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co_策略路由的概念、原理、配置实例
Cisco基于策略路由的配置实例

问题描述您可以定义自己的规则来进行数据包的路由而不仅仅由目的地地址所决定。
在这里您可以学到怎么使用基于策略路由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在具体的应用中,基于策略的路由有:☆基于源IP地址的策略路由☆基于数据包大小的策略路由☆基于应用的策略路由☆通过缺省路由平衡负载这里,讲述了第一种情况的路由策略。
举例在这个例子中,防火墙的作用是:把10.0.0.0/8内部网地址翻译成可路由的172.16 .255.0/24子网地址。
下面的防火墙配置是为了完整性而加进去的,它不是策略路由配置所必需的。
在这里的防火墙可以被其它类似的产品代替,如PIX或其它类似防火墙设备。
这里的防火墙的配置如下:!ip nat pool net-10 172.16.255.1 172.16.255.254 prefix-length 24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net-10!interface Ethernet0ip address 172.16.20.2 255.255.255.0ip nat outside!interface Ethernet1ip address 172.16.39.2 255.255.255.0ip nat inside!router eigrp 1redistribute staticnetwork 172.16.0.0default-metric 10000 100 255 1 1500!ip route 172.16.255.0 255.255.255.0 Null0access-list 1 permit 10.0.0.0 0.255.255.255!end在我们的例子中,Cisco WAN路由器上运行策略路由来保证从10.0.0.0/8网络来的P数据包被发送到防火墙去。
配置中定义了两条net-10策略规则。
第一条策略就定义了从10.0.0.0/8网络来的IP数据包被发送到防火墙去(我们很快会看到这里的配置有问题)。
策略路由(route-map)...

策略路由(route-map)...策略路由(route-map)小总结2008-01-16 17:41:25| 分类:CISCO |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策略路由是设置在接收报文接口,而不是发送报文接口。
策略路由将覆盖到相同目的地址的基于路由表入口项的报文。
ip local policy route-map,定义路由器使用策略路由。
我们不能将策路路由绑定在接口上,因为路由器产生的数据包不会基于策略路由转发所以要在全局下起用。
ip policy route-map 应用到接口,一个接口下只能绑定一个route-map ,但可以通过顺序号建立多个条目,默认以10为步进值。
match ip address,match length,匹配项目,其中长度可以是小报文和巨大报文,MATCH命令可以使用很多,但是所有的MATCH命令都必须使报文按SET命令设置操作进行路由。
route-map SDH-2M permit 10match ip address 1 通过ACL控制那些数据采用策略路由转发match ip address 2set serial 0 如果这么一个配置的话,匹配其中一个就行了,1或2,按照顺序来选走1开始匹配一个就OK,。
route-map 定义名字和匹配策略路由是否要对符合标准的报文进行策略路由,可以同时定义几个相同名字的路由器,比如同时cisco,并且还可以设置几个序列号,按照序列号的顺序来选择,并符合要求的策略路由。
一个用数字1 0定义,另一个用2 0定义。
一个到来的报文根据路由图l a b 1的序号为1 0的入口项进行检测。
如果报文不符合 I P地址,则用序号为2 0的入口项检测。
set default interface 在路由标中没有明确路由的时候使用缺省接口。
set interface 定义符合标准的报文的输出口,可以定义多个输出口,第一个关闭,则按照顺序选择下一个接口。
Cisco_策略路由的概念、原理、配置实例

策略路由1 策略路由概述 (2)1.1 普通路由的概念 (2)1.2 策略路由的概念 (2)1.2.1 策略路由 (2)1.2.2 路由策略 (5)2 策略路由的实现原理 (5)2.1 策略路由的好处 (5)2.2 策略路由的流程 (5)2.3 策略路由的处理流程 (6)2.3.1 流模式和逐包模式 (6)2.3.2 流模式流程图 (6)2.3.2 路由器流模式及逐包模式切换命令 (7)2.4 Route-map 原理与执行 (7)2.4.1 Route-map 概念 (7)2.4.2 理解Route-map (7)2.4.3 Route-map 的执行语句 (8)3 策略路由的规划设计 (9)3.1 策略路由的适用环境 (9)3.2 策略路由的配置 (10)3.2.1 路由器基本配置 (10)3.2.2 交换机基本配置 (14)3.3 策略路由的验证和调试 (15)4 策略路由部署应用案例 (17)4.1 策略路由配置案例一 (17)4.1.1 网络拓扑 (17)4.1.2 功能需求: (17)4.1.3 配置实现: (18)4.2 策略路由配置案例二 (18)4.2.1 网络拓扑 (18)4.2.2 功能需求: (19)4.2.3 配置实现: (19)4.3 策略路由配置案例三 (20)4.3.1 网络拓扑 (20)4.3.2 功能需求: (21)4.3.3 配置实现: (21)4.3.4 配置优化: (23)1 策略路由概述1.1 普通路由的概念普通路由转发基于路由表进行报文的转发;路由表的建立直联路由、主机路由;静态配置路由条目;动态路由协议学习生成;查看命令——show ip route对于同一目的网段,可能存在多条dista nee不等的路由条目1.2 策略路由的概念1.2.1 策略路由所谓策略路由,顾名思义,即是根据一定的策略进行报文转发,因此策略路由是一种比目的路由更灵活的路由机制。
思科CCNP认证PBR策略路由与BGP协议详解

思科CCNP认证PBR策略路由与BGP协议详解本⽂讲述了思科CCNP认证PBR策略路由与BGP协议。
分享给⼤家供⼤家参考,具体如下:PBR——策略路由定义:通过流量策略来执⾏选路的⼀种转发⼿段。
控制层⾯——给路由的转发做指导数据层⾯——在路由表中找到路由的出接⼝或者下⼀跳传统的路由表转发只能通过数据的⽬标地址做策略。
策略路由可以根据源地址、⽬的地址、源端⼝、⽬的端⼝、协议、TOS等流量特征来做决策提供路由——灵活性⾼,但速度慢,需要⼀个⼀个抓,操作相对⿇烦。
路由表与策略路由的关系:策略路由是先于路由表执⾏的,策略路由没有捕获的流量依然会去执⾏路由表。
两种配置:1:接⼝下配置access-list 100 permit ip host 1.1.1.1 any //⽤ACL捕获流量route-map pbr permit 10 //定义route-mapnatch ip address 10 //调⽤被ACL捕获的流量set ip next-hop 10.1.1.1 //设置下⼀跳int f0/1ip policy route-map pbr //接⼝下调⽤只能捕获该接⼝的⼊接⼝流量做策略(不能处理本路由器产⽣的流量)。
2:全局配置access-list 100 permit ip host 1.1.1.1 any //⽤ACL捕获流量route-map pbr permit 10 //定义route-mapmatch ip address 10 //调⽤被ACL捕获的流量set ip next-hop 10.1.1.1 //设置下⼀跳ip local policy route-map pbr能够捕获所有接⼝⼊接⼝流量以及本路由器产⽣的流量(源地址是本路由器地址)3:策略路由的冗余设置route-map pbr permit 10match ip address 1ip next-hop verify-availability 10.1.24.2 1 track 1 //track 成功则本条⽣效,track失败则执⾏下⼀条set语句track ip next-hop 10.1.34.3track 1 ip sla 1 //定义⼀个track监控sla的探测结果ip sla 1 //定义⼀个slaip icmp-echo 10.1.12.1 source-ip 10.4.4.4 //设置其探针ip sla schedule 1 life forever start-time now //设置sla 1的执⾏时间4:default 语句在route-map的set ip default这个位置输⼊,定义被捕获的流量为先查路由表。
策略路由和路由策略原理-整理

Interface GE11/1/0 GE11/1/0 Ethernet12/2/0 Ethernet12/2/0.200 InLoopBack0 GE11/1/0
RTB PC1 RTA RTC PC2 RTD
策略路由的引入
普通路由转发基于路由表进行报文的转发: 路由表的建立 直联路由 静态配置路由条目; 动态路由协议学习生成; 对于同一目的网段,可能存在多条distance不等的路由条目
有报文都匹配,根据permit/deny执行相应的操作,不再继 续往下匹配。但是策略路由的统计数字改变。
4、如果匹配项中使用的acl根本不存在,则缺省是不匹配任何
Page 22
报文。
5、当直接出接口指定为本地的以太网接口、子接口、
Virtual-Template接口时,虽然从指定接口转发,但不能正
通过设置IP Precedence或Tos来实现QOS。 实现负载均衡。
策略路由的分类
1、按报文分类:分为单播策略路由(针对单播报文进 行控制)和组播策略路由(只对组播报文进行控制)。
我是单播策略,单播 报文听我指挥,该报 文从接口e0/0转发
RTB RTE
单播报文 组播报文
RTA
我是组播策略,组播 报文听我指挥,该报 文从接口e1/0和s0/0 转发
直连路由:路由器接口所连接的子网的路由方式称为直连路由; 非直连路由:通过路由协议从别的路由器学到的路由称为非直连路由;分 为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直连路由是由链路层协议发现的,一般指去往路 由器的接口地址所在网段的路径,该路径信息不需要网络管理员维护,也 不需要路由器通过某种算法进行计算获得,只要该接口处于活动状态 (Active),路由器就会把通向该网段的路由信息填写到路由表中去,直连路 由无法使路由器获取与其不直接相连的路由信息。
策略路由配置详解

策略路由配置详解
一、策略路由的概念
策略路由是一种网络路由管理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建立一组用来定
义所有网络流量及其传输路径的策略,并利用这组策略实现路由负载均衡,从而提高网络性能。
二、策略路由配置的要素
1.路由器
路由器是策略路由的基础,配置正确的路由器是策略路由正常运行的
关键,一般需要设置路由协议和路由策略。
2.协议
协议是指路由器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当路由器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类
型是协议时,策略路由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正确工作,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
要选择合适的协议进行配置。
3.连接
连接是指策略路由需要通过路由器或交换机保持的一种物理连接,它
是策略路由的基础,因此必须正确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之间的连接,才能
确保策略路由的正常运行。
4.地址
地址是指在策略路由系统中所有设备的IP地址,这些地址是策略路
由网络中所有设备的唯一标识符,必须正确设置,才能使策略路由能够真
正发挥出效用。
5.策略
策略是指在策略路由系统中,路由器或交换机根据其中一种规则选择最佳路由策略,从而实现合理分配网络流量,提高网络性能。
策略路由应用场景

策略路由应用场景1. 策略路由的概念策略路由是一种网络路由技术,它根据特定的策略或规则来选择不同的路径来传输数据包。
策略路由可以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地配置路由规则,实现灵活的流量调度和负载均衡。
2. 策略路由的基本原理策略路由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源地址、协议类型等信息进行判断和过滤,然后根据预先设定的路由策略将数据包送往不同的目的地。
策略路由的实现需要借助路由器或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来完成。
3. 策略路由的应用场景3.1 多路径调度策略路由可以通过配置多个路径和对应的优先级来实现多路径调度。
在网络中,有时候会存在多条路径可以到达目的地,策略路由可以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路径来传输数据包。
多路径调度可以提高网络的负载均衡性能,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3.2 链路切换策略路由可以实现链路的切换和冗余,当某个链路发生故障或拥塞时,策略路由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策略,自动切换到备用的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鲁棒性。
3.3 业务隔离策略路由可以实现不同业务的隔离,不同的业务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进行传输,避免不同业务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3.4 基于用户的访问控制策略路由可以根据用户的身份和权限,实现对用户的访问控制。
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和权限,策略路由可以将用户的数据包送往不同的目的地,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和隔离。
4. 策略路由的实现方式4.1 静态策略路由静态策略路由是通过手动配置路由表来实现的。
管理员可以手动配置路由器或交换机的路由表,定义不同的策略和规则,实现数据包的按需路由。
4.2 动态策略路由动态策略路由是通过动态协议来实现的。
动态协议可以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自动更新和调整路由表,实现更加灵活的策略路由。
5. 策略路由的优缺点5.1 优点•灵活性高:策略路由可以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地配置路由策略,实现灵活的流量调度和负载均衡。
思科Cisco策略路由与路由策略实例详解

思科Cisco策略路由与路由策略实例详解本⽂讲述了思科Cisco策略路由与路由策略。
分享给⼤家供⼤家参考,具体如下:⼀、策略路由1. 路由策略与策略路由2. 策略路由的特点3.策略路由的配置3.1 接⼝下配置3.2 全局配置3.3 策略路由的冗余设置3.4 default语句3.5 为流量打ToS标记⼆、路由策略1.抓取流量的列表1.1 ACL访问控制列表1.2 prefix-list前缀列表2. 路由策略⼯具2.1 distribute-list分发列表2.2 route-map路由镜像2.3 OSPF filter-list⼀、策略路由1. 路由策略与策略路由路由策略是对路由信息本⾝的参数进⾏修改、控制等,最终影响路由表的⽣成,说⽩了路由策略就是告诉设备怎么学,⼀般与BGP结合使⽤⽐较多。
策略路由PBR,策略基于路由重点在路由,就是通过策略控制数据包的转发⽅向。
也有⼈把策略路由称之为⼀个复杂的静态路由。
⼀般来讲,策略路由是先于路由表执⾏的。
即设备在转发报⽂时,⾸先将报⽂与策略路由的匹配规则进⾏⽐较。
若符合匹配条件,则按策略路由进⾏转发;如果报⽂⽆法匹配策略路由的条件,再按照普通路由进⾏转发。
策略路由在转化层⾯不如路由表。
原因是匹配的东西过多,底层芯⽚处理⽀持有限。
使⽤原则是能不⽤就不⽤。
如果出现⾮⽬的地址的转发策略,果断⽤。
2. 策略路由的特点传统的路由表转发只能通过数据的⽬标地址做决策;策略路由可以根据源地址、⽬的地址、源端⼝、⽬的端⼝、协议、TOS等流量特征来做策略提供路由,灵活性⾼。
为QoS服务。
使⽤route-map及策略路由可以根据数据包的特征修改其相关QoS项,进⾏为QoS服务。
负载均衡。
使⽤策略路由可以设置数据包的⾏为,⽐如下⼀跳、下⼀接⼝等,这样在存在多条链路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数据包的应⽤不同⽽使⽤不同的链路,进⽽提供⾼效的负载均衡能⼒。
策略路由PBR默认只对穿越流量⽣效,不能处理本路由器产⽣流量3.策略路由的配置3.1 接⼝下配置接⼝下只能捕获该接⼝的⼊接⼝流量做策略(不能处理本路由器产⽣流量)R1(config)#access-list 100 permit ip host 1.1.1.1 any //⽤ACL捕获流量R1(config)#route-map pbr permit 10 //定义route-mapR1(config-route-map)#match ip add 100 //调⽤被ACL捕获的流量R1(config-route-map)#set ip next-hop 10.1.1.1 //设置下⼀跳R1(config-route-map)#exitR1(config)#int f0/0R1(config-if)#ip policy route-map pbr //接⼝下调⽤3.2 全局配置能够捕获所有⼊接⼝流量以及本路由器产⽣的流量(源地址是本路由器流量)R1(config)#access-list 100 permit ip host 1.1.1.1 any //⽤ACL捕获流量R1(config)#route-map pbr permit 10 //定义route-mapR1(config-route-map)#match ip add 100 //调⽤被ACL捕获的流量R1(config-route-map)#set ip next-hop 10.1.1.1 //设置下⼀跳R1(config-route-map)#exitR1(config)#ip local policy route-map pbr //全局下调⽤3.3 策略路由的冗余设置R1(config)#route-map PBR permit 10R1(config-route-map)#set ip next-hop verify-availability 10.1.24.2 1 track 1 //设置track监控,若track监控成功,执⾏该语句;若失败,则转为执⾏下条语句R1(config-route-map)#set ip next-hop 10.1.34.3R1(config-route-map)#exitR1(config)#ip local policy route-map PBRR1(config)#track 1 ip sla 1 //定义⼀个track监控 sla的探测结果R1(config-track)#ip sla 1 //定义⼀个slaR1(config-ip-sla)#icmp-echo 10.1.12.1 source-ip 10.4.4.4 //设置其探针R1(config)#ip sla schedule 1 life forever start-time now //设置sla 1的执⾏时间3.4 default语句在route-map的set ip default这个位置输⼊,定义为被捕获的流量先查路由表,如果能精确匹配(如果抓的为10.5.5.5,路由表中有10.5.5.5/24这不叫精确匹配;如果10.5.5.5/32则叫精确匹配)就执⾏路由表;如果不能则执⾏策略路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策略路由1策略路由概述 (2)1.1普通路由的概念 (2)1.2 策略路由的概念 (2)1.2.1 策略路由 (2)1.2.2 路由策略 (5)2 策略路由的实现原理 (5)2.1 策略路由的好处 (5)2.2 策略路由的流程 (5)2.3策略路由的处理流程 (6)2.3.1 流模式和逐包模式 (6)2.3.2 流模式流程图 (6)2.3.2 路由器流模式及逐包模式切换命令 (7)2.4 Route-map原理与执行 (7)2.4.1 Route-map概念 (7)2.4.2 理解Route-map (7)2.4.3 Route-map 的执行语句 (8)3 策略路由的规划设计 (9)3.1 策略路由的适用环境 (9)3.2 策略路由的配置 (10)3.2.1 路由器基本配置 (10)3.2.2 交换机基本配置 (14)3.3 策略路由的验证和调试 (15)4 策略路由部署应用案例 (17)4.1 策略路由配置案例一 (17)4.1.1网络拓扑 (17)4.1.2功能需求: (17)4.1.3配置实现: (18)4.2 策略路由配置案例二 (18)4.2.1网络拓扑 (18)4.2.2功能需求: (19)4.2.3配置实现: (19)4.3 策略路由配置案例三 (20)4.3.1网络拓扑 (20)4.3.2功能需求: (21)4.3.3配置实现: (21)4.3.4配置优化: (23)1策略路由概述1.1普通路由的概念普通路由转发基于路由表进行报文的转发;路由表的建立直联路由、主机路由;静态配置路由条目;动态路由协议学习生成;查看命令——show ip route对于同一目的网段,可能存在多条distance不等的路由条目1.2 策略路由的概念1.2.1 策略路由所谓策略路由,顾名思义,即是根据一定的策略进行报文转发,因此策略路由是一种比目的路由更灵活的路由机制。
在路由器转发一个数据报文时,首先根据配置的规则对报文进行过滤,匹配成功则按照一定的转发策略进行报文转发。
这种规则可以是基于标准和扩展访问控制列表,也可以基于报文的长度;而转发策略则是控制报文按照指定的策略路由表进行转发,也可以修改报文的IP优先字段。
因此,策略路由是对传统IP路由机制的有效增强。
策略路由能满足基于源IP地址、目的IP址、协议字段,甚至于TCP、UDP 的源、目的端口等多种组合进行选路。
简单点来说,只要IP standard/extended ACL 能设置的,都可以做为策略路由的匹配规则进行转发。
策略路由(Policy Route)是指在决定一个IP包的下一跳转发地址或是下一跳缺省IP地址时,不是简单的根据目的IP地址决定,而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决定。
如可以根据DSCP字段、源和目的端口号,源IP地址等来为数据包选择路径。
策略路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流量工程,使不同服务质量的流或者不同性质的数据(语音、FTP)走不同的路径。
基于策略的路由为网络管理者提供了比传统路由协议对报文的转发和存储更强的控制能力。
传统上,路由器用从路由协议派生出来的路由表,根据目的地址进行报文的转发。
基于策略的路由比传统路由能力更强,使用更灵活,它使网络管理者不仅能够根据目的地址而且能够根据协议类型、报文大小、应用或I P 源地址来选择转发路径。
策略可以定义为通过多路由器的负载平衡或根据总流量在各线上进行报文转发的服务质量(Q o S )。
本交换机所支持的策略路由是与QOS的流分类标准相结合的。
针对简单流分类和复杂流分类,可以根据到来的数据包的匹配的以下特征,来设定策略路由:⏹802.1p优先级⏹VLAN ID⏹源/目的MAC地址⏹源/目的的IP地址(包括IP MASK部分)⏹TCP/UDP源/目的端口号⏹IP优先级⏹DSCP的优先级⏹IP的协议类型字段可以对匹配以上特征的流,设定以下两种策略路由:下一跳I P 地址: 这条配置命令标示了那些符合匹配语句的输出报文将进行下一跳I P 地址。
下一跳缺省I P 地址: 这条配置命令设定缺省的下一跳。
如果路由表中没有明确的路径,则路由器使用缺省的下一跳。
这个过程经常应用于在两个不同的服务提供商之间进行负载平衡。
当使用这条命令时,也是首先用路由表进行路由。
如果路由表中没有明确的路径,则路由器根据制定的策略使用缺省值。
策略路由使网络管理者能根据它提供的机制指定一个报文采取的具体路径。
而在当今高性能的网络中,这种选择的自由性是很需要的。
需要明确策略路由是设置在接收报文接口而不是发送接口。
当在接收报文的接口设定了策略路由后,交换机在该接口,检测到来的数据报文,当检测到有匹配相应流分类特征的数据数据报文经过时,就查找相应的策略路由表项,按照策略路由表项所指定的下一跳IP地址或是缺省路由IP地址,来选择转发路径。
策略路由功能是与流分类和流策略紧密相关的,关于流分类和流策略的基本配置命令见QOS配置部分。
1.2.2 路由策略路由策略通过路由策略控制路由的接收、发布、引入的方法,实现对路由的优化2 策略路由的实现原理2.1 策略路由的好处基于源的路由可以使不同的用户选择不同的ISP通过设置IP Precedence或Tos来实现QOS实现负载均衡2.2 策略路由的流程使用Route-map来配置策略路由的流程策略路由只对入口数据包有效。
应用策略路由,必须要指定策略路由使用的路由映射,并且要创建路由映射。
一个路由映射由很多条策略组成,每个策略都定义了1个或多个的匹配规则和对应操作。
一个接口应用策略路由后,将对该接口接收到的所有包进行检查,不符合路由映射任何策略的数据包将按照通常的路由转发进行处理,符合路由映射中某个策略的数据包就按照该策略中定义的操作进行处理。
策略路由对报文的发送接口、下一跳的配置是基于多转发表实现的。
2.3策略路由的处理流程2.3.1 流模式和逐包模式流模式第一个包查路由转发表,如果存在路由,将该路由项以source、dest、tos、入接口等索引放置到cache中,以后同样的流就可以直接查cache 对于低端路由器,所有操作由CPU+内存处理对于中高端设备,一般由NP 和Asic芯片完成处理逐包模式每个包都进行查表后才进行转发2.3.2 流模式流程图2.3.2 路由器流模式及逐包模式切换命令ip route-cache policy 开启快速交换策略路由就是流模式no ip route-cache policy 关闭该功能就是逐包模式2.4 Route-map原理与执行2.4.1 Route-map概念route-map是由一组match字句和set字句构成,他实际上是访问控制列表的一个超集。
当需做策略路由的报文匹配route-map中的match字句定义的规则时,将按照set字句的配置决定该报文的路由方式,包括设置报文的优先权字段,设置报文的下一跳,设置报文的发送接口2.4.2 理解Route-map类似于复杂的Access-list自顶向下地处理,一旦有一条匹配,则立刻结束route-map查找Route-map每个条目都被赋予编号,可以任意地插入或删除条目当使用策略路由时,首先定义重分布路由映射,一个路由映射可以由很多策略组成,策略按序号大小排列,只要符合了前面策略,就退出路由映射的执行。
由于路由映射中每个策略都有其编号,故可以方便的插入或删除。
2.4.3 Route-map 的执行语句route-map test permit 10match x y zmatch aset bset croute-map test permit 20match qset rdeny all(系统隐含)If (x or y or z) and athen set (b and c)else if qthen set relse set nothingroute-map-name给路由图定义一个便于记忆的名字。
redistribute 路由进程配置命令是通过该名字引用路由图的。
一个路由图可以定义多个路由图策略,一个路由图策略对应一个序号。
permit(可选)如果定义了permit关键字,又符合match定义的匹配规则。
则set 命令对重分布路由进行控制;对于策略路由,set命令将对数据包转发进行控制。
并退出路由图的操作。
如果定义了permit关键字,而不符合match定义的匹配规则。
则将进入第二个路由图策略进行操作。
直到最终执行了set命令。
deny(可选)如果定义了deny关键字,又符合match定义的匹配规则。
则不会执行任何操作,该路由图策略不允许进行路由重分布或策略路由,而且退出路由图操作。
如果定义了deny关键字,而不符合match定义的匹配规则。
则将进入下一个路由图策略进行操作。
直到最终执行了set命令。
sequence-number路由图策略对应的序号。
低序号的策略优先得到使用,因此需要注意序号的设置。
3 策略路由的规划设计3.1 策略路由的适用环境多出口情况下——校园网(internet网、教育网);——企业网(双出口上网);旁路组网需要修改报文TOS、dscp;3.2 策略路由的配置3.2.1 路由器基本配置3.2.1.1 路由器配置步骤1)定义重分布路由图,一个路由图可以由好多策略组成,策略按序号大小排列,只要符合了前面策略,就退出路由图的执行;Router(config)#route-map route-map-name [permit | deny] sequence 定义路由图Router(config)#no route-map route-map-name {[permit | deny] sequence} 删除路由图2)定义路由图每个策略的匹配规则或条件;定义匹配规则,只有符合规则的数据包才进行策略路由,如果没有配置匹配规则,则所有数据包都符合规则。
要定义策略的匹配规则,在路由图配置模式中执行以下Route(config-route-map)#match ip address access-list-number匹配访问列表中的地址Route(config-route-map)#match length min-length max-length匹配数据包大小范围3)定义满足匹配规则后,路由器对符合规则的数据包进行IP优先值和下一跳的设置。
要定义匹配规则后的操作,在路由图配置模式中执行以下命令:Router(config-route-map)#set default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设置数据包的输出接口,Router(config-route-map)#set ip default next-hop ip-address设置数据包的下一跳IP地址,Router(config-route-map)#set ip next-hop ip-address设置数据包的下一跳IP地址Router(config-route-map)#set ip precedence{precedence| critical | flash | flash-override |immediate | internet | network | priority |routine}设置数据包IP优先值set ip next-hop和set ip default next-hop命令十分类似,但是操作的顺序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