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王国读书笔记

汉字王国读书笔记
汉字王国读书笔记

汉字王国读书笔记

【篇一:汉字王国读后感】

汉字王国

——讲述中国汉字来源的故事

《汉字王国》这本书是一个外国人写的——瑞典汉学家林西莉女士,她对每一个字都进行了刨根问底的探讨,并以散文的笔法,写下它

们的来龙去脉,阐释它们的美,这本书直观地表现出关于汉字的造

型来源,一目了然。

从理论上讲,这是一部关于中国语言和文字的作品,但内容却关系

到整个中国的文明史。林西莉女士使用她特有的表达方式:轻松、

优美、自如、动听。因为她是为每一个普通人写的。

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现在的简化字有多么的不好,原本充满古文

化意境的字都被改的支离破碎,原来的不少精华文化都被埋葬在了

时间的长河中。还好,如今的《汉字王国》出现了,不然中国文化

就会得不到传承。

:

同学们,如果你还没读过这本书,我推荐大家都去读一读,从中感

知中国古代汉字的魅力,丰富我们的古文化素养。也能像作者一样,去研究我们的古代文化,发扬它们。

【篇二:读书笔记~《一个关于汉字的故事》-读《汉字

王国》有感】

2.《一个关于汉字的故事》

——读《汉字王国》有感

曾几何时,我们为自己拥有汉字这门神奇的学问而自豪。的确,汉字——作为中国几千年历史传承下来的精髓一直记载着中国文化的

点点滴滴。虽然中国不是最早出现文字的国家,如在其之前就有埃

及文字以及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广泛使用的楔形文字,但迄今为止,中国的汉字是唯一一种历经几千年来还保留下来的文字,如今仍然

被广泛使用,其还深远影响了周边国家。

《汉字王国》,其实我第一眼就被这本书的名字所吸引。再仔细一看,作者竟是一位瑞典的女作家——林西莉。我心中不用地升起敬

佩之情。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对自己每天使用的汉字竟

还不甚了解,还到了要去看一个外国人写的讲解汉字的书的地步。

后来才了解到林西莉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学习汉语,这样掐指一

算下来,她学习汉语的时间可比我多多了,我又不禁自己笑起自己来。毕竟,《汉字王国》这本书在台湾是一本被评为“令全球所有

华人汗颜”的书。

其实林西莉本人就是一个关于中文,关于汉字的故事,再说大一点,她其实就是一个关于中国文化的故事。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林西莉

跟随瑞典优秀的汉学家高本汉老师学习汉语。28岁那年,年轻的林

西莉第一次见到中国古琴。于是她下定决心来到中国,和丈夫在北

京定居了两年,并到北大继续学习中文,在北京音乐学院学习古琴。10年之后,她回到瑞典,教授中文,并一直致力于中国文化的研究。对一个如此痴迷于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我觉得她是十分可敬的。

·

总的来说,《汉字王国》就是一本讲解汉字的书,就如那本今天我

们耳熟能详的《说文解字》一样。她站在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来审视

汉字的世界,但却并不显得贻笑大方。她从汉字起源的角度把汉字

的演变娓娓道来,这让人备受洗礼。《汉字王国》原本是一本写给

外国人的书,以帮助他们学习中文,了解汉字。据了解,《汉字王国》迄今为止已被翻译成了七八种语言,早已成为西方人学习汉语

的主要读物。而现在,在我看来,中国人其实也很值得一看。毕竟,我们对我们每天使用的汉字都太“陌生”了。在书中,你可以看到

作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中国文字的起源的特点,选取了众多与

人的生活有关的字进行细致的讲解,如与人的身体、生活用品、家畜、交通工具等有关的字。她从人与人类说到飞禽走兽,她从山脉

河流讲到农耕文明,分析了汉字的构成与书写,整理了中国历史的

时代篇章。同时又分析和描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从而

使人加深对文字的理解。把学术性与趣味性熔于一炉。

下面,我就把其中几个我所看到的,觉得非常有趣的见解,在此分享。

(1)母、女

现在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已经看不出这两个汉字在写法上的相似了。

可是,在商周时代这两字的写法无甚区别,几乎可以说是一模一样。那时的“女”字是画的一个女人双手交叉跪着,而“母”字与之唯

一不同的是,在“女”字的女人胸前加上两点,表示乳房。其他结

构完全一样。现在,中国人在写“母”字时,绝不会想到那两点竟

然是这个意思吧,这的确让我挺吃惊的。

(2)男

古代的“女”字很容易看出来是画的是女性,而最初我看到“男”

这个字时就费解了,这怎么也看不出是个男人啊!原来,汉字的造

字法六书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女”字应

该为第一种,而“男”字应该算到第二种了,在田里工作的劳动力

即是“男”人。所以说,我们今天看到的汉字都是很有来历,很有

渊源的。此外,在弄懂“男”字是由一个“田”与一个“力”构成后,我就发现了其实那么多年来,我对“男”这个字的书写笔顺也

是错误的。以前总把田字的一竖与力字的一撇写成一笔了。现在看来,应该是两笔分开写了。

(3)器

在没看解释之前,我想很多人都不会想出“器”这个字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了那么久,说实话,自己也并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其实“器”字是由四个“口”字和一个“犬”字组成的,汉字学家解释到,那四个“口”字就象征着古代家里储存食物的大缸,而家里通常都有养狗防盗,所以就由一只狗在大缸旁边守着。了解了这种状况后,我们不仅是知道了这个字的来源,更是对古代的风俗习惯也产生了认知。我想这也是研究汉字的一种乐趣所在吧。

\

当然,有关汉字的有趣故事还有很多,我在此并不能一一描述。而我能说的是,学习汉字,使用汉字,维护汉字的纯洁性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在看完《汉字王国》这本书后,我对汉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林西莉这个人有了更加全新的认识。这本书带给我的远不止是一笔更加了解本国文化的宝贵财富,更是一种面对全新事物敢于挑战、敢于克服的激励情怀。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

李赓

【篇三:汉字王国读后感】

汉字王国读后感

读了《汉字王国》一书后,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汉字,并且也对汉字有了新一步的认识,它们不再是作业上那些零七八碎、毫无生机的汉字,它们是附有有生机的,附有不同魅力的汉字。

这本书的作者——林西莉,他并不是一个中国人,她来自瑞典。身为一个外国人,竟然能那么了解中国,并且能绘制一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这并非每个人中国人都能做到。一个小小的汉字,蕴含着极大的秘密。一个圆,一个点,生动地刻画了太阳的样子,从而渐渐地演变成“日”字。一个“美”字说明了一只羊又大又肥,

我们可以想成一只羊只要肥大,不管是外观还是味道,看起来,吃起来都很美。

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到正式的楷书,每一个汉字都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从以前的象形文字变成了现在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它们从只有一只头的牛,变成了如今的“牛”;从一整只狗的身体变成了和“狗”字没有丝毫相似之处的“犬”字;连一个个标点符号也是中国人的骄傲。

让我们吸取传统文化的营养,丰富专业的知识,去更加了解中国汉字文化的美2,去感受中国汉字的精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