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划分标志

合集下载

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划分标志

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划分标志
是亚热带湿热气候(间冰期)条 件下强氧化的湿热化作用形成的。
图1 剥离红土后的网纹显示出根系特征 根据照片绘制, 图中标尺为10 cm. (a) 九江, (b) 赣州, (c) 宣城
图2 网纹白色部分的中心含有根系中柱(Stele)遗迹 根据实物绘制, 图中标尺为1 cm, 样品采自江西九江.
(a), (b)为纵切面, (c)为横切面
F 颗粒的表面特征 擦痕、 擦口、压痕、撞痕、砸痕
G 风化程度 全风化 半风化 未风化
(3)第四纪碎屑沉积物特征的统计与 分析
I. 砾石统计分析
砾石测量记录表
扁平
砾砾 砾 径
面磨
石石
产状
编 成 长 轴中 轴短 轴倾 倾园
号 分 (a) (b) (c) 向 角

其他特征
(风化程度 等)
年月 日
测量人:
记录人:
砾石测量资料的统计方法
Ⅱ 粒度分析
A 、粒度特征研究
a 粒度分析——资料获取
筛析法 移液法 激光粒度分析
b 资料整理
图件:
① 直方图 ② 频率曲线 ③ 累积频率曲线 ④ 正态概率曲线 ⑤ C-M图解
⒈ 频率
曲线;

⒉ 累积
Q3
曲线;

⒊ 对数
中国科学家从我国的地质情况出 发赞成将底界放在松山/高斯磁 极性界线处(2.6Ma)(安芷生、 艾莉,2005),即赞成将格拉斯 阶归入第四系。
进一步研究和值得注意的问题
第四纪下限问题 全球气候显著变冷 人类出现
N-Q连续沉积剖面 找出显著降温的界限——下限
准确的定年 对界限进行准确定年
………
厚度
① 沉积物的岩性描述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及答案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及答案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地貌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

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

第四纪沉积物是指沉积在陆地或海洋中的松散的矿物质颗粒与有机物质。

第四纪沉积物的特征包括松散性、可移动性、岩相变化快、成因多样、不同程度地风化和哺乳动物化石丰富并特含古人类化石。

地质作用的结果是削高和补低。

判断沉积物成因类型的标志包括沉积学标志、地貌标志和环境标志。

第二章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概述地貌是地表(地球表面)形态。

地貌的形态包括形状和坡度不同的地形面、地形线和地形点等形态基本要素构成一定几何形态特征的地表高低起伏。

谷中谷是指在地貌发展中,老的谷地被切割形成更小的、新的谷地。

地貌的基本形态是指那些成因单纯、体积小、单个分布的地貌形态;一个地貌基本形态是由一个单一的地貌过程形成的。

地貌的形态组合是指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在成因上有联系、在形态上无联系的地貌组合在一起。

准平原是规模较大的残留地貌,它是在地壳处于长期稳定和气候比较湿润条件下风化剥蚀作用的结果,形成向海洋水准面趋近的平缓(或波状)地形。

夷平面包括准平原、山麓面和刻蚀平原,是准平原可以因随后的地壳上升而抬高,再受流水侵蚀切割成为山地,其顶部可以残留准平原的遗迹,可以见到沙砾等松散沉积物。

如果一个地区一系列的平坦山顶大致位于同一高度,则可能代表地质时期中准平原的表面。

1.洪积物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物质成分相对单一,不同冲沟中的洪积物岩性差别较大。

同时,洪积物的分选性较差,常常砾石、砂、粘土混杂在一起。

洪积物的磨圆度较低,通常介于次圆状和次棱角状之间。

在剖面上,洪积物的层理不发育,而砾石、砂、粘土的透镜体相互交叠,呈现出多元结构。

区别:坡积物来自附近山坡,成分相对单纯,砾石含量较少,通常为细碎屑物如亚砂土、亚粘土等,常见到小的砾石透镜体。

西南大学《第四纪地质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第四纪地质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1:[多选题]划分沉积环境的主要标志有哪些?A:物理标志B:化学标志C:生物标志D:人为标志参考答案:ABC2:[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A:残积和坡积物B:冲积和洪积物C:冰碛和冰水沉积物D:风积物参考答案:ABCD3:[多选题]第四纪沉积环境大致可分为哪三大类?A:海相环境B:陆相环境C:湖泊环境D:海陆过渡环境参考答案:ABD4:[多选题]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哪三种类型? A:物理风化作用B:化学风化作用C:风蚀风化作用D:生物风化作用参考答案:ABD5:[多选题]以下属于物理风化作用方式的有:A:温差风化(岩石的热胀冷缩)B:冰冻风化(水的冻融)C:水解作用和水化作用D:氧化作用参考答案:AB6:[多选题]以下哪些是影响风化作用进行的因素?A:岩石中的矿物成分B:气候C:地形D:时间参考答案:ABCD7:[多选题]根据块体运动发生的环境、运动的过程以及所形成的地形和堆积物特点,可以分为:A:崩落〔崩塌〕B:滑动C:流动D:蠕动参考答案:ABCD8:[多选题]我国的黄土划分为哪三层?A:午城黄土B:离石黄土C:马兰黄土D:乌山黄土参考答案:ABC9:[多选题]阶地一般可以分为:A:侵蚀阶地B:基座阶地C:埋藏阶地D:沉积阶地参考答案:ABCD10:[多选题]划分第四纪地层的标志包括哪些?A:生物标志B:考古标志C:气候标志D:岩性和岩相标志E:构造与地貌标志参考答案:ABCDE11:[多选题]第四纪地层的划分方法主要包括下列哪些?A:岩石地层学方法B:生物地层学方法C:地貌地层学方法D:古土壤地层学方法E:气候地层学方法F:古人类考古地层学方法参考答案:ABCDEF12:[多选题]流水地貌可分为以下哪几种:A:片状水流地貌与坡积物B:沟谷地貌与洪积物C:河流地貌与冲积物D:冰雪消融地貌与冰水沉积物——冰碛物参考答案:ABC1:[判断题]全新世植物群一万多年来,植物发展总趋向,木本植物相对增多,草本植物相对减少,喜暖分子增加,耐干冷植物减低。

地质成因

地质成因

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⑴.残积(el):基岩遭受风化作用后(包括物理、化学与生物风化作用),残留原地的产物,一般未经搬运。

包括残积物、土壤与风化壳。

风化剖面一般由下至上分为基岩带、弱风化带、中等风化带和强风化带。

⑵.坡积(dl):在重力作用下,由雨水与雪水冲刷搬运,在山坡与山脚下堆积起来的风化产物。

⑶.重力堆积(xd):在重力作用下,崩塌的巨大石块与乱石,搬运至山坡或山麓堆积的粗粒碎屑物,又称坠积物。

⑷.滑坡堆积(del):在重力、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下,整个岩体沿斜坡下滑,产生的堆积物。

⑸.土溜堆积(又称泥流堆积)(s或df):斜坡的土层经充分渗透雨水浸湿后,成塑性状态,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坡面向下滑动,形成堆积物。

⑹.冲积(a1):河流堆积,又称淤积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内。

⑺.洪积(p1):暂时洪水形成的堆积物。

主要分布在山谷口或山前平原o⑻.湖积(l):湖水在湖盆里的堆积物,包括机械、化学与生物的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堆积物。

⑼.沼泽堆积(h):由生长茂盛的植物,在经常积水的沼泽地,以生物与化学作用为主形成堆积物。

⑽.海相沉积(m):由波浪或海流搬运作用、化学作用与生物作用形成的堆积物。

包括滨海、浅海、深海和泻湖等地区的沉积物。

如珊瑚礁与海滩岩、海成淤泥质堆积物等。

⑾.化学堆积(eh):由各种化学作用形成的沉淀物。

⑿.冰碛(gl):是冰川搬运和堆积的物质。

一般分两大类:冰川在运动过程中搬运的物质,叫运动冰碛;经冰川搬运后堆积下来的物质叫堆积冰碛。

一般所说的冰碛,即指堆积冰碛。

⒀.冰水沉积(fgl):是冰川融水沉积物,由砾石和砂粒组成。

它不同于冰碛,有一定分选性和层理结构,与一般河流冲积层不同之处,在于其中夹有大漂砾和冰碛透镜体,并且同冰碛层有紧密的接触关系。

常是地下水的良好含水层。

⒁.冰湖沉积(lgl):冰湖又叫冰川湖。

由冰川掘蚀或冰碛堵塞等原因形成的凹地积水而成的湖泊。

前者称冰蚀湖,后者叫冰碛湖。

地质成因

地质成因

§1-4 第四纪沉积物(层)由原岩风化产物经各种外力地质作用而成的沉积物,至今其沉积历史不长,所以只能形成未经胶结硬化的沉积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四纪沉积物”或“土”。

不同成因类型的第四纪沉积物,各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和工程地质特征,以下分别介绍其中主要的几种成因类型。

1.4.1 残积物、坡积物和洪积物1.4.1.1残积物(Q el )(Q el为第四纪地层的成因类型符号,下同此。

)残积物是由岩石风化后,未经搬运而残留于原地的土,而另一部分则被风和降水所带走。

它处于岩石风化壳的上部,是风化壳中的剧风化带,向下则逐渐变为半风化的岩石。

它的分布主要受地形的控制,在宽广的分水岭上,由雨水产生地表径流速度小,风化产物易于保留的地方,残积物就比较厚。

在平缓的山坡上也常有残积物覆盖。

(见书第8页图1-1)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不同的原岩,将产生不同矿物成份、不同物理力学性质的残积土。

由于风化剥蚀产物是未经搬运的,颗粒不可能被磨圆或分选,没有层理构造。

残积物与基岩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通常经过一个基岩风化层(带)而直接过渡到新鲜岩石。

残积物有时与强风化层很难区分。

一般说来,残积物是由于雨雪水流将细颗粒带走后残留的较粗颗粒的堆积物。

风化层则虽受风化作用的影响,但它是未被剥蚀搬运的基岩风化产物。

残积物中残留碎屑的矿物成分很大程度上与下卧基岩相一致,这是鉴定残积物的主要根据。

例如砂岩风化剥蚀后生成的残积物多为砂岩碎块。

根据这个道理可按地面残积物的成分推测下卧基岩的种类。

反之,也可按基岩分布的规律推测其风化产物的特征。

山区的残积物因原始地形变化很大且岩层风化程度不一,所以其厚度在小范围内变化极大。

由于残积物没有层理构造,均质性很差,因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很不一致,同时多为棱角状的粗颗粒土,其孔隙度较大,作为建筑物地基容易引起不均匀沉降。

不同岩类具有不同的风化特征,如块状构造的花岗岩,多以沿节理裂隙风化,风化厚度大,且以球状风化为主。

第七章第四纪沉积物(1)

第七章第四纪沉积物(1)

第六章第四纪沉积物第四纪沉积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之一。

农业根植于各种第四纪沉积物表部发育的土壤;许多工业设施和民用建筑都以第四纪沉积物为基础;大量的地下水赋存在第四纪沉积物中,部分重要矿产(砂金、金刚石、锡、盐和硼)和建筑材料(土、砂、砾石)产于第四纪沉积物中。

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离不开第四纪沉积物。

从第四纪地质学、第四纪环境演变的角度看,第四纪沉积物是第四纪古环境信息的主要载体,是研究第四纪古环境的物质基础,所以,我们要学会辩认和划分不同类型的第四纪沉积物,并运用它来分析、解译第四纪古环境。

在介绍第四纪沉积物的辨认特征、沉积特点之前,我们首先总结我们地球表面整个第四纪沉积物的一般特征,即第四纪沉积圈的一般特征(因为我们已经学习了六章的内容,有了一些第四纪的知识)。

第四纪沉积圈是指地球表面由第四纪沉积物构成的圈层,它是地球岩石圈中一个最年轻和最表面的圈层,具有以下特征:(a)第四纪沉积圈基本上是一个连续的层圈在现今地球表面的任何地方,包括大陆和海洋的各个角落,都有第四纪沉积物分布。

(b)形成时间很短,一般不超过2Ma,第四纪沉积圈主要由尚未胶结成岩的松散沉积物构成,只有在少数情况下,才能见到已成岩的第四纪沉积。

所以,第四纪沉积常被称为沉积物,而不称作岩石。

(c)组成第四纪沉积圈的沉积物包括陆相沉积物和海相沉积物,其中陆相沉积物类型复杂多样,而海相沉积物类型比较简单。

(d)第四纪沉积圈由于其松散性,因而处于不稳定状态。

它除了受外力作用被再次搬运、沉积之外,在其内部,由于生物与水的作用,也在不断地发生物质的移动。

相对来讲海相沉积物,尤其是深海沉积物要比陆相沉积物稳定得多。

(e)第四纪沉积圈的厚度变化较大其中陆相沉积物的厚度可以从几十厘米到几千米。

剥蚀区第四纪陆相沉积物厚度一般小,从几十厘米到十几米,堆积区(山前盆地、平原、断裂谷地)可达几十米至几百米。

至于更厚的第四纪沉积层常常出现在构造沉降区海相沉积物的厚度较薄,一般仅厚几米到几十米,变化幅度也较小。

第四系地质成因及符号

第四系地质成因及符号

第四系地质成因及符号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第四系地质成因及符号ml--人工填土pd--植物层al--冲击层pl--洪积层dl-坡积层el--残积层eol--风积层l--湖积层h--沼泽沉积层m--海相沉积层mc--海相交互相沉积层gl--冰积层fgl--冰水积层b--火山堆积层col--崩积层del--滑坡堆积set--泥石流o--生物堆积ch--化学堆积物pr--成因不明沉积一、冲积物(alluvial deposit)河流在平缓地段所堆积下来的碎屑物,称为冲积物。

冲积物根据其形成条件,可分为:1、山区河谷冲积物大部分由卵石、碎石等粗颗粒组成,分选性较差,大小不同的砾石互相交替,成为水平排列的透镜体或不规则的夹层,厚度一般不大。

一般地说,山区河谷的堆积物颗粒大,承载力高,但由于河流侧向侵蚀的结果也带来了大量的细小颗粒,特别是当河流两旁有许多冲沟支岔时,这些冲沟支岔带来的细小颗粒往往和冲积的粗大颗粒交错堆积在一起,承载力也因而降低。

2、平原河谷冲积物河流上游的冲积物一般颗粒粗大,向下游逐渐变细。

冲积层一般呈条带状,具有水平层理,有时也成流水层或湍流层的交错层理。

在每一个小层中,岩性的成分就比较均匀,有极良好的分选性。

冲积物的颗粒形状一般为亚圆形或圆形,搬运的距离愈长,颗粒的浑圆度越好。

平原河谷冲积物可分为: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牛轭湖冲积物和阶地冲积物。

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多为磨圆度较好的漂石、卵石、圆砾和各种砂类土,有时也有粉土、粘性土存在。

在同一地段上,河漫滩冲积物的粒度一般较河床冲积物为小。

在同一河漫滩上,靠河床近的冲积物的粒度比距河床远的为大。

牛轭湖冲积物只有当洪水期间成为溢洪区时才能形成,此时,细砂或粉质粘土就直接覆盖在原来已形成的泥炭或淤泥层上。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

第四纪考试总复习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在第四纪时期发生在地球表层的各种地质事件及其动力机制的一门学科(是研究第四纪时期的沉积物、地层、生物、气候、冰川、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规律的学科)第四纪:是地球发展历史中距现今最近的一个纪,延续的时间比较短暂,按现今多数从事第四纪地质学研究者的观点,是指距今2.60Ma以来的历史。

2、气候期:是指地质时期某一类气候占优势的时期。

间冰期:是指第四纪气候相对温暖湿润的时期,夹在两个冰期之间。

冰期:是第四纪期间一次气候寒冷的时期,全球性降温,冰川扩大。

3、冰阶:是冰期阶段中冰川发育、气候更为寒冷的阶段。

间冰阶:是冰期中相对温暖冰川退缩的阶段。

4、文化层:是指含有石器、陶器、铜器、铁器和村社遗址等古人类活动遗存的沉积层。

文化期:是指与一定的地区文化遗存特征相对应的时代。

5、米兰科维奇理论:当太阳辐射稳定(太阳常数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行星对地球的摄动作用,引起作为流体的地球重力场发生变化,进而使地球的轨道偏心率(0)、地球倾斜度(或黄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简称为黄赤交角,0)和岁差(二分点进动,P)发生周期性变化,从而引起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及其分布产生变化,导致地球气候发生周期性冷暖变化。

6、新构造运动:①发生于新近纪至第四纪初的构造运动;②发生于第四纪的构造运动;③发生于新近纪一现代的构造运动;④始于上新世,甚至界定具体下界为340万年以来的构造运动;⑤认为新构造运动不应给予时间限制,凡是造成地表现代地形基本起伏的构造运动都称为新构造运动;⑥中更新世以来的构造运动。

7、新构造:由新构造运动所造成的(地质)构造变形或变位现象称为新(地质)构造。

主要表现在地形、地貌、第四纪及古近纪和新近纪沉积物变形等方面。

活动构造:属于新构造的范畴,或者说是新构造的一个分支,这个概念是在研究地震的过程中提出的。

一般认为,活动构造是指晚更新世100〜120kaB.P.以来一直在活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可能发生活动的各种构造,包括活动断裂、活动褶皱、活动盆地及被它们所围限的地壳的岩石圈块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Ⅱ、非流动营力结构
定向结构 冰楔式 冻融作用挤压 多边形式
非定向结构 架堆式 重力堆积 以点接触 层间式
③层的变形构造
它是在准同生或沉积期后可塑性变形作用 中形成的。有垂向为主和侧向为主之分。
垂向变形,主要由沉积物液化、重荷、潜 水渗透、水位变动等原因造成的,如盘状 构造、泄水构造、重荷构造(球-枕构造 )、帐篷构造等。
①层间构造
流体侵蚀冲刷先期沉积物的表面痕迹 和堆积形态。它能指示风、水流、波 浪的运动方向。波痕是最常见的层间 (面)构造。
②层内构造(层理构造)
是通过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的突 变或渐变而表现出来的沿垂直方向变化 而形成层状构造。
细层是组成层理的最小单位,代表瞬时 加积的一个纹层。层系是在成分、结构 、形态相似的一组细层,代表一个持续 水动力状况的加积物。层系组由一系列 相似的层系所组成。
第二部分:第四纪沉积物研究
第四纪划分 第四纪的沉积物基本特点 第四纪沉积物研究
一.国际第四纪划分方案
(1)上世纪第四纪下限1.8Ma (2)2004年将新生代分为古近纪和新近
纪,取消了第四纪 (3)2008年恢复了第四纪,下限有两种
1.8Ma、 2.6Ma , (4)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在第四纪中增加一
河流和洪流
叠瓦式
离散式
弥散式
充填式
冰楔式 多边形式
架堆式
层间式
F、沉积构造
定义:由成分、结构、颜色的不均一引起 的沉积层内部和层面上宏观特征的总称。
类型:它包括3种构造。①层间构造,流体 侵蚀冲刷先期沉积物的表面痕迹和堆积形 态。 ②层内构造,又称层理。流体在搬运过 程中由载荷物质垂向和侧向加积形成。 ③ 层的变形构造,又称同生变形构造。
个“人类世”的划分方案
2004年
2005年
2008年
有关第四系“国际地层表” (2008)作了如下表述:第四系的 定义与更新统的修订正在讨论中 。底界放在卡拉布里雅阶 (Calabrian)之底时,年龄值为1 .81Ma;底界放在格拉斯阶 (Gelasian)之底时,年龄值为2 .59Ma。
一. 第四纪沉积物的特征 二. 第四纪沉积物的岩性 三. 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
1.第四纪沉积物基本特征
1. 岩性松散 2. 成因多样 3. 岩性岩相变化快 4. 厚度差异大 5. 不同程度地风化 6. 含哺乳动物化石和古人类
2.第四纪沉积物岩性研究
碎屑沉积物
化学沉积物 生物沉积物 火山堆积物 人工堆积物
(1)第四纪碎屑沉积物的分类
单粒级划分:砾石、砂、粘土。 进一步细分采取二元法命名。
例如:据砂和粘土的含量划分 亚砂土(黏土质砂)、亚粘土(砂质黏土)
第四纪沉积物的二元法命名
(2)第四纪碎屑沉积物的描述
颜色
岩性
沉积物命名要素
粒度
结构、构造
固结程度
化石或文化遗物等
侧向变形,主要由断裂剪切、重力滑帛、 水流拖曳诸原因形成的,如滑塌、变形层 理(同生揉皱)等。
2011年10月湖南赤山
③ 沉积构造 Ⅰ层理
2011年10月湖南赤山
2008年9月南京雨花台Biblioteka Ⅱ、楔状体Ⅲ、结核
Ⅳ、网纹构造(蠕虫构造)
中国南方亚热带第四纪红土中的 一种普遍次生构造。
砾石的排列及ab面特征图
2001年10月湖南稷山
D 粒态——磨圆度 、球度、 扁平度 等形态特征
2006年10月武汉阳逻
2009年7月三峡
2001年10月湖南稷山
E 沉积结构
指碎屑颗粒本身的特征(粒度、圆度、 球度、形状及颗粒表面特征),基质和 胶结物的特征,碎屑颗粒与基质和胶结 物之间的关系(胶结类型)的总和。
是亚热带湿热气候(间冰期)条 件下强氧化的湿热化作用形成的。
图1 剥离红土后的网纹显示出根系特征 根据照片绘制, 图中标尺为10 cm. (a) 九江, (b) 赣州, (c) 宣城
图2 网纹白色部分的中心含有根系中柱(Stele)遗迹 根据实物绘制, 图中标尺为1 cm, 样品采自江西九江.
………
厚度
① 沉积物的岩性描述
A 粒性——沉积物岩性和矿物组成
沉积物岩性组成的单一性与复杂性
各类岩性的大致组成(以 为主约占
%)
特殊岩性
B 粒径——颗粒的大小(a、 b、 c轴长度)。
(最大cm(占%),一般cm(约占%))
C 粒向——颗粒排列的规律(砾石组构:包括砾石
扁平面( a b 面)和长轴( a轴)的产状要素(砾石组 构)。定向性宏观表述:定向性好或差(有明显的定向, 可见叠瓦状排列;有一定的定向,略显定向,无定向,混 杂堆积)。
中国科学家从我国的地质情况出 发赞成将底界放在松山/高斯磁 极性界线处(2.6Ma)(安芷生、 艾莉,2005),即赞成将格拉斯 阶归入第四系。
进一步研究和值得注意的问题
第四纪下限问题 全球气候显著变冷 人类出现
N-Q连续沉积剖面 找出显著降温的界限——下限
准确的定年 对界限进行准确定年
中国第四纪地层划分方案
地质时代
第 四 纪 (Q)
新近纪 (第三纪)
极时性
布 容
松山 高斯 吉尔伯特
分期及分界年龄(kaBP)
四分法
二分法
全新世(Q4)
11
晚更新世(Q3)
130
中更新世(Q2)
730
早更新世(Q1)
2600
全新世(Qh)
更新世 Qp
上新世(N2)
中国与国际第四纪划分方案的比较
二、第四纪沉积物
层理的类型
① 水平层理; ② 平行层理; ③ 波状层理; ④ 交错层理; ⑤ 递变层理; ⑥ 均质层理; ⑦ 韵律层理。
板状交错层理 楔状交错层理 槽状交错层理
正粒序 反粒序
不同特征的 层系组分别 构成:水平层 理(C1),波状 层理(C2),板 状交错层理 (C3),楔状交 错层理(C4), 槽状交错层 理(C5)
基质和胶结物的特征:当颗粒之间留下孔 隙而无细粒的物质时,则造成颗粒支撑结 构,而大小颗粒和泥质一起堆积下来便形 成杂基支撑结构。
碎屑颗粒与基质和胶结物之间的关系:可 分出各种胶结类型,如基底式、接触式、 孔隙式、充填式、溶蚀式和嵌晶式等。
Ⅰ 、流动营力结构
定向结构 非定向结构
叠瓦状式 离散式 (无定向结构)急流快速堆积 弥散式 无数细小角砾弥散分布在砂土中 充填式 巨砾间充填无数后续水流的细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