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地租理论与应用

合集下载

地租理论马克思的地租理论西方经济学中的地租理论2

地租理论马克思的地租理论西方经济学中的地租理论2
20
二、西方经济学中的地租理论
新古典主义关于地租、地价的论述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A. 有关地租的概念,新古典主义打破了那种一成不变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将生产过程视为多种变量不断变化的过程,通过边际产品价格与生产 要素价格的比较,对地租的本质含义进行阐述。 B. 区位因素的重视和区位平衡概念的引入,使得新古典主义更具实际应 用价值。 C. 新古典主义对土地市场的分析趋于成熟。其中,有关土地平衡价格的 理论及有关土地市场作为一个“非完善市场”的阐述有其独到之处。 D. 新古典主义解决了城市地租测算的理论方法,建立了有关地租模型。 E. 由于新古典主义更注重对政府政策的研究,因而使得它有良好的应用 前景。
7
一、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农产品市场价格高于生产价格的原因是:①低于工业资本有 机构成的农业资本有机构成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②土地 所有权的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使得农产品能够按照高于 生产成本的产品价值所决定的市场价格出售,并获取相应的 超额利润,而土地所有权的垄断使超额利润转化为绝对地租。 因此,绝对地租的实质和来源同样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 值。
13
二、西方经济学中的地租理论
配第在地租地价理论中作出的主要贡献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他明确回答了土地地租是从哪里来的,能提供多少的问题。 他说“我认为,这个从他人的收获之中,扣除了自己的种子,并 扣除了自己食用及为换取衣服和其他必需品而给与别人的部分之 后,剩下的谷物就是这块土地一年的自然真正的地租”,即地租 是劳动产品扣除土地投入、维持劳动者生活必需后的余额。这说 明地租的本质是剩余劳动的产物。 其次,配第提出级差地租的最初概念。 第三,指出土地的价值不过是一定年数的地租总额。
3.级差地租的形式
级差地租由于形成的具体情况不同具有两种形式,即: 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 级差地租Ⅰ:是指农业工人因利用肥沃程度高和位置较好的土地 所创造的超额利润而转化的地租。 级差地租Ⅱ:是指对同一地块上的连续追加投资,使各次投资的 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的地租。

第十章 地租理论及其应用

第十章   地租理论及其应用

绝对地租的形成及地租量
生产部门 资本有 机构成 剩余价值 商品价值 利润率 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 绝对地租
食品业
70C+30V
30
130
30%
20%
120
——
纺织业
80C+20V
20
120
20%
20%
120
——
机械业
90C+10V
10
110
10%
20%
120
——
农业
60C+40V
40
140
40%
20%
4、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地租理论 、
①萨缪尔森的观点:地租是为使用土地所付的代价 萨缪尔森的观点: ②巴恪维的观点:地租可以简单地看做是一种经济剩余 巴恪维的观点:
一、地租概论(四)马克思地租理论 Nhomakorabea建立和发展
1、地租来自社会,而不是来自土壤 、地租来自社会, 2、产品价格昂贵不是地租的原因,相反地租侧是产品价格 、产品价格昂贵不是地租的原因, 昂贵的原因。 昂贵的原因。 3、级差地租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土地经营垄断,土地质量差 、级差地租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土地经营垄断, 异仅是产生级差地租的自然基础。 异仅是产生级差地租的自然基础。 4、产生绝对地租的根本原因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产生绝对地租的根本原因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第十章 地租理论及其应用
【内容提要】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内容提要】 形式。所以, 形式。所以,地租理论是土地经济问题研究的 重要理论依据。本章介绍地租的概念、 重要理论依据。本章介绍地租的概念、产生与 发展,西方地租理论和马克思地租理论, 发展,西方地租理论和马克思地租理论,对资 本主义地租进行系统的介绍, 本主义地租进行系统的介绍,地租理论在中国 的应用进行全面介绍,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地租 的应用进行全面介绍, 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有较全面的掌握和了解, 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有较全面的掌握和了解, 并为土地价格理论的学习奠定基础。 并为土地价格理论的学习奠定基础。 重点】认识和理解地租的概念、 【重点】认识和理解地租的概念、地租的类型及 其产生机制,地租理论的应用。 其产生机制,地租理论的应用。 难点】 【难点】地租的分析

地租理论

地租理论

地租理论地租的概念:广义地租:即租金,是泛指物主把他所有的土地、房屋或任何财物(资源)租给他人利用所获得的报酬。

狭义地租:是指土地使用者租用土地所付的租金,是所获得的利润的超额部分。

一、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1)威廉·配第是首次提出地租理论的人,也是西方古典经济学创造人。

他从他的劳动价值论和工资论出发研究地租:①地租的数量受工资数量制约。

②从农产品的价值中扣除掉生产费用,余下的价值部分就成为地租。

③从土地位置即距离市场远近不同以及土地丰度的差别方面阐述了级差地租。

弊:没有利润这一范畴,而是把地租同剩余价值混为一谈。

他的地租论实际上是以地租形式表示的剩余价值论。

(2)亚当·斯密是最早系统地研究地租问题的人,他认为地租是随着土地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范畴,是资本主义社会里地主阶级的收入。

①地租是对工人劳动产品的直接扣除,是劳动生产物或其价值的一部分。

②地租是使用土地的价格。

③地租是一种垄断价格。

④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亚当·斯密对地租理论的贡献主要在于:第一,关于地租的定义。

第二,关于地租的来源。

从劳动价值论出发,斯密把地租归结为剩余劳动的一部分。

他认为地租是劳动产品的价值在预付资本和平均利润之上的一种余额。

第三,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斯密说:“作为使用土地的代价的地租,当然是一种垄断价格。

”弊:损害了把地租归结为工人剩余劳动的宝贵思想。

颠倒了地租和利润的关系,也不了解它们和剩余价值的关系。

分不清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区别与联系,在他那里,价值与生产价格是等同的。

在他看来,地租的大小完全取决于自然力的大小。

这样就掩盖了地租的来源。

(3)大卫·李嘉图是古典经济学的最后完成者,他提出了级差地租的概念。

李嘉图从农业用地的角度来考察地租问题,他认为,①地租的产生有两个前提条件:其一是土地的稀缺性;其二是土地的差异性。

如果土地是无限的、同样肥沃的,那么就不会产生地租。

②种地者愿意到距离近的、肥沃的土地上去耕种,不愿到远的贫膺的土地上去劳作,因此,土地就出现了由于位置不同,投入的资金与劳动相同,而产出的也分为三等,那么三块土地收入的差额就是级差地租。

地租理论及应用(精选)25页PPT

地租理论及应用(精选)25页PPT
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地租理论及应用(精选)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16第十六章地租理论及其应用剖析.

16第十六章地租理论及其应用剖析.

• (3)批判极差地租产生于土地自然差异的错误 观点,指出极差地租产生的根源是土地经营的 垄断,土地质量差异只是其产生的自然基础。
• (4)批判否认绝对地租的错误观点,指出产生 绝对地租的根本原因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 学习研究地租应注意的问题: • 1、不同地租所有权下地租性质的
区别; • 2、土地资本利息与地租的区别; • 3、土地租金与地租的区别; • 4、地租与一般剩余物的不同。
剩余 价值
商品 价值
个别利 润率
平均 利润

生产 价格
绝对 地租
工 食品 70C+30V 30 130
30
业 纺织 80C+20V 20 120
20
机械 90C+10V 10 110 10
20 120 —— 20 120 —— 20 120 ——
农业 60C+40V 40 140 40
20 120 20
是国家企业和个人对超额利润的分配关系。
• 2、其实体不再是剩余价值的转化,而是社会
主义经济中由土地条件优越的劳动者创造的超额
利润。
(二)社会主义级差地租的分配
• 在集体所有制的条件下:

由自然条件产生的级差地租Ⅰ归土地所有者,
级差地租Ⅱ归土地经营者。另外,国家给予了农业
投资,如:水利工程、土壤改良、植树造林、修建
位置、投资程度的差异仍然存在。

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作为使用土地的
单位、个人使用,有着各自相对独立的经济利 益,因此在经营上对土地实施了垄断。

因此,社会主义存在极差地租。
(一)社会主义级差地租的性质与
特点

社会主义级差地租形成条件与资本主义级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马克思地租理论及其当代应用斌容摘要:地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容。

地租分为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和分离地租等,但其实质都是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形式。

地租理论对于当前土地市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地租理论土地产权土地市场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从土地使用者那里获得报酬。

地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对土地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一、地租理论的基本容马克思主义认为,地租是土地使用者由于使用土地而缴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马克思按照地租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的不同,将地租分为三类: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

前两类地租是资本主义地租的普遍形式,后一类地租(垄断地租)仅是个别条件下产生的资本主义地租的特殊形式。

1、绝对地租及其实质绝对地租是指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垄断所取得的地租。

绝对地租既不是农业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与其个别生产价格之差,也不是各级土地与劣等土地之间社会生产价格之差,而是个别农业部门产品价值与生产价格之差。

因此,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而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才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根本原因。

绝对地租的实质和来源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2、级差地租及其产生的条件与原因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

级差地租来源于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它不过是由农业资本家手中转到地所有者手中了。

形成级差地租的条件有三种:①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②土地位置的差别;③在同一地块上连续投资产生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

马克思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不同,将级差地租分为两种形式:级差地租第一形态(即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第二形态(即级差地租Ⅱ)。

级差地租Ⅰ,是指农业工人因利用肥沃程度和位置较好的土地所创造的超额利润而转化为地租(即由前两个条件产生)。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马克思地租理论及其当代应用李斌内容摘要:地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地租分为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和分离地租等,但其实质都是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形式。

地租理论对于当前土地市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地租理论土地产权土地市场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从土地使用者那里获得报酬。

地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对土地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一、地租理论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地租是土地使用者由于使用土地而缴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马克思按照地租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的不同,将地租分为三类: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

前两类地租是资本主义地租的普遍形式,后一类地租(垄断地租)仅是个别条件下产生的资本主义地租的特殊形式。

1、绝对地租及其实质绝对地租是指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垄断所取得的地租。

绝对地租既不是农业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与其个别生产价格之差,也不是各级土地与劣等土地之间社会生产价格之差,而是个别农业部门产品价值与生产价格之差。

因此,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而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才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根本原因。

绝对地租的实质和来源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2、级差地租及其产生的条件与原因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来源于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它不过是由农业资本家手中转到地所有者手中了.形成级差地租的条件有三种:①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②土地位置的差别;③在同一地块上连续投资产生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

马克思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不同,将级差地租分为两种形式:级差地租第一形态(即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第二形态(即级差地租Ⅱ)。

级差地租Ⅰ,是指农业工人因利用肥沃程度和位置较好的土地所创造的超额利润而转化为地租(即由前两个条件产生)。

土地经济学第十六章地租理论及应用ppt课件

土地经济学第十六章地租理论及应用ppt课件

(一)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
的条件与原因
这样,农业产品的产量就不能满足社会需 求,价格就要上涨。当价格上涨到使劣等 地的经营者也能获得平均利润时,劣等地 重新投入农业生产。可见,为了满足社会 对农产品的需求,必须以劣等地条件决定 的个别生产价格作为社会生产价格。这样, 经营优、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的个别生产 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就能获得一定的 超额利润。
四、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的创 立与发展
批判了西方经济学认为级差地租产生于土 地自然差异的错误观点,指出级差地租产 生的根本原因是土地经营垄断,土地质量 差异仅是产生级差地租的自然基础。
批判了西方经济学否定绝对地租的错误观 点,阐明了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区别,明确 指出产生绝对地租的根本原因是土地所有 权的垄断。
(二)级差地租Ⅰ的形成条件
(二)级差地租Ⅰ的形成条件
土地位置(距市场远近)的差异也是级差 地租Ⅰ的形成条件之一。即使土地肥力相 同、产量相同的地块,由于距市场远近不 同,其运费和收益也会出现差异。由于距 市场较近地块的运费较少,因而可以获得 超额利润。
(二)级差地租Ⅰ的形成条件
从表16-2可见,甲乙丙三块土地,面积和 肥沃程度相同,由于距市场远近不同,其 运输费用分别为5元、7.5元、10元。按 20%平均利润率计算,个别生产价格分别 为126元、129元、132元。在市场上按社 会生产价格(距市场最远地块丙的个别生 产价格)132元出售,则甲、乙两块土地分 别获级差地租6元和3元。
型的。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级差地租是经营较 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 者占有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 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因为这种地租与土地等 级相联系,故称为级差地租。
(一)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