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电气考研经验总结
2020武汉大学电信学院936考研经验分享

2020武汉大学电信学院936考研经验分享当看到发布的拟录取名单中有自己名字的时候,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一年的考研之路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兴奋之余,也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备考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专业课是从8月份中旬开始的,这里武大电通考的是数二、英二,专业课是936信号与系统。
数二英二的话相对来说简单。
武大的专业课,难度也不大,大家从历年录取名单中专业课分数也可以看出来,大家分数都很高,但是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既然分数都很高,那么讲究的就是细节处的得分点。
936的特点一般是十道大题,大题下面可能会有3到4小问。
而且大题分布基本都没有太大变化。
不会考很多技巧性、刁钻性的难题,要求的是打好基础,要说难度的话最主要的是在于计算。
每道题基本在15分左右,要保证每道题的计算都正确或者最多只允许出现小部分的错误,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
后期在将知识点都熟记于心之后,最大的问题就是计算的准确率,这就是高分的瓶颈之处。
936的复习,八月中旬开始,用的书是郑军里的信号与系统。
首先我是笼统的过一遍书,不需要完整的看完上下两册书,有些章节是完全不需要看的,这里推荐大家第一遍跟老师后面学,初学者看那么多难以理解的内容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所以跟着老师走会简洁明了许多。
这里推荐爱考宝典的在线专业课一对一辅导班,报班以后就有一位老师全程辅导你,知识点讲的很全面,也便于我们做笔记。
第一遍结束后,接着第二遍补充笔记并完成每章课后题,每天分配一定的任务量,做完课后题,其中的错题问问爱考宝典的老师,然后把涉及到的知识点记在旁边,也可以将错题整理到一起方便后期复习。
课本习题结束了就开始真题,真题你会发现题量较少,我一般控制在一到两小时内完成,每天一到两张专业课真题,这里需要注意总结错题以及总结归纳知识考点,全套真题结束后基本对936了然于胸,尤其强调对错题的分析包括计算的失误。
真题结束后,将书本课后题再过一遍,挑重点三大变换练手以及计算能力的考验,书本课后题第二轮结束,继续真题第二遍,总结错题,这样结束后936基本没什么问题。
武汉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贴

我报的是武汉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考研断断续续总共复习了一个半月吧,我属于那种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所以也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去准备。
1、关于择校和定专业(1)之所以选择武汉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可能是因为直系学姐还有学校名气挺好的,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就业方向还是很好的,工资较高,大多数都去了大型互联网公司做软件开发或者算法。
(2)武汉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我们总共收37个全日制研究生,因为我们今年数学题目相比较过往较为简单,普遍分数不低,基本上都需要400分以上才有机会(最终录取的),总体来说武汉大学这个专业分数还是比较高的,毕竟是热门专业,然后又有武汉大学这个牌子,但是武汉大学专业课不难,下面会有介绍。
2、初试经验(1)数学:最重要的课还是数学这门课吧,因为我本身数学基础比较好,本来是可以保研的,专业第六,后来因为玩游戏玩的导致没保研,我复习数学这门课的时候没有去看视频,就是自己对着李永乐那套复习资料复习的,对于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建议先去看一下视频,再看书上的知识点,再做题;我做所有的题目都是这样的,先把前面的基础知识看一遍,把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虽然考数二,但是我还是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习题也做了)上面的公式对照着书自己推了一部分,然后就做这部分的习题,例题我也自己做,不看答案,确实是自己每道题做出来很难,我也错了很多,我不喜欢看答案,我把这部分所有的题目做完了然后去看答案,把所有错的题都用红笔改出来,做上标记,自己再做一遍,后面的再复习也方便检查。
我复习数学主要就做了李永乐的书,没做张宇的,我11月份的时候还不知道张宇是谁,后来说张宇八套卷我才知道的。
我觉得考研复习最重要的是专注,很多同学从三月份就开始复习,但是在自习室根本没有保证效率,专注学习保证效率是最重要的,我大一大二上晚自习都克制自己不带手机或者带了把手机关机,如果保证不了效率的话,你们也可以尝试考研的时候这么做。
(2)英语:我买了新东方英语考研词汇,我每天上午背一个小时,然后一直做数学,晚上再背一段时间,过一段时间复习一次,把所有不会的单词我都圈出来,然后以后再重新背的时候只背那些单词,不断的重复复习。
2016武大电气专硕考研二战失败的心路分享

又是一年考研时,几多欢喜几多愁。
从刚开始的信心满满,到现在的心灰意冷,只是短短几天的时间。
我去年考的武大电气专硕,分数400多分,根据往年武大考研分数线来看,并不是很高,因此也是没有悬念的失败了。
我是一名二战考生,毕业于一普通高校。
去年一战哈工280分。
当然,自己确实没有用心复习,才有了当时的下场,今年二战最后选择了武大,当查到成绩的时候,感觉自己去武大只是时间的问题,然而今年武大缩招统考生,增加了保送生,导致380分以上的达到了一百多人,而招生人数只有61人。
所以武大为适当调低分数,适当增加了小线。
即政治&英语单科线为60,数学&专业单科线为100。
我英语57,,,无奈离场。
虽经过武大调整刷掉了部分高分,但复试比仍高达140%。
而且在此61人中大约有人是参加过武大夏令营的,他们初试超370即免复试录取。
因此其实名额实际还要缩水不少。
今年不知武大怎么想的,这么高的复试线还接受调剂,他接受本科清华,浙大,西交,华科,重大五校学生的调剂,不知包不包括武大。
武大电气生约400人,其他学校都是电气强校,人数众多,而武大本校考研的有二百多人,其他学校不知,这么做似乎对考武大的外校生很不公平,即使四百多分,也是命悬一线,虽然我早已出局,不免为进复试的童鞋们感慨一下。
经过几天辗转反侧,暂时决定先休整一段时间。
鉴于其他科目也算高分,闲暇之余,写点经验,就当是回馈社会了。
我于14年9月开始进入复习,虽然是二战,但一战太差劲,所以比零基础差不哪去。
数学吧,数学接近满分也挺意外,但想想自己确实付出了不少,也心安了。
数学在九月我把课本急速浏览了两遍,然后十月开始大全,第一遍还是很吃劲,基本什么都不会。
狠劲复习了一个月,十一假期也没休息,终于在十一月初把大全啃完,然后我把错题都剪了下来,贴在错题本上,竟然贴满好几本,不过第二遍就轻松多了,我只是看错题而已,已经会的我就撕掉,到十一月末,不会的错题只剩下了一本而已。
电气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电气专业考研经验分享就等着开学了,也回一下自己的经历吧。
不用太担心难呀难呀,要难大家就一起难,说不定有些人说难是低调处理呢,降低自我的心理预期最后一般结果会不错,这样倒还吓着了别人。
然后就是,你可能需要预估一下自己各科的成绩,一般估计在录取线上下三四十分都是需要准备复试的。
特别是跨考的同学,没有学过复试要求的那几门课的同学,就更应该好好复习,我记得当年考完,大年初一早上我还在看电气工程基础。
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课笔试、英语听力口语测试和综合面试三个部分。
工学专业课笔试考的科目是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工程电磁场,大概每门课的分数分布为40,20,20,20(仅供参考)。
工程专业课笔试就靠电气工程基础一门。
其中电气工程基础教材是分上下册的,图片都会在下面贴出来。
准备复试的同学,就先根据电气工程基础的视频和电气工程基础的课件,对照课本先好好看一遍,这本书算是整个电气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包括其他电气类相关很多课程。
因为离成绩出来有一段时间,而成绩出来后官方的复试细则又要等半个月的样子才出来,所以请参照往年的官方复试细则复习。
笔试科目及参考书:工学硕士笔试科目:电气工程综合s 复试科目参考书:s 《电气工程基础》上下册,陈慈宣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s 《电力电子技术》,王兆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s 《电机学》,辜承林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s 《工程电磁场》,杨宪章编,中国电力出版社工程硕士笔试科目:电气工程基础s 复试科目参考书:s 《电气工程基础》上下册,陈慈宣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PS: 对教材再有疑问,跟我说吧,电气工程基础这本书,电子版的已经传到了空间,但是你最好是买纸板正版书,因为考上后你还是需要看这本书,包括找工作时候也是要复习这本书,复试的整体复习资料马上会出,急得话单独问我,教材如果买不到,可以代买,自负邮费,不过要看时间合不合适呀武大出版社有木有呀,如果我也买不到那就没办法了。
复试经验我转载了一些过来贴在下面:电气工程专硕的:(1)复试,武大电气工程学院复试是两天时间,第一天上午报道,晚上七点到九点半是半小时心理测试和两小时专业课考试,2013年专业考试包括20个判断、10个简答、5个计算。
2021武汉大学电路考研复习精编

2021武汉大学电路考研复习精编《2021武汉大学电路考研复习精编》《复习精编》是由珞珈官方针对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武汉大学专业课考试科目而推出的系列辅导用书。
本精编根据:资料来源珞珈武大考研网五位一体,多管齐下,珞珈老师与专业课权威老师强强联合共同编写的、针对2021年考研的精品专业课辅导材料。
一、珞珈考研寄语1、成功,除了勤奋努力、正确方法、良好心态,还需要坚持和毅力。
2、不忘最初梦想,不弃任何努力,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二、适用专业与科目 1、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脉冲功率与等离子技术、电气工程(专业学位)2、适用科目: 906 电路2021武汉大学考研群:110318297 三、内容简介与价值(1)考前必知:学校简介、学院概况、专业介绍、师资力量、就业情况、历年报录统计、学费与奖学金、住宿情况、其他常见问题。
(2)考试分析:考题难度分析、考试题型解析、考点章节分布、最新试题分析、考试展望等;复习之初即可对专业课有深度把握和宏观了解。
(3)复习提示:揭示各章节复习要点、总结各章节常见考查题型、提示各章节复习重难点与方法。
(4)知识框架图:构建章节主要考点框架、梳理全章主体内容与结构,可达到高屋建瓴和提纲挈领的作用。
(5)核心考点解析:去繁取精、高度浓缩初试参考书目各章节核心考点要点并进行详细展开解析、以星级多寡标注知识点重次要程度便于高效复习。
强化冲刺阶段可直接脱离教材而仅使用核心考点解析进行理解和背记,复习效率和效果将比直接复习教材高达5-10倍。
该内容相当于笔记,但比笔记更权威、更系统、更全面、重难点也更分明。
(6)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反复研究近年真题,能洞悉考试出题难度和题型;了解常考章节与重次要章节,能有效指明复习方向,并且往年真题也常常反复再考。
该内容包含2021-2021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每一个题目不但包括详细答案解析,而且对考查重点进行了分析说明。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基础总结(1)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基础总结(1)电容效应(法拉效应):空载长线末端电压高于首端电压的现象潜供电流:在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中,时常会发生因雷击闪络等原因所产生的单相电弧接地故障。
在具有单相重合闸的线路中,当故障相被切除后,通过健全相对故障相的静电和电磁耦合,在接地电弧通道中仍将流过不大的感应电流,称为潜供电流或二次电流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的主要特点是以大功率晶闸管部件组成的电子开关代替现有的机电开关,能自如地调节电网电压、功角和线路参数,使电力系统变得更加灵活可控、安全可靠,从而能在不改变现有电网结构的情况下提高其输送能力,增加其稳定性。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SCADA系统是电力系统调度自动控制系统,具有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监视(包括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显示),远距离的开关操作,自动发电控制及经济运行,以及制表、记录和统计等功能。
它可将电网中各发电厂和变电所的有关数据集中显示到模拟盘上,使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展现在调度员面前,及时将开关变化和数值越限报告给调度员。
过电压倍数K:内过电压的幅值与电网该处最高运行相电压的幅值之比。
自然功率P n=U12/Z c在传输功率等于自然功率条件下线路任意点的电压均与首末端电压相等。
谐振过电压:因系统的电感、电容参数配合不当,出现的各种持续时间很长的谐振现象及其电压升高,称为谐振过电压。
电气一次接线:发电厂和变电站中的一次设备,按其功能和输配电流程,连接而成的电路称为电气主接线,也称为电气一次接线或一次系统。
二次接线(二次回路):将二次设备按照工作要求,互相连接、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电路。
二次电气设备一般包括控制和信号设备、测量表计、继电保护装置及各种自动装置等 ,它们构成了发电厂和变电所的二次系统。
近后备保护:在保护安装处的主保护拒动时动作的保护称为近后备保护。
工频电压升高: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或故障时可能出现幅值超过最大工作相电压、频率为工频或接近工频的电压升高,称为工频电压升高。
武汉大学考研

武汉大学电路与系统390+经验谈分享考研论坛董梦2011-06-03本人是2011年考武汉大学电信院电路系统的考生,今年考了390+,专业课139,成绩还算不错,比较满意,鉴于此,本人想对2012的童鞋谈谈我的专业课学习经验。
本人毕业于一个二流本科学校,在校表现普通(和某些同学们引起共鸣),我的这种尴尬境遇使我选择了考研,考一所全国前十的名校,一增加自己的底气,二增加自己的阅历,三提高专业平台。
由于本人不是很擅长学习理科类,所以在专业课的复习上花了些功夫。
大概是从八月份开始沾专业课的吧,这期间是开始碰了,但没有花多力气,仅是每天抽出1个半到两个小时看书(共2两本),特别是看公式的推到,动动笔推一推,就这样到了九月中旬看完了第一遍,但没有做课后题。
看完后花了几天的时间给每章做了个知识构架,又将每章结合起来做了一个系统框架。
注意,复习中一定要先形成一个整体的观念,在整体的基础上再在小的细节问题上下大功夫,这已经是属于第二轮的复习了。
到了九月下旬,开始进入第二轮复习,这一间主要是做课后习题和武大本科的一些练习资料,大家不要投机取巧,找重点习题,建议还是都做为妙,这样你的基础会打的全面些,扎实些。
本人这轮复习用的时间最长,主要是把所有题都在练习本上一步一步的写出来,很花费时间,但这绝对锻炼你的动笔能力,保证你上了考场后不至于看到题有思路但写不出来或写的慢从而丢些比较冤屈的分。
这个过程大概持续到10月中旬,十月下旬又做了一遍之前做的不是很好的以及题型很棒的题。
到了11月,开始做真题,先掐时做套题,按年份来,从2008年开始倒着做,09和10年的题先不要做,留待冲刺时模拟。
每天做一套,然后对答案,这样共花费了16天时间,我这边有93年到2010年的真题,所以时间花费的比较多些。
记住这一轮的复习,一定也要像在考场那样写下来。
到了十一月,开始第三轮复习,主要是将真题进行分类解析,按题型写在练习本上,比如第一个题型是判断系统的线性时变性,那你就把每年的这样的题摘录出来,然后再重新做一遍,建议另找一个本子给它命名为“武汉大学信号与系统真题分类解析”。
最新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基础总结(1)

电容效应(法拉效应):空载长线末端电压高于首端电压的现象潜供电流:在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中,时常会发生因雷击闪络等原因所产生的单相电弧接地故障。
在具有单相重合闸的线路中,当故障相被切除后,通过健全相对故障相的静电和电磁耦合,在接地电弧通道中仍将流过不大的感应电流,称为潜供电流或二次电流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的主要特点是以大功率晶闸管部件组成的电子开关代替现有的机电开关,能自如地调节电网电压、功角和线路参数,使电力系统变得更加灵活可控、安全可靠,从而能在不改变现有电网结构的情况下提高其输送能力,增加其稳定性。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SCADA系统是电力系统调度自动控制系统,具有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监视(包括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显示),远距离的开关操作,自动发电控制及经济运行,以及制表、记录和统计等功能。
它可将电网中各发电厂和变电所的有关数据集中显示到模拟盘上,使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展现在调度员面前,及时将开关变化和数值越限报告给调度员。
过电压倍数K:内过电压的幅值与电网该处最高运行相电压的幅值之比。
自然功率在传输功率等于自然功率条件下线路任意点的电压均与首末端电压相等。
谐振过电压:因系统的电感、电容参数配合不当,出现的各种持续时间很长的谐振现象及其电压升高,称为谐振过电压。
电气一次接线:发电厂和变电站中的一次设备,按其功能和输配电流程,连接而成的电路称为电气主接线,也称为电气一次接线或一次系统。
二次接线(二次回路):将二次设备按照工作要求,互相连接、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电路。
二次电气设备一般包括控制和信号设备、测量表计、继电保护装置及各种自动装置等 ,它们构成了发电厂和变电所的二次系统。
近后备保护:在保护安装处的主保护拒动时动作的保护称为近后备保护。
工频电压升高: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或故障时可能出现幅值超过最大工作相电压、频率为工频或接近工频的电压升高,称为工频电压升高。
电力系统远动: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稳定、可靠、安全、经济地运行,必须对全系统进行统一的调度、控制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刚刚经历了08年的战斗并且凯旋而归。
先说说我的成绩吧,英语75、政治69、数学103、专业课138,总分385分,考取了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获二等奖学金。
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自己的努力当然是第一位的,不过一个好的考研辅导班也是关键因素之一,了解了各学科的重点内容所在,形成了有效的学习方法,最终取得了成功!我很渴望将我的成功经验与后来者分享,帮助更多后来人实现自己的梦想。
作为一个过来人谈一下相关经验,希望大家今天能够有所收获。
下面我就详细说一下我的心得体会吧。
英语是很多同学尤其是工科同学最头疼的科目,每年的成绩公布以后,我发现死在英语上的同学不在少数,其中不乏数学一百三四十的牛人,多可惜啊。
其实英语并不难。
考研英语要考好有两大法宝——单词和真题。
这两个法宝用好了,起码小分过线不成问题。
单词是基础,不背单词别想学好英语,此处无捷径。
把握单词的重点就在真题上,每年真题的单词覆盖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而且每年出题的重复率也不低,可以说抓住真题就抓住了单词的要领。
阅读是重中之重,得阅读者得天下已成为共识。
要掌握好阅读,平时扩大阅读量、广种薄收也可以,但要讲效率,还得做真题。
真题阅读决不是做一遍就ok的,要多做,越多越好,好文章要背诵,高频生词要掌握,达到一定境界时是可以体会到老师的出题方式的。
思维方式的问题是一个既容易又困难的问题。
很多同学都能看懂文章却选错答案,还有很多同学对完答案仍旧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考研文章是国外杂志上的文章,考研题目是中国出题人出的。
因此,考研的玄机主要在题目和选项上,这才是出题人发挥聪明才智的地方。
多做几套题,试着用正确答案的思维方式改变自己,使自己无限接近出题人的方式。
决不要坚持自己的答案是对的,越琢磨自己的答案,你的思维方式就会越远离考研。
对于政治,华山一条路,只有将大纲中的知识点强记于心。
我认为政治由于它的学科特性,找一个比较好的辅导班是十分必要的,一来自己很难抓住复习的重点,其实考纲里的很多东西在考试中出现的几率并不大,这就需要一位有经验的老师来指导我们其中的重点。
二来参加辅导能很大的节省我们的复习时间,也有利于我们制定系统的复习计划,给其他学科的复习留下足够的时间。
08考研,我的政治是在十一过后开始起步的,坚持每天一个小时左右,先将内容大概浏览一遍,在心里有个印象,到十一月初过了第一遍,心里就有了底,知道了大概的内容,有利于剩下来两个月时间的安排。
其实政治除少数高分外,大家的分数还是很集中的,都在65——75之间,差别不是很大,如果不是其他课程有必胜的信心,我认为政治不必占用太多的复习时间,毕竟政治想要从平均分达到80+的高分所要付出的努力远在数学和专业课之上,而且毕竟政治只有一百分,相对于两门150的课程,吸引力还是小了点。
数学则一定要花一番功夫。
我是在暑假开始第一轮复习的,开始一定要从基础抓起,选好复习资料,两本左右足以,千万不要买很多的资料,要重点吃透一本,反复的看,当时我就是因为数学资料太多,没有突出重点,虽然数学是复习时间最多的一门课,但是最后的成绩最不理想。
数学真题也是必须要反复做的,真题中出现的内容无疑是重点,而且每隔几年重复命题的情况也是经常出现的。
想要在考研中,数学的150分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工科的同学,高分数学比比皆是,希望09考研的同学一定不要再数学上迷失方向。
专业课往往是研究生考试的分水岭,由于专业课系数本校本学院命题,其中必然带有地方保护主义的色彩,无论公平与否,这在考研界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本校的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就一直接受老师的辅导,这些老师往往就是研究生考试的命题教师,所以本校学生在思维解答问题的方式方法,复习内容的次重点上都有着先天的优势。
下面我就来谈谈我专业课复习的一点心得: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专业课考试五个专业统一采用电路作为初试的科目,不难分析,考得就是基础,这点必须把握。
从考试的内容来看,电路考试的题型单一,只有计算题,近年来由原来的十题缩减为八题,平均每题二十分左右,分值之大不容有失,最后二十几分的差距往往就在一个题目的细节之上。
由题型我们就可以抓住复习的重点,重要知识点每年必命题,每个知识点一题,二次要只是点隔年命题。
由于电路属于专业基础课,非跨专业考生都应该知道这门课程自身的知识点比较容易归纳,一目了然,就是那么些东西,但是千万不要小视出题老师的智商,同样的知识点换一种考法一样让你死,研究生考试与本科阶段大有不同,解题的方法经常是教材中根本没有提及到的,这就需要你及时掌握大量的信息,包括历年真题中出现过的新颖解题方法,以及出题教师的课件和相关论文著作等等。
针对上述出题结构与特别,特提出以下几点复习方法供您参考:
(1)及时总结。
漫无边际地做题,只会迷失于无边的题海之中,浪费时间,却收效甚微。
只有全面扎实地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才是赢得基本分数的必备条件,只有将看过的书、做过的题及时总结出来,把握重点、难点才能在日后复习中继续巩固,反复强化。
(2)进行专题整理。
做专题整理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对付试卷中比较棘手的简答题和论述题。
根据一些重要的原理性知识并结合当前热点问题,为自己列举出一系列问题,然后从教材及专业杂志中整理答案。
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这些问题温习一次,看是否又产生了新的答题思路。
做专题整理,不仅可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专业知识的系统化和融会贯通。
(3)分析历届试题。
只有详细分析历届试题之后,才会发现其规律,才能把握出题老师的思路,才可大致归纳一些经常出现的重点章节,以便重点复习。
对试卷应进行三个方面的分析:一、考过哪些内容?二、所考内容与题型有何联系?三、近年来考题的变化趋势。
这种分析可能提示近年来专业课试题变化趋势,以便对正式考试中试题可能性的变化有所准备。
比如你从历年来的试题比重分析,得出某方面的试题比重逐年增加的结论,并预测在以后的考试中,这方面的试题不会减少,有可能还会增加。
因此,你应该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复习。
另外,每个学校(针对文科而言)一般都采用不同教材,采纳不同的学术观点。
因此在复习中,要对该校所持的学术观点尽可能了解得深一些,多一些。
在考试答题中,一定要注意到自己答题的倾向性,否则就有可能吃亏。
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可能不太公平,但也无可奈何。
因此在考前要注意搜集一些报考学校的教材、著述、文章等,这也对取得考试的好成绩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