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铁及其化合物》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铁及其化合物》

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课时《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铁是课程标准要求学习的典型(副族)金属元素之一。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这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能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的角度,依据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预测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

能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说明物质的转化路径。

根据教参安排,“铁及其化合物”需要三个课时。

其中铁的化合物安排两个课时。

教材引导学生在复习、拓展已学知识的基础上,从氧化还原及离子反应的视角,提升对铁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认识,强化铁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转化关系,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

教材还关注学生的探究活动和实践活动,运用来自生产或生活的素材创设真实情境,发展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典型金属元素钠及其化合物和典型非金属元素氯及其化合物的基础上,钠和氯属于典型的主族元素,学生已经掌握了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认识、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思路。

而铁属于副族元素,学生既可以为已学过的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材料,把已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铁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促进“元素观”的发展。

三、素养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铁的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并能用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

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性质,形成证据意识。

2. 能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角度,依据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

3. 通过学习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学会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认识具有变价元素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并建立认识模型,丰富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

4. 结合应用实例,将铁氧化物、氢氧化物性质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强化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

【评价目标】1.通过对学生在线学习与交流的信息数据分析,诊断学生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水平和认识物质的水平。

铁及其化合物(复习学案)

铁及其化合物(复习学案)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二.在物理性质上金属有哪些共性?
(常温下除汞外均为晶体,有金属光泽,是热、电的良导体,大多有良好的延展性。)
三.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单质 化学式 单质
O2 H20 氧化物
( 2O3) Fe
Na
Al
Fe
溶液中相互转化
钠元素化合物知识网络:
学案
第二节《铁及其化合物》复习学案 一.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特点
高 三 化 学
编号:3G10HX007 编写: 孙文军 审核: 高三化学备课组 编写时间:2012 年 9 月 班级 姓名 姓名
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性质 俗称 水溶性 溶液酸碱性 热稳定性 与酸反应(HCl) 与碱反应 Ca(OH)2 少 量 过 量 Na2CO3 NaHCO3 Na2CO3 NaHCO3 Na2CO3(Na2CO3·10H2O) ( 粉末 ) (晶体) NaHCO3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Na2O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Na2O
(2)铝的化合物
化学式 物 理 性 质 色态 溶解性 热稳定性 化 酸(HCl) 学 性 质 盐 (BaCl2) 碱(NaOH) Al2O3 Al(OH)3 KAl(SO)4.12H2O
N a2O ④ ⑨ N a2S ③ Na ⑤ N a2O 2 ⑥ ⑦ ① ② ⒃ ⒂ ⒁ N aC l N aH C O 3 ⑾ N aO H ⑩ ⒀ ⑿ ⑧ N a2C O 3

高中化学必修一《3.1铁及其化合物》导学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3.1铁及其化合物》导学案

《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导学案第1课时铁的单质【学习目标】课程标准核心素养1.了解铁与某些非金属单质、酸和盐溶液的反应。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1.变化观念:知道铁作为还原剂与某些非金属单质、酸和盐溶液反应时,铁与氧化性较弱的氧化剂反应,铁原子生成+2价铁的化合物;铁与氧化性较强的氧化剂反应时,铁原子生成+3价铁的化合物。

2.科学探究:通过对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原理的探究,分析可能的生成物。

【课前预习】1.金属的物理通性状态颜色延展性导电、导热性绝大多数为固态不透明、有金属光泽,大多是银白色大多数较好良好(1)金、铜等少数金属有特殊颜色。

(2)除汞外,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

(3)密度相差较大。

其中常温下密度最小的金属是锂(0.535 g·cm-3),常见金属中密度最大的是铂(21.45 g·cm-3)。

(4)硬度相差很大。

金属中硬度最大的是铬(Cr),钠、钾等金属硬度较小。

(5)熔、沸点相差也很大。

钠、钾的熔点都低于水的沸点(100 ℃),而钨的熔点高达3 422 ℃。

2.铁的存在和冶炼(1)铁的存在铁在自然界中可以像陨铁中的铁那样以单质形态存在,但主要是以+2价和+3价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于矿石中。

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硅和铝,居第四位。

(2)铁的冶炼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是甘肃灵台出土的春秋初年秦国的铜柄铁剑,这说明春秋初年我国已掌握了冶铁技术。

战国中期以后,铁制工具在社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工业炼铁的原理是用还原的方法把铁从铁矿石中提炼出来。

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为3CO+Fe2O3=====高温2Fe+3CO2。

3.铁的化学性质(能写离子方程式的写离子方程式)Fe与足量的Cl2、KMnO4(H+)、硝酸溶液等强氧化剂反应时,被氧化为+3价;Fe与足量的S、I2、Cu2+等弱氧化剂反应时,被氧化为+2价。

4.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探究(1)铁与冷水或热水不反应,但在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作用下,易腐蚀。

新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1铁及其化合物》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

新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1铁及其化合物》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

教师:人类最早使用的铁,是来自太空的陨铁。

铁在自然界中可以像陨铁中的铁那样以单质形态存在,但主要是以+2价和+3价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于矿石中。

(展示图片)教师: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硅和铝,居第四位。

教师:丹霞地貌的岩层因Fe 2O 3而呈红色。

(展示图片)教师: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是甘肃灵台出土的春秋初年秦国的短柄铁剑,这说明春秋初年我国已掌握了冶铁技术。

战国中期以后,铁制工具在社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工业炼铁的原理是用还原的方法把铁从铁矿中提炼出来。

教师: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应位置勾画。

认真倾听,配合书本记忆。

的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拓展知识面,帮助同学们更好的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新课讲解】铁的单质教师:①有延展性和导热性。

②能导电,但其导电性不如铜和铝。

③能被磁铁吸引。

④熔点:1535℃;沸点:2750℃;密度:7.86g/cm 3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它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思考讨论】观察下列反应式,查看铁的化合价变化有何异同。

做好笔记,和老师一起学习概念。

老师和同学通过列点,帮助学生归纳记忆。

通过讨论,帮助答案:第一个方程式: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0→+3;第二个方程式: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0→+2; 第三个方程式: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0→+2. 【思考讨论】为什么有的反应式中铁的化合价变成+2,有的变成+3?教师:在一定条件下,铁作为还原剂能与某些非金属单质、酸和盐溶液反应。

铁与氧化性较弱的氧化剂(如盐酸、硫酸铜等)反应,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生成+2价铁的化合物。

Fe –2e -→Fe 2+铁与氧化性较强的氧化剂(如氯气等)反应,铁原子则失去3个电子生成+3价铁的化合物。

Fe –3e -→Fe 3+【思考讨论】在钢铁厂的生产中,炽热的铁水或钢水注入模具之前,模具必须进行充分的干燥处理。

这是为什么呢?(提示:铁与水会反应吗?)【思考讨论】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常温下,铁与一起讨论,思考问题。

铁及其化合物教案

铁及其化合物教案

铁及其化合物教案篇一:高一化学必修1《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高一化学必修1《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通化县七中张浩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认识铁的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2、了解检验Fe3+的方法(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理与归纳,培养思维能力,同时在分组实验中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在探究Fe2+和Fe3+的相互转化的过程中进行设计、反思与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热情,感受化学变化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Fe2+、Fe3+的相互转化;Fe3+的检验难点:Fe2+、Fe3+的相互转化实验准备:仪器:试管、滴管、烧杯等药品:Fe2O3,Fe3O4,FeCl2溶液(加铁钉),FeCl2溶液(不加铁钉),FeCl3溶液,硝酸、还原铁钉、KI淀粉溶液、新制氯水、KSCN溶液等教学方法:通过魔术演示把学案探究法与讲授法相结合1、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Fe3+3OH=Fe (OH)3↓红褐色+-Fe2+2OH=Fe(OH)2↓白色4Fe(OH)2+O2+2H2O=4Fe (OH)3 + 2、Fe3的检验+Fe3遇KSCN溶液显红色+Fe2遇KSCN溶液不显红色3、Fe2+和Fe3+的相互转化《铁的重要化合物》学案1、观察含铁元素的试剂,并从元素组成的角度分析它们的物质类别,填写下表....篇二:2015-2016学年优质课《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教案《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探究实验,使学生掌握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了解Fe3+的检验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探究实验,使学生学会预测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进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

高中铁及其化合物教案化学

高中铁及其化合物教案化学

高中铁及其化合物教案化学教学内容: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铁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理解铁的性质、反应特性以及相关化合物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教学重点:铁的性质、反应特性、制备方法以及常见的铁化合物。

教学难点:理解铁在氧气和酸中的反应特性,掌握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实验器材、教学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铁的性质及制备方法1. 铁的性质:介绍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重点讲解铁的磁性、铁的稳定性等。

2. 铁的制备方法:简要介绍铁的提取方法,如高炉法、直接还原法等。

二、铁的化合物及其性质1. FeO(氧化铁):介绍FeO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Fe2O3(三氧化二铁):讲解Fe2O3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在颜料和磁性材料中的应用。

3. Fe3O4(亚铁氧化铁):探讨Fe3O4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磁性材料中的应用。

三、实验环节1. 实验一:观察铁与氧气的反应产物,观察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实验二:用盐酸溶液浸泡铁片,观察反应产生气体,验证铁的酸性反应特性。

四、课堂讨论1.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铁在氧气和酸中的反应特性。

2. 探讨铁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和为什么选择铁作为原料。

五、作业布置1.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和实验报告。

2. 阅读相关教材,了解更多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教学结束后,学生应该能够全面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反应特性和制备方法,以及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同时,能够对铁的性质和化合物有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学习化学提供坚实的基础。

高一化学必修1《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精)

高一化学必修1《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精)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3、探究1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4、探究2
提供试剂:FeCl2溶液、FeCl3溶液、KI淀粉溶液、硝酸、新制氯水(Cl2溶在水中)、铁粉、KSCN溶液。选择合适的试剂,设计FeCl2和FeCl3相互转化的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和“结论”等待实验后填写)
【提问】你对实验室保存FeCl2溶液有什么建议?
回答:1、要加入铁单质
2、要密封保存
3、不能和易挥发且氧化性的药品在一起保存,如不能和硝酸、氯水等放在一起
二、铁的重要化合物
1、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
Fe3++3OH-=Fe (OH)3↓红褐色
Fe2++2OH-=Fe(OH)2↓白色
4Fe(OH)2+O2+2H2O=4Fe (OH)3
【提问】1、你设计Fe2+和Fe3+相互转化选择试剂的依据是什么?
2、你如何判断Fe2+和Fe3+之间发生了转化?
转化目标
所选试剂
实验方案
预期现象




结论
FeCl2→FeCl3
FeCl3→FeCl2
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实验
【汇报】Fe2+转化为Fe3+,失电子被氧化,需加入氧化剂,如硝酸和氯水;Fe3+转化为Fe2+,得电子被还原,需加入还原剂,如铁粉、KI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分析:]
胶头滴管伸到了液面以下,这样做可以减少溶液与O2的接触。
生成的Fe (OH)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了氢氧化铁。

《铁及其化合物》 导学案

《铁及其化合物》 导学案

《铁及其化合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铁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认识铁的物理性质。

2、掌握铁的化学性质,包括与氧气、水、酸等物质的反应。

3、理解铁的氧化物(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的性质和用途。

4、掌握铁的氢氧化物(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的制备和性质。

5、学会铁离子(Fe³⁺)和亚铁离子(Fe²⁺)的检验方法。

二、知识梳理(一)铁元素的存在铁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如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₂O₃)、磁铁矿(主要成分是 Fe₃O₄)等。

(二)铁的物理性质铁是银白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三)铁的化学性质1、与氧气反应在常温下,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与氧气反应,但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Fe₂O₃·xH₂O。

在点燃的条件下,铁与氧气剧烈反应,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Fe₃O₄),化学方程式为:3Fe + 2O₂点燃 Fe₃O₄。

2、与水反应在高温条件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3Fe + 4H₂O(g) 高温 Fe₃O₄+ 4H₂。

3、与酸反应(1)与非氧化性酸(如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盐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 + 2HCl = FeCl₂+ H₂↑,Fe + H₂SO₄=FeSO₄+ H₂↑。

(2)与氧化性酸(如硝酸)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

(四)铁的氧化物1、氧化亚铁(FeO)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时迅速被氧化为氧化铁。

2、氧化铁(Fe₂O₃)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可用作红色颜料。

3、四氧化三铁(Fe₃O₄)黑色晶体,具有磁性,俗称磁性氧化铁。

(五)铁的氢氧化物1、氢氧化亚铁(Fe(OH)₂)白色絮状沉淀,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为氢氧化铁,化学方程式为:4Fe(OH)₂+ O₂+ 2H₂O = 4Fe(OH)₃。

2、氢氧化铁(Fe(OH)₃)红褐色沉淀。

(六)铁离子(Fe³⁺)和亚铁离子(Fe²⁺)的检验1、 Fe³⁺的检验(1)加入 KSCN 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在通常状况下易被空气氧化,所以实验室制备Fe(OH
2
要解决的主要措施(
a、使用新配置的的亚铁盐溶液
b、将配制亚铁盐溶液的蒸馏水煮沸,以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
c、在亚铁盐溶液表面加上煤油,以隔绝空气。
d、可用胶头滴管将碱液直接加到亚铁盐溶液液面下,使Fe(OH
生成在含氧最少
2
的部位。
三、Fe2+、Fe3+的性质及检验
色溶液B。则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A ① ② ③ ④ ⑤ B C D E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7
《铁及其化合物》学案
一.铁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铁在地壳中的元素中排_________,在金属元素中排_____,常见的化合价有____、_____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比较_______,常温下纯铁的抗腐蚀能力_____;①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能与活泼非金属Cl 2、O 2发生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化合价的变化及其氧化剂、还原剂_______________ 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离子方程式
C、碱性
D、酸性
7、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有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操作时最佳顺序(
①加入足量氯水②加入足量kMnO4溶液③加入少量NH4SCN溶液
A、①③
B、③②
C、③①
D、②③
8.在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中, (
A.铁被还原,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铜被还原,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铁被氧化,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铜被氧化,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9.能与Fe3+作用,且可证明Fe3+具有氧化性的微粒是① SCN - ( - ② Fe ③ Fe 2+ ④ Cu ⑤ H2S 2+⑥ OH A.②④⑤ B.①③⑥ 3+C.①②⑥ D.除③外③加入少量NH4SCN溶液D.①②③ ( ( ( 10.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而可能含有Fe。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①加入足量氯水②加入足量KMnO4溶液A.①③试剂是A.BaCl2溶液A. FeCl3 A.Mg B.稀硫酸B.Cu B.FeCl2溶液C.FeCl3溶液D.CuSO4 D.H2 ( ( 12.把铁放入下列溶液中,铁溶解而溶液质量减轻的是C.热的NaOH溶液C.Ag B.③② C.③① 11.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将AgNO3、KSCN和H2SO4、NaOH四种无色溶液区分开,这种D.Fe(NO3)3溶液13.在含有Cu(NO32、Mg(NO32和AgNO3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置换出的是14.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A.烧杯中有铜无铁C.烧杯中铁、铜都有B.烧杯中有铁无铜D.烧杯中铁、铜都无( 15.适量的铁粉放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Fe3+和Fe2+浓度相等,则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2:3 B. 3:2 C.1:2 D. 1:1 16、除杂,括号内为杂质①FeCl2溶液(FeCl3试剂_________ ②FeCl3溶液(FeCl2试剂_________ ③FeCl2溶液(CuCl2试剂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金属单质A与盐酸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B,同时放出气体C。如果在B溶液中通入氯气,则B转变成棕黄色溶液D,将溶液D分为两份,一份加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生成血红色物质E,另一份加入A,则棕黄色溶液D重新变成浅绿6
b、鉴别Fe2+溶液中的Fe3+
c、鉴别溶液中既有Fe2+又有Fe3+
(4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示意图
Fe
2
(氧化性
(氧化性(还原性
FeCl 3
HNO 3、Cl 2
(还原性
[思考]:(4、Na能否使溶液中的Fe 3+转化为Fe 2+?反应现象?方程式? (5、将铁粉、铜粉、FeCl 3溶液,FeCl 2溶液和CuCl 2溶液混合于某容器中充分反应,试判断下列情况下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和金属单质: A、若铁粉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 b、若有CuCl 2,则容器中还可能有______________ c、若FeCl 3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__________。
水即呈红色的是(
A、FeS
B、Fe
2O3Βιβλιοθήκη C、FeCl3D、Fe
3
O
4
4、将8g铁片放入100ml硫酸铜溶液中,当溶液中的Cu2+全部被还原时,“铁片”
的质量变为8.2g,则原硫酸铜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5mol·l-1
B、0.25mol·l-1
C、0.025mol·l-1
D、0.125mol·l-1
(6Fe 2+保存:实验室中在FeSO 4溶液中加入铁钉或铁粉,以防止Fe 2+被氧化,你能说出其中的原理吗?请分析发生的化学反应。
四、Fe 2+、Fe 3+检验
Fe 3+的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空气中:6FeO + O 2 = 2Fe 3O 4
[思考]
(1、已知I-有强还原性,HI与Fe
2O
3
反应能否得到FeI
3
和H
2
O?(对比HCl
(2、已知HNO
3为强氧化性酸,HNO
3
与FeO反应能否得到Fe(NO
3
2
和H
2
O?
2、铁的氢氧化物
比较Fe(OH
2与Fe(OH
3
[思考]
(3、由于Fe2+与Fe(OH
(1Fe2+的性质
①水溶液是色
○2与-
OH反应的现象及离子方程式
○3向含有Fe2+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再滴氯水则
④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体现。
Fe2+可被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双氧水、氧气、氯气和过氧化钠等氧化成Fe3+。
Fe2+与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2+与过氧化钠反应的现象
Fe2+与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能否由此得出检验Fe 2+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及其化合物的课后练习
1、在FeCl
3,CuCl
2
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待反应结束后,所剩余的固体
5、检验实验室配制的FeCl
2
溶液是否氧化变质,应选用的最适宜试剂是(
A、稀硝酸
B、KSCN溶液
C、氯水
D、酸性KMnO
4
溶液
6、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变为棕黄色。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氧化性
B、还原性
滤出后能被磁铁吸收,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
A、Cu2+
B、Fe3+
C、Fe2+
D、H+
2、制备FeSO
4
最适宜的方法是(
A、过量的铁与稀H
2SO
4
反应B、FeO与稀H
2
SO
4
反应
C、FeCO
3与稀H
2
SO
4
反应D、Fe(OH
3
与稀H
2
SO
4
反应
3、将下列四种铁的化合物溶于稀盐酸,滴加KSCN溶液没有颜色变化,再加入氯
(2Fe3 +的性质
①水溶液是色
○2与-
OH反应现象及离子方程式:
○3使KSCN溶液变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④只有性,Fe3+可被弱还原剂(如铜、铁、硫化钠、四价硫等可将Fe3+还原成Fe2+。
Fe3+与铜反应方程式:
Fe3+与铁反应方程式:
(3Fe2+、Fe3+的检验
a、鉴别Fe3+溶液中的Fe2+
③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二、铁的化合物
铁最常见的化合价为+2、+3价,+2价化合物既具有_____性、又具有____性,+3价化合物通常只具有_______,Fe 2+的盐溶液通常显____色,Fe 3+的盐溶液通常显___色。
1、铁的氧化物
酸相遇,Fe 2+被氧化成Fe 3+,生成铁盐
②Fe 3O 4在三种氧化物中最为稳定,一般不与酸、碱和氧气反应,所以在铁的表面若能形成Fe 3O 4膜,便能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生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