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考历史三模试卷
2024届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大联考(三模)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024届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大联考(三模)文综试题-高中历史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冲破西方“文明三要素”(冶金术、文字和城市)的桎梏,提出“以王权和国家的出现作为进入文明社会的关键标志”的中国方案。
据此,下列遗址可以作为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证据的是()A.姜寨聚落遗址B.良渚古城遗址C.二里头遗址D.殷墟遗址2.秦简《为吏之道》把忠信敬上、孝敬父母作为官吏的必备品格和行为准则。
睡虎地秦简中亦记载有父亲以不孝罪状告儿子,得到官府支持的判例。
材料反映了当时()A.礼法并用加强社会治理B.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C.整顿吏治加强专制统治D.以法治国缓和社会矛盾3.如图为在地处丝绸之路南道的交通要冲的尼雅遗址汉代墓中,发现的皇家官府织造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这是新疆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中国”二字。
新疆博物馆将其作为“镇馆之宝”,主要原因在于此文物见证了汉代()A.丝绸之路的开通和繁盛B.官营手工业的高超技术C.西域地区中华文化认同D.中央政权有效管辖西域4.如表关于“杯酒释兵权”故事的不同记载,对此合理解释是()A.个人记载具有较强主观性,可信度差B.司马光的记载最为详细,可信度最高C.三则史料互相佐证,证实故事可靠性D.故事演变反映对宋初集权措施的反思5.如表为1753—1851年广西人口、耕地面积以及地丁银情况。
上述材料可用于说明()A.清朝摊丁入亩税制改革B.高产作物促进人口增长C.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原因D.专制统治导致政治腐败6.如表为张謇的1911年辛亥日记中高频词统计(含“笺注”中相关电文)。
这反映了()A .近代中国社会激荡转型B .民主共和逐渐深入人心C .实业救国思想开始出现D .君主专制思想根深蒂固 7.如表中高考作文题目折射的社会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8.14世纪,英国埃尔顿庄园的领主把19个茅舍农告上法庭,他们被指控没有将牧草装上马车。
历史练习题

1练习题(一)01.(2017年全国新课标1卷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02.(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
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
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作用( )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03.(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
这反映了( )A .宗法制度的瓦解 B .分封制度的崩溃C .等级制度的颠覆 D .礼乐制度的破坏04.(广西桂林市桂林中学2017届高三5月全程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下表是秦始皇时期所任丞相的情况,此表反映了秦朝05.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秦朝中央政府中的九卿,其中的“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戶”“卫尉,掌宫门卫屯兵”“宗正,掌彔属”“太仆,掌典马”“将作少府,掌治宫室”而隋唐中央政府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官员考核任免,财政、札仅祭祀教育科举等、军政、司法和工程建设。
材料表明( )A. 中国古代家国—体政治特色消失B. 皇权旁落,相权加强C. 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的逐步分离D. 机构精简,职能专一 06.(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考前得分训练(六)文综历史试题)在秦代,官僚这种政治角色是从分封制下君主的家臣演变而来的,同时设置官府中掌管薄书案牍的吏胥,辅助官员履行政务。
这表明秦代( )A. 已出现了完整的官僚体系B. 平民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C. 官僚政治的模式己经形成D. 中央文官的地位较为突出 07.(2017年北京卷13)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
2025届新高三9月摸底大联考历史试卷+答案

2025 届新高三学情摸底考( 新高考卷)历史本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75 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图1 为出土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斟酒器——细颈袋足陶鬻分布图。
这反映出当时A. 区域文化存在交流互动B. 中原文化辐射四方C. 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D. 手工业生产专业化2.《左传》记载,卫国小宗州吁弑杀卫桓公并自立为君。
鲁隐公询问臣子:州吁能否成功?臣子回答:安抚百姓才能获得政治上的成功,倚仗武力必会招致众叛亲离的结局。
不久,州吁果然被杀。
这一记载可用来说明当时A. 礼崩乐坏造成小宗势强B. 天子政治权威遭到挑战C. 敬德保民思想得到认可D. 血缘政治影响不断减弱3. 据《史记》记述,公元前202 年汉高祖打败项羽统一全国后,便下令对大批从军归来的“军吏卒”赐爵、赐田宅,即“法以有功劳行田宅”。
这反映出汉初A. 儒家思想得到重视B. 抑制地方豪强势力的膨胀C. 推行轻徭薄赋政策D. 稳定政权与恢复生产并举4. 根据文献记载,宋朝商税的征收有严格的审计制度、明确的审计报告格式,朝廷派遣专人到地方考核,发现亏失,要对亏失的物品、数额、时间予以明确记载,并向户部禀明,对审计出亏失的官吏予以奖赏。
这一制度A. 反映了宋代严格的抑商政策B. 体现了商税对宋朝的重要作用C. 提高了地方税款的征收效率D. 进一步加剧了官僚队伍的膨胀5. 明朝每十年一修的黄册(户籍册)要以省为单位上报到南京后湖,表1 为官方规定的“黄册到湖期限”(部分)。
广西灵山县新洲中学2023年高一历史下册高考模拟附答案与解析

选择题《九章算术》中的《均输篇》第27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
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
”这则材料本质上反映了汉代A.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 关税的数额相当高C. 数学知识相当发达D. 对“市”的严格管理【答案】A【解析】材料大意是:客商向外运送一批大米,中途必须经过三个要纳税的关卡。
按规定过外关需交纳货物的1/3;过中关交纳1/5;过内关交纳1/7。
可了解到汉代关卡众多,对过往商品征以重税,反映了当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本题选A项。
B项是对材料的表现解读,不是本质反映,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汉代的数学发达,也没有体现对“市”管理严格的信息,故排除CD项。
选择题明朝中期,江南农村出现“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现象。
这说明A. 政府管理商业发展B. 社会贫富分化加剧C.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 商品经济渗入农村【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农村出现”“ 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江南地区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已经渗透到农村地区,引起了农村地区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及从商人口的增加,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现象,与政府管理商业无关。
材料无法体现社会财富分化加剧的信息。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鸦片战争后。
故排除ABC 三项。
选择题宋代汴京城内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当铺,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复开张”。
这一现象说明A. 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B. 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C. 商品交易种类繁多D. 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处处都有”“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复开张”并结合所学可知,宋朝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B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反映政府对市的管理问题。
也没有体现商品交易的内容是什么。
货币的信息在材料中也无法找到。
故排除ACD三项。
选择题近年来,“晋商”成为中国文学界、史学界的热门话题,相关的著作纷纷问世。
2024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永州市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命题人:唐松元(东安一中)毛建恒(江永一中)孙霞丽(永州八中)审题人:杨国斌(永州市教科院)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量75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及科目,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第1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第1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湖南道县玉蟾岩发现了距今10000多年的几粒稻粒和具有原始特征的陶器。
2006年,在浙江北部浦江上山遗址发现了距今有10000多年数量较多的炭化稻以及人们生活的村落、石质农业生产工具和日用陶器。
上述考古发现A. 说明父系氏族社会出现第二次社会分工B.体现了中华文化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进程C.印证长江中下游是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D.表明新石器时代早期原始农耕已经出现2. 据《战国策》记载,齐国孟尝君请门客冯谖“收责於薛”,孟尝君是薛邑土地、财富的最大拥有者,债户众多,冯谖受命后,干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
冯至薛邑后“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偏合”“矫命,以责赐诸民。
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这表明当时A. 社会借贷现象已经比较普遍B.信用体系崩坏阻碍经济发展C.贫富分化加剧激化社会矛盾D.民本思想盛行助推基层治理3. 根据《广东通志》卷三十八《名宦志》所载,两汉时任职岭南的地方官员中有传记的约有40人,而有儒言儒行的有30人。
其中明确记载为博士弟子、学于太学和“通经”的有6 人,举茂才和辟召2人,举孝廉13人。
广西省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英语三模试卷含解析

广西省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英语三模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1.Jane established a program, ____ young people to take part in activities ____ promote greater concern for the environment.A.to encourage; where B.having encouraged; whereC.encouraging; that D.encouraged; which2.I wanted some more cold meat but there was _____ left.A.none B.no one C.any D.some3.---________ I say something to you? You were really, really something back there. Incredible!---Are you talking to ---me? Whoa!A.Must B.Can C.Need D.Should4.According to the company’s rule, one’s payment is ______ the work done, not to the time spent doing it.A.in proportion to B.in addition toC.in contrast to D.in regard to5.There are also people who object to fairy stories on the grounds ______ they are not objectively true, and that giants, witches, two-headed dragons etc do not exist.A.that B.what C.which D.when6.Many thought that after starring in the immensely popular drama,Nirvana in Fire,Hu Ge would ________ and actively seek new roles.A.make a mountain out of a molehillB.have too many irons in the fireC.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D.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7.Had Mary not been hurt in the car accident, ________ the next week’s marathon.A.she would run B.she would have runC.she will run D.she must have run8.— Hello, Paul, do you like to join us in playing football? We need one more person to ____ a team.—Y es, I’d like to.A.pick up B.pick out C.make up D.make out9.It rained this morning, _____ actually didn’t bother me because I like walking in the rain.A.what B.whenC.where D.which10.Whenever you ________ a present, you should think about it from the receiver’s point of view.A.bought B.have bought C.will buy D.buy11.In my opinion, one’s individual income does not wholly reflect the extent ________ one’s self-value and social value are realized.A.of which B.with whichC.on which D.to which12.—Going to watch the Women’s Volleyball Match on Wednesday?—________! Will you go with me?A.Y ou bet B.Y ou got meC.Y ou there D.Y ou know better13.—Are you doing your homework?—No, I’m writing a short play.It _____ at the Christmas party.A.will be put on B.will put onC.puts on D.is put on14.Most of us try to discover we think is the most moving love story in our company.A.which B.that C.what D.who15.She is stubborn in resisting his enquiries about the Moonstone _____ the degree that she makes it seem as if she does not want the mystery ______.A.on; to solve B.with; solvingC.for; being solved D.to; to be solved16.The Browns held _______ they called “family day” once each year.A.that B.what C.which D.when17.I ______ tell you with certainty t hat he won’t be able to finish it before the deadline.A.will B.must C.can D.may18._______child will find his own personal road to success.A.Each B.The otherC.Either D.Another19.The famous player tried again and again aft er each failure. That’s _____ he succeeded at last.A.what B.whenC.whether D.why20.________ blood if you can and many lives will be saved.A.Giving B.GivenC.To give D.Give第二部分阅读理解(满分40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2024年5月广西地区高三语文高考三模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5月广西地区高三语文高考三模联考试卷(考试用时 150分钟, 满分150分) 2024.05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犹如品尝佳茗。
一开始看到茶色、闻到茶香,进一步细细品尝,就能舌下生津,一种隐约淡远的甘甜耐人寻味,口中久久留有余香,令人神清气爽。
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包含着由浅入深的审美层次,它为读者提供了咀嚼、寻味的充分余地。
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就是根据文学作品的审美层次进行的。
从文学的根本性质来看,我们可以这样说:文学艺术是人类心灵透射出来的历史之光,因为具有美的形式而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
具体说来,首先,文学属于美的领域,它具有审美的形式。
而文学的美是通过语言文字、韵律、节奏、结构等因素的有机组合来表现的。
这些形式因素间接唤起感性的艺术形象(想象的而非视觉的形象)。
其次,文学的美不同于某些艺术美(如装饰图案等),不是“纯粹美”,而是一种“依存美”。
它包含着丰富复杂的历史内容,是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特定民族的现实生活的反映,是历史的折光。
最后,历史的内容不是直接进入作品,而是经过作家的审美感受世界的过滤、催化和再生的过程。
因此它渗透着人类心灵的甘泉,涂满作家个性心理的色彩。
它包含着某种特定的心理、哲理内涵,而这种内涵是深藏不露的意蕴。
在文学欣赏中,它像涓涓的细流悄悄流进读者的心田,不知不觉地影响着读者的深层心理。
这种意蕴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性。
它使作品在世世代代的读者心目中成为象征的形式而被吸收和改造,读者即以自己的不同心境和处境而代入不同的经验内容。
【人教版】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_课时规范练33_宋明理学_含答案

课时规范练33 宋明理学一、选择题1.(2018北京海淀期中,13)732年,官修的礼仪巨著《大唐开元礼》颁行,舍弃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盛行,并为皇室和国家所采用的道教和佛教礼仪。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三教合一”局面的出现B.理学对朝廷影响日益深入C.儒学的正统地位根深蒂固D.佛、道盛行导致战乱不休,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与题目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理学是指宋代的儒学,与题目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官修的礼仪巨著《大唐开元礼》颁行,舍弃了道教和佛教礼仪,说明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根深蒂固,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佛、道盛行导致战乱不休的信息,故D项错误。
2.(2018北京东城二模,13)董仲舒认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张载认为“天人合一”,程颢认为“天人不二”。
据此可知宋代理学( ) A.主要探讨人与社会的关系 B.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C.继承并发展汉代儒学思想D.以“格物致知”为认识论,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天人关系而非理学内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董仲舒认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张载认为‘天人合一’,程颢认为‘天人不二’”可知宋明理学在天人观念上是对汉代儒学的继承和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故D 项错误。
3.(2018安徽淮南二模,27)有日本学者指出,朱子学体系的主要构成具有鲜明的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学性质;李约瑟认为,朱熹的理气二元论像是依照爱因斯坦的理论而架构出的世界观。
据此可知,朱子学( )A.正确揭示了宇宙的本原B.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C.蕴含着自然科学的理念D.与西方科学具有一致性,没有正确揭示宇宙的本原,故A、B两项错误;根据材料“朱子学体系的主要构成具有鲜明的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学性质;李约瑟认为,朱熹的理气二元论像是依照爱因斯坦的理论而架构出的世界观”可得出理学里有自然科学的理念存在,故C项正确;理学为唯心主义哲学,与西方科学有着本质的不同,故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 (共12题;共48分)1. (4分)央视二套《咏乐汇》节目中,国际巨星成龙在回答一现场观众有关其子房祖名为何姓“房”却不随父姓这一问题时,解释说:这是由于近年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原来姓“房”,祖名成年后要求认祖归宗才改姓“房”。
这一“改姓”现象的产生,可能源于()A . 宗法制B . 分封制C . 郡县制D . 察举制2. (4分)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A . 缫丝B . 灌溉C . 制瓷D . 冶铁3. (4分)历史学家杜维运认为:“历史叙事和历史解释是历史的两大要素。
所谓历史叙事,一般来讲,是叙述以往发生过的事件;所谓历史解释,大致是阐明历史发展的轨迹及其意义所在。
”下列属于历史叙事的是A . “天地文明之气,日移而南”B . “鲁襄公二十有八年,春,无冰。
夏卫石恶出奔晋”C . “西罗马帝国衰亡史……乃人类历史中最伟大惊人的一幕”D . 西欧文化、和谐无间4. (4分) (2016高一下·沈阳期末) 据统计,在清代,1400个小城镇中80%是县衙所在地,中等城市约一半是府或省治所在地,较大的一般都是地区政治中心。
材料体现了()A . 清代商品经济发达,市镇兴盛B . 市、镇成为朝廷维护统治的政治中心C . 清朝政府对商业发展高度重视D . 政府利用政治手段来提高城市化水平5. (4分) (2017高三上·东城期末) 《清代学术概论》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指出:“此战之后……海禁既开,所谓‘西学’者开始输入。
”该战之后()A . 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通商口岸B . 列强侵略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C . 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的资本输出D .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6. (4分) (2017高一上·义乌月考)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确立的标志是()A . 《天津条约》的签订B . 《辛丑条约》的签订C . 《南京条约》的签订D . 《马关条约》的签订7. (4分)陕北民歌《骑白马》歌词:“骑白马,挎洋枪,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儿嘿呦,打日本就顾不上。
要穿灰,一身身灰,肩膀上要把枪来背,哥哥当兵抖起来呼儿嘿呦,家里留下小妹妹。
”这里的“八路军”是指()A . 国民政府北伐第八集团军B .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C . 中国工农红军第八方面军D . 人民解放军第八野战军8. (4分)(2016·遵义模拟) 1979年10月25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执委《名古屋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合法席位。
下列与当时的历史史实不相符的事件是()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已经得到恢复B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已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 . 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D . 我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9. (4分)下面是《查士丁尼法典》里的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
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A . 包罗之广、涵盖之细B . 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C . 留下了重证据的法治传统D . 已经具有契约的思想10. (4分) (2019高二上·广西期中) 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
“因信称义”的提出()A . 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B . 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C . 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 . 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11. (4分) (2016高三上·襄阳期中) “在制定的总政策的范围内,国家将生产的各项物品的数量,国民收入中有多少用于生产投资,有多少用于日用消费品的生产,所有级别的工人应收入的工资数量,以及各种产品应以何种价格进行交换等所有经济决策都由上级决定”。
与这种经济情况直接相关的事件是()A . 罗斯福新政B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C . 新经济政策的推行D . 斯大林模式的确立12. (4分)(2016·晋城模拟)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于2016年1月16日在北京宣告开业,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
亚投行的设立()A . 有利于全球经济再平衡B . 使美欧的盟友关系飘忽不定C . 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变化D . 导致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丧失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0分) (共5题;共52分)13. (10分) (2019高一下·蚌埠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层的人竞争。
这样,君主们就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
——亚当·斯密《国富论》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材料三:撒切尔夫人任首相时(1979~1990年),针对“英国病”症和滞胀经济……实行货币主义经济政策……首先,紧缩货币,抑制货币发行和流通,压缩公共开支,削减税收,控制通货膨胀……其次,推行企业民营化,发挥自由市场机制的活力……第三,控制社会保障制度规模,逐步改革实施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
政府削减了社会福利在公共开支中的比重,1986~1987年度比1979~1980年度下降了10个百分点。
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国内生产总值明显增加。
——黄安年《当代世界五十年》(1)根据材料一,亚当·斯密提出了怎样的经济思想?这一思想有何积极影响,又有何弊端?(2)材料二中,罗斯福说“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挤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3)根据材料三,撒切尔夫人采取了哪些经济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14. (10分) (2018高三上·广东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黄宗羲那里,改变君权过重,由于皇帝胡作非为而“丧天下”的办法,已开始放弃了二程、朱、王专门要求“正人心”和“格君心之非”,而企望通过建立现实制度来得到保障,这可以看做“内圣”之学有了向外的新开拓。
明中叶以来,无论朱学或王学,都有走向现实世界的普遍趋势。
近乎科学的实证之风开始吹起,除学术本身的发展逻辑外,商业都市的高度繁荣,各行各业的分化兴起、众多科学论著的出现等,都表明当时社会结构、时代氛围和意识形态开始有了某种重要的变动,这可能是使理学内部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不但是黄宗羲,还有好些人都有“工商皆本”的观念,与自秦汉以来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开始有了离异。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儒家知识分子群体开始从传统经世的旗帜下走向分化,其派别主要有:试图把经学大义运用到实际政治中去的“通经致用”派;致力于自然科学研究,以科学技术为武器实现富国强兵的“科学技术”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倡导派留学、译西书、设学堂、兴军工、办实业、练军队,以维护伦纪圣道的“中体西用”派;推行君主立宪,并以此为工具进行变法的“维新变法”派。
这一分化,使得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各种思想斗争此起彼伏,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走向与脉络。
——摘编自郭歌《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及其历史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儒学“新开拓”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经世致用思想的特点,并说明其意义。
15.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古代,高阶神职人员和贵族拥有缤纷的色彩,而平民买不起那些色彩艳丽的衣服。
在欧洲,紫红色标志着贵族的特权,在中国,明亮的黄色专属于皇帝。
19世纪,德国化学家首先发现了苯胺染料,价格便宜,不易褪色,很快风靡世界。
在阿姆斯特丹,“人群中有许多紫色和粉红色的亮点,这是荷兰的家仆们最喜欢的颜色”。
资*源%库20世纪初期,女婴穿粉色、男婴穿蓝色的“清规戒律”才真正成型。
1992年,伊芙琳·兰黛和彭尼女士倡导发起了全球性乳腺癌防治运动,美国各地妇女自豪地在胸前佩戴上了粉红丝带。
——《看历史·粉色——从阶级特权到性别政治》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美丽的旗袍还有相当一段时间仍然摇曳在中国的大地上。
但很快,一波接一波的政治运动彻底地把它们打蔫了,摩登女郎也只得换上了列宁装。
50年代初,张爱玲身着羊毛开衫加旗袍出席文代会时,反倒成了另类,鹤立鸡群,只落得个浑身不自在。
实际上,并不能说这个时代就没有时尚,这几十年间的时髦货,就是革命和斗争。
列宁装、人民装、中山装成为当时最时髦的三种服装。
——侯虹斌《哪个年代的女人更好看》(1)在中世纪和现代,服装颜色的含义有何变化?苯胺染料的发现与经济领域哪一重大事件有关?(2)在中国,中山装和旗袍在哪一历史时期最为流行?为什么?20世纪50年代,为什么列宁装最时髦?(3)你认为影响服饰演变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16. (10分) (2020高二下·双流月考) 冷战严重影响国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冷战中美苏双方往往通过意识形态的棱镜来看待对方,把对方视为敌人……美苏的意识形态斗争同它们争夺战略优势与利益结合起来,从而具有更强的攻击性和欺骗性……共同的战斗未化解美苏之间长期存有的互相猜疑。
美国谴责苏联的帝国野心和俄罗斯扩张主义情结,苏联指责美国在世界扮演宪兵、形成霸权。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材料二:不结盟运动于1961年在贝尔格莱德成立,25个国家参加了其第一次会议,但是到了第二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时,参与国家数量几乎翻了一番。
贝尔格莱德会议的关键政治内容是强调成员国的团结,警告超级大国不要把冷战带入第三世界当中,并呼吁所有的国家不要将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到20 世纪60年代末,国内政治的不稳定使得不结盟运动履行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承诺的工作陷入困境。
﹣﹣文安立《全球冷战》材料三: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它们共同维系着欧洲的稳定、和平和发展。
在21世纪可预见的时间内,欧洲仍然是两个联盟共存的欧洲。
值得注意的是,在21世纪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
﹣﹣姜宪明何苗《国际关系与大国战略》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冷战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并分析不结盟运动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