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度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粘度 cps

粘度 cps

粘度 cps什么是粘度?粘度(Viscosity)是流体的一种特性,用来描述流体的内部阻力,也可以理解为流体的黏稠程度。

粘度的单位通常是cps(centipoise),其中1 cps等于0.01 Poise。

测量粘度的方法1. 动力法动力法是一种常见的测量粘度的方法,它利用一个旋转的圆柱体或圆盘来测量流体的粘度。

通过测量圆柱体或圆盘在流体中旋转所需的力矩,可以计算出流体的粘度。

2. 旋转法旋转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量粘度的方法,它利用一个旋转的圆柱体或圆盘来测量流体的粘度。

通过测量流体在旋转圆柱体或圆盘上的粘附力,可以计算出流体的粘度。

3. 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测量粘度的方法,它利用流体在滴管中滴下的速度来推测流体的粘度。

通过测量流体滴下的时间和滴管的尺寸,可以计算出流体的粘度。

粘度的应用粘度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 工业制造粘度在工业制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涂料和油漆的生产中,粘度的控制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此外,在塑料加工、纺织品生产和化妆品制造等领域,粘度的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

2. 石油工业粘度在石油工业中具有重要意义。

石油和天然气的粘度决定了它们在地下的流动性,也影响了开采和运输过程。

因此,石油工业需要对石油和天然气的粘度进行精确的测量和控制。

3. 医药领域粘度在医药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药物制剂中,粘度的控制可以影响药物的溶解速度和稳定性。

此外,粘度还可以用于血液和体液的测量,以帮助诊断和治疗疾病。

4. 食品和饮料粘度在食品和饮料工业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在果酱、酱料和奶油等产品的生产中,粘度的控制可以影响产品的质地和口感。

此外,粘度还可以用于测量果汁、酒精和其他液体的浓度。

如何改变粘度?粘度可以通过改变流体的温度、压力和化学成分来改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1. 改变温度温度对流体的粘度有很大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温度升高会导致流体粘度的降低,而温度降低则会导致流体粘度的增加。

流体的 粘度

流体的 粘度

液体:液体的内聚力是产生粘度的主要因素,当 温度升高,分子间距离增大,吸引力减小,因而 使剪切变形速度所产生的切应力减小,所以μ值 减小。
气体:气体分子间距离大,内聚力很小,所以粘 度主要是由气体分子运动动量交换的结果所引起 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动量)
◦ 液体的粘度随温度T的升高而减小; ◦ 气体的粘度随温度T的升高而增大。
温度的影响(是影响粘度的主要因素) 液体的 :粘液度体随的温内度聚力T的是升产高生而粘减度小的;主要因素,当温度升高,分子间距离增大,吸引力减小,因而使剪切变形速度所产生的切应力减小 又 ,称所相以对 μ值粘减度小,。运动粘性系数,单位:m2/s 高又压称下 绝,对流粘体度的、粘动度力随粘滞P增系加数而、增粘大度。,是反映流体粘滞性大小的系数, 又通称常相 压对强粘下度,,压运强动对粘性度系影数响,很单小位,:可忽m2略/。s 液体的粘度随温度T的升高而减小; 一又般称在 相相对同粘条度件,下运,动液粘体性的系粘数度,大单于位气:体m2的/粘s 度。 又称相对粘度,运动粘性系数,单位:m2/s 又温称度绝 的对影粘响度(、是动影力响粘滞度系的数主、要粘因度素,)是反映流体粘滞性大小的系数, 高通压常下 压,强流下体,的压粘强度对随粘度P增影加响而很增小大,。可忽略。 通一常般压 在强相下同,条压件强下对,粘液度体影的响粘很度小大,于可气忽体略的。粘度。 一般在相同条件下,液体的粘度大于气体的粘度。 液体的粘度随温度T的升高而减小; 单气位体k:g气/m体s分或子(N间· s距/m离2大)(,Pa内· s聚) 力很小,所以粘度主要是由气体分子运动动量交换的结果所引起的。 又液称体相 的对粘粘度度随,温运度动T的粘升性高系而数减,小单;位:m2/s 气通体常: 压气强体下分,子压间强距对离粘大度,影内响聚很力小很,小可,忽所略以。粘度主要是由气体分子运动动量交换的结果所引起的。 液温体度的粘影度响随(温是度影响T的粘升度高的而主减要小因;素) 通 液常体压:强 液下 体, 的压 内强 聚对 力粘 是度产影 生响 粘很 度小 的, 主可 要忽 因略 素。 ,当温度升高,分子间距离增大,吸引力减小,因而使剪切变形速度所产生的切应力减小 液,体所的 以粘μ值度减随小温。度T的升高而减小; 气温体度的粘影度响随(温是度影响T的粘升度高的而主增要大因。素) 液气体的粘度随温度T的升高而减增小大;。 高压下,流体的粘度随P增加而增大。

粘度指数vi

粘度指数vi

粘度指数vi
摘要:
1.粘度指数的定义和意义
2.粘度指数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3.粘度指数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正文:
粘度指数,通常表示为vi,是一种用来衡量流体粘度变化的指标。

粘度是指流体抵抗流动的能力,而粘度指数则可以反映这种抵抗能力的大小。

粘度指数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流体的流动性,因此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粘度指数的测量和计算具有重要的意义。

粘度指数的计算方法是通过测量流体的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然后使用特定的公式进行计算。

动力粘度是指流体在静止状态下的粘度,而运动粘度则是指流体在流动状态下的粘度。

粘度指数的大小取决于这两种粘度的比值,因此在不同的流动状态下,粘度指数可能会有所不同。

影响粘度指数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流体的物理性质,如温度、压力和密度等;二是流体的化学成分,如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等。

这些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导致粘度指数的变化,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工业生产中,粘度指数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流体的输送和混合,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粘度指数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计算。

第25讲熔体切粘度的影响因素及弹性表现

第25讲熔体切粘度的影响因素及弹性表现

第25讲熔体切粘度的影响因素及弹性表现熔体切粘度是指熔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流动时的阻力大小,是熔体流动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影响熔体切粘度的因素很多,并且不同的熔体可能有不同的影响因素,下面将围绕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并探讨熔体切粘度的弹性表现。

一、影响熔体切粘度的因素1.温度:温度是影响熔体切粘度最显著的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熔体的切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熔体的分子热运动速度,使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减弱,从而减小了熔体的粘度。

不同的熔体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其切粘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可能有所不同。

2.分子结构:分子结构也是影响熔体切粘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分子结构越复杂,熔体的切粘度越高。

这是因为复杂的分子结构会增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摩擦力,使熔体的切粘度增加。

3.分子量:分子量是另一个影响熔体切粘度的因素。

分子量越大,熔体的切粘度越高。

这是因为分子量大的化合物通常有更多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从而使熔体的粘度增加。

4.可变形性:可变形性是指熔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而不断改变形状的能力。

熔体的可变形性越高,熔体的切粘度越低。

这是因为可变形性高的熔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很快地发生形变,流动性能较好,切粘度较低。

二、熔体切粘度的弹性表现熔体的切粘度可以通过测定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值来进行评估。

一般来说,熔体的切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呈现出一个递减的趋势。

这种递减趋势可以用经验表达式来描述,其中包含一个温度指数,用于描述切粘度随温度变化的速率。

在一些熔体中,切粘度在特定温度范围内呈现出非线性的弹性行为。

这种非线性的弹性表现常常与熔体中的聚合反应相关。

在上述温度范围内,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熔体切粘度的突然增加或减小。

此外,熔体的切粘度还可能受到剪切速率的影响。

在高剪切速率下,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往往会减小,从而使切粘度减小。

因此,在评估熔体的切粘度时,需要注意剪切速率的影响。

影响黏度的因素

影响黏度的因素

影响黏度的因素:1 温度一般来说,温度升高粘度下降 2 时间在玻璃转变区域内,形成的玻璃液体的黏度与时间有关 3 组成硅酸盐材料的黏度总是随着不同改性阳离子的加入而变化粘弹性: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一些非晶体和多晶体在受到比较小的应力作用时可以同时表现出弹性和粘性. 滞弹性:无机固体和金属表现出的这种与时间有关的弹性影响蠕变的因素:1 温度温度升高,稳态蠕变速率增大2应力稳态蠕变速率随应力增加而增大3显微结构随着气孔率增加,稳态蠕变速率也增大; 晶粒愈小,稳态蠕变速率愈大; 当温度升高时,玻璃相的黏度下降,因而变形速率增大,蠕变速率增大4组成组成不同的材料其蠕变行为不同 5 晶体结构随着共价键结构程度增加,扩散及位错运动降低,蠕变就小材料的理论断裂强度与弹性模量,表面能和晶格常数的有关影响材料断裂强度的因素:1内在因素材料的物理性能,如弹性模量,热膨胀系,导热性,断裂能等 2 显微结构有相组成,气孔,晶界和微裂纹 3 外界因素温度,应力,气氛及试样的形状大小和表面能 4 工艺原料的纯度粒度形状成型方法等材料的断裂强度不是取决于裂纹的数量,而是取决于裂纹的大小防止裂纹扩展的措施:·1 应使作用应力不超过临界应力 2 在材料中设置吸收能量的机构3 人为地在材料中造成大量极微细的裂纹也能吸收能量,阻止裂纹扩展陶瓷材料显微结构的两个参数是晶粒尺寸和气孔率提高无机材料强度改进韧性的途径:1 微晶高纯度和高密度(消除缺陷)2提高抗裂能力和预加应力(热韧化技术)3化学强度改变化学组成(大离子换小离子)4相变增韧5弥散增韧6复合材料影响热容的因素:1温度对热容的影响高于德拜温度时,热容趋于常数;低于时,与(T/θ)3成正比2 化学键弹性模量熔点的影响原子越轻,原子间的作用力越大3无机材料的热容对材料的结构不敏感4相变由于热量不连续变化,热容出现突变热膨胀系数:物体的体积或长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现象影响热导率的因素:1温度的影响声子的自由程随温度升高而降低2显微结构的影响。

影响黏度的因素

影响黏度的因素

影响黏度的因素:1 温度一般来说,温度升高粘度下降 2 时间在玻璃转变区域内,形成的玻璃液体的黏度与时间有关 3 组成硅酸盐材料的黏度总是随着不同改性阳离子的加入而变化粘弹性: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一些非晶体和多晶体在受到比较小的应力作用时可以同时表现出弹性和粘性. 滞弹性:无机固体和金属表现出的这种与时间有关的弹性影响蠕变的因素:1 温度温度升高,稳态蠕变速率增大 2应力稳态蠕变速率随应力增加而增大 3显微结构随着气孔率增加,稳态蠕变速率也增大; 晶粒愈小,稳态蠕变速率愈大; 当温度升高时,玻璃相的黏度下降,因而变形速率增大,蠕变速率增大 4组成组成不同的材料其蠕变行为不同 5 晶体结构随着共价键结构程度增加,扩散及位错运动降低,蠕变就小材料的理论断裂强度与弹性模量,表面能和晶格常数的有关影响材料断裂强度的因素:1内在因素材料的物理性能,如弹性模量,热膨胀系,导热性,断裂能等 2 显微结构有相组成,气孔,晶界和微裂纹 3 外界因素温度,应力,气氛及试样的形状大小和表面能 4 工艺原料的纯度粒度形状成型方法等材料的断裂强度不是取决于裂纹的数量,而是取决于裂纹的大小防止裂纹扩展的措施:·1 应使作用应力不超过临界应力 2 在材料中设置吸收能量的机构3 人为地在材料中造成大量极微细的裂纹也能吸收能量,阻止裂纹扩展陶瓷材料显微结构的两个参数是晶粒尺寸和气孔率提高无机材料强度改进韧性的途径:1 微晶高纯度和高密度(消除缺陷)2提高抗裂能力和预加应力(热韧化技术)3化学强度改变化学组成(大离子换小离子)4相变增韧5弥散增韧6复合材料影响热容的因素:1温度对热容的影响高于德拜温度时,热容趋于常数;低于时,与(T/θ)3成正比 2 化学键弹性模量熔点的影响原子越轻,原子间的作用力越大 3无机材料的热容对材料的结构不敏感 4相变由于热量不连续变化,热容出现突变热膨胀系数:物体的体积或长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现象影响热导率的因素:1温度的影响声子的自由程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2显微结构的影响。

影响塑料熔体粘度的因素

影响塑料熔体粘度的因素

塑料熔体的剪切变稀塑料熔体为非牛顿流体,一个与注射成型密切相关的加工性是塑料熔体的剪切变稀,流体的粘度不随剪切速率变化而变化,这种流体称之为牛顿流体,如水、气体、低分子化合物液体或溶液为典型的牛顿流体,如果流体的粘度依赖于对其的剪切速率,这样的流体为非牛顿流体,大部分塑料熔体表现为非牛顿流体的特性。

非牛顿流体也有多种,塑料在熔融状态下表现出来的特性在图4的坐标中,呈现的是一条切应力先迅速上升而后缓慢上升的曲线,并且不存在屈服应力,这就是塑料熔体剪切变稀的流动特性。

即剪切速率的增加要比切应力的增加来得快,如图4所示。

与之相对应的是剪切变厚的现象。

但是常见的塑料熔体都呈现的是剪切变稀,也就是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熔体的粘度要降低,粘度降低有助于塑料熔体在模具型腔中的流动和填充。

注塑过程中塑料要通过料筒加热,然后经过注塑机的喷嘴,进入模具的主流道,流道以及模具的浇口,最后进入型腔。

熔体经过各个部分的剪切速率和粘度关系如图5所示,该图表明,塑料熔体在料筒中粘度较高,流动速度也小,到达浇口后,由于浇口的收缩作用,使得熔体流动速度增加,增大了剪切速率,降低了熔体的粘度,有利于熔体的充模。

宽MWD树脂比窄分布树脂剪切变稀程度大。

影响粘度的几个因素粘度是塑料加工性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是对流动性的定量表示,影响粘度的因素有熔体温度、压力、剪切速率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等,下面分别叙述。

(1)温度的影响由前面的分析已经知道,塑料的粘度是剪切速率的函数,但是,塑料的粘度同时也受到温度的影响。

所以,只有剪切速率恒定时,研究温度对粘度的影响才有实际意义。

一般说,塑料熔体粘度的敏感性要比对剪切作用敏感强。

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料熔体的粘度呈指数函数方式下降。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必然使得分子间,分子链间的运动加快,从而使得塑料分子链之间的缠绕降低,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导致粘度降低。

易于成型,但制品收缩率大,还会引起分解,温度太低,熔体粘度大,流动困难,成型性差,并且弹性大,也会使制品的形状稳定性差。

影响黏度的因素范文

影响黏度的因素范文

影响黏度的因素范文黏度是指液体或固体流体的抵抗流动或变形的能力。

它是流体内部分子间的摩擦力造成的,因此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影响黏度的因素。

1.温度:温度是影响黏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温度升高会导致黏度降低,因为高温会使分子间的摩擦力减小,分子运动更加活跃,使流体粘度降低。

这是为什么糖浆在冰箱中冷却后会变得更加粘稠,而在高温下会变得更加稀薄的原因。

2.压力:压力对于液体的黏度影响不大,但对于气体和液晶等非牛顿流体来说,压力的变化会导致黏度的变化。

在较高的压力下,分子更密集,碰撞更频繁,从而增加了摩擦力,使黏度增加。

3.流动速度:流体的黏度也与其流动速度有关。

在低流动速度下,液体黏度较高;而在高流动速度下,黏度较低。

这与分子间的摩擦力有关,一般来说,越快的流动会对分子间的摩擦力产生更大的剪切力,使黏度降低。

4.溶质浓度:在溶液中,溶质的浓度会对黏度产生影响。

当溶质浓度增加时,溶液的黏度通常会增加,这是因为溶质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导致的。

这也是为什么浓糖水比稀糖水更黏稠的原因。

5.分子大小和形状:分子的大小和形状也会对黏度产生影响。

较大和较长的分子通常具有更高的黏度,因为它们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更强。

6.液体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不同的液体具有不同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因此它们具有不同的黏度。

例如,水和甲醇具有相似的分子量,但水的黏度要低于甲醇,这是因为水具有更多的氢键,分子间吸引力较强。

7.外加电场和磁场:电场和磁场的外加会对一些特殊的流体,如液晶和等离子体,产生影响。

这些流体的分子结构和排列会受到电场和磁场的影响,从而改变黏度。

总的来说,黏度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每种流体都有其特定的影响因素。

了解和控制这些影响因素对于工业制造和科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了解黏度的影响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流体行为,并在需要时进行调控和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橡胶粘度的因素分析
发布日期:2010-06-28
一切增大液体内摩擦的因素都会使粘度增加,一切减小内摩擦的因素都会使粘度降低。

影响胶料粘度的因素很多,一般来说,主要有化学结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剪切速率、压力、温度、时间、填充补强剂和软化剂等,其中尤以分子量、温度和剪切速率影响最为重要。

1、化学结构
一般的说,极性橡胶的分子间力比非极性的大,前者粘度比后者大,流动性也较差。

分子间力小,链柔顺性大(玻璃化温度Tg低)的橡胶,粘度就低,流动性好。

例如顺丁胶,结构简单,取代基均为氢,链段柔顺性大,Tg较低(-100℃),流动性良好,甚至室温下会出现“冷流”。

2、分子量
分子量越大,粘度越高。

因为分子量越大,分子链越长,分子间力越大,流动越困难。

3、分子量分布
分子量分布的影响比较复杂。

一般说来,分子量分布窄的橡胶,分子链发生相对位移温度范围较窄,粘流温度Tf较高,而分子量分布宽者,分子链发生相对位移的温度范围较宽,同时低分子量级分有增塑作用,Tf较低,工艺性能较好。

4、支链
生胶一般由直链型分子所组成,但有时也有支链,支链的存在,对橡胶的粘度有一定的影响。

通过对多链聚合物的研究,表明多链聚合物对粘度的影响有两种情况,当支链相当短时,则粘度比同等分子量的直连分子低得多,易于流动;如果支链很长,则粘度比同等分子量的直连分子高很多。

短支链分子对降低胶料粘度效果很大,利用这一特性,在胶料中加入少量再生胶就能获得很好的流动性,易压出,膨胀率小。

这是由于再生胶大多由带不太长的支链的大分子所组成。

5、温度
温度对橡胶的粘度影响很大,温度增高,粘度下降。

不同橡胶在温度升高时,粘度下降的幅度并不一样。

6、剪切速率
橡胶作为非牛顿流体,其粘度随剪切速率的提高而下降。

7、压力
高聚物具有长链结构,容易产生较多空洞,在加工温度下的压缩性比普通液体大得多。

在较高压力下,体积收缩较大,自由体积减小,分子间力增大,粘度随之增大。

对高聚物来说,压力增大相当于降低温度,两者对粘度的影响可以看作是等效的。

8、时间
橡胶的粘度对时间有依赖性,这种现象称为触变性。

它是指橡胶流体形变所需外力随时间而减小的一种可逆现象。

橡胶塑炼后,在停放过程中可塑度会随时间而下降,加入活性炭黑或白炭黑会使胶料的触变性表现的更为明显。

9、配合剂
配合剂对粘度影响很大,其中以炭黑’填充剂和软化剂(增塑剂)等尤为显著。

炭黑会与橡胶产生某些物理或化学结合,阻碍橡胶分子链的运动和滑动,所以增加粘度。

炭黑用量越大,粒径越小,结构性越高胶料的粘度越大。

软化剂能降低胶料的粘度和弹性,降低脆性温度,因而能显著改善胶料流动性能,使胶料柔软、压出膨胀率减小和压出速度的提高等。

因为软化剂能减少橡胶分子间的作用力,又起稀释作用。

在一定范围内,软化剂用量越多,胶
料粘度越低,胶料流动性越好。

除常用的增塑剂、软化剂外,能有效降低胶料粘度的还有石蜡、乙二醇、硬脂酸盐、改性脂肪酸、低分子聚乙烯和热塑性树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