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必修2染色体变异学案

2019-2020年高中生物必修2染色体变异学案
2019-2020年高中生物必修2染色体变异学案

2019-2020年高中生物必修2染色体变异学案

[课标导航]

[自学引领]

一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对稳定的,如:

一种生物的染色体结构是相对稳定的,如:

为什么说是相对稳定的?

染色体变异的定义?

染色体变异的分类?

[要点探究]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如:

[例题精析]

1.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为

A.1:1 B.1:2 C.1:3 D.0:4

以染色体组形式的变异,如:

染色体组

定义:

[例题精析]

2.这图表示的染色体组成是什么生物?什么性别?

3.一个染色体组内是否存在同源染色体?何种生物体内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二倍体和多倍体

二倍体定义:

多倍体定义:

[例题精析]

4.大麦的一个染色体组有7条染色体,在四倍体大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能观察到的染色体数目是

A.7条

B.56条

C.28条

D.14条

5..用花药离体培养出马铃薯单倍体植株,当它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花药的马铃薯是

A.二倍体

B.三倍体

C.四倍

体 D.六倍体

多倍体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在自然界: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多倍体植株的特点:

[例题精析]

6.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可诱导形成多倍体植物,该秋水仙素的主要作用是

A.使染色体再次复制

B.使染色体着丝点不分裂

C.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D.使细胞稳定在间期阶段

7.人工已诱导出多倍体的成功事例有

多倍体无子西瓜

[例题精析]

8.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

A.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原理

B.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C.培育无籽番茄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

D.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

9.用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所得的子一代植株开花后,经过适当处理,则 (多选)

A.能产生正常配子,结出种子形成果实

B.结出的果实为五倍体

C.不能产生正常配子,但可形成无籽西瓜

D.结出的果实为三倍体

10.用四倍体西瓜作母本和二倍体西瓜作父本进行杂交,在结出的三倍体西瓜中,果肉细胞、种皮细胞、胚细胞中含有染色体组数依次为()

A.4,0,0 B.4,4,3 C.3,4,4 D.3,4,3

单倍体

定义:

自然界产生的原因:

人工诱导单倍体的方法:

单倍体植株的特点:

人工诱导单倍体的意义:

[例题精析]

11..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它的单倍体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2..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这是由于

A.育种技术操作简单

B.单倍体植物生长

迅速

C.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D.诱导出苗成功率高

13.已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后再经人工诱导,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现获得N棵植株,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约占()

A.B.C.D.

14.下面各项是表示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上所携带的基因,肯定是单倍体的一项是()

A.AaBb

B.Aaaa

C.ABCD

D.Bbb

[互动平台]

1.染色体概念集

染色体、染色质

染色单体

同源染色体

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染色体组

二倍体

多倍体

单倍体

2.

3.染色体变异Array的种类

4.生物变异的种类

[达标演练](选择题的答案一律填写在题号前面,以后不再提示)

1.同一品种的小麦,在肥料充足的条件下会出现穗大粒多的性状,引起这种性状变异的原因是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环境条件的改变 D.染色体变异

2.据调查统计,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平均身高有所增加,与此现象无关的是(多选)

A.基因突变B.营养素供给充分

C.食入生长激素(蛋白质类化合物)较多D.染色体变异

3.在一块栽种红果番茄的田地里,农民发现有一株番茄结的果是黄色的,这是因为该株番茄A.发生基因突变 B.发生染色体畸变 C.发生基因重组 D.生长环境

发生变化

4.母马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64,公驴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62。则母马与公驴杂交后代骡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A.61

B.62

C.63

D.64

5.对于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来说,可遗传的变异不能来源(多选题)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D.环境的影响

生物变异部分练习题

1.基因突变通常发生在: ()

A.细胞分裂间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

C.减数第二次分裂

D.有丝分裂末期

2.下列含有一个

..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A.单倍体小麦的体细胞 B.人体的精子

C.白化玉米幼苗的体细胞 D.人体成熟的红细胞

3.下面列举的几种可能诱发基因突变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射线的辐射作用

B.嫁接

C.病毒侵染 D.碱基类似物处理

16.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亲子代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生活条件改变

4.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时,大量使用了贫铀炸弹,贫铀是从金属中提炼U235以后的副产品,其中含有U238,比重为钢的2.5倍,贫铀炸弹的最大穿甲深度可达900mm,杀伤力极大,残留物可长期起作用。贫铀炸弹的放射性可使生物体发生变异,导致癌症和白血病,这是射线的作用,导致生物体产生变异的遗传学机理是能导致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量变异

5.下列细胞中,属于果蝇正常配子并能形成受精卵的是

A.甲与乙 B.乙与丙C.乙与丁 D.丙与丁

6.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水稻(2n=24)的幼苗,由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卵细胞、胚乳核、子房壁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

A.12、36、24 B.24、72、48

C.12、24、12 D.24、36、24

7.下列细胞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

①人口腔上皮细胞②二倍体植物花粉粒细胞③初级性母细胞④极体⑤四倍体

西瓜的配子细胞 ⑥水稻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的细胞 A .①②③⑥ B .①③⑤ C .①③⑤⑥ D .②③⑤ 8.某个婴儿不能消化乳类,经检查发现他的乳糖酶分子有一个氨基酸改换而导致乳糖酶失活,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 .缺乏吸收某种氨基酸的能力

B .不能摄取足够的乳糖酶

C .乳糖酶基因有一碱基改换了

D .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缺失了 9.一个染色体组应是

A .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B .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C .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

D .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

10

A. B. C. D. 11.科学家将一段控制某药物蛋白合成的基因转移到白色来亨鸡胚胎细胞的DNA 中,发育后的雌鸡就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在每一只鸡蛋的蛋清中都含有大量的药物蛋白;而且这些鸡蛋孵出的鸡,仍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据此分析:(多选题) A .这些鸡是转基因工程的产物 B .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C .该过程运用了胚胎移植技术 D .该种变异属于定向变异 12.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多选题) A .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B .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C .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D .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13.右图示基因A 与基因a l 、a 2、a 3之间的关系,该图能表明的是: (多选题) A.其因突变是定向的 B.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正常基因与致病基因可以通过突变而转化

D.这些基因的转化遵循自由组合规律

14.对下列生物学技术和成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无籽番茄的获得是利用了多倍体育种的原理

B. 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了单倍体育种的原理

C. 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D.“多利羊”的获得利用杂交育种的原理 15.上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模式图。有关此图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多选题) 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是极体 B.该细胞中1与3,2与4为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1与3为一组,2与4为一组

D.如果1、3是Y 染色体,那么2、4为X 染色体 16.下列与多倍体形成无关的是(多选题)

A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B 纺锤体的形成受到抑制

C 个别染色体增加

D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17.水稻的每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现有三枚没有注明的单倍体水稻、二倍体水稻

图中所示为用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养出④⑤⑥四个品种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生产上用①和②通过I和II过程培育出⑤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由③培育出④通常是用___________。通过III和V培育出⑤所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与通过I和II过程培育出⑤的育种方法比较,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③培育出⑥的常用的药品为______________。如果在⑥的柱头上授以⑤的花粉,则会获得_______(有或无)籽果实,果皮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18.右图为果蝇的原始生殖细胞示意图。图中1、1',......,4、4’表示染色体;B、b,V、v,W、w分别表示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试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原始生殖细胞是细胞。

(2)图中的属常染色体,

而属性染色体。

(3)此原始生殖细胞中有个染色体组,它们分别

(4)该细胞中有个DNA分子。 (5)该果蝇基因型可写

成。

(6)经减数分裂它可产生种基因组成类型的配子。

19.将甲、乙、丙、丁4种二倍体植物进行杂交,产生的杂交后代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可以配对,非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配对情况如下表。请写出每种植物的染色体组成(依次用A、B、

(1)甲(2)

乙(3)

丙(4)

20.右图为一种二倍体高等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示意图。请回答:

(1)该细胞所处分裂期为 ,它的名称为或

(2)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最多时为条,染色单体最

多时

为条,DNA分子最多时为个。

(3)该生物单倍体细胞中染色体为条。

21.假设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现有纯合的抗病高秆水稻和感病矮秆水稻,可采取以下步骤:

(1)将纯合的抗病高秆水稻和感病矮秆水稻杂交,得到杂交种子。播种这种子,长出的植株可产生基因型为的花粉。(2)采用的方法得到单倍体幼苗。(3)用处理单倍体幼苗,使染色体加倍。

(4)从中选择表现抗病的矮秆植株,其基因型应是

22.无籽西瓜的培育方法是:先以二倍体西瓜幼苗(A)用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四倍体西瓜植株(♀)(B),用二倍体西瓜(♂)(C)授粉,产生种子(D)。将该种子种下,长成的植株(E)开花后用二倍体西瓜的花粉刺激,可获得无籽西瓜(F)。请回答:

(1)上述培养无籽西瓜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的胚细胞中含有_______个染色体组。(3)B长成的西瓜果皮细胞含______个染色体组,发育中的胚乳细胞内含________个染色体组。

(4)F为无子西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因三倍体西瓜种子较少,不利于扩大栽培,请提出一种既不改变其遗传特性,又能在较大面积上扩大栽培的措施。

23.目前人类培育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主要有①杂交育种、②诱变育种、③单倍体育种、④多倍体育种和⑤基因工程技术。请回答下列问题[除第3、5小题外,均用代号回答]:(1)以上技术的遗传学原理为基因突变的有;为基因重组的有;为染色体变异的有。

(2)以上技术中属于在分子水平上培育新品种的有,属于尚不能按照人类的需求定向培育新品种的有。

(3)单倍体育种常用的方法是首先进行,获得单倍体幼苗;

多倍体育种常用的方法是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诱

变育种常用的方法是用来处理供试材料。

(4)“巨蜂”葡萄的果实、种子都比普通葡萄大,它是用方法培育出来的。

(5)方法③与方法①相比,突出的优点是。24.下图表示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据图回答。

(1)A图所示的育种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___,该方法最常用的做法是在①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图所示的育种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

(3)C图中过程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B图所示的育种方法相比,

C方法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2020年高中生物必修3种群的特征学案人教版

【学习目标】

1.列举种群的特征

2.掌握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学习重点和难点】

种群的特征;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新课自主学习】

一、种群的概念

种群的概念:生活在的生物的个体。例: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

A.一片森林中的昆虫B.一块田地里的狗尾草

C.一棵树上的寄生物D.一座山峰上的树

二、种群的特征

1.种群的基本特征主要有:

(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 2.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概念:种群密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个体数。是种群的特征。特点:同一环境条件下,不同物种不一样;同一物种不同环境条件下也不一样。

意义:反映了种群在内的数量。

调查方法: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法。

(1)如下图如果要调查面积为100m2草地中播娘蒿这种杂草的种群密度,可用_________法,根据样方法步骤算出该杂草的种群密度:

(2)如果要调查某麦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应用___________法。

计算公式:N/a=b/c

例:在1公顷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被标记的鼠15只,那么该麦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____只/公顷。

3.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

出生率:单位时间内的占的比率。

死亡率:单位时间内的占的比率。(2)分析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_______;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________;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_______。

因此可以说出生率和死亡率_________种群密度。

4.迁入率和迁出率

(1)概念:单位时间内的占的比率。

(2)分析迁入率和迁出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5.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1)年龄组成。

分析图中A、B、C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并思考种群的年龄组成与种群的数量变化的关系。

由此分析可以看出,通过分析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_________该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2)性别比例

概念:种群中个体数目的比例。

分析以下三个例子的性别比例情况:

①老虎_______________ ②养鸡场的鸡_________________ ③蜜蜂_______________

分析性别比例如何影响种群密度的,在农业生产上有什么应用?

【课后练习】

1、种群是指一定环境中()

A.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B.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

C.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D.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

2、下列生物中属于种群的是()

A.一个校园里生长着的各种各样高大的树

B.生活在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雄鸟和雌鸟

C.一块菜地上生长着的大白菜、大蒜、大葱

D.生活在青海湖鸟岛保护区内不同年龄的棕头鸥

3、下面是对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①确定调查对象②选取样方③计数④计算种群密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③②④

4、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时不宜采用的做法是()

A.选取多种植物为调查对象

B.随机选取大小相等的若干块方形地块为样方

C.计算各样方内的平均值

D.样方内各年龄段的植物均需统计

5、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约为306只,必须积极防治

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样方法

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6、用标志重捕法来估计某个种群的个体数量,例如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对该种群的数量估计,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该种群数量可用N表示 B.该种群数量大约为88只

C.该种群数量大约为100只 D.N= 39×34÷15

7、下列各项中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A.一平方公里内的人口数量

B.一个池塘中各种鱼的总数

C.一片森林里的全部生物

D.稳定型生物种群的个体数量

8、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提倡一个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种措施直接调节()

A.种群密度B.年龄组成C.性别比例D.出生率

9、按一对夫妇一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

大约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

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

A.种群数量和密度B.种群年龄结构

C.种群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

10、与种群密度有关的非种群特征是( )

A.年龄组成B.施用农药 C.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

11、在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动起决定作用的是()

A.种群密度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

12、决定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因素,主要是()

?①种群密度和出生率、死亡率②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③出生数量和死亡数量④迁出和迁入数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害虫的种群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食物减少 B.出生率下降 C.死亡率增大 D.天敌增加

14、下图是一个种群的年龄分布图。哪个种群绝灭的机会最大()

A B C D

15、一个种群中如果幼体较少,成年和老年个体较多,那么这个种群密度会( )

A.越来越大 B.保持稳定C.越来越小D.无法预料

16、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B.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17、在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①选取40cm×40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8、下图为种群的年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B表示稳定型,A表示_________型,C表示________型。

(2)B型的年龄结构特征是______________。

(3)A型的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

(4)C型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

调查B草原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①选取40cm×40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一个种群中如果幼体较少,成年和老年个体较多,那么这个种群密度会( ) A.越来越大 B.保持稳定C.越来越小D.无法预料

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B.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高中生物必修二导学案第一章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知识梳理】 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 1. 豌豆传粉(且闭花受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 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 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 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 正交、反交: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 2. 具有稳定遗传、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统计。 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如:豌豆茎的高矮。 相对性状是指一种_____ _的____ __性状的____ _表现类型。如:_____________ 。 设问:豌豆有多对相对性状,孟德尔做杂交实验时是同时观察的吗?他先观察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并对此进行分析。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观察图1-4) P 纯种的高茎豌豆×纯种的矮茎豌豆 ♀(♂)↓♂(♀) F1高茎豌豆 ↓自交 F2 高茎豌豆矮茎豌豆 3 :1 思考: F1为什么表现出高茎,没有表现出矮茎的性状? F2为什么又出现了矮茎?且统计是3:1的数量比?这比值是偶然的吗?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产生的F1中__________ _的性状叫显性性状。而 _______________ 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指在______ _后代中,同时显现出________ _和_________ _的现象。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孟德尔在观察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果断地摒弃了前人融合遗传的观点,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提出了如下假说: (1)性状是由_________ 决定的。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 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大写D表示) 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小写d表示)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___________存在。 纯合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如:纯种高茎豌豆:DD;纯种矮茎豌豆:dd 纯合子表现出来的性状能稳定遗传,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 杂合子指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如:F1高茎豌豆:Dd 杂合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不稳定遗传,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______)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的。 2、观察遗传分析图解图1-5 思考: F1形成的雌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两种雌配子和两种雄配子结合机会______,因此F2便有了____、_____、_____三种基因组合,比例为_______ ,在性状上则近于高:矮=________。 [记忆节节清] 性状:生物体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显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不显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学案,推荐文档

必修② 遗 传 与 进 化

问题探究: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的后代开的花,会是什么颜色? 知识目标: 1. 杂交常识: ①杂交的操作方法:P3 图1-2. ②孟德尔选豌豆做遗传实验的原因:豌豆是传粉受粉的植物,还具有易于 区分的。 ③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的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2.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P4 左上角图1-4):你从杂交实验图中发现了什么问题?有 什么规律吗? 3.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请完成下列假说的内容并用遗传图解释) ①假说内容: a.生物的性状是由决定的。 b.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存在的。 c.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 子中。配子中只含有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的。 ②.遗传图解:(能力目标) 4.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5.分离定律:在生物的细胞中,控制着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作业: 1. 请列举出你在本节内容中所见到的新的专业术语并加以理解。 2.P8 基础题及资料上相关试题。

问题探讨:观察P9 左上角的奶牛场图片,思考怎样才能培育出既产奶多又生长快的奶牛? 知识目标: 1.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①.画出遗传图并作出分析,首先看该现象是否遵循分离定律? ②.该现象是否有其他规律存在? 2.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请用棋盘法画出遗传分析图): 3.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请用测交图解说明): 4.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 5.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自己总结): 6.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 ①.遗传因子=基因 ②.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③.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④.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 A 和a。 能力目标: 总结计算杂交后代表现型和基因型种类的方法;灵活掌握运用自由组合定律。 作业: P12-13 基础题和拓展题.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精品学案-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设计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 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讨论: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 1. 豌豆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 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 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精品导学案汇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精品导学案汇总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学习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学习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阅读教材P2-P6 预习案 自主学习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生命活动离不开___________, __________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细胞生物依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完成一系列___________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________→组织→器官→______→个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圈 2.一定区域内, 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_______;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______ 3._______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知识梳理】 病毒:只有依赖________才能生活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单细胞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 多细胞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检测】1、下列对于细胞与生物体生命活动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是生物体遗传和变异的基础 B 、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是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 C 、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 D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无细胞结构的病毒 探 究 案 探究1:草履虫能完成哪些生命活动?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它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吗? 探究2:每个人的个体发育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 你和你父母之间是什么细胞充当了“桥梁”? 一个受精卵是如何发育成完整的新生儿的? 探究3:当手被烫到的时候完成缩手反射需要哪些细胞的参与?

(2020年编辑)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学案

1.1 《从生物圈到细胞》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基础上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分析生物学知识素材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方法] 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训练、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结构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从生物圈到细胞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二、过程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概念:生命活动离不开,病毒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才能生活,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物圈 ↗↑↖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个体↑ ↗↖ 血液循环系统 ↗↑↖ 心脏 ↗↑↖心肌组织 ↗↑↖ 心肌细胞举例:神经细胞肌肉细胞概念: 种群是指___________ 群落是指___________ 系统是指___________ 记忆节节清: 习题巩固: 一、选择题: 1.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2.下列哪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A、变形虫 B、酵母菌 C、衣藻 D、烟草花叶病毒 3.一定区域内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全部生物构成() A、一个群落 B、一个种群 C、三个种群 D、一个生态系统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是() A、池塘里的一只青蛙 B、青蛙的表皮细胞 C、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 D、一个池塘 5.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其中6户养的是绵羊,有2户养的是山羊,这块草原上的8群羊是() A、一个群落 B、一个种群 C、两个种群 D、八个种群 6.可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的实例是() A、树洞中久积的雨水 B、健康人的一滴血 C、一罐鲜酵母培养液 D、一瓶密封的蒸馏水 7.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要调查一个池塘中青蛙近几年的个体数量变化情况。他们研究的是生命系统的() A、个体水平 B、种群水平 C、群落水平 D、生态水平 8.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海洋中的全部鱼 B、一片草地里的跳蝻和蝗虫 C、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等 D、一个池塘的藻类、细菌、蚌、水生昆虫等全部生物 9.潮湿的农贸市场上有鸡、鸭、鱼、青菜、蘑菇等,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以上都不是 10.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研究,正确的顺序是()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D、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1.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

【推荐】2020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教学案汇总

【推荐】2020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 册)教学案汇总 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我国粮食生产的现状及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性 2.以转基因技术为例, 说出现代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3.概述科学思维的基本过程 [教材梳理] 一、粮食问题 1.二战后世界粮食生产状况 国别内容项目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人口占世界人口1/4 占世界人口3/4 粮食产量占世界的1/2 占世界的1/2 特点人均产粮多、消费少人均产粮少、消费多

2.我国粮食生产状况及产生原因 3.科学合理地应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 (1)作用 在彻底解决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疾病肆虐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2)转基因技术发展历史 诞生→1983年, 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植物培育成功 ↓ 发展→世界首例转基因产品——延熟保鲜番茄, 1993年在美国批准上市二、科学思维的过程[连线] [牛刀小试]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发达国家人口少、人均粮食多、消费少。(√) (2)我国虽然人口众多, 但地大物博, 粮食问题并不严峻。(×) (3)现代农业生物技术诞生的标志是延熟保鲜番茄的成功上市。(×)

(4)水稻耐寒、耐盐碱基因是我国获得的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 (5)脊索动物和脊椎动物可能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 2.选择正确答案 (1)粮食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我国在这方面面临的重要问题是( ) A.粮食生产过多 B.粮食供应与消耗不平衡 C.人口增长过快, 缺粮问题日益严重 D.开垦森林过少, 致使农田减少 解析:选C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 而耕地仅占世界耕地的7%, 由于人口迅速增长, 使我国面临粮食短缺这一严重问题。 (2)下列关于推理研究的有关说法中, 错误的是( ) A.推理是根据现象提出合理的假设过程 B.通过推理所得结论必须是完全正确的 C.推理过程必须符合基本的逻辑关系 D.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可得出多种结论 解析:选B 推理是对观察到的现象所作出的解释, 即是一种合理的假设, 由推理所得到的结论既可能是正确的, 也可能是错误的, 这就需要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重难突破] 一、粮食问题

高一生物必修二导学案

高一生物必修二导学案 第3节DNA的复制 大庆市第二十二中学房颖 学习目标 1.概述DNA分子的复制,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提高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 2.热爱科学,团队协作;激情投入,快乐学习。 学习重点 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 学习难点 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预习案 1.先通读教材第52~54页,了解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和复制的过程,完成填空,最后完成预习自测中的题目。 2.完成时间15分钟。 教材助读 1.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 (1)试着说出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对DNA复制的推测。 (2)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这种复制方式是。 2.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1)复制的概念:指以为模板合成的过程。(2)复制的时间和(对真核生物而言)。 (3)复制的过程如何解旋? (4)复制的条件、、、等。 (5)复制的特点:。 (6)复制的意义:DNA分子通过复制,将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了的连续性。 预习自测 判断正误: 1.DNA分子复制的时候,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2.DNA复制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3.DNA复制时,需要的酶只有DNA聚合酶。() 单项选择 1.DNA复制需要() A能量B酶和模板C脱氧核苷酸D上述三个都是 2.DNA分子在细胞的什么时期自我复制() A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3. DNA分子解旋时,下列哪一组碱基被解开() A 鸟嘌呤和腺嘌呤 B 胸腺嘧啶和胞嘧啶 C 腺嘌呤和胸腺嘧啶 D 腺嘌呤和胞嘧啶 4.下列关于DNA复制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互补碱基对间氢键断裂②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③DNA分子在解旋酶作 用下解旋④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⑤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A ③①②④⑤ B ③④②⑤① C ③①④②⑤D①③④②⑤ 探究案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DNA化学组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2.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和性质是什么? 总结学生的回答之后,引出DNA复制的课题。 设置问题情景 2005年3月2日,南宁大沙田某小区附近发生一起杀人分尸案,经现场勘察,发现了2块细小的尸块,这2块尸块是不是同一个人的?是男性还是女性?通过刑侦支队利用PCR技术获得了大量的DNA系列,认定是同一体,女性,为鉴定凶杀案的告破开启了大门,8天后,凶犯陈某被捕。 提问:PCR技术是在体外人工复制,那么DNA是如何进行复制?需要哪些条件?复制的结果怎样?有什么特点? 质疑探究 探究点一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重、难点) 问题1:沃森和克里克在发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那篇著名短文的结尾处写道:“在提出碱基特异性配对的看法后,我们立即又提出了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的一种可能机理。”你能从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设想出DNA复制的方式可能有哪几种吗? 问题2:如果要通过实验来探究DNA的复制方式,你认为最基本的思路是什么?问题3:如果要在实验中直观地区别、“标记”母链或子链,可以采取什么办法?问题4:亲代DNA是用15N作标记的,放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培养,如果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则亲代、子一代、子二代DNA的标记情况是怎样的?若要通过离心观察实验结果,子一代、子二代DNA分布状况是怎样的? 问题5:亲代DNA是用15N作标记的,放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培养,如果DNA的复制是:全保留复制,则亲代、子一代、子二代DNA的标记情况是怎样的?若要通过离心观察实验结果,子一代、子二代DNA分布状况是怎样的? 问题6:当时科学家进行实验时,出现了如问题4的结果,这说明了什么问题?针对训练 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 -DNA(对照);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扦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亲代)。将亲代大肠杆茵转移到含l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I和Ⅱ),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精品学案-教案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 全套精品学案-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 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2.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 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 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 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 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 讨论: 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 1. 豌豆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 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 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 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 正交、反交: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反交。 2. 具有稳定遗传、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统计。

【推荐下载】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精品学案-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设计庐江三中:许佳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 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 讨论: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 1. 豌豆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 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 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 正交、反交: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反交。 2. 具有稳定遗传、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统计。 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如:豌豆茎的高矮。 相对性状是指一种_____ _的____ __性状的____ _表现类型。如:_____________ 。 设问:豌豆有多对相对性状,孟德尔做杂交实验时是同时观察的吗?他先观察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并对此进行分析。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观察图1-4) P 纯种的高茎豌豆×纯种的矮茎豌豆 ♀(♂)↓♂(♀) F1高茎豌豆 ↓自交 F2 高茎豌豆矮茎豌豆 3 : 1 思考: F1为什么表现出高茎,没有表现出矮茎的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2为什么又出现了矮茎?且统计是3:1的数量比?这比值是偶然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________ 的两个亲本杂交所产生的F1中__________ _的性状叫显性性状。而_______________ 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指在______ _后代中,同时显现出________ _和_________ _的现象。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二) 精品导学案: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第二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第一课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目标导航】 1.结合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2.结合教材图解,概述孟德尔对假说的验证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所示: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分别控制黄、绿和圆、皱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彼此独立,互不干扰。 (2)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YYRR和yyrr,分别产生YR、yr配子。 (3)F1(YyRr)产生配子时,按照分离定律,Y与y、R与r分离,同时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这样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四种,其比例为:YR∶Yr∶yR∶yr =1∶1∶1∶1。 (4)四种雌雄配子结合机会均等,结合方式有16种,在这些组合中,共有9种基因型,决定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一个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5.孟德尔关于豌豆三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亲本类型:具有三对相对性状的亲本。 (2)F1的性状表现:都表现为显性性状。 (3)F2的性状表现:发生了性状分离,数量比是27∶9∶9∶9∶3∶3∶3∶1,即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有27种。 6.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1)理论上的应用 解释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变异大多数可以用不同基因的不同组合来解释,如含2对杂合基因的个体,其自交后代表现型可能有4(即22)种;含3对杂合基因的个体,其自交后代表现型可能有8(即23)种;依此类推,含n对杂合基因的个体,其自交后代表现型可能有2n种。 (2)实践上的应用 ①育种实践上的应用 杂交育种:在遗传学上,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在育种实践中,人们用杂交的方法,有目的地使生物不同品种间的基因重新组合,以使不同亲本的优良基因组合到一起,经选择获得新品种。 ②医学实践上的应用 在医学实践中,可依据自由组合定律来分析家族系谱中两种遗传病同时发病的情况,并且推断出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以及它们出现的概率,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1.判断正误 (1)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中出现的重组性状指的是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

高中生物必修2A4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3、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4、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重点: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难点: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初步了解萨顿的假说,初步把握类比推理法,并尝试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二、预习内容 1、萨顿的假说 (1)实验发现:蝗虫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的分离极为相似; (2)推论:基因位于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 a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_。 b在体细胞中基因__________存在,染色体也是________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___________,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___________。 c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一个来自。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___________,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___________的。 (3)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推理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摩尔根及实验材料: 果蝇的优点是: (2)实验及结果分析:观察图2—8 (3)摩尔根的假设:观察图2—9 a假设: 控制白眼的基因(用表示)在染色体上,而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b观察图2—10,写出遗传图解: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学案教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 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2.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 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 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 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 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 讨论: 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 1. 豌豆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 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 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 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 正交、反交: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反交。 2. 具有稳定遗传、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统计。 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如:豌豆茎的高矮。 相对性状是指一种_____ _的____ __性状的____ _表现类型。如:_____________ 。 设问:豌豆有多对相对性状,孟德尔做杂交实验时是同时观察的吗他先观察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并对此进行分析。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观察图1-4)

四川省塔山中学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学案

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 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 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教学重点: 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 2.基因突变的原因 教学难点: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教学过程: 引入: 1910年,一位美国黑人青年由于发烧和肌肉疼痛到医院看病,医生检查发现,他患的是当时人们尚未认识的一种特殊的贫血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我们知道,正常人的红细胞是圆饼状的,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却是弯曲镰刀状的。这样的红细胞容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这种病是怎样形成的呢? 一、基因突变的实例 阅读以下材料并讨论: 1928年,人们发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能将这种病遗传给下一代,并且发现该病是一种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1949年,美国化学家鲍林将正常人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分别放在一定的溶液中电泳,发现正常人和患者的血红蛋白的电泳图谱明显不同,鲍林推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的缺陷造成的。经过分析,鲍林认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分子病。 1956年,英格拉姆等人用酶将正常的血红蛋白和镰刀型细胞的血红蛋白在相同条件下切成肽段,通过电泳对二者进行分析,发现有一个肽段的位置不同。这段有区别的肽段的氨基酸顺序参见教科书图5-2。 问题: 1.人们怎样理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遗传病的? 2.从图5-2中我们可以看出正常肽链中的一个氨基酸发生了突变。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DNA分子决定,由此可以推测相应的DNA分子的碱基片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对比正常氨基酸和异常氨基酸的密码子。 3.一个碱基的变化生物的性状就一定会发生变化吗?试着翻译“问题探讨”的句子。 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碱基的替换可导致基因的改变,从而引起所编码的蛋白质的改变,那么碱基的增添、缺失也可以引起编码蛋白质的改变。这种由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_____________。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 二、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 原因:外因1.物理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物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因:DNA复制过程中基因内部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或排列顺序发生局部

高一生物必修二导学案

保山第九中学“3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生物学科课堂导学案设计活页

保山第九中学“31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生物学科课堂导学案设计活页 第周第课时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备课组长签字:教研组长签字:包级主任签字:班级:小组:姓名: 课题:第一章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2)设计人:李娟 学习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学习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学习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假说—演绎法 二、讨论小结(合作探究) 探究点1:分离定律的假说演绎过程 探究点2:显隐性判定及纯合子、杂合子判定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判断 (二)纯合子、杂合子的比较与鉴定 探究点3:分离定律的应用及适用范围 三、随堂训练 1、豌豆种子的形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的,下表 是有关豌豆种子形状的三组杂交试验结果。 组合序号杂交组合类型后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圆粒皱粒 一皱粒×皱粒0102 二圆粒×圆粒12540 三圆粒×皱粒152141 ⑴根据哪个组合能判断出显性类型,试说明理由。 ⑵写出各个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 组合一:组合二:组合三: ⑶哪一个组合为测交试验,写出遗传图解。 2、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抗病小麦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自交 3、(2004年广西)并指I型是一种人类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导致个体发病的基因为显性基因。已知一名女患者的父母、祖父和外祖父都是患者,祖母和外祖母表现型正常。(显性基因用S表示,隐性基因用s表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女患者及其父母的所有可能基因型。女患者的为____ _,父亲的为_____,母亲的为______。 (2)如果该女患者与并指I型男患者结婚,其后代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女患者后代表现型正常,女患者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4、下面表示某家系中白化病发病情况的图解(设基因为A和a),问: (1)Ⅱ1和Ⅱ2的基因型分别是和。 (2)如果Ⅱ1和Ⅱ2夫妇再生育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3)Ⅲ2可能的基因型是,它是杂合子的概率是。 5、将具有1对遗传因子组成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次,F3代中纯合子比例为() A、1/8 B、7/8 C、7/16 D、9/16 6、牛的黑色(B)对红色(b)是显性。良种场现有两栏牛,A栏全为黑色,B栏既有黑色又有红色。A、B 栏牛是亲子代关系,来场参观的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有的说B栏是A栏的亲代,有的说B栏是A栏的子代。请你根据所学生物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B为A的杂交后代,则A栏中牛的基因型为______,B为______。 (2)若A为B的杂交后代,则B栏中牛的基因型为______,A为______。 (3)若B为A栏的亲代,且B栏中黑色为纯合子,A栏中没有红色种牛的原因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B为A栏的亲代,且B栏中黑色也有杂合子,A栏中没有红色种牛的原因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2017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2学案:4.2.1~2 生物多样性简介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简介 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目标导航 1.结合实例,简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以及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2.结合实例和探究活动,理解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一、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反映了地球上的植物、动物、菌类等在内的一切生命各不相同的特征及其生存环境,他们相互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遗传多样性 (1)概念:物种内不同种群和个体间的遗传变异总和,又称为基因多样性。 (2)层次:3个 ????? 分子水平:分为DNA 的多样性和蛋白质的多样性细胞水平:主要指染色体的多样性个体水平:指表现型的多样性 (3)规律:一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越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越广,同时反映了物种的进化潜力。 3.物种多样性 (1)概念:是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是用一个区域的物种种类的丰富程度和分布特征来衡量的。 (2)内容:物种多样性的现状、物种多样性的形成、演化及维护机制。 (3)研究规律:一般说,一个物种的种群越大,它的遗传多样性就越大,但可使一个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减少。 (4)意义: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表现。 (5)濒危原因:人口的压力,栖息地的破坏,环境的污染。 4.生态系统多样性 (1)概念: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2)生境的含义及意义 ①生境主要指无机环境,如地貌、气候、土壤和水文等。 ②生境多样性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甚至整个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条件。 5.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看,一个物种有其独特的遗传多样性。一般说一个物种的种群越大,它的遗传多样性就越丰富。遗传多样性导致了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与多种多样的生境构成了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物种是生物存在的基本方式,物种的形成是新基因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集中反映在物种形成上。 2.物种形成的方式 (1)渐变式物种形成 一个物种的种群生存条件发生变化,它的命运决定于它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越丰富,进化的可能性越大。这种进化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和演化而达到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 (2)爆发式物种形成 由于个体的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加倍以及远源杂交,再经自然选择而成为新的物种。3.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原因 (1)生物的生活受到无机环境和其他生物的影响,并与其他生物保持相互协调、相互选择、协同进化。 (2)一个物种是在另一个物种基础上形成的,是继承的发展,一个物种形成了,又为下一个物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所有生物起源于共同的原始祖先。 (3)物种的形成过程就是生物多样性的增加过程,随着物种多样性的增加,生物的分布范围增大,分布的生境类型增多,形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遗传多样性导致了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为物种多样性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基础。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维持,使得生态和进化过程也将继续。 判断正误: (1)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2)隔离产生后,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是有差别的。() (3)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4)一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越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就越强,越有可能保存下来或形成新物种。() (5)植物和动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精品学案-教案

1、1 孟德尔得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孟德尔得一对相对性状得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得科学方法与创新思维;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 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与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2.尝试设计杂交实验得设计。 情感目标: 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得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对分离现象得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得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得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 1.对分离现象得解释; 2、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 遗传,俯拾皆就是得生物现象,其中得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得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 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得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得足迹,探索遗传得奥秘。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得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得形状。 讨论: 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得牡丹花会就是什么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得优点) 1、豌豆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就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自交:两性花得花粉落到同一朵花得雌蕊柱头上得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得个体之间得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得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得花粉,授到去掉雄蕊得花得柱头上),获得真正得杂种; 父本:供应花粉得植株叫父本(♂) 母本:接受花粉得植株叫母本(♀) 正交、反交: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反交。 2、具有稳定遗传、得性状,如豌豆茎得高度有悬殊得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统计。 性状:就是指生物体得形态特征与生理特征得总称。如:豌豆茎得高矮。 相对性状就是指一种_____ _得____ __性状得____ _表现类型。如:_____________ 。 设问:豌豆有多对相对性状,孟德尔做杂交实验时就是同时观察得吗?她先观察一对相对性状得遗传,并对此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