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植物景观的营造
绿城景观工程营造

浅谈绿城景观工程营造【摘要】绿城集团是一个优秀的房产开发运营企业,而景观正是绿城房产的独特品牌形象,在浙江乃至全国,绿城房产的景观都可以称得上是非常优秀的,所以绿城房产项目的景观具有非常好的可调查研究性,本文通过园林材料选择使用问题、整体景观的布局及植物配置问题、园林建设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并结合亲自参与营造及实地考察学习的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城)的几个项目,阐述了在绿城房地产项目的园林景观工程建造中重视的问题,为房产景观的营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城;景观;工程;营造1 引言优秀的园林景观可以成为一个房地产项目的标志,甚至可以成为一个品牌的形象,而独特的园林设计创意和严格、专业的工程管理,是营造标志性的园林景观的重要保证[1]。
2 园林材料选择使用在景观营造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不当,均会影响工程质量,严重的还会造成质量事故因此,在施工中应针对工程特点、材料性能、质量标准、适用范围和设计、施工要求等方面综合考虑,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材料[2]。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建好的景观项目,材料当然是第一位的。
如今,园林材料有多种多样,不同的材料能够体现不同的景观效果,从大体上分可分为硬质和绿化两大类。
为了能很好的对材料进行把控,绿城有专门成立材料部门,负责对材料的采购工作。
每次材料的采购前选送小样发设计师进行对比确认,以期达到设计所要表现的景观效果。
2.1 硬质景观材料的选择在硬质选材方面,绿城房产为了能做到整体景观与建筑风格的相互统一,在硬质选材的材料质感、颜色上,都要求与建筑幕墙进行统一;如采用与建筑幕墙统一的材料或色系。
同时为了营造高档、尊贵的景观效果,在硬质选材上一般采用进口石材,如:贝金砂、西班牙砂岩等,运用进口石材特有的细腻和质感提升景观的整体品位。
积极进行色差控制,从大板材着手进行色差选择,在根源上进行控制,同时对现场材料进行挑选,避免色差较大的板材相邻出现,避免板材跳跃。
绿城蓝庭小区植物配置选择

绿城蓝庭小区植物配置选择绿城蓝庭小区植物的配置与选择景观打造应向绿城致敬。
本文分享了杭州绿城蓝庭小区植物的选择原则、应用方式及特色,标杆经验,值得借鉴。
传统的住宅植物造景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
现代的住宅景观设计除了要考虑一般的选择原则外,对植物的应用方式及小区植物的配置与选择也会加以考虑及改进。
从而营造出适合人们居住的完美绿化住宅区。
一、住宅区绿地园林植物种植一般原则1.符合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进行园林种植设计,首先要从该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
园林绿地功能很多,具体到某一绿地,总有其具体的主要功能。
而小区绿地是业主的室外客厅。
(1)总体艺术布局上要协调规则式园林植物配置多对植、行植,而在自然式园林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配置,充分发挥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
(2)考虑四季景色变化园林植物的景色随季节而有变化,尽可能达到四季都有绿的景观效果。
在重点地区,四季游人集中的地方,可采用时花及亮丽乔灌木,以此吸引人们的眼球。
即使一季节景观为主的地段也应点缀其它季节的植物,否则一季过后,就显得极为单调。
(3)全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效果住宅区是人们的归属地,那么在营造景观效果的时候必须结合“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住户回家的心情。
经过一天的工作回到绿意盎然,鸟语花香的家园,那是多么的惬意!(4)配置植物要从总体着眼在平面上要注意配置的疏密和轮廓线,在竖向上要注意树冠线,树林中要组织透视线。
要重视植物的景观层次,远近观赏效果。
配置植物要处理好与建筑、山、水、道路的关系。
植物的个体选择,也要先看总体,如体型、高矮大小、轮廓,其次才是叶、枝、花、果。
3.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满足植物生态要求种植植物要兼顾植物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例如行道树满足主要功能蔽荫的同时,要求选择树干高,容易成活、生长快、适应城市环境、耐修剪、耐烟尘的树种,例如北方常用国槐、法桐等做行道树。
城市滨水植物景观营造探究

城市滨水植物景观营造探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城市的自然环境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问题,比如水质污染、生态破坏等。
针对这些问题,城市滨水植物景观的营造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环保手段。
滨水植物景观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回归自然,实现生态平衡。
本文将探讨城市滨水植物景观的营造,以及其对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对城市居民的影响。
一、城市滨水植物景观的意义1. 生态意义城市滨水植物景观的营造可以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城市水体的生态环境。
滨水植物在水体周边生长,可以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减少水体的营养盐和有害物质的输入,净化水质,改善水体环境。
滨水植物还可以提供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实现生态平衡。
2. 美观意义城市滨水植物景观的营造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的形象。
滨水植物景观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形成独特的水岸景观,为城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样的景观不仅可以吸引游客,也可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让人们能够在自然环境中放松身心,享受自然的美景。
3. 效益意义城市滨水植物景观的营造可以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
通过合理规划和布置滨水植物景观,可以充分利用水域和土地资源,提高城市的绿色覆盖率,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的气候环境。
滨水植物景观还可以作为城市的防洪绿地,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减少水患对城市的影响,保障城市的安全。
1. 滨水植物的选择在城市滨水植物景观的营造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水体环境和城市需求,选择适合的滨水植物进行种植。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一些耐水、耐污染、耐盐碱的植物,比如芦苇、香蒲、菖蒲、水葱等。
这些植物生长茁壮,不仅能够美化水域,还能够起到净化水质、净化空气、保护岸坡等多种作用。
2. 植物景观的规划在城市滨水植物景观的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水域的特点和城市的需求,合理布局滨水植物景观,构建多样化的景观形式。
可以结合水域的曲折、交错、分汊等特点,设置不同的景观节点和连续的景观带,打造出富有变化和层次的水岸景观。
城市景观植物种植设计的手法

浅谈城市景观植物种植设计的手法【摘要】本文从色彩设计、季节变化、种植高度、土壤类型及增强植物对病虫害的免疫力等多个方面,探讨了绿城景观植物种植设计的手法,旨在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保护环境,实现绿色中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景观植物;色彩设计;季节变化;种植高度在过去的30年中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了近3倍,今天约50%的人口居住在城镇中,城市人居环境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而以景观植物种植为主体的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环境的有效措施,绿城景观植物种植设计以体现人性化、生态化为基础,遵循植物自然生长规律,深受广大业主的欢迎。
下面对绿城景观植物种植设计的手法进行探讨。
1.色彩设计在庭园种植时色彩的运用虽然受到限制,但色彩通常比庭园中其它组成部分给人的视觉感观效果更显著。
在园林配植中,主色调的选择依赖于一年中时间的变换。
比方说,整年要保持蓝色的花境是不容易的,因为冬季缺少蓝花植物,这时搭配其它色彩,如黄色,就很有效了。
而且,双色花境在某些季节能表现出更大的活力和生机。
用1年生植物来作色彩的配置是很适合的,如果出现某些差错,能在下个季节再试验。
对于一个混合式花境的永久性配置,最明智的办法是用几种常绿植物做主调(即骨干树种),以保持连续性。
叶子和花同样重要。
叶子虽然没有花那么鲜艳的色彩,但呈现的时间长。
叶色变化多端、五彩缤纷,在特殊色彩设计中起衬托鲜花的作用。
当然,设计花坛还要考虑其它因素。
例如,利用不同的外形和结构组合以形成强烈的对比。
在黑色与白色的组合中,您会发现有种类繁多的搭配方式。
花期也同样是重要问题,因为一个设计要收到好的效果,就必须有令人满意的植物配置,这些植物能在同一时期开花。
如果一些植物在图纸的设计上能配置出鲜艳美丽的色彩,而这些植物的花期不同,那么这种设计毫无意义。
最后,植物配置不必支持花境终年同一种色彩。
可以按季节选择一种主色调,随季节变化用其它对比色或互补色加以点缀,以渲染和烘托气氛。
绿城产品营造的158个细节(规划设计、园林景观、室内设计、工程)

绿城产品营造的158个细节(规划设计、园林景观篇)2014-03-22查看更多—〉明源地产研究院明源地产研究院微信号:mydcyjy一、建筑的灵魂——规划、建筑设计绿城的使命是创造城市的美丽。
绿城的建筑规划,从拿地开始,就以和谐宜居为核心原则做前瞻性规划,设定了未来几十年的生活场景,通过建筑规划促进人们形成交流和相互包容的生活方式。
规划是建筑的大脑,是灵魂,是高度,一切开发行为都受制于前期规划水平。
为此,绿城一直致力于合理规划、因地制宜,集成现代设计与建筑技术,努力营造优雅温情的社区氛围,把单体园区融入到区域整体构造和整个城市运营中综合考量。
绿城从规划之初,就向城市传达了人文理想、美学感受以及丰盛的情感。
1.探究人性理想,契合文明愿景人性的发展是建筑发展的牵引力,人性的变迁也是城市文明的变迁。
对理想生活模式和居所的探究是人性永无终止的愿景,这些就是建筑精神。
因此绿城对理想人居、理想生活的探求脚步从未停止。
绿城人始终坚信,理想主义是企业发展的永动力,因为社会的进步乃至行业的发展,都源于人们内心深处对理想生活的无限追求。
与其说规划建筑,不如说在规划人性生活理想。
2.认知人性差异,尊重人性需求人,生而有别,对住宅的要求同中存异。
绿城注重研究城市主体“人”的地缘个性与喜好,深入认知人性本源需求,为居者提供最适宜的住宅。
北京的大气包容、上海的洋派精致、湖南的辣爽彰显、江浙的中庸持重、新疆的异域风情、山东的豪爽外向、南京的安逸、广州的务实……这些不同地域的人性需求在绿城产品上都得到有效对接,大到社区规划、居室布局,小到地砖花草、门窗把手,既传承绿城血统,又烙上区域印痕。
3.认知城市内涵,契合城市气质绿城认为,每个城市都是有生命和个性的,房产开发者必须要研究城市的人文与自然,必须要尊重城市的文化气质,深入解读城市的地缘个性,这样才能确保城市历史不被截断,才能有助于建设一个更“美丽”的城市。
绿城的房产品要长久地被城市和环境接受,融入到城市的人文和自然历史中。
园林景观——城市绿化的植物造景艺术(3篇)

城市绿化的植物造景艺术(3篇)目录城市绿化的植物造景艺术(3篇) (1)1风景游憩林植物配置与城市绿地植物造景对比 (2)1.风景游憩林植物配置与城市绿地植物造景的共同点 (3)2.风景游憩林植物配置与城市绿地植物造景的特点 (4)3.进行风景游憩林植物配置和城市绿地植物造景时的侧重点不同 (6)4.结语 (7)2论植物造景在我国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应用 (8)1 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建设中的作用 (8)2 园林植物景观是意境创造的表象 (11)3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13)4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应注意的问题 (14)5 结语 (15)3浅谈现代城市绿化的植物造景艺术 (16)1 植物造景及其重要性 (16)2 城市绿化植物造景艺术 (16)3 城市绿化植物造景中的注意事项 (18)4 结语 (19)1风景游憩林植物配置与城市绿地植物造景对比摘要:风景游憩林和城市绿地都是以植物为主要景观元素,满足人们游憩休闲的需要。
两者都需要遵循美学和植物的生态学原则进行设计。
但是由于它们地理环境等的差异,风景游憩林植物配置时是以群体美为主,园林建筑作为景观的点缀,而城市绿地面积小,穿插在城市之中,所以植物个体美展现较多,而且还需要用植物柔化过多的城市建筑。
通过对比进而使2种设计方法相互借鉴。
关键词:风景游憩林;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在《雅典宪章》里,“居住、工作、游憩、交通”是城市四大功能。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对游憩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游憩与休闲我们通常一起提及,而“休”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人倚木而休”。
木即为植物,由此可见,人们需求的游憩休闲场所就是拥有美好植物的绿地。
在城市中分布着各种城市绿地,为净化城市空气,改善城市气候,增强城市抗灾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也满足了人们在城市里休闲游憩的需求,但是城市中的拥挤、噪声、污染、心理压力等还是促使人们走进郊野、走进丛林、获得一份大自然的恩赐。
以绿城桃李春风为例分析中式庭园植物的造景手法

海南岛地区的庭院植物造景一直享有盛誉 而绿城桃李春 风实景项目自然山水园林作为海口市知名的园林景观艺术之 一 也是和我国悠久的文学艺术相通的 并且有着漫长的发展历 史 海口绿城桃李春风实景项目作为实用性和审美性兼具的艺 术作品 在营造要素上也包含着山水创作以及建筑经营 动物生 趣 装饰陈设等方面
从历史角度来说 海口绿城桃李春风实景项目中庭院植物的 设计受到唐宋时期写意山水的特征影响 在房地产园林景观样 板工程的建造中也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明清时期我国园林
. All Rights Reserved. 达到了园林山水构造的成熟期 在造园手法以及技巧上也都有 十分重要的突破 且不论是内地园林还是海南岛地区的园林 都 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 茁 海口绿城桃李春风实景项目的特点 海口绿城桃李春风实景项目的特点在于将中式元素和现代 材质进行结合 将传统的造园气韵进行保留 并且通过对于庭院 植物造园手法进行更为灵活的运用 让传统艺术在当代社会中 更为恰当的体现 从实景项目特点入手进行分析 可以发现绿城桃李春风实景 项目并不是盲目的照搬我国传统园林中的场地 而是在理解传 统造园文化基础上 通过古典设计手法与现代的场所进行实际 需求结合 通过运用叠加手法更为有机的对现代园林景观进行 创造 因此海口绿城桃李春风实景项目更像是基于传统庭院植 物造景的一种提升 也是对于庭院植物精髓与时俱进的表达 同 时其设计风格也不是简单的套用传统元素 而是将新古典元素 与有当前庭院植物造景风格的元素进行叠加 整体通过对传统 文化的认知进行吸收 将社会现代元素以及传统元素进行有机 结合 并进一步通过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以及欣赏水平进行富 有传统韵味事物的打造 并且让传统艺术在当代社会有更恰当 的表现 3 绿城桃李春风实景在中式庭院植物建设中的 运用 对于不同地区中式庭院植物的造景手法来说 应当充分考 虑所设计地区的地域特征 并且以当地特色园区作为创作的母 本和灵感采集点吸收传统庭院植物的精髓 于将古典的园林设 计手法和现代园林设计进行有机结合 因地制宜创造出具有地
浅谈城市公园绿地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

浅谈城市公园绿地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留给人们休闲、放松的景观场地越来越少,城市中留存的景观风貌也逐渐减少。
但是,城市中的生态景观承担着许多人们生活中必要的功能,例如:生态、文化、休闲等,因此,我们必须正视滨水区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营造问题。
本文就滨水区植物景观的设计做出具体阐述。
标签: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引言:目前来说,各个国家都有着十分强烈的保护生态意识以及改造环境意识。
日本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实施的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理念的“多自然型”河道改造计划,德国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了“近自然型”的河道改造计划,同样进行类似改造的还有英国、瑞士、美国等国家,由此可以看出滨水地区的开发、改造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重点关注项目。
对中国来说,也是同样。
我国滨水区域生态水系景观的营造与设计是目前来说比较新的研究方向,更需要相关研究人员的持续关注与探索。
一、城市公园绿地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所存在的问题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城市滨水区也不例外。
城市公园绿地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生物多样性、水质、景观防护效果等方面。
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准越来越高,自然也需要优美的生活环境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所存在的问题就阻碍了人们。
第1,随着城市的扩张,自然生物的栖息地减少,生物的多樣性随之降低。
生态系统的循环是自然环境、植物、动物在长时间内形成的物质于能量的循环,自然形成的河道以及湖泊为水声的动植物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环境。
但是,人类的交通发展阻隔了河流,同样也阻隔了水生生物的迁徙和繁殖,并且滨水区由于靠近人类城市环境破环十分严重,大量生物失去栖息地,生物多样性降低。
第二,为防治病虫害,农民会大量使用化肥,再加上工厂排出的废水、废气,人类活动而产生的生活污水等的排放,造成了水质的污染。
目前我国对污水排放的监管并没有十分严格的监管,再加上某些企业为了私利而偷排废水、废气,未经处理的各种污染源直接排入河道,直接导致了河道水质的污染,使河道丧失了原本的生态功能价值与美学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入口空间:在基地的边界,特别是沿着步行道的边界或街道前面
的边界,通过矮墙、围栏、或者植物使前院形成围合感。将前院 与街道分离开,并建立起一个私密的感觉。常在此处创造一种更 为热情好客的氛围,常设置一些装饰树、开花植物,雕塑,以达 到强调入口的作用。
16
入口平面布置图
17
A组团入口空间
11
前院建筑基部种植:同街景统一考虑,品种不宜过多,灌木 搭配应该遵循“高低错落、色相变化”的原则, 体现整体大 效果。
效果一
12
前院敞开,以乔木、丛生灌木、开花地被、草地相结合,营造 一个景色雅致的前院效果。
效果二
13
建筑入口丛植棕榈科及开花植物,起到强化入口的效果.
效果一
14
灌木配置突出“简单、干净”的效果
35
A组团植物配置效果
应种植丛生状植物柔化建筑立面效果,形成视觉焦点所在。
36
入口花坛植物配置效果
37
车库入口:种植观叶植物、如南天竹、美人蕉、草境植物,
效果一
38
效果二
39
效果三
40
效果四
41
后院:是一个多种活动的场所,设计关键是如何将实用功能与 艺术性结合起来,营造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空间区域。
效果一
3
效果二
4
效果三
5
A组团街景
6
整个前院(街景)缺乏统一设计,孤植的华棕与合欢一起种植作为 街景显的不搭调。
C组团街景
7
住宅前院常通过高大乔木将入口及建筑的立面柔化并遮掩起来。
效果一
8
特色乔木的种植不仅突出了 立面的效果,同时成为入口 人行道的视觉焦点。
效果二
9
效果三
10
前院太“露”,应多考虑开展型乔木与灌木的组合。
1
庭院空间划分
前庭:到达住宅及其入口 的一个公共区域; 后院:容纳多种活动的场 所,如泳池、室外烧烤 等; 侧院:通常比较狭窄,作 为人步行通过的通道空 间及用来存储会引起视 觉反感的器材。
前庭
侧院
侧院
后院
2
前庭:作为一个公共区域,为从街道欣赏建筑这幅“画”提
供了一个“前景”,同时又是街景中的一部分。
81
乔灌草相结合,搭配出植物的饱满度
82
成块灌木与丛生植物相组合成高低变化的层次
83
成块灌木与丛生植物相组合成高低变化的层次
84
庭院小花坛内种植棕榈科植物,突出特定的空间效果。
85
丛生观果火棘与观叶植物相结合
86
下层植物种植重点区域:窗前、活动区域周边及视线焦点 位置常营造出花境的效果。
49
效果四
50
效果五
51
效果六
52
效果七
53
效果八
54
效果九
55
A组团庭院施工后效果
整个空间非常“旷”,营造的空间围合感不强,主要缺少植物顶面 的设计,且灌木层次的植物缺少亮点。
56
庭院空间围合感较强,通过亚乔木、丛生灌木及宿根花卉相 结合,形成一个具有私密性的空间。
57
亚乔木及丛生植物的选择
66
3、庭院围墙边,要求保证私密性,一般选择常绿与落叶乔木 相搭配。如香樟、乐昌含笑、木莲、鹅掌楸、无患子、合欢等。
67
后院私家围墙边乔木种植(常绿与落叶、乔木与亚乔木相结合, 乔木主要选择要求控制分枝点且枝条开展。)
68
后院私家围墙边乔木与丛生灌木相结合
69
乔木与亚乔木相结合,不仅保证了庭院的私密性,同时 层次上变化丰富。
70
A组团后院植物
提升方向:1、苗木的选择 2、种植方式(不宜种植在一条直线上)
71
分枝点过高
树形太差
72
4、视线焦点位置,不仅可以种植大乔木,空间小的区域可种 植开花及色叶植物,如紫薇、石榴、红枫、鸡爪槭等。
73
视线焦点位置种植乔木
74
窗前开花及色叶灌木的运用效果一
75
窗前开花及色叶灌木的运用效果二
22
矮墙结合台阶及种满开花植物的花钵是常见的入口设计。
效果三
23
A组团小矮墙
2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建筑入口处植物与矮墙相结合
植物主要选择灌木与宿根花卉相结合
25
观叶植物与宿根花卉及藤蔓植物相结合
低矮、枝密叶细的常绿灌木与宿根花卉相结合
26
爬蔓植物与地被植物相结合
以丛生开花灌木为主
27
A组团小矮墙处植物配置
58
庭院内植物配置效果,乔木、灌木、宿根花卉相结合。
59
宿根花卉品种不宜过多,主要突出大效果
60
植物品种过多,比较细碎,不能突出大效果。
61
提升方向:
缺乏私密性,空间围和感不强,整个空间太“旷”。需增加考虑垂 直面与顶面的设计。在硬质空间边缘种植树冠舒展型大乔木,如 合欢、榉树、 无患子。
C组团样板房
42
大庭院
43
小庭院
44
室外空间同室内空间一样,有三个基本的围合面所限定:基面、 垂直面以及顶面。如何应用这三个面来建立室外空间的围合感 是设计与施工中特别要考虑的。
45
基面:硬质及软 质铺地 垂直面:建筑立 面、围墙、植物、 地形 顶面:藤架、凉 亭、树冠
46
效果一
47
效果二
48
效果三
76
窗前开花及色叶灌木的运用效果三
77
常绿灌木窗前种植不利于采光与通风
78
姿态好的树应该种植在足够伸展的空间中,此处的红枫 以后只能向上或向前生长,同时还影响通风及采光.
79
中下层植物的配植:应该遵循“高低错落、色相变化”的原 则,展现植物自然组合的群体美。
80
A组团后院 植物品种过多,没有突出主景且层次变化不够。
视线焦点处,植物配置饱和度不高,变化欠丰富。
18
C组团样板房入口:入口的基本元素都有,植物细节上处理 不够好,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CN1
CN2
CN3
19
CS1
CS3
CS2
20
小矮墙结合开花灌木及植物门拱式的种植组成一个出色的 入口造景。
效果一
21
以草境植物为主,形成不同的庭院风格。
效果二
62
硬质铺装面积过大,空间围合感不强。
63
大乔木种植位置:
1、靠近建筑南面,保证冬季能有更多的日照,夏季能有更多的 阴凉。
常选择落叶乔木, 如无患子、银杏、 合欢、榉树等。
64
2、室外活动区域,不仅考虑了空间围合面中的顶面,同时也可 遮挡视线,产生空间的深远感。
65
在庭院的不同空间中设置不同种类的顶面和垂直面,从而加 强空间的特性.
植物配置饱满度高,突出主次之分
28
以丛生灌木与宿根花卉相结合,营造入口小空间效果。
29
A组团小角落植物种植效果
30
31
效果一
建筑基部植物配置:选用丛生植物或自然形球类植物与宿根 花卉相结合,共同形成植物的群体美.
32
效果二
33
A组团建筑基部植物配置效果
34
A组团植物配置效果
灌木品种非常丰富,但层次比较单一,应增加比灌木层更高 一点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