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大豆蛋白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大豆蛋白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法和Folin酚法是一般实验室中常用的方法,它们操作简便
,迅速,不需要复杂而昂贵的仪器。Folin酚法灵敏度高,
比双缩脲法灵敏100倍。
5.
Folin酚法所用试剂是由两部分组成,试剂甲相当于双
缩脲试剂,可与蛋白质中的肽链起显色反应。试剂乙中的
磷钼酸和磷钨酸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易被酚类还原而呈
兰色(钼兰和钨兰混合物)。
3、器材:
1. 试管10支 2. 试管架一个 3. 移液管:(5ml、1ml) 4. 移液管架 5. 洗瓶 6. 恒温水浴 7. 723型分光光度计
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工作曲线的制作:
取6支试管(干燥的)按下表顺序分别加入各种试剂并进行反应和测定 K=0.308 B=--0.009 R*R=0.9909
试管号 0 1 2 3 4 5 S
蛋白质标准液(ml) 0 (mg) 0
提取的样品液(ml)
0.2 0.04
0.4 0.08
0.6 0.12
0.8
1.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6 0.2
0.8
PH7.8的buffer(ml)
1 0.8 0.6 0.4 0.2
0
0.2
) Folin-甲试剂 (ml
1
1
1
1
1
1
1
于室温下不停地振荡10min
实验原理
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根据提取方法及其其性质的不
同,可以分为水溶蛋白、盐溶蛋白、醇溶蛋白、碱溶蛋白。 将豆粉依次用上述溶剂提取,并用有机溶剂沉淀,可制得各 部分蛋白质的干粉。本实验主要是水溶提取大豆蛋白。
•
称出提出蛋白质的重量,已知原料重量,可以求出蛋白质
大豆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大豆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实验方案1 原理试样在催化剂存在下用硫酸消解,反应产物用碱中和后蒸馏。
释放出的氨被硼酸溶液吸收,吸收液用硫酸溶液滴定,测定氮含量并计算粗蛋白质含量。
2试剂除参考物质外,只使用经确认无氮的分析纯试剂,试验用水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同等纯度水.警告:2.4、2.8、2.ll和 2.12中提到的试剂应谨慎使用。
2.1 硫酸钾 (K2SO4)。
2.2 五水硫酸铜 (CuSO4·5H20)。
2.3 二氧化钛 (TiO2)。
2.4 硫酸(H2SO4):c(H2SO4)=18mol/L,ρ20(H2SO4)=1.84g/mL。
2.5 石蜡油。
2.6 N-乙酰苯胺 (C8H9NO):熔点114℃,氮含量10.36g/100g。
2.7 色氨酸(C11H12N22):熔点282℃,氮含量13.72g/100g。
2.8 五氧化二磷(P205 )。
2.9 硼酸:水溶液 ,ρ20(H3BO3)=40g/L,或所使用仪器推荐的浓度。
2.10 指示剂:按照所使用仪器的推荐,加入一定体积的溶液A(2.10.1)和溶液B(2.10.2 )(例如:5体积溶液A和1体积溶液B)。
注1:有可能准各使用的硼酸溶液中含有指示剂(2.9+2.10)。
注2:溶液A和溶液B的比例可根据仪器进行调整。
也可以使用pH电极进行电位滴定,PH电极需要每天校准。
5.10.1溶液A:200mg溴甲酚绿(C21H14Br4O5S)溶于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C2H5OH),配制成100mL溶液。
5.10.2溶液B:200mg甲基红(C15H15N3O2)溶于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C2H5OH),配制成100mL溶液。
5.11 氢氧化钠水溶液(NaOH):质量分数33%或40%,含氮量少于或等于0.001%。
也可以使用含氮量少于或等于0.001%的工业级氢氧化钠。
5.12 硫酸:标准滴定溶液,c(H2SO4)=0.05mol/L因为硫酸在连接管中不产生气泡,所以推荐用硫酸代替盐酸。
实验八大豆蛋白的提取及浓度测定

实验八大豆蛋白的提取及浓度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大豆蛋白提取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及方法。
3.制备标准曲线,测定未知样品中蛋白质含量。
4.学习计算蛋白质收率。
实验原理榨油工业的副产品——豆粕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依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水溶蛋白,盐溶蛋白,碱溶蛋白,醇溶蛋白。
将豆粕依次用上述溶剂提取,并用有机溶剂沉淀,可制得各部分蛋白质的干粉。
Folin—酚试剂由甲试剂和乙试剂组成。
甲试剂由碳酸钠、氢氧化钠、硫酸铜及酒石酸钾钠组成。
蛋白质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与酒石酸钾钠铜盐溶液起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
乙试剂是由磷钼酸和磷钨酸、硫酸、溴等组成。
此试剂在碱性条件下,易被蛋白质中酪氨酸的酚基还原呈蓝色反应,其色泽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此法也适用于测定酪氨酸、色氨酸含量。
用Folin酚法可测出蛋白制品的含量,已知原料的重量,可以求出蛋白质的收率。
本法可测定范围是25—250µg蛋白质试剂和器材(一)、试剂1.标准蛋白质溶液结晶牛血清蛋白或酪蛋白,预先经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氮的含量,根据其纯度配制成150µg/mL蛋白溶液。
2.Folin—酚试剂(见Folin-酚法测蛋白质)3.其他试剂(1)10%NaCl (2)0.2% NaOH (3)75%乙醇(4)丙酮(5)6mol/L HCl (6)蒸馏水4测试样品使用前稀释100倍。
(二)、器材试管及试管架,0.5,1及5mL吸量管,恒温水浴,722型分光光度计电动搅拌器,离心机,烧瓶,水泵,吸滤瓶, pH试纸,研钵操作方法(一)大豆蛋白的提取1.将豆粕掰成小块,用研钵磨碎。
2.水的抽提将磨碎之豆粕20g用5~6倍的蒸馏水浸泡,调pH为7.0,在10℃下搅拌抽提15min,离心15min,3500r/min,取上清液,如上清液不清澈再经吸滤(沉淀留下步抽提)。
清液加入等体积在冰箱中预冷的丙酮,用6mol/L HCl调pH4.5~5.0,3000r/min,离心15min,收集沉淀物,反复用丙酮洗涤,得到粉末状蛋白质干粉,待用。
大豆分离蛋白提取方法总结

大豆分离蛋白提取方法总结作者:丽水天工环保1、酸沉碱提法。
这是一种传统的分离提取方法。
该法是利用大豆中大多数蛋白质在等电点(pH415) 时沉淀的特性,与其他成分分离,沉淀的蛋白质经调节pH 后溶解,因此称之为酸沉碱提法。
酸沉碱提的缺陷是: 耗酸、耗碱量大,废水处理费用高,产品收率低。
该分离提取方法有待改进。
但目前仍然是工业化生产的基本方法。
2、膜分离法。
根据大豆蛋白的分子量大小、形状及膜与大豆蛋白的适应性,选择膜材料和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膜,对大豆蛋白提取液超滤分离,超滤净化,使非截留组分排除,达到符合标准的分离大豆蛋白液,接着将净化后的大豆蛋白提取液超滤浓缩到所需的浓度后出料,喷雾干燥成粉状大豆分离蛋白。
3、反胶束萃取分离法。
反胶束是表面活性剂在有机溶剂中形成的一种聚集体,其中表面活性剂的非极性尾在外,与有机溶剂接触,极性头在内,形成极性核,该核具有包含水溶液和溶解蛋白质的能力,因而可以用此含有反胶束的有机溶剂从水相中萃取蛋白质。
利用反胶束技术从全脂豆粉萃取大豆蛋白,可一次萃取50 %左右。
大豆蛋白萃取过程非常快,用非扩散模型解释较为合理。
该法需要的主要仪器有:自动水分测定仪、气浴恒温震荡器、离心机、凯氏定氮仪、分析天平、恒温磁力搅拌器和微量进样棒等。
影响反胶束萃取过程的主要因素有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浓度、水相的pH 值、离子强度、温度等。
反胶束萃取技术的优点是:选择性高、操作方便、放大容易、萃取剂(反胶束) 相可循环利用、分离和浓缩同步进行。
其缺点是:蛋白质在现有反胶束体系中稳定性不高,导致萃取前后蛋白质的活性损失较大,因而制约其工业化应用。
4、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这是对大豆蛋白中7 S 和11 S 球蛋白进行快速分离的一种方法。
在分离条件为40 ℃、流速1mL/ min 的条件下,9 min 可完成相应球蛋白的分离。
具体方法为:(1)试剂与试样。
乙腈(CAN) (HPLC 级) 、三氟乙酸( TFA) (HPLC 级) 、HPLC 级水用于移动相的制备。
大豆蛋白的提取

实训名称
大豆蛋白的提取
实训组成员
实训目的及原理
大豆蛋白是大豆中存在的主要蛋白质,含量约为38%。实际上大豆蛋白不是一种简单的蛋白质,而是一些蛋白质的混合物,等电点4.2 - 4.6。
大豆蛋白在其等电点时溶解度很低,利用这一性质,将豆浆调到pH4.5,大豆蛋白就可从豆浆中分离出来。
实训现象及结果分析
2张滤纸重量(M1):1.625g
豆浆重量(M0):48.233g
大豆蛋白粗品(M2):9.364g
大豆蛋白数量(g%):[(M2 - M1)/ M0] * 100% = 0.16(g%)
思考题及讨论
1、为什么大豆蛋白可在等电点ph下沉淀出来?
答:在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其分子净电荷为零(即正负电荷相等),此时蛋白质分子颗粒在溶液中因没有相同电荷的相互排斥,分子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减弱,其颗粒极易碰撞、凝聚而产生沉淀,所以蛋白质在等电点时,其溶解度最小,最易形成沉淀物。
仪器及试剂
100°C温度计、细布、布氏漏斗、烧杯(500ml)、电炉、玻璃漏斗、抽滤瓶、量筒、pH试纸、豆浆、醋酸钠缓冲液100ml,pH4.5
实训步骤
1.将50ml豆浆放到500ml烧杯中,,慢慢滴加100ml醋酸钠缓冲液,直到pH达到4.5左右,将其出现沉淀之时,用布氏漏斗过滤,收集沉淀。
2.将沉淀从布氏漏斗中移出,干燥后得到的是大豆蛋白粗品。准确称重后,计算出每50ml豆浆所制备出的大豆蛋白数量(g%)。
2、如何进一步净化蛋白质?
大豆种子蛋白质鉴定

大豆种子蛋白质鉴定大豆种子蛋白质鉴定在世界各地的饮食中,大豆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食物。
其不仅被用作主食、蛋白质来源,还可以制成豆腐、豆浆等多种豆制品。
然而,大豆中的蛋白质组成及其鉴定一直是研究者和消费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大豆种子蛋白质的鉴定方法、组成及其健康影响,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这一主题。
1. 蛋白质组成与鉴定方法大豆种子中的蛋白质是其主要营养组分之一。
在鉴定大豆种子蛋白质时,常用的方法包括电泳分析、质谱分析和基因组学方法。
其中,电泳分析是最常见的鉴定大豆种子蛋白质的方法之一,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品种和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电泳图谱,了解大豆蛋白质的组成变化。
2. 大豆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大豆种子中的蛋白质主要由两类组分组成,即7S和11S蛋白。
7S蛋白是一种富含亮氨酸和蛋氨酸的球蛋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
11S蛋白是一种含有富含硫氨酸和色氨酸的球蛋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水溶性。
这两类蛋白质在大豆中的比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品种、种植环境和加工方法等。
3. 健康影响及应用大豆种子中的蛋白质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而闻名于世。
其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抗氧化和抗肿瘤等多种健康功能。
大豆蛋白质还可以用作食品配料、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等多个领域的原料。
在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大豆蛋白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 个人观点与理解就我个人而言,大豆种子蛋白质鉴定是一项重要且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
通过了解大豆种子蛋白质的组成及其健康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大豆蛋白质的营养和功能特性来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质量。
我也认为在大豆蛋白质鉴定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以获得更准确、全面的结果。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深入了解了大豆种子蛋白质的鉴定方法、组成及其健康影响。
电泳分析、质谱分析和基因组学方法是常用的鉴定大豆种子蛋白质的方法。
大豆蛋白质检测方法

大豆蛋白质检测方法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编写:在此文中,我们将关注大豆蛋白质的检测方法。
大豆蛋白质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蛋白质,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因此,准确、快速地检测大豆蛋白质的含量和质量对于农业生产、食品工业以及药品生产等领域非常关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豆蛋白质检测方法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创新。
文章将介绍两种主要的大豆蛋白质检测方法,并详细阐述它们的原理和步骤。
在第一种方法中,我们将了解到它基于某种特定的原理来进行大豆蛋白质的检测,通过特定的步骤来获取准确的结果。
而在第二种方法中,我们将探讨它采用的另一种不同原理来进行大豆蛋白质的检测,并且与第一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通过对这两种方法的介绍和比较,我们希望能提供给读者们一个全面了解大豆蛋白质检测方法的视角,以便在实际应用中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文章的结论部分还将总结分析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能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研究大豆蛋白质检测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大豆蛋白质的特性和含量,为大豆相关产品的研发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这也为食品安全领域和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本文旨在探讨大豆蛋白质检测方法,既介绍了两种常用的方法,又对它们的原理和步骤进行了详细说明。
通过对这两种方法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来进行大豆蛋白质的检测。
这对于大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整体的框架和组织,它决定了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本文的目的是介绍大豆蛋白质检测方法,为了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这个主题,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首先对大豆蛋白质检测方法进行概述,介绍大豆蛋白质在食品工业和农业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其质量检测的需求。
随后,将说明本文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内容,以使读者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大豆蛋白的提取、干燥、性质测定实验

大豆蛋白的提取、干燥、性质测定实验摘要:以大豆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大豆蛋白,以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查阅文献确定了提取大豆蛋白的最佳工艺:35摄氏度下,pH 10 ,浸提时间40 min, 液料比20:1( mL/g)。
将提取出来的大豆蛋白用真空冷冻干燥装置进行干燥,通过前后称重,计算大豆蛋白的提取率。
利用提取出来的大豆分离蛋白进行大豆蛋白的性质测定实验。
食品体系中的大豆蛋白所具有的功能性如下:功能性质作用方式食品体系溶解度蛋白质溶解性能,与pH等相关饮料类乳化性脂肪乳状液的形成以及稳定肉类、酱类、汤类持水性游离脂肪的吸附肉类、酱类起泡性形成稳定膜、固定气体搅打奶油、甜食粘度增稠作用汤类、肉汁凝胶蛋白质基质的形成凝乳、乳酪凝聚-粘附性蛋白质作为粘附剂香肠、焙烤制品粘弹性面筋中的疏水键,凝胶中的二硫键肉类、焙烤本组决定利用提取的大豆分离蛋白测定大豆蛋白的持水性。
关键词:大豆蛋白、碱提酸沉、真空冷冻干燥、持水性正文:实验材料仪器: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pH试纸、Sigma离心机、4℃冰箱、1号离心管、20ml离心管、50ml离心管、真空冷冻干燥箱材料:大豆粉、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实验步骤一、大豆蛋白的提取原理:大豆分离蛋白的生产方法常见的有: 超滤膜法、离子交换法、碱溶酸沉法, 其中碱溶酸沉法是我国普遍采用的生产工艺。
此法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得率,能充分利用蛋白资源。
生产的分离蛋白不仅除去了可溶性糖类, 还除去了不溶性聚糖, 因而蛋白质含量高。
该种工艺主要是基于调解溶液的 p H 值, 从而调解蛋白质的溶解度, 在 pH 值调至 4. 5 左右时, 由于蛋白质处于等电点状态而凝集沉淀下来, 经分离后得到蛋白沉淀物, 再经洗涤、中和、灭菌、干燥即得分离蛋白产品。
1、用电子天平称取大豆粉末10.01g,加入200ml蒸馏水,即液料比为20:1,搅匀.2、取40%的氢氧化钠10ml,加入100ml蒸馏水进行稀释,配制成稀碱溶液待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白质分子是含有酸性基团和碱性基团的两性电解质,在等电点 时,蛋白质分子的酸性基团和碱性基团的解离度相等,成为带有 正负电荷相等的两性离子,在电场中不向两极移动,并且极易沉 淀。氨基酸组成不同的蛋白质,具有不同的等电点。根据在一定 条件下(如PH,离子强度等)它们所带电荷的数量和种类,分 子的大小及形状等方面的差异,可以采用电泳,离子交换柱层析 等方法对它们进行分离分析。
11
4、Folin试剂乙:在2升磨口回流装置的烧瓶内,加钨酸钠 (NaWO4·2H2O)100g,钼酸钠(NaMoO·2M2O)25g, 蒸馏水700ml,85%的磷酸50ml,浓盐酸100ml,充分 混合后,小火回流10小时,再加硫酸锂(Li2SO4)150g, 蒸馏水50ml及数滴溴。然后开口沸腾15min,以驱除过量 的溴,冷却后定容到1000ml,过滤后呈金黄色,于棕色并 中保存,可使用多年。
许多物理化学因素可以改变蛋白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产生可逆或 不可逆沉淀,这些因素(如增加溶液的离子强度,降低溶液的介 电常数,调节溶液的PH等)以及一些沉淀剂和胶附剂也常用来 分离,提纯蛋白质或除去蛋白质。为了更好地使同学们运用和掌 握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实验中,本系列实 验安排是从一种生物中提取蛋白质,通过各种物理化学性质使其 得到纯化,得到蛋白质,并进行浓度测定,计算其收率。
10
试剂和器材
1、材料: 本实验所提取大豆蛋白水提取液,经合适稀释至可测 定范围。
2、试剂: (1)0.03mol/L PH7.8的磷酸缓冲液。 (2)200μg/ml的标准酪(牛血清)蛋白溶液。 (3)Folin试剂甲:(俗称碱性铜试剂):10g NaoH溶于400ml水中,再加50gNa2CO3; 称0保.2存取5可g0C用.u5一SgO个酒4月;石。以酸上钾两溶钠液溶混于合8定0容m到lH520O0中m,l,再冰箱加
7
蛋白质产物重量
蛋白质产率=
×100%
原料总重量
思考题
1、用丙酮沉淀蛋白时,为何要调PH4.5~5.0?
2、大豆中哪类蛋白含量最多?
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浓度见第二实验部分
8
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目的要求
掌握Folin酚法测定蛋白浓度的原理和方法实验原理 蛋白质浓度可以从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比重、紫外吸收, 折射率等测定而得知;或用化学方法,如定氮、双缩脲反应, Folin酚试剂反应等方法来计算。其中双缩脲法和Folin酚法是 一般实验室中常用的方法,它们操作简便,迅速,不需要复杂 而昂贵的仪器。Folin酚法灵敏度高,比双缩脲法灵敏100倍。 Folin酚法所用试剂是由两部分组成,试剂甲相当于双缩脲试 剂,可与蛋白质中的肽链起显色反应。试剂乙中的磷钼酸和磷 钨酸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易被酚类还原而呈兰色(钼兰和钨 兰混合物)。
5
试剂和器材
1、试剂 (1)10%Nacl (2)0.2%NaoH (3)75%乙醇 (4)6mol/L HCL (5) 1mol/L HCL (6)1 mol/L NaoH
2、器材 (1)离心机 (2)烧杯 (3)滴管 (4)PH试纸等
6
操作方法
1、水抽提 将豆粉5g用约40毫升左右的蒸馏水少量多次的添加搅 拌 , 常 温 下 搅 拌 抽 提 1 5 min, 3800r/min 离 心 15min,取上清液,如上清液不清澈再经过滤。 取上清液1毫升稀释50倍留做蛋白测定。 其余清液加入等体积在冰箱中预冷的丙酮,用滴管少 量多次慢慢滴加(搅拌)6mol/L和1 mol/L HCL, 调 PH4.5~5.0,3800r/min, 离 心 1 5 min, 收 集 沉 淀物,反复用丙酮搅拌洗涤离心2次,得到粉末状蛋白 质干粉,称重,计算粗产率。
9
由于蛋白质中含有带酚基的酷氨酸还原呈兰色,溶液 兰色的深浅与蛋白浓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因此用 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灵敏度较高。 样品中含酚类化合物及柠檬酸均有干扰作用,如果样 品酸度较高则显色较浅,要提高碳酸钠一氢氧化钠的 浓度。此法也可测定溶液中酪氨酸的色氨酸的浓度。 Folin酚法有不少具有操作方法,但基本原理都是一个, 只是在各溶液的浓度及填加量上,保温的温度及保温 时间上有所不同而已,本实验所介绍的是本室常用的, 灵敏度较高的操作方法。
上述制备的Folin试剂乙的贮备液浓度一般在2mol/L左右, 几种操作方案都是把Folin试剂乙稀释至1mol/L的酸度作为 应用液,我们是把贮备液于作用前稀释18倍,使之浓度为 0.1mol/L略高。这种稀释18倍后的Folin试剂乙就是下文称 之为应用液,Folin试剂乙贮备液浓度的标定,一般是以酚 酞 为 指 示 剂 , 用 Folin 试 剂 乙 去 滴 定 1 mol/L 左 右 的 标 准 NaOH溶液,当溶液颜色由红变为紫灰色,再突然变成黑绿 既为终点。如果用NaOH去滴定Folin乙,终点不太好掌握, 溶液的颜色是由浅黄色变为浅绿色,再变为灰紫色为终点。
3
蛋白质性质与应用技性
低 层 析
亲 水 性
酸 碱
酶
极性
蛋白质
电荷
分 形子 状量
离子交换层析 电泳
离 心
凝 胶 层
析
4
一、大豆蛋白的提取
目的要求
1、掌握大豆蛋白的提取原理和方法 2 、计算粗提产率 2、学习计算蛋白质收率
实验原理
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根据其性质不同,可以分为水溶 蛋白、盐溶蛋白、醇溶蛋白、碱溶蛋白。将豆粉依次用上述溶剂 提取,并用有机溶剂沉淀,可制得各部分蛋白质的干粉。本实验 主要是水溶提取大豆蛋白。 称出提出蛋白质的重量,已知原料重量,可以求出蛋白质的收率。
大豆蛋白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指导老师 徐文俊
1
序言
蛋白质化学实验
蛋白质是一切生物体内重要的组成成份,蛋白质是由 二十多种氨基酸以肽键相互联接而成的复杂的高分子 化合物,溶于水时形成亲水胶体溶液。在酸碱和酶的 作用下,蛋白质被水解成胶胨肽最后形成氨基酸。 蛋白质分子依靠氢键、盐键等副价键维持一定的空间 构型。在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影响下,由于副价键的破 裂,使其空间结构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蛋白质的物 理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活性也随着改变。该现象称为蛋 白质的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