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六单元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六单元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全篇以诗为文,多用整句,间以散句,整散结合。整句 节奏鲜明,音调和谐,易于上口,语势强烈;散句长短不一, 自由活泼,交错于整句之中体现了文章的参差美。所以可以 说,本文韵律和谐,拥有像是诗歌一样的整齐节奏却又不失 灵活。
体会结构美
我们再看看标题中的每一个字是不 是都在文中等到了充分的照应?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秉烛夜游,良有以也。飞羽觞而醉月。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由此又能证明什么?这和本文的核心活动“宴饮”有何关系?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继续学习。
赏析诗句
会桃花之芳园,叙天伦之乐事。
在这开满桃花的芬芳园林中聚会,畅叙兄弟间的天伦乐事。
释疑:联系前文,刚刚的问题是否有了答案?
人生短暂,时光宝贵;风光美好,大自然魅力无穷。一者 催促我,一者召唤我;又逢兄弟齐聚一处,如此光景,不宴饮 游乐,岂不虚度光阴、愧对风光、辜负兄弟?
5.古今异义,大自然 6.古今异义,错杂的色彩 7.古今异义,弟弟
8.意动用法,以……为惭 9.形作名,优美的景色 10.形作名,清雅的话题
11.省略句,状语后置 12.使动用法,使……飞
13.动作名,诗歌 14.名作动,作诗
解题
季节,时间。万物复苏、暖风和煦、花香遍地的春天的 夜晚。引出疑问:为什么要在夜晚摆开宴席呢?
活动、事件。宴饮。
对象、人物。堂弟。
地点、场所。在桃花盛开的园中。
文体。宴集序(古人宴集时,常同赋 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兰亭 集序》《滕王阁序》也属于这一种。
赏析诗句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天地是万物的旅舍(空间——宇), 时光是绵延百代的匆匆过客(时间——宙)。
逆旅:逆者迎也(以意逆志); 旅者客也;逆旅就是客栈、旅店的意思。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六单元第3课《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优秀课件(27张)(共27张PPT)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六单元第3课《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优秀课件(27张)(共27张PPT)
——曹丕《与吴质书》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古诗十九首》
从弟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译】各位贤弟都是俊才秀士,个个堪
比谢惠连; 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译】我吟咏的诗歌,有愧于谢灵运 (康乐)。
• 惠连,指谢惠连(397-433),南朝宋文 学家,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堂弟。他才思敏 捷,十岁便能作文,工诗赋,深得谢灵运 爱赏。世称小谢。谢灵运(385-433), 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世称谢 康乐。是南朝山水诗派的创始者。 “池塘 生春草,园林变鸣禽”,谢灵运自认为是 梦见谢惠连所得。《谢氏家录》说:“康 乐每对惠连,辄得佳语。”
阳春美景 珍惜时间 天伦乐事 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态度 积极向上,乐观旷达的精神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 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 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 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 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 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 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本文主体事件是什么? 宴:摆酒设宴款待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译】况且温暖的春天用绮丽的景色 在召唤我们,大自然又把锦绣风光借 给我们。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名句赏析】 提示:体会“阳” “烟” “文章” “召”
“假”等词语的表现力。
“阳”字,展现了阳光明媚,温暖和煦,万物 复苏,生机勃发的春天景象。
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你不能屈服。越是看起来极简单的人,越是内心极丰盛的人。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树苗如果因为怕痛而拒绝修剪,那就永远不会成材。生活的激流已经涌现到万丈峭壁,只要再前进一步,就会变成壮丽的瀑布。生命很残酷,用悲伤让你了解 什么叫幸福,用噪音教会你如何欣赏寂静,用弯路提醒你前方还有坦途。山涧的泉水经过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 迹。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充满光明。骄傲,是断了引线的风筝,稍纵即逝;自卑,是剪了双翼的飞鸟,难上青天。这两者都是成才的大向你的美好 的希冀和追求撒开网吧,九百九十九次落空了,还有一千次呢。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拼搏,才是充实的生活。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 观胜景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有一个人任何时候都不会背弃你,这个人就是你自己。谁不虚伪,谁不善变,谁都不是谁的谁。又何必把一些人, 一些事看的那么重要。有一种女人像贝壳一样,外面很硬,内在其实很软。心里有一颗美丽的珍珠,却从来不轻易让人看见。人生没有绝对的公平,而是相对 公平。在一个天平上,你得到越多,势必要承受更多,每一个看似低的起点,都是通往更高峰的必经之路。你要学会捂上自己的耳朵,不去听那些熙熙攘攘的 声音;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苦逼的人,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你自己。时间会告诉你一切真相。有些事情,要等到你渐渐清醒了,才明白它是个错误;有些东 西,要等到你真正放下了,才知道它的沉重。时间并不会真的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它只是把原来怎么也想不通的问题,变得不再重要了。 生活不是让你用来 妥协的。你退缩得越多,那么可以让你喘息的空间也就是越少。胸怀临云志,莫负少年时唯有行动才能解除所有的不安。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记昨天的痛! 如果你不努力争取你想要的,那你永远都不会拥有它。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其实每一条都通往阳光的大道,都充满坎坷。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 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我已经看见,多年后的自己。自信!开朗!豁达!努力的目的在于让妈妈给自己买东西时像给我买东西一样干脆。被人羞辱的 时候,翻脸不如翻身,生气不如争气。成长道路谁都会受伤,我们才刚刚起航,必须学会坚强。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坚

第26课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解析版)

第26课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解析版)

第六单元第26课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项中,字形及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天伦逆旅琼筵(yàn)百代过客B.烟景阳春羽觞(chāng)浮生若梦C.俊秀雅怀幽赏秉烛夜游(bǐng)D.群季嘉咏醉月假我文章(jiǎ)【答案】C【解析】A项,“筵”读yán;B项,“觞”读shāng;D项,“嘉”应为“佳”。

2.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良有以也良:确实B.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逆:迎C.大块假我以文章大块:大面积D.古人秉烛夜游秉:拿着【答案】C【解析】大块:大自然。

3.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况阳春召我以烟景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D.大块假我以文章【答案】B4.下列对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况阳春召我以烟景以:介词,拿,用B.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以:介词,凭借C.大块假我以文章以:介词,把D.开琼筵以坐花以:连词,表承接【答案】B【解析】以:名词,原因。

5.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B.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C.群季俊秀,皆为惠连D.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答案】B【解析】B项为状语后置句,其他三项均为判断句。

6.下列对“吾人咏歌,独惭康乐”中“独惭康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唯独使石崇感到羞愧B.谢朓独自感到羞愧C.只有我因不能和谢灵运相比而感到羞愧D.唯独使谢灵运感到羞愧【答案】C7.下列不属于骈句的一项是()A.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B.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C.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D.不有佳咏,何伸雅怀【答案】D【解析】骈句是一种讲求对仗的艺术,它要求文字对偶,重视声韵的和谐。

D项,上下两句并不对仗,不是骈句。

8.下列各项,全都是李白的作品的一项是()A.《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题西林壁》B.《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送友人》C.《梦游天姥吟留别》《月下独酌》D.《登高》《蜀道难》【答案】C【解析】A项,《题西林壁》是苏轼的作品;B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的作品;D项,《登高》是杜甫的作品。

高中语文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六单元《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课件(19张PPT)

高中语文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六单元《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课件(19张PPT)
——马东、蔡康永、李诞《奇葩说之关于“死亡时间” 的话题》)
“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 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
11
分层运用:文本链接1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
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
4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 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 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重点字词句:
逆旅:客舍。 逆:迎接。 旅:客。 迎 客止歇,所以客舍称逆旅。《古诗十九
首》:“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过客:过往的客人。李白《拟古十二首》其九:“生者为过客。”
7
思考2:
本文虽有“浮生若梦”的慨叹,读起来却并 不感到低沉,反而还有__明_朗__欢__乐___之感,你 能找出本文的“文眼”吗?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过渡)
那全文大概写了几“乐”呢?
“四美具,二难并”(《滕王阁序》王勃) 贤主、嘉宾—— “吾人咏歌”、“群季俊秀”
良辰—— “阳春” 美景—— “会桃花之芳园”、“坐花”“醉月” 赏心—— “雅怀” 乐事—— “幽赏”“高谈”、“开琼筵”“飞羽觞”、“佳咏”
从议论、慨叹人生短暂,世事如梦起笔,正是诗 人为何仿效古人“秉烛夜游”的很重要的缘由之一。 因为生命短促,所以要珍惜时光。
“夜宴”缘由之二?
“况”字领起,诗人表达春天的美景(“烟景”)在 召唤他,大自然提供的繁复、斑斓的形态和色彩 (“文章”)在吸引他。所以他要趁大好春光好好 欣赏品味一番。(快乐需要分享!)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之《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宋)》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之《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宋)》
(况)阳……大……
会……序……群……皆…… 吾……独……幽……高…… 开……飞……
不……何……如……罚……
古人但逢宴会,必赋诗,必嘱才俊为序。我们 学过《兰亭集序》《滕王阁序》等。试与《春夜 宴从弟桃花园序》比较,三篇文章的情感变化有 何不同之处?
1.王羲之《兰亭集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 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 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 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群季:诸弟。兄弟长幼之序,曰伯、 用典:目的是赞颂堂 仲、叔、季,故以季代称弟。 弟们聪慧。 醉于月
群季俊"秀幽美,景赏皆",二为一句边惠:谈连谓论。一着吾边清人欣雅咏赏的歌着话幽,题静独。的惭康华乐美。的光宴下席。。
——清 《古文观止》
大多数时候,生命或多 或少,都会给我们暗黑的底 子,有的人偏要把它涂成明 亮的彩色,有的人,却在黑 暗中沉沦下去。
——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虽然充满劳绩,然而人 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德国诗人 荷尔德林
效仿古人,抒发雅乐。 在我们的生命中,一定也曾
有过各种人生感慨,请你和大家 分享与常人不一般的寻求快乐的 方式。


要背回麦东要全
在诵顾地方在世
麦各往里
麦界
地自昔的南地的
里的
四方里兄
拥诗

拥弟
抱歌
弟北抱们
《 五
月 的 麦 地

好 兄 弟
方 和 西 方

酒数:
石崇《金谷诗序》 “罚酒三斗”。 古度量:每升1.25斤,一斗十升,三斗 约三十七八斤。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共49张PPT)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共49张PPT)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唐)李白
思考: 1、诗人在这次宴会上感受到哪些乐事? 2、从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3、你认为哪个句子或词语用的好?为什么?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天地是万物的旅舍,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光阴是百代的旅客。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人生漂浮不定,就像一场梦,能够欢乐的日子有多少呢?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是否表 现了一种消 极思想?
《古文观止》的编者评价说:
“末数语,写一觞一咏之乐, 与世俗浪游者迥别。”
《兰亭集序》前文虽说“仰观天地之大,俯察 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结尾却“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 怀”,发出“悲夫”的慨叹。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 丘墟。
的手里。你一生的全部就在于:运用你手里所拥
有的去获取上帝所掌握的。

你的努力越超常,你手里掌握的那一半就越
庞大,你获得的就越丰硕。在你彻底绝望的时候,
别忘了自己拥有一半的命运;在你得意忘形的时
候,别忘了上帝手里还有一半的命运。你一生的
努力就是:用你自己的一半去获取上帝手中的一
半。这就是命运的一生;这就是一生的命运。
大家吟诗歌唱,唯独我不能和谢康乐相比而感到惭愧。 幽美的景色还没有欣赏完,
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
纵情的谈论又转向清新的话题。摆出丰盛美好的宴席而坐 赏名花;
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
快速传递酒杯,醉倒在月光下。没有好的诗篇,
何伸雅怀?如诗不成,
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如果写诗不成,
罚依金谷酒数。
就按照金谷园的先例,罚酒三杯。
诗意地生活

没有蓝天的旷远,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

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6.3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pptx精编课件

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6.3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pptx精编课件

Y 预习导引 H核心归纳
UXIDAOYIN
EXINGUINA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潇洒出尘 辞短韵长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文飞扬高蹈,潇洒出尘,结构紧凑,层 次分明,语无泛设,辞短韵长。 开头两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说明宇 宙空间之大、时间之长,写得豪放达观,极富气势,是下文“而浮生若 梦,为欢几何”的原因。又由于“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所以“古人秉 烛夜游”。这样层层相因,表意丰厚。 文章接着叙良辰美景,天伦之乐。“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 以文章”回答了举行宴会的理由,是春景美丽,且不容辜负来自大自 然多彩多姿的召唤。在这里天人的融合体现了李白的旷达潇洒以 及对自然的无限热爱。“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 觞而醉月”所描绘的饮酒赋诗、其乐融融的情景,洋溢着的诗情画 意,令人陶醉。
Y 预习导引 H核心归纳
UXIDAOYIN
EXINGUINA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译文:况且和暖的春天用绮丽的景色召唤我们,大自然又给予我 们各种美好的形象、色彩、声音等。 点评:这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和对偶手法,赋予春天和大自然以 人的感情,形成一种天人相融、天人相悦、其乐融融的美好氛围。 从中可以看出李白的旷达胸怀以及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其心 融于自然,其文章出于自然。
Y 预习导引 H核心归纳
UXIDAOYIN
EXINGUINA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秉 烛 . 琼 筵 .
读音 bǐng qió ng
加点字 羽觞 . 酒数 .
读音 shānɡ shù
2.识通假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同步检测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同步检测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同步检测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佚.(y ì)名 为.(w éi)欢几何 板滞.(zh ì) B .羽觞.(h ú) 惠.(hu ì)连 天伦之乐.(l è)事 C .雅.(y ǎ)怀 逆.(nì)旅 慷慨.(k ǎi ) D .冠(gu ān )冕堂皇 否(p ǐ)极泰来 塞(s ài )外【答案】 B (觞:sh āng)2.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良.有以也 良:善意。

B .何伸.雅怀 伸:抒发。

C .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大面积。

D .幽赏..未已 幽赏:幽幽地欣赏。

【答案】 B (A 良:确实;C 大块:大自然;D 幽赏:欣赏幽美的景色) 3.下列加点字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大块假我以文章..B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D .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答案】 D 4.下列各句中无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飞羽觞而醉月B .秉烛夜游C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D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答案】 D (A 醉,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醉观;B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间;C 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修辞的一项是( )A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B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C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D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答案】 B (A 项比喻、反问;B 项引用典故;C 项对偶、拟人;D 项比喻、拟人)6.下面内容有一项没有运用典故,请选出来( )A.古人秉烛夜游B.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C.罚依金谷酒数D.飞羽觞而醉月【答案】D(A项出自《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B项引用了“大小谢"的典故;C项引用了“晋石崇宴客洛阳金谷涧园,赋诗不成者罚酒三觞”的典故;D项描写的是当时作者行酒如飞、醉于月下的乐事,不是典故)7.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李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一组是()①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②浮生若梦,为欢几何③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④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⑤幽赏未已,高谈转清⑥不有佳咏,何伸雅怀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⑥【答案】D(全文仅②句流露出人生如梦,应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其他内容均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8.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以一个“夫”字领起,从抒发个人的感慨入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逆:迎B.古人秉.烛夜游秉:持、拿C.良.有以也良:很好D.何伸.雅怀伸:抒发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古人秉烛夜.游C.晋军.函陵,秦军氾南D.顺流而东.也3.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

孟子文章“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中的“痒序”就是地方上的学校。

B.中国晋代以后的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是“国子学”,北齐改名国子寺,隋炀帝时改为国子监。

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或两者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C.“书院”是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D.太学,中国古代的大学,其名始于西周,西晋始设国子学,与太学并立。

国子学与太学,名称虽异,历代制度亦有变化,但都是最高学府。

二、情景默写4.名句默写。

(1)李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请任意写出三句能体现他浪漫主义风格的佳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只用几个字就体现了春景的特色,唤起人们对春天美景的无限联想。

(3)“________,________”集中写“春夜宴从弟桃花园”,把兄弟们幽赏高谈、痛饮狂欢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递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5.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块假.我以文章假:借,这里可译为赐予B.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诗:写诗C.序.天伦之乐事序:顺序D.群季.俊秀季:弟弟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人大块假我以.文章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B.序天伦之.乐事臣之.所好者道也C.群季俊秀,皆为.惠连愿为.诸君快战D.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7.下列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说明李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一组是()①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②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③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④幽赏未已,高谈转清⑤不有佳咏,何伸雅怀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⑤D.①③④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篇同《兰亭集序》一样,也属于宴集序,标题展现了文章的基本内容:什么人(作者与从弟)、什么时候(春夜)、什么地方(桃花园)、干什么(宴饮)等。

B.李白与诸从弟聚会赋诗,本文即为之而作的序文。

序文中写出了欣赏美景、高谈清论、饮酒作诗的情景,虽有“浮生若梦”的感叹,但主要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豪情逸兴。

C.作者以主要笔墨写景,结合叙事、抒情,还运用了不少典故,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了情景交融、景美情浓的艺术效果。

D.文中用了不少典故,如“逆旅”“浮生若梦”“金谷酒数”等直取其词,或用古人古事,或把古事与今事相比,增添了本文的历史、文化内涵。

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竟陵文宣王子良,字云英,武帝第二子也。

幼聪敏。

武帝为赣县时,与裴后不谐,遣人船送后还都,已登路,子良时年小,在庭前不悦。

帝谓曰:“汝何不读书?”子良曰:“娘今何处?何用读书?”帝异之,即召后还县。

子良敦义爱古,郡人朱百年有至行,先卒,赐其妻米百斛,蠲一人,给其薪苏。

郡合下有虞翻旧床,罢任还,乃致以归。

后于西邸起古斋,多聚古人器服以充之。

武帝即位,封竟陵郡王、南徐州刺史,加都督。

永明二年,为护军将军,兼司徒。

四年,进号车骑将军。

子良少有清尚,礼才好士,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

善立胜事,夏月客至,为设瓜饮及甘果,著之文教。

士子文章及朝贵辞翰,皆发教撰录。

子良又与文惠太子同好释氏,甚相友悌,其劝人为善,未尝厌倦,以此终致盛名。

武帝不豫,诏子良甲仗入延昌殿待医药。

子良日夜在殿内,太孙间日入参。

武帝暴渐,内外惶惧,百僚皆已变服,物议疑立子良。

武帝俄顷而苏,问太孙所在,因召东宫器甲皆入,遗诏使子良辅政,萧弯知尚书事。

子良素仁厚,不乐时务,乃推萧弯。

诏云:“事无大小,悉与鸾参怀。

”子良所志也。

太孙少养于子良妃衰氏,甚著慈爱,既惧前不得立,自此深忌子良。

进位太傅,增班剑为三十人,本官如故,解侍中。

隆昌元年加殊礼剑顺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遣人视,见淮中鱼无算,皆浮出水上向城门。

寻薨,年三十五。

(选自《南史·萧子良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日/门外应有异/B.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C.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D.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斛”,泛指多斛。

斛,旧量器,容量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B.“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

后多借指居住在东宫的储君,即“太子”。

C.“不豫”,“豫”为安和之意,“不豫”就是不舒服,文中是天子有病的讳称。

D.“友悌”,与朋友相友爱。

“申之以孝悌之义”,即把孝顺父母、友爱朋友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萧子良孝顺有加。

母亲裴后因与武帝不和睦被送还京城,年幼的萧子良心中不悦,废书不读,这触动了武帝,他便召回了裴后。

B.萧子良重义好古。

本郡人朱百年有极高的德行,他死后,萧子良善待他的妻子。

萧子良还在西邸建了一座古斋,收集了许多古人的器具衣服,并将它们放置在里边。

C.萧子良礼遇贤士。

夏天客人到了,子良为他们摆出瓜果和饮料,让他们写文章,宣扬礼乐教化。

士子的文章以及朝贵的作品,子良也让人收集编录。

D.萧子良深受信任。

武帝生前有意传位于子良,在遗诏中让子良辅政,可惜子良志不在此,对政治事务不感兴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良少有清尚,礼才好士,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

(2)武帝暴渐,内外惶惧,百僚皆已变服,物议疑立子良。

参考答案1.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注意一词多义,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文,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

C项,“良:良好”错误,“良有以也”意思是确实是有原因的。

良,确实,果真。

故选C。

2.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疏通句子意思,然后依据该词的意义判断其在特定语境中临时具有的新的语法功能,注意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

A项,“非能水也”中的“水”译为“游水”,名词作动词;B项,“古人秉烛夜游”中的“夜”译为“在夜里”,名词用作状语;C项,“晋军函陵”中的“军”译为“驻扎”,名词作动词;D项,“顺流而东也”中的“东”译为“向东行进”,名词作动词。

故选B。

【点睛】词类活用之名词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

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文言文中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它不是动作行为的施事者,而是对动作行为起着直接的修饰限制作用,从而担负起形容词、副词的语法功能,充当了动词谓语的状语。

3.C【解析】【详解】本题重点考查理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解答本题,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

C项,“是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错误,“书院”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故选C。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和默写的能力。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识记这些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材”“邀”“筵”“觞”等。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5.C6.D7.C8.C9.(1)死生之差异,就好像梦与醒之不同,纷纭变化,不可究诘,得到的快乐,又能有多少呢?(2)况且那温和的春天用淡烟轻笼的绚丽景象把我召唤,那大自然又将其中各种美好的形象、色彩、声音等赐予我。

【解析】5.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C项,“序天伦之乐事”意思是“畅叙兄弟间快乐的往事”,“序”是动词,通“叙”,叙说,畅叙。

故选C。

6.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

A项,前者是介词,用,后者是连词,表目的,来;B项,前者是助词,的,后者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项,前者是动词,是,后者是介词,替,给;D项,两者都是助词,表判断。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

解答此题,考生需要抓住题干的要求进行排除,如本题要求选出“全部能说明李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一组”,那么与“李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无关的句子都可以排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