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传动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齿轮减速机技术要求

齿轮减速机技术要求

齿轮减速机技术要求齿轮减速机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装置,用于将高速旋转的输入轴转速降低到所需的输出轴转速。

它具有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承载能力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在设计和制造齿轮减速机时,需要满足一定的技术要求,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1. 齿轮的强度和硬度要求齿轮是齿轮减速机的核心部件,其强度和硬度直接影响到减速机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因此,齿轮的强度和硬度要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其在高负载和长时间运行下不会发生断裂或磨损过快的问题。

2. 齿轮的精度要求齿轮的精度是指齿轮的齿形、齿距、齿厚等尺寸参数与设计要求的偏差程度。

齿轮的精度直接影响到齿轮的传动效率和噪音水平。

因此,在制造齿轮减速机时,需要对齿轮进行精确的加工和测量,以确保其精度在允许范围内。

3. 轴承的选用和安装要求轴承是齿轮减速机中的重要部件,其选用和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减速机的运行平稳性和寿命。

在选择轴承时,需要考虑减速机的负载、转速和工作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和规格。

在安装轴承时,需要保证轴承与轴和壳体之间的配合间隙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适当的润滑和密封措施,以减少摩擦和磨损。

4. 泄漏和噪音控制要求齿轮减速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泄漏和噪音,对于某些特殊要求的工作场所(如无尘室、噪音敏感场所)来说,需要对泄漏和噪音进行控制。

在设计和制造齿轮减速机时,可以采用密封结构、降噪措施等手段,以减少泄漏和噪音的发生。

5. 温度和振动控制要求齿轮减速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温度和振动,对于一些高速、高精度要求的应用场合,需要对温度和振动进行控制。

在设计和制造齿轮减速机时,可以采用散热装置、减振措施等手段,以降低温度和振动的影响。

总结而言,齿轮减速机技术要求包括齿轮的强度和硬度、精度、轴承的选用和安装质量、泄漏和噪音控制、温度和振动控制等方面。

只有在满足这些要求的前提下,齿轮减速机才能保证正常运行、传动效率高、寿命长,并且适用于各个工况和环境。

万向节传动轴技术要求及检验规程

万向节传动轴技术要求及检验规程

万向节传动轴技术要求及检验规程万向节传动轴是一种用于传动动力或转速的设备,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和汽车工业中。

由于其工作时需要承受高转速和多方向的力矩,因此对其技术要求和检验规程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万向节传动轴的技术要求及检验规程。

首先,万向节传动轴的材料选择要求高强度、高韧性和高耐磨性。

常用的材料有优质合金钢,如40Cr、42CrMo等。

材料的选择对于传动轴的寿命以及传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万向节传动轴的制造工艺要求精准和稳定。

传动轴的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热处理、加工以及装配等工序。

热处理是为了提高材料硬度和强度,通常采用调质或淬火工艺。

加工过程中的精度要求高,尤其是孔的加工,需要保证精度和圆度。

装配工艺要求万向节传动轴在装配时,各个部件之间应该无卡紧、无缝隙,并能正常工作。

第三,万向节传动轴的传动性能要求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转动平稳:传动轴在高速转动时,不应有明显的振动和噪音。

2.传动效率高:传动轴在传输动力时,应能够保持较高的传动效率,减小能量损失。

3.转矩承载能力强:传动轴在承受高转矩时应能够稳定工作,不发生断裂或变形。

4.耐磨性好:传动轴在长时间使用时要能够保持较低的磨损程度,延长使用寿命。

最后,万向节传动轴的检验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外观检查:检查传动轴是否有变形、裂纹、焊接不良等缺陷。

2.尺寸检查:测量传动轴的长度、直径、孔的大小等尺寸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3.动平衡检测:对传动轴进行动平衡测试,以确保轴的转动平稳。

4.材料检测:对传动轴的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验证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5.传动性能测试:通过装配到相应的设备上进行传动性能测试,包括传动效率、转矩承载能力等指标的测试。

总之,万向节传动轴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动装置,其技术要求和检验规程对于其工作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严格的材料选择、制造工艺控制和检验标准,可以确保万向节传动轴的质量和稳定性。

齿轮传动装配的技术要求

齿轮传动装配的技术要求

齿轮传动装配的技术要求齿轮传动装配的技术要求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其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传动效率高等优点。

在齿轮传动装配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一定的技术要求,以确保齿轮传动的正常运转。

一、材料选择在进行齿轮传动装配之前,需要对材料进行选择。

通常情况下,齿轮制造采用的是高强度合金钢或铸钢材料。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到其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对材料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二、加工精度在进行齿轮加工时,需要保证加工精度。

这是因为齿轮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对于传递扭矩和运转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误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精度。

三、装配前准备工作在进行齿轮传动装配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对各个零部件进行检查,以确保其符合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齿轮的外观和尺寸进行检查,以避免装配时出现问题。

四、齿轮传动的装配在进行齿轮传动的装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清洁工作:在进行装配之前,需要对各个零部件进行清洁。

这是因为灰尘和杂质等会影响齿轮传动的运转稳定性。

2. 润滑工作:在进行齿轮传动的装配时,需要对各个零部件进行润滑。

这是因为润滑能够减少磨损和摩擦,并提高传动效率。

3. 对位工作:在进行齿轮传动的装配时,需要保证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对位精度。

这是因为对位精度会直接影响到齿轮传动的运转稳定性和寿命。

4. 螺栓紧固工作:在进行齿轮传动的装配时,需要对螺栓进行正确紧固。

这是因为螺栓松动会导致齿轮传动产生噪声或者失效。

五、试运转在完成齿轮传动的装配之后,需要进行试运转。

这是因为试运转能够检查齿轮传动是否正常运转,并及时发现问题。

在试运转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检查噪声:在试运转过程中,需要检查齿轮传动是否产生异常噪声。

如果出现异常噪声,需要及时排查问题。

2. 检查温度:在试运转过程中,需要检查齿轮传动的温度是否正常。

如果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需要及时调整。

皮带轮加工表面及技术要求

皮带轮加工表面及技术要求

皮带轮加工表面及技术要求皮带轮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为了提高皮带轮的使用寿命和传动效率,对其加工表面进行适当处理十分必要。

本文将介绍皮带轮加工表面的一些常用技术要求。

1. 表面光洁度要求:皮带轮的表面应具有一定的光洁度,以减少摩擦阻力和磨损。

通常要求表面平整度达到Ra 0.8-1.6μm。

平整度可以通过研磨、抛光等方法来实现。

2. 表面硬度要求:为了提高皮带轮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表面硬度一般要求在HRC 45-55之间。

常用的表面硬化方法有渗碳、氮化、淬火等。

其中,渗碳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使表面硬度达到HRC 60以上。

3. 表面粗糙度要求:皮带轮表面的粗糙度直接影响到皮带与轮的传动效率和噪音水平。

一般要求表面粗糙度在Ra 0.8-3.2μm之间。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有研磨、抛光、喷丸等。

4. 表面涂层要求:为了提高皮带轮的抗腐蚀性能和耐磨性,可以在表面涂覆一层保护性涂层。

常见的涂层材料有镀锌、镀铬、涂漆等。

涂层的厚度一般在10-50μm之间。

5. 表面形状要求:皮带轮的表面形状应与传动带的形状相匹配,以确保传动效率和稳定性。

通常要求皮带轮的轮槽形状、齿形等与传动带的齿形相一致。

可以通过数控加工等技术来实现精确的表面形状。

6. 表面清洁度要求:在加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皮带轮表面的清洁。

避免表面受到灰尘、油污等杂质的污染,影响传动效果。

加工完成后,应进行清洗和防锈处理,以保持表面的干净和光滑。

7. 表面检测要求:在加工过程中,要进行表面质量的检测,以确保符合技术要求。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光学检测、显微镜检测、三坐标测量等。

通过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表面缺陷和不合格问题,并进行修复或调整。

总结起来,皮带轮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表面光洁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表面涂层、表面形状、表面清洁度和表面检测。

通过合理的加工和处理,可以提高皮带轮的使用寿命和传动效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稳定传动。

齿轮及齿轮轴装配有哪些技术要求

齿轮及齿轮轴装配有哪些技术要求

成法。

⑴成形法磨齿 IT6~IT5, Ra:0.8~0.4 μm,用成形砂轮磨削,生产率较高,加工精度较低,应用较少。

⑵展成法磨齿锥面砂轮磨齿:砂轮截面齿形为假想齿条的齿形,工件向右滚动,利用砂轮右侧面磨削第1齿槽的右侧面,从根部磨至顶部;然后工件向左滚动,以砂轮左侧面磨削第l齿槽的左侧面,也从根部磨至顶部,当第l齿槽两侧面全部磨削完毕时,砂轮自动退离工件,工件作分度转动,然后再向右滚动,磨削第2齿槽,这样反复循环,直至磨完全部轮齿。

齿轮装配后固定不动的一般采用过盈配合进展装配,滑动齿轮的装配一般用间隙配合进展装配。

过盈配合的装配一般采用热装法,齿轮进展加热后进展装配。

加热方法一般有油加热和电加热两种。

冷装法一般采用压力机进展装配,也可采用铜棒锤击的方式。

滑动齿轮的装配一般先用齿轮进展试装,不适宜的地方一般锉削进展修理后进展装配。

齿轮传动的特点是:齿轮传动平稳,传动比准确,工作可靠、效率高、寿命长,使用的功率、速度和尺寸*围大。

例如传递功率可以从很小至几十万千瓦;速度最高可达300m/s秒;齿轮直径可以从几毫米至二十多米。

但是制造齿轮需要有专门的设备,啮合传动会产生噪声。

齿轮精度分1--12级,精度自1--12数字越大精度越低,1、2级是超精级,属开展期望级,3--5级是高精度级,6--8级是中等精度,其中6级是根底级,在设计中经常应用,常规的齿轮加工方法不难到达9--12级是低精度级。

选择齿轮精度等级应考虑一下条件,齿轮的圆周速度,传递功率、工作持续时间,润滑条件、运动准确性、传动平稳性,〔噪声和振动等〕。

齿轮副两个齿轮的精度等级一般一样,假设两个齿轮精度等级不同,需按其中的精度较低者确定齿轮副的精度等级因而造成浪费。

在机械制造中齿轮和蜗轮传动取四个级别,在企业中应用最多的是二级、三级精度。

只有极少数的机器〔如透平机的增速机采用一级,次要或不常工作的机器才采用四级精度〕。

测量齿轮的跳动用千分表打外圆,每100直径的齿轮允许跳动0.01至0.03毫米。

传动装置维修技术要求

传动装置维修技术要求

传动装置维修技术要求1. 引言传动装置是机械设备中的关键部件之一,其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整个设备的运行效果和寿命。

为了确保传动装置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有必要制定一系列维修技术要求。

本文档旨在指导传动装置的维修工作,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

2. 维修前准备工作2.1. 确定维修所需材料和工具,并进行统一采购和准备,以确保维修过程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2.2. 安全措施:维修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维修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2.3. 了解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熟悉维修所需的技术要求和流程。

3. 维修技术要求3.1. 诊断和排除故障- 对传动装置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找出故障点和原因。

- 清理和维护传动装置的各个部件,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寿命。

- 进行必要的维修和更换损坏的零部件,确保传动装置的运行可靠性。

-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校准传动装置的参数和工作状态,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3.2. 维护和润滑- 定期检查和更换传动装置的润滑油,保证其处于合适的工作状态。

- 清洁和涂抹传动装置的摩擦面和密封件,减少磨损和泄漏现象。

- 定期检查传动装置的噪音和振动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或修复。

3.3. 维修记录和报告- 记录每次维修的时间、地点、维修内容和所用材料等相关信息。

- 维修结束后,制作维修报告,总结维修情况和改进建议,以便后续的维修工作和设备管理。

4. 结论传动装置的维修工作是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

维修人员应按照本文档中的要求进行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维修和调整,确保传动装置的高效运行和可靠性。

同时,还应加强维修记录和报告的编制,以便于后续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rv减速机技术要求

rv减速机技术要求

rv减速机技术要求
RV减速机是一种重要的机械传动装置,其技术要求如下:
1. 高传动效率:减速机的传动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效率,对于RV减速机而言,高传动效率可以减少能量损耗,提高工
作效率。

2. 稳定的传动性能:RV减速机需要具备稳定的传动性能,能
够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保持稳定的传动精度和扭矩输出。

3. 高负载能力:RV减速机承受着很大的负载,需要具备较高
的负载能力和抗载能力,能够承受和传递较大的扭矩。

4. 低噪音、低振动:RV减速机在工作过程中,应具备低噪音、低振动的特点,保证工作环境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5. 高精度:RV减速机常应用于精密传动系统中,具备高精度
传动能力,能够保证输出轴的精度和精准性。

6. 长寿命:RV减速机需要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能够在长时
间的高负载工作环境中稳定运行。

7. 良好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RV减速机的零部件需要经过合
适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以提高零件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8. 可靠的密封性能:RV减速机需要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能
够有效防止润滑油泄漏和灰尘进入,保证减速机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9. 具备紧凑的结构和轻量化设计:RV减速机应具备紧凑的结构,减小体积和重量,提高整机的可靠性和安装便利性。

10. 安全性:RV减速机的设计应满足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确保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

拖链技术要求

拖链技术要求

拖链技术要求拖链技术是一种常用于机械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它能够有效地传递动力和运动。

本文将从拖链技术的定义、作用、结构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满足标题所要求的内容。

一、拖链技术的定义拖链技术是指一种用于机械传动系统的装置,它由一系列相互连接的链片组成,可以在运动过程中实现传动和保护作用。

拖链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如数控机床、机器人、激光设备等。

二、拖链技术的作用拖链技术在机械传动系统中具有以下作用:1. 保护作用:拖链可以将电缆、气管等设备固定在链内,有效地保护其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损坏。

2. 传动作用:拖链可以通过链条的运动,将动力从一个部件传递到另一个部件,实现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3. 导向作用:拖链可以将电缆、气管等设备引导到所需的位置,避免其杂乱布置,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三、拖链技术的结构拖链技术主要由链板、链销、链轮等部件组成。

其中,链板是拖链的主要承载部件,链销用于连接链板,链轮用于传递动力。

拖链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链板的材料、链销的强度和链轮的精度等因素,以确保其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拖链技术的应用拖链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数控机床:拖链可以将电缆、气管等设备引导到数控机床的工作台和主轴等部位,保护其免受切削液、金属屑等环境的影响。

2. 机器人:拖链可以将机器人的电缆、气管等设备固定在链内,防止其在工作过程中被外界物体缠绕或损坏。

3. 激光设备:拖链可以将激光设备的电缆引导到激光头等部位,保护其免受激光辐射的影响,提高设备的工作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结:拖链技术是一种用于机械传动系统的重要技术,它能够实现传动、保护和导向作用。

拖链的结构设计和应用需要充分考虑实际工作环境和设备要求,以确保其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信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拖链技术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I 级规定。
(2) 切齿前进行淬火、回火热处理,齿面硬度 HRC=40~50。
(3) 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按 GB/T1804-92 中 m 级要求。
(4) 未注形位公差按 GB/T1184-1996 中 H 级要求。
(5) 啮合参数表:
节距
mm
滚子外径
mm
齿数
mm
量柱测量距(两量注法)mm
量柱直径
表 A2-1
链轮材料、热处理齿面硬度和应用范围
15、20
渗碳、淬火、 回火
正火 35
15、50、 ZG310-570
淬火、回 火
15Cr、20C火、回火
35CrMo
Q235-C、Q275 焊接后退火
不低于 HT200 淬火、回火
夹布胶木
HRC=50~60 HB=160~200 HRC=40~50
技术要求:
(1)材料应按
的规定。<说明(1)>
(2)切齿前应进行
热处理,其齿面硬度为
<说明(2)>
(3) 加工面线性尺寸未注公差按 GB/T1804-92 中 m 级要求,非加
工面未注尺寸公差按
的要求。<说明(3)>
(4)未注形位公差按 GB/T1184-1996 中 H 级。
(5) 啮合参数表:
法向模数 齿数
60mm),表淬硬 度 HRC48~55
≤207 性能接近于
241~28 40Cr,用于重要
6
的轴
≤241 用于很重要的

能接近于
207~26 40CrNi,用于重
9
载荷的轴
229~28
6
性能接近于
217~26 35CrMo
9
用于要求高耐
229 磨性,高强度,
且热处理变形
很小的(氮化)

用于要求高强 表面 度和韧性要求
(5)加工后进行
平衡实验。许用不平衡力矩为
N.mm. ﹤说明(1)﹥
(6)加工面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按 GB/T1804-92 中 m 级,
非加工面未注尺寸公差按 GB6414-86 中 CT14。﹤说明(2)

(7) 铸造圆角 R=3~5.
说明:
(1) 当皮带线速度 5m/s<v≤25m/s,应进行静平衡实验;
说明:
(1)材料包括:铸件、锻件、棒材或板材,应按下列标准中规定:
① 灰铸铁件:GB9439-88《灰铸铁件》;
② 碳素钢铸件:GB11352-89《一般工程用铸造碳素钢》;
③ 不锈耐酸钢铸件:GB6967-86《工程结构用中高强度不锈钢
铸件》
④ 合金铸件:《合金铸件》;
⑤锻件按 JB4385-87《锤上自由锻件通用技术条件》中 VI 级要
mm
d1
齿数
mm
Z
量柱测量距(两量柱法)mm
量柱直径
mm
齿形 说明:
MR DR 按 3R
GB1244-85
(1) 材料按下列标准:
① 锻件按 JB4385-87≤锤上自由锻件通用技术条件≥中 IV 级
规定;
② 铸铁件按 GB9439-88≤灰铸铁件≥的规定;
③ 铸铁件按 GB11352-89≤一般工程用铸造碳素钢≥的规定;
A1.2 三角皮带轮零件图图例
技术要求:
(1)铸件按
的规定。
(2)铸件应进行时效处理。
(3) 采用棒材或板材时,材料应符合相应材料标准中规定。
(4) 轮槽对称平面与带轮轴线垂直度公差为±30’。
(5) 加工后进行静平衡实验,许用不平衡力矩为 3.4N.mm。
(6) 铸造圆角 R=3~5。
(7) 加工面的未注尺寸公差按 GB/T1804-92 中 m 级,非加工面 的未注尺寸公差按 GB6414-86 中 CT14 要求。
应用较广泛,多
170~21 在正火和调质
7
状态下使用。表
面淬火硬度一
162~21 7
般在 HRC38~48
调质
≤200
217~25 5
40Cr
35SiMn (42SiMn)
40MnB
40CrNi 35CrMo
38SiMnM o 38CrMoA L
A
20Cr
调质
调质
调质 调质 调质 调质 调质
≤100 > 100~300
(2) 组装后运转英灵活,无卡住、振动等不良相象。
(3) 安装时各滚动轴承应填充润滑脂,并在运转中定期补充
更换,链条应保证润滑。
A3 传动轴
A3.1 一般传动轴零件图
技术要求:
(1)
热处理,硬度
。<说明(1)>
(2) 加工面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按 GB/T1804-92 中 m 级。
(3) 未注形位公差按 GB/T1184-1996H 级。
(2) V 带基准长度的配组公差为 同时更换. ﹤说明(1)﹥
,更换皮带时必须全部
(3) 带装入轮槽前,应先调小中心矩,不得强行撬入.
(4) 皮带装在皮带轮上时,在启动和运转中,各根皮带松紧程度 应一致,且与皮带轮槽侧面密切结合.
(5) 组装后应运转灵活,运转中无不正常的震动,噪声等不良现 象。
(6) 安装时各滚动轴承应填充润滑脂,并在运转中定期补充更 换。
说明:
(1)带轮材料采用灰铸铁时,当 v≤30m/s,用 HT200,按 GB9439-88《灰铸铁件》的规定;v≥25~45m/s, 则宜采用 铸钢, 按 9.2 注(1)所列相应技术条件中规定.
A1.3 带传动装配图安装要求
(1) 带轮安装时要求主动轴和从动轴轴线互相平行,各带轮对 应轮槽的对称平面应重合,其公差不得超过±20’.
≤100 > 100~300 ≤25 ≤100 > 100~300
硬度 (HB)
应用
用于不重要或 载荷不大的轴
≤156 103~15 用于载荷不大,
6
要求韧性较高
的轴
≤187 140~16 应用较广泛,多
1
在正火和调质
136~15 状态下使用。表
8
面淬火硬度一
般在 HRC35~45 156~20
7
241
mm
齿形
mm
A2.3 链传动装配图安装要求
p d1 Z MR DRR 按 3R
19.5
11.91
25 163.60-0.25 11.91+00.01
GB1244-85
(1) 两链轮轮宽的中心平面轴向位移误差应≤(0.2/100)a(a
为两链轮中心距),两链轮轮宽对称平面间的夹角误差≤
(0.6/100)rad。
*当 v≤0.6m/s 时,为低速传动;v>0.6~8m/s 时,为中速传动;v>
8m/s 时,为高速传动。
(3)根据链轮材料的种类,若为铸件,按 GB6416-86 中 CT14 要求;
若为钢制焊接链轮和锻件,则按 GB/T1804-92 中 C 级要求。
A2.2 链轮零件图图例
技术要求
(1) 锻件按 JB4385-87≤锤上自由锻件通用技术条件≥中
④ 合金钢铸件按 JB/ZQ4297-86≤合金铸钢≥的规定;
⑤ 不锈耐酸钢铸件按 GB6967-86≤工程结构用中、高强度不
锈钢铸件≥的规定;
⑥ 采用棒材或板材时,材料应符合相应材料标准中规定;
⑦ 焊制链轮应注明焊条牌号、焊接接头型式。
(2)链轮材料在热处理后的齿面硬度和应用范围如下表 A2-1:
≤100 > 100~300
≤25 ≤200
≤25
≤25 ≤100 > 100~300 ≤100 > 100~300
≤30
渗碳、淬火、回火 ≤60
应用载荷较大,
241~28 而无很大冲击
6
载荷的重要轴,
229~26 表面硬度
9
HRC48~55
性能接近于
229~28 40Cr,用于中小
6
型轴(d≤
217~26 9
HRC56 较高的轴(如某 ~62 些齿轮轴、蜗杆
等)
20CrMnTi 渗碳、淬火、回火 15
表面 同上 HRC56 ~62
1Cr13 2Cr13 0Cr19Ni9
调质 调质 淬火(锻件)
≤60
≤60 ≤100 > 100~200
用于腐蚀条件
187~21 下工作的轴,但
7
不能在硫酸、盐
酸、热硝酸、熔
201~300 101~150
301~500 151~250
≤100
≤50
101~200 51~100
201~300 101~150
≤200
≤100
201~300 101~150
硬度
HB 表面淬火 HRC (渗氮 HV)
169~217 162~217 162~217
156~217 229~286 217~255 197~255
HRC=50~60 HRC=40~50 HB=140
HB=260~280
Z≤25 有冲击载荷的 链轮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Z >25 的链轮 Z≤40 没有激烈冲击 振动且要求耐磨损条 件下工作的链轮 Z<30 有动载荷及传 递功率较大的链轮 重要的,要求强度较 高,轮齿耐磨的链轮 中等速度、传递中等 功率的较大链轮 外形复杂、精度要求 不高的 Z>50 的从动 链轮,经必要的热处 理,可用于 v<3m/s 的情况下 P<6KW、速度较高、 传动要求平稳和无噪 声的链轮
v>25m/s 时,则进行动平衡实验。
静平衡的许用不平衡力矩为:M=e.G (N.mm).
动平衡的许用不平衡力矩为:M= 1/2e.G (N.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