP xP
小结
极坐标法(重点) 直角坐标法 方向交会法 量距法 方向距离交会法
思考
当J点在AB的 左侧时,则
x J x M S M J•c o s (T A B 9 0) y J y M S M J•s in (T A B 9 0)
当J点在AB的 右侧时,则
x J x M S M J•c o s (T A B 9 0) y J y M S M J•s in (T A B 9 0)
B
4、量距法
(2) 偏距法
SAJ SA2 BSB2J
arcsin(SBJ/SAB)
S AJ
T AJ
S AB
A
T AB
J
S BJ
B
若J在AB左侧,则 若J在AB右侧,则
x J x A S A J•c o s(T A B ) y Jy A S A J•sin (T A B)

碎步测量

碎步测量

§7-4 碎部测量的方法
一、碎部点的选择
二、经纬仪测绘法
三、增补测站点
四、注意事项
五、地形点的分布与最大视距
一、碎部点的选择
一、碎部点的选择
1、选择有效的地貌特征点
2、跑尺方法:
等高线法
地性线法
分片法
地貌点跑尺方法图---地性线法
二、经纬仪测绘法
大比例尺地形图常规测绘方法
Powered by SupeSite 7.0 © 2001-2009 Comsenz Inc.
粤ICP备09180254号
6、展碎部点:
在图纸上,按β、D,定法:
(1)首先描绘出地性线(山脊线、山谷线)。
(2)再在相邻碎部点之间内插出等高线。
河岸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小的弯曲、岸边不甚明显地段适当取舍。
单线表示的小沟只测中心位置;
渠道两岸有堤可参照公路的测法,田间临时小渠不必测绘。
湖泊边界如不明显,可视具体情况确定湖岸或水涯线
水系的测绘
分区跑尺法
兼顾式跑尺法
一、碎部点的选择
(一) 地物特征点的选择
(二) 地貌特征点的选择
地貌特征点:地性线上方向变化和坡度变化的位置
(二) 地貌特征点的跑尺
2、居民地测绘
测图比例尺不同,综合取舍不一样;
外围轮廓准确测绘,内部主要街道及 较大的空地应区分出来;
散列式居民地、独立房屋应分别测绘;
一般只测绘房屋的三个角或相邻的两角顶并量取房屋宽度。
3、道路测绘
①铁路:标尺应立于中心线上,直线立尺稀,曲线立尺密;附属物按实际位置测定。
路堤测绘

全站仪碎部测量

全站仪碎部测量

——数字摄影测图
• 数字摄影测图: 对于大面积的测图,通常可采用航测方法或数字摄影测量 方法,通过解析立体测图仪或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得到数字地形图。
利用大比例尺航摄相片,在航测仪器上建立地形立体模型,通过接口 把航测仪器上量测所得的数据直接输入计算机; 利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直接得到测区的数字影像,再经过计算机图像处理得到数字地形图及数字 地面模型(DTM)。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Principle and Methods of Digital Mapping
第九章 碎部测量
9.1 9.2 9.3 9.4
碎部测图方法 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地物测绘 地貌测绘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第九章 碎部测量
• 控制测量—— 先把一系列起控制作用的地面点,经 过一定的数学方法(地图投影)处理后,作为进一步测 绘及制图的基础。 • 为了在统一的地面坐标系中测定地面点在投影面 上的位置及高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建建立起了国家 平面控制网和国家高程控制网。 • 平面控制网采用“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 高程控制网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 依据控制网可在统一的坐标系统中开展测图工作。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第9章 第30页
9.1 碎部测图方法
• ——地形图的整饰方法
• 当地形图经过拼接和检查后,还应清绘和整饰, 使用面更加合理,清晰、美观。整饰的顺序是 先图内后图外;先地物后地貌;先注记后符号。 图上的注记、地物以及等高线均按规定的图式 进行注记和绘制,但应注意等高线不能通过注 记和地物。最后,应按图式要求写出图名、图 号、比例尺、坐标系统及高程系统、施测单位、 测绘者及测绘日期等。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第9章 第11页

碎步测量

碎步测量

碎部(地形)测量手簿 碎部(地形)
测站点: 后视点: 仪器高: 测站点: A 后视点: B 仪器高: i=1.42m 指标差: 竖直角计算公式: 指标差: x=-1.0′ 竖直角计算公式: α = 90 − L +
o
测站高程H 测站高程 A= 207.40m
x
视距kl 点号 (m) 1 2 50.6 70.0
2、高差公式: 、高差公式:
hAB = D tan α + i − v
经纬仪法测图的作业步骤
1、安仪:在控制点A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i。 安仪:在控制点A安置经纬仪, 2、定向:后视(盘左瞄准)控制点B,度盘置零。 定向:后视(盘左瞄准)控制点B 度盘置零。 3、绘图板安放与定向 4、立尺:立尺员把塔尺立到地形、地貌特征点上。 立尺:立尺员把塔尺立到地形、地貌特征点上。 5、观测:瞄准点1的塔尺,分别读取上、下丝之差、中丝读数、竖 观测:瞄准点1的塔尺,分别读取上、下丝之差、中丝读数、 盘读数L 水平角β 盘读数L、水平角β。 6、记录、计算:记录上述观测值,按视距测量公式计算出点1的水 记录、计算:记录上述观测值,按视距测量公式计算出点1 平距离D和高程H 平距离D和高程H。 7、展碎部点:在图纸上,按β、D,定出所测量碎部点的位置。 展碎部点:在图纸上, 定出所测量碎部点的位置。
观测前,必须是经纬仪的竖直读盘铅直; 每观测20—30个碎部点或发现仪器有变动后,应当检查或者 每观测20—30个碎部点或发现仪器有变动后,应当检查或者 重新定向,定向误差不得超过±4′; 重新定向,定向误差不得超过±4′; 立尺员应一边立尺,一边观察立尺点周围的地物和地貌,并 实时地绘制草图; 绘图员应在现场完成绘图的任务,并确认图形关系无误; 在一个测站完成碎部观测任务后,在迁站; 视距的最大长度,以测图比例尺而定。

第七章 碎部测量

第七章 碎部测量
地面数字测图数字摄影测图地形图数字化一大平板仪测图照准读取视距垂直角以及目标高计算测站至标尺的水平距离和碎部点的高程绘图搬站二经纬仪测图选择已知点作为起始方向设站安置图板照准读数计算绘图三地面数字测图利用全站仪gps接收机等仪器采集数据及其编码通过计算机图形处理而自动绘制地形图的方法
第七章 碎部测量
7.2 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一、碎部点的坐标计算 极坐标法 方向交会法:有部分碎部点不能到达,利用 方向交会法计算碎部点的坐标。 量距法:部分碎部点受到通视条件的限制不 能直接观测计算坐标,可根据周围已知点通 过丈量距离计算碎部点的坐标。 方向距离交会法 直角坐标法
二、碎部点高程的计算 采用经纬仪或大平板仪进行测图时:
1 H = H 0 + k * l * sin 2α + i − v 2
采用全站仪或测距经纬仪时:
H = H 0 + D * sin α + i − v
7.3 地物测绘
一、地物测绘的一般原则 地物:地球表面上自然和人造的固体性物体, 与地貌一起总称地形。 地物在地形图上的表示原则:能按比例尺绘 制的,将它们的水平投影位置的几何形状依 比例尺描绘在地形图上;不能按比例的将地 物符号表示在中心位置上。
7.1 碎部测图方法
碎部测量:以控制点为基础,测定地物、地 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将其绘制成地形图 的测量工作。 施测方法:对地物碎部点从测量 实质:地物和地貌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过程:测定平面位置和高程;绘制地物和地 貌
碎部测量方法: 传统方法-平板仪测图、经纬仪测图 现代方法-航空摄影测量法及数字测图法 地面数字测图根据采集数据的手段不同可分 为:地面数字测图、数字摄影测图、地形图 数字化
二、几种典型地貌的测绘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盆地 山坡 梯田 特殊地貌测绘

碎部测量-传统测图法共52页文档

碎部测量-传统测图法共52页文档
碎部测量-传统测图法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