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电视机整机检验规范标准

合集下载

LCD液晶彩色电视机整机检验通用规范

LCD液晶彩色电视机整机检验通用规范

数字液晶彩色电视机整机检验通用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我公司所有LCD类彩色电视机的一般要求、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是LCD产品整机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时进行质量鉴定的重要依据。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及檔,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条文的一部分。

所有标准及檔都会被修订及更新,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及檔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 3174-1995 PAL-D制彩色电视广播技术规范GB 5465.2-1996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GB 8898-2011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GB 17625.1-2003 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项输入电流≤16A)GB 13837-2003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 9379-1988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主观试验评价方法GB/T 15639-1 95 电视广播接收机主观评价节目源GB/T9384 广播收音机、广播电视接收机、磁带录音机、声频功率放大器(扩音机)的环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GB/T9384-1997,neqIEC68)GB 12281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与其它设备互连配接要求SJ/T 10512 电视广播接收遥控部分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标标志GB/T 14960-1994 电视广播接收机用红外遥控发射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T 17309.1-1998 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第一部分:一般考虑射频和视频电性能测量以及显示性能的测量SJ/T 11285-2003 彩色广播电视接收机基本技术参数要求GB/T 14219-1993 中文图文电视广播规范GB/T 4877 电视中间频率SJ/T 10326 广播电视接收机群时延特性GB/T 10239-2003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通用规范Q/SCWR 002-2007 《彩色电视机企业标准》Q/SCWR 003-2003 数字高清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企业标准GB/T 10239-2003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通用规范SJ/T 11157-1998 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第2部分:伴音信道的电性能测量,一般测量4方法和单声道测量方法(idt IEC 60107-2:1995)SJ/T 10326 广播电视接收机群时延特性GB 8898-2011 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Q/SCWN001-2004 光油机壳检验标准Q/SCWB 2040-2008 《注塑成品后壳检验标准》Q/SCWB 2020-2008 《彩色液晶电视机LCD屏缺陷定义及检验标准》3.一般要求3.1、电视制式采用的制式应符合相应电视制式的规定。

电视机环境试验标准

电视机环境试验标准

1 规范性引用文件广播收音机、广播电视接收机、磁带录音机、声功率放大器(扩音机)的环 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3 环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环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见标准的各部分4 检验内容及不合格判据试验后检验内容及不合格判据见下表。

检验内容及不合格判据序号 检验内容不合格类别1 产品外观和结构(包括所有表面可视件) 1.1 严重开裂或严重损伤(裂纹、变形) A 1.2 表面及可视件1.2.1 表面有损(裂纹、变形、凹凸痕、缝隙等)正常检验30cm位置明显可见,侧面和后面检验50cm位置明显可见B 1.2.2 表面有损伤(裂纹、变形、凹凸痕、缝隙等)不明显C 1.3 开关、按键、旋钮变形,影像使用A 1.4.1 CRT与面壳之间缝隙,底边和下角部(w≥1.0mm),两侧或顶部或上角部(w≥1.5mm) A 1.4.2CRT与面壳之间缝,如下所示:B2 图像质量 2.1 光栅2.1.1 无光栅或电源开关失灵A 2.1.2 不能自动消磁或消磁不良,可明显看出 A 2.1.3 消磁不良,不明显看出B 2.1.4 画面有明显莫尔效应或打火或压缩现象A 2.1.5 音量<80%时,动态节目可以看到图象有微音效应、莫尔效应、光反折任一现象 A 2.1.6 音量>80%时,静止图象可以看到图象有微音效应、莫尔效应、光反折任一现象B 2.1.7 水平一条亮线,垂直一条亮线,色纯度严重不良,明显黑白条干扰等其中之一 A 2.2 图像 2.2.1 无图像A 2.2.2 敲击机壳出现图像异常或彩色异常或光栅异常或打火现象或出现黑白条 A 2.2.3 重显率超标(K<90%或K>95%) A 2.2.4 图像漏边或偶尔闪蓝场A 2.2.5 行非线性(≥8%)或帧非线性(≥7%)、图象几何失真,普通平面、超平>2%,纯平>1.5% A 2.2.6 行不同步或帧不同步或帧抖严重A 2.2.7 亮度、对比度、色饱和度、色调、清晰度其任一模拟量功能失控A序号 检验内容不合格类别2.2.8 N制色调字标偏离标准状态超过±3格 B 2.2.9 白平衡严重偏色A 2.2.10白平衡较轻偏色(用八级灰度信号可见)B机型尺寸 四边(mm) 下角(mm) 上角(mm) 14”~21” ≥0.5 ≥0.6 ≥0.725”~29” ≥0.5 ≥0.8 ≥1.0 34”以上 ≥0.5 ≥0.8 ≥1.02.2.11 白场不均超出彩电显像管检验标准中规定的要求 A 2.2.12 图像有严重交流调制、无彩色、缺基色、彩色不稳、色浅、露边(包括AV露边)等任一现象 A 2.2.13 伴音干扰图像或图像有镶边、拖尾、帧抖、行扭等任一现象2.2.13.1 现象严重, 影响正常收看 A 2.2.13.2 轻微不良 B 2.2.13.3 轻微不良, 不影响收看 C 2.2.14 灰度等级低或图像有模糊现象较重或分辨率达不到标准 A2.2.15 图象失真、画面干扰;彩色闪烁、重影、图象闪烁、竖线偏色,爬行、色调无变化、网纹、水波纹不正常2.2.15.1 动态节目可以看到以上任一现象 A 2.2.15.2 静止节目可以看到以上任一现象 B 2.2.16 图像严重模糊(影响使用) A 2.2.17 无图像信号时屏幕无噪点(蓝背景除外) A 2.2.18 锁不住台、台偏或某频段进入死循环 A2.2.19 各频道的记忆、任意频道在任意台号上记忆、清除、恢复功能以及台号互换,任一功能失效或功能错乱A2.2.20 丢失频段或频道 A 2.2.21 自动搜台后彩色制式和伴音制式不能正常识别 A 2.2.22 自动选台过程中暂停时间大于8秒 B 2.2.23 会聚严重超标(按《CRT检验标准》判定) A 2.2.24 副亮度不满足要求(以满足实际收看为依据) A2.2.25 转台时图像出现瞬间不同步或亮度/彩色不稳定或在转台或开关电源后彩色迟出其中之一(且均大于1秒)A2.2.26 亮色不重合、消色功能不正常 A2.2.27 正常收看时有回扫线 A2.2.28 亮度最亮时或最暗时有轻微回扫线 B2.2.29 关暗亮度或/和对比度时光栅闪烁 B2.2.30 台标显示不完整、干扰 A2.2.31 字符显示扭曲、干扰、错乱、斜、偏、不完整、抖动、拖尾 A2.2.32 字符干扰图象或伴音 A2.2.33 TV/AV/VGA/HDTV图像串扰2.2.34.1 可明显觉察,影响收看2.2.34.2 可觉察,但不影响收看 A2.2.34.3 不容易觉察,也不影响收看 A3 伴音3.1 声大图震或机震等任一现象3.1.1 影响正常收看收听 A3.1.2 轻微不良,对收看稍有影响 B3.1.3 轻微不良, 不影响收看收听 C3.2 音量、回音等调节有噪声 A3.3 音量、回音等调节有跳变或变化不明显 B3.4 伴音制式转换3.4.1 伴音制式不能转换或伴音延迟超过3秒 A3.4.2 伴音延迟<3秒 B3.4.3 伴音制式转换识别错误 A3.5 伴音干扰图象3.5.1 活动画面可见 A3.5.2 静止画面可见 B3.6 静音或伴音为0时,0.5米外仍可听到伴音、噪声 A序号 检验内容 不合格类别3.7 不能静音或静音重开后声音延迟超过3秒 A3.8 静音重开后声音延迟大于等于2秒小于3秒 B3.9 静音重开后声音延迟大于等于1秒小于2秒 C3.10 各种音效模式转换无相应的变化、无伴音或伴音失控 A3.11 AV/TV或AV之间声音串扰3.11.1 严重,影响收看3.11.2 轻微,不影响收看 A4 其它4.1 冷机开机,正常图像出现时间超过10秒或画面严重偏色大于10秒,特殊机型除外如HID等机型A4.2 冷机开机,正常图像出现时间超过6秒 B 4.3 遥控或手动开关机、待机、转台、AV/TV之间或AV之间转换时有异声4.3.1 距离电视机三倍图像高度处可以听见 A 4.3.2 距离电视机三倍图像高度处听不见 B 4.4 在高、低电压变化范围内,连续随机开、关机4.4.1 不能开机或关机、死机 A 4.4.2 功能错乱、显示错乱、功能失控 A 4.4.3 特殊功能(重低音、画中画、丽音、图文、红外耳机、旋转、静止等)4.4.3.1 功能失效或作用不良(时有时无) A 4.4.3.2 功能降低但仍可使用,不会给用户造成不便 B 4.4.3.3 由于启动某一功能,致使其他功能失效或严重影响使用 A 4.4.3.4 功能间的相互影响(串扰)不明显,用户使用中易觉察 B 4.5 切换AV/TV及转台检查闪亮线、露边等异常情况,转台伴音延迟4.5.1 有闪亮线、露边较为明显可见 A 4.5.2 全白全黑信号转换图象明显异常 A 4.5.3 以上较为轻微 B高温贮存试验1 试验要求样品在温度为55℃试验箱(或试验室)中搁置2h,恢复2h后(如图1所示),应符合外观结构检测和电性能检查规定。

电视机验收标准0820

电视机验收标准0820
网络维护员根据装箱单清点随机资料:保修卡、说明书、用户手册,看有无发票,并查看保修卡,清楚多长时间包修,包换。
清点配件
1
网络维护员根据说明书清点主要部件和随机配件:电视机、遥控器、支架(液晶电视机)、挂钩(液晶电视机)、相应的电源线以及音视频线,是否有立体声接口等
查看外观

网络维护员查看电视外观是否有划伤或破损,电视显示屏是否有裂纹、黑点、气泡、磨毛等现象
拷机
网络维护员开机,24小时不停播放,观察电视有无异常现状,听电视里有无异常杂音。
安全性能检查
网络维护员观察电视机开机后的声像是否正常,是否有来自机内的异味或声响。由于电视机存在运输、贮存等复杂情况,如机器受潮易发生打火甚至会烧毁机内元件。如内部电源引线断路或短路,就会没有图像或烧毁保险等
各功能控制旋钮及预选开关的检查
图像质量的检查
网络维护员检查图像质量时,可先不加彩色,这时如果亮度、对比度适当,电视图像应清晰,灰度层次分明,无明显的几何失真,表明图像质量合格;增大色饱和度加上彩色后,图像彩色层次分明,既不过分鲜艳,又具有真实感。通常可以以人的肤色作为真实感的检验标准,男性肤色较女性稍深。如果图像偏某一颜色,产生拖尾现象(各种颜色向右溢出),人脸变色或景物变色,这些都是彩色失真现象。当用测试卡(彩条)检查时,从左至右颜色的顺序应当是白、黄、青、绿、紫、红、蓝、黑。如果颜色易位或改变,都不是正常现象,这时彩色图像将严重失真。有时各彩色不是单一颜色,而是有各种颜色的小横条不规则地交替出现,则表明电视机的彩色不同步。
电视机验收标准
二级流程
序号
验收标准
核实产品
规格
1
网络维护员拆封前首先查看电视机外包装是否完整,有无拆封迹象
2

彩色电视机整机检验规范标准

彩色电视机整机检验规范标准

彩色电视机整机检验规范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我公司CRT类彩色电视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检验和试验程序(包括检验方法和规则)是整机QC检验和QA检收产品时进行质量鉴定的依据。

2.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及文件,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条文的一部分。

所有标准及文件都会被修订及更新,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及文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 3174-1995 PAL-D 制彩色电视广播技术规范GB 5465.2-1996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GB 8898-2001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GB 17625.1-2003 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项输入电流≤16A)GB 13837-2003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 9379-1988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主观试验评价方法GB 12281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与其它设备互连配接要求SJ/T 10512 电视广播接收遥控部分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4960-1994 电视广播接收机用红外遥控发射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T 17309.1-1998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第一部分:一般考虑射频和视频电性能测量以及显示性能的测量SJ/T 11285 彩色广播电视接收机基本技术参数要求GY/T 129 PAL-D 电视广播附加双声道数字技术规范GB/T 14219-1993 中文图文电视广播规范GB/T 4877 电视中间频率SJ/T 10326 广播电视接收机群时延特性GB/T 10239-2003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通用规范Q/SCWR 002-2003 彩色电视机企业标准Q/SCWR 003-2003 数字高清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企业标准3.一般要求3.1正常测试条件温度:15~35℃相对湿度:25%~75%大气压力:86Kpa~106kPa电源电压:交流220V± 22V电源频率:50/60 Hz 在上述测试条件下,被测设备应满足其性能规范,但在比上述测试条件更宽的范围内,设备仍能工作,但可不满足其所有的性能规范,并允许被测设备在更为极端的条件下储存。

电视机成品检验规范

电视机成品检验规范

电视机成品检验规范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一.目的:为了统一规范操作规范,使用工作员能按操作规程要求,准确地使用操作生产设备,确保产品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电脑一体机、液晶监视器出货检验。

三.职责检验员按检验手册逐一进行检验与判定,并对检验结果的正确性负责。

四.检验检验方式:抽样检验。

抽样方案:元器件类:按照 GB 2828-87 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一般检查水平Ⅱ进行。

合格质量水平:A 类不合格 AQL= B 类不合格 AQL=缺陷分类和判据、本规范中将缺陷分为 Z 类、A 类、B 类不合格。

Z 类不合格:指根据判断或经验,对产品的使用和维护人员可能造成人身危害或不安全的缺陷。

A 类不合格:指可能导致失效或严重降低产品设计使用功能,为任何用户和商店都不能接受的缺陷。

B 类不合格:指不会严重降低产品设计功能,为一般用户和商店可以接受的缺陷。

、判定缺陷的标准检验缺陷分类判据见附录 A 和附录 B、批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本规范中,批质量以产品为计数单位进行判定,而不是以不合格数为单位进行判定。

、不合格的统计方法按本规范规定的缺陷类型,分别累计样品中每类不合格品总数。

其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 Z 类不合格,也可能还有 A 类和(或)B 类不合格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 Z 类不合格品。

有一个或一个以上 A 类不合格,也可能有 B 类不合格,但不含 Z 类不合格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A类不合格品。

有一个或一个以上 B 类不合格,但不含有 Z 类不合格或 A 类不合格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 B 类不合格品。

没有一任何规定缺陷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合格品。

样质量记录及处理检验员必须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填写 TFT L ED-TV/MONITOR 检验报表。

要求正确完整、签字齐全、结论明确。

报表于指定时间交部门主管审核,主管审核后报部门经理批准,然后归类存档。

LCD彩色电视机液晶屏检验规范TCL

LCD彩色电视机液晶屏检验规范TCL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LCD彩色电视机用液晶屏的像素缺陷、杂质不良、偏光片缺陷和漏光的定义及规格。

 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国地区销售的TCL品牌LCD彩色电视机液晶屏的检验。

 2 一般要求 2.1 像素缺陷 2.1.1 定义 液晶屏由正方形的像素组成,每个像素由R/G/B三色子像素组成,如图1或图2所示。

 暗点:由于MOS管失效造成一个子像素一直不发光,称为暗点,如图3所示; 暗点的判定:当不发光面积大于单个子像素1/2面积时判定为一个暗点;当不发光面积小于或等于单个子像素1/2面积时不计。

 相邻的暗点:相邻的两个子像素(水平或垂直)都是暗点时,称为相邻的暗点,如图4所示。

 l亮点:由于MOS管失效,造成一个子像素一直发光,称为亮点,如图5所示。

 当发光面积大于单个子像素1/2面积时判定为一个亮点,如图6所示; 微亮点:由于液晶屏内两个电极间侵入了可导电的杂质微粒,造成像素内部分区域一直发亮,称为微亮点。

符合以下条件时,判定为微亮点(如图7所示): a.发光面积小于或等于单个子像素面积的1/2; b.在第64灰阶下可以看到的亮点计为微亮点,在第64灰阶下无法看到的亮点不计。

(液晶屏共有256灰阶)  A、B区:将屏幕划分为A区和B区,如图8所示,其中d=86%L 。

 2.1.2 规格 像素缺陷最大允许规格见表1。

 表 1 像素缺陷允许规格 单个暗点 尺寸 比例 分辨率 像素面积 子象素面积 亮点 微亮点 A区 B区 A+B区 绿色暗点 相邻暗点 暗点最小间距 15 4:3 1024×768 0.08821 0.02940 1 8 1 2 2 1 1 15mm 17 5:4 1280×1024 0.06969 0.02323 1 8 1 2 2 1 1 15mm 17w 15:9 1280×768 0.08468 0.02823 0 8 3 6 6 2 1 15mm 4:3 640×480 0.40640 0.13547 0 6 1 2 2 1 0 15mm 20 4:3 800×600 0.26010 0.08670 0 6 1 2 2 1 0 15mm 16:9 1280×720 0.15920 0.05307 0 8 3 6 6 2 1 15mm 15:9 1280×768 0.15327 0.05109 0 8 3 6 6 2 1 15mm 23 16:9 1366×768 0.13838 0.04613 0 8 3 6 6 2 1 15mm 15:9 1280×768 0.19580 0.06527 0 8 3 6 6 2 1 15mm 26 16:9 1366×768 0.17766 0.05922 0 8 3 6 6 2 1 15mm 27 16:9 1280×720 0.21762 0.07254 0 8 3 6 6 2 1 15mm 30 15:9 1280×768 0.25250 0.08417 0 8 3 6 6 2 1 15mm 32 16:9 1366×768 0.26086 0.08695 0 8 3 6 6 2 1 15mm 16:9 1366×768 0.36000 0.12000 0 6 3 6 6 1 0 15mm 37 16:9 1920×1080 0.18276 0.06092 0 8 3 6 6 2 1 15mm 16:9 1366×768 0.41990 0.13997 0 6 3 6 6 1 0 15mm 40 16:9 1920×1080 0.21244 0.07081 0 8 3 6 6 2 1 15mm 16:9 1366×768 0.46376 0.15459 0 6 3 6 6 1 0 15mm 42 16:9 1920×1080 0.23463 0.07821 0 8 3 6 6 2 1 15mm 46 16:9 1920×1080 0.28116 0.09372 0 8 3 6 6 2 1 15mm 47 16:9 1920×1080 0.29485 0.09828 0 8 3 6 6 2 1 15mm 2.2 杂质不良 2.2.1 定义 杂质不良是液晶屏内背光模组部分或偏光片两面等部位侵入的杂质引起的不良。

彩色电视机主要测试项目检测标准

彩色电视机主要测试项目检测标准

第 1 页 共11 页共 13 页批准: 吴伟 审核: 杨军治 拟制: 黎继伟 2003/12/17一《彩色电视机主要测试项目检测标准》修改记录第2 页共11 页第 3 页 共11 页彩色电视机主要测试项目检测标准简单测试用中央信号6台数cab第4 页共11 页X aHP A L第5 页共11 页第6 页共11 页第7 页共11 页第8 页共11 页注:以上关于高压、束流的标准仅为匹配及生产控制标准并非产品最终检验标准,产品最终检验标准要根据不同显像管的规格要求而异。

第9 页共11 页附页1白场亮度均匀性测试方法一、仪器:5518信号发生器、CA100彩色分析仪二、测试步骤:2.1、简单测试方法测试步骤:2.11、用5518信号发生器加上标准输入(60dB/uV)的方格信号到电视机的射频输入,确认电视机调试到最佳状态(重显率、非线性失真、几何失真、图像倾斜度、中心偏差均符合《彩色电视机主要测试项目检测标准》的要求)。

2.12、如下图1所示,将CA100探头放于P5点(探头中心与P5点重合)2.13、将5518的信号内容切换成全白场信号,将电视机对比度调至最大,调节亮度使屏幕中心P0点亮度为标称值:140nit〈14寸〉,120nit〈21寸〉,90nit〈25-29寸〉,80nit〈29寸以上〉。

(用CA100测试),测试P5亮度并记录。

2.14、重复上述2.11—2.13分别测试P6、P7、P8点的亮度并记录。

2.15、用四个点及下述注1所述暗区的亮度的最小值除以标称亮度即为待测电视亮度均匀性的测试数据。

2.2、精确测试方法测试步骤:2.21、确认电视机调试到最佳状态(重显率、非线性失真、几何失真、图像倾斜度、中心偏差均符合《彩色电视机主要测试项目检测标准》的要求),用5518信号发生器加上标准输入(60dB/uV)的全白场信号到电视机的射频输入。

2.22、将电视机对比度调至最大,调节亮度使屏幕中心P0点亮度为标称值:140nit〈14寸〉,120nit〈21寸〉,90nit〈25-29寸〉,80nit〈29寸以上〉。

LCD液晶彩色电视机整机检验通用规范_图文.

LCD液晶彩色电视机整机检验通用规范_图文.

数字液晶彩色电视机整机检验通用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我公司所有 LCD 类彩色电视机的一般要求、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是 LCD 产品整机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时进行质量鉴定的重要依据。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及檔,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条文的一部分。

所有标准及檔都会被修订及更新,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及檔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 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 3174-1995 PAL-D制彩色电视广播技术规范GB 5465.2-1996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GB 8898-2011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GB 17625.1-2003 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项输入电流≤ 16A GB 13837-2003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 9379-1988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主观试验评价方法GB/T 15639-1 95 电视广播接收机主观评价节目源GB/T9384 广播收音机、广播电视接收机、磁带录音机、声频功率放大器 (扩音机的环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9384-1997,neqIEC68GB 12281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与其它设备互连配接要求SJ/T 10512 电视广播接收遥控部分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标标志GB/T 14960-1994 电视广播接收机用红外遥控发射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T 17309.1-1998 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第一部分:一般考虑射频和视频电性能测量以及显示性能的测量SJ/T 11285-2003 彩色广播电视接收机基本技术参数要求GB/T 14219-1993 中文图文电视广播规范GB/T 4877 电视中间频率SJ/T 10326 广播电视接收机群时延特性GB/T 10239-2003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通用规范Q/SCWR 002-2007 《彩色电视机企业标准》Q/SCWR 003-2003 数字高清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企业标准GB/T 10239-2003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通用规范SJ/T 11157-1998 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第 2部分:伴音信道的电性能测量,一般测量 4方法和单声道测量方法(idt IEC 60107-2:1995SJ/T 10326 广播电视接收机群时延特性GB 8898-2011 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Q/SCWN001-2004 光油机壳检验标准Q/SCWB 2040-2008 《注塑成品后壳检验标准》Q/SCWB 2020-2008 《彩色液晶电视机 LCD 屏缺陷定义及检验标准》3. 一般要求3.1、电视制式采用的制式应符合相应电视制式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彩色电视机整机检验规范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我公司CRT类彩色电视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检验和试验程序(包括检验方法和规则),是整机QC检验和QA检收产品时进行质量鉴定的依据。

2.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及文件,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条文的一部分。

所有标准及文件都会被修订及更新,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及文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 3174-1995 PAL-D制彩色电视广播技术规范GB 5465.2-1996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GB 8898-2001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GB 17625.1-2003 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项输入电流≤16A)GB 13837-2003 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 9379-1988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主观试验评价方法GB 12281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与其它设备互连配接要求SJ/T 10512 电视广播接收遥控部分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4960-1994 电视广播接收机用红外遥控发射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T 17309.1-1998 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第一部分:一般考虑射频和视频电性能测量以及显示性能的测量SJ/T 11285 彩色广播电视接收机基本技术参数要求GY/T 129 PAL-D电视广播附加双声道数字技术规范GB/T 14219-1993 中文图文电视广播规范GB/T 4877 电视中间频率SJ/T 10326 广播电视接收机群时延特性GB/T 10239-2003 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通用规范Q/SCWR 002-2003 彩色电视机企业标准Q/SCWR 003-2003 数字高清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企业标准3.一般要求3.1 正常测试条件温度:15~35℃相对湿度:25%~75%大气压力:86Kpa~106kPa电源电压:交流220V±22V电源频率:50/60 Hz在上述测试条件下,被测设备应满足其性能规范,但在比上述测试条件更宽的范围内,设备仍能工作,但可不满足其所有的性能规范,并允许被测设备在更为极端的条件下储存。

3.2 图形符号图形符号应符合GB/T 5465.1-5465.2中的有关规定。

3.3 互连配接要求彩色电视机与耳机、外接扬声器、音箱、录音机、录像机、微机和电缆系统等视频、音频设备配接时,其视频、音频和高频的互连配接要求按GB 12281和GB/T 15859中的有关规定,视频连接器也可按SJ 2303的要求。

彩色电视机与外接直流电源的配接要求由产品标准中规定,但不得采用与音频、视频和高频配接时相同连接器。

4.检验人员检验人员上岗前应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5.例性检验要求和内容5.1 检验方式例性检验方式采取QC在线检验方式。

在整机生产的各主要环节设置QC,进行100%全数检验。

5.2 检验项目a、整机安全检验b、图象质量检验c、伴音质量检验d、功能质量检验d、外观质量检验5.3 检验文件按工艺文件规定的内容检验。

5.4 质量记录及处理凡在坐线检验中发现不合格机器,均要在流程卡写明故障并将不合格机器打到修理线,经修复后重新提交检验。

每天做好质量原始记录,对重大质量问题要及时将信息反馈给上一级主管领导。

6. 日抽样检验6.1 检验项目a、开箱及安全检验c、工艺装配、电磁兼容检验d、常温主要电性能检验e、高温负荷试验7、开箱及安全检验采取包装后开箱抽检的方式。

(抽样方案见附录一)7.1 检验内容a、外观、结构质量检验b、图象、伴音质量检验c、功能质量检验d、安全质量检验e、包装质量检验7.2、检验要求和方法7.2.1、外观、结构质量检验要求和方法7.2.1.1、外观、结构质量检验要求Ⅰ、产品外观必须具有如下标志,且标志正确、清晰可辨a、产品机壳或后盖贴纸上必须有产品商标、型号、名称、生产企业名称;b、产品后盖必须具有警告用户安全使用的“警告标记”;c、产品后盖上应有电源性质、额定电压、最大电流、电源频率、功耗等;d、产品后盖贴纸上必须有3C认证标志;e、产品后盖上必须加贴产品序号条码,且与纸箱、保修卡号码一致;f、产品面壳上必须有正确的电源开关、指示灯标志;Ⅱ、产品外观、结构质量检验要求a、观应整洁光滑,表面不应有凹凸变形、粗糙不平、划伤、脱漆、缩水、间隙、裂纹、毛刺、边缘棱角突出、霉斑、脏污、色差、网孔堵塞、金属斑点、黑点、纹理等任何缺陷;b、外观各类文字、图案及符号丝印应端正、清晰、牢固,标识功能应与实际产品特性相符;c、产品保护膜应粘贴良好,无破损、脏污等不良;d、产品铭牌、装饰件、紧固件及其它零部件应无锈蚀、变形、划伤、金属斑点、黑点等任何不良现象,且安装牢固、匹配良好,无缺损、脱落、松动、歪斜、间隙、台阶、螺孔错位等问题;e、指示灯、接收头及其白镜或红镜安装应规范,不应漏装或歪斜;f、开关、按键、旋钮、门锁等应操作灵活可靠,无缺损、变形、划伤、歪斜等问题;g、各类音视频输入输出接口(含RF接口、S端子接口、YUV接口、VGA接口等)应安装牢固、端子颜色正确,拔插顺畅。

7.2.1.2、外观、结构质量检验方法外观、结构质量检验方法采取目测和手感检查,具体要求和判据参阅附录二。

7.2.2、图象、伴音质量检验7.2.2.1、图象、伴音质量检验要求a、要求在敲击机箱和高低压切换时,图象应稳定无异常;b、调节图象色度、亮度、对比度等参数,产品表现出的图象透亮度,清晰度、彩色鲜艳度能达到产品设计要求;c、要求图象亮、暗场无偏色,灰度等级至少大于8级;d、图象不能有竖条、横条、彩带、暗带、缺色、无彩、网纹、图象破损、屏幕局部不发光等任何不正常现象;e、屏幕应无超标欠点,如暗点、闪点、辉点、明点和污点等瑕疵;f、图象在规定强度的射频信号和视频信号下,应无横纹、斜纹、网纹、噪波等任何干扰;g、左右声道及其任一喇叭,伴音音量大小应适中,且伴音功率应符合企业标准和产品标准;h、要求在敲击机箱和切换高低压时,伴音正常,不应出现断续、失真等现象;i、伴音无断续、杂音、失真、蜂音、底噪声、机振以及元器件发出的低频或高频噪声等任一现象;j、调节伴音各参数,伴音变化曲线不应过于平缓和陡峭,也不应有死点,跳变和滑动噪声;k、伴音左右声道相位正常,环绕声、重低音、WOW等效果应明显;l、开关机、转台,无明显冲击声;m、伴音不应干扰图象,同时要求TV与AV之间,各音频输入端子之间无伴音串扰。

7.2.2.2、图象、伴音质量检验方法图象、伴音质量检验主要采取目测法和视听法,具体要求和判定参阅附录二。

7.2.3、功能质量检查要求和方法7.2.3.1、功能质量检查要求a、要求开关、按键功能正常,符合设计要求;b、要求指示灯在产品各种工作状态下,显示正常(颜色);c、要求各类音视频输入输出接口(含RF接口、S端子接口、YUV接口、VGA接口等)功能正常,图象、伴音一致性良好;d、要求菜单各调节功能正常,符合产品设计规定;e、遥控器各有效按键功能正常,无接触不良,反应迟钝、手感差等问题,同时要求遥控距离、角度符合SJ/T 14960-94的技术要求;7.2.3.2、功能质量检查方法功能检查主要采取目测、视听和手感检查,具体要求和判据参阅附录B。

7.2.4、安全质量检查要求和方法7.2.4.1、安全查要求电视机安全应满足GB8898-2001《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或GB13837-2003《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具体要求如下:、a、机壳、外接端子等可触及部分不应带电;b、电源线及电源插头绝缘层不能破损,导体不可裸露;c、电压切换器工作位置不应错误;d、抗电强度和绝缘电阻满足要求(交流3000V(有效值)、1min,无击穿或飞弧;直流500V,绝缘电阻大于4MΩ);e、各种安全标识、标记正确。

7.2.4.2、安全检查方法安全检查主要通过目测和高压仪测试检查,要求每批机器抽取2~3台做检查,具体要求按GB 8898-2001,见附录三。

7.2.5、包装质量检验要求和方法7.2.5.1、包装质量检验要求产品的包装质量是产品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规范要求产品包装质量应满足SJ/T 10919的规定,具体要求如下:Ⅰ、包装箱必须具有如下标志,且标志正确、清晰可辨a、产品名称、型号、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b、商标名称及注册商标图案;c、生产日期:年、月、日;d、包装质量:kg;e、采用技术标准号:企业标准;f、3C认证标志(可选);g、可视图象的对角线最小尺寸(以cm为单位,取整),按SJ/T××××表五规定表注;h、包装箱最大外型尺寸:L×B×H,cm;i、机壳颜色标记;j、印有易碎物品、怕雨、向上、堆码层数极限(可选)、禁止翻滚(可选)、管屏方向(可选),及其它有关危险的警告标记,标记应符合SJ/T 10919和GB191-2000的规定。

Ⅱ、包装箱材料质量a、包装箱必须要求纸箱尺寸正确,纸箱纸质良好,纸箱装订完好;b、纸箱无破损、裂纹、色差、斑块等不良现象;c、纸箱表面光亮,手感平滑,切边整齐,无脱胶;d、纸箱文字、图案清晰、准确与实际产品特性相符;e、箱体内外无脏污、涂写等影响公司产品形象等缺陷。

Ⅲ、泡沫、包装袋质量a、所使用泡沫尺寸正确,配合良好;b、要求泡沫溶接良好,表面干燥,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求无破损、无脏污;c、包装袋尺寸正确,无破损、无脏污、无水滴等任何不良缺陷;Ⅳ、包装附件质量所有附件本身质量应完好,具体要求请参阅附录二。

Ⅴ、包装工艺质量a、产品上下、前后装箱正确;b、包装过程附件齐套,说明书、遥控器、保修卡、用户服务指南、合格证、VGA线、等附件放置正确,无错放、漏放;c、包装箱内无异物;d、泡沫、包装袋使用正确,包装袋完全罩住产品,能有效保护机器外观;e、纸箱上条形码,BOM贴纸粘贴正确,无错贴、漏贴和粘贴歪斜情况;f、机器封箱良好,如摇盖合缝小,打钉和封箱胶带粘贴规范,打包带接头牢固,无松脱,无移位;7.2.5.2、包装质量检验方法包装质量主要通过目测和视听法,具体参阅附录二。

8、工艺装配、电磁兼容检验要求和方法8.1、检验内容工艺装配检查:a、要求显示屏与面框配合良好,无超标间隙;b、显象管安装牢固,螺母紧固力矩符合要求;c、机器内部其余紧固件、散热片及其它零部件等不应有缺损、锈蚀、松动、变形、霉斑、脏污等;d、机器主板无断裂、松动,固定主板的螺钉无少打、错打螺钉现象;e、各类连接线无断裂隐患,机内机外无异物,如金属铁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