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江西
生态江西 绿色崛起 征文稿

保生态谋发展————浅谈生态经济区的生态保护机制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势在必行的一项长效机制。
其现行意义重大: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利于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
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
这说明我们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这也是我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直贯彻的指导方针。
本次建设的具体保护措施更加显现突出。
生态区在建设中的保护措施:一、保护生态环境,创建一流生态文明示范区。
主要是实施“绿色生态江西工程”,以水污染治理为重点,推进污水达标排放工程,制止非法采砂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节能降耗减排工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湿地保护工程,血吸虫病防治工程等建设。
同时,大力推进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的前期工作。
二、加快经济发展,使环鄱阳湖区成为江西崛起的带动区。
主要是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有序推进昌九工业走廊建设;积极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三、加强城乡统筹,使环鄱阳湖区成为江西城乡协调先行区。
合理发展大、中、小城市,逐步形成以产业为基础、功能互补、空间布局合理的环鄱阳湖城市群;继续落实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稳定、健全、高效的工作机制。
四、建立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高度统一的长效机制。
科学制定规划,指导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强立法,制定和完善加强鄱阳湖保护治理、促进经济开发等方面的法规;制定新型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分行业制定鼓励、限制、禁止发展的产业目录;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对生态保护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
礼赞江西生态征文

礼赞江西生态征文礼赞江西生态征文「篇一」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非常多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等许许多多的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我的老家江西的春节了。
早在腊月初旬各家各户都开始准备春节需要的物品,例如:在家做腊肉、腊鱼,买麻花,炸耳子等各种小零食。
还要买各式各样的香烟鞭炮,红包等物品。
除夕那一天,全家都在忙碌。
老人妇女在厨房里煲,各式各样的饺子,有豆腐饺子,有绿豆饺子,有腊肉饺子,有酸菜饺子,居然还有辣椒饺子!男人们在厅堂李培客人聊天谈笑吃零食,果子,讨论下一年将要做的事。
在这一天里,孩子们大概是最开心的了。
因为在这一天里,大人们要忙碌,他们可以尽情的玩耍,大人们管不着。
小朋友们会玩些什么呢?玩各式各样的烟花、炮竹,去每户人家讨糖,吃果子,讨红包。
晚上还可以吃到一年才可以吃到一次的团圆饭。
在江西,晚上的团圆饭席上必须得有鱼,可是这么一大盆鱼却不得吃,有人会问,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在江西年夜饭席上的鱼,代表年年有余,如果把鱼吃了,那不就成年年没鱼了吗?初一这一天,在别的地方可能是休息,讨红包,拜年。
可是在江西,这几天人们要早早的起床,从做一桌美味,然后把他们放在院子里的桌上。
这是干什么呢?原来呀,是祭拜天地。
祭拜天地也是为了祭拜天上地下的神仙以求他们在新的一年里,保佑全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这就是江西的春节,我最喜欢的春节!礼赞江西生态征文「篇二」我的家乡在祖国的中部,它的名字叫江西省南昌市。
那里经济虽然不是很发达,但是那里民风淳朴、风景优美。
白天,站在我家的阳台上,远远望去,高楼大厦林立,丰和立交桥那巍峨雄伟的身姿坐落在蜿蜒雄壮的南昌大桥桥头,扼守着南昌市的西大门。
据说距离它大约一公里处,矗立着全亚洲最高最大的摩天轮。
在它的旁边有一个水上乐园,乐园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游轮、汽艇和独木桥。
晴朗的日子里,南昌大桥下的赣江,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在微风的吹拂下,水面一层层地向着岸边散开,悠闲自在,而又显得慵懒。
江西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

江西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为了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以及管辖海域内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调整和管控工作。
第三条【基本原则】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调整和管控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科学划定,分级管理;(二)保障生态,促进发展;(三)严守红线,严格执法;(四)部门联动,公众参与。
第四条【政府职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生态保护红线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对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解决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政策措施,并将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情况作为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目标执行情况的内容。
二、划定与调整第五条【划定依据】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应当以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保障生态功能不降低为前提,依据下列因素进行:(一)国家和本省的生态保护目标和要求;(二)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三)河流、湖泊、湿地、森林等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四)其他需要划定为生态保护红线的区域。
第六条【调整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生态保护红线进行调整:(一)因国家或者省级重大战略实施需要调整的;(二)因自然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的;(三)因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的;(四)其他需要调整的情形。
天津市生态红线用地保护红线划定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生态红线用地保护红线的划定成为了刻不容缓的任务。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江西省生态环境厅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的通知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江西省生态环境厅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日期】2022.06.28•【字号】赣环法规〔2022〕13号•【施行日期】2022.07.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行政处罚和行政复议正文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江西省生态环境厅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的通知赣环法规〔2022〕13号各设区市、赣江新区生态环境局,厅机关各处室,省监测中心,厅属各单位:《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以下简称《细化标准》)已经厅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本《细化标准》与《江西省生态环境厅适用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规定(试行)》(赣环法规〔2020〕12号)的有关要求同时适用。
二、各地在实施本《细化标准》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有关行政处罚的各项原则,切实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三、鼓励有条件的设区市生态环境部门对本《细化标准》做进一步细化、量化,并于制定或变更后15日内报省厅备案。
四、本《细化标准》自2022年7月29日起施行。
各地在实施本《细化标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向省厅反馈。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2022年6月28日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四、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十、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安装、使用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或者未保证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十二、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十四、发现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传输数据异常或者污染物排放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异常情况不报告十六、未如实记录主要生产设施及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或者污染物排放浓十九、排污单位拒不配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二十、排污单位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二十二、需要填报排污登记表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未依照本条相关名词解释1.简化管理和重点管理根据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因素,对排污单位实行排污许可分类管理:(一)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或者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大的排污单位,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二)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都较小的排污单位,实行排污许可简化管理。
绿色江西

绿色江西,生态崛起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和著名的国际湿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将代表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在国际上鄱阳湖的生物多样性倍受关注,特别是白鹤等珍惜越冬候鸟引世人注目,在国家层面上鄱阳湖对长江中下游调蓄洪水等功能长期受到重视,其对长江流域生态健康的维护地位凸显,在江西省它是母亲湖、是鱼米之乡,是重要的淡水湖渔业基地,而湖区的农民对对鄱阳湖的理解较为实在,靠山吃山,靠水吃鱼鄱阳湖是当地居民生活、生产的重要物质来源。
鄱阳湖被称为长江中下游的“天然调节器”发挥着维系中国与世界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的特殊功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
2010年1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新办新闻发布厅举行生了鄱阳湖态经济区规划新闻发布会,邀请了江西省副书记、省长,吴新雄介绍江西近年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鄱阳湖经济区建设规划等方面的情况。
并答记者问题,该新闻发布会引起各界关注。
在此发布会上,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江西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确保鄱阳湖的一湖清水?而江西省省长吴新雄回答说:“为把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高度融合,保护好生态环境,江西近年来,重点实施工程,植树造林,实施”一大四小“污水处理,在全省实施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开展“五河一湖”源头环境治理保护工程,除此之外,吴新雄还介绍了江西将采取的三项措施,第一严格把好项目关坚决做到“三个不准”,凡是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项目坚决不搞,凡是危害人民群众生产财产的高贵项目坚决不搞,凡是黄赌毒的项目坚决不搞。
第二坚持生态环境法。
第三加强对市县各级领导环境政策的考核。
以上是江西省省长吴新雄对于降序关于鄱阳湖的生态建设提出的具体方法。
我对他所说的这些方法是相当赞同的,俗话说得好“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江西省省长吴新雄刊出的具体做法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的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江西生态调研报告

江西生态调研报告江西生态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江西是中国的一个内陆省份,位于中国东南部。
江西省地势复杂,山脉和丘陵分布广泛,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江西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改善生态环境,我们进行了江西生态调研。
二、调研内容及方法我们主要调研了江西的水资源、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调研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实地考察和访谈的方法。
我们到访了江西的不同地区,包括南昌、景德镇、赣州等,了解了当地的生态状况和问题。
三、调研结果1. 水资源方面江西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和水库等。
然而,由于过度放牧、工业污染和农药使用等原因,部分河流和湖泊的水质受到了污染。
特别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地区,水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2. 森林资源方面江西的森林资源丰富,涵盖了各类森林类型,如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湿地林等。
森林资源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水源地和调节气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过度采伐和非法砍伐等原因,江西的森林面积呈现下降趋势。
3. 生物多样性方面江西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江西的野生动物种类较多,如野生猕猴、穿山甲和白鹳等。
然而,由于栖息地破坏和非法捕猎等原因,部分野生动物面临灭绝的风险。
四、问题分析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江西的生态环境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 水污染问题严重,特别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地区;2. 森林资源破坏严重,过度采伐和非法砍伐问题突出;3. 部分野生动物面临灭绝的风险,栖息地破坏严重。
五、建议与措施为了改善江西的生态环境,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措施:1. 加强水污染治理,加大对工业污水的治理力度,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2.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严禁非法采伐和砍伐,加大森林的人工补植和保护力度;3. 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加大对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力度,严禁非法捕猎和交易。
六、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江西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并提出了一些改善生态环境的建议与措施。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2020年度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专项能力验证结果的通报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2020年度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专项能力验证结果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日期】2020.12.02•【字号】赣环监测〔2020〕55号•【施行日期】2020.12.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其他规定正文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2020年度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专项能力验证结果的通报各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为落实《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厅字〔2017〕35号)精神,持续提高我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比性,我厅组织开展了2020年度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专项能力验证考核工作,考核项目包括“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水中总磷”、“水中石油类”和“水中卤代烃”等四个项目。
2020年7-8月进行了初次考核,针对初测结果不合格的机构,于2020年9-10月进行了一次补测考核。
本次参加专项能力验证考核工作的机构共141家,其中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51家,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机构90家、未报名或未参加考核情况见附件1;经过初次、补测两次考核后,有4家机构结果不满意或有问题,情况见附件2;所有机构考核结果详细情况见附件3。
附件:1.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内未报名或报名未参加能力验证机构一览表2.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专项能力验证不满意或有问题机构一览表3.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专项能力验证详细结果江西省生态环境厅2020年12月2日附件1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内未报名或报名未参加能力验证机构一览表附件2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专项能力验证不满意或有问题机构一览表附件3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专项能力验证详细结果表1-1 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初测结果及结果评价统计表表2-1 水中总磷初测结果及结果评价统计表表2-2 水中总磷补测结果及结果评价统计表表3-1 水中石油类初测结果及结果评价统计表表4-1 水中三溴甲烷初测结果与结果评价统计表表4-2 水中三氯甲烷初测结果与结果评价统计表表4-4 水中三氯乙烯初测结果与结果评价统计表表4-5 水中四氯乙烯初测结果与结果评价统计表表4-6 水中卤代烃补测结果评价与统计表。
关于江西生态的演讲稿

关于江西生态的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关于江西省生态的演讲稿。
江西是我国的一个内陆省份,位于中国的东南部。
被誉为“中国江山的绿色篇章”,江西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而闻名于世。
首先,江西省是一个山多水丰的地方,拥有着壮丽的自然景观。
全省境内山地面积占到总面积的七成以上,而河流、湖泊则遍布各地。
例如,庐山、三清山、婺源、龙虎山等著名的风景区,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这些山川秀丽的景色丰富了江西的旅游资源,也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度假胜地。
其次,江西省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
江西省境内有大量的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
例如,瑶里湖湿地是中国重要的水生态系统之一,也是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鄱阳湖是中国最大淡水湖,有着丰富的湿地生态资源。
此外,江西的森林覆盖率也比国家平均水平高出很多,森林资源丰富。
这些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在维护生态平衡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江西省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重挑战。
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退化等问题亟待解决。
这就要求我们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和修复江西的生态环境。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人们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加大环境教育的力度,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同时,也要加强对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加大对环境犯罪的打击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局面。
其次,我们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能力。
加强对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的监测和治理,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排放。
同时,加强对粉尘、噪音和废气等污染的治理,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最后,我们要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
推广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加大植树造林和湿地保护工作,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江西,绿色崛起,鄱阳湖生态文明教育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探索,即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建设一个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生态经济,开创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
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加快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利于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
国务院指出,要把鄱阳湖区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重大举措,促进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推动这一地区科学发展。
国务院要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要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
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途径,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鄱阳湖是我国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出现富营
养化的湖泊,经鄱阳湖调蓄注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河、海河与淮河入海水量的总和,承担着保障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
鄱阳湖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是国际重要湿地,也是亚洲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
在这一地区加强生态建设,强化环境保护,推进资源节约,推广生态文化,保护“一湖清水”,可以为我国开展国际生态经济合作交流提供重要平台,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现实样本,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江西最大的优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品牌,鄱阳湖更是江西省生态环境优势的集中体现。
事实证明,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没有资金可以引进资金,没有项目可以获得项目,没有人才可以吸引人才;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建设就可以避免环境污染的拖累,步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轨道。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必须突出生态这个特色,坚持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切实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着力提高调蓄洪水能力,有序安排项目建设,加强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努力实现鄱阳湖地区经济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是发展,绝对不是单纯地保护生态,更不是守着金山受穷,而是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更好地为全省人民和子孙后代造福。
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关系紧密,缺一不可。
实践证明,只讲发展、不讲保护,结果必然是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而只讲保护,不讲发展,只能是守着青山绿水受穷,抱着“金饭碗”讨饭,结果往往也不利于保护。
加强生态江西,绿色崛起,鄱阳湖生态文明教育,发展绿色江西,对加快江西崛起有着深远的影响:有利于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协调发展,致力于走生态与经济和谐统一;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的积极探索。
是从实际出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将能更好地诠释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的理念,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在此基础上提升物质文明水平。
对我们大学生来讲,更应该加强鄱阳湖生态文明教育,对加强我们的主人翁意识,加快江西崛起有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