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合集下载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是指为了保证公路的正常运转和使用,使雨水能迅速排除,保持公路路面的干燥和平整,减少水毁对路基和路面的破坏,建立合理的排水系统,对公路进行适当的排水设计。

下面将介绍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排水设计的目的和原则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目的是保证公路的通行条件和安全,并减少水毁对公路的损害。

排水设计的原则包括合理、经济、简便、可靠、安全等。

1. 合理性:排水设计应根据道路交通量、地理环境和降雨情况等因素进行合理分析和论证,确定合适的排水系统和措施。

2. 经济性:排水设计应充分考虑工程投资和维护成本,选择合适的排水设施和材料。

3. 简便性:排水设计应尽量简化工程量,减少工程繁琐和施工难度。

4. 可靠性:排水设计应保证排水设施的可靠性,确保能够顺利排水。

5. 安全性:排水设计应保证公路路面的安全,避免因排水不畅造成的交通事故和灾害。

二、排水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轮廓线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和加固设计等。

1. 轮廓线设计:排水设计应根据公路的地势起伏和排水需要,确定合适的水平线和纵向坡度,使雨水能够顺利排除。

4. 加固设计:排水设计应根据公路的交通量和重载情况,确定适当的路基和路面加固措施,避免因排水不良引起的路面变形和沉陷。

1. 排水设施的布置要合理,覆盖全面,保证排水的畅通。

2. 排水设施的设计要合适,能承受预期的雨水流量和水压。

3. 排水设施的材料要具有耐久性和防腐蚀性能,保证设施的寿命。

4. 排水设施的施工要规范,确保工程质量,减少施工缺陷和故障。

5. 排水设施的维护要及时,保持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清洁。

三、利用现代排水技术进行排水设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现代排水技术在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常用的现代排水技术包括雨水花园、生态反渗透工程、雨水集中利用等。

1. 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一种通过布置植物、雨水收集系统和土壤过滤层等,将雨水与植物有机结合起来,能够起到净化雨水的作用。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一、引言公路路基的排水设计在公路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排水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路的正常使用和寿命。

公路路基和路面排水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将雨水流出路面,保持路面的平整和干燥,预防积水和泥淖现象的发生。

本文将从公路路基路面的排水原理、排水设计要求和常见的排水设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二、公路路基路面排水原理1. 雨水径流公路路基和路面排水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将雨水迅速排除路面,以免对路面造成破坏。

在设计排水系统时,首先需要对雨水径流进行计算,确定设计排水量。

雨水径流主要受到降雨强度和降雨时长的影响。

通过统计降雨历时和频率资料,可以得到不同年限的设计降雨强度。

然后根据设计降雨强度和设计的径流系数,计算出设计排水量。

2. 路基排水路基排水是指雨水渗入路基后的排水问题。

路基排水的主要工作是确保路基处于干燥状态,防止路基软弱和沉降。

为了实现路基排水,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路基的纵向和横向坡度应合理设计,以便雨水能够自然排出路基。

(2) 路基横截面的开挖和填方应满足排水的需要,避免积水现象的发生。

(3) 路基表层应设置适当的排水设施,如排水沟和过水管等。

三、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要求1. 设计排水量设计排水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雨水从路面排出的体积。

设计排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排水设施的尺寸和数量。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地形条件,设计降雨强度和径流系数会有所不同。

在设计排水量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确保排水设施能够满足排水要求。

2. 排水坡度排水坡度是指排水设施的纵向和横向坡度。

排水设施的坡度应合理设计,以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出路面。

纵向坡度通常沿着道路走向进行设计,以便雨水沿着路面流动。

横向坡度通常沿着路面横截面进行设计,以防止积水现象的发生。

3. 排水设施排水设施是指用于排水的设施,主要包括排水沟、过水管、雨水篦子和排水井等。

排水设施的设置应满足排水要求,并与路面结构相匹配。

排水沟通常设置在路基和路面之间,用于收集和排出雨水。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一般原则。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一般原则。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一般原则。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是公路、高速公路、机场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可以有效减轻自然灾害对道路的影响,保证道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下面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一般原则:
1. 排水系统设计应综合考虑地形、气候、地质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排水系统。

2. 路基排水系统设计应考虑雨水、洪水、融雪剂等不同水源的汇集方式,有针对性地设置排水设施。

3.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应保证排水畅通,避免排水不畅导致路面积水,影响行车安全。

4.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应考虑不同道路等级、不同用途等因素,根据不同的排水需求,合理选择排水设施的类型和尺寸。

5.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应注重环保,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6. 在设计过程中,应进行充分的试验和评估,确保排水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除了以上原则,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注意综合考虑道路建设和维护成本等因素,做到经济实用。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是公路、高速公路、机场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需要综合考虑地形、气候、地质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排水系统,以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二、渗沟
渗沟及渗井用于降低地下水位或拦截地下水。当地下水 埋藏较浅或无固定含水层时,宜采用渗沟,如图5-20,图521,图5-22所示。
根据使用部位、结构形式,将渗沟分为填石渗沟、管式 渗沟、洞式渗沟、边坡渗沟、支撑渗沟、无砂混凝土渗沟。 填石渗沟,也称为盲沟,一般适用于地下水流量不大、 渗沟不长的地段,填石渗沟较易淤塞。
渗沟的排水孔(管),应设在冻结深度以下不小于0.25 米处。截水渗沟的基底宜埋入隔水层内不小于 0.5米。边坡 渗沟、支承渗沟的基底,宜设置在含水层以下较坚实的土层 上。寒冷地区的渗沟出口,应采取防冻措施。渗沟、渗井的 断面尺寸,应根据构造类型、埋设位置、渗水量、施工和维 修条件等确定。渗沟侧壁及顶部应设置反滤层,底部应设置 封闭层。
边沟的横断面形式:有梯形、矩形、U形(或带盖板 矩形、U形)、三角形、碟形横断面,以及暗埋式边沟。
高速、一级公路边沟的底宽和深度不应小于0.6米,其 他等级公路不应小于0.4米。
2.截水沟(天沟)
设置在挖方路基边坡坡顶以外,或山坡路堤上方的适当 处,用于截引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径流,防止冲刷和侵 蚀挖方边坡和路堤坡脚,并减轻边沟的泄水负担,保证挖方 边坡和填方坡脚不受流水冲刷。
二、路基排水的目的
路基排水的任务:
是将路基范围内的土基湿度降低到一定的限度以内,保 持路基常年处于干燥状态,确保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 性。 设计: 地面水:排除和拦截于路基用地范围以外,防止漫流、 滞积或下渗。 地下水:予以隔断、疏干和降低,并引导至路基范围以 外的适当地点。
施工:
校核全线路基排水系统的设计是否完备和妥善,必要时 应予以补充或修改,应重视排水工程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急流槽槽底每隔2.5~5.0米应设置一个凸榫,嵌入坡体 内0.3~0.5米,以避免槽体顺坡下滑。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一、路基设计1.初步设计:初步设计主要包括对道路纵、横断面、几何图形的确定,路基宽度和边坡的确定等。

2.轴线设计:轴线设计是将道路纵、横断面的几何要求与过程地物条件相结合,确定道路轴线位置的一种设计。

需要充分考虑到地理、经济、环境等因素,确保设计满足实际需求。

3.路基宽度设计:路基宽度设计是根据使用要求、地形条件和交通量等因素,确定路基横断面宽度的一种设计。

一般来说,高速公路和重要干线道路的路基宽度较大,而次干线和支线道路的路基宽度较小。

二、路面设计1.路面材料选择:根据交通量、设计速度、地理环境等条件,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包括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

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能够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平整度。

2.路面结构设计:路面结构设计是指确定路面层等级和层厚度的一种设计。

根据交通量、承载能力以及设计速度等要求,合理确定路面结构的组成及层厚度,确保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路面平整度设计:路面平整度会直接影响到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根据设计速度和交通量等要求,确定合适的平整度标准,保证路面的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三、排水设计1.雷达模拟评估:通过雷达模拟评估,确定道路纵、横断面的泄水要求,包括水流速度、水深等因素。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排水系统的类型和尺寸。

2.排水系统设计:根据排水要求和地形条件,设计合适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排水管道等设施。

3.施工方法选择: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施工方法,如开挖沟槽、铺设管道等。

综上所述,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的质量和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通过充分考虑地理、经济、环境等因素,并合理选择材料和设计层厚度,确保道路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通过雷达模拟评估和合适的排水系统设计,保证道路排水良好,避免积水和水流横穿的情况的发生。

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才能保证道路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行车。

同时,对于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的改进和优化,也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总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满足不断发展的交通需求和提高道路的安全、舒适性。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是指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手段,使路基路面能够及时、有效地排除降水,保证道路的正常使用和交通安全。

在公路建设中,路基路面排水设计非常重要,因为排水不畅会导致路基路面的损坏和变形,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需根据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估。

根据当地的降水量和降水频率,确定所需排水能力,以确保排水系统能够满足道路的使用要求。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还需考虑路面的纵、横坡等因素,以便将降水自然地导向雨水坑、排水沟等排水设施。

在纵向排水设计中,应根据路面坡度和道路几何形状,确定合理的纵向排水坡度,使雨水能够顺利排到疏水沟或排水渠中。

在横向排水设计中,应根据路面横坡和路堤高度,设计合适的横向排水系统,将降水迅速排除。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还需考虑地下水位的影响。

在地下水位偏高的地区,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设排水井、雨水篦子等,以避免水分对路基路面的影响。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时还需考虑道路使用的频率和车辆种类。

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型和交通状况,设计不同的排水设施和排水能力,以满足道路使用的要求。

在高速公路上,由于车辆行驶速度较快,需设计较大的排水能力,以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除,避免积水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还需考虑路面材料的选择和施工质量的保证。

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如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等,以增强路面的排水性能。

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工艺,避免施工不规范导致的排水问题。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是公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气象条件、纵横坡、地下水位、道路使用频率和车辆种类等因素。

只有合理设计和施工,才能保证公路的正常使用和交通安全。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 引言 • 路基排水设计 • 路面排水设计 • 排水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 案例分析
目录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将路 面上积聚的雨水、雪水等迅速排除, 防止水对路面造成损害,保证路面的 正常使用和车辆的安全行驶。
在多雨、多雪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尤为重要。
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排水设计
对于软土地区,应加强排水设计,采取如砂垫层、排水板等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提高土体强度。
对于山区公路,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等因素,合理布置排水设施,避免山洪、泥 石流等自然灾害对路基造成损害。
对于盐渍土地区,应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避免盐渍土的侵蚀作用。
03
路面排水设计
路面表面排水设计
设计原则
路面表面排水设计应遵循迅速排 除路面积水、降低水对路面的侵 蚀和减少水对路面的破坏的原则。
横向排水设施
包括路肩排水沟、泄水口等,用于 将路面积水引至纵向排水沟渠或边 沟。
纵向排水设施
包括纵向排水沟渠、中央分隔带排 水等,用于汇集和排除路面的纵向 水流。
路面内部排水设计
01
排水设计的重要性
良好的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可以延 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费
用,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益。
如果排水不畅,路面积水会导致 路面损坏、车辆打滑,甚至引发
交通事故。
路基长期浸泡在水中可能会造成 路基变形、下沉等损害,严重影
响道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2
路基排水设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地面排水设计
设计边沟、截水沟、 排水沟等设施,将路 面的积水引至路基外。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一、设计原则与目的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是为了使雨水迅速排除路面,减少水文冲刷对路基路面的破坏,提高路面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合理的排水设计可以减少路面下的地下水位和软基的液化,保证路基路面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排水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保证排水系统的畅通: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除路面,避免积水,减少水文冲刷。

2. 综合考虑合理利用地形:充分利用地形高低起伏,合理设置排水系统,减少投资成本。

3. 考虑保护环境:避免排水系统对周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等。

4. 综合考虑经济性:在保证排水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投资成本,提高排水系统的经济性。

二、设计要点1. 路面横坡设计路面横坡是指路面在横向上的坡度,通过合理设置路面横坡可以使路面上的雨水迅速排离路面。

根据实际情况,一般采用2%~4%的横坡设计。

路面纵坡是指路面在纵向上的坡度,根据道路的长度和高差,合理设置路面的纵坡可以保证雨水迅速排除,减少积水和水文冲刷的发生。

3. 排水沟设计排水沟是用于收集和排除路面雨水的设施,根据路面的情况和地形特点,排水沟可以分为横向排水沟和纵向排水沟。

在设计排水沟时,应考虑沟槽的宽度、深度、坡度、出口设置等因素,以保证排水沟的畅通和排水效果。

5. 排水设施设置在排水系统中,还需要设置一些排水设施,如护坡排水管、井口、溢流口等。

这些排水设施的设置需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合理设置,保证排水系统的整体畅通和排水效果。

6. 轴流式排水系统设计在某些路段,可以采用轴流式排水系统来排除路面雨水。

轴流式排水系统利用轴流原理,通过对路面进行微观波纹处理,使雨水能迅速流向路基两侧的排水沟,有效排除路面雨水。

7. 涵洞和涵洞排水设计在设计中需要考虑涵洞和涵洞排水系统。

涵洞是用于排除路面下的积水或地下水的设施,设计时需要考虑洞身和洞面的尺寸、坡度、出口设置等因素;还需要设计合理的涵洞排水系统,确保涵洞周围的排水畅通,防止积水对路基路面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截水沟:设置在挖方路基边坡坡顶之外或山坡路 堤上方的适当处,用以拦截流向路基的地பைடு நூலகம்水,防止 其冲刷和浸蚀挖方边坡和路堤坡脚,并减轻边沟的 泄水负担。
1)形式:一般为梯形,矩形形式 2)尺寸:按实际流量计算 3)长度:200-500m为宜 4)出水口 A.沿等高线布置 B.保证水流畅通,就近引入自然沟内排除 C.一般不能引入边沟。
6)多级跌水:适用于较长陡坡地段的沟渠,为减缓 水流速度,并予以消能。
急流槽:是具有很陡坡度的水槽,水流以陡坡形式通 过的排水设施,但水流不离开槽底。它的作用主要 是在很短的距离内,水面落差很大的情况下进行排 水。多用于涵洞的进出水口和高路堑边沟流入排水 沟的进出水口,或在特殊情况下,截水沟流向边沟 的场合。沟底纵坡可达45度。
纵坡一般与路线相同。但不小于0.5%。
边沟横断面示意图
4)出水口 (1)边沟水流流向路堤坡脚处,试具体情况确定 (2)当边沟水流流向桥涵进水口时,为避免流水冲 刷、试具体情况确定
(3)当边沟水流流至回头弯处,应顺着边沟方向沿 山坡开挖排水沟,将水流引出路基范围以外的自 然沟或用急流槽引下山坡,以免增加对回头弯边 沟的冲刷。
❖ 道路排水可分为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
❖ 地表排水又可分为路面(含路肩)表面排水、中 央分隔带排水和坡面排水。
❖ 排水设计应根据道路等级、沿线自然条件以及桥 涵设置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注意充分利用地形 和天然水系,合理布置各项设施,形成良好的排 水系统,确保排水畅通和养护方便。
❖ 排水设计包括排水系统的规划和排水结构物的设 计
1)形式:一般矩形,浆砌片石或混凝土预制块砌筑 2)尺寸:根据地形、地质条件等,一般需水力计算 3)构造:按水力计算特点,可分为进水口、跌水槽、 出水口。跌水槽由跌水墙、平台和消能设备组成。
4)出口连接:桥涵、自然沟、排水沟
5)单级跌水:适用于排水沟渠连接处,由于水位落 差较大,需要消能或改变水流方向(如路基边沟 水流通过涵洞排泄时)。
§4-1 路基路面排水要求及设计一般原则
一、排水的重要性
1.地面水渗入路基→路基强度降低 2.地面水对边坡冲刷→路基整体稳定性受到威胁 3.地下水浸入路基→强度降低(冻胀,翻浆、滑坍滑 动) 4.降水渗入路面→降低材料的强度;高压水冲刷使
承载力下降。 二、排水的目的与任务
1.把路基工作区内的土基含水量降低到一定范围之内 2.将降落在路基路面上的水和渗入路面内的水迅速的 排除路基范围之外
6)出水口:排水沟水流注入其它沟渠或水道时,应保证 原水道不产生冲刷或淤积。通常以不大于45°的锐角 或园曲线朝下游与其它水道相接。
4.跌水与急流槽: 设置于需要排水的高差较大而距 离较短或坡度陡峻的地段
跌水:是阶梯形的建筑物,水流以瀑布形式通过的 排水设施。有单级和多级形式,作用主要是降低流 速和削减水的能量或改变水流方向。
三、基本要求
1.设计中把影响路基路面的水流,加以拦截,排 除,截断,疏干,降低,引导。 2.施工中,校核全线排水系统的设计是否完善。 必要时补充,修改。增加临时排水措施。
四、一般原则
1.认真调查研究 2.结合农田水利,城市建设,整体规划 3.全线综合考虑 4.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尽可能就地取材
§4-2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
1)形式:矩形,浆砌片石或混凝土预制块砌筑
2)尺寸:需水力计算来确定尺寸,水流量不大时, 可用标准尺寸
3)构造:进水口、主槽、出水口
4)出水连接:桥涵、自然沟、排水沟
急流槽
I
边沟
I 边沟
立面图
側面图
I-I
急流槽设计图
5.倒虹吸与渡水槽:设置于水流需要横跨路基,同 时受到设计标高的限制,从路基底部或上部架空 跨越。前者称为倒虹吸,后者称为渡水槽。
路基排水工程:地面排水,地下排水
一、地面排水设备
1.边沟:设在挖方的路肩外侧或低路堤的坡脚外侧, 多与线路平行。主要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 向路基的少量的地面水,不宜与其它沟渠合并使用。
1)形式:梯形、矩形、三角形、流线型 2)尺寸:一般底、高为0.4~0.6m,特殊时局部加大 尺寸。 3)长度:不宜过长,尽量就近排除路基范围。
1)构造:倒虹吸:进水口、沉淀池、出水口、管 身
渡水槽:进出水口、槽深、下部支撑
2)尺寸:需水力计算
6.蒸发池:气候干旱、排水困难地段,可利用沿线 的集中取土坑或专门设置蒸发池排除地表水。
二、地下排水设备
倒虹吸:水流横跨路基且受到设计标高限制时, 可通过多次改变水流方向从路基下方跨越的排水 设施。倒虹吸是利用上下游沟渠水位差作用,管 道为有压管道,水流条件较差,结构要求高,应 谨慎使用。
渡水槽:水流横跨路基且受到路基标高限制时,水 流从路基上方跨越的排水设施。渡水槽应满足道 路对净空与美化的要求,结构与桥梁相似,但主 要作用是沟通水流,在效能上应满足结构强度和 排水要求防止冲刷和渗漏。
1)形式:一般梯形
2)尺寸:经水力水文计算确定。B、h大于等于 0.5m
3)布置:离路基尽可能远,距路基坡脚一般不宜 小于3~4m,高速公路高路堤,坡脚排水沟不小于 2m,纵坡应保证水流畅通,不产生冲刷或淤积,一 般不小于0.3%,不大于3%
4)长度:小于500m
5)平面线形:平面上应力求直捷,转弯时应圆顺连接; 半径不宜小于10~20m。
5)截水沟离开路基的距离的确定 6)截水沟的沟槽加固
一般要求不能使水下渗,影响边坡稳定。 对于地质不良地段应避免积水成害; 对于纵坡大的截水沟为防止冲刷; 平台上设的边沟,防止水流渗漏影响稳定。
3.排水沟:主要用来引水,将路基范围内各种水源的 水流(边沟、截水沟、取土坑或路基附近低洼处汇 集的水)引排到桥涵、天然河沟或远离路基指定地 点。
第四章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基本内容
§4-1 路基路面排水要求及设计一般原则 §4-2 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 §4-3 路面排水设计
❖ 路基路面的强度与稳定性同水的关系十分密切。
❖ 道路路基路面应该设置完善的排水设施,以排除 可能危害道路的地面水和地下水,保证路基路面 结构稳固,防止路面积水影响行车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