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酸粘度的影响因素
聚丙烯酰胺影响粘度的因素有哪些?

聚丙烯酰胺影响粘度的因素有哪些?聚丙烯酰胺溶液的粘度主要反映液体分子之间流淌或相对运动所产生的内摩擦阻力。
内摩擦阻力与聚合物的结构、溶剂的性质、溶液的浓度、温度和压力等有关。
1、温度温度是分子随机热运动强度的反映。
分子运动需要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如分子间氢键、内耗、扩散、分子链取向、纠缠等。
直接影响粘度,所以聚合物溶液的粘度会随温度而变化。
温度变化对聚合物溶液的粘度有显著影响。
聚丙烯酰胺溶液的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原因是聚合物溶液的分散颗粒相互缠结,形成具有网络结构的聚合物。
温度越高,网络结构越简单被破坏,因此其粘度降低。
2、水解时间聚丙烯酰胺溶液的粘度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而变化,水解时间越短,粘度越小,可能是由于聚合物尚未形成网络结构;由于水解时间过长,粘度降低,水解时间过长是由于聚丙烯酰胺在溶液中结构松散造成的。
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酰胺溶于水,分解成带负电荷的大分子。
分子间的静电斥力和同一分子上不同链节间的阴离子斥力导致分子在溶液中拉伸并相互缠结,这就是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能明显增加其溶液粘度的原因。
3、矿物与阴离子基团相比,聚丙烯酰胺分子链中的阳离子基团具有更多的静电荷和更大的极性,而H2O是极性分子。
依据相似混溶性原理,聚合物具有更好的水溶性和更大的特性粘度。
随着矿物含量的增加,正静电荷被阴离子部分包围,形成离子气氛,与四周的正静电荷结合,聚合物溶液的极性和粘度降低矿物浓度持续增加,正负离子基团形成分子内或分子间氢键的缔合(导致聚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
同时,加入的盐离子通过屏蔽正负电荷,打破正负电荷之间的缔合(导致聚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使形成的盐键断裂。
这两种效应相互竞争,使得聚合物溶液在较高的盐浓度(>0.06摩尔/升)下粘度增大。
4、分子量聚丙烯酰胺溶液的粘度随着聚合物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分子运动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当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06时,聚合物线圈开头相互渗透,足以影响光的散射。
影响PA6切片粘度的因素及其分析方法1

影响P A6切片粘度的因素及其分析方法1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2013届毕业论文影响PA6切片粘度的因素及其分析方法——以力恒化验室为例学生:梁丽雯学号: 0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年级班级: 10(33)班指导教师:2012年9月工业分析与检验写作提纲引言1总论1.1不同粘度PA6切片的应用2力恒化验室的常规检测项目简介2.1切片的可萃取物含量2.1.1原理2.1.2装置2.1.3步骤2.1.4备注2.2切片的水含量(KF电位滴定法)2.2.1原理2.2.2卡菲试剂2.2.3步骤2.3切片的灰分含量2.3.1原理2.3.2用具2.3.3步骤2.4切片的氨基含量2.4.1原理2.4.2试剂和材料2.4.3步骤2.4.4备注2.5切片外观2.5.1切片外观分类3力恒化验室PA6切片黏度测定的具体介绍3.1黏度的定义3.1.1粘度3.1.2粘度分类3.1.2.1绝对粘度3.1.2.2运动粘度3.1.2.3条件粘度3.1.2.4相对粘度3.1.3粘度的测定方法3.1.4影响黏度的因素3.2乌氏粘度计的测量3.2.2乌氏粘度计测量实验用具3.2.3乌氏粘度计测量仪器组成3.2.4乌氏粘度计测量化学试剂3.2.5乌氏粘度计测量硫酸浓度测定3.2.6乌氏粘度计测量粘度计的校准3.2.7乌氏粘度计测量分析步骤3..2.8乌贝洛德毛细管粘度计使用注意事项4.0 DVS系列自动粘度仪测定粘度4.1上位机软件参考文献影响PA6切片粘度的因素及其分析方法梁丽雯摘要:聚酰胺(PA,俗称尼龙)是美国DuPont公司最先开发用于纤维的树脂,于1939年实现工业化。
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发和生产注塑制品,以取代金属满足下游工业制品轻量化、降低成本的要求。
聚酰胺主链上含有许多重复的酰胺基,用作塑料时称尼龙,用作合成纤维时我们称为锦纶。
本研究是用己内酰胺来合成PA6锦纶切片。
锦纶-PA6是合成纤维的第三大化纤,所以不管是在民用还是在工业用上都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聚酰胺酸粘度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聚酰胺酸作为聚酰亚胺的前躯体,其具体的粘度是很重要的数据之一。
但是,总是有因素可能会对其粘度有着一定的影响效果。
为了解开这个疑惑,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是怎么样的吧。
1、加料顺序对聚酰胺酸粘度的影响合成聚酰胺酸溶液的加料方式按单体加料顺序分为二种:正加料法;反加料法。
为了确定正加料法和反加料法对聚酰胺酸溶液粘度的影响,在反应条件相同,采用此两种加料法,测定其各自粘度,通常情况下是正加料法得到的聚酰胺酸粘度较大,因为二酐容易与水反应,防止溶剂中水对实验的影响先溶解二胺,再加入二酐后其能优先于二胺反应,能减小水对于实验的影响,故通常正加料法得到聚合物的粘度较大。
2、单体摩尔比对聚酰胺酸粘度的影响在合成聚酰胺酸溶液的反应中,必须严格的保证单体的等当量,才能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任何因素引起的单体当量的偏离必然会导致聚合物分子量的降低。
引起单体当量偏离的原因有单体的纯度、实验的精度、及体系中存在的副反应。
在这几个因素中前两个可以通过单体提纯和提高实验精度来加以避免。
而体系中存在以下几个副反应,以及二酐和溶剂络合的副反应。
这些副反应的存在破坏了单体的等当量。
3、反应温度对聚酰胺酸粘度的影响二酐与二胺的开环缩聚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温度低有利于提高聚酰胺酸溶液粘度。
二酐是反应活性较高的单体,易与含活泼氢的官能团发生缩聚反应,二胺的活性也较高,在聚合前易发生氧化,因此在合成过程中加料应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
4、反应时间对聚酰胺酸粘度的影响充分的反应时间是得到高聚合度的聚酰胺酸溶液的重要条件。
本实验采用正加料法,在反应时间分别为1,2,3,4,5,6h的条件下进行缩聚反应,其他反应条件相同:反应初始温度-15℃,质量分数13%,二酐与二胺的摩尔配比为1.00。
以上这些就是影响聚酰胺酸粘度的一部分因素,大家可以稍微作为参考,可以更好地提高粘度,材料得到更好地运用。
卓祥科技的团队专注于自动乌式粘度分析行业至少七年以上,且一直拥有几十位专业的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实验人员的鼎力支持。
影响PA6切片粘度的因素和分析方法1

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2013届毕业论文影响PA6切片粘度的因素及其分析方法——以力恒化验室为例学生:梁丽雯学号: 0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年级班级: 10(33)班指导教师:2012年9月工业分析与检验写作提纲引言1总论1.1不同粘度PA6切片的应用2力恒化验室的常规检测项目简介2.1切片的可萃取物含量2.1.1原理2.1.2装置2.1.3步骤2.1.4备注2.2切片的水含量(KF电位滴定法)2.2.1原理2.2.2卡菲试剂2.2.3步骤2.3切片的灰分含量2.3.1原理2.3.2用具2.3.3步骤2.4切片的氨基含量2.4.1原理2.4.2试剂和材料2.4.3步骤2.4.4备注2.5切片外观2.5.1切片外观分类3力恒化验室PA6切片黏度测定的具体介绍3.1黏度的定义3.1.1粘度3.1.2粘度分类3.1.2.1绝对粘度3.1.2.2运动粘度3.1.2.3条件粘度3.1.2.4相对粘度3.1.3粘度的测定方法3.1.4影响黏度的因素3.2乌氏粘度计的测量3.2.2乌氏粘度计测量实验用具3.2.3乌氏粘度计测量仪器组成3.2.4乌氏粘度计测量化学试剂3.2.5乌氏粘度计测量硫酸浓度测定3.2.6乌氏粘度计测量粘度计的校准3.2.7乌氏粘度计测量分析步骤3..2.8乌贝洛德毛细管粘度计使用注意事项4.0 DVS系列自动粘度仪测定粘度4.1上位机软件参考文献影响PA6切片粘度的因素及其分析方法梁丽雯摘要:聚酰胺(PA,俗称尼龙)是美国DuPont公司最先开发用于纤维的树脂,于1939年实现工业化。
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发和生产注塑制品,以取代金属满足下游工业制品轻量化、降低成本的要求。
聚酰胺主链上含有许多重复的酰胺基,用作塑料时称尼龙,用作合成纤维时我们称为锦纶。
本研究是用己酰胺来合成PA6锦纶切片。
锦纶-PA6是合成纤维的第三大化纤,所以不管是在民用还是在工业用上都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聚合物溶液粘度影响因素研究

聚合物溶液粘度影响因素研究【摘要】本文对影响了聚合物溶液粘度的pH值、温度、金属阳离子、搅拌速度和时间等不同因素做了研究。
对以上因素进行了室内试验分析,并确定了现场配制时应控制的主要指标范围:pH值应控制在6~9,温度以15~30℃为宜,并且应当尽量用矿化度较低的清水配制,配制时搅拌速度应控制在150 r/min以下,搅拌时间不应超过3h。
【关键词】聚合物溶液粘度金属离子pH值1 概述作为一种重要的三次采油技术,聚合物驱用聚合物水溶液为驱油剂,以增加注入水的粘度,提高其波及效率,使原油采收率的到显著提高。
一般来讲,聚合物溶液的粘度与驱油效果成正比。
影响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金属离子、pH值、温度、搅拌速度和时间等。
搞清这些因素对粘度的影响程度,对指导聚合物的现场配制、提高聚合物溶液粘度的保留率、确保聚合物驱的效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实验仪器和药品2.1 主要实验仪器布式粘度计DV-Ⅱ,RW20型电动搅拌器,HH-6型电热恒温水浴锅,JCHG-5型恒温干燥箱,PHS-3C型酸度计,AW220型天子天平、50mL酸、碱滴定管。
2.2 主要实验药品分析纯NaCl,KCl,CaCl2,MgCl2·6H2O,Na2CO3,蒸馏水,聚合物干粉(分子量为750×104~900×104)。
3 影响因素分析3.1 金属离子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3.1.1?一价金属离子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室温下,测定不同Na+、K+含量下的聚合物溶液的粘度。
随着金属离子含量的增加,溶液的粘度快速降低。
浓度大于500 mg/ L以后,粘度下降趋势变缓。
塔2区块聚合物配注站用水矿化度在1000mg/L,塔2区块地层水矿化度在3000mg/ L,其中Na+、K+离子含量在1500mg/L,对粘度效果有明显影响(表1所示)。
着Ca2+和Mg2+浓度的增加,粘度急剧下降,当浓度大于200 mg/L以后,粘度下降趋势变缓。
聚酰胺酸的合成新方法及表征分析

88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3 年
E lm er 型 热 分 析 仪 上 进 行, 升 温 速 率 20 ℃ m in, 在惰性气体 ( 氩气) 中逐步升温。 2 结果与讨论 2. 1 合成 PAA 的动力学讨论
长加料时间 ( 要保证单体不吸水) , 以获得高粘 度产物 ( 参见 T ab. 1) 。
第 3 期
秦传香等: 聚酰胺酸的合成新方法及表征分析
89
酐的结构, 由均苯二酐获得的 PAA 在室温存 放数月后即产生 P I 沉淀, 而由某些二醚二酐制 得的 PAA , 即使存放 1 年, 也不会产生沉淀, 这 是由二酐的水解稳定性所决定[ 6 ]。PAA 溶液在 贮藏过程中, 粘度发生自动降解, 该现象被认为 是由于 PAA 中邻位羰基对酰胺基的自动催化 裂解, 产生的酐又被溶剂中的水分水解, 使其不 能再与胺反应重新形成酰胺键。 近年的研究认 { w 的降低所致, 为, PAA 粘度的降低主要是 M [7 ] { M n 的变化并不大, 结果是分子量分布变窄 。
F ig. 1 Effect of reaction ti m e ( t) on in tr in sic v iscosity
另外, 在分批加料的情况下, 特性粘数与反 应时间有一定的关系, 实验结果如 F ig. 1。 由
F ig. 1 可知, 刚开始时, 特性粘数随时间的延长 升高得很快 ( 0 h~ 1 h ) ; 反应一段时间后, 特性
定: 固含量的大小可以反映生成的高聚物 PAA 量的多少, 特性粘数 [ Γ] 则能反映高聚物分子量 的大小 ( [ Γ]= K M Α) 。从 T ab. 1 可知采用正加 料方法、 同时分批加料可得到含量高、 分子量大 的 PAA 。
影响PA6切片粘度的因素和分析方法1

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2013届毕业论文影响PA6切片粘度的因素及其分析方法——以力恒化验室为例学生:梁丽雯学号: 0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年级班级: 10(33)班指导教师:2012年9月工业分析与检验写作提纲引言1总论1.1不同粘度PA6切片的应用2力恒化验室的常规检测项目简介2.1切片的可萃取物含量2.1.1原理2.1.2装置2.1.3步骤2.1.4备注2.2切片的水含量(KF电位滴定法)2.2.1原理2.2.2卡菲试剂2.2.3步骤2.3切片的灰分含量2.3.1原理2.3.2用具2.3.3步骤2.4切片的氨基含量2.4.1原理2.4.2试剂和材料2.4.3步骤2.4.4备注2.5切片外观2.5.1切片外观分类3力恒化验室PA6切片黏度测定的具体介绍3.1黏度的定义3.1.1粘度3.1.2粘度分类3.1.2.1绝对粘度3.1.2.2运动粘度3.1.2.3条件粘度3.1.2.4相对粘度3.1.3粘度的测定方法3.1.4影响黏度的因素3.2乌氏粘度计的测量3.2.2乌氏粘度计测量实验用具3.2.3乌氏粘度计测量仪器组成3.2.4乌氏粘度计测量化学试剂3.2.5乌氏粘度计测量硫酸浓度测定3.2.6乌氏粘度计测量粘度计的校准3.2.7乌氏粘度计测量分析步骤3..2.8乌贝洛德毛细管粘度计使用注意事项4.0 DVS系列自动粘度仪测定粘度4.1上位机软件参考文献影响PA6切片粘度的因素及其分析方法梁丽雯摘要:聚酰胺(PA,俗称尼龙)是美国DuPont公司最先开发用于纤维的树脂,于1939年实现工业化。
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发和生产注塑制品,以取代金属满足下游工业制品轻量化、降低成本的要求。
聚酰胺主链上含有许多重复的酰胺基,用作塑料时称尼龙,用作合成纤维时我们称为锦纶。
本研究是用己酰胺来合成PA6锦纶切片。
锦纶-PA6是合成纤维的第三大化纤,所以不管是在民用还是在工业用上都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650_聚酰胺的差异对环氧树脂固化物性能的影响

650 # 聚酰胺的差异对环氧树脂固化物性能的影响胡高平1 李明轩1杨映霞1肖卫东2(11 湖北大学化工厂,湖北武汉430062 ;21 湖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摘要: 用基本性能、剪切强度、抗压强度、涂膜性能测定等方法研究了3 种不同胺值及粘度的低分子量聚酰胺对环氧树脂固化物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聚酰胺粘度大使固化交联变难, 胺值过高易造成固化收缩;同时粘度过大、游离胺含量过高的产品将对固化物各项力学性能不利.关键词: 聚酰胺;环氧树脂;测定;固化;力学性能中图分类号: TQ43314 文献标识码: A环氧树脂由于对金属与金属、非金属与非金属、金属与非金属之间均具有较强的粘接力,同时,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耐化学稳定性、电绝缘性能,且机械强度高、耐热性较高以及吸水率低( 小于015 %) ,因而被广泛用于粘接剂、层压材料、浇铸、涂料等行业. 低分子量聚酰胺是环氧树脂的优良固化剂,它可室温固化环氧树脂,且用量范围宽,用之固化的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1 . 聚酰胺的品牌很多,其中最常用的低分子量聚酰胺650 # , 根据津Q/ HG2 - 894 - 87 标准, 胺值为200 ±20 m g K OH/ g ,粘度(40 ℃) 为15 000~35 000 mPa·s1 .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该品种指标规定基本一致,而这些指标稍有差异对固化物性能就有较大影响,对于那些实际性能达不到指标的产品对固化环氧树脂的性能影响就更大了,因而极大影响了其应用效果,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1 实验部分111 低分子量聚酰胺650 # 色泽、胺值、粘度的测定色泽按G B1722 - 79《清漆、清油及稀释剂颜色测定法》进行;胺值的测定以每克聚酰胺树脂所含胺的摩尔数,用氢氧化钾的毫克数来表示;粘度的测试仪器用ND J - 1 型旋转粘度计 1 .112 固化物涂膜性能样品制备及测定按E - 44∶650 # ∶二丁酯∶KH - 550∶二甲苯∶正丁醇= 100∶75∶15∶1∶112∶28 (质量份) 的配比分别将E - 44 、650 # 用二甲苯和正丁醇的混合溶剂溶解后,然后将它们混匀,用排笔刷涂于经表面处理过的马口铁表面,悬挂起来,室温放置48 h. 按G B6739 - 86 ,用QH Q 型涂膜铅笔刻痕硬度仪测试涂膜表面硬度;按G B1732 - 79 (88) ,用漆膜冲击强度测试仪测试涂膜冲击强度; 按G B1720 - 79 (88) ,用漆膜附着力测试仪测试涂膜附着等级1 .113 固化物剪切强度的测定按E - 44∶650 # ∶轻质C aC O3∶KH - 550∶DMP - 30 = 100∶50 (100) ∶50∶1∶115 (质量份) 配方,室温下调匀,用排笔刷涂于A3 铁片及铝片( 均需经过表面处理) 表面,压片,固化放置.按G B2 - 151 - 65 、G B1041 - 70 ,用10 t 液压式万能试验机( 型号为WE - 10 ,天水红山试验机厂) 测试样片抗剪强度 2 .114 固化物抗压强度的测定按E - 44∶650 # ∶KH - 550∶DMP - 30∶二丁酯∶EPG660∶钛白粉= 100∶65∶1∶115∶15∶10∶125 (质量份) 配比,室温下混匀,然后将胶液倒入一次性塑料杯中, 浇铸成圆台形, <上=收稿日期:1998 - 11 -17作者简介:胡高平(1975 - ) ,男,学士胡高平等:650 # 聚酰胺的差异对环氧树脂固化物性能的影响第3 期279 置待测,测试方法同1132 .2 结果与讨论211 三种聚酰胺650 # 的基本性能检测结果如表1 所示. 从表1 看,A 样各项指标均属正常范围,且色泽最浅,游离胺含量也不高;B 样与A 样相比,胺值表1 胺值、粘度、游离胺含量、色泽地比3正常,而粘度却偏大,游离胺含量偏高,色泽加深; C 样不仅胺值及游离胺含量高, 而且粘度也很大, 色泽很深.理论上,粘度大说明聚合度高,那么游离胺含量会低,而C 粘度最大, 胺值却最高, 游离胺含量也最大, 这说明C 的高胺值是由过多游离胺所致,而C 的高粘度与原料二聚酸的高粘度有很大关系. 二聚酸中三聚体、多聚体含量过高, 也会使得成品聚酰胺粘度变样品 A B C胺值(mgK OH/ g)粘度/ (mPa·s) (40 ℃)游离胺含量/ %色泽(号)18811730 000111531221618070 0001312915259147> 100 0001519> 183 A 湖北大学化工厂产品;B 湖南某厂产品;C 江苏某厂产品大3,使其在室温下与环氧树脂反应变慢.表1 中C 样粘度和游离胺同时过大,将使其参与固化反应变难,不正常反应( 游离胺与环氧树脂反应,使固化物变脆) 增加,极不利于树脂固化物的综合性能.表2 涂膜性能对比3212 三种聚酰胺固化物的涂膜性能检测结果如表2 所示. 从表2 可以看出, 三种涂膜硬度均符合要求,对于涂膜冲击强度,A 效果最好,B 、C 均不太理想. 理论上,聚合度高、分子量大的聚合物所形成的涂膜韧性应该好. 若固化物粘度大是由高聚合度造成的话,那么C 的抗冲强度应最好,样品 A B CQHQ 型涂膜铅笔刻痕硬度仪漆膜冲击强度测试仪漆膜附着力测试仪表观性H B正冲无裂纹反冲有轻微裂纹三级平整、光滑H B H B正冲正冲均有裂纹均有裂纹反冲反冲二级漆膜有结皮现象二级漆膜有结皮现象3 同表1而结果却正好相反. 因此,过高游离胺对涂膜韧性的不利影响很大. 由表2 还可以看出,C 的高粘度导致了涂膜流动性差. 另外,其高胺值使得涂膜局部过速固化,使涂膜收缩厉害,是使漆膜有结皮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213 三种低分子量聚酰胺650 # 固化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剪切强度如表3 所示;抗压强度如表4 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用1∶1 配方均比1∶015 配方所得剪切强度高(表3 所示) ,说明1∶1 固化得更完全,尽管一般剪切强度对比3kg·c m - 2表3配比(质量比)表干时间t/ h 样品A3 铁片铝片1∶0151∶11∶0151∶11∶0151∶11∶0151∶115515194125716110114117126169121921451144812421444192917491661166519/5/415/4//A ①#人认为650 用量从1∶015~115 ( 质量份) 可行,但是, 用量过少导致固化不完全,影响了固化物强度. 理论上讲,粘度大的产品室温下与环氧树脂交联变难,胺值高的产品与环氧树脂交联加快,造成胶面收缩率大. C 样粘度高胺值又大,一方面使得聚酰胺与环氧树脂快速固化,造成内部固化极不完全, 外部又出现了结皮现象,另一方面高粘度导致胶液渗透力差, 粘接不牢. B 样相对C 样而言, 表观性能稍好, 但固化物强度并不太高. A 样由于其具有合适的胺值及粘度,因而固化物性能较佳,这一点可以从表3 中得以证实, 如A 样的BCA ②3 ①该数据指室温( 25 ℃) 固化放置样; ②该数据经过80 ℃/ 115 h 处理后所得; ③A 、B 、C 同表1.表4 抗压强度对比3样品 A B C 抗压强度/ ( k g·cm - 2 )91191 84184 49149- 2 - 2σm ax·= 19416 kg·cm ,B 样的σm ax·= 11011 kg·cm ,C3 以上数据以指针不动为记,A 、B 、C 同表1.280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1 卷样的σm ax·= 126 kg·cm - 2 . 同样与剪切强度对应的抗压强度也出现了对应规律,如表4 所示,抗压强度大小的排列顺序为:A > B > C ,同样证明了A 样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表3 中,A ②为A ①初固后再在烘箱中经过80 ℃处理115 h 后作为A 样剪切强度的纵向对比,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固化程度加深,聚酰胺与环氧树脂反应更完全,所得固化物强度更好.综上所述,在当前市场上低分子量聚酰胺树脂中,粘度大的产品游离胺含量也高. 粘度过大的原因是原料二聚酸粘度过大(多聚体含量太多) 造成的;游离胺太高,是生产者为保持常温可流动性而未尽可能除掉原料胺. 粘度过大,反应慢,使固化体系交联变难(难以混匀) ,游离胺高使起始反应过快进行,结果使固化物产生脆性大、强度低、涂膜易结皮等不良结果. 只有各项性能指标正常的低分子量聚酰胺树脂650 # 才能得到性能良好的环氧树脂固化物.[ 参考文献]1 任友直,张秀梅,张雅娟,等.涂料工业用原材料技术标准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250 ,275~787.2 晨光化工厂.塑料测试M.北京:燃料工业出版社,1973. 63.3 虞兆年.涂料工艺,第二分册(增订本)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537.The Eff e c t of Diff e re nt Low Mole c ular Weight Polya mi deo n the Prop e rtie s of Cure d Expo xy Re sinHu G aoping1 Li Mingxuan1Y ang Y ingxia1X iao Weidong2(11C hemical Plant of Hub ei University ,Wuhan 430062 ,China ;21Facu lty of C hemistry and M aterial S cience , H ub ei University ,Wuhan 430062 ,C hina) Ab s tract : The results from basic properties , s hear resistance ,pressure strength and point film test show that di fferent l ow m olecular polyamide m ay affect ex trodinary by the properties of cured ex pox y resin ———the higher vis2cosity ,the l ower cured activity ( rate) ; the higher amine num ber , the stronger cure constructi on. The cured ex pox y resin will prossess unfavourable m echanics when it is cured by the polyamide with both too high viscosity and am ine num ber .K ey wo r d s : P olyamide ; E pox y resin ; T est ;C ure ;Mechanics properties(责任编辑王维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酰胺酸粘度的影响因素
聚合物的分子量对聚合物的机械强度影响较大。
聚酰胺酸作为聚酰亚胺的前躯体,其分子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聚酰亚胺的机械强度。
只有合成了高分子量的聚酰胺酸才能得到性能优良的聚酰亚胺。
聚合物的分子量可以由聚合物的粘度进行表征,因此合成高粘度的聚酰胺酸溶液是制备高强度聚酰亚胺的第一步。
影响聚酰胺酸分子量的因素很多,本实验通过对聚酰胺酸粘度的测定,讨论分析了加料顺序、单体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体系质量分数、反应时间,贮存条件六个因素对聚酰胺酸粘度的影响,确定了聚酰胺酸合成的较优的工艺条件,为制备聚酰亚胺材料奠定基础。
1、加料顺序对聚酰胺酸粘度的影响
合成聚酰胺酸溶液的加料方式按单体加料顺序分为二种:
(1)正加料法(二胺溶于溶剂中,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二酐);
(2)反加料法(二酐溶于溶剂中,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二胺)。
为了确定正加料法和反加料法对本实验聚酰胺酸溶液粘度的影响,在反应条件相同,采用此两种加料法,测定其各自粘度,通常情况下是正加料法得到的聚酰胺酸粘度较大,因为二酐容易与水反应,防止溶剂中水对实验的影响先溶解二胺,再加入二酐后其能优先于二胺反应,能减小水对于实验的影响,故通常正加料法得到聚合物的粘度较大。
加料方式确实对聚酰胺酸溶液分子量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相同反应条件下,正加料所得聚酸胺酸溶液的粘度η大于反加料法所得聚酸胺酸溶液的粘度η。
这主要是因为在反加料法中,由于二酐过量,聚酰胺酸溶液中带有孤对电子的N 有向二酐中的电子吸收体C 进攻的趋势,这样会使聚酰胺酸溶液分子链发生断裂,得不到高分子量的聚酰胺酸溶液。
其过程如图3-1所示:
2、单体摩尔比对聚酰胺酸粘度的影响
在合成聚酰胺酸溶液的反应中,必须严格的保证单体的等当量,才能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任何因素引起的单体当量的偏离必然会导致聚合物分子量的降低。
引起单体当量偏离的原因有单体的纯度、实验的精度、及体系中存在的副反应。
在这几个因素中前两个可以通过单体提纯和提高实验精度来加以避免。
而体系中存在以下几个副反应,如图3-2所示,以及二酐和溶剂络合的副反应。
这些副反应的存在破坏了单体的等当量。
合成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反应初始温度-15℃,反应时间4 h,质量分数13%进行缩聚反应,二酐与二胺的摩尔配比分别为0.97,0.98,0.99,1.00,1.01,1.02,1.03,进行缩聚反应测得的二酐与二胺摩尔配比与聚酰胺酸溶液粘度η的关系如图3-3所示。
结果表明,当二酐与二胺摩尔比为1时得到聚酰胺酸的粘度最大。
3、反应温度对聚酰胺酸粘度的影响
二酐与二胺的开环缩聚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温度低有利于提高聚酰胺酸溶液粘度。
二酐是反应活性较高的单体,易与含活泼氢的官能团发生缩聚反应,二胺的活性也较高,在聚合前易发生氧化,因此在合成过程中加料应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
本实验(PMDA/ODPA+PDA/ODA两两正交反应)反应初始温度对缩聚反应产物分子量的影响较大。
采用正加料法,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20,-15,-10,-5,0,5,10℃下进行缩聚反应。
其他反应条件相同:反应时间4 h,质量分数13%,二酐与二胺的摩尔配比为1.00。
研究不同反应温度对所得聚酰胺酸溶液粘度η的影响。
结果如图3-4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初始温度控制在-15℃时得到了分子量相对较高的产物。
在温度过高或者较低的情况下,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都低。
这可能是因为反应温度过低,二酐的反应活性降低,影响了二酐和二胺之间的缩聚反应,分子量很难增大;在反应温度过高时,溶液中的杂质,如溶剂,水等,可能参加竞争反应,从而影响了聚合物的分子量。
4、反应体系质量分数对聚酰胺酸粘度的影响
反应体系质量分数对缩聚反应的影响如图3-5所示。
本实验采用正加料法,在质量分数分别为10,11,12,13,14,15%的条件下进行缩聚反应。
其他反应条件相同:反应初始温度-15℃,反应时间4 h,二酐与二胺的摩尔配比为1.00。
结果表明,反应体系质量分数控制在13%时,可获得粘度较高的聚酰胺酸溶液,即较高分子量的聚酰胺酸。
当质量分数偏低时,聚合过程中体系可保持良好的溶解状态,这有利于大分子链的官能团之间的碰撞,但随DMAc用量的增大,体系中含湿量增加,也增加了单体二酐与水的水解副反应程度,从而导致粘度的降低。
当质量分数偏高时,单体分子之间的碰撞几率虽然提高,但溶剂量减小,也使得溶解反应物的能力下降,阻碍了大分子链官能团之间的进一步碰撞,而导致聚合物相对分子量降低。
质量分数较高时,反应放热剧烈,导致体系温度上升,较高的反应温度对合成高粘度的聚酰胺酸不利,因此,当反应体系质量分数过高时,产物粘度反而下降。
5、反应时间对聚酰胺酸粘度的影响
充分的反应时间是得到高聚合度的聚酰胺酸溶液的重要条件。
本实验采用正加料法,在反应时间分别为1,2,3,4,5,6 h的条件下进行缩聚反应,其他反应条件相同:反应初始温度-15℃,质量分数13 %,二酐与二胺的摩尔配比为1.00。
测试结果如图3-6所示。
由图3-6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聚酰胺酸粘度η提高速率很快。
反应时间为4h粘度η达到了最大值,继续增加反应时间粘度η反而有下降的趋势,这符合聚合反应动力学理论,随体系粘度的增加,低聚物的活动能力变弱,聚合速度降低,而降解的逆反应倾向增加。
因此选择缩聚反应的反应时间为4 h,这时反应已完全,既保证了聚酰胺酸溶液的较高粘度η,又保证了实验效率。
6、储存条件对聚酰胺酸粘度的影响
聚酰胺酸有易于溶解,易于加工等诸多优点,但是聚酰胺酸不稳定,易于降解是其最大的限制。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聚酰胺酸溶液的粘度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为了研究聚酰胺酸溶液的储存稳定性,采用正加料法,反应条件相同:反应初始温度-15 ℃,反应时间4 h,质量分数13 %,二酐与二胺的摩尔配比为1.00。
研究不同储存温度和储存时间对所得聚酰胺酸溶液粘度η的影响。
结果如图3-7所示。
可见聚酰胺酸溶液的粘度随储存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
储存温度对聚酰胺酸溶液的稳定性也有影响,在低温下粘度随储存时间的变化较慢,温度提高粘度下降加快,说明温度提高加速聚酰胺酸溶液分子的降解。
导致聚酰胺酸粘度下降的主要因素是高温、水的存在、过量的二胺和二酸等,初期降解是外来水、胺或酐的作用,长期存放则会有部分聚酰胺酸缓慢亚胺化为聚酰亚胺,生成的自缩水引起体系的水解,也会存在聚酰亚胺转化为聚酰胺酸的逆反应。
可能使聚酰胺酸贮存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有三种,第一种是水分子与聚酸胺酸溶液中酸胺链节作用,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常数增大,水解加快,导致聚合物分子链降解。
反应方程式如图3-8所示:
第二种是聚酰胺酸亚胺化生成聚酰亚胺而生成水,造成反应体系水增多,加快水解反应。
反应方程式如图3-9所示:
第三种是聚合反应的逆反应存在,聚酰胺酸又转化为二酐和二胺。
反应方程式如图3-10所示。
由于聚合反应是放热反应,而降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移向降解反应方向,分子量也趋于降低。
同时,降解产生的酐基又进一步与水反应生成酸,降低了体系中酐基的含量,使平衡进一步左移,分子量进一步下降。
温度升高,酐的水解速度加快,降解速度更快,所以粘度下降的较快。
文献提出了提高聚酰胺酸溶液稳定性的几种方法:
⑴脱溶剂。
将聚酰胺酸溶液脱溶剂,达到只含26% DMAc的薄膜,密封保存315天仍有良好性能;
⑵加入叔胺,如加入三丁胺可提高聚酰胺酸溶液的粘度;
⑶采用对水解稳定的二酐。
将聚酰胺酸溶液作为制备聚酰亚胺的前驱体对于加工成型来说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也同时引进了众多不可控的因数,如:水分、其他不溶性杂质等,这些不确定因素使聚酰胺酸性质达不到满意的标准。
而在改进方法中,加入分子筛,容易引进不溶杂质,使得成膜存在缺陷点;加入有机碱虽能延长稳定时间,但是由于其高毒性,始终将面临被绿色化学所淘汰;干法制备过程复杂,工艺繁琐,不适合工业大批量的生产;采用某些对水分不敏感的二酐制备的聚酰胺酸,其性能达不到产品要求。
提高聚酰胺酸稳定性的方法因地而异,在无冷冻设备的前提下高温干燥地方非储存时要避免温度过高出现聚酰胺酸的亚胺化,可以避光储存;高温湿润的地方可以加入有机碱,如三乙胺,喹啉等束缚住羟基氢,并且密封避光保存;低温湿润的地方可以加入分子筛密封储存;低温干燥的地方仅需密封防水。
上述环境中,都可以在溶液里加入分子筛吸收水分。
聚酰亚胺的需求量随着电子和航天领域的发展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并且对其前驱体聚酰胺酸的会越来越高,因此,以后的工作会围绕着寻找一种能稳定的保护剂能抑制酰胺基水解,或者体系中的脱水剂极大的除去强极性溶剂中的水分。