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标准)

合集下载

硫及其化合物单元教学设计

硫及其化合物单元教学设计

硫及其化合物单元教学设计1. 引言在我们的生活中,硫可是个“大人物”哦!你知道吗,硫的化合物无处不在,从你每天用的肥料到火药,甚至连我们体内也有它的身影。

这次,我们就来轻松地聊聊硫和它的化合物,带你走进这个充满趣味的化学世界。

2. 硫的基本知识2.1 硫的特性首先,咱们得了解硫这个家伙长啥样。

它是一种黄色的固体,外表看上去平平无奇,但却有着丰富的化学特性。

想象一下,硫就像一位默默无闻的明星,虽然不显眼,但一旦登台,就能引爆全场!硫的味道有点像火柴味,别小看它,这种气味其实来自它的化合物,像是二氧化硫。

2.2 硫的用途说到用途,硫简直是个“全能王”。

它可以用来制造硫酸,这可是工业界的“灵魂人物”。

此外,硫还常常被用在农药和化肥中,帮助作物茁壮成长。

甚至连我们平时用的火柴,也离不开硫的帮助,想想看,没有硫,生活可得多无聊啊!3. 硫化合物的魅力3.1 常见的硫化合物咱们再来聊聊硫的化合物。

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可是两位“明星选手”。

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气体,闻起来刺鼻,主要用作防腐剂和漂白剂。

硫化氢呢,就更神奇了,别看它名字难听,其实它是一种气体,闻上去有点臭鸡蛋的味道,但在实验室里,它可是个了不起的实验助手哦!3.2 硫化合物的反应在化学反应中,硫化合物常常会表现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性格。

比如,硫与氧反应,就能产生二氧化硫;而硫与金属反应,又会形成金属硫化物。

这就好比一场化学派对,硫总能找到合适的搭档,一起欢快地跳舞,产生各种有趣的产物。

4. 教学设计4.1 活动安排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硫的魅力。

比如,观察硫在高温下的变化,或者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硫化氢的实验。

这种亲身体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硫及其化合物的特性。

4.2 知识拓展除了实验,我们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硫的理解,或是身边与硫相关的趣事。

这种互动式的学习,不仅能增强他们的沟通能力,还能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深入了解知识。

硫及其化合物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硫及其化合物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硫及其化合物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第一章:硫的性质与制取1.1 教学目标了解硫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原子结构。

掌握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习硫的制备方法。

1.2 教学内容硫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周期表位置。

硫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等。

硫的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反应速率等。

硫的制备方法:火山喷发和矿石提取。

1.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硫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周期表位置。

实验室观察硫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物理性质。

通过实验演示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讲解硫的制备方法,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第二章:硫的氧化物2.1 教学目标了解硫的氧化物的定义及其分类。

掌握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性质和制取方法。

学习硫的氧化物的应用。

2.2 教学内容硫的氧化物的定义及其分类: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

二氧化硫的性质:颜色、气味、溶解性等。

三氧化硫的性质:颜色、状态、溶解性等。

硫的氧化物的制取方法:燃烧硫、与氧气反应等。

2.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硫的氧化物的定义及其分类。

实验室观察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颜色、气味等性质。

讲解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制取方法。

展示硫的氧化物的应用实例。

第三章:硫酸3.1 教学目标了解硫酸的定义及其性质。

掌握硫酸的制取方法和应用。

学习硫酸的稀释方法。

3.2 教学内容硫酸的定义及其性质:强酸、腐蚀性、氧化性等。

硫酸的制取方法:硫磺燃烧法、硫铁矿烧结法等。

硫酸的应用:肥料、化学品、清洁剂等。

硫酸的稀释方法: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3.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硫酸的定义及其性质。

实验室演示硫酸的腐蚀性和氧化性。

讲解硫酸的制取方法和应用。

演示硫酸的稀释方法,并讲解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第四章:硫酸盐4.1 教学目标了解硫酸盐的定义及其分类。

掌握硫酸盐的性质和制取方法。

学习硫酸盐的应用。

4.2 教学内容硫酸盐的定义及其分类:硫酸钙、硫酸钠、硫酸铜等。

硫酸盐的性质:溶解性、稳定性、反应性等。

硫酸盐的制取方法:复分解反应、直接反应等。

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2019版)教案

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2019版)教案

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2019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掌握硫和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化学反应。

3.了解硫循环的过程及环境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1.硫和硫化氢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质。

2.硫酸和亚硫酸盐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3.硫的循环过程及其环境意义。

三、教学内容1. 硫及其化合物概述(1)硫的化学性质硫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化学性质活泼。

与氧、氢、卤素等元素形成化合物。

硫的常见化合价为-2、0、+4、+6。

(2)硫化氢的性质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毒的气体,易燃易爆。

可溶于水,生成弱酸性的硫酸,同时释放出大量热。

硫化氢是一种还原剂,可与氧、卤素反应生成硫酸、卤化物等。

(3)硫酸的性质硫酸是一种无色、无臭、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能与大部分金属反应,形成相应的盐。

硫酸是一种强酸,在水中能迅速反应放热。

硫酸的重要用途之一就是作为化肥和农药的原料。

2. 硫及其化合物的制备(1)硫的制备方法硫的主要制备方法有:烧制硫铁矿、热解硫酸铜、卤化物法等。

其中,烧制硫铁矿是硫的主要制备方法。

该方法的反应式为:$$\\mathrm{FeS_2 + 3O_2 \\rightarrow Fe_2O_3 + 2SO_2}$$硫在1 atm 下呈淡黄色液态,在25℃时密度为2.04g/cm^3。

(2)硫化氢的制备方法硫化氢的制备方法有:酸与硫化物反应法、金属与酸反应法和烧制硫化物法等。

在实验室中一般采用酸与硫化物反应法制备硫化氢。

例如:$$\\text{FeS} + 2\\text{HCl} \\rightarrow \\text{H}_2\\text{S} +\\text{FeCl}_2$$(3)亚硫酸盐的制备方法亚硫酸盐的制备方法有:二氧化硫和碱反应法、二氧化硫和金属反应法等。

例如:$$\\text{NaOH} + \\text{SO}_2 \\rightarrow \\text{Na}_2\\text{SO}_3 +\\text{H}_2\\text{O}$$3. 硫及其化合物的应用(1)硫的应用硫广泛应用于化肥、农药、橡胶、塑料、制药等领域。

《硫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2(新课标)】

《硫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2(新课标)】

硫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硫的原子结构,推断硫元素可能的化学性质并进行证实,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

2.结合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说出二氧化硫的主要用途。

3.通过二氧化硫与水、与氧气反应的学习,初步建立可逆反应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氧化硫的性质(酸性氧化物通性、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

难点: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比较以及鉴别、漂白性的比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硫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2价硫的化合物。

与同主族的氧元素相比,硫元素的原子多一个电子层,得电子能力相对较弱,而失电子的能力相对较强。

这也是我们在富含氧气的地表附近找到的含硫化合物中,硫常常为+4价或+6价,二氧为-2价的原因。

火山喷发时熔岩喷涌、浓烟滚滚,不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且产生了许多含有硫元素的气体,在火山口还有硫单质出现。

这是自然界中硫单质及含硫化合物的来源之一。

除此之外,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含硫化合物?它们在自然界中是怎样产生和以什么形态存在的?人们是怎样把它们转化成生产和生活中所需要的物质的?在使用硫单质及含硫化合物的过程中,人们遇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让我们通过本节的学习找到答案。

二、讲授新课(一)硫1. 物理性质【思考1】若试管内壁附着有单质硫时,如何洗涤除去?【过渡】硫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金属单质及非金属单质发生化学反应。

2. 化学性质【思考2】能不能根据Fe、Cu与S、Cl2反应的产物判断S和Cl2的氧化性的强弱?3. 用途硫黄主要用于制造硫酸、化肥、火柴及杀虫剂等,还用于制造黑火药、烟花爆竹等。

(二)二氧化硫1. 物理性质【实验探究】2. 化学性质(1)实验探究【实验5-1】把充满SO2,塞有橡胶塞的试管倒立在水中,在水面下打开橡胶塞,观察试管内液面的上升。

待液面高度不再明显变化时,在水下用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取出试管,用pH试纸测定试管中溶液的酸碱度(保留该溶液供实验5-2使用)SO2+H2O H2SO3【视频】观看“二氧化硫溶于水”的实验视频【讲解】可逆反应①正反应:向_______方向进行的反应;②逆反应:向_______方向进行的反应;③可逆反应:在_________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_____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硫及其化合物优质教学设计

硫及其化合物优质教学设计

硫及其化合物优质教学设计一、引言硫是一种常见的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化合物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对于中学化学教学而言,教师应通过优质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本文将针对硫及其化合物的教学特点,设计一节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优质化学教学。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硫的性质和常见化合物的应用。

2. 掌握硫和硫化物的制备和性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和分析。

三、教学内容1. 硫的性质和常见化合物的应用(1) 介绍硫的性质,如化学符号、相对原子质量、颜色和状态等。

(2) 分析硫的重要化合物及其应用,如二氧化硫、硫酸和硫化氢等。

(3) 引导学生讨论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 硫和硫化物的制备和性质(1) 介绍硫的制备方法,如自然硫矿的提取和人工制备等。

(2) 分析硫化物的制备方法,如金属与硫的直接反应和酸与金属的反应等。

(3) 实验演示硫化物的性质,如氯化铵与硫化铁的反应制备硫化氢等。

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自主探究硫和硫化物的制备和性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2. 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每个小组成员分别负责一个实验环节,并通过合作讨论,共同完成实验报告和课堂展示。

3. 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多媒体技术,展示硫和硫化物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并提供相关的图表和图像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五、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硫的外观,引发学生对硫的认知和兴趣。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展示,介绍硫的性质和常见化合物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硫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学生按照已知方法制备硫和硫化物,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分析硫和硫化物的制备方法和性质,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4.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硫和硫化物在环保、药品和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并通过展示和互相评价,分享各组的成果。

硫及其化合物教案

硫及其化合物教案

课 题 硫及其化合物授课教师教学目标1.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

2.以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为指导,抓住价态变化规律,来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

教学难点 1.以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为指导,抓住价态变化规律,来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2.从物质属类去认识硫及其化合物的有关性质,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教法及学法教学方法归纳法、讨论法学法指导1.以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为指导,抓住价态变化规律,来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2.从物质属类去认识硫及其化合物的有关性质,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教学环节教学流程及内容一、硫单质的性质及应用1、 硫单质的物理性质 (1)硫元素的存在形态(2)硫单质俗称硫黄,是一种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 2;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等。

2、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硫单质的化学性质深度思考1.如何洗涤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2.哪些事实能说明硫的氧化性比Cl2的氧化性弱?二、二氧化硫(SO2)(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氧化性二氧化硫(SO2) 还原性漂白性实验探究将SO2分别通入下表所列的溶液中,填写有关问题。

反应物品红溶液石蕊试液溴水氢酸性KMnO4溶液硫酸(H2S溶液)BaCl2溶液反应现象SO2的性质例1.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B中蓝色溶液褪色B.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C.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D.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例2:下图是检验某无色气体A是SO2和CO2的混合气体的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B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

教学设计硫及其化合物

教学设计硫及其化合物

教学设计硫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是化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分支,它们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应用。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和应用,建立对其的深刻理解。

教学目标:1. 了解硫的性质、结构和应用;2. 了解硫化物的结构和特点,以及它们的应用;3. 掌握硫及其化合物的实验室合成、实验室检测方法;4. 能够正确命名和解析硫及其化合物分子式。

教学内容:I. 硫的性质硫是一种黄色非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S,原子序数为16,是一个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元素。

硫的物理性质是比较稳定的,它的熔点和沸点较高,而且硫有较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硫是一种高活性元素,能与氧、氢、卤素等其他元素反应形成多种化合物。

II. 硫化物硫化物是硫与其他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常见的有硫化铁、硫化锌、硫化铜等。

硫化物的结构和特点因元素的不同而异,但它们都有比较稳定、不易挥发的性质。

硫化物的应用广泛,如硫化铁在炼铁、制酸等行业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III. 硫的化合物硫的化合物有很多种,如二氧化硫、硫酸、硫酰氯等。

它们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实践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1.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体,是硫磺制取过程中的副产物,它在化工、食品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2. 硫酸硫酸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是一种广泛用途的化学物质,用于工业、农业和医药等领域。

3. 硫酰氯硫酰氯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的液体,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

教学方法:1. 讲述法。

通过讲述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

2. 实验演示法。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提高学生对硫的认识。

3. 课堂讨论法。

在课堂上指定某个主题,让学生自由讨论和交流,增加学生们的活跃性,深化学生们对硫及其化合物的认知。

教学评价:1. 课堂测验:通过课堂测验可以了解学生对硫及其化合物的掌握情况,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硫及其化合物的理解程度。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教学设计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教学设计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硫的存在形式、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对环境的影响。

(3)理解硫酸的性质,如浓硫酸的特性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硫及其化合物之间转化关系的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关注化学与社会的联系。

(2)通过对二氧化硫对环境危害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硫、二氧化硫、硫酸的化学性质。

(2)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2、教学难点(1)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及实验探究。

(2)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火山喷发、硫磺温泉等图片或视频,引入硫元素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硫的性质(1)硫的存在介绍硫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如单质硫存在于火山口附近、硫化物和硫酸盐矿石等。

(2)硫的物理性质展示单质硫,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并通过简单实验感受其溶解性、熔沸点等物理性质。

(3)硫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演示硫与氧气的反应,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总结硫的可燃性。

3、二氧化硫的性质(1)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展示一瓶收集好的二氧化硫气体,让学生观察颜色、状态,闻气味,了解其溶解性等物理性质。

(2)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①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引导学生回忆酸性氧化物的性质,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硫与水、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②漂白性通过实验演示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原色的现象,解释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

③还原性通过二氧化硫与氧气、氯水等的反应,让学生理解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3)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影响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及酸雨的形成,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以此思想为指导,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一方面让学生通过理论建模推理出SO2的性质,认识SO2的性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

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识、是非观念。

利用二氧化硫的性质,设计并动手完成家庭常见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实验,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关注生活中二氧化硫超量使用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物质在造福人类、推动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形成化学物质的不合理应用也会引起损害生命健康、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的观点,逐步树立合理应用化学物质的科学观。

因二氧化硫有毒,本节课的实验全部由高清视频代替,相比演示实验效果更好,只保留食品中残留二氧化硫的检验实验。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硫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和性质用途。

2、能够利用元素化合价推测SO
2
的化学性质。

3、学会利用SO
2的还原性和漂白性设计实验鉴别SO
2。

4、能够客观对待SO
2
的用途和危害,增强健康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设计及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1、硫磺皂实物展示
2、视频《火山口的硫磺矿》
观看身边出发,激发兴趣,开阔眼界
硫元素简介讲解,提问聆听,回答建构硫元素化合价体系,了解每种化合价
的代表物质,引出二氧化硫
体会二氧化硫图片展示改变大家对二氧化硫的误解,多宣扬化学
的正能量。

探究二氧化硫性质组织、引导、启发思考,讨论,展示由用途倒推性质,再深入研究,加深认识,
生活应用。

利用二氧化硫性质检测
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残留
指导、巡视分组实验培养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社会责任
知识小结播放视频齐声回答提取主干,巩固知识
归纳升华启发立德树人
作业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随想:
1.情境教学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作为一个中学生,也许他可以不去关注生产及社会等重大问题,但他一定不会不关注自己切切实实的生存问题,而食品安全恰恰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

在本节课堂里,学生对二氧化硫已成为食品安全的头号元凶的事实表现出极其的震惊,这自然激发他们去思考和探究为什么二氧化硫能被不法分子用作多种食品的防腐剂、美白剂、抗氧化剂、……,从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点、学科与社会的结合点入手,利用问题探究、认知矛盾来创设教学一系列真实情境,教学情境设计注意情境作用的全程性,努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能激发、推动、维持、强化和调整学生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实践活动等。

让学生在自发关注民生的同时,自然能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意义,体现科学服务于社会和生活的理念,最终达成“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目标。

2.情境教学可以促进知识的迁移,优化思维品质
本节课重视新知识的形成与获得机制,强调从多种角度、多种学习方法上指导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

如物质分类以及类比迁移等角度,引导学生寻找新旧知识的同化点,使学生大脑中的相似块(知识单元)增加,培养了学生相似性思维的能力,搭设新旧知识之间的“梯子”也有助于学生灵感的产生,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的形成。

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可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与体验的连接,促进课内向课外的迁移,优化思维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