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习题及答案
金融学习题答案第08章货币供给

第八章货币供给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C2. B3. B4. D5. C6. D7. B8. D9. C 10.D二、多项选择题(在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二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ABCD2. ABC3.AB4. ABC5. ABCD6.BD7.ABCDE8.ADE9. CD 10.ACDE11.ABC 12.ABC 13.ACE三、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和计算公式)(一)1.M0=1252.影响因素: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 财政透支借款. 金银外汇占款国有商业银行存款. 财政性存款. 自有资金和当年结益.3.增加10亿货币投放(二)1.存款乘数派生存款=原始存款×(K-1)=100×(3.06-1)=206万元2.M1=m×B=3.09×980=3028亿元四、简述题(回答要点并加以解释或说明)1.银行自身具有创造资金来源的能力,为了便于说明,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汇总并简化如下表根据资金平衡表原理,有如下公式:123412345(1)资金运用(资产)不增加,资金来源(负债)不会增加。
在资金运用不增加的情况下,以上A1、A2、A3、A4各项的增加,都是在信贷资金来源一方的各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并不影响资金来源总量的变化。
(2)资金运用(资产)发生变动,资金来源(负债)会相应变动。
资金运用减少,在一般情况下,一是企业用销货收入提前归还贷款,则表现为A1和L1相应减少同一额度;二是银行按期收回贷款,则A1或A3与L1相应减少同一额度。
若资金运用增加,如某企业向银行贷款,则表现为L1和A1相应增加;企业贷款中部分要提取现金,则表现为L1和A1、A3的相应增加。
若银行购进金银外汇,则出售金银和外汇的个人会增加一笔存款或现金,表现为L2和A1、A3的相应增加。
金融学曹龙骐第-13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第13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一、名词解释1、法定存款准备率2、原始存款3、实际货币需求4、货币数量说5、外生变量6、货币乘数7、超额准备率8、客观货币需求9、基础货币10、货币供给量11、货币供给内生论12、货币供给外生论13、主观货币需求14、名义货币需求15、微观货币需求16、宏观货币需求17、货币供给18、名义货币供给19、实际货币供给20、货币流量二、填空题1 .剑桥方程式重视的是货币作为 ___________ 的功能。
2 .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抛售 _________ ,而持有___________ 。
3 .凯恩斯的货币本质观是 ____________ 。
4 .费雪的交易方程式中 V 代表 ____________ 。
5 .实际货币需求又被称为 ____________ 。
6 .定期存款比率主要取决于 _____________ 。
7 .基础货币一定的情况下,货币乘数越大,则货币供给量越 _____________ 。
8 .根据弗里德曼和施瓦茨货币供给模型的分析,货币可划分为 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两大类。
9 .凯恩斯在其流动性偏好理论中将微观经济主体对货币的需求分为 _________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三大动机。
10 .持有超额准备的机会成本一般用 _____________ 衡量。
11 .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在金币流通条件下,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是由 __________的;而在纸币为唯一流通手段的条件下,商品价格水平会随__________的增减而涨跌。
12 .费雪的货币数量论表明:货币需求仅为__________的函数,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
13 .剑桥学派的经济学家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名义货币需求与__________水平之间保持着一个较稳定的比例关系。
14 .凯恩斯发展了一种强调利率重要性的货币需求理论,并将其理论称为__________。
第四章_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四章货币的需求和供给练习题及答案一、判断1、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T2、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都可以很方便地变为交换媒介,所以按美国官方的货币分类,应归入M之中。
()F13、大众持有现金的偏好增强,货币创造乘数会下降。
()T4、中央银行法定准备金率越高,存款创造乘数也就越大。
()F5、提高贴现率可以刺激银行增加贷款。
()F6、如果一个存款者从银行提取了现金,那么,银行的准备率就会下降。
()T7、货币数量论的基本含义是,当货币量增加10%时,物价水平也会上升10%。
()T8、在长期中,货币数量增加会引起物价水平上升,但实际国内生产总是不变。
()T9、如果货币数量为500亿,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2000亿,那么货币流通速度为1/4。
()F10、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利率水平越高,人们希望持有的实际货币量就越少。
()T11、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引起实际货币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T12、实际货币需求增加将引起利率下降。
()F二、选择题1、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不是其职能。
( D )A、制定货币政策;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C、发行货币;D、为政府赚钱。
2、下列哪一项是商业银行的负债?(D )A、库存现金;B、贷款;C、证券投资;D、活期存款。
3、货币的经济学定义是:( C )M;A、通货和活期存款;B、1C、所有作为交换媒介、价值储藏和计量单位的东西;D、A和B。
4、现代货币的本质特征在于(A )。
A、作为支付手段而被普遍接受;B、作为价值贮藏手段;C、作为商品计价单位;D、作为延期支付手段。
5、下列哪一种情况是货币( A )。
A、支票存款;B、银行的支票;C、信用卡;D、大额定期存款。
6、法定通货是指:。
(D )A、由黄金作保证;B、由意大利汽车制造商作为货币制造的;C、包括货币和在银行保险库储藏的黄金;D、是没有内在价值的一种货币。
7、下列哪一项业务属于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职能范围?( D )A、接受储蓄存款;B、给电视机厂放一笔贷款;C、接受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D、以上都是。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习题与答案

第十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第一部分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内容,掌握具有代表性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理论,分析货币供求理论发展脉络所揭示的经济与金融发展动态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
□ 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 货币理论的发展第二部分 要点提示1.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现金交易说、现金余额说、流动性偏好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鲍莫尔、惠伦和托宾发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2.货币层次的划分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为判断标准。
金融创新影响到货币层次的内容与层次之间的界限,也影响到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3.乔顿模型揭示了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因素。
货币供应新论强调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货币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指出中央银行应调整货币控制的方式。
4.货币定义的标准经历了净财富、交换媒介、价值储藏以及流动性的演变。
对于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的讨论揭示了货币与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
5.货币供应的外生性与内生性的争论,一方面反映出货币发行的主体与货币创造的方式在不断变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央银行调控货币的方式应有所改变。
第三部分 练习题一、概念解释题1、货币需求2、现金交易说3、剑桥方程式4、流动性偏好理论5、鲍莫尔模型6、惠伦模型7、资产选择理论8、恒久收入9、人力财富 10、非人力财富 11、基础货币 12、货币乘数 13、货币层次 14、流动性陷阱 15、信用创造说 16、通货比率 17、乔顿模型 18、货币供应新论二、填空题1、基础货币又称( ),它包括( )和( )两部分。
2、基础货币变化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的( )、( )、( )和其他项目净值四个因素。
3、一般而言,货币乘数随着( )、通货比率和( )的变动而变动。
4、弗里德曼和施瓦兹的统计分析表明,从长期看,( )是货币存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5、卡甘在研究了美国1875----1960年的货币存量后,认为货币存量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的变动。
货币金融学练习题答案

1.影响和决定利率的因素有哪些?
答:1. 社会平均利润率;2. 资金供求状况;3. 物价水平;4. 风险状况;5. 国家经济政策;6. 国际利率水平
2.简述凯恩斯的利率理论。
答:凯恩斯学派认为,人们持有货币大致出于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货币总需求函数
1.包括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部分预防性货币需求在内的函数: ;
消费信用的作用:(1)消费信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促进消费品的生产与销售,促进经济的增长。 如:汽车、住房等;(2)消费信用在一定条件下,也会产生消极作用。
4.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有那些区别?
比较项目 开放型基金 封闭型基金
1. 基金券发行数量 不固定 有限制
(2)辅币:A 不足值的货币;B 限制铸造;C具有有限法偿能力。
2.信用货币制度的特征。
(1)纸币一般由一国的中央银行垄断发行,并赋予其无限法偿能力;
(2)纸币不能兑换黄金,也不能规定含金量,不与任何金属货币保持等价关系,货币发行部以金银做准备,也不受金银数量的限制;
(3)纸币通过银行信用渠道金融流通领域,货币量的大小通过银行信用来调节;
3.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1)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层次的信用,银行信用虽然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但并不能取代商业信用,商业信用仍是现代信用的基础;(2)商业信用的发展日益依赖于银行信用。
3.消费信贷有哪几种形式?开展消费信贷有何作用?
答:(1)分期付款:购买耐用消费品时,按规定比例支付一定货款,其余部分在一定时间内分期偿还;(2)消费信贷:金融机构直接以货币形式向消费者提供的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主要形式为:信用卡。
直接融资的优点:1. 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联系,可以根据各自的融资条件,实现资金的融通;2. 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使得债权方十分关注债务人的经营活动;债务人面对直接债权人的监督,在经营上有较大的压力,促进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3. 通过发行长期债券和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具有可以长期使用的特点。
金融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金融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金融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单选题1.在商品赊销、预付工资等活动中,货币执行的是()职能。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2.货币职能中,最基本的两大职能为()A、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B、价值尺度与支付手段C、流通手段与贮藏手段D、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3.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实物货币B.代用货币C.信用货币D.电子货币4.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是1∶10,而市场比价是1∶12,那么充斥市场的将是()。
A.金币B.银币C.金币、银币共同流通,没有区别D.金币、银币都无人使用5.我国的人民币制度属于()。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6.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之后,以()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A.英镑 B.法国法郎 C.美元 D.德国马克7.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A、特殊等价物B、一般等价物C、普通商品D、特殊商品8.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出现在()。
A、金本位制B、银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9.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矛盾的理论总结称为()。
A、特里芬难题B、米德冲突C、马歇尔—勒纳条件D、一体化三难10.欧元正式投入使用是在()A、1998年6月1日B、1999年1月1日C、2002年1月1日D、2002年7月1日二、判断题1.流通中的辅币是我国使用的信用货币之一。
()2.流通手段不是货币的最基本职能。
()3.货币的流动性是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层次时的标准。
()4.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不一定是现实的货币。
()5.国际金本位体系下由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稳定,波动很小。
()6.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度缺陷被称为“特里芬难题”。
()7.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是人民币制度,它是一种信用货币制度。
()三、简答题1.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2.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有哪些特点CAABD CBCAB∨×∨×∨∨∨第二章信用一、单选题1.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金融学 货币供给习题与解答

第九章货币供给习题一、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1、原始存款2、超额准备金3、基础货币4、货币乘数5、M1二、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1分)1.货币供应量一般是指()A.流通中的现金量B.流通中的存款量C.流通中的现金量与存款量之和D.流通中的现金量与存款量之差2.货币供给的根本来源是()A.银行贷款B.财政支出C.企业收入D.个人收入3.主张“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的论点,其含义是()A.货币供给决定于整个金融体系的运作B.货币供给决定于货币当局的政策C.货币供给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D.货币供给决定于财政政策的实施4.如果物价上涨,名义货币供给成比例地随之增加,则实际货币供给()A.也成此比例地增加B.成比例地减小C.保持不变D.无方向性的振荡5.如果实际货币需求增加而名义货币供给不变,则货币和物价的变化是()A.货币升值,物价下降B.货币升值,物价上涨C.货币贬值,物价下降D.货币贬值,物价上涨6.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率,将导致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的()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确定7.基础货币是由( )提供的A.投资基金B.商业银行C.中央银行D.财政部8.派生存款是由()创造的A.商业银行B.中央银行C.证券公司D.投资公司9.下列资产负债项目中,属于中央银行负债的有()A.流通中的通货B.央行的外汇储备C.对商业银行的贷款D.财政借款10.下列金融变量中,直接受制于商业银行行为的是()A.超额存款比率B.现金漏损率C.定期存款比率D.财政性存款比率三、判断题(10题,每题1分)1、当非银行公众向中央银行出售债券,并将所获支票在中央银行兑现时,则基础货币增加。
2、当央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而买卖外汇时,常导致基础货币的变动。
3、一般地说,央行降低再贴现利率,则货币供应量一定扩张。
4、若中央银行在市场购买价值100万元的外汇,同时增加对商业银行100万元再贴现贷款,货币乘数为3,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货币供应量增加600万元。
《金融学基础(第2版)》第6章:货币供求与均衡(2024版)

7
第二节 货 币 供 给
一、货币供给的概念
(一)货币供给的含义
货币供给是指一国经济中货币投入、创造和扩张(收 缩)的全过程,它是一个动态概念。其主要内容有: 货币供给量及层次的划分;货币供给机制;货币供 给的决定因素。
四、货币均衡的实现条件
(一)调整货币供给量 (二)保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三)较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四)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14
本章小结
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其收入 和资产的一种需求,也就是一种由货币需求愿 望和货币需求能力相互决定的特殊需求。
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有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和 西方经济学主要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供给=货币需求
当货币供给量与客观经济过程对货币的需求不一致时,就 出现了货币失衡现象。一般而言,货币的非均衡或失衡有 两种情况:一种是货币不足即货币供给<货币需求,表现为 经济停滞增长或负增长,商品严重积压,失业率上升;另 一种是货币过多即货币供给>货币需求,表现为商品不足, 物价迅速上涨,经济增长速度减缓。
17
案例讨论
【案例一】 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
讨论题
你认为我国应如何控制流动性过剩?
【案例二】 中国的“超额”货币需求现象
讨论题
我国的超额货币需求如果合理,货币供给是否要适 应这个现实?该怎样做?
货币均衡的实质是市场上商品供给和用货币购买力表示的 商品需求之间的均衡。
11
二、货币容纳量弹性
货币供应量同货币需要量在一定限度内的偏离 不至于引起市场物价和币值较大的波动,或者 说,两者在一定幅度内的偏离能够为经济运行 所容纳,这种现象称为市场货币容纳量弹性, 或称为货币供应量弹性。 货币容纳量弹性(Me)的计算公式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章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习题及答案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第10-1章货币需求习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货币数量论,将货币供应量削减三分之一,会导致( c )。
A.货币流通速度提高三分之一B.交易总量削减三分之一C.物价水平下跌三分之一D.物价水平提高三分之一2.费雪在交易方程式中假定( d )。
和V短期内稳定和P短期内稳定和V短期内稳定和V短期内稳定3.费雪交易方程式中关于货币数量和物价水平关系的结论是( b)。
A.货币数量是果、物价水平是因B.货币数量是因、物价水平是果C.货币数量和物价水平互为因果D.货币数量和物价水平没有因果关系4.剑桥方程式中的M研究的是( c )。
A.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B.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C.执行价值储藏职能的货币D.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5.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货币是因为货币( b )。
A.是最好的价值储藏手段B.具有最强的流动性C.可以满足人们的投资需求D.是最好的金融资产6.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受利率影响的货币需求是( c )。
A.交易性货币需求B.预防性货币需求C.投机性货币需求 C.谨慎性的货币需求7.流动性陷阱是指( a )。
A.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B.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C.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D.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8.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利率低于“正常”水平时,人们预期债券价格(),货币需求量( c )。
A.上升,增加B.上升,减少C.下跌,增加D.下跌,减少9.在鲍莫尔对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发展中,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交易性货币是因为( b )。
A.机会成本的存在B.交易成本的存在C.时间因素的影响D.非流动性成本的存在10.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收入是指( d )。
A.当期收入B.过去的收入C.未来的收入D.恒久收入11.鲍莫尔的存货模型是对凯恩斯( a )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A.交易动机B.预防动机C.投机动机D.谨慎动机12.惠伦的最适度预防性货币需求模型是对凯恩斯(b )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A.交易动机B.预防动机C.投机动机D.谨慎动机13.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是对凯恩斯( c )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A.交易动机B.预防动机C.投机动机D.谨慎动机14.弗里德曼认为当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例较高时,人们的货币需求会相应( a)。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15.凯恩斯的投机性货币需求认为,人们要么持有货币,要么持有债券。
托宾克服了这个缺陷,认为除了预期回报率外,( d )对货币需求也很重要。
A.资本利得B.机会成本C.利率D.风险(二)多项选择题1.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是稳定的,是因为从实证的研究中他得出(BC )。
A.利率的变动是稳定的B.利率经常波动,但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很低C.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很高,但恒久收入本身稳定D.货币需求不受利率和收入的影响E.货币需求受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的影响2.货币需求是指一定时间内,一定条件下,整个社会需要用于执行(Cde )的货币数量。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价值贮藏E、交易媒介3.马歇尔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将其财产和收入( ABC )。
A.以货币形式持有获得利益B.进行投资获得收益C.用于消费获得享受D.以实物形式持有E.以有价证券形式持有4.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有( ACe )A.交易性动机B.储藏性动机C.预防性动机D.投资性动机E.投机性动机5.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认为:( AC )A.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B.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减函数C.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D.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增函数E.谨慎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增函数6.弗里德曼把影响货币需求量的诸因素划分为( BCd )A.各种金融资产B.恒久收入和财富结构C.各种资产预期收益率和机会成本D.财富持有者的偏好E.各种有价证券7.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机会成本变量有( BCd )A.恒久收入B.实物资产的预期名义收益率C.债券的预期名义收益率D.股票的预期名义收益率E.各种有价证券8.鲍莫尔的平方根公式表明:( Bde )A.机会成本的存在是交易性货币需求存在的前提条件B.交易成本的存在是交易性货币需求存在的前提条件C.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呈正方向变动D.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呈反方向变动E.交易性货币需求并不与交易总额同比例增长9.惠伦认为影响最适度预防性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是( BC )A.流动性成本B.非流动性成本C.持有现金余额的机会成本D.持有现金余额的交易成本E.收入和支出的平均值和变化的情况10.弗里德曼认为货币的名义收益率可以是(aBC )A.零B.正C.负D.大于1E.小于1(三)名词解释1.货币需求2.货币需求函数3.费雪交易方程式4.剑桥方程式5.流动性偏好6.流动性陷阱流动性偏好:它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流动性,愿意持有流动性最强的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他缺乏流动性的资产的欲望。
这种欲望构成了对货币的需求。
因此,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又称为流动性偏好理论。
6.流动性陷阱:它是指因为当利率底至最低点时,人们会一致认为利率将迅速上升,此时持有债券价格会因债券价格下跌而蒙受资本损失。
于是,人们在此时普遍要以货币形式来持有全部资产,而不以债券形式持有全部资产。
此时,货币供给的增加并不能使利率降低,因为利率已经低到极点,预期利率会上涨。
因而增加的货币存量都被自愿贮存了,货币需求成为完全弹性,犹如无底洞一般,流动性陷阱的名称即由此得来。
7.古典区域(四)判断分析题1.货币需求的模糊性为货币控制带来了困难。
s2.由于货币不是实际的生产要素,货币量过多过少不会对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
x3.剑桥方程式与交易方程式一样,研究的都是交易性货币需求。
x 4.弗里德曼认为,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例较高时,人们的货币需求会下降。
x5.在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收入变量是一样的。
x(六)论述题1.试比较分析现金交易说和现金余额说的区别2.试比较分析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与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的区别第12-2章货币供给习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各国中央银行确定货币供给口径的依据是( a )。
A.流动性 B.安全性 C.效益性 D.周期性2.现阶段中国货币供应量中M2减M1是( c )。
A.狭义货币供应量B.广义货币供应量C.准货币D.流通中现金3.如果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为75美元,法定准备金率为,支票存款可能扩张(b )。
美元美元美元美元4.超额准备金等于( d )。
A.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B.法定存款准备率×库存现金C.法定存款准备率×存款总额D.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5.流通中现金加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构成( b )。
1 C6.M1加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加居民储蓄存款构成( b )。
A.狭义货币供应量B.广义货币供应量C.准货币D.货币供应量7.超额准备金与实际准备金的数量关系是( c )。
A.前者=后者B.前者>后者C.前者<后者D.不确定8.如果( c ),那么法定准备金与实际准备金相等。
>0 <0 C.e=0 D.不确定9.如果原始存款为30万,派生存款为90万,则K为( c )。
.3 C10.如果法定准备金为13万,超额准备金为7万,则实际准备金为( a )。
万万万万11.如果K=4,r=10%,e=10%,则C为( a )。
% % % %12.内生变量是由( b )。
A.政策因素决定B.经济因素决定C.非经济因素决定D.人为因素决定性13.基础货币等于( c )。
A.通货+存款货币B.存款货币+存款准备金C.通货+存款准备金D.原始存款+派生存款14.在存款总额一定的情况下,法定准备率越高,商业银行可用于放款的份额( b )。
A.不变B.越少C.越多D.为零15.假定基础货币增加5%,货币乘数下降5%,那么货币供给量会( d )。
A.增加5%B.下降5%C.同增同减D.不变(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实行过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有( ADE )。
A.统存统贷B.现金管理C.工资基金管理D.实贷实存E.存贷挂钩,差额包干2.银行不能创造存款货币的条件是( BC )。
A.部分准备金B.全额准备金C.现金放款D.法定准备率E.现金漏损率3.我国M1由( ADE )构成。
B.企业单位定期存款C.城乡储蓄存款D.企业单位活期存款E.机关团体部队的存款4.选择哪一货币层次作为中央银行控制重点,其标准是(BC )。
A. 这一层次所含的基础货币量最多B. 这一层次的货币量最易于中央银行控制C. 这一层次的货币量与经济活动关系最密切D. 这一层次的货币量最稳定E. 这一层次的货币量盈利最多5.我国M2是由( ABCDE )。
B. 企业单位定期存款C.基建存款D.储蓄存款E.其他存款6.货币供给量是( AB )。
A.被财政部门、各个单位生产经营单位、家庭个人所持有的货币B.由银行体系所供给的存款量与现金发行量C.由银行体系所供给的存款量D.由银行体系所供给的现金发行量E、由中央银行所供给的基础货币量7.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要受( ABCD )因素限制。
A.法定准备率B.超额准备率C.现金漏损率D.定期存款准备率E.货币流通速度8.基础货币包括( AC )。
A.通货B.存款货币C.存款准备金D.原始存款E、派生存款9.实际的货币供给量与合理的货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是( ABCD )。
A.相等B.不相等C.前者>后者D.前者<后者E.共同构成货币供给量10.货币供给量的大小最终由( ABDE )共同决定。
A.财政B.中央银行C.商业银行D.经营单位E.家庭个人(四)判断分析题1.只要商业银行具备了部分准备金制度,商业银行就可以创造派生存款。
x2.中央银行只要控制住基础货币就可以控制住货币供给量。
x3.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过程就是创造实际价值量的过程。
x4.派生存款是虚假存款。
x5.资产变现能力强,流动性就一定高。
x(五)简答题1.试比较分析基础货币与原始存款基础货币是指起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这两者的总和。
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能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包括商业银行吸收的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它是基础货币的一部分。
所以基础货币量大于原始存款量。
2.试比较分析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能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包括商业银行吸收的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它是基础货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