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袭观后感
奇袭电影观后感1000字

奇袭电影观后感1000字电影里的那些战士们,就像我们身边勇敢的大哥哥一样。
他们接到任务的时候,眼睛里都是坚定的光。
那任务可不容易,要去敌人后方搞破坏呢。
有个场景我记得特别清楚。
战士们在去奇袭的路上,要经过一条大河。
河水又深又急,就像一只凶猛的怪兽。
可是战士们没有害怕,他们用树干和绳子做了个简易的桥。
有个战士不小心掉进水里,他的战友们想都没想就伸手去拉他。
在冰冷的河水里,他们互相紧紧拉着,那画面让我特别感动。
这就像我们在学校里,小伙伴不小心摔倒了,大家都会赶紧去扶一样。
战士们之间的情谊是那么深厚,他们是一起战斗的兄弟。
到了敌人的地盘附近,他们得小心翼翼地行动。
周围到处都是敌人的岗哨,一不小心就会被发现。
战士们趴在草丛里,一动也不敢动。
草丛里有好多小虫子,咬得他们身上又痒又疼,就像无数根小针在扎。
但是他们都忍着,没有一个人乱动。
我想,如果是我,可能早就忍不住挠痒痒了。
可战士们为了完成任务,他们能克服这么多难受的感觉。
后来他们找到了要炸的桥。
那座桥看起来很坚固,周围还有敌人的重兵把守。
战士们想出了一个很聪明的办法。
他们分成几个小组,有的去引开敌人,有的就悄悄地去桥下安放炸药。
有个战士在引开敌人的时候,故意弄出很大的动静。
敌人都朝着他那边跑去了,他就像一只灵活的小兔子,在树林里跑来跑去。
敌人怎么也抓不到他,还被他耍得团团转。
而其他战士呢,就趁着这个机会,迅速地在桥下把炸药放好了。
当炸药“轰”的一声爆炸的时候,那声音可大了,感觉天都要被震塌了。
桥被炸断了,敌人的计划也被破坏了。
战士们成功完成了任务,他们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那笑容就像阳光一样灿烂,我也跟着高兴起来。
看了这部电影,我知道了战士们的勇敢和智慧。
他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坚持完成任务。
我们现在的生活很幸福,没有战争,有温暖的家,有好玩的玩具,还有很多好吃的。
这都是战士们用他们的生命和汗水换来的。
我们要像战士们学习,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轻易放弃。
奇袭电影观后感1000字

奇袭电影观后感1000字这部电影可太有意思啦,看得我那叫一个热血沸腾又感动不已。
电影一开场,就把我带到了那个紧张的战争氛围里。
咱们的志愿军战士们一个个那都是精神抖擞的,虽然面临着各种艰难险阻,但眼睛里透出来的都是坚定。
那时候的条件可真艰苦啊,不像咱们现在,要啥有啥。
他们的装备看起来就很简陋,但是你能从他们的身上感觉到那种强大的力量,那是一种信念的力量,就是一定要完成任务,打赢这场仗。
里面的故事情节那是一环扣着一环,特别吸引人。
就说奇袭这个任务吧,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咱们的战士得悄悄地接近敌人,还不能被发现。
这一路上,那是充满了危险。
有一段路啊,战士们要通过敌人的封锁线,那子弹就在头顶上飞啊,感觉都能擦着头皮过去。
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就盼着他们能顺利通过。
可咱们的战士那是真勇敢,一点都不退缩,小心翼翼又非常果断地向前行进。
电影里那些战士的形象刻画得特别生动。
有个小战士特别机灵,眼睛咕噜噜一转就有个主意。
他在面对敌人的盘查时,那随机应变的本事可强了。
还有队长,特别沉稳,遇到啥事儿都不慌,就像定海神针一样,带领着大家一步一步向着目标前进。
这些战士们之间的感情也特别让人感动。
他们就像亲兄弟一样,互相照顾,互相扶持。
在困难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会想着自己先跑,都是想着怎么让队伍更好地完成任务。
而且电影里的一些小细节也特别出彩。
比如说战士们在山林里行军的时候,那周围的景色虽然很美,但是他们可没心思欣赏。
他们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耳朵就像小雷达一样。
还有他们吃的东西,看着就很简单,但是大家都吃得特别香,因为他们知道,能有这些吃的就已经很不错了。
看到后面,咱们的战士终于奇袭成功的时候,我激动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那场面可壮观了,把敌人打得是落花流水。
这胜利可真是来之不易啊,是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这让我特别感慨,咱们现在的和平生活,那都是这些英雄们用自己的一切换来的。
我们现在生活在这么好的时代,不愁吃不愁穿,还能坐在舒服的电影院看这样的好电影。
奇袭观后感

奇袭观后感引言《奇袭》是一部扣人心弦的纪录片,讲述了一支精锐的特种部队执行突袭行动的故事。
通过观看这部片子,我深受启发,并对其中展现的军事战术、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部纪录片的观后感和心得体会。
1. 军事战术的精妙运用《奇袭》展现了特种部队执行任务时所采用的战术手法,这些战术手法既独特又高效。
在突袭行动中,特种部队成员运用了隐蔽行动、快速突击、分散包围等多种战术,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迅速达到了任务目标。
观看这些场景,我深深地感受到军事战术对于任务执行的重要性,合理运用战术可以大大提高任务的成功率,并保障队员的安全。
2.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特种部队在执行任务时,对团队合作的要求非常高。
每个人都拥有各自的专长,但只有团队的紧密配合和高效沟通,才能完成任务。
在《奇袭》中,特种部队成员之间的团队合作无处不在。
无论是克服困难、共同制定战术,还是相互配合、相互掩护,所有成员都紧密地协作在一起,最终取得了任务的成功。
观看这些场景,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在实际执行中的重要性,团队的力量远远超过个体的能力。
3. 领导能力的关键作用在《奇袭》中,特种部队的指挥官是整个行动的核心和灵魂。
他们需要具备卓越的领导能力,能够正确判断形势,制定合理的战术,以及有效地指挥和调度队员。
特种部队的指挥官不仅在行动中冷静机智,还要激励队员、提高士气,并为整个团队树立了榜样。
观看这些场景,我对领导能力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在团队合作中,领导者的角色非常重要,他们不仅要管理好团队的工作,还要调动队员的积极性,以及在关键时刻做出明智的决策。
4. 勇气与决心的力量《奇袭》中,特种部队成员在执行任务时表现出了无比的勇气与决心。
无论是面对危险、冲锋陷阵,还是在不断的艰难局面中不屈不挠,每个人都展现了顽强的精神与毅力。
观看这些场景,我被他们的坚定与勇敢深深地打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需要拥有勇气和决心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奇袭观后感300字

奇袭观后感300字
电影《奇袭》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团队在二战期间进行了一次危险的秘密任务。
以下是对电影《奇袭》的观后感,约300字:
电影《奇袭》让我深刻体验到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不屈精神。
影片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小分队被派往执行一项危险任务的故事,他们要渗透到敌人的领土,进行破坏和情报搜集。
影片中的战斗场面紧张刺激,充满了危险和紧迫感。
士兵们面对敌人的火力,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毅力。
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展现了真正的英雄精神。
这让我深刻明白了战争中的艰辛和牺牲。
影片也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面对敌人的围剿和挑战时,士兵们必须紧密协作,互相信任,共同完成任务。
这个团队合作的精神是他们成功的关键,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此外,电影中还反映了战争对普通人的影响,包括士兵的家庭和亲人。
战争不仅仅是前线的战斗,还牵扯到了背后的家庭和情感。
这让我思考战争的代价,以及珍惜和平的重要性。
电影《奇袭》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品质。
它提醒我们珍惜和平,同时也让我们尊敬那些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人。
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值得一看。
奇袭电影观后感

奇袭电影观后感电影一开场,那种紧张的气氛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一下子就揪住了我的小心脏。
咱们的志愿军战士们一个个那都是目光坚定,充满着战斗的决心。
就从他们的眼神里,我都能感受到那种“为了胜利,啥都不怕”的劲儿。
主角方勇,那简直就是智慧与勇敢的化身啊。
他带着小分队执行奇袭任务,这一路上就像是在玩一场超级刺激的冒险游戏,不过这游戏可没有重来的机会,输了那可就是要命的事儿。
他们要穿过敌人的重重防线,那些敌人就像一群狡猾的狐狸,到处设下陷阱。
可是咱们的志愿军战士比狐狸还聪明呢,巧妙地避开了敌人的搜查。
印象特别深的是他们过康平桥那段。
那座桥就像一个大关卡,敌人重兵把守。
咱们战士想了个妙招,假装成南朝鲜的军队,还得模仿他们的神态举止。
这可太考验演技了,我在屏幕外都为他们捏把汗。
不过咱们战士就是厉害,成功地骗过了敌人。
这时候我就想啊,这要是放现在,他们都能去拿奥斯卡小金人了。
还有在途中遇到的朝鲜老乡,那可真是军民鱼水情的生动体现。
朝鲜老乡虽然语言不通,但那种对志愿军的支持和帮助全在行动里了。
他们给战士们提供情报,帮忙带路,就像一家人一样。
这让我深深感受到,在战争中,这种跨越国界的情谊是多么珍贵和强大。
到了最后奇袭的时候,那场面简直燃爆了。
枪林弹雨里,战士们勇往直前,就像一群猛虎冲进了羊群。
他们那股子猛劲儿和默契,看得我热血沸腾。
每一颗子弹射出,每一次冲锋,都像是在书写着胜利的篇章。
看完这部电影,我心里满是对志愿军战士的敬佩。
他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靠着顽强的意志、过人的智慧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战争片,更是一部讲述英雄的传奇故事。
它让我知道,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像电影里的战士们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
我们可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可不能辜负了他们的付出啊。
《奇袭》观后感

《奇袭》观后感《奇袭》这部影片给我带来了深深的震撼和感动。
它以其紧张刺激的情节、真实感人的人物刻画以及深刻的主题内涵,让我在观影过程中始终心潮澎湃,结束后更是思绪万千。
影片的背景设定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局势异常严峻。
在这样的困境下,主角们临危受命,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奇袭行动。
影片中的人物形象鲜明而生动。
主人公们并非是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他们有着普通人的情感和弱点。
但正是这种真实的刻画,让他们在面对艰难险阻时所展现出的勇气和决心更加令人钦佩。
他们有的是为了保卫家园,有的是为了拯救战友,有的是为了完成使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和坚持,这些信念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他们勇往直前。
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主角的智慧和勇敢。
他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面临各种突发情况和艰难抉择。
但他始终保持着冷静和清醒的头脑,凭借着出色的军事素养和过人的胆识,一次次化险为夷。
他不仅能够准确地判断形势,制定出合理的作战计划,还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带领战友们冲锋陷阵。
他的勇敢不是盲目冲动,而是基于对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对战友的深厚情谊。
影片中的战斗场面十分逼真,让我仿佛身临其境。
枪林弹雨、硝烟弥漫,每一个镜头都充满了紧张和危险。
在这样的环境下,战士们毫不退缩,为了完成任务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他们的英勇无畏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来之不易。
同时,影片也通过一些细节描写,展现了战争对人性的考验。
在极端的环境下,有人坚守着自己的良心和道德底线,有人却在利益和恐惧面前迷失了方向。
这些描写让影片更加具有深度和内涵,让我对战争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除了战斗场面,影片中的情感戏也处理得恰到好处。
战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战士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都让人感受到了战争背后的温情。
这些情感元素不仅没有削弱影片的紧张气氛,反而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奇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胜利不仅仅取决于先进的武器和强大的兵力,更取决于人的意志和信念。
《奇袭》观后感

《奇袭》观后感《<奇袭>观后感》前几天看了一部老电影——《奇袭》,看完之后心里那叫一个激动,感触颇多呀!这部电影讲的是抗美援朝时期,我志愿军侦察兵深入敌后,与敌人斗智斗勇,最终成功炸毁敌人桥梁,切断敌人退路的故事。
影片里的那些情节,真的是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战争的紧张和残酷。
先说这侦察兵们的机智勇敢,那可真是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们深入敌区,就像钻进了老虎窝,稍有不慎就得把命搭上。
可他们呢,一个个沉着冷静,丝毫不慌。
特别是主角方勇,那脑子转得比风车还快。
记得有个情节,他们为了混过敌人的关卡,假扮成敌军。
那乔装打扮的本事,简直绝了!方勇把敌军的那股子蛮横劲儿学得惟妙惟肖,再加上几句流利的外语,敌人愣是一点儿没察觉出来。
看着他们就这么大摇大摆地通过了关卡,我这心里呀,既紧张又兴奋,就好像我自己也在现场一样。
还有那场激烈的战斗场面,哎呀妈呀,太震撼了!枪炮声震耳欲聋,火光冲天。
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毫不退缩。
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坚定和无畏。
有个小战士,看样子也就十八九岁,脸上还带着点儿稚气呢。
可打起仗来,那叫一个英勇,端着枪就往前冲,眼神里透着一股“老子不怕死”的劲儿。
看到他,我心里忍不住想,这得是多大的勇气和信念,才能让这么年轻的孩子在战场上如此拼命啊。
电影里的那些细节,也处理得特别到位。
比如说战士们的衣服,破破烂烂的,上面沾满了泥土和血迹。
还有他们的鞋子,都快磨破了底,一看就是经过了长途跋涉。
再看看他们吃的东西,干巴巴的馒头,能有一口水喝都算是奢侈。
可就算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依然坚守着,为了胜利,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啥都能豁出去。
还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就是方勇他们在敌后遇到了一位朝鲜老乡。
老乡家里穷得叮当响,房子也被敌人炸得破破烂烂的。
可即便这样,老乡还是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粮食拿出来给战士们吃。
战士们推脱不要,老乡却急得直掉眼泪,说什么也要让战士们收下。
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军民之间那种深厚的情谊,真的是比亲人还亲呐!看完这部电影,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奇袭电影观后感

奇袭电影观后感奇袭--一部发人深省的电影《奇袭》这部电影在上映后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和关注。
影片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一群英勇的士兵在敌后进行秘密任务的故事。
这是一部极具震撼力的电影,观看后引人深思。
首先,这部电影给人留下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影片中的战争场景非常真实,特效精良,使得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身经历了那段残酷的历史。
战斗的爆炸声、子弹的火花、人们的惨叫声,所有细节都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导演运用了大量的特技摄影技术,让观众不仅仅是看到了战争的残酷,更是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痛苦。
其次,这部电影的剧情紧凑,扣人心弦。
影片以士兵们奔赴敌后,执行秘密任务的故事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冲突和转折展开。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故事,观众能够随着他们的经历一起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同时,影片中充满了悬念和紧张感,观众一直被吸引着,想要知道下一步的发展会是什么样子。
剧情的转折和高潮迭起,紧张的节奏让观众无法自拔。
与此同时,这部电影也将人性的复杂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中的士兵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危险,但他们依然选择坚持下去,保护自己的战友和使命。
他们面对死亡,面对残暴的敌人,但并未放弃救助和关心他人。
这种对战友和使命的忠诚让人感动,也让人思考人类的价值观与选择。
在战争的枷锁下,人们能够展现出什么样的品质,这是电影中一个重要的思考点。
此外,这部电影还对战争的本质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战争往往代表着人类的矛盾和欲望,无论是正义的抗争还是邪恶的侵略,战争都是一场人类无谓的浩劫。
电影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战争对人们的摧残和破坏,无论战争的结果是否正义或胜利,每一个战争都是痛苦和悲伤的代价。
通过展示战争的残酷与无情,电影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对于每一个参战者以及整个社会的影响。
总之,《奇袭》是一部令人震撼和思考的电影。
它通过真实的故事和精彩的表演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性。
它让观众通过电影情节上的触动了解到战争的荒谬与悲哀,呼唤着人们珍惜和平,追求和平与安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在电影《狼图腾》观后感日子好快,春节转眼就过去了。
要说春节其间能留下一点印象的事也就是几日前去影城看了一部电影。
说实话这部电影我等了很久了,因为电影的名子叫《狼图腾》。
第一次见到的文学作品还是十多年以前。
那时这本书太疯狂了,刚发行时书店几次断货,最后同事二民帮我借了一本。
当时一口气读了两遍。
是作者姜戎(北京知青)瞄写在草原的生活的一本书。
一部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部以狼为叙述主体的小说。
本书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狼故事”一气呵成,情节紧张激烈而又新奇神秘。
读者可从书中每一篇章、每个细节中攫取强烈的阅读快感,令人欲罢不能。
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群合围猎物的机智勇猛和协作分工;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在同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做了细致的瞄写。
无以否认《狼图腾》确是中国影史上一部恢弘巨作,改编自姜戎同名小说,中法联合采用3d高清实景拍摄。
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电影工业特效两者间绝佳契合而出的视觉观感,锡林郭勒草原的蓝天、白云、绿野、羊群。
或一望无际的原野,或延绵不绝的丘陵要多美有多美。
叹服自然之美的同时,那人与狼的世界仿若触手可及,作为曾执导经典动物剧情电影《熊的故事》的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他请来世界上最好的训狼师,历经三年花重金训养蒙古狼,得以在电影中真正地将狼变成了一群出色的演员。
片中有一场戏为面对被夺走黄羊后狼群对人类展开复仇,狼群风雪夜偷袭军马群一役中,场面宏大震撼,狼群追击着军马群在冰原上奔驰,两名马倌拿着手电誓死保卫军马的画面令人永生难忘。
如果读者没有到过大草原,没有骑过马,没见过套马杆,很难想象那种环境的恶劣、场面的残酷。
电影不仅用真狼上阵,还拍出了狼从侧面袭击马群,跃上马背撕扯马脖子的镜头,足以让人背生寒气。
虽然有镜头快速移动的呈现,但是视觉感非常舒服,丝毫都不觉得晃动和晕厥。
电影中群狼赶着群马长途狂奔,最后将军马赶入湖中全部冻死。
然后仰首向天长嗥的镜头,充分展示了复仇后那总酣畅淋漓的快感。
对真实感精益求精的态度,制作团队的专业精神,令那原仅能留存在文字中的人狼传奇故事,得以在影幕上真实、多角度、立体性、完美地展现出来。
影片还把狼的狡猾、多疑的情节有细致的瞄叙。
如狼在准备袭击牧民家的羊群时,白天在高处对周围情况进行了长时间的侦察。
待夜半后才有序地展开。
由于羊圈过高而采用最大一只狼先爬在墙上,其它的狼依次踩在其身上跳入,同时墙上还留一只放稍。
待先入狼吃完后把多只羊的尸体摞高,然后借助抬起的高度跳出去替换在外面放稍的狼。
这种设计之巧妙、行动之迅速、分工之明确、回撤之有序。
在银幕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最大的泪点在于,人类开着吉普车拿着半自动步枪对狠群延途追杀,最后几只狼在狂奔了38公里后,直到他累死在山上时才倒下。
还有两只走投无路的狼,其中一只选择跳崖自尽,另外一只,引诱牧羊犬到达洞中后刨塌洞穴与狗同归于尽。
这种就算面对死亡也要保持尊严场面。
是真真切切地震撼到我的心灵。
无疑片中狼才是最另人感动的演员。
另一点赞的为本片的音乐由詹姆斯霍纳创作,就是《勇敢的心》,《泰坦尼克号》,《阿凡达》,《蜘蛛侠》等这些片子的原创音乐作者,是横扫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最佳原创歌曲奖的电影配乐大师。
伦敦交响乐团、英国爱乐乐团等乐团的优秀音乐家演出,虽没有象《勇敢的心》之中有那种令人心潮澎湃、荡气回肠的感动,但美个单元与单节感觉都恰到好处。
非常准确地融入到作品的风格中。
为影片着实增色不少。
当然,片子还是有些许不足。
可能是因为时间上的原因。
电影对图腾文化的阐释是不到位的,令图腾崇拜缺乏文化根基。
次之,冯绍峰和窦骁饰演的俩个知青中规中矩,没有大的亮点。
败点,我不得不吐槽两句。
片尾主题歌曲的演唱是影片中最大的败笔。
对此片而言不但没能画龙点睛地完美收官,实则在画蛇添足般越添越乱。
而此歌的词作与演唱就是那个天天嚷着要上头条的那位,原本立意非常明确的影片内含,在歌词里完全不知道想表达的是什么。
感觉与电影一点儿不搭,与他的多数歌词里一样,千篇一律地总是出现迷乱、迷惘、孤独、彷徨、悲伤这个词调,毫无新意。
在有动不动就是一些要死要活什么的,一个字,写得和唱得一样烂。
总结一下,我想影片真正要表达的是通过蒙古牧民长者毕利格的言谈,道出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破坏环境守恒法则的反思。
是那朴实无华的主旋律--人、动物、自然三者和谐共生的夙愿,方是电影所寄予蕙心纨质的正能量。
最后要感谢一下广电,一刀未剪的让我们看到“主旋律”的片子。
应算的上精品佳作了。
我们能否从狼的身上找到现如今国人身上的弱点,那就是缺乏狼性中“坚韧、团结、顽强、拥有尊严、为生命而战”的精神,通过片中对“狼图腾”的崇拜,唤醒和激活我们内心深处被遗忘已久的精神宝藏。
以上观点只是个人观后得来,算做是浅浅地谈谈而已。
注:书中还就两种文明观点进行了阐述。
一种是游牧文明,对应着狼性——强悍进取——边疆民族。
一种是农耕文明,对应着羊性——温柔敦厚(儒家文化)——中原汉族。
华夏文明之所以能绵延存续,就在于游牧文明不断向农耕文明输血,而中国历史和现状的种种不如意,主要因为狼性不足,羊性太盛。
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输血的方式,就是每隔一段时间由边疆民族教训或者统治中原汉族一番。
而边疆民族之所以能教训或者统治中原汉族,就在于边疆民族是狼性民族,强悍进取。
个人认为此看法片面而牵强,不具备完整的论据做支持。
2015.3.6晚篇二:智取威虎山观后感《智取威虎山》智取红色经典我敢说,没有几个人能象我爸爸那样“会做家教”!这不,为了让我一睹网上疯传的3d 大片《智取威虎山》,他还把看电影与学校布置的寒假德育教育作业联系在一起,非要我看完后写个观后感,真没办法从1956年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到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再到2014年岁末的3d谍战动作大片,杨子荣的艺术形象整整跨越了半个多世纪,至今仍引人注目和遐想。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等土匪黑话更是成为特殊时代的民间记忆。
影片一开始就把我带到了一个冰天雪地的东北大平原,这里有一支东北人民解放军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
侦察英雄杨子荣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打进威虎山内部,探得敌情,配合小分队里应外合全歼座山雕匪帮。
一场斗智斗勇的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影片中战士们吃苦耐劳,在雪原中纵横,与敌人做艰苦的斗争,在斗争中,战士们高度发挥了军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战胜了常人所难以忍受的艰苦,克服了想像不到的困难,在冰天雪地里,侦察奔袭,斗智斗力。
情节一环扣一环,精彩纷呈,我沉浸在这群英雄的故事里,跟着他们一道跨谷跳涧,滑雪飞山。
跟杨子荣一起打虎上山,跟少剑波一道指挥战斗??我被这些英雄的故事深深地打动着。
影片里的每一个人物都那么活灵活现,个性十足。
如年轻有为的军事将领少剑波,他的沉着冷静、不骄不燥、英勇善战、足智多谋令我钦佩。
在我印象里最深还是杨子荣,为了彻底消灭最后也是最顽固的威虎山上的顽匪,少剑波和杨子荣数夜未眠,共同上演了一出机智壮烈的“智取威虎山”?? 对他们来说,死,毫不可怕,鲜血,更是为着这一片他们深爱着的土地,为着他们那可亲可爱的乡亲们。
无论在多么危急的情况下,都吓不退他们,因为心中的一个信念——真正地解放人民,消灭战争。
我们在《智取威虎山》中看到:当二〇三小分队奇袭座山雕老巢成功,栓子见到了他的娘,沐浴在晨光里的少剑波指着栓子对杨子荣说:“希望下一代永远不要经历战争。
”正是为了这一理想,无数杨子荣和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无名英雄,他们甘愿付出自己的生命。
正是当年他们的浴血奋战、舍生忘死,才换得我们今天的安定生活,换得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
“但愿朝阳常照我土,莫忘烈士鲜血满地”,他们的英雄事迹需要有人来记录,他们的舍生忘死精神需要有人来传承。
徐克用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的表达方式重拾革命先烈们的故事,而非只是安逸的怀旧,使在电影院的你我,充满了久违的感动和温暖。
我体会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少年,一定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具备坚强的意志力、勇于拼搏的气魄,决不放弃的信念,那么在精神上永远是无法被击倒的,不会因中途的失败而放弃自己的理想。
理想,是人生的灯塔,更是人生的彼岸。
有了理想这盏明灯的指引,我们才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前进的方向。
细细品味《智取威虎山》,发现它讲述的不仅是解放战争初期的剿匪斗争,它所表现出的更是一种智慧,一股勇气,使我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篇三:观后感徐清志《智取威虎山》观后感徐清志徐克素以奇幻与武侠名满影视圈,当年的黄飞鸿系列至今记忆犹新,也在成长的道路上带给我很多英雄梦。
如今徐老怪又翻拍了一部经典的样板戏,很多人会问,家喻户晓的样板戏有什么可翻拍的?感觉无论怎么看徐克这次都是费力不讨好。
充满期待在单位观看了电影,当我看完全片才猛然发现,徐克找到了方法。
徐克版《智取威虎山》的最大优点不在于颠覆和创新,而在于在不抛弃样板戏原有戏剧元素的同时为其注入了好莱坞叙事模式的内核。
有点儿老瓶装新酒的意思,如果说样板戏原有的故事形式来源于情节剧,那么新版的《智取威虎山》的故事内核则完全是好莱坞式的。
夹皮沟一战,土匪滚滚而来,老乡们躲在房间里惊恐万分,战士们以少敌多却没有丝毫恐惧,这一段特别像早期西部片的设置,很容易就勾起观众们的澎湃情绪。
30人对300人,一个村庄和一群百姓,有点儿黑泽明《七武士》的味道。
样板戏有啥特点,答曰:高大全、三突出再加上它是戏(京剧)。
这三样徐克一个也没丢,而是完完整整的借鉴到了新版《智取威虎山》当中。
杨子荣亦正亦邪、白茹是天使完美无瑕、203是战神无往不利,百战百胜。
和样板戏里一样,主要英雄人物在镜头里光辉伟岸,反面人物则扭曲着脸孔,歪七扭八的被摆在昏暗的光影之中。
杨子荣深入威虎山一场戏,虽然名义上是土匪入伙,但笔挺的站姿掩饰不住那一身的正气,和土匪窝子的逼仄阴暗形成强烈对比。
这种对于好人和坏人的处理方法几乎和“样板戏”如出一辙。
样板戏就是要求人物尽可能的脸谱化,一出场就能看得出是好人还是坏人,性格全部写在脸上。
于是徐克版的《智取威虎山》里,白茹永远都是红脸蛋儿、杨子荣始终都是烟熏妆,八大金刚造型鬼魅、梁家辉扮演的座山雕干脆带起了“面具”。
戏剧式的妆容在影片的前半部分会让人觉得很搞笑,尤其是当白茹和杨子荣出场的时候,直到杨子荣和土匪们对飙黑话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这原来是徐克故意为之,这既是对样板戏的借鉴同时也可以看做是致敬吧。
指挥官、狙击手、肌肉男、小分队、孤单英雄、以多敌少,这些词加在一块儿既可以描述史泰龙的《敢死队》,也可以概括徐克的《智取威虎山》。
从没有哪一部电影把解放军战士的战斗力拍的如此生猛和现代,三十人打三百人,第一场与土匪的遭遇战特别像是某支现代特种部队在执行清除任务,地点被从香港或是纽约搬到了林海雪原,他们训练有素、配合默契,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敌人消灭了个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