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时期及方法
大豆食心虫综合防治要点

3 . 2卵量调查。 当蛾 高峰 日后 的第 4天( 即产卵 高峰 日)
在各试验 田内逐块调查卵量 。 方法是 5 点取样 , 每点 1 0株 ,
大豆食心虫综合 防治要点
刘艳宇
摘要 : 大豆食心 虫, 又名大豆蛀荚蛾 、 豆 荚虫等 , 属鳞翅 目小卷蛾科。它食性单一 , 寄生植物种 类较 少, 以幼 虫
蛀食 豆 荚 , 幼 虫蛀入 前均 作 一 白丝 网罩 住 幼 虫 , 一般 从 豆 荚合 缝 处 蛀 入 , 被 害豆 粒 咬 成 沟 道 或 残破 状 。 关键 词 : 大 豆 食 心 虫 防治 要 点 1 . 发 生 规 律
2 . 为 害 特 征
羽化早 , 所 以当雌 、 雄 蛾 比例接 近 1 : 1 时, 也是施 药防治成 虫的最佳 时期 。 4 . 5无论在成虫盛发 期 ,还是在幼 虫人荚前 均可以采 用喷雾法 。喷雾时雾要均匀 ,从 根部往上 喷 ,特别是结荚
部 位要着 药 。一 般用 菊酯类药 剂或其 他触杀 药剂对 水 喷
食性 较单一 , 主要为 害大 豆 , 也取食 野生大豆 和苦 参 。 以幼虫蛀人豆荚 咬食豆粒 。 每年发生 1 代。 在中国北 部发 生 偏早 , 南部偏晚 , 以幼虫在地下结茧越 冬。 翌年 7月 中、 下旬
向土 表移 动化蛹。 7月下旬至 8月初化为蛹盛期。蛹期对环 境抵抗力弱 。8月上 、 中旬为羽化盛期。豆 田成 虫出现期 为 7月末到 9月初 。 成虫于下午 3时后在豆 田活动. 有成团飞
翔现象 。雌蛾喜产卵在有毛豆荚上' 散产 。幼虫孵化后多从
大豆食心虫的出现与防治和治疗

大豆食心虫的出现大豆食心虫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害虫,特别是在大豆种植中对产量的影响非常大。
在种植季节中,它会在植株的茎、叶和豆荚中寄生和取食,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导致大豆产量下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大豆食心虫的出现、防治和治疗方法。
大豆食心虫的特点大豆食心虫是昆虫中的一种。
它的特点是体形比较小,身体颜色为暗灰色,背部有着不规律的黑点。
成虫的产卵期一般出现在5月下旬或6月初,孵化期为10~15天,幼虫会在大豆的茎、叶和豆荚中取食和寄生,以大豆为食物。
大豆食心虫的成虫寿命很短,只有10多天,但幼虫的寿命长达40多天,能严重危害大豆的生长和发育。
大豆食心虫的危害大豆食心虫危害大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抑制大豆生长发育:大豆食心虫的幼虫会在大豆的茎、叶和豆荚中取食和寄生,吸取大豆的汁液,严重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
2.减产:若大豆受到大豆食心虫的严重侵害,则会导致大豆产量下降。
此外,如果受到侵害的豆荚不能成熟,豆荚中的豆粒也会受到影响导致数量减少。
3.对豆荚质量的影响:大豆食心虫的寄生和取食会导致豆荚形变、发生病斑和不正常开裂,因此会对豆荚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大豆食心虫的防治为了防止大豆食心虫的侵害,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通过引入、培育和利用大豆食心虫的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和活动范围。
生物防治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1.利用大豆食心虫的天敌:大豆食心虫的天敌有河蜈蚣、蚜茧蜂、蚜茧吸蜜蜂等。
可以通过引入这些天敌控制大豆食心虫的数量。
2.建立生态均衡:通过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害虫的寄生和繁殖。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药剂直接杀死害虫的方法。
这种方法虽然效果好,但容易对环境和生态链造成污染。
因此,我们应该避免过分依赖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可以采用喷洒、烟熏、涂抹等方法。
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对药剂的控制:在化学防治时需要严格控制药剂的用量和浓度,避免超量使用。
大豆食心虫危害及防治措施

大豆食心虫危害及防治措施大豆食心虫是大豆生长期间的一种重要虫害,严重危害大豆的生长和产量。
其主要危害为在大豆植株根颈处啮食,导致植株生长迟缓、发黄甚至死亡,严重影响大豆的生长和产量。
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护大豆免受食心虫的危害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大豆食心虫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大豆食心虫的危害1. 啮食根颈,导致植株倒伏。
大豆食心虫主要危害大豆植株的根颈部位,啮食植株的茎部导致植株失去支撑,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植株倒伏,影响正常生长。
2. 导致植株生长迟缓。
食心虫的啮食会影响大豆植株的正常生长,导致植株长势不良,生长迟缓,严重影响产量。
3. 使植株发黄枯萎。
食心虫的啮食会导致大豆植株的叶片发生黄化、枯萎现象,影响光合作用,进一步影响产量。
4. 影响大豆品质。
受到食心虫危害的大豆植株会出现变异、不规则的豆荚,影响大豆的品质。
1. 合理选地。
在大豆种植时应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块,避免选择长期连作的地块。
2. 种植抗病品种。
选择抗大豆食心虫的抗病品种进行种植,减少食心虫的危害。
3. 合理密植。
通过合理的密植方式使大豆植株形成狭窄的植株间距,减少土壤表面积和食心虫发生的机会。
4. 基肥和中耕。
在大豆种植前应充分施肥,尤其是磷肥和钾肥,以增强大豆植株的免疫力。
种植后及时中耕,松土除草,减少食心虫的滋生环境。
5. 生物防治。
可使用一些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如瓢虫、石龙子等,对大豆食心虫的幼虫进行捕食控制。
6. 化学防治。
在大豆生长期间,如出现大量食心虫危害,可选择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雾控制。
但使用杀虫剂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用药剂量和方法进行,避免对环境造成危害。
7. 合理轮作。
在大豆种植后可适当进行轮作,如和小麦、玉米等作物进行轮作,减少食心虫的滋生条件,降低危害。
8. 定期检测。
在大豆生长期间应定期检测田间大豆植株的病虫情况,一旦发现大量食心虫,立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危害加重。
大豆食心虫最佳防治时期 大豆食心虫该如何防治

大豆食心虫最佳防治时期大豆食心虫该如
何防治
大豆营养价值丰厚,蕴含了丰富的蛋白质,不仅如此,其中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镁、钾等无机盐,还含有铜、铁、锌、碘、钼等微量元素,而大豆食心虫对大豆收获带来了巨大影响,严重影响了大豆的产量。
今天,我将带大家看看何时是大豆食心虫最佳防治时期?大豆食心虫该如何防治?
一、大豆食心虫最佳防治时期
大豆食心虫最佳防治时期是8月,防食心虫成虫一般在8月上旬。
防食心虫幼虫,理论上应在8月中、下旬幼虫孵化后进行防治。
二、大豆食心虫该如何防治?
1.选种抗虫品种
大豆食心虫为害成度与大豆品种关系密。
一般多毛品种受害重、结荚时间长的品种受害重,大豆荚皮的木质化隔离层厚的品种不利大
豆食心虫的钻蛀,发病轻。
因此,应选种光荚大豆品种、荚皮木质化程度高的品种等。
2.翻耕和轮作
豆田翻耕,尤其是秋季翻耕,增加越冬死亡率,减少越冬虫源基数。
合理轮作,尽量避免连作。
3.使用敌敌畏熏蒸
在成虫盛发期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100-150毫升,用高梁秆或玉米秆切成20厘米长,一端去皮吸足药液制成药棒,另一端插入土中,每5垄插一行,每5米插一根进行熏杀防治。
4.使用喷雾
在成虫产卵盛期,喷施2%天达阿维菌素3000倍液+25%天达灭幼脲1500倍液,不仅能毒杀成虫,而且能杀死一部分卵和初孵幼虫。
幼虫入荚盛世期之前,再喷一次,以杀死大部分入荚的幼虫。
用矿物油150-200倍,和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混配;或与20%菊杀1500倍混配进行喷雾。
7天防治一次,防治两次可以控制成虫和幼虫。
大豆食心虫危害及防治措施

大豆食心虫危害及防治措施大豆食心虫是一种危害大豆生长的重要害虫,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吸食大豆根部和幼苗,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大豆的减产甚至死亡。
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于保护大豆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从大豆食心虫的生活习性、危害特点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大豆食心虫的生活习性大豆食心虫科学名称为Agriotes lineatus,是一种昆虫害虫,成虫呈褐色,体长6-10毫米,形状略呈椭圆形,雌虫寿命一般为1年,雄虫寿命要短一些。
该虫以大豆根部和幼苗为食,特别喜欢新种和年幼的大豆幼苗,一旦发生繁殖数量极为庞大,将对大豆生长带来严重威胁。
了解大豆食心虫的生活习性是进行有效防治的前提。
二、大豆食心虫的危害特点1. 危害季节长:大豆食心虫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大豆幼苗期,一般从春季开始,一直延续到大豆成熟阶段。
大豆在整个生长期内都有可能受到其危害。
2. 危害程度大:由于大豆食心虫好食根,一旦大量数量出现,将对大豆幼苗的生长造成严重威胁,甚至导致大豆减产。
3. 隐蔽性强:大豆食心虫主要活动在土壤内部,在幼苗期,一般难以被发现其存在。
有时大豆受到其危害时已经比较严重了。
三、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措施1. 合理轮作:大豆食心虫喜欢在大豆田中滋生,因此在种植大豆的地块上可以选择其他作物进行轮作,如小麦、玉米等,以减少其滋生的机会和数量。
2. 土壤处理:在春季大豆播种前,可以选择在地块中进行杀虫剂喷洒或者熏蒸,以达到杀灭大豆食心虫的目的。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大豆食心虫的数量,保护大豆幼苗。
3. 合理施肥:大豆食心虫的数量和发展受土壤的酸碱度和养分含量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合理施肥来调整土壤的酸碱度和养分含量,从而减少其滋生数量。
4. 增施有机肥:利用有机肥改善土壤肥力,增强大豆的抗病能力,避免幼苗期受到大豆食心虫的侵害。
5. 种植抗虫大豆品种:针对大豆食心虫的危害较大的地区,可以选择抗虫性较强的大豆品种进行种植,减少大豆受到侵害的可能。
大豆食心虫危害及防治措施

大豆食心虫危害及防治措施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在大豆的生长过程中,会遭遇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大豆食心虫就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害虫。
大豆食心虫主要以大豆叶片为食,对大豆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科学有效地防治大豆食心虫对于大豆的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大豆食心虫的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大豆食心虫的危害1.1对大豆的危害大豆食心虫主要以大豆的叶片为食,会导致叶片被大量啃食,出现斑点和蛀孔,严重影响大豆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大豆食心虫也会危害大豆的根系和茎部,导致大豆的生长发育不良,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1.2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大豆食心虫的危害会影响大豆的生长环境,导致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减少,影响土壤的肥力和通气性。
大豆食心虫的危害还会影响大豆的生长周期和生长势,给大豆的种植和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和风险。
2.1农业防治措施(1)合理轮作大豆食心虫是单宿主害虫,因此可以通过合理轮作来减少大豆食心虫的发生。
在大豆连作区域,应该进行其他经济作物的轮作,适时间隔大豆种植。
(2)深翻土壤大豆食心虫的成虫越冬在土壤中,因此可以在冬季进行深翻土壤,打断大豆食心虫的越冬生活史,减少大豆食心虫的发生。
(3)清理虫巢大豆食心虫的卵主要产在大豆的叶片上,可以通过及时清理大豆叶片上的虫巢,减少大豆食心虫的孳生。
(1)选择合适的农药在大豆发生大豆食心虫危害时,可以选择效果好、安全无害的农药进行喷洒,控制大豆食心虫的危害。
(2)科学施药在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大豆食心虫时,应该遵循科学用药原则,不仅要根据大豆食心虫的危害程度来合理施药,还要注意药剂的使用方法和用量,防止对作物和环境造成污染。
(1)引入天敌可以通过引入天敌来控制大豆食心虫的数量,如瓢虫、蚂蚁等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大豆食心虫的数量。
(2)利用微生物制剂(1)灯光诱捕可以通过在大豆田间设置灯光诱捕器,诱捕大豆食心虫的成虫,减少大豆食心虫的数量。
适时防治大豆食心虫

适时防治大豆食心虫大豆食心虫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豆田或晒场及附近土内做茧越冬,各种虫态出现时期因地区、年度不同稍有变化。
越冬幼虫于7月下旬至日月上旬升至地表,并重新结茧化蛹,8月上中旬为化蛹盛期。
日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日月下旬为产卵高峰期,8月底9月初为卵孵化盛期。
幼虫孵化当天就蛀入豆荚危害,危害期为9月上中旬。
9月中旬起幼虫老熟后做茧,潜入土中结茧越冬。
大豆食心虫幼虫孵化后,在豆荚上爬行的时间一般不超过8小时。
这个时间很难掌握。
所以防治幼虫须经过田间调查,当大豆荚上见卵即可打药。
防治幼虫一般采用菊酯类药剂对水喷雾。
喷雾要均匀,特别是结荚部位都要着药。
这种方法防治幼虫效果可达80%左右。
大豆食心虫的防治以防治成虫为主。
掌握成虫盛发期首先要做好预测预报,从日月初开始每天午后日落之前调查成虫蛾量,当田间蛾量突然增多,出现打团现象即是成虫盛发期。
防治方法:一、选择抗虫品种,尽量选无荚毛或荚毛弯曲、木质隔离层结构好、入荚死亡高的大豆品种。
二、增加虫源地中耕次数,特别是在化蛹和羽化期增加铲趟可减少羽化及为害。
实行秋翻秋耙豆茬地,提高幼虫越冬死亡率。
及时耕翻豆后麦茬地,小麦收后正值幼虫上移化蛹,可大量消灭蛹前幼虫和蛹,降化羽化率。
三、药物防治:1、敌敌畏药棍薰蒸。
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100~150毫升,将玉米穗轴成向日葵秆瓤截成约5厘米长段,浸足敌敌畏药液,每隔4垄插一垄、每隔5米插一根进行薰蒸,驱走成虫。
也可用砂子,布条或其他载体侵药后撒布大豆田间,达到驱虫目的,成虫少产卵,就可减少虫食。
这种薰蒸法适用于大豆长势繁茂、垄间郁蔽的大豆田,防效可达90%以上。
2、药剂喷雾。
每亩用2.5%澳氰菊酯75毫升加水1~2倍在成虫盛发期和成虫打团飞后5~6天进行超代容量喷雾;或用2%杀螟松粉剂、1.5%甲基1605粉剂喷雾,每亩2~3公斤用背负式喷雾器将喷头朝上从豆根部向上喷,使下部枝叶和顶部叶片背面着药。
这种方法防治成虫,无论大豆长势怎样效果都很好。
大豆食心虫防治方法

大豆食心虫防治方法
大豆食心虫是一种危害大豆生产的害虫,主要以大豆的根部为食,会导致大豆植株生长受阻、减产甚至死亡。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大豆食心虫防治方法:
1. 深翻土壤:
在田间深翻土壤,将土壤中的害虫翻到表层,暴露在阳光和气温的影响下,从而减轻害虫的危害。
2. 发生期监测:
定期巡查田间,观察大豆生长情况,及时发现食心虫的危害情况,提前采取防治措施。
3. 拮抗菌防治:
利用拮抗菌来控制大豆食心虫,通过施用拮抗菌制剂进行防治。
4. 生物防治:
释放天敌控制大豆食心虫,如寄生性线虫、寄生性真菌等,这些天敌可侵入害虫体内,繁殖寄生,从而控制害虫数量。
5. 轮作休闲:
通过轮作休闲,将大豆种植地改种其他作物或不种植,减少害虫的滋生和传播。
6. 化学防治:
食心虫对一些药剂比较敏感,可以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
洒或土壤处理,但应注意按照农药使用规范和安全操作,避免对环境和健康造成损害。
需要注意的是,在农药防治时,应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剂量,同时注意保护好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综合使用多种防治方法,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施策,可以有效地控制大豆食心虫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