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空间特征与私密度关系研究_以杭州为例
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与案例分析

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与案例分析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与案例分析摘要:西湖是中国著名的园林风景区之一,其园林植物配置对于保护、弘扬西湖园林的独特魅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西湖园林的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以及相关案例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为西湖园林的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1. 引言西湖作为杭州市的标志性景点,拥有多个园林景区,植物配置是西湖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的研究,可以探索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西湖园林的独特魅力,提高西湖园林的整体景观效果。
2. 西湖园林植物群落功能西湖园林植物群落功能是指植物在园林中所承担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
首先,植物在园林中具有美化环境、增加园林景观的作用。
西湖园林的植物配置要注意选择色彩丰富、形态各异的植物,营造丰富多样的园林景观。
其次,植物在园林中具有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选择一些具有良好吸附和净化空气的植物品种,可以为西湖园林提供良好的空气环境。
此外,植物还可以吸收污染物和噪音、调节气温等,为西湖园林创造宜人的生态环境。
3. 西湖园林植物种类组成西湖园林植物种类组成是指西湖园林中所选择的植物种类。
西湖园林植物种类的选择应根据园林的整体风格、景观特点和区位环境等因素进行合理搭配。
首先,根据园林的整体风格,可以选择适合该风格的植物种类。
比如,在中式园林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植物,如桂花、月季等。
其次,根据园林的景观特点,可以选择具有相应特点的植物种类。
比如,在水景区域可以选择适宜生长于水边的植物,如芦苇、荷花等。
最后,根据园林的区位环境,可以选择适应该环境的植物种类。
例如,在山区可以选择适应山地环境的植物,如松树、杉树等。
4. 西湖园林植物配置案例分析4.1 西湖苑西湖苑是西湖景区内的一个园林景点,以她独特的山泉、湖光和植物景观而闻名。
在西湖苑的植物配置中,注重了植物的丰富性和观赏性。
园林植物空间营造研究以杭州西湖园林绿地为例

园林植物空间营造研究以杭州西湖园林绿地为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园林植物空间营造的理论与实践,并以杭州西湖园林绿地为例进行深入分析。
文章首先将对园林植物空间营造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重要性进行概述,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随后,通过对杭州西湖园林绿地的实地调查与资料收集,详细分析其在植物空间营造方面的成功经验与独特之处。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进一步探讨如何在不同的园林绿地中灵活运用植物空间营造手法,以实现生态、景观、文化等多重价值的和谐统一。
杭州西湖园林绿地作为国内外知名的风景名胜区,其植物空间营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本文旨在通过对杭州西湖园林绿地的深入研究,为其他地区的园林植物空间营造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也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园林设计与建设领域带来新的思考与创新,推动中国园林艺术的持续发展与进步。
二、杭州西湖园林绿地概述杭州,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因西湖而名扬四海。
西湖,作为杭州的标志性景观,不仅是一处自然风光胜地,更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西湖园林绿地以其独特的空间营造手法,展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美学精神和文化内涵。
杭州西湖园林绿地的空间营造,融合了自然与人文,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园内布局精巧,既有山水相依的自然景观,又有亭台楼阁的人造景致。
这些景致通过巧妙的空间组合,营造出一种既开阔又幽深的空间感,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能够体验到不断变化的视觉享受。
在植物配置上,西湖园林绿地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和季节性变化。
园内种植了大量的乔木、灌木、花卉和地被植物,这些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还通过不同的生长习性和观赏特性,为园林空间增添了丰富的层次和变化。
同时,植物的选择也充分考虑了其生态适应性,确保了园林绿地的可持续发展。
在空间营造上,西湖园林绿地还巧妙地运用了借景、对景、障景等造园手法。
通过借景,将远处的山水美景引入园内,扩大了空间感;通过对景,使游客在特定位置能够欣赏到最美的景色;通过障景,创造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空间效果,增强了游览的趣味性和期待感。
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空间特征与私密度关系研究——以杭州为例

供空间的私密性方面做了一定的论述 ,郑树景 、车生泉 。 等在论文中 先后谈到了植物空间及其分类 . 马 性,但 以上 等在论文中提及了植物造景的空间 未
风 景日 林调 童 与 研究
a ov ,n od t frh rg d p c i so ndc n t to b e i rero u e uies a edviina o s  ̄c in t
K e ds lnd c p h1 cL b n p r pa o mu t; pail haa trsis p ia yde re ywor :a s a ea l 【l ura ak; lnt m e m c ni ̄s ta r ce it ; rv c ge 3 c c
风景 园 林调 壹 与研 究
城市公 园植物群落空间特征与私密度关系研究一 以杭 州为例
Re e c h Relto sh p b t en s ar h on t e a i n i e we Sp ta a ilCha a t r tc a t Commu t d Prv c gr e i b r c e i is ofPl n s ni an i a y De e n Ur an y Pa k- Cas u fHa ou r- e St dy o ng Zh
c c lu ae n ac l td a d
s a il i c i u nt dbySD l d p ta va y Wf q a i pr S gc meb Re adig s ai l o g r n p t eeme t side e d n v ibl-pi c S d p n n a ibc n al ns a n p n e t ar e r a va ya e e de t ̄ ra l a e ai :Y = 2 I 2 X + 2 I 5 X、-【4 X 0 0 qu t on 8 8 ) 25 0IX 一 I7 t = ( 9 71 a d y a mahe lgc o e lm utpe b a 5 R 1 0 W Sma e b l na sm d lo lil ac r
杭州柳浪闻莺公园植物配置及空间分析

杭州柳浪闻莺公园植物配置及空间分析1. 引言1.1 杭州柳浪闻莺公园概述杭州柳浪闻莺公园位于杭州市西湖区,是一座集园林、湖泊和植物景观于一体的公园。
公园占地面积广阔,拥有丰富多样的植被和自然景观,是杭州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之一。
公园内有大片的草坪、树木和花卉,整体呈现出一幅绿意盎然、景色优美的自然画卷。
公园内还有湖泊、小桥、流水等景观,增添了一份宁静和美感。
柳浪闻莺公园是一个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公园,不仅有丰富的植物资源,还有展示当地文化特色的建筑和雕塑。
作为杭州市的一处重要城市绿地,柳浪闻莺公园在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座具有极高价值的城市公园。
1.2 研究背景杭州柳浪闻莺公园作为杭州市的一个著名公园,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园林资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园内植物配置和空间利用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对公园内植物配置和空间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既可以优化公园内植物景观,增强其美观性和吸引力,同时也可以提升公园空间的利用效率,提升公园整体品质。
在国内外园林景观设计和城市规划领域,关于公园植物配置和空间分析的研究已有较多成果。
通过借鉴其他地区公园的成功经验和案例,可以为柳浪闻莺公园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植被资源、城市发展现状等因素,研究柳浪闻莺公园的植物配置和空间利用情况,有助于发现现存问题并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为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贡献力量。
2. 正文2.1 植物配置分析植物配置分析是对杭州柳浪闻莺公园内植物种类、数量、分布等方面的详细调查和研究。
该公园内的植物配置非常丰富多样,涵盖了各种树木、灌木、草本植物等。
主要以柳树、梅树、桃花、杜鹃等经典杭州园林植物为主,同时也引入了一些外来植物,丰富了公园的景观效果。
在柳浪闻莺公园中,不同区域的植物配置也有所不同,比如在湖边区域更多的是水生植物,而在山坡地区则主要以耐旱植物为主。
这种因地制宜的植物配置不仅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还能够打造出多样化的景观效果,给游客带来视觉和心灵上的享受。
杭州柳浪闻莺公园植物配置及空间分析

杭州柳浪闻莺公园植物配置及空间分析杭州柳浪闻莺公园,是一座集健身、娱乐、休闲、文化、自然景观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园,位于杭州市文三路与曙光路交叉口西侧,总占地面积为约210亩。
公园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强烈的历史感召,成为城市中不可多得的生态文化绿地,是市民休闲娱乐、绿色休闲观光的理想场所。
本文将对杭州柳浪闻莺公园的植物配置与空间进行详细分析。
一、植物配置柳浪闻莺公园植物配置种类繁多,色彩艳丽,各种形态和色彩的花卉树木组成了植物世界中的绚丽图画。
文化园区以红枫为主,四季有不同的景色,落叶时整个园区被漫天飞舞的枫叶覆盖,冬季红枫枝条也有着珍贵的艺术价值;生态区采用了野生树种以及南方常绿植物,包括各种栎属、樟科、杜仲等常见树种;游憩区花坛内种植了各种矮壮灌木、草本植物,如金边瑞香、花菱形叶下珠、昆明香樟等植物。
整个公园植物区分以上述三个区域为主,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植物景观。
二、空间分析柳浪闻莺公园整体的空间规划布局,更加强调区域间的联系与整体性。
公园空间分为文化景观区、生态景观区和游憩景观区三个部分,各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功能。
文化景观区作为活动区、文化主题区,进行文化艺术、文化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生态景观区打造了一个更为自然的环境,包括人工湖、生态草坪等,带给了市民更多的自然气息,也为季节性生态活动提供了更好的场所。
游憩景观区则是市民日常娱乐和休闲的主要区域,采用了多个小广场,以满足市民健步走、晨练等需求。
总之,杭州柳浪闻莺公园是一座生态文化型城市公园,空间规划重点是让市民更好地享受公园内的一切,并为市民提供多元的服务。
在植物配置方面,公园注重各个区域的植物选择,丰富园区景观,更好地配合公园的整体风格。
在空间规划方面,公园设置了不同类型的区域,不同的区域有着自己特殊的空间氛围。
选取适合市民生活的设施和活动,也更好地服务市民。
柳浪闻莺公园在多方面的考量下,得到了市民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参与,成为市区中不可多得的绿色生态文化地带。
《2024年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与案例分析》范文

《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与案例分析》篇一一、引言杭州西湖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其独特的园林植物配置为国内外游客所称道。
本文旨在研究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的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深入探讨其配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二、植物群落功能1. 生态功能:杭州西湖的园林植物配置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形成了丰富的群落结构,有效提高了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同时,植物群落能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为游客提供一个宜人的游览环境。
2. 景观功能:园林植物配置是构成景观的重要因素。
杭州西湖的植物群落通过色彩、形态、季相变化等元素,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
3. 文化功能:杭州西湖的园林植物配置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许多植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如松、竹、梅等,它们在园林中得到了合理的配置,体现了中国园林的文化特色。
三、种类组成杭州西湖的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包括乔木、灌木、地被植物、水生植物等。
其中,乔木如香樟、朴树、广玉兰等,为园林提供了层次感和空间感;灌木如红枫、紫薇等,丰富了园林的色彩和形态;地被植物和水生植物的配置则使园林更加生动和自然。
此外,杭州西湖还引种了许多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品种,如造型独特的盆景、珍稀的花卉等。
四、案例分析1. 断桥残雪:断桥作为杭州西湖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其植物配置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在桥的两边,种植了不同种类的植物,如柳树、桃树等。
春天时,桃花盛开,与残雪相映成趣;夏天时,柳树成荫,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清凉的环境。
这种植物配置不仅美化了景观,还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四季的变化。
2. 曲院风荷:曲院风荷是杭州西湖著名的赏荷景点。
这里通过合理配置不同种类的荷花及搭配其他水生植物和岸边植物,形成了优美的水景景观。
每当夏秋时节,荷花盛开,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同时,这种植物配置也体现了中国园林的意境美和诗情画意。
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与使用人群行为关系分析——以杭州贴沙河公园绿地为例

2 . 4 . 2 雪松 区域
雪松分枝较 低 ,不会给游 人形成较 多的
林下 活动空 间 ,像 雕塑 般以标 识性 的景观伫 立着 。到寒 冬 腊 月 ,花凋 叶落 的时候 ,雪松 区域 显得挺拔 抖擞 ,尤其 是
下 雪时 ,犹 如 白色 巨塔 ,让人 产生敬 意 。雪 松下 层比较 简 单 ,配以吉祥 草 、 白三 叶 ,形成 清爽 的格调 。几株 枝叶 婆
2 0 1 4 年第8 期
楠 新发 的叶 。游 人置 身其 中,犹如一 波波红 色的浪 潮 ,让 人感 觉暖意绵绵 。 此外 ,还有木 芙蓉 片植 区、海桐球 片植 区 ,不 同季 5 高架桥下空 间分析
高架 桥底 下空 间较阴 ,长 期种植 耐阴植 物 ,中心地带
图 3 海 棠种 植 区域 的 品 种 配 置
使用 属性 ,为 各个 年龄 层次 的人 群 营造 不 同的 公共空 间 , 满足其心理需求 ,发挥 植物景观在 园林设计 中更大 的作 用。
参考文献 :
[ 1 ]邓可 尔伯特J . 拉特 利奇. 大众行 为和公 园设计 [ M ] . 北京: 中国
( 见图3 ) 。
形式 ,其他部 分是 卵石滩 作驳 岸。夏天 ,家长拿 着网兜 带
着小孩在亲水阶梯边 兜小鱼儿 ,由于水体最深处不足 1 m,
而且水 池位于 路 网中央人 流较 多,小孩子 可以放心 地在 岸
边洗脚 、玩水 。
3 结语
随 着 园林 设计水 平的提 高 ,大 众对植物 景观 的要求 已 不仅停 留在 生态效 应功能 上 ,更加 注重植 物景观营 造的 空 间带 来心理 审美需 求和精 神交流 。因此 ,应 该把环 境行 为 学和 心理学应 用到植 物景观 方面 。在进行 公园植物 配置过 程 中 ,除 了要 根据不 同的 自然环境 来进行 种植设计 保证植 物的 良好生长 ,还要 注重 人群活动 的多样性 ,根据 空 间的
园林植物空间调查和分析 以杭州太子湾公园为例

文章编号 :17. 3 6 3 50 1 I 啦稿日期 :21 1 ̄ 00 0 2 . 0
修回 日 :21— ,3 期 001 1 2
析成功案例 中植物要素的关系.以期对今后园
导和借鉴作用
以杭州太子湾公园为例 I v s i ton a d Anay i on t n e tga i n l ss he
地面积韵百舟比 .文 中用这一指标来分析空
间围和感 ㈣ 。文中采用 “ 形状指数”对空间形 态进行描述 ,通过计算空 间形状与相 同面积
的圆之 间的偏离程度 来{ 盐空间形状 的复杂 鼬
程度 ,其公式如下:
=
一
厶
— — — 一
2 A √
式中 .s 为形状指教,A 为空间面积,L 为
Rs a h e er / c
中期分类号 :  ̄ 9 J82 6 文献标 鹕 A
1引言
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中的重 要因素,在 公园绿地 中所 占的数蠹最多 ,面积最大 ,是 改善和保护环境 的主体,也是对 蝣人影响最 大的造园要素之一 ,它与 园林 中其他要 素如 地形 、水体 、建筑等构成形态各异 的园林空 间。园林 中以植物 为主体 .经过 艺术布局组 成各种适应 园林功能要求的空间环境 .称为 园林植物生间1。本研究结合空间、植物群落 I
3研究方法
本研 究通过多次实地考察 .参考园林专
业人士 、游人 、摄影爱好者等的喜好,选取 公园内望山坪 、逍遥坡 、琵琶洲和珠帘壁东 倒4 个典型植物 空闻作为案例进 行实测与分 析。借鉴生态学植物群蒋结构的研究方法 ,
总结植物空间数摄特征 .探讨植物空间与群
落结构 的关系。盖度是植物群秸学上一重要 指标 ,是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 占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 娴 / ZHOU Xian 靳思佳 / JIN Si-jia 车生泉* / CHE Sheng-quan
摘 要:植物群落是城市公园发挥景观游憩功能的重要载体,营造不同私密程度的群落空间是实现其游憩功能的重要途径。
因此,植物群落空间特征与私密度关系量化研究对空间设计有重要指导意义。以城市公园可进入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对群落
目前,国内外对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景观的分析 与评价、营造与设计方面;对园林植物空间的研究侧重从空间构成要素、 空间形态角度进行分析;在研究植物群落和空间私密度的关系时多从微观 的植物要素入手;诺曼.K.布思[6]对植物在建立空间序列、屏蔽视线以及提 供空间的私密性方面做了一定的论述,郑树景[7]、车生泉[8-9]等在论文中 先后谈到了植物空间及其分类,马娱[10]等在论文中提及了植物造景的空间 性,但以上研究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未能从量化角度深入分析植物群落
本调研综合国内外拍照取样方法[12-13]:以群落中心为基点,向4个方 向拍摄照片取样(如果能进入到群落内部)记录为林下摄样;沿着群落边缘 以群落与道路的交界处为拍摄点向群落内部拍摄照片取样,记录为林缘摄 样;选取能摄入群落全部面貌的群落外最近点,记录为全景摄样。 1.2.2 表格记录
以表格形式记录群落结构特征,包括样地面积(m2)、位置、植物的名 称、数量(棵)、胸径(cm)、冠幅(m)、高度(m)、枝下高(m)等。 1.2.3 平面图绘制
* 通信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chsq@
判断的,然而,对介于私密和公共两极之间的区域,很难判断其倾向,这 类“灰”层次正是设计者应该着重处理的。因此,从游憩心理需要的角度 对植物群落空间的私密度和空间特征关系进行量化研究,得到一些模型和 规律,为日后植物空间布局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有着重要的意义。
某一特定植物群落空间会随着时间季相的变化而改变,但其某一特定 时间的空间特征是确定的,本文在讨论植物空间群落的空间特征时,是针 对某一特定时间特定空间的,其特征指标也是确定的,故可以不考虑季相 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通过以上研究,最终选取空间底面积、覆盖度、围合度和D/H作为衡 量空间私密度的主要空间特征指标。
图1 杭州调研公园分布
垂直分隔面形成了空间的围合感,从而影响空间的私密度。植物空间 中对围合感起限定作用的一般是能遮挡人们水平视线的中小乔木。围合感 除了与空间边界的围合大小,即围合度有关,还和空间围合面与游人的距 离的扩展、收缩、演化关系,即围合空间D/H有着密切关系。考虑到游人 的视线平行高度一般在1.2~1.8m之间,本研究以枝下高<1.2m且整体高 度>1.8m的植物材料作为空间围合的材料来计算空间的围合度和D/H值, 并以围合度和D/H值作为衡量空间私密度的其中2个指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选择 研究选取杭州城市公园中具有代表性的可进入式植物群落作为样地
(其中平湖秋月2个,柳浪闻莺3个,长桥公园1个,太子湾公园1个,花 港观鱼1个,六和塔文化公园1个,西溪湿地国家公园1个,杭州植物园4 个),根据样地平面图,把调查到的各植物群落以乔木种植点、地被和灌 木围合和分隔出来的独立游憩空间作为样本,最后得到14个样地有效群 落空间样本32个。诺曼.K.布思[6]将植物空间分为开敞植物空间、半开敞 植物空间、覆盖植物空间、竖向植物空间和封闭植物空间。倪文峰[11]又在 论文中将城市公园可进入的游憩空间分为疏林草地型、草坪型、林下景观 型和林下活动型。此次调查群落涵盖了以上空间类型,基本能反映可进入 植物群落的空间概况。调研公园在杭州市的分布情况如图1。 1.2 数据采集 1.2.1 照片拍摄
99
风景园林调查与研究
空间布局,专门针对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空间特征与私密度关系的量化研究 更是缺乏。
针对现有研究中的不足,本研究以杭州城市公园中游人可进入活动的 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实地调查采集其群落结构和空间特征指标,并结合 SD法及数学统计分析方法,得出植物群落空间特征指标与私密度关系量 化的模型,以期为植物群落空间类型的划分、不同空间类型植物群落的设 计构建工作提供参考,同时为植物群落空间设计的评估提供量化指标。
2)空间特征指标量化方法。 以调查到的群落结构数据和平面图为基础,将筛选出的4个空间特征 指标进行量化计算,具体的量化方法描述如表1。 1.3.2 私密度量化方法 对场所的心理认识很难从外表上进行描述,但利用SD法能有效将其 量化。SD法是由C.E.奥斯顾德(Charles Egerton Osgood)在1957年 提出的一种心理测定方法,又称为感受记录法,它通过言语尺度进行心 理感受的测定。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获得被调查对象的感受,构造定量 化数据[14]。 1)选取形容词对及评定尺度。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空间的私密性和公共性的控制为使用者提供 安全感和选择性。因此,选取形容词对公共性与私密性,作为衡量空间感 受的标准。评定尺度为5级,其排序为-2,-1,0,1,2(表2)。 最终的SD得分值为私密度,其中当空间的SD分值在[-2,-1]时,为 公共空间,在(-1,0]时为半公共空间, 在(0,1]时为半私密空间,在(1, 2]时为私密空间。 2)评定实施。 多项研究表明,不同群体或者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评判者对空间的心理
风景园林调查与研究
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空间特征与私密度关系研究——以杭州为例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 Community and Privacy Degree in Urban Park—Case Study of Hang Zhou
园林设计的实质是空间设计[1]。在城市公园中,游憩活动强调场所 空间感与游憩行为心理需求的一致性,因其为使用者提供了安全感和选 择性,在空间设计中同时解决空间私密性和公共性的要求尤为重要[2]。 不同层次的空间之间应安排可感知和认知的界限和过渡,相辅相成。从 空间行为的角度出发,空间可分为密—半私密—半公共—公共4个层 次[3]。
结构和空间特征进行调查,计算覆盖度、围合度、空间宽高比(D/H)、面积4个空间特征指标,并用SD法将空间私密度量化。以 空间特征指标为自变量,私密度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模,得到方程:Y=2.182X1 + 2.185X2 - 0.425X3 - 0.001X4 - 1.75(R2 = 0.907),其中X1为覆盖度、X2为围合度、X3为D/H、X4为面积、Y为私密度。结果表明4个空间特征指标均与私密度显著相关, 经验证,方程能反映空间特征和私密度的关系。对一800m2样地进行初步的空间设计,固定其面积和D/H,可通过方程控制围合
植物群落是营造城市公园游憩空间的要素,也是公园中游人最主要的 活动场所。园林植物空间是由基面、垂直分隔面、覆盖面和时间构成的四 维空间[4]。其中,3个构成面以各种变化方式互相组合,形成不同的空间 形式[5]。季相变化又在不同时间、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空间,使其具有很大 的复杂性。利用植物塑造空间,极端的私密和公共情况人们是容易感知和
度和覆盖度使不同层次空间满足其私密度需求,从而指导空间划分和构建工作。
关 键 词:风景园林;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空间特征;私密度
文章编号:1000-6664(2012)05-0099-05
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1-03-22; 修回日期:2011-11-24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编号 2008BAJ10B032)资助
Abstract: Plant community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through which urban parks offer recreational services, and creating various plant spaces with a diverse range of privacy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ways to approach recreational function. Accordingly,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 community and privacy degree sets the direction for space design. In this research, plant community was taken as a study object, and the structure of plant community as well as spatial character were investigated. Furthermore, four spatial characteristic elements: coverage degree, enclosure degree, D/H and area were calculated and spatial privacy was quantified by SD method. Regarding spatial elements as independent variable, privacy as dependent variable, an equation: Y = 2.182 X1 + 2.185 X2 - 0.425 X3 - 0.001 X4 - 1.75 (R2 = 0.907) was made by a mathematics model of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where X1 is coverage degree, X2 is enclosure degree, X3 is D/H, X4 is area and Y is privacy degree. The result demonstrates that four spatial elements directly associated with spatial privacy, the formula could elucidate precisely the relationship of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ivacy degree. Taking a space design of an 800 m2 area for instance, if the area and D/H have been assured, the different level of requirements of spatial privacy could be achieved by adjusting coverage degree and enclosure degree in the formula above, in order to further guide space division and construction.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rban park; plant community;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privacy deg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