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日期变更线怎么算 具体指什么
时间计算

国际日期变更线 国际上规定, 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 区之间的180 180° 区之间的180°经线作为国际 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日界线的西侧是地球一天 中最早的地点, 中最早的地点,东侧是地球一 天中最晚的地点。 天中最晚的地点。自西向东过 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 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日界线并不与180 180° 日界线并不与180°经线 完全吻合,它是一条折线。 完全吻合,它是一条折线。
(2003年全国文综 年全国文综 新课程卷) 新课程卷)右图中一艘 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 船经过P地 图中左上角 图中左上角) 船经过 地(图中左上角 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 到海上落日景观, 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 出的照片显示拍照时间 为9时0分0秒(北京时 时 分 秒 北京时 间)。据此判断: 。据此判断: (1)该船员拍摄照片 ) C 地的地方时为: 时,P地的地方时为: 地的地方时为 A.22时 B.14时 . 时 . 时 C.20时 D.16时 . 时 . 时
如右图所示, 如右图所示,当地球上昼半球 与东半球重合时,回答3~4题: 与东半球重合时,回答 题 3、此时北京时间是:A 、此时北京时间是: 15时20分 20分 A.15时20分 B.3时20分 21时40分 C. 6时 D.21时40分 4、右图中,若阴影部分表示 、右图中, 阴影部分表示3 点时间为: 月5日,则P点时间为: C 日 点时间为 A.3月5日6时 月 日 时 B.3月6日6时 月 日 时 C.3月5日12时 月 日 时 D.3月6日12时 月 日 时
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算法

国际日期变更线(英语:International Date Line),又名国际日界线、国际换日线或国际日期线,这条子午线由于穿越陆地,而在陆地变更日期既不方便也不可行,故实际使用的国际换日线是一条基本上只经过海洋表面的折线。
为了解决日期紊乱问题,大体以180度经线为日界线;由于照顾行政区域的统一,日界线并不完全沿180°的子午线划分,而是绕过一些岛屿和海峡:由北往南通过白令海峡和阿留申、萨摩亚、斐济、汤加等群岛到达新西兰的东边。
国际日期变更线穿过太平洋中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白令海峡、阿留申群岛、新西兰等。
须注意的是,是由东向西越过此线,(从0hr到24hr)日期需加一天;由西向东越过此线,(从24hr到0hr)日期需减一天;如:于2011年4月8日15:45向东航行跨过此线,时间应变为2011年4月7日15:45。
原理是从零度经线所在时区向东每跨1 个区间时钟就拨快1 小时, 而向西每跨1 个区间时钟就拨慢1 小时, 如此一来, 到了另一端经线180 度附近, 就会有24 小时的落差。
为了平衡此一误差, 人们因而订定了国际换日线。
国际换日线图解红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相同颜色代表连续的日期位置变更1995年1月1日,太平洋中部岛国基里巴斯当局修订国际日期变更线到其水域东边界限,令划在UTC-11时区的菲尼克斯群岛(Phoenix Islands)和UTC-10时区的莱恩群岛(Line Islands)分别改用UTC+13和UTC+14时间,即比夏威夷时间早一整天,以消除与首都塔拉瓦慢22至23小时的不便。
2011年12月29日,萨摩亚和托克劳把时区从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调整到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
变动的结果使两国失去12月30日(星期五),直接从12月29日(星期四)进入12月31日(星期六)。
变更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亚洲的经济交流,与这些地区时间同步。
当地居民自12月31日零时起展开庆祝活动,迎接“提早”到来的新年。
日界线知识点总结

日界线知识点总结在地球上,存在着两条日界线,即人为界线和自然界线。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知识,快来看看吧!日界线知识点总结一、人为界线:又被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把东西十二区的中央经线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这条线是地球上新一天的开始和前一天的结束,地球上日期的更替,都是从这条线开始。
实际上国际日期变更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三处偏离了180°经线。
这是为了照顾附近国家居民工作生活的方便,避免日界线通过陆地。
例如,在白令海峡向东折到了西经170°附近以避免把俄罗斯西伯利亚的楚科奇半岛分为两半;在美国的阿留申群岛,日界线向西折到了东经170°附近,以便让美国阿留申群岛和阿拉斯加在同一个日期区内;在赤道以南则向东弯曲至西经170°附近,避免新西兰和斐济等国家的部分群岛处于不同日期区。
因此,越过了180°经线并不等于越过了日界线。
东西十二区分别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的西侧和东侧,所以东十二区日期要比西十二区早一天。
当我们从东十二西区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进入西十二区时,日期要减一天;反之从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时,日期要加一天。
但东西十二区以180°经线为中央经线,所以东十二和西十二日期不同但钟点相同(如下图)。
二、自然日界线:即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那条经线,又称为子夜线,它是前一天的结束和新的一天开始的经线。
人为日界线的经度是不会改变的,永远都在180°上,但其钟点随地球的自转而不断改变(经度固定,钟点变化)。
相对而言,自然日界线的经度位置每时每刻都在改变,它随着地球自转自东向西移动,但地方时永远为0时或24时(钟点固定,经度变化)。
这样,由于两条日期分界线的存在,也就将地球分成了两个日期,“今天”的范围即从0时经线(自然日界线)向东到180°经线(人为日界线)为止,“昨天”的范围即从0时经线(自然日界线)向西到180°经线(人为日界线)为止。
国际日期变更线与北京时间-初中地理知识

国际日期变更线与北京时间【知识点的认识】日界线,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上与经度 180°相合.东 12 区比西 12 区日期要早一天.从西向东越过该线,日期减一天;相反,从东向西越过该线,日期加一天.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 180°经线作为“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经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日界线与 180°经线并不完全重合).中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是东经 120 度经线的平太阳时,不是北京的当地平太阳时.北京的地理位置为东经 116 度 21′,因而它的地方平太阳时比北京时间晚约 14 分半钟.北京时间比世界标准时间早 8 小时.【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国际日期变更线与北京时间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例:人们把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 0°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间,这就是格林尼治时间(又称世界时);我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叫做“北京时间”.分析:区时的计算原则就是“东加西减”,即求东侧的用加法,求西侧的用减法.两个时区的时差的计算方法:同在东时区或同在西时区,都是用大的减去小的,得到的差即为两个时区的时差;若一个东时区,另一个是西时区,则取它们的时区数的和作为二者的时差.解答:为了方便生活,加强国际间的交往,避免使用地方时带来时间上的混乱,我们以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 0°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间,这就是格林尼治时间(又称世界时);我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叫做“北京时间”.故答案为:格林尼治;东八.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格林尼治时间和北京时间.【解题思路点拔】要求:能懂国际日期变更线图.1/ 1。
日期的变更

日期的变更一、日期变更的两条界线1、0时经线:又称自然界线,是指0时或24时所在的经线。
(1)它随地球自转而自西向东移动,它是旧一天的结束和新一天的开始的经线。
(2)自东向西经过0时经线,日期要减1天;自西向东经过0时经线,日期要加1天。
2、180°经线:又称人为界线,是国际上规定的,把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为日界线。
(1)它在地球表面是固定不变的。
(2)该日界线并不是与180°经线完全重合(有3处弯曲的:一是在俄罗斯楚科奇半岛东端;二是美国阿留申群岛西端;三是大洋洲汤加等岛国)(3)该日界线的东则为西时区,西则为东时区。
因此,从东向西越过该线,日期要加1天;从西向东越过该线,日期要减1天。
特别注意:在区时计算的题目中,不需考虑日界线的情况。
基础训练:1、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2005年12月10日11时起飞,5分钟后过了180度经线,此时飞机所在地的区时不可能的是:()A、10日11时5分 B、11日11时5分C、9日11时5分D、10日10时5分3、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2005年12月10日11时起飞,5分钟后过了国际日期变更线,此时飞机所在地的区时是:()①9日12时5分②11日11时5分③9日11时5分④11日10时5分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二、日期的判读1、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从180°经线到0时经线的范围为“昨天”。
2、逆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从180°经线到0时经线的范围为“今天”。
3、简称“顺昨”“逆今”。
4、“今天”与“昨天”是相对的。
三、解日期题目的方法1、先找出0时经线和180°经线。
2、然后根据“顺昨”“逆今”来定出日期。
基础训练: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1、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则:(1)甲地时间为:()A、15时B、9时C、3时D、12时(2)北京时间为:A、6日8时B、7日8时C、6日20时D、7日20时2、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甲地时间为:A、8时B、9时C、15时D、16时四、日期的几种特殊情况1、若180°经线上的时刻为0时或24时时,则全球只有一个日期。
日期变更线

172.5E 日界线以西 180o
东
170.5W 日界线以东
东十二区 线东到线西 日期要加一 天
西十二区
日界线
线西到线 东日期要 减一天
三、日界(教材21页)
2、日期变更: 抓住两个要点: 确定180°经线 确定0点或者24点所在的经线
• 日界线是地理中的一个难点,要学好这个知识, 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一.了解日界线的由来 • 日界线——顾名思义是划分日期的界线,日 界线的两侧必然是两个日期(如今天与昨天)。 而日界线是怎样形成的呢? • 一个是自然日界线,即由于地方时的推移, 由第一天自然进入到第二天。想想每当春节, 我们都是在除夕12点钟一过时放炮,庆祝新年 的到来。这说明新的一天(年)来到了,即24 时是划分日期的自然日界线。
赤道上的白昼范围就算地方时为6点到18点的范围,计算出来150°E为6点,30°W为18 点,在白昼范围中,再取东半球部分,20°W--30°W,150°E--160°E。重庆的经度 大致为东经一百零几度,应该在3月22日的范围,3月22日的范围占全球的三分之一。 (20°W——160°E以东为东半球)
日期应变为几月几日几点?
日期应变为10月1日14点.
方法一:用时区差计算。当西12区9月30日14点时,东12 区与西12区的时区差为12-(-12)=24,两个地点相差24 个时区,区时就相差24小时。东12区在东面(注意:在判 断时间问题时,东12区是地球上最偏东的时区,西12区是 最偏西的时区),西12区在西面。知道偏西地点区时,计 算偏东地点区时,就用偏西地点区时加上两点区时差。 9月30日14点+24小时=10月1日14点。 方法二:用过日界线的方法求解。飞机由西12区向西飞行 进入东12区,日期要加一天。由于东12区与次12区都共 用180°经线为中央经线,区时数相同。即钟点都是14点。
时区与国际日期变更线

课堂强化
3. 当我国1999年12月20日0时现场直播澳门回归祖国 政权交接仪式时,位于旧金山(西八区)的爱国华侨 收看的时间是( A ) A.12月19日08时 C.12月19日16时 解题步骤: ①计算澳门与旧金山的时区差: 8+8=16小时 ②旧金山区时为:12月20日0时-16=12月19日08时 B.12月20日16时 D.12月19日20时
课堂强化
4 一架飞机由我国上海(东八区)于10月1日5时飞往 美国旧金山(西八区),需飞行10小时。到达目的 地时,当地时间是( D ) A.10月1日11时 B.10月2日07时 C.9月31日23时 D.9月30日23时 解题步骤:
①计算上海与旧金山的时区差: 8+8=16小时 ②飞机起飞时旧金山的区时为:10月1日5时-16=9月 30日13时 ③飞机到达旧金山的时间为:9月30日13时+10=9月30 日23时
国际日期变更线
1.请在图中找出国际日期变更线 图中划红线部分
2.国际日期变更线与1800经线是否完全重 合?
不完全重合,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 弯曲。主要是为了避免“一个国家两个 日期”的出现。 3.地球上哪个时区时刻最早?哪个时区时 刻最迟? 东十二区最早,西十二区最迟。 4.分析自东十二区向东到西十二区及西十 二区向西到东十二区日期是怎样变化的? 东进西减,西进东加
时区和区时
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 个时区占15个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 统一时间,叫作区时 ,又称标准时。 区 时 的 划 分 ※本初子午线东、西各7.5°为中时区,然后向东、西每15° 划分一个时区。 ※全球共划分24个时区。其中东、西12区和起来为一个完整 的时区。 ※各时区中央经线相差15°的整倍数,时间相差1小时的整倍 数。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小时。 思考:
2011.10.15 日期变更线

归纳法——日界线日界线:(1)国际日期变更线(人为日界线)——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在华盛顿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2)自然日界线——地球上地方时为0时(子夜)所在的经线。
性质:(1)更日性,只要地方时所在经线和时区中央经线经过这两条日界线,都要更换日期。
在钟点上,人为日界线的两侧是相同的;在时间上,自然日界线两侧是连续的;(2)运动性,人为日界线相对地球而言是静止的,相对于太阳来说则是运动的(随地球一起自西向东);自然日界线相对于地球而言是运动的(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向西移动),相对于太阳而言则是静止的;(3)转折性,为了照顾人为日界线附近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方便,人为日界线不完全按照180经线定位,而是在有些地方成折线,而自然日界线与地球上的经线平行;(4)意义,人为日界线是地球上新一天的起点和终点;自然日界线是当地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说出国际日期变更线产生的原因和背景;(2)学生能够在图中判断两条日界线,划分出新旧占全球的范围。
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经验,体会日期变更线对生活的影响;(2)探讨日期变更线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2)学会用地理思维和方式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设计: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方时、区时都是越往东越早,那么究竟哪里才是最早的地方呢?案例题:2000年1月1日南太平洋岛国汤加举行了一个旅游观光活动,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
它的亮点就是可以迎接千禧年的第一缕阳光。
那么大家想想,比汤加要先看到日出的地方很多,凭什么他可以说他能看到千禧年的第一缕阳光?师讲解: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日期变更线,即日期变更线的相关知识,来解决上面的问题。
上堂课我们有提到,为了防止国际上各个地方时间的混乱,所以国际会议创立了标准时制度,明确了世界上的时区划分、时间计算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日期变更线怎么算具体指什么
学习地理时很多同学都想知道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什幺应该,怎幺计算,本文中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信息,以供参考。
1国际日期变更线的计算方法最好的计算方法就是避开国际日期变更线,因为很多同学在这里都会出错,记住所有时差运算都在180度之间进行,遵循“东加西减”原则就可以了,是由东向西越过此线,(从0hr到24hr)日期需加一天;由西向东越过此线,(从24hr到0hr)日期需减一天。
例如:如果东经165是14:00,那幺西经165是几点?
1.考虑日界线,这样需要判断东西方向,165E在165W的西面,过日界线向东时间减一天,那幺此时165W应为前一天,两地相差2个时区,则东边时间=西边时间+时差=14:00+2=16:00。
2.不考虑日界线,这样也就不需判断东西方向,一律按照东经在东,西经在西的原则,此时两地相差22个时差(165+165)/15,则西边时间=东边时间-时差=14:00-22=前一天的16:00。
1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什幺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转着,地球上的晨、昼、昏、夜也不断地从东向西移动,循环往复地在各地出现。
全球各地都以自己所看到的太阳位置作为确定“一天”的标准,把自己所在地方相应的地球另一面的
一条经线作为“日期变更线”,这样就有许多条“日期变更线”,使用起来很不
方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规定一条全世界共同的、可供对照的“日期变更线”,这条“日期变更线”就叫“国际日期变更线”。
现在公认的与东、西经一百八十度经线重叠的“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以“格林尼治时间”为标准的日期变更线。
“格林尼治时间”是穿过英国伦敦郊区的格林威治天文台的零度经线的时间,国际上规定为“世界时”。
一百八十度经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