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式绿色建筑研究
建筑设计中的被动式节能技术探讨

建筑设计中的被动式节能技术探讨在当今社会,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
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如何在设计阶段就引入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建筑师们面临的重要挑战。
被动式节能技术作为一种低能耗、高效益的节能手段,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被动式节能技术是指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利用自然能源和环境条件,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来满足建筑的能源需求,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这种技术不需要复杂的机械和电气设备,而是依靠建筑自身的特性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节能效果。
一、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原理和特点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原理主要基于建筑物理学和热力学的知识。
通过合理的建筑朝向、体形系数、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自然通风和采光等设计手段,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能源,减少能源的浪费。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低技术、低成本:被动式节能技术不需要高端的技术和昂贵的设备,主要依靠建筑设计的优化和自然能源的利用,因此成本相对较低。
2、高效节能: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舒适健康:通过合理的自然通风和采光设计,能够提供更加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4、可持续性: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能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被动式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1、合理的建筑朝向和体形系数建筑的朝向和体形系数对能源消耗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朝向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冬季的采暖需求和夏季的制冷需求。
例如,在北半球,建筑朝向宜选择正南或南偏东、南偏西一定角度,以保证冬季能够获得充足的阳光,夏季能够避免过多的太阳直射。
同时,优化建筑的体形系数,减少建筑的外表面积,降低热量的散失和吸收。
2、高效的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围护结构包括外墙、屋顶、门窗等,其保温隔热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的能源消耗。
采用高效的保温材料,如聚苯板、岩棉等,增加保温层的厚度,可以有效地减少热量的传递。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与应用研究【摘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是一种注重passively-designed ultra-low-energy buildings包括方向、材料运用和建筑结构等措施的建筑设计概念,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能耗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案例,总结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应用研究方法,重点探讨了其节能效果评价。
结论部分则展望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在实践中的应用前景,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总结了相关建议。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旨在推动建筑行业朝着更加环保、节能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能源节约、环保、研究、案例分析、设计原则、应用研究方法、节能效果评价、应用前景、发展方向、总结与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背景: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建筑行业也应运而生了对节能、减排的重要需求。
在传统建筑设计中,能源消耗主要来自于空调、采光、供暖等系统的使用,而这些系统往往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
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影响的新型建筑设计理念。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与应用的重要性,以提高建筑节能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通过研究能够揭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原则,为建筑设计者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指导和参考,促进可持续建筑发展。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可以评估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在不同地域和气候条件下的适用性和效果,为未来建筑设计提供经验借鉴和技术支持。
总体目的是推动建筑行业向更加环保、节能、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加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3 研究意义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是当前建筑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其在能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们对能源资源日益紧张的认识,建筑行业对能源消耗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被动式节能技术在绿色居住建筑中应用初探

被动式节能技术在绿色居住建筑中应用初探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和能源消耗的增加,绿色居住建筑已经成为未来住宅发展的趋势。
尽管如此,普及绿色建筑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其中,能源消耗是绿色建筑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被动式节能技术应用于绿色居住建筑中成为了研究重点。
被动式节能技术是指通过建筑本身的设计和构造,以降低能量消耗为目标的技术。
它根据建筑的气候条件和环境要求,通过开窗、通风、遮阳、隔热等手段来调节建筑内部温度、湿度和采光等环境参数,从而达到节能效果。
1. 能够降低能量消耗:被动式节能技术通过建筑本身的设计和构造,在满足舒适性要求的基础上最大化地利用自然能源,从而降低了能量消耗,减轻了环境负担。
2. 提高舒适性:被动式节能技术能够通过建筑的自身构造,调节室内环境参数,提高居住舒适性。
例如,在夏季提高通风量和遮阳能力,可以降低室内温度,增加通风效果。
在冬季增加隔热能力,可以减少室内热量的散失。
3. 提高建筑质量:被动式节能技术要求建筑具有较高的隔热能力、密闭性和透气性等指标,这就要求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具有较高的质量,从而提高了建筑质量。
4. 降低建筑成本:采用被动式节能技术可以降低建筑成本,因为其相对于其他能源节约措施,不需要大量的电气设备和高成本的维护和管理。
被动式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以日本为例,该国已经采用了被动式节能技术,建造了许多大型住宅和公共建筑。
比如,日本的“被动式超级建筑”利用自然通风和光线,可以节约能源高达60%以上。
此外,荷兰也将被动式节能技术作为绿色建筑中重要的能源节约手段之一,大力推广。
在国内,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
例如,2018年北京冬奥会冰球场就采用了被动式节能技术,不但节约了能源,还提高了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此外,中国的绿色住宅项目也开始逐渐应用了被动式节能技术,并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
然而,目前我国在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 建筑设计师对被动式节能技术应用的认识不够深入,缺乏相关经验和技术能力。
被动式节能建筑研究PPT课件

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
2008~2011年绿色建筑标识数量增长迅速
增长24倍
全国各地绿色建筑发展迅速
截止2012年5月全国已经评出绿色绿色建筑标识项目740项,总建筑面积达到7000万m2。
6
节能效果统计
7
规划与建筑的被动节能 1.规划布局
规划布局应采用有利于接收或遮挡太阳辐射的被动节能规划,利用规 划有利于夏季主导风向通风或防止冬季住宅外表面散热过快,增加或降低 温湿度。
17
热能通风塔原理图示
18
自然采光和导光的被动节能
单栋建筑或居住小区公共区域天然采光在满足功能区照度的前提下,建筑 地上部分,公共区域的天然采光面积大于一定比例;有地下室的建筑,地下一 层公共区域的天然采光面积大于一定比例。
住宅的楼电梯间和公共走道。为满足居民心理和生理的健康需求,并节约 住宅公共区域人工照明的能耗,应使更多的住宅楼地上公共区域能够天然采光。
9
10
居住区气流通风组织不畅还会严重地阻碍空气的流动,对于室外散热和 污染物消散非常不利,会严重影响居民在室外活动时的舒适感。同时采用有 利于夏季、过渡季自然通风和降低热岛效应的建筑规划布局,对于住区建筑 节能也十分重要,可以减少夏季的空调能耗,提高空调设备的工作效率。
夏季西向日晒的太阳辐射通过窗体进入室内的热量是造成夏季室内过热 的主要原因,遮阳设施遮挡太阳辐射热量的效果,除取决于遮阳形式外,还 与遮阳设施的构造措施、安装位置、材料及颜色等多因素有关。遮阳设施可 设置为水平式外遮阳、垂直式外遮阳、挡板式外遮阳等固定或活动式遮阳方 式。
建筑规划布局应考虑: 1.1建筑群体布局与建筑朝向 1.2太阳辐射遮挡与通风间距 1.3建筑群夏季通风与冬季防风
8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探索和研究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探索和研究摘要: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将成为绿色建筑未来必不可少的趋势,但目前在推广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中国的被动建筑与其他国家相比发展迟缓,通过研究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使用方法和设计思路,分析了绿色环保建筑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探索在中国,“被动房”直接翻译成德语,这被称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是由高效建筑保温、密封和热带再生特殊的环保型多功能一体系统。
这意味着,冬季不需要传统的化石能源供暖,夏天也不需要空调制冷。
全年舒适健康,节能率占92%以上。
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节能建筑。
被动式建筑产业涵盖面广,主导产业链,产品附加值高,能耗极低,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绿色产业,符合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理念。
一、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及其特点概述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主要是能够适应自然环境条件和气候特征的建筑。
先进的技术,如气密度和保温隔热性、新风热回收,可通过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建筑营造更舒适的室内环境。
当前,超低能耗被动建筑已成为建筑业未来的主流。
1.高质量的技术要求。
实施被动式建筑的技术相关控制主要由室外舒适性和能耗两个控制指标组成。
实现这两项指标需要选择建筑材料、结构和设备技术。
具体技术和设备包括被动建筑翼、高效室外温度系统、新风电场的热回收、热桥和气密度。
2.低运行功耗。
其建筑采用无热桥、高性能外部保温应用程序和密度较高的环境,能耗比典型建筑低90%以上。
采用特定技术的能耗节约75%。
3.舒适性。
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目的是为房屋提供保暖,这是一项重要功能。
保暖层用于在炎热的夏天保持室内温度,保暖层用于凉爽房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建筑行业在建筑文化和节能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二、超低能耗建筑的特点通过建筑的空间和结构设计,低能耗建筑可以减少普通建筑对机械设备的依赖,从而维护内部环境,包括建筑照明、建筑供暖和机械通风,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被动式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52023.08 |建筑的安全性。
在进行楼板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运用保温隔声的楼板,控制噪音。
进行门窗设计时,要进行建筑物以及门窗的密封工作,降低建筑物的能耗[2]。
3被动式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3.1合理设计建筑场地做好建筑规划是建筑施工人员工作的重点。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进行场地规划,对建筑场地的地势地形进行分析,并了解建筑周边的道路设计,掌握周边建筑以及公共设施的具体情况,明确建筑场地以及周边的水文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土壤条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件等,提升建筑的布局效果。
对于设计人员而言,要对不同季节的气候进行了解,做好朝向设计,确保夏季的通风效果,在冬季要具有避风效果。
建筑布局以及规划要注重采光效果,要确保建筑物内部具有充足的光照,提升居住环境的舒适性[3]。
此外,还需要进行周边生态环境设计,在进行设计时,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确保生活的绿色化,进行自然环境的保护,做好空间的合理设计,融入绿色景观,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优化建筑功能,提升建筑环境的节能效果以及环保性能。
此外,还要进行环境设计,提升建筑物的资源利用,对勘察数据进行分析,优化建筑设计方案,对建筑设计开展精加工,不断进行设计目标的优化,确保可以为居民提供完善的环境以及休闲空间。
3.2通风设计3.2.1热压通风热压通风遵循的原理就是空气受热膨胀变轻,利用温差形成的压差,进行通风。
压差的形成是根据建筑物内部热空气柱和外部环境温度、热风柱存在的高度差导致的温差。
对于空气柱顶部而言,其压差在增加的过程中,会导致空气柱底部以及空气发生剧烈的运动。
这时空气就会经过空气柱顶端,进而从建筑物的底端进入,这可以称之为烟囱效应。
对于温度比较高的浑浊空气而言,可以从上方排除,对于新鲜的以及温度比较低的空气需要从下面进入,进行空气交换。
在此过程中,还可以进行热回收,对浑浊的空气热能进行回收,实现节能。
绿色建筑如何实现被动式设计

绿色建筑如何实现被动式设计在当今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热门话题。
其中,被动式设计作为一种高效、节能且环保的设计理念,在绿色建筑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绿色建筑究竟是如何实现被动式设计的呢?被动式设计,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合理利用建筑自身及其周边环境的自然条件,如阳光、风力、温度等,来满足建筑的能源需求,减少对机械系统和外部能源的依赖。
这种设计理念旨在创造一个舒适、健康且节能的室内环境,同时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首先,选址与规划是实现被动式设计的基础。
在选择建筑场地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以及周边环境。
例如,在阳光充足的地区,应确保建筑能够最大程度地接受日照,以利用太阳能进行采暖和照明;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方,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来引导自然风进入建筑,实现通风降温。
此外,建筑的朝向也至关重要。
在北半球,坐北朝南的建筑能够更好地获取冬季的阳光,减少夏季的太阳直射,从而降低室内的空调和采暖负荷。
建筑的外形和布局也是被动式设计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外形设计可以减少建筑与外界环境的热量交换。
例如,采用紧凑的建筑形态可以降低建筑的外表面积,减少热量散失;而设置遮阳设施,如挑檐、阳台、百叶窗等,可以有效阻挡夏季的阳光直射,降低室内温度。
在布局方面,将功能相似的房间集中布置,可以减少能源的分散消耗。
同时,通过设置通风廊道和中庭等空间,可以促进空气流通,提高室内的通风效果。
窗户的设计在被动式设计中起着关键作用。
窗户不仅是采光的通道,也是热量交换的重要部位。
选择合适的窗户类型和尺寸,以及合理的窗户位置,可以有效地控制室内的采光和温度。
例如,使用双层或三层中空玻璃窗户,可以提高窗户的保温性能,减少热量损失;在南侧窗户面积适当增大,以增加冬季的日照得热,而在东西侧窗户面积适当减小,并设置遮阳设施,以减少夏季的太阳辐射。
此外,窗户的开启方式也会影响通风效果,可根据需要设置不同形式的窗户,如平开窗、推拉窗、悬窗等,以满足不同季节的通风需求。
住宅建筑被动式节能设计研究

住宅建筑被动式节能设计研究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节能减排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住宅建筑作为能耗较大的领域,其被动式节能设计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被动式节能设计的原理、优缺点及其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同时阐述一种具体的住宅建筑被动式节能设计方案及其实践效果评估。
被动式节能设计是一种基于自然环境条件,利用建筑自身结构、材料和布局等要素来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设计方法。
其主要包括自然通风、采光、隔热、保温、降噪等方面的技术措施。
被动式节能设计具有节能效果好、易于实施、成本低廉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受地域和气候条件影响较大。
在住宅建筑中,被动式节能设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建筑布局:合理安排住宅建筑的高低、前后、左右等布局,以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减少人工机械的依赖。
节能材料:使用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材料,提高建筑物的热工性能。
自然通风:利用风压和热压原理,合理设计门窗和通风口,实现自然通风,降低空调使用时间。
采光设计:采用大面积采光窗、中空玻璃等透光材料,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照明能耗。
太阳能利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灯具等太阳能利用设备,减少对电能的消耗。
为了评估被动式节能设计方案在住宅建筑中的实践效果,我们选取了一栋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的住宅建筑作为研究对象。
该建筑采用被动式节能设计,包括保温材料、自然通风和采光设计等措施。
通过实际测试和数据统计,我们发现采取被动式节能设计的住宅建筑在冬季和夏季的能源消耗量分别降低了30%和20%,证明了被动式节能设计在住宅建筑中的显著效果。
然而,被动式节能设计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被动式节能设计受地域和气候条件影响较大,某些极端气候条件下可能无法满足居住舒适度要求。
部分被动式节能技术措施的实施需要较高的初期成本和技术要求,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和普通住宅建筑来说可能难以推广。
被动式节能设计需要建筑师和开发商具有较强的节能意识和专业知识,否则可能难以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动式绿色建筑研究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过改革开放的长期努力取得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成就,现如今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随着人口增长、城镇化进程加速、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能源消耗量激增。
据统计,现阶段我国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30%,每年城乡新建房屋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
现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属于高能耗建筑。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控制建筑能耗,发展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对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标签:绿色建筑;被动式;节能
1.引言
绿色建筑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绿色建筑产业发展迅速;相应的规范和评价体系相继出台。
随着我国绿色建筑标准等规范的实施,绿色建筑从设计到运营逐步走向专业化、产业化的良好发展道路。
近年来成立了大量绿色建筑咨询公司,各高校、科技企业也在绿色建筑领域做了许多探索,建设了一批集成国内外先进研究成果的示范性绿色建筑,为广大设计人员提供了设计参考和技术支持,符合现阶段我国需要快速普及绿色建筑的国情。
2.发展被动式建筑的必要性
据统计,截至2015年全國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数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江苏、广东、山东、上海、河北,这五个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市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占约全国总数的47.3%,这意味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存在地域性差异较大的问题,广大经济欠发达地区并没有开始普及绿色建筑。
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缺乏对绿色建筑的正确理解,普遍认为绿色建筑是堆积大量主动式绿色建筑技术的高科技建筑。
设计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趋于追求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设备、采暖空调系统节能等高科技主动式绿色建筑技术应用,而建筑本身的朝向、体块、空间、构造的设计则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建筑师群体尚未在绿色建筑发展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由此带来的结果是高额的投入且项目整体投资回收期偏长,这必然导致此类绿色建筑只能在江苏、广东、上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发展,不能在广大经济欠发达地区得到普及。
3.被动式绿色建筑概念
3.1 建筑的气候适应性。
肯尼恩·弗兰姆顿说过:“在深层结构的层次上,气候条件决定了文化和它的表达方式,它的习俗和礼仪”。
建筑最初作为人们抵御自然恶劣气候的产物,起到遮风避雨、防寒避暑,使室内的微气候适合人们生存的作用。
由于巨大的气候
差异,各地的传统建筑具有鲜明的气候特征,如我国干冷气候地区的陕北窑洞和南方湿热气候地区的吊脚楼;可以说气候是建筑文化多元化的决定性要素。
为了使建筑微气候更加适合人类的生活,克服建筑阻隔新鲜空气、温暖阳光等缺点,随着建筑材料、经济文化等的进步人们发展了多种改善室内环境的措施。
从烧炭取暖、油灯照明到现代化的采暖、空调、通风和照明系统,现代人工环境技术使人们极大的摆脱了自然气候对建筑的影响。
但是当我们通过消耗大量能源支撑现代人工环境时,建筑失去了地区气候所造成的特征和差异,这造成世界建筑趋同化消极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师利用自然通风采光等既能保证室内环境健康舒适,又能节约建筑能耗的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3.2被动式建筑设计概念。
被动式建筑设计是适应气候同时利用气候的一种建筑设计策略,又称作建筑气候设计。
美国国家公园出版社出版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导则》提出:被动式设计是结合功能需要,采用简单的技术,针对建筑所在地气候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自然资源的设计策略。
在被动式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首先应掌握项目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了解当地可利用的气候资源特点及存在的可能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其次通过能耗调研发掘现有建筑的节能潜力抓住节能要点。
在设计中主动合理的利用通风、采光、遮阳等措施让建筑融入当地气候环境。
被动式设计强调在规划设计阶段建筑师通过合理的场地规划、建筑设计、环境配置等方法达到提升建筑环境舒适度的目的,减少附加设备等手段的使用,减少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4.结语
本文浅谈了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和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发展建筑师主导的低成本被动式绿色建筑才是符合我国当下国情的绿色建筑发展道路的观点。
参考文献
[1]景冬冬.国际碳减排背景下我国碳权交易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11.
[2]马春旺.高层公共建筑的生态设计方法「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3]万蓉,刘加平,孔德泉.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建筑[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33 (2):1_50-1_51.
[4]仇保兴.新常态·新绿建一一中国绿色建筑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建设科技,201 _5,1(12):8一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