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测试二(1卷)学生

合集下载

2024届河南省邓州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2024届河南省邓州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摘编自张明琴、肖祥《陌生人社会伦理风险及其规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传统乡镇,人们在熟人圈子里活动,要办某事的时候,往往会去找熟人,所找的熟人对于要办事的人来说,可能也曾是陌生人。
B.在传统乡镇,熟人之间的求助与帮助关系具有互惠性,帮助者在提供帮助前会考虑能否得到回报、自己要付出多大的代价等。
D.“对中学生的道德要求比对小学生的高”错误,无中生有。原文“应该在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对其提出不同的道德要求”,并没有指出中学生道德要求比小学生高。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直接而有力地论证道德制度能增加人们对陌生人的信任感”错误。结合材料“更准确地说,我们信任的是相关制度。道德制度能起到类似的作用”可知,举到银行存款和到医院看病这两个例子,直接论证的是“相关制度”能增加人们对陌生人的信任感,并非道德制度。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每一段都使用了对比论证法,材料一除了使用对比论证法,还使用了举例、假设、引用等论证法
B.材料一末段在阐述熟人社会的服务关系的特点和影响后,接着阐述陌生人社会的服务关系的特点和影响。
C.材料二举到银行存款和到医院看病这两个例子,直接而有力地论证道德制度能增加人们对陌生人的信任感。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在当代社会,公民应重视自身隐私保护,相关部门应重视不断完善隐私保护的法律”错误,无中生有。原材料中并没有提到这一点。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结合“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中人们的行为特征有区别”“这两种社会中人们的行为伦理也不一样”“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中人们的行为规则也有差异”可知,材料分别从人们的行为特征、行为伦理、行为规则三个方面,通过对比,分析了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的差异,如陌生人社会,“人们通过某类人办事”“陌生人之间没有具体的私人关系”“服务关系以交易关系为主”,突出了陌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点和优势;

2024届福建省漳州市重点中学高三(5月)第二次质量测试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2024届福建省漳州市重点中学高三(5月)第二次质量测试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2024届福建省漳州市重点中学高三(5月)第二次质量测试语文试题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与下列诗句中包含的传统习俗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②缠彩遥分地,繁光远缀犬③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④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A.①赛龙舟②赏月③祭土神④观花灯B.①祭土神②观花灯③赛龙舟④赏月C.①祭土神②赏月③赛龙舟④观花灯D.①赛龙舟②观花灯③祭土神④赏月2、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各题。

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中和堂木芙蓉盛开戏呈子瞻陈襄千林寒叶正疏黄,占得珍丛第一芳。

容易便开三百朵,此心应不畏秋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诗都写到了木芙蓉的生长环境,但环境格局不同,陈诗较吕诗阔大。

B.两诗描写木芙蓉花的特点各有侧重,吕诗写花之红艳,陈诗写花之繁多。

C.两诗赞美木芙蓉花,都用了对比手法,但吕诗对比的张力不如陈诗强烈。

D.两诗语言风格都较为平实自然,但气韵不同,吕诗偏委婉,陈诗偏豪放。

2.两诗各表现了木芙蓉花怎样的精神?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

永乐末进士..。

宣德六年授礼科给事中。

议论持大体,有清望。

正统初,大臣言两淮盐政久坏,宜得重名检者治之,于是推择为盐运司同知。

痛革宿弊,条奏便宜五事,著为令。

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

十年正月起为都转运使。

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

屡辨疑狱,无所挠屈。

礼部..侍郎章瑾下狱,九畴及江渊等议贬其官。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屯溪一中2024——2024学年高三10月份语文月考测试卷1、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II卷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选择题正确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工整写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位置。

第一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仁义礼智信”即儒家核心思想“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它最终聚合为一个核心的价值理念,是中国文化长期发展、传承和选择的结果。

在孔子之前,“仁”“义”“礼”“智”“信”这些术语已经广泛流行,是当时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

“仁”作为一种品德,最初的含义是“爱亲”,即爱自己的亲人。

孔子论“仁”,意蕴丰富,尤重视“爱人”和“忠恕”。

“仁者爱人”扩展了“爱亲”,使“仁”突破了氏族的界限,上升成为人类社会的一般原则。

“忠恕”是仁的详细化。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是“忠”,指主动的推及行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是“恕”,指出了“为仁由己”的底线。

论“仁”的同时,孔子也说“义”。

“义”即“宜”。

凡合乎道德义理的行为便是“义”,反之便是“不义”。

而“礼”,起源于史前初民的宗教祭祀活动,历经数千年传承损益,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将其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

孔子主见复原周代礼乐,同时又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论语·阳货》),认为“礼”不仅仅是形式化的东西;“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强调“礼”应根植于“仁”。

孔子讲“礼”时轻其仪重其内的看法,为后来儒家的礼学思想奠定了基调。

“智”,即聪慧、有才智。

孔子所言之“智”,并非一般所说的小聪慧,而是一种道德境界。

孟子更是明确地将“智”与“仁”“义”“礼”相提并用,作为君子的“四德”之一。

“信”,则是指诚恳守约、言行一样的品德,孔子曾多次论及。

到西汉武帝时,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谓“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首次将这五者并而论之,称之为永恒不变之道。

2024届江苏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写作专题含答案

2024届江苏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写作专题含答案

2024届江苏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写作专题(学生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人们需要独自面对挑战和困难;也有人说,与人合作,才能攻坚克难。

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4年春运第一天,农民工曹新平背着比自己还高的包袱赶火车,一路上遇到不少好心人搭手帮忙。

曹新平很激动地说:“我一路上都在遇见好人。

”遇好人才有好发展,做好人才有好社会。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有人说:人生的一大遗憾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我也曾想过”。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江苏省扬州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二模)语文试题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普通人生活平凡、琐碎,他们也许没有卓异的天赋,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依然可以发出光亮,温暖自己,照耀他人。

这个普通人可以是你,是他,是我……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3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3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统编版高三总复习南通市2023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下面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经济学家相信,当今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应用造成的技术性失业,可能远比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任何时代发生过的机械化、自动化的影响更大。

这种影向最明显的发生在制造业,但似乎正在蔓延到所有行业。

虽然技术性失业只是一种短期冲击,是一种暂时的过渡性失调,但是,经济学家口中“短暂的过渡期”往往有几十年,对那些因自动化冲击而失业的劳动者个体而言,通常就意味着一辈子。

面对可能无法避免的未来工作变化,人们的顾虑主要是害怕机器会夺走他们的生计,或者机器会湮灭他们的人生目标。

现实是残酷的,那些缺乏一技之长的人在未来几十年中的收入潜力会持续弱化。

“落伍”症状以及人们对这些症状的反应已经随处可见;就业朝不保夕,工资不断下降,经济停滞不前。

针对自动化及其幕后推手,保守主义者的抗议此起彼伏,就连乐观主义者也承认这是不可避免的。

诚然,技术进步从整体效果上看必然能够推动经济增长,一些经济学家也天真地认为,这种失业者遭受的伤害可以通过大量增加的社会财富予以补偿。

但实际上,技术带来的社会财富“增益”并不可能让所有人利益均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具有替代效应,所产生的结构性冲击,将不可避免地加剧收入不平等。

广东省部分地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语文第二次检测试题汇编:名篇名句默写

广东省部分地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三语文第二次检测试题汇编:名篇名句默写

名篇名句默写广东省东莞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的《登高》中,诗人用“,”两句直接抒发自己的多重愁苦,被宋代学者罗大经认为“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2)在中国古代,君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常常根据个人喜恶而奖罚臣民,针对这一点,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向唐太宗建议要赏罚得当:君王在向臣民施恩时应做到“”;而在动用惩罚时应做到“”。

(3)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一系列对比突出秦始皇只顾个人享乐而不顾惜百姓的行为,他夸张地说,阿房宫屋顶上的瓦缝“”,阿房宫中的栏杆“”。

(4)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两句化用窦巩《南游感兴》中“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

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之意,借“寒烟、衰草”寄寓惆怅之情。

17.(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3)多于周身之帛缕多于九土之城郭(4)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广东省揭阳市惠来一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2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一句与陆游《书愤》中“______”一句,都写到了作者鬓发变白,年华老去。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两句融情入景,把思古之幽情寄寓流水、衰草等意象之中,含蓄凝练。

(3)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玉”相关的诗词很多,其中表达思乡怀人的句子有“______,______”。

【答案】①. 艰难苦恨繁霜鬓②. 镜中衰鬓己先斑③. 六朝旧事随流水④. 但寒烟衰草凝绿⑤. 玉户帘中卷不去⑥. 捣衣砧上拂还来(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2022年北京顺义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二次统练))-学生用卷

2022年北京顺义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二次统练))-学生用卷

2022年北京顺义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二次统练))-学生用卷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来源】 2022年北京顺义区高三二模((二次统练))第1题2022年北京海淀区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三三模第6题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长江口二号”古船,是继35年前广东发现的“南海一号”宋代沉船之后,中国水下考古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发现。

“长江口二号”古船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发现体量大、保存较为完整、预计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古代木质沉船之一,具有极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专家称:“‘长江口二号’古船是一颗珍贵的‘ 时间胶囊....’,包含当时大量的社会、经济、自然、人文等信息,对造船史、科技史、海交史、陶瓷史、经济史等学科研究都具有价值。

”从目前的勘测情况看,古船船型疑似为明清时期上海水上运输广为使用的平底沙船。

古船残长约38.5米、残宽约7.8米,已探明有31个舱室。

沉船上部的尖艏、揽桩、主桅杆、左右舷、上甲板等结构完整。

考古人员选取其中前后4个舱室进行小范围清理,均发现舱内有码放整齐的景德镇窑瓷器等文物。

船体及周围还出土了紫砂器、越南产水烟罐、木质水桶残件、桅杆、大型硬木船材、铁锚、棕缆绳、滑轮、金属钻头、钻杆以及黑色矿物等大量文物。

2021年7至9月,上海市文物局再次组织专业机构对古船及周围区域进行水下调查,清理出前几次调查未发现的元代瓷器和高60厘米完整豆青釉青花大瓶等大型整器。

特别是古船中部分出水瓷器底书“同治年制”款,为古船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

上海市文物局局长方世忠说:“‘长江口二号’古船是近代上海作为东亚乃至世界贸易和航运中心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实物见证。

‘长江口二号’水下考古大发现,为我们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此次考古成果为我国这一历史时期大型木质沉船的发现填补了空白,也为“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黄金水道”的研究进一步提供了实证。

“长江口二号”水下考古工作在零能见度的环境下取得了关键性技术突破和成果,为全球开展河口海岸复杂浑水水域的水下考古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开辟了新思路,树立了世界浑水水下考古技术的 新标杆...,成为中国水下考古迈入世界一流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上海市普陀区曹杨二中202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普陀区曹杨二中202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普陀区曹杨二中202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二三十年,书面阅读与数字化体验的迅速普及,湮没了民间文学口头讲述的生活现场。

同时,信息社会文学艺术的发展趋势是融合创新,受众的审美意识变得新奇自由,而传统民间文学的审美表达以传承性和群体性为主,其走向衰落似乎是一种必然。

每个时代的民间文学既反映着历史环境,又彰显出时代背景,还承担着文化传承功能,是中华儿女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

由乡音、乡俗和家乡故事传说而编织起来的童年记忆,往往在人们心中孕育出“底色的乡愁”并镌刻在人的一生中。

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文学,反映着民族友好、;j土会和谐的中华文明主题,有对孔子、屈原、诸葛亮等人物的思想品格认同,对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祝等故事类型用各自的方式接受并传承。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中,分散在中华大地上的群众,通过民间文学的形式传承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如今,中国民间文学的人物形象、故事类型、叙事结构等被外来的文学系统挤压,尤其儿童成长初期所接受的童话几乎全是西方文本--白雪公主替代了田螺姑娘、小红帽替代了阿凡提。

长此以往,孩子们对中国民间文学逐渐陌生以致淡忘。

面对严峻的传承危机,亟须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民间文学的创新能力和传承能力,使其重新回归曰常生活,有效融入当代社会。

首要的是深度发掘中国民间文学的智慧资源,汲取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教育资源、伦理资源、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增强人们接受本土智慧资源的信心。

比如,以中国民间文学资源为素材,开发原创游戏产品,让中国民间文学资源进入当代文化消费领.域。

最近几年,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就是很好的尝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楚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测试二2020.3语文Ⅰ试题一、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 (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通常富有考据癖的学者有时会因考据而忘欣赏,他们好比食品化学专家,把菜的来源、成分和烹调方法研究得▲之后,便▲,不肯染指。

而我对于考据家的▲虽然十分敬佩,但我认为最要紧的事还是要伸箸,用口▲它们的滋味。

A.井井有条袖手旁观苦心经营领会B.有条有理袖手旁观苦心孤诣领略C.有条有理作壁上观苦心经营领略D.井井有条作壁上观苦心孤诣领会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上世纪初,晏阳初曾经将“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视为“第五大自由”。

几十年后,素尔仁尼琴还注意到另一种自由,“▲,▲。

▲。

▲,▲。

”①它意味着我们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②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③过度的信息对于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④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⑤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A.④⑤①③②B.④⑤③①②C.③②⑤④①D.③②④⑤①3.根据下面现代诗的诗意,作者感到“啮咬”和“绞伤”的原因,最恰当的是(3分)( )当花和果实在春天演奏/秋天出版/我的日子被时计的齿轮给无情地啮咬,绞伤/庭中便飞散着我的心的碎片/阶下就响起我的一片叹息。

(《花与果实》)A.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B.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光景不待人,须叟发成丝。

4.下表是“吾”、“尔”、“子”作人称称谓时,在《论语》和《孟子》中使用情形的统计。

根据下表,选出推断正确的选项是(3分)( )使用情境人称称谓吾尔子《论语》《孟子》《论语》《孟子》《论语》《孟子》上对下77.9% 45.1% 81.0% 6.3% 0.0% 47.9% 平辈之间 1.8% 6.6% 0.0% 0.0% 8.0% 45.1% 下对上 3.5% 7.4% 0.0% 0.0% 76.0% 7.0% 对象不明或其他情境16.8% 4.9% 19.0% 93.7% 16.0% 0.0%B.在《论语》和孟子中,“尔”的使用情境都是上对下。

C.根据“吾”的使用情境,下对上以“吾”来称呼自己较有礼貌。

D.《论语》里通常依据彼此尊卑关系,使用“尔”或者“子”称呼对方。

二、文言文阅读(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 8 题。

鲜于子骏行状秦观公讳侁,字子骏。

公自少庄重不苟,力学有文,乡党异之。

年二十登进士科,调京兆府栋阳县主簿。

神宗初即位,诏中外直言阙失。

公应诏言十六事,上爱其文,出以示御史中丞滕元发曰:“此文不减王陶。

“除利州路转运判官,执政有沮议者。

上曰:"鲜于某有文学。

”执政曰:“陛下何以知之?”上曰:“有章疏在。

”执政乃不敢言。

王荆公用事,公上疏言时政之失曰:”可为忧患者一,可为太息者二,其它逆治体而起人心者不可概举。

“西方议用兵,公以兵将未择,关陕无年.,未宜轻动。

乃移书劝安抚使,宜如李牧守雁门故事,远斥候,谨烽火,坚壁清野,使寇无所获。

密戒诸路选将训兵,蓄锐俟时,须其可击而图之。

安抚使不能用.师果无功。

未几庆州兵叛,关中震扰,巴峡以西皆警。

成都守与部使者争议发兵屯要处,书檄旁午于涂.,公一皆止之,示以无事。

蜀人遂安。

公以剑门形势之地,当分权以制内外,今帅剑南者举全蜀之权以界.之,非便;宜循唐制,成都、益昌各自置帅.以消奸雄窥伺之心。

书累上,不报。

是时初作助役、青苗之法.诏诸路监司.各定所部役钱之数。

转运使李瑜欲以四十万缗为额,公以利路民贫,用二十万缗足矣,与珩论不合,各具利害以闻。

上是公议,谓判司农寺曾布曰:"鲜于某所定利路役书,可力诸路法。

”遂罢瑜,而以公为转运副使,兼提举常平农田水利差役事。

而青苗之法独久之不行,执政怪焉,亟遣吏问状。

公曰:"诏书称:愿取即与。

利路之民无愿取者,岂可强与之邪?“十余年,使者有欲变其法者,父老泣曰:“老运使之法何可变也!“盖公之从子师中,尝使利路,故民以老运使别之。

公奉使九年,阆为名郡,方新法初行,诸路骚动,而公平心处之,乡人无异议者。

今翰林苏公以谓“上不害法、中不伤民、下不废亲“为“三难“。

云熙宁、元丰之间,士大夫骛于功利,更其素守者多矣。

而公忠亮果断,出于天性,数上书言天下事,成具利害。

为政以经术自辅,所至有迹;其去,民追思之。

夏五月辛未,终于州寝,享年六十有九。

(选自《淮海集》,有删改)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关陕无年.年:太平B. 书檄旁午千涂.涂:道路C. 举全蜀之权以界.之界:给与D. 士大夫骛.于功利骛:追求6.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鲜于子骏为人耿直有文学才华,上书言事,受到君王提拔,得到朝中大臣的一致认可。

B. 针对西部形势.鲜于子骏建议各地积极准备,相机而动,但安抚使没能采纳他的建议。

C. 庆州发生叛乱,蜀地一片慌乱,官员盲目发兵抢占要害地,在鲜于子骏劝阻下才镇定下来。

'D. 鲜于子骏用经术处理政务,所到之处都有良好的政绩,因此他离任后,老百姓很思念他。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 乃移书劝安抚使,宜如李牧守雁门故事,远斥候,谨烽火,坚壁清野,使寇无所获。

(5分)( 2) 盖公之从子师中,尝使利路,故民以老运使别之。

(5分)8. 鲜于子骏“数上书言天下事,咸具利害“,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第二段加以概括。

(4 分)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

明妃曲(其二)王安石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

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捍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息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音乐己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9.本诗前八句是怎样刻画明妃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10.诗歌后四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1)君子生非异也,▲ 。

(苟子《劝学》)(2)▲ ,幽咽泉流冰下难。

(白居易《琵琶行》)(3) ▲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官赋》)(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5) ▲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6) ▲ ,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珠《浣溪沙》)(7)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

(《老子》)(8)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论语•学而》)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完成12-14题。

讨论老舍日本兵到了,向来不肯和仆人讲话的阔人,也改变得谦卑和蔼了许多,逃命是何等重要的事,没有仆人的帮助,这命怎能逃得成。

在这种情形之下,王老爷向李福说了话:“李福,厅里的汽车还叫得来吗?”王老爷是财政厅厅长,因为时局不靖,好几天没到厅里去了;可是在最后到厅的那天,把半年的薪水预支了来。

“外边的车大概不能进租界了。

”李福说。

“出去总可以吧?向汽车行叫一辆好了。

”王老爷急于逃命,只得牺牲了公家的自用汽车。

“铺子已然全关了门。

”李福说。

“但是,”王老爷思索了半天才说。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得离开这日租界;等会儿,大兵到了,想走也走不开了!”李福没作声。

王老爷又思索了会儿,有些无聊,还叹了口气:“都是太太任性,非搬到日租界来不可;假如现在还在法界住,那用着这个急!怎办?”“老爷,日本兵不是要占全城吗?那么,各处就都变成日租界了,搬家不是白费——”“不会搬到北平去呀?你——”王老爷没好意思骂出来。

“打下天津,就是北平,北平又怎那么可靠呢?”李福说,样子还很规矩,可是口气有点轻慢。

王老爷张了张嘴,没说什么。

待了半天:“那么,咱们等死?在这儿坐着等死?”“谁愿意大睁白眼的等死呢?”李福微微一笑,“有主意!”“有主意还不快说,你笑什么?你——”王老爷又压住自己的脾气。

“庚子那年,我还小呢——”“先别又提你那个庚子!”“厅长,别忙呀!”李福忽然用了“厅长”的称呼,好象是故意的耍笑。

“庚子那年,八国联军占了北平,我爸爸就一点也不怕,他本是义和团,听说洋兵进了城,他‘拍’的一下,不干了,去给日本兵当——当——”“当向导。

”“对,向导!带着他们各处去抢好东西!”“亡国奴!”王老爷说。

“亡国奴不亡国奴的,我这是好意,给老爷出个小主意,就凭老爷这点学问身分,到日本衙门去投效,准行!你瞧,我爸爸不过是个粗人,还能随机应变;你这一肚儿墨水,不比我爸爸强?反正老爷在前清也作官——我跟着老爷,快三十年了,是不是?——在袁总统的时候也作官——那时候老爷的官运比现在强,我记得——现在,你还作官;这可就该这么说了:反正是作官,为什么不可以作个日本官?老爷有官作呢,李福也跟着吃碗饱饭,是不是?”“胡说!我不能卖国!”王老爷有点发怒了。

“老爷,你要这么说呢,李福也有个办法。

”王老爷点了点头,是叫李福往下说的意思。

“老爷既不作卖国贼;要作个忠臣,就不应当在家里坐着,应当到厅里去看着那颗印。

《苏武牧羊》,《托兆碰碑》,《宁武关》,那都是忠臣,李福全听过。

老爷愿意这么办,我破出这条狗命去陪着老爷!上行下效,有这么一句话没有?唱红脸的,还是唱白脸的,总得占一面,我听老爷的!”“太太不叫我出去!”王老爷说:“我也没工夫听你这一套废话!”李福退了两步,低头想了会儿:“要不然,老爷,这么办:庚子那年,八国联军刚进了齐化门,日本打前敌,老爷。

我爸爸一听日本兵进了城,就给全胡同的人们出了主意。

他叫他们在门口高悬日本旗;一块白布,当中用胭脂涂个大红蛋,很容易。

挂上以后,果然日本兵把别的胡同全抢了,就是没抢我们那条——羊尾巴胡同。

现在,咱们跑是不容易了。

日本兵到了呢,不杀也得抢;不如挂上顺民旗,先挡一阵!”“别说了,别说了!你要把我气死!亡国奴!”李福看老爷生了气,怪扫兴的要往外走。

“李福!”太太由楼上下来,她已听见了他们的讨论。

“李福,去找块白布,镜盒里有胭脂。

”王老爷看了太太一眼,刚要说话,只听:“咣!”一声大炮。

“李福,去找块白布,快!”王老爷喊。

(载于1931年11月《齐大月刊》第2卷第2期)1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小说通过对话的形式,运用了讽刺的手法,将王老爷和下人李福在动荡时局中的心理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B. 李福对王老爷前后都称老爷,但是在中间一处却称其官职——厅长,表现了李福在为老爷想到办法后的洋洋得意和对老爷的揶揄。

C. 王老爷是有爱国心,知道做亡国奴是不对的,但是因为害怕老婆,最后不得不做了投降日本人的官老爷。

D. 王老爷没有名字,说明他是一类人代表。

作者对这类人的刻画,显现出现实主义的特点,对当时面临日寇入侵的中国人有警示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