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染色体变异学案教案

合集下载

5-2 染色体变异 (教案)——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5-2 染色体变异 (教案)——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2节染色体变异(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的类型,及其可能导致生物体性状的改变甚至死亡。

2、然后判断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学会判断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方法,体会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及成就。

3、学习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观察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应用。

(2)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判断2、教学难点(1)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判断(2)染色体变异的类型。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野生祖先种马铃薯具有多种颜色而且体细胞中含有24条染色体,现在栽培的马铃薯几乎都是淡黄色,而且体细胞中含有48条染色体。

野生的香蕉祖先又小又涩,而且有很多籽,体细胞中含有22条染色体,而目前我们食用的香蕉又大又甜而且是无籽的,体细胞中含有33条染色体。

思考:根据以上事例能否发挥想象力做出一些推测。

二、染色体变异1、概念:生物体的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变化。

2、类型:(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2)染色体结构的变异3、(1)染色体数目变异——细胞内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2)实例:①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原因:亲代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②Turner综合征症状: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颈蹼,肘外翻、部分患者智力轻度低下。

有的患者伴有心、肾、骨骼等先天畸形。

病因:单一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失去的X染色体由于父亲的精母细胞性染色体未分离造成的。

4、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1)果蝇配子中有几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形态上有怎样的区别?果蝇的配子中有4条染色体,这4条染色体是形态和功能不同的非同源染色体(2)如果把配子中的染色体看作一组,果蝇体细胞中有几组染色体?两组(3)染色体组概念:在大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都是两两成对的,也就是说有两套非同源染色体,其中每套非同源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注意:每个染色体组中包含的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4)染色体组相关练习有3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有2条染色体有2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有3条染色体注意:图形题就看形状大小相同的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有几条,就是几个染色体组。

必修二第五章第2节 染色体变异教案

必修二第五章第2节 染色体变异教案

上课时间年月日第课时总课时课题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变异第2节染色体变异教学目标1.染色体结构变异的4种类型。

2.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概。

3.单倍体和多倍体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其在育种上的意义。

4.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及成就。

教方学法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教材分析重点(1)染色体组的概念。

(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

(3)多倍体育种原理及在育种上的应用。

难点⑴多倍体的形成原因。

⑵区分单倍体与二倍体及多倍体划分的依据。

⑶如何理解单倍体可能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也可能有多个染色体组。

教具教案教学过程引入:你知道无籽西瓜怎样形成的吗?甲同学认为是由于卵细胞没有;乙同学认为是卵没有正常发育。

你的看法呢?提示:无籽西瓜是由于染色体变异而形成的一、染色体变异1.染色体结构变异:(1)类型:①缺失: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失引起变异。

②重复: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变异。

③易位:染色体某一片段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变异。

④倒位: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变异。

(2)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3)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判断:知识拓展:(1)“缺失”问题:(2)变异水平问题:二、染色体数目变异1.类型:类型实例个别染色体的增减21三体综合征以染色体组形式成倍增减三倍体无籽西瓜2.染色体组:(1)组成:3.单倍体和多倍体比较单倍体多倍体概 念 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成 因自然成因 单性生殖的结果 外界环境条件剧变(如低温) 人工诱导 花药(粉)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发 育 过 程发育起点 配子卵或者合子判断方法 发育起点为配子 发育起点为卵或者合子植株特点 植株弱小 植株茎秆粗大、叶、果实和种子较大,营养物质含量高,生长发育迟缓 可育性 高度不育 可育,但结实性差 应用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4.染色体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 (1)单倍体育种 ①方法:苍蝇染色体(2)特点: ①形态上: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一等奖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一等奖

5.2染色体变异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正常个体与某些变异个体的染色体组成(数目的变化),列举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运用结构与功能观说明染色体变异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甚至死亡。

2、通过对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观察与统计,概括染色体组的概念。

3、通过对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发育起点以及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分析和比较,阐明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教学难点(1)染色体组和单倍体的概念。

(2)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新课导入】各位同学请看我手里这两种水果见过吗?一种是相交,一种是马铃薯。

回答正确,很好。

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的香蕉无籽呢?我们的马铃薯染色体是多少条?那么接下来我们共同学习本节内容,染色体变异.【新课讲解】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教师活动:讲解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分为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以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为基数成倍地增加或成套地减少。

1.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实例:21三体综合征(多1条21号染色体)2.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1)染色体组概念: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特点: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

染色体组数的判断:①染色体组数:细胞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几个染色体组②染色体组数: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个数(2)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教师活动:首先讲解多倍体的含义,讲解香蕉是三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并展示相关图片。

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叫单倍体。

有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如含两个染色体组就叫二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就叫三倍体,以此类推。

体细胞中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

3.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1)、多倍体育种: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教案

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教案

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染色体的概念和结构,掌握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

2. 让学生了解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原因,理解染色体变异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运用染色体变异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染色体的概念、结构及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2. 教学难点:染色体变异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染色体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染色体的结构及染色体变异的实例。

3. 结合典型实例,分析染色体变异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内容1. 染色体的概念与结构1.1 染色体的定义1.2 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DNA、蛋白质)1.3 染色体的形态与数目2.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2.1 结构变异2.1.1 缺失2.1.2 重复2.1.3 倒位2.1.4 易位2.2 数目变异2.2.1 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2.2.2 细胞内的染色体组增加或减少3. 染色体变异的原因3.1 自然因素3.2 人工因素3.3 生物因素4. 染色体变异对生物性状的影响4.1 染色体变异与遗传病4.2 染色体变异与生物进化4.3 染色体变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五、教学课时本教案共需5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六、教学过程6.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染色体变异的实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染色体变异?为什么染色体变异会对生物产生影响?6.2 教学环节6.2.1 染色体的概念与结构(第1课时)1. 介绍染色体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2. 讲解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如DNA和蛋白质。

3. 通过实物图片或模型,展示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染色体。

6.2.2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第2课时)1. 讲解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如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2. 通过实例,分析各种结构变异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染色体变异》教案

《染色体变异》教案

《染色体变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染色体变异的定义、类型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运用染色体变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染色体变异的定义: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2.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3. 染色体变异的特点:可遗传、随机性、低频性。

4. 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染色体变异的类型、特点及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染色体变异的机理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实例。

3. 开展小组讨论,分析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染色体变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对染色体变异的兴趣。

2. 讲解染色体变异的定义、类型和特点。

3. 分析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4.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例,分析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介绍染色体变异的基本概念,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2.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染色体变异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识别它们是结构变异还是数目变异。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染色体变异对生物体的影响,以及这些变异如何在进化过程中发挥作用。

七、实践操作1. 实验室练习:安排学生在实验室中观察染色体的结构,通过显微镜来识别染色体的变异。

2. 染色体模型制作:让学生制作染色体模型,以加深对染色体结构和变异的理解。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编写一个关于染色体变异的短文,描述他们观察到的实验室现象。

2. 选择一个生物进化的案例,分析染色体变异在该过程中的作用。

九、评估方式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实验室报告:评估学生制作的染色体模型和观察报告的质量。

高中生物教案:染色体变异

高中生物教案:染色体变异

高中生物教案:染色体变异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理解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及其分类。

3.学会利用染色体变异来解释生物现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

2.染色体变异的分类及其影响。

2. 教学难点1.理解染色体变异的影响。

2.利用染色体变异来解释生物现象。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1.染色体的形态和基本结构。

2.染色体的功能和作用。

3.染色体的遗传作用。

(2)染色体变异1.变异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变异的分类。

3.染色体变异的影响。

2. 教学方法1.讲解法。

2.案例分析法。

3.互动式课堂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和遗传作用。

2. 讲解(1)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1.染色体的形态和基本结构: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人类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其中23对是一模一样的,另外一对是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2.染色体的功能和作用:染色体是遗传信息在细胞分裂中的物质基础,起到传递遗传信息和控制生命活动的作用。

3.染色体的遗传作用:染色体上的基因是生命的遗传物质,控制着生物的各种形态和性状。

(2)染色体变异1.变异的定义和基本概念:指基因组中遗传物质的数量或结构发生异常而引起遗传变异。

2.变异的分类:染色体变异包括缺失,重复,转位和倒位四种类型。

3.染色体变异的影响:染色体变异会对生物的遗传信息、形态和性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 案例分析教师可以通过生物学中的经典案例,如唐氏综合症等,来帮助学生理解染色体变异的影响和分类。

4. 课堂互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式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上的互动式讨论和案例分析,教师可以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和分类,并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现象。

《染色体变异》教案

《染色体变异》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染色体的概念、结构和功能。

2. 让学生掌握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

3. 让学生了解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和意义。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染色体的概念、结构和功能2.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3. 染色体变异的实例和例子4. 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和意义5. 实验:观察染色体变异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染色体的概念、结构和功能;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和意义。

2. 教学难点: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染色体变异的实例和例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染色体的概念和作用。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染色体的结构和相关实例。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

4. 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5.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和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什么是染色体?”引导学生思考染色体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介绍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展示相关多媒体课件。

3. 分析:讲解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分析实例和例子。

4.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染色体变异实验,观察并记录结果。

5. 讨论:小组内讨论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和意义。

6.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染色体变异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染色体变异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

3. 作业练习:检查学生对染色体变异类型和特点的掌握情况。

4.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染色体的结构、染色体变异的实例和例子。

2. 实验材料:提供染色体变异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3. 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染色体变异相关的阅读材料。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5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5页)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陈立众一、教材分析染色体变异是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之一,在本模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巩固了基因变异的相关知识,又为本章第3节《人类遗传病》中有关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2. 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3. 使学生理解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概念。

4. 使学生了解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及单倍体在育种上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1. 以猫叫综合征产生的原因为例,引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以果蝇的染色体为例,引出染色体组概念,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2. 通过对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概念的分析比较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3. 通过对多倍体、单倍体的原理、应用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1. 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家在染色体变异方面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仔细观察、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钻研精神。

2.通过单倍体和多倍体在育种上应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学情分析知识基础1) 学生应经学过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变化规律。

(本节课可在此基础可进一步演绎出染色体数目变异)2) 学生应经知道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并且在学习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基础上,学生会较容易接受染色体变异的知识。

3)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本节课所涉及到的多倍体的生活实例有一定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思维特征: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以及更为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同时他们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上就会试图发表自己的观点,显得比较活跃。

尝试把自己学到的一些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用理论去解释具体的客观现象和认识新事物。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②


高二生物《染色体变异》导学案
第十五周第二课时 12月8日 主创人:张常胜
预学案部分:
考点一:染色体变异的概述
1、 比较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在宏观结构上的区别:
2、 区分染色体变异的种类:
考点二、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 种类:主要有4种:
①增添:
②缺失: ③倒位: ____④易位:
2、特点: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
,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

考点三、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 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种类:
2、 染色体组的概念:
3、尝试判断以下两种情况生物体内有几个染色体组 甲 乙 丙 丁 戊
(己)基因型为Aaa 的个体 (庚) 基因型为bbbbCCCcDDdd 的个体
答案:甲_____ 乙_____ 丙_____ 丁_____ 戊_____ 己_____ 庚 _____
尝试总结出判定染色体组的方法:
4.说出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例举常见的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生物
5、 多倍体生物与二倍体生物相比,有什么优点?
6、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有哪些?最常用而且最有效地方法是什么?
7、 单倍体的概念是怎么样的?单倍体植株有什么样的特点?
8、 单倍体植株在育种方面有什么独特优势?以及单倍体育种的常用思路是怎样的?
考点四:知识延伸
1、 尝试区分:无籽西瓜和无籽番茄的形成过程
2、尝试比较: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在变异实质、产生过程和意义方面的区别
知识拓展:
例1(2004年春季卷)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二倍体水稻含二个染色体组
B .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
C .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含三个染色体组
D .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
例2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42条,指出下列各细胞的染色体数目(1)六倍体小麦的花粉( ) (2)六倍体小麦花粉离体培养发育成的植株( ) (3)六倍体小麦的胚( ) (4)六倍体小麦的胚乳
( ) (5)六倍体小麦的珠被( )
A 、21
B 、42
C 、63
D 、
84
检案部分:
1.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组中每种形态的染色体成单存在
B.一个染色体组中无等位基因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D.有性生殖的配子细胞中的染色体肯定为一个染色体组
2.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分别编为1~8号。

其中1和2、3和4、5和6、7和8分别为4对同源染色体。

则以下能构成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A.1和2 B.1、2、3、4 C.1、3、6、7 D.1、4、5、6
3.二倍体植物的花粉发育成的植株,体细胞内所有的染色体在形态、大小方面()A.一定相同B.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C.一定是各不相同D.以上都不对
4.下列细胞中,具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
①二倍体水稻的受精卵②二倍体水稻受精极核③普通小麦的受精卵
④普通小麦的卵细胞⑤二倍体水稻的胚细胞⑥二倍体水稻的胚乳细胞
⑦普通小麦的胚细胞⑧普通小麦的胚乳细胞
A.①②③B.②④⑥C.③④⑤D.②③④⑥⑦
5.已知普通小麦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2,染色体组数为6,一组染色体系数和生殖细胞染色体组应是()
A.8和2 B.4和2 C.7和3 D.42和21
6.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所得的无籽番茄是()
A.YR B.Dd C.Ab D.BC
7.用马铃薯的花药离体培养的单倍体植株,可以正常地进行减数分裂,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

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该花药的马铃薯是()
A.二倍体B.三倍体C.四倍体D.六倍体
8.韭菜的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这32条染色体有8种形态结构,韭菜是()A.二倍体B.四倍体C.六倍体D.八倍体
9.用基因型为AAdd和aaDD的亲本植株进行杂交,并对其子一代的幼苗用秋水仙素进行处理,该植物的基因型和染色体倍数分别是()
A.AAaaDDDD,四倍体B.AAaaDDdd,四倍体
C.AaDd,二倍体D.AAdd,二倍体
10.从理论上分析下列各项,其中错误的是()
A.2倍体×4倍体→3倍体B.2倍体×2倍体→2倍体
C.3倍体×3倍体→3倍体D.2倍体×6倍体→4倍体
11.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以获得多倍体植株,秋水仙素的作用在于能在细胞有丝分裂中()
A.抑制纺缍体形成B.促进染色体复制
C.促进细胞分裂D.抑制细胞板形成
12.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所不能引起的变化是()
①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②获得无籽果实③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④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中纺缍体的形成⑤获得单倍体植株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⑤D.①③
13.在三倍体西瓜植株花朵上,授上二倍体西瓜的花粉得到的西瓜()
A.二倍体有籽西瓜B.三倍体无籽西瓜
C.四倍体有籽西瓜D.单倍体无籽西瓜
14.在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中,以二倍体普通西瓜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植株成熟后接受普通二倍体西瓜的正常花粉,所结果实的果皮、种皮、胚芽、胚乳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依次为()A.4、2、2、4 B.4、4、3、6 C.3、3、3、4 D.4、4、3、5
15.用普通小麦(六倍体)的花药离体培养成的植株通常称为()
A.六倍体B.三倍体C.一倍体D.单倍体
16.下列哪种基因型的个体可能是单倍体()
①yyssee ②YySsEe ③ySe ④YYySSsEEe
A.③B.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单倍体体细胞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B.单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奇数
C.单倍体体细胞可能有多个染色体组
D.体细胞染色体数为质数的生物体一定是单倍体
18.一雌蜂和一雄蜂交配产生F l代,在F l代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代中,雄蜂基因型共有AB、Ab、aB、ab四种,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A.aabb×AB B.AaBb×Ab C.AAbb×aB D.AABB×ab
19.用杂合体种子尽快获得纯合体植株的方法是()
A.种植→F2→选出不分离者→纯合体
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C.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
D.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20.把杂种AaBb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长成的植株在理论上可能的基因型为()
A.AABB、aabb B.AaBb、AAB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AAbb、aaBB
21.猫叫综合症是由下面何项引起的()
A.基因突变B.染色体数目的改变C.基因重组D.染色体结构的改变
22.在有丝分裂间期,由于某种原因,DNA复制中途停止,致使一染色体中的DNA分子缺少若干基因,这属于()
A.基因的自由组合B.基因突变C.基因的连锁互换D.染色体变异
23.右图所示为雌雄果蝇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模式图,请据
图回答:
⑴A图表示_______________果蝇的染色体,B图表示
_______________果蝇的染色体。

⑵果蝇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条染色体,其中有
____________对常染色体,____________对性染色
体,_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

⑶A能产生______________种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染色体)的配子,
B能产生______________种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染色体)的配子。

24.(文科学生选做)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和矮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步骤如下:(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A B C D
P:DDTT×ddtt F1:DdTt dT花粉dT幼苗ddTT植株
⑴过程A叫做____________;B过程是____________;C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dT幼苗可称
做___________;D过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常用的化学药剂是____________。

⑵C和D构成的育种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__,用这种方法培育新品种只需_____年。

⑶从F1开始,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育种方法来培育基因型为ddTT的矮秆抗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