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二首其一李商隐
李商隐《无题二首》原诗及赏析

李商隐《无题二首》原诗及赏析无题二首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注释⑴“昨夜”句:《尚书·洪范》“星有好风。
”此含有好会的意思。
⑵画楼:指彩绘华丽的高楼。
一作“画堂”。
桂堂:形容厅堂的华美。
⑶灵犀:犀角中心的髓质像一条白线贯通上下,借喻相爱双方心灵的感应和暗通。
⑷“隔座”二句:送钩、射覆,均为古代酒席间游戏。
分曹:分组。
⑸嗟:叹词。
余:我。
鼓:报更的鼓。
唐制,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
鼓响天明,即须上班。
⑹兰台:汉代藏图书秘籍的宫观,这里借指诗人供职的秘书省。
类:类似。
转:一作“断”。
⑺阊门:阊阖,传说中之天门。
萼绿华:传说中之女仙名。
《真诰·运象》:“萼绿华者,自云是南山人,不知是何山也。
女子,年可二十上下,青衣,颜色绝整。
以升平三年十一月十日夜降于羊权家,自此往来,一月辄六过。
来与权尸解药。
”《零陵县志》:“秦萼绿华,女仙也,以晋穆帝升平三年,降于羊权家。
自谓行道已九百年,授权道术及尸解药,亦隐影化形而去。
好事者比之九疑仙人萼绿华。
”⑻抵:至,到。
《广雅·释诂》:“抵至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遂从井陉抵九原。
”一作“尚”。
相望:期盼伊。
相,偏指一方,即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望,盼望,期待。
《楚辞·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来,吹考差兮谁思。
”此言昔年期盼一见伊人,乃咫尺天涯,难得一见。
⑼秦楼客:用《列仙传》萧史事。
⑽看:一作“著”。
吴王苑内花:冯浩注:“暗用西施。
”李商隐《病中早访招国李十将军遇挈家游曲江》:“莫将越客千丝网,网得西施别赠人。
”可与此同参。
译文昨夜的星空与昨夜的春风,在那画楼之西侧桂堂之东。
身虽无彩凤双翅飞到一处,心却有灵犀一点息息相通。
李商隐《无题》原文和翻译译文

李商隐《无题》原文和翻译译文1、李商隐《无题》原文和翻译译文李商隐《无题》原文和翻译原文: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象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2、王安石《读《江南录》》原文及翻译译文王安石《读《江南录》》原文及翻译王安石原文:故散骑常侍徐公铉奉太宗命撰《江南录》,至李氏亡国之际,不言其君之过,但以历数①存亡论之。
虽有愧于实录,其于《春秋》之义②,箕子之说③,徐氏录为得焉。
然吾闻国之将亡必有大恶,恶者无大于杀忠臣。
国君无道,不杀忠臣,虽不至于治,亦不至于亡。
纣为君,至暴矣,武王观兵于孟津,诸侯请伐纣,武王曰:“未可。
”及闻其杀王子比干,然后知其将亡也,一举而胜焉。
季梁在随,随人虽乱,楚人不敢加兵。
虞以不用宫之奇之言,晋人始有纳璧假道之谋④。
然则忠臣国之与也,存与之存,亡与之亡。
予自为儿童时,已闻金陵臣潘佑以直言见杀,当时京师因举兵来伐,数以杀忠臣之罪。
及得佑所上谏李氏表观之,词意质直,忠臣之言。
予诸父中旧多为江南官者,其言金陵事颇详,闻佑所以死则信。
然则李氏之亡,不徒然也。
今观徐氏录言佑死,颇以妖妄,与予旧所闻者甚不类。
不止于佑,其它所诛者,皆以罪戾,何也?予甚怪焉。
若以商纣及随、虞二君论之,则李氏亡国之君,必有滥诛,吾知佑之死信为无罪,是乃徐氏匿之耳。
何以知其然?吾以情得之。
大凡毁生于嫉,嫉生于不胜,此人之情也。
吾闻铉与佑皆李氏臣,而俱称有文学,十余年争名于朝廷间。
李商隐最经典的10首诗

李商隐最经典的10首诗1、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唐代〕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早晨梳妆照镜,只担忧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容颜不再。
长夜独自吟诗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蓬莱山离这儿不算太远,却无路可通,烦请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
简析:相见时难别亦难,说的是义山当时的处境艰难,离开徐州到长安后想进翰林院,向令狐綯说明此时,也就是找熟人走个后门,令狐陶升官之后,为了避嫌谢绝见客,致使义山处境尴尬,相见难,离别又不甘心,所以出此名句。
东风无力百花残,当时义山已经很大年纪,东风无回天之力挽救百花的凋零,映射自己留不住青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此名句献给所有为理想奋斗终生之人。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和上句呼应,青春难留,云鬓斑白,蜡炬燃尽,月光甚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最后一句起死回生,由深深地“到死”“成灰”的绝望,到‘无多路’,可见作者还是对綯抱有希望,不肯决绝。
从现在来看,此诗不难看出也是写给令狐綯,希望他看到之后体会到自己的心情,也希望綯能感受到自己并没有绝望,而是继续等待綯这个救命稻草的帮助。
《无题》是一首以男女离别为题材创作的七言爱情诗。
全诗以“别”字为诗眼,整体氛围绵缈深沉而不晦涩,语言华丽又自然,情怀凄苦而不失优美。
全诗从头至尾都充满了痛苦、失望,但又缠绵、执着的情感。
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
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相互衔接,纵向地展现出这种情感的心理过程。
这首诗成功地再现了诗人心底深处的绵邈深情,情感联绵往复,细微精深,令人感动。
2、锦瑟李商隐〔唐代〕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

心有灵犀一点通 ①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 ②现多比喻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同桌的你 比划猜成语
11
【规则】
• 每组选出两人,由第一人做动作, 或作描述(描述时不能出现成语 中的字词),第二名同学猜是什 么成语
12
一箭双雕
13
井底之蛙
14
连蹦带跳
15
左顾右盼
16
张牙舞爪
17
36
挂羊头卖狗肉
37
口蜜腹剑
38
闻鸡起舞
39
狼吞虎咽
40
掩耳盗铃
41
守株待兔
42
画蛇添足
43
纸上谈兵
44
步履蹒跚
45
抓耳挠腮
46
捧腹大笑
47
翩翩起舞
48
喜极而泣
49
杞人忧天
50
望梅止渴
51
怒目而视
52
一毛不拔
53
大摇大摆
54
痛哭流涕
55
金刚怒目
56
挤眉弄眼
57
无题二首(其一)
李商隐
1
李商隐
李商隐(813-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 玉溪生,又号樊南子。 诗工骈文,尤擅长七律。与杜牧齐名,世称 “小李杜” 。他的无题诗很有名,都有很美的意
境。
2
作者对所写的内容有所隐讳,不愿或不便 标题;另有一些诗取首句头几个字为题, 题目和内容基本上没什么联系,也属于无 题诗。
152
•落井下石
153
•五体投地
154
•举一反三
155
•心不在焉
156
•一路顺风
157
【关于友情的诗句】《无题二首》译文注释_《无题二首》点评_李商隐的诗词

【关于友情的诗句】《无题二首》译文注释_《无题二首》点评_李商隐的诗词无题二首[唐]李商隐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想很遥远,很难哭泣,书被催促成了墨水。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朗恨彭山太远,整个彭山有一万斤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和金蟾把香拉回来,金蟾和金蟾咬了一口。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不要在春天的心上分享花朵,不要为头发而战。
一寸相思等于一寸灰。
【注释】:刘朗,据说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刘晨和阮昭上山采药。
他们没有发现。
当他们遇到两名女性时,他们被邀请在家里待半年再回来。
后人用这段代码来描述他们的浪漫遭遇。
蓬莱山泛指仙境。
汉寿,晋代人,是司空贾充的部下。
当庄在家相遇时,佳女透过窗户窥视,发现她很漂亮,爱他,并且与他有婚外情。
当庄发现后,她以妻子寿为妻。
糜妃留枕:曹植《洛神赋序》:“黄帝三年,她作为朝都回到洛川。
古人说,泗水之神名叫糜妃。
她感受到宋玉对楚王女神的关心,所以写了《四福》当我在洛水种植时,我突然看到一个女人过来给我一个枕头。
米菲,传说中的伏羲之女。
【简析】:第一首是一首情诗,是关于与爱人分手后的思念。
他开始从梦醒的甜蜜梦中醒来,感到失望,回忆起梦中离别的情景,赶紧写信给她。
借用刘朗的典故,很明显,将来几乎不可能再见到你。
第二首也是一首情诗,但它更加晦涩、深刻和痛苦。
最后两句话是永恒的,引起共鸣。
【高中古诗词阅读】《无题 (其一)李商隐》诗歌鉴赏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无题(其一)李商隐》诗歌鉴赏答案【高中古诗词阅读】《无题(其一)李商隐》诗歌鉴赏答案无题(上)李商隐作者:[李商隐]世代:[唐]体裁:[七律]类别:[闺房]相见难,东风弱,百花残。
春蚕至死不可停止吐丝,蜡烛只在烧成灰烬时泪干。
小靖担心云和庙宇的变化,而《夜》则没有名字(上)李商隐作者:[李商隐]世代:[唐]体裁:[七律]类别:[闺房]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黎明的镜子担心云神庙的变化,夜吟应该感受到寒冷的月光。
没有办法去彭山。
绿色的鸟儿渴望造访。
注释:一.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锦:丝与“丝”谐音。
真丝方锦意味着思念不会结束,除非你死。
3眼泪开始变干:眼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
这里,双关的意思是相思树的眼泪。
4.小静:早上化妆照镜子;云斌:在这里,女人的秀发多而美丽,可与青春相提并论。
5蓬莱山,人们生活在海上纪念蓬莱山的地方。
6蓝鸟:神话中为西方王母传递信息的使者。
赏析: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
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
“东风”句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
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
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
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
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这是许多题为《无题》的诗歌中最著名的感伤诗。
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话展开,尤其是“别难懂”这三个字。
《东风》结束了这个季节,但它是人们相思病的隐喻。
因为这种感伤的感觉,人们就像春天结束时枯萎的春花一样没有生命。
3、第四句是相互忠诚和庄严誓言的写照。
5、这六句话描述了两个人的忧郁、怨恨和担忧,因为他们不能见面,他们感到寒冷,甚至丢了脸。
我们唯一能希望的是第七句和第八句中的假设:我希望绿色的鸟儿经常传播简析:李商隐创作了《无题》这首诗。
李商隐无题原文及翻译

李商隐无题原文及翻译据考,李商隐所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篇,计有二十首,大多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诗。
这首《无题》诗也是如此,并且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商隐无题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代: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注释⑴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
⑵东风无力百花残:这里指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东风,春风。
残,凋零。
⑶丝方尽: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⑷蜡炬:蜡烛。
⑸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⑹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
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思。
⑺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⑻应觉:设想之词。
⑼月光寒:指夜渐深。
⑽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指仙境。
⑾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⑿殷勤:情谊恳切深厚。
⒀探看(kān):探望。
赏析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
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
2024年《无题二首》原文及赏析

2024年《无题二首》原文及赏析2024年《无题二首》原文及赏析1原文:无题二首唐代: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赏析:李商隐的爱情诗以《无题》最著名。
这是两首恋情诗。
诗人追忆昨夜参与的一次贵家后堂之宴,表达了与意中人席间相遇、旋成间阻的怀想和惆怅。
其中第一首无题诗(“昨夜星辰昨夜风”)更是脍炙人口。
这首七律,首联由今宵之景触发对昨夜席间欢聚时光的美好回忆。
在这个星光闪烁、和风习习的春夜里,空气中弥漫着令人沉醉的幽香,一切似乎都与昨晚在贵家后堂宴饮时的景况相同,而席间与意中人相遇的那一幕却只能成为难以重现的回忆了。
诗人并未直接叙写昨夜的情事,而是借助于星辰好风、画楼桂堂等外部景物的映衬,烘托出昨夜柔美旖旎的环境气氛,语句华美流转,富于唱叹的情致,将读者带入温馨浪漫的回忆中。
颔联抒写今夕对意中人的思念。
自己此刻虽然没有彩凤般的双翅,得以飞越重重阻碍与意中人相会,但相信彼此的眷恋之心当如灵异的犀角暗中相通。
“身无”、“心有”,一退一进,相互映照,是间隔中的契合与沟通,怅惘中的喜悦与慰藉,表现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情缘的珍视和自信。
两句比喻新奇贴切,剖划深刻细致,展示了诗人抒写微妙矛盾的心理感受的高超才力。
颈联具体追忆昨夜与意中人共预盛会的场景,而诗人此际落寞抑郁情怀自在言外矣。
诗人回想昨晚宴席之间,灯红酒暖,觥筹交错,藏钩射覆,笑语喧阗,场面是何等热烈醉人啊!“春酒暖”和“蜡灯红”,不但传神地刻画出宴会间热烈融洽的欢乐气氛,也使读者联想到烛光掩映下女子的红晕面颊,彼此的目成心会已不言自明,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尾联回忆今晨离席应差时的情景和感慨。
昨夕的欢宴彻夜到晓,楼内笙歌未歇,楼外鼓声已响,诗人自叹像随风飘转的蓬草,身不由己,不得不去秘书省应差,开始了又一天寂寞无聊的校书生涯,而与席上的意中人则后会难期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模块:拓展提升 1、各抒己见:
当下“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 有”与诗中“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心心 相印”相比,是时代的进步还是时代的退步? 2、研究性学习课题(课后收集)
这些脍炙kuài zhì人口而又充满朦胧感的爱情 诗都来自同一个诗人李商隐
• 第一模块:走近李商隐
•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谿xī同溪),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
受知于权臣令狐楚, (837年)登进士第,二年后授
秘书省校书郎。令狐楚死后,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
Hale Waihona Puke 娶王女为妻。当时牛李二党相争激烈,令狐父子属牛党,
• 第二模块 (二)参照注释翻译,了解诗意
• 参考 昨天夜晚星光闪闪,轻风习习,我和意中 人相会在雕饰华美的小楼之西、桂香弥漫的厅堂 之东。如今尽管自己身上没有彩凤那样的双翼, 得以飞去与对方相会,但彼此的心,却能像犀牛 的角一样灵异,得以相通。
• 在春意融融的酒宴上,人们玩着隔座送钩的 游戏,又分组射覆来助兴,红色的蜡烛映射着耀 眼的光芒。我感叹自己听到报晓的鼓声就不得不 到衙门上班,天天走马秘书省,就像被风吹得不 断在在空中飞旋的蓬草,漂泊不定。
一条白线贯通两头。借喻相爱双方心灵 的感应和暗通。 3、送钩:也称藏钩。 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 一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 使另一队猜钩所在。 以猜中为胜 。 4、分曹:分组。
【注解二】:
5、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 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6、鼓: 指更鼓。 7、应官:犹指上班。 8、兰台:即秘书省。秘书省是我国古代专 门管理国家藏书的中央机构。 李商隐曾任 秘书省校书郎。 9、转蓬:蓬草无根,随风飘转。比喻身不 由己的处境。
第二模块 (三)研讨解析 首联:“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 写对昨夜与恋人相会的追忆。 两个“昨夜”反复使用表达何种感情?
昨夜
星辰、 风、
良辰美景,刻骨铭心的 幸福时光
画楼、
昨夜:只留下美好的
桂堂
回忆令人惆怅。
此联诗人没有具体写昨夜情事,只描写
一种温馨旖旎(yǐnǐ)而有暗示性的意境,
收到了一种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效果。
有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心心相印的自我安慰
颈联:“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隔座送钩、分曹射覆
宴会游戏:热闹
春酒暖、蜡灯红
环境气氛 欢乐甜蜜
这里的宴会既可理解为昨夜的宴会情景,
因为有她在座,酒宴变得无比美好。
也可理解为今宵诗人对意中人的想象之语,
写出了诗人此刻无法飞至,只能苦思,十分凄清、寂寞。
(二)艺术特点分析
李商隐的无题诗在情景叙写上,常常打破时 空的次序,虚实结合,本课即如此,请仔细体会。
我国古典诗歌中常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情达意。 “实景”即是写作时的真实情形;“虚景”则是 回忆或想象中的景象,并随着心理活动的变化来 展现。
讨这论首诗中,各联的虚实情况如何?
• ——首联直写回忆昨夜(虚),暗含今宵与昨 夜情景不同的联想与对比;
无题二首(其一) 李商隐
爱情—诗歌永恒的主题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自《诗经》 以来,杰出的爱情诗数不胜数。
• 有热烈大胆的:
wù mèi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 也有委婉含蓄的: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wǎng rán
• ——颔联不再接写昨夜,而是回到今(实),
抒写 自己与意中人相隔的现实处境;
• ——颈联回忆昨晚宴会的热闹(虚),反衬自 己的 寂寞悲伤 ;
• ——尾联又回到自己的处境(实) 。
全诗打破时空次序、虚实结合,断续无端, 变幻迷离,富有浪漫气息,富有想象张力,这 可看作古代诗歌中的“意识流”,是古代的爱 情朦胧诗。
颔联:“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在情感上和艺术上有何特点?
内容: 写今夕对意中人的思念。 手法情感
身无飞翼 突出身受阻隔
比喻新奇
心有灵犀 有默契、心心相印 痛苦甜蜜
小结: “身无”、“心有”
一退一进,相互映照,比喻贴切,
写情人间虽难随时相会,日日厮守,但心心相印,
写出了甜蜜与痛苦相交织的爱情。
“蓬”是一种很小很轻的草,随风四处飘转, 常以它来比喻飘零的生活。
此联抒发无限惆怅、痛苦之情。
第三模块:整体把握
(一)本诗主旨
这首诗写对昨夜相知相会而很快分离 的情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身不由己、 只能以心守望的痛苦。
• 李商隐成功地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古代诗人一种 常见的爱情模式——受压抑的、无法实现的、给 当事人留下痛苦回忆的爱情。封建社会的礼教造 就的这种受压抑的爱情是李商隐诗歌创作中描写 最多的“爱情母题”。可以说,真正的浪漫的爱 情在李商隐的笔下只是一种先是欢乐,后是痛苦 的爱情。
王茂元属李党。牛党认为李商隐背恩无行,一直对其排
斥打击。此后困顿凄凉,终年四十六岁。
• 李商隐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
其诗内容多抒写对时代乱离的感慨、个人怀才不遇 的愤懑 fèn mèn ,咏史诗、咏物诗和言情诗成就极高。
艺术上,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是李商隠诗歌 突出的特点。为朦胧诗鼻祖,对后世诗歌影响极深远。
写作缘由
本诗大约写于开成四年(839年), 写对昨夜相知相会而今日很快分离的情人 的思念之情。当时诗人任秘书省校书郎。 诗人与所爱的一位贵族女子,在一个美好 的春夜相见,第二天自己就匆匆走马兰台, 开始那寂寞无聊的校书郎生活。一切美好, 都成难以追寻的记忆,于是作者写了这 首诗抒发自己的情怀。
• 第二模块 走进诗境
探讨:你认为哪一种理解更好?为什么?
尾联: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问题研讨
1、“应官”写出了作者的什么心态? 2、“嗟”和“蓬”形象地刻画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处境?
1、“应官”也就是到衙门上班, 包含着无可奈何、 百无聊赖的心境。
2、 “嗟”字写出了人居下位,身不由己之感, 充满了理想破灭之感。
(一)听读,朗读,初通诗意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身无无彩彩凤凤双双飞飞翼翼,, 心心有有灵灵犀犀一一点点通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思考:哪联点出了诗歌的主要内容“爱情”?
【注解一】: 1、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2、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髓质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