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们对健康文化的日益重视,体育锻炼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普通高校中,体育教学更是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
然而,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运动损伤也随之增加。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几点预防和处理运动损伤的建议:
1. 预防:在开展体育锻炼前,必须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
热身可以有效地增加肌肉、关节和韧带的温度和弹性,从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同时,运动时要注意姿势的正确性,避免因不规范的动作而导致的损伤。
2. 处理:一旦出现运动损伤,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一般来说,轻微的运动损伤可以通过按摩、冷敷等方法进行处理。
而对于较为严重的损伤,如骨折等,则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3. 饮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合理的饮食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建议合理搭配食物,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从而保证身体素质的提高,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总之,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预防和处理运动损伤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注重身体的保护,才能更好地享受体育锻炼的乐趣,保持身体的健康。
- 1 -。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课件)人教版体育六年级下册

努力
创新
拼搏
?பைடு நூலகம்
1、在体育课练习中,不小心打到鼻子, 鼻子出血了,怎样处理?
2、在打篮球的过程中,起跳落地时, 将脚踝扭伤应当怎样处理?
3、在足球运动中,小腿痉挛,怎样处 理?
66%
体育锻炼中要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要做到:
1、加强思想教育,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 2、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3、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4、合理安排训练和比赛 5、加强易伤部位的练习 6、加强医务监督工作
谢谢 聆听
在医学上称之为:因损伤部位力量作用方向致机体解剖学结构改变的运动 损伤
1.拉伤:损伤力量使肌肉、韧带、关节向外延伸,致使局部解剖学结构改变的 损伤。
2.挫伤:损伤力量钝力方向使肌肉、韧带、关节向内延伸(下压)引起机体局 部解剖学结构改变的损伤。
3.扭伤:损伤力量方向与肌肉、韧带、关节呈角扭转外延引起局部解剖学结构 改变的损伤。
仁爱 关怀
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 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 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 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 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 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手指,直至指筋松弛。
正确处理:
1.手指、手掌抽筋:
将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又迅速握拳。反 复做几次,并用力向手背侧摆动手。
2.手臂抽筋:
将手握成拳头并尽量屈肘,然后再用力伸开,反 复进行体育活动的参与者都要学习、掌握预防运 动损伤的理论和方法。
3.小腿或脚趾抽筋:
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其处理

骨折
骨头完全或部分断裂。
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性
1 提高表现
预防运动损伤可以提高运动表现,减少受伤对训练计划的影响。
2 保护身体
预防运动损伤可以保护身体免受不必要的疼痛和伤害。
3 延长职业生涯
通过预防运动损伤,运动员可以延长自己的职业生涯。
常见的热身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和关
正确装备
2
节的灵活性,减少受伤的风险。
使用适当的装备,如护具和鞋类,可以
提供额外的支持和保护。
3
平衡训练
平衡训练可以增强核心稳定性,减少摔 倒和扭伤的可能性。
如何正确处理运动损伤
1 停止活动
2 冷敷
立即停止活动以避免进一步伤害。
在伤口或受伤区域冷敷可以减少疼痛和肿胀。
3 就医
在需要的情况下,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 的预防及其处理
运动损伤是体育活动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了解预防和处理运动损伤的重要性 对于运动员和教练员来说至关重要。
常见的体育运动损伤
扭伤
因不稳定的运动或错误的着地方式而导致的关 节扭伤。
拉伤
肌肉过度伸展或过度收缩导致的拉伤,如股四 头肌拉伤。
劳损
运动过度引起的长期的肌肉、韧带或骨骼劳损。
常见的体育运动损伤处理方法
冷敷
包扎
使用冰袋或冷包在受伤区域冷敷。
使用绷带稳定受伤区域,防止进 一步的伤害。
抬高
将受伤区域抬高,减少血液的流 向受伤区域。
康复和恢复的关键步骤
1
逐渐恢复运动
2
逐渐增加活动强度,以防止二次受伤。
3
休息
给予身体足够的休息时间,以便恢复和 愈合。
康复训练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以下是预防及处理运动损伤的建议:
一、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
1.运动前做好热身准备,包括活动关节、拉伸肌肉和适当的有氧运动;
2.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场地和装备,不超负荷地运动;
3.增加运动的频率和时间时要逐渐增加,不要过于急躁和贪快;
4.注意环境因素,比如气温、天气、场地地形等,合理调整运动量和时间;
5.饮食平衡,保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素,增强身体素质;
6.学会正确的运动技术和姿势,避免因技术不当造成的运动损伤。
二、处理运动损伤的方法:
1.休息:如果发生了损伤,第一时间要立即停止运动;
2.冰敷:在损伤部位局部冰敷,每次约20分钟,可有效减轻疼痛和肿胀;
3.止痛药:口服非处方止痛药,可以缓解疼痛;
4.按摩:可以通过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
5.理疗:比如针灸、中药熏蒸、物理治疗等,有助于加速恢复。
总之,预防和处理运动损伤有赖于平时的运动习惯,加强对其的认识和注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享受运动的乐趣。
【全文】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PPT课件

C.通过互联网 D.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注意题干信
息“20世纪初”“最快捷的方式”,因此应选B,火车速度 远不及电报快。20世纪30年代民航飞机才在中国出现, 互联网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 答案:B
4.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 ) A.信息传递快捷简便 B.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C.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 D.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解析:新式通讯工具方便快捷,便于人们感情的沟通和交流。 答案:C
运动损伤的原因
认识不足,措施不当 准备运动不足
不良的心理状态 不良的气候变化
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 弱
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 动规定
常见的运动损伤
擦鼻扭挫脑脱骨
伤出伤伤震臼折
血
荡
擦伤
皮肤表面受到摩擦后的损伤 处理: A、轻度擦伤:伤口干净者一般只要涂上红药水
或 紫药水即可自愈。 B、重度擦伤:(首先需要止血)冷敷法(讲
[串点成面·握全局]
一、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 (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 进中国社会发展。 (2)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 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3)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 了物质条件。
2.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
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
()
A.电话
B.汽车
C.电报
D.火车
解析:从“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可推断为火车。
答案:D
[典题例析]
[例1] 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
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方法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然而,运动伴随着一定的风险,运动损伤也是经常发生的。
预防并及时治疗运动损伤是保障运动员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探讨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一、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1.合理的热身与准备活动在进行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对预防运动损伤至关重要。
热身运动可以使肌肉和关节变暖,增加血液供应,提高关节灵活性,并预防肌肉拉伤等损伤。
热身的时间应根据不同运动项目及个人体质而定,一般来说,十五至三十分钟为宜。
2.选择适合的运动装备和场地正确选择适合的运动装备可以有效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率。
例如,运动鞋的选择要根据运动类型和个人脚型来确定,确保鞋子的舒适度和稳定性。
此外,选择合适的运动场地也非常重要,脚下的路面应平整,避免出现杂物或凹凸不平的情况。
3.逐步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运动时应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突然过度运动导致肌肉扭伤或拉伤等损伤。
通过逐步增加运动负荷的方式,让身体适应运动的变化,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4.保持良好的体能和健康状态保持良好的体力和健康状态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基础。
定期进行体能训练,增强核心肌群和肌肉的力量,减轻关节的负担。
同时,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各类营养物质,预防营养不良对身体的影响。
二、运动损伤的常见治疗方法1.休息与冰敷在运动损伤发生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立即停止运动,给予休息。
对于新发生的损伤,冰敷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冰敷时间一般为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
2.适度的按摩和拉伸适度的按摩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的恢复,但要避免过度按摩造成进一步伤害。
此外,适当的拉伸运动可以增加肌肉的灵活性,促进康复。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反应。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和止痛药。
然而,使用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4.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在严重或复杂的损伤情况下,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成为必要的手段。
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简单处理课件下载

课件下载2023-11-06CATALOGUE目录•运动损伤概述•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运动损伤的简单处理方法•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运动损伤的康复训练•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简单处理常识问答01运动损伤概述运动损伤是指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出现的各种意外损伤和疾病。
定义根据损伤的性质和部位,运动损伤可以分为扭伤、拉伤、挫伤、骨折等不同类型。
分类定义与分类多由于关节活动过度或者不正确的姿势导致,如脚踝扭伤。
扭伤由于肌肉过度拉伸或者突然用力所致,如大腿后侧拉伤。
拉伤由于碰撞或者击打导致,如足球比赛中的脑震荡。
挫伤骨头受到外力冲击断裂,如摔跤导致的骨折。
骨折常见运动损伤类型运动损伤的危害受伤部位会出现疼痛和肿胀,影响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
疼痛和肿胀肌肉萎缩和无力心理影响长期影响长时间受伤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和无力,需要经过康复训练才能恢复。
受伤可能导致恐惧和焦虑等心理问题,影响心理健康。
如果治疗不当或者反复受伤,可能会留下长期的后遗症,影响运动能力。
02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总结词:充分热身详细描述:在开始运动之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慢跑、伸展和动态拉伸等,以增加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预防运动损伤。
做好热身运动合理安排运动量总结词:适量运动详细描述:根据个人体能和运动项目的要求,合理安排运动量,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
适当休息和调整运动强度,以保持身体的最佳状态。
正确使用运动器材总结词:正确使用详细描述:熟悉并正确使用各种运动器材,如健身器械、足球鞋、篮球等,遵循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总结词:注意安全详细描述:选择安全的运动环境,如平整的场地、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等。
在户外运动时,注意观察天气和环境变化,避免因环境因素造成意外伤害。
注意运动环境的安全03运动损伤的简单处理方法RICE原则停止活动,让受伤部位得到休息,避免进一步损伤。
休息(Rest)使用冰袋或其他冷敷物,减轻疼痛和肿胀。
冷敷(Ice)使用弹性绷带包扎受伤部位,减少肿胀和淤血。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教案5篇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教案5篇《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教案(一)在运动中看到的或自己亲身经历的运动中受伤的经过。
学生:举手回答。
2.教师小结,导出本课学习内容。
(-)运动损伤发展的原因14分钟1 .活动目的:明确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认识运动损伤的危害性,唤起对运动损伤预防的思考。
2 .活动形式:自主学习,分组讨论,老师小结。
3 •具体步骤:(1)学生自学教材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内容。
(2)教师给出讨论题目:结合体育锻炼和自主学习,你认为哪些因素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怎样做才能预防运动损伤?(3)提出讨论要求,各组推选讨论主持人和记录员。
(4)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5)讨论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汇报人,代表本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可以做相应补充)。
(6)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给予补充、归纳。
4 .教师小结:大家知道,体育运动不仅可以使人体魄强健、体型健美,还可以使人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是增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但是,在体育学习 提高部分锻炼中,可能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或场地不平整、器械失修,或因疲劳和其他原因引发运动伤害事故。
一旦发生损伤,既影响身体健康,也影响学习和生活。
因此,在体育锻炼中要树立安全意识,明确预防措施,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和锻炼身体。
(-)预防运动损伤的要求13分钟1活动目的:掌握运动前预防措施,明确运动前应做哪些准备,知道运动过程中有哪些基本要求。
5.活动形式:分组讨论,教师小结。
6•具体步骤:(1)教师给出讨论题目:为了预防运动损伤,运动前应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在运动过程中预防运动损伤有哪些基本要求。
(2)提出讨论要求,各组推荐讨论主持人和记录员。
(3)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搜集学生讨论信息。
(4)讨论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汇报人,代表本小组讨论结果(小组内其他成员可以做相应的补充)。
(5)在学业讨论、全班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给予补充、归纳和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 月总第 期20179170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武玟斌,樊晓婕,徐 坚(大连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辽宁 大连 116024)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加速前进,综合国力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人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进行体育锻炼,因而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工作的重要性变得更大。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需要注意采用适宜的体育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来满足日益变化的体育运动需求。
因此,探讨分析符合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的对策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运动损伤的内涵和分类出发,剖析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运动损伤;原因;防控对策中图分类号:G80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7)18-089-02投稿日期:2017-07-23作者简介:武玟斌(1992—),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
无论是针对专业运动员,还是运动爱好者,身体健康都是首要的。
体育运动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所有人都无法避免的,那就是体育运动损伤的问题。
运动损伤不仅影响到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学习,让其不能参加体育锻炼,同时还会造成不利的社会影响和心理影响等,更严重的情况甚至可以使人产生休克。
因此,无论体育技术水平如何,只要进行体育锻炼都需要拥有必要的保护,拥有良好的保护使得运动员避免伤害并不是不可能的。
因此,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是尤为必要的。
1 运动损伤的内涵1.1 运动损伤的概念运动损伤是指人们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的解剖损伤或生理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与日常损伤相比,多与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动作、训练水平、运动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1.2 运动损伤的类别1.2.1 按损伤的组织分类 可分为皮肤损伤、肌肉损伤、肌腱和韧带损伤、关节损伤、滑囊损伤、软骨损伤、骨损伤、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和内脏损伤。
1.2.2 按损伤组织是否与外界相连分类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开放性损伤后皮肤和黏膜的完整性受损,组织间隙和身体表面相连。
例如,擦伤、刺伤、撕裂和开放性骨折。
闭合伤损伤皮肤或粘膜保持完整,无裂纹且体表相连。
挫伤、关节韧带扭伤、闭合性骨折等。
1.2.3 按损伤病程分类 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
急性损伤指一瞬间遭受暴力打击;慢性损伤指急性损伤迁延成的慢性损伤和劳损。
1.2.4 按伤情轻重分类 损伤后仍能按原计划进行训练或不丧失工作能力为轻伤;伤后不能按原计划进行训练,患部要停止运动或丧失工作能力24h以上,需治疗的损伤为中等损伤;损伤后不能接受训练为严重损伤。
1.2.5 根据运动技术与训练的分类 运动技术伤害:与运动技术和战术相关的伤害,如网球肘、投掷肘等。
非运动技术伤害:主要是运动中的意外伤害。
2 运动损伤的潜在因素不同的运动技术产生的运动损伤是有所不同的,有其自己的疾病规律,也就是不同的运动有其不同的、常见的损伤部位及其特殊的病例。
例如,体操跟腱断裂、羽毛球运动员的椎体疲劳骨折等。
通常都是由其体育运动项目和人体2个方面存在的潜在因素一起决定的,也就是体育及其技战术对人体的要求和运动中某些身体部位在生理上的弱点。
3 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造成运动伤害的两个潜在因素是相反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客观存在的,他们的存在只能解释运动中损伤的可能性,不一定会导致伤害的发生。
没有适当保护措施的运动和体育锻炼会增加损伤的风险,但身体的不协调也很容易造成伤害。
3.1 理论知识不足,措施不当首先,体育教师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相对缺乏,存在一些片面的理解,如“运动伤害不可避免”“运动总是伴随着轻伤”等,所以在教学中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伤后也不认真总结分析。
第二,许多年轻人生活经验不足,缺乏预防损伤的意识,竞争心强,同时又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而经常盲目、冒险地从事危险项目,进而导致运动损伤发生率大大增加。
另外,一些女学生在运动中存在胆怯、害羞、恐惧等心理,使得当她们开展体育运动时比较恐惧、犹豫、紧张,而导致该项体育运动无法完成或对自己造成伤害。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7.18.044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探索Sport年 月总第 期201791703.2 准备运动不足不做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的内容与体育课的内容不相符、准备活动的量过大或准备活动距正式运动的时间过长,都容易造成运动中损伤。
准备活动旨在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特别是克服植物神经的惰性。
通过身体的关节、肌肉活动,加速血液循环,使肌肉组织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弹性,所以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运动,充分的热身活动是确保运动员避免伤害的主要手段。
因此,在体育锻炼或教学训练中,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3.3 运动次数安排不合理相关体育研究证明,运动次数的安排不合理,不但不能对运动本身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还容易导致运动损伤。
例如,长期对身体某个部位施加的负荷如果太大就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损伤。
通常的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单打运动,如果负荷过大、次数过多就会使得人体结构的一侧由于过度的运动,器官之间出现挤压或过度的锻炼,在这种情况下还容易导致 损伤。
3.4 运动量过大长时间的持续剧烈运动,会使体力消耗过大,血糖下降,可能引起大脑皮层产生抑制现象,进而导致运动能力下降,警觉性持续降低,注意力下降,身体防御性反应迟钝,这些都会导致运动损伤的产生,而且经常伴有严重的急性运动损伤。
3.5 教学培训组织不当在组织教学、培训过程中,不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即使是同龄的人,由于其性别的不同,身体素质、运动技术能力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因此应个别对待。
此外,体育教师缺乏耐心解释和正确示范,在次数和内容上都存在对运动员安排不正确的运动练习等。
所以,在教学和培训中都应逐步完善运动技术的学习,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而不只是控制运动负荷。
3.6 身体功能和精神状态不好睡眠或休息不好,思想混乱,情绪激动,或者在实践中由于恐惧、害羞、犹豫或过度紧张等原因都会导致运动损伤的出现。
因此,从医学的角度来看,不仅要预防身体表面的损伤,更要从心理上进行预防。
3.7 其 他此外,如果运动员身体素质差、体能不佳或动作要素掌握不足,无法满足体育活动需要的,就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另外,由于女性缺乏对紧急事项处理的能力及身体的协调能力,所以,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损伤。
由于某些体育项目的特点,特别容易使受到下肢的影响,所以在预防运动损伤时,必须优先考虑对下肢的强化 训练。
4 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对策4.1 掌握锻炼的要素,加强保护和帮助体育教学的事故难以避免,但体育教师要小心谨慎,加强保障,确保课堂的安全。
尝试将事故减少到零,在教学科目中,着重于教学内容,着力加强保护。
4.2 强化医疗监督,提高自我护理意识体育教师在进行正常的课程教学时,应着重观察学生的面目表情及身体反应,如学生大口喘气、大量出汗等,应立即调整运动安排,减少运动次数,降低运动强度,缩短练习时间和距离等措施。
如个别学生看起来脸色苍白,走动摇晃,身体虚弱,应及时休息,观察学生的变化。
若课程在下午进行,要特别注意学生的身体变化,此时大部分学生很可能精力不足,所以要控制好整节课的运动量。
4.3 制订良好的体育训练计划当制订体育训练计划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不同健康水平和锻炼基础的人,身体机能的活动水平也不尽相同。
例如,少年儿童宜于游戏、舞蹈等,青少年宜于跑步、球赛及武术等,中老年宜于慢跑、太极拳等,有某种疾病的人,则应针对疾病采用具有专门治疗效果的,或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的锻炼项目。
其次,根据自己生活区域的锻炼条件选择。
一般来说,空气清新、阳光柔和、安静幽雅之处是人们向往的最佳地段,此种环境往往使人心旷神怡,能使神经得到充分的放松,有利于提高锻炼的效果。
如果没有幽静之处,也可选择一些能在卧室、阳台及办公室,甚至楼梯进行锻炼的项目。
最后,根据自己个人的爱好、锻炼目的、工作性质、生活条件确定锻炼时间,将锻炼时间固定下来,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从而促进锻炼的效果。
另外,还应根据不同季节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
5 结 语我国运动损伤和预防这个领域在我国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性的解决策略,对未来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只有实现了运动损伤的有效防控,才能推动我国群众身体健康的进一步发展,这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 张丹妮,陈乐琴,张一民.中老年人健身损伤风险发生的体质因素探[ 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5(1):50-55.[ 2 ] 邢聪,吴瑛,项贤林,等.近十年来运动损伤领域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之研究[ J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5(5):21-26.[ 3 ] 朱金宁,李红娟.青少年运动损伤与体质内因相关性分析[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4):96-100.[ 4 ] 邢聪,吴瑛,项贤林. 美国运动损伤前沿研究热点与内容分析——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 J ].体育科学,2016,36 (9):66-72.[ 5 ] 石岩,霍炫伊.体育运动风险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J ].体育科学,2017,37(2):76-86.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